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优秀5篇)

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优秀5篇)

ID:3814296

时间:2023-09-28 23:13:05

上传者:FS文字使者 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优秀5篇)

方案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篇一

为落实20xx年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阳光心态和强健体魄,现将加强“五项管理”的有关政策分享给您,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切实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每位同学的`阅读兴趣,学校进一步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做好课外读物目录推荐工作,家长可以根据课外读物目录自愿为学生购买。学校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好家长和学生自主购买读物指导:

1.严禁推荐或选用12项“负面清单”中的课外读物。

2.严禁不按课外读物推荐程序推荐课外读物。

3.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1.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每天应保持至少20分钟的阅读习惯。

2.课堂学习要传授良好阅读策略,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乐读节等阅读活动,设立读书角。

3.要引导发挥家长在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家庭。

家长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设立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

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增强读书的乐趣,树立自信,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收获。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承担着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落实“五项管理”工作,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助力护航!

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篇二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办发[2015]52号)和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鄂宣文[2016]64号)、《十堰市“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十宣[2016]6号)《十堰市大中专学校戏曲工作“十个一”》《十堰市中小学戏曲工作“十个一》等文件和全省戏曲进校园会议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戏曲素养,推动戏曲保护、传承与发展,特制订十堰市教育局“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总体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戏曲艺术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方面的独特作用,整合戏曲教育资源,在全市大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具有十堰特色的戏曲传承保护新局面,为十堰戏曲振兴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工作目标:按照精准发力、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采取示范先行、全面推广的工作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2016年秋季学期开学实施“戏曲进校园”工作,年底覆盖全市各大中小学校,2017年上半年基本实现全市全覆盖,创建戏曲特色学校50所。

(一)开设特色戏曲课程。各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将戏曲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覆盖全市中小学校,与德育、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统筹安排。小学每学期安排一次戏曲欣赏,中学每学期安排一次戏曲鉴赏主题班会,开展学唱活动。市内大专院校结合实际,开设戏曲选修课程。各中小学校接入“长江新媒体剧场·在线艺术教育”等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走近中国戏曲》等媒体内容。

(二)组建一批戏曲学生社团。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所在地戏曲剧种现状和学生戏曲爱好、专长实际,建立不同剧种的戏曲社团或戏曲兴趣小组,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指导教师,开放舞蹈室、音乐室等功能教室,为戏曲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提供场所、时间和师资保障,至2016年底,全市各大中小学实现“一校一社团”或“一校一小组”。培育扶持一批校园戏曲社团(兴趣小组)典型,打造校园戏曲“明星”。2017年上半年,培育表彰一批优秀戏曲学生社团(兴趣小组)。

(三)组织一次戏曲师资业务培训。9月至12月,利用双休日时间,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教学工作培训班,组织专业戏曲演员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将音乐教师戏曲培训纳入十堰市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计划,聘请戏曲名师名家授课,三年内对全市音乐教师进行一轮戏曲教学培训,提高戏曲教学基本技能技巧,逐步解决师资紧缺问题。市群艺馆和县市区文化馆以及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戏曲兴趣班,进行免费培训。各戏曲院团在其驻地开办戏曲培训班和辅导班。

(四)组织开展一次校园戏曲展演。各大中小学每年组织一次戏曲知识竞赛,开展一次校园戏曲表演活动。在“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学生艺术节”“黄鹤美育节”“迎新春文艺展演”等活动中设立青少年戏曲比赛项目,搭建校园戏曲交流展示平台戏曲,进行校园戏曲展演评选活动。

(五)创建一批戏曲校园示范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择在戏曲演出方式、戏曲剧目选择、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知识普及、戏曲社团建设上特色鲜明的学校,进行重点扶持、打造、创建一批戏曲校园示范学校。

(六)每次文艺活动中要有一个戏曲节目。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节日庆祝和举办艺术节等文艺活动中,每次都排演至少一个戏曲节目。

(一)重点实施阶段(2016年8月—9月)。制定印发《十堰市教育局“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分别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各级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在市、县城区各大中小学全面展开。

(二)全面覆盖阶段(2016年10月—12月)。全面推进戏曲课堂、经典剧目送演,社团建设、志愿服务、戏曲展示等工作,选拔推荐优秀戏曲人才参加全省戏曲展演活动。2016年12月底,全市各大中小学实现“戏曲进校园”活动全覆盖。

(三)长效机制建设阶段(2017年1月—6月)。持续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不断发掘先进典型,总结推广活动经验,建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长效机制。

成立十堰市教育局“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朱华伦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沈培军 市教育局副局长

姚守义 市教育局副局长

刘 荣 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邵志义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

潘智勇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乔星明 市教育局职称教科科长

赵卫华 市教育局财务科科长

庹明国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肖正基 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

孙 慧 市教育局对外交流与高校联络科副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体卫艺科,邵志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体卫艺科负责牵头抓总,负责活动总体谋划、综合协调,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组织戏曲节目制作、戏曲示范学校创建和安排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基础教育科负责戏曲教学安排、校园戏曲社团及兴趣小组的建设活动、协调落实“戏曲进校园”活动各项工作。

财务科负责“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经费保障。

职称教科负责职业学校成立戏曲组织,协助“戏曲进校园”活动在职业学校全面覆盖。

对外交流与高校联络科负责驻市大中专院校成立戏曲组织,协助“戏曲进校园”活动在驻市大中专院校全面覆盖。

教科院负责“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协助体卫艺科做好各项活动的落实督查。

继教中心负责教师戏曲培训的组织工作。

(一)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本单位“戏曲进校园”工作落实方案,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切实将《十堰市大中专学校戏曲工作“十个一”》和《十堰市中小学戏曲工作工作”十个一”》落实到位。并与9月底前将各单位“戏曲进校园”工作落实方案电子版发送到1538953735@.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当地宣传部门、文体部门、文联及群艺馆等单位的通力协作,全面落实各地“戏曲进校园”活动。市直各学校由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和市文体局统一部署,东风分局所属学校教师培训和戏曲讲座活动由市教育局、市委宣传部和市文体局统一安排,其他各项具体活动由东风分局负责部署实施。

(三)各地各单位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加强活动开展档案建立工作,要及时整理活动材料,记录活动过程,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定期向市教育局汇报各地各校活动落实进展情况。

(四)各单位不得以此项活动向学生征收任何费用。

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篇三

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大量阅读为主要途径,以建设有品位有特色的“书香校园”为落脚点,广泛阅读、培厚底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拓宽学习渠道,引领学生阅读精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1、成立专门的负责小组。

学校成立课外阅读工作领导小组,由语文学科委员会全权负责,各班语文教师负责执行学校的有关计划、方案、制度,校委会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各项有关宣传活动。

2、进行前期调查工作: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阅读方案,建议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每天的读书时间、曾经读过的书目、选书原则以及课外阅读的收获,然后老师将各班学生情况汇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确定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

3、制定阅读计划:

(1)、准备读书笔记:学校为学生统一订购规范的读书笔记本,格式全面,内容丰富,便于学生及时积累整理读书心得与体会。要求学生会做分类摘记;会写读后感或赏析文章,每年不少于4篇,每篇不少于500字;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一年内阅读量为xxx万字,每学期至少读3本书,读书笔记3万字。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教师设计课外阅读指导交流课,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要领,内容可以是“作者介绍”“内容梗概”“精彩片段摘抄”“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等。

4、选择阅读书目

为教师提供适当的书籍,认真组织教师阅读;积极倡导师生共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详尽的读书方案,可分为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完成情况。

5、有梯度地分级实施

课外名著的阅读重点放在高一高二进行,穿插报刊、杂志和散文类小文章的阅读,可将主要时间段安排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同时充分利用假期的集中时间;高三以重点篇目的重新精读与教师指导点评及训练为主,侧重报刊、杂志、时文类文本的阅读,为作文积累素材。

6、依据书目类别和学生差异布置阅读任务

每个年级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必读书目、选读书目和指定的阅读材料。教师根据不同类别的篇目提出精读和泛读的具体要求。依据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发展要求,明确各自的具体阅读任务和预期目标,督促学生经常性地做好读书笔记,并依据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阅读要求,以真正满足学生自主读书的需要。

为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得到落实,学校要从以下几方面科学安排,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1、加强时间保障,高一、高二年级每周至少开设两节阅览课,高三视实际情况而定。

2、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学生为班级捐书,让学生将家中已读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来,进行以书换书活动。图书质量要有保证,所陈列书籍须经语文老师验收合格方可。教师做好组织工作,培养班级图书管理员,保证班级图书正常有序流通。

3、学校开放图书室,学校要根据课外阅读活动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图书室的建设,多方筹措经费为图书室配足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种书籍和刊物,配齐《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图书室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阅读资源,每学期图书借出率应达50%以上,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同时与班主任配合,建立起有序的借书、读书、还书的程序,并对学生借书情况进行统计,作为调研学生读书情况的材料之一。

4、营造读书氛围。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大力宣传读书的意义,介绍读书的方法、推荐阅读的书目、推广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经验等,创设优美的校园阅读环境。除了图书馆、阅览室外,学校应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尽心培育校园文化,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个标记都浸润书香的味道。让学生耳闻目睹处处皆诗,在书香中感悟做人道理,受到文化的熏陶。

要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管理范畴,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序列,认真规划,科学调控,规范考核。

1.对教师的评价重在评价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及活动开展情况。具体评价内容有:

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

(3)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特色班级的创建。每学期评选“优秀读书班级”活动,对开展得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对积极组织、辅导和督促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给予表彰。

2.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检查读书笔记及成果展示,具体内容有:

(1)本班教师对读书笔记的检查每星期一次,常抓不懈。检查阅读内容是否合适,材料摘抄是否准确,阅读量是否充分,简评是否恰当独到等等。校委会不定期对各班读书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树立榜样,确保课外阅读落在实处。

(2)各班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各班黑板报每学期至少出两期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专刊。

(3)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学期组织1—2次与课外阅读有关的语文活动。主题可以是“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假如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来到今天”,“古诗文诵读”等;其形式可以是故事会、班会、书评会、朗诵会、作文比赛等。

(4)学校组织专项比赛。为了展示读书活动的成果,推动读书活动的有序开展,语文组校委会将会同学校政教处、教务处定期组织多种多样的专项比赛,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和课外阅读有关的比赛活动,如“名著精彩片段朗诵会”“我爱读书”演讲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辩论赛”等活动,对表现好的同学和班级给予表彰奖励。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阅读情况,分学段推荐阅读下列书目。

(一)、高一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1.《呼兰河传》(萧红)

2.欧·亨利短篇小说

3.史铁生《我与地坛》;

4.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5.傅雷《傅雷家书》;

6.余光中《余光中散文》;

7.舒婷《舒婷的诗》;

8.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9.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著)

10.《论语心得》(于丹)

11.《中国智慧》《品三国》(易中天)

12.《苏东坡传》(林语堂)

13.苇岸《最后的浪漫主义者》,

14.《活着》(余华)

15.《茶馆》(老舍)

16.《狼图腾》(姜戎)

17.《飘》(玛格丽特·米切尔)

18.《汪曾祺散文》(汪曾祺)

19.《霜冷长河》(余秋雨)

20.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二)、高二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

2.《大卫·科波菲尔》(英国狄更斯著)

3.《家》(巴金)

4.《脂砚斋全评石头记》(上下)((清)曹雪芹著)

5.《高老头》(巴尔扎克著)

6.《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著)

7.《谈美书简》(朱光潜)

8.《边城》(沈从文)

9.歌德谈话录(高中部分修订版)

10.曹禺《雷雨》;

11.《黑骏马》《北方的河》(张承志)

12.《顾城的诗》(顾城)

13.《我们仨》(杨绛)

14.《瓦尔登湖》(梭罗)

15.《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

16.《穿越唐诗宋词》《怅望千秋———唐诗之旅》《宋词之旅》(李元洛)

17.《围城》《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

18.《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19.《老人与海》(海明威)

20.《麦田里的`守望者》

(三)、高一高二必读名著五篇:

《三国演义》、《红楼梦》、《文化苦旅》、《平凡的世界》、《简爱》

(四)、高三学生阅读书目推荐:

由于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因此以短篇及散文类文本为主。

1.王蒙《王蒙散文选》;

2.巴金《随想录》

3.《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

4.《丑陋的中国人》(柏杨)

5.《百年思索》(龙应台)

6.林清玄《林清玄散文》

7.朱自清《经典常谈》

8.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

9.流沙河《庄子现代版》(上海古籍)

10.史铁生《病隙碎笔》;

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篇四

为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关于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鄂宣文〔2016〕64号)、《湖北省“戏曲进校园”工作落实方案》、《湖北省中小学戏曲工作“八个一”》(鄂宣文[2016]77号)等文件精神,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戏曲素养,活跃校园戏曲文化氛围,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现制定我市学校“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2016年5月全面启动,2016年9月全面实施 “戏曲进校园”工作。2016年底市区不低于80%的学校覆盖率,2017年上半年实现全市学校全覆盖。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我市“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在全市学校实现戏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等全覆盖,营造浓厚热烈的校园戏曲氛围,深入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形成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开设戏曲课程。

1、中小学校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戏曲课程,课时从音乐课时中调剂使用。戏曲课程由音乐教师实施为主,其他兼职教师为辅。课程内容接入“长江新媒体剧场 在线艺术教育”平台,利用校园网络、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信息化手段实施戏曲课程教学与实践,引导学生学习《走近中国戏曲》课件内容。

(二)免费观看戏曲演出。

校园观看:学校配合戏曲专业院团、民间戏曲社团组织,采取流动舞台车进学校、演出小分队进校园等方式,组织学生每年观看一场戏曲演出,逐步做到每个学期观看一场戏曲演出。

(三)举办戏曲知识讲座。各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戏曲知识讲座,邀请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的戏曲院团专业演员、退休戏曲工作者等进学校举办戏曲知识讲座、开设戏曲公开课。组织聘请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知名戏曲票友担任校园戏曲辅导员,定期开展戏曲辅导。

(四)创排戏曲作品。鼓励学校、学生自编自演反映现代题材及校园生活的戏曲作品。

(五)举办戏曲展演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戏曲知识竞赛,开展一次校园戏曲表演活动。发现并推荐优秀戏曲人才,参加县、市、省三级中小学生戏曲展演活动。

(六)组织一次戏曲夏令营活动。学校要组织有兴趣爱好、有戏曲特长的学生,每年开展一次戏曲夏令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关单位、戏曲艺术院团、戏曲传习研究机构、群艺馆开展的戏曲夏令营活动。

(七)建设一批戏曲社团组织。学校要根据所在地区戏曲剧种现状和学生戏曲爱好、专长实际,建立不同剧种的学生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组织,为校园戏曲群体和个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校园戏曲兴趣养成,并鼓励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各学校要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多个戏曲兴趣小组或戏曲社团,在活动时间、经费、场地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

(八)创建一批戏曲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要加强课程设置、戏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成果展示等内容建设,形成校园戏曲工作特色,争创全省戏曲工作特色学校。

(九)组织观看戏曲电视专题栏目。组织学生每周网上观看襄阳电视台《汉江风》栏目之《梨园校园》,学习戏曲知识。

(十)建立网络平台。在襄阳教育信息网设立襄阳市“戏曲进校园”活动网页,发布“戏曲进校园”工作文件和活动信息,打造交流学习的平台。

成立宜城市教体局“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宪奎 市教体局局长

副组长:杨金朗 市教体局副局长

成员:

杨道文 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冉文升 市教体局教师工作科科长

王月华 市教体局成职教科科长

何家明 市教体局督导办公室主任

陈天陆 市教研室主任

裴尚华 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员

朱广云 市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员

李高红 市教研室音乐教研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杨金朗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成员科室具体职责如下:

(一)基础教育科作为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牵头,负责教育内部活动总体谋划、综合协调,负责制定总体工作方案,协调市宣传、文化等相关部门及有关戏曲艺术团体做好进剧场、进校园演出活动;协调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宣传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促检查,指导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二)成职教科负责按照本方案有关工作要求,协调组织、指导市职业高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三)教师管理科负责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师戏曲通识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将培训纳入年度培训项目管理。

(四)教育督导办公室负责将“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每年教育督导工作内容之一,制定量化标准和考核权重,组织督导检查。同时,将“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中小学艺术教育专项督导评估体系实施督导评估。

(五)市教研室负责戏曲课程、课时、师资管理,将戏曲课程教育纳入音乐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督促指导学校开展戏曲知识教育系列活动。

(一)各地各学校要把“戏曲进校园”工作及戏曲课程教学纳入本地本校年度工作计划或教学计划,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拓展项目内容认真抓好活动策划与组织,确保我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以音乐教师为主实施戏曲课程教学,并充分挖掘当地民间资源,聘请戏曲专业人员、戏曲票友等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二)各地各学校要强化活动过程安全管理,不论是进剧场还是在校园观看戏曲演出,均要明确安全责任,制定活动安全预案,配合演出机构共同组织好观看活动。

(四)各地各学校要确定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戏曲进校园”工作的组织任务,确保工作有机构管、有专人抓,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各地各学校要注重“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宣传与痕迹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本地本校网络、宣传报栏等渠道宣传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意义、作用及戏曲知识,引导学生增强戏曲兴趣并积极参与戏曲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要特别注意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营造浓厚的戏曲知识教育氛围。从2016年10月至年底,各镇(办)中心学校、市直各小学要每月向市教体局报送一次“戏曲进校园”工作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活动资料,报送情况将定期通报。

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定期观看襄阳电视台《汉江风》栏目,定期将本地本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图片视频上传襄阳教育信息网“戏曲进校园”活动专题网页进行宣传。同时,认真组织学生通过校园网络,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利用大课间、主题班会等时段,观看省、市录制的.湖北、襄阳地方经典戏曲,开展学唱活动。

(六)各地各学校要积极探索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长效机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消除一阵风的错误认识,不断深化和推进学校戏曲课程教学及戏曲实践活动的落实。要增强特色意识,努力争创戏曲工作特色学校。要及时思考、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重点围绕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戏曲课程建设与管理、学校戏曲兴趣小组和戏曲社团建设、活动保障机制及其他有关“戏曲进校园”活动事宜开展总结与实践,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工作信息和经验材料。

(一)高度重视,抓好落实。各地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切实强化责任意识,紧密协作,强化配合,推动实施,真正把省、市关于“戏曲进校园”工作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认真组织,确保实效。各地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结合本地本校资源条件创造性开展活动组织工作,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提倡特色发展,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加强管理,注重安全。各地各学校要加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预案,强化安全管理责任,确保活动各个环节安全高效组织。

民法典进校园活动方案篇五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池河中学安全工作预案》根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我校“消防、交通安全及法制教育”活动,强化教育和管理,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能力,防止各类交通安全及火灾的事故发生,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活动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以交通安全教育、消防知识法制教育进校园为抓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学生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营造学交通法、守交通规则、预防火灾的良好氛围,切实预防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为保证我校安全教育活动周的贯彻落实与顺利开展,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活动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继续完善我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部署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新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消防法》相关交通知识。

2.重视学校宣传阵地的宣传作用。不失时机地利用学校广播站、橱窗、以及班级板报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知识法制意识及紧急避险知识教育的宣传。学校在醒目处悬挂固定安全宣传标语,在校园周边悬挂有警示语标志的横幅,组织向全校学生发起《遵守交通规则,从我做起》、《认真学习消防知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等各种倡议活动。

3邀请本校法制副校长等人为我校全体师生作专题报告

a、请县消防队有关人员讲解消防及紧急避险知识

b、请交警队钟泽武队长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4、沈校长总结讲话

5、进行消防灭火现场演示及紧急避险知识互动

6、紧急避险消防演练(紧急疏散)。

1、每位同学于11月11日写好一篇法制心得体会,交给班主任。各班挑选两篇较好的于11月14日上交政教处.

2、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对教师、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发挥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在法制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各班于11月14日前办好一期“与法同行,健康成长”法制教育板报,政教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

3、“法律伴我行”的征文比赛活动,并利用自习课或班会课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收看法制教育视频。各班与11月14日交政教处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数名。不参加的班级适当扣分。

4、紧急避险消防演练时,全体师生必须各就各位,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任何不安全事故

1、报告会时间定于11月7日进行

2、其他活动在11月7日到11月21日两周内完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