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 保护环境心得感悟(实用5篇)

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 保护环境心得感悟(实用5篇)

ID:3817917

时间:2023-09-29 00:04:46

上传者:纸韵 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 保护环境心得感悟(实用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篇一

地球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手来,做到以下几点:

1、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现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消费风气。“物以稀为贵”的思想使人们舍得花高价购买和使用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然而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正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以红木为例。

红木是热带雨林山产的珍贵木材,价格年年攀升。一双红木筷子上百元,一套红木家具数万元、数百万元,但仍有人购买。我国严禁砍伐红木,我国的红木家具都是国外市场流入的。然而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地区热带雨林的砍伐都会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整体的生态失衡。另外,珍贵木材取自珍稀树种,而珍稀树种是不可复生的自然遗产。

一万年前,地球上约1/2的陆地面积覆盖着森林,约62亿公顷,而如今只剩下28亿公顷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着,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的热带雨林资源就会被全部破坏。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肺的地球将会不堪设想。保护雨林、保护珍稀树种从拒绝消费珍贵木材制品做起。

2、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人类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服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曾被视为一种文明标志。然而,现实表明,其所谓“卫生”和“方便”不过是人们一种虚幻的心理期望,它的使用与“折枝为筷”本质相同,与每餐清洗消毒、不需要众多生产基地和繁琐运送过程的多次性筷子比,既不卫生,也不方便。

它的生产,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它的储运中伴随着难以避免的污染,而其使用,显然是不洁和浪费。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韩等国。

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用自己国土上的森林生产,而且用后回收用于造纸等。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1/4,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因此,我们提倡外出就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时学习和工作中拒绝使用木杆铅笔。

3、使用节能型灯具。

在改善照明技术的过程中,白炽灯比蜡烛发光效率高70倍,寿命长100倍;比油灯效率高20倍,同时提供更高质量的照明。最新节能照明产品——小型荧光灯比白炽灯效率又高3倍,寿命长9倍,而且发出的光的亮度相当。

和白炽灯一样,小型荧光灯降低了照明成本。在美国,小型荧光灯的照明成本仅为白炽灯的一半,即使减去灯本身的成本(约20美元),用小型荧光灯代替白炽灯,也能节省30美元。目前全世界使用着大约5亿个小型荧光灯。如果同时使用的话,节约的电能相当于28座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约2.8万兆瓦。

除此之外,使用节能灯还可通过减少耗电量减轻由能源使用导致的环境副作用。如气候变化、酸雨和煤炭燃烧时产生铅、砷等有毒金属。同时,使用电能涉及发电、送电、用电以及大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所有步骤都会产生废物。据估计,在美国,一支节能型的小型荧光灯最终将少产生90公斤固体废物。我国素有节电传统,应该发扬光大。

4、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肥皂是由天然原料——脂肪再加上碱制成的。肥皂使用后排放出去时,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所以相对来说,肥皂在生产和使用上,对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与肥皂相比,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合成洗涤剂的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它的使用,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

含磷洗衣粉中的磷酸盐能刺激水藻的过分增长,水藻在死亡时会因其自身有机物质分解使水生态系统负荷过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被磷污染的水域含有供水藻生长的丰富肥料,水藻的过分生长又造成氧耗竭,以致水域里的鱼虾因为无力与水藻争氧而死亡。被磷污染的江河湖海中,都会形成“死亡带”。为了尽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大家都应该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5、不焚烧秸秆。

日前,在全球范围内,—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土壤的质量正在退化。尽管农民施用了很多的氮磷钾化肥,它们迅速而方便地替代了土壤在侵蚀过程中或在种植农作物过程中输出的许多营养成分,但是在发现增加化肥用量可以提高产量的几十年后,在许多国家,可种植的作物品种对化肥的接受效应达到极限,施肥也不再能够掩饰越来越严重的土壤退化。

化学肥料不可能代替真正肥沃的土壤,它们不能给土壤提供包括有机物,微生物、昆虫、水等在内的一些基本成分。这些基本成分的相互作用,会为植物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比较流行和有效的做法是让秸秆还田,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防止土壤退化。我国—些地方有焚烧秸秆的坏习惯,应该敦促其改正。

6、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在报纸电视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造纸厂污染环境的报道。大量的污水把水体变得又黑又臭,鱼虾绝迹,两岸农田减产或绝收。生产纸张大部分以木材为原料,而木材的来源——森林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之肺”,同时造纸还要污染环境,所以节约纸张就等于保护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在我们每天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留心一下准备扔掉的废纸,也许反面还能用。即使是没有空白的废纸也不要随便扔进垃圾桶。

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好纸,减少35%的水污染,节省—半以上的造纸能源。我国的废纸回收率很低,每年都要进口废纸,仅1996年就进口了137万吨。我们可以把学校和家中的旧报纸、旧课本、废纸片等集中起来,送往废品收购站。在购买纸张时选择再生纸,用实际行动支持废纸的循环利用。还可以把废纸回收的好处告诉同学和父母,大家都来回收废纸。

7、少吃口香糖。

香糖作为一种休闲食品,香糖固然有很多可爱之处,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香糖的名气却开始臭了。原因很简单:口香糖入口时爽口,“出口”时却只会让人恶心。更要命的是,口香糖吐在地上后形成的残迹难以清除、难以降解,给环卫工作添了很多麻烦。在神圣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口香糖残迹就像一摊摊鸡屎,搞不好还会粘在游人的鞋上。

为了防止让口香糖残迹败坏形象,国外—些城市近年来开始制定法规,禁止人们在公共场合吃口香糖。比如在新加坡,胆敢在公共场合吃口香糖的人将被处以高额罚款。虽然现在中国还没有对口香糖消费采取什么限制措施,但任何一个关心环保的人都应该对口香糖说“不”,至少在吃口香糖时不要出口成“脏”。

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篇二

常言说得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的确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现在人们的生活在不断提高,而保护环境的意识却越来越淡薄。看见有许多人在湖里乱扔垃圾,使原本美丽的湖变的越来越遭世人所讨厌。

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爱护地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大片森林被砍伐,美丽的草原成荒漠,清澈的河水成浊流。树林少了,青山秃了,草原荒了,清水黑了,使人们生存的环境变坏,呼吸的空气变差,生活的环境被许多有害的东西所“侵占”,病毒就趁机钻进人们的体内,我们人类就会患上一些可怕的疾病。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当你砍伐树木时,你有没有想过你在伤害自己吗?据我所知,氧气全部来自植物。每一棵大树一天可以吸收0.1千克的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的氧气。如果没有了氧气,人类无法生存,只有灭绝。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现在我们的政府,大多数的公民都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也能注意保护环境,但破坏环境的行为还在某些人身上重演。希望大家都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扔垃圾,见到垃圾能弯下腰捡一捡,那么,我们的环境就会更美丽。

关于保护环境心得感悟范文

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篇三

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我们生活在一个岛上,大海为岛上的渔民增加了很多经济收入,也为岛民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与此同时,它也吸引了许多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来参观和探索这个岛屿。尤其是“南澳一号”的发现和考古,更是引起了国内外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作为岛民,我们无比自豪。

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污染毫无顾忌,随意向海洋中倾倒污染物和有害物质,使得一些海洋生物濒临灭绝,大量开采海底下的资源,导致海洋中许多珍贵鱼类物种大量死亡,甚至有的已经灭绝。

我记得当我只有四五岁的时候,我经常在炎热的夏天和我父亲一起去海里游泳。但是前年,不知道自己没有公德感的人,居然在沙滩上倒了一些日常垃圾。海浪冲走后,垃圾自然流入大海。我看见恶心的垃圾漂浮在海面上。我和爸爸不想游泳,就摇摇头,叹口气回家了。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捕捞了大量的鱼,鱼越来越少,鱼的供应不足,价格越来越贵,人们抱怨鱼很难吃。直到国家颁布禁海令,每年定期禁海,定期组织有关单位人员到海里放养鱼苗,鱼的数量才逐渐增加。一些濒危物种得到了很好的繁殖,人们松了一口气。

水是生命之源。海洋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每个人都应该携手保护海洋。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地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海洋环境变得更加壮丽,让海洋更好的造福我们的后代!

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篇四

众所周知,场景绝非无中生有,在地球家园的美丽倩影渐行渐远之际,倡导“低碳环保生活”刻不容缓!那什么是低碳环保生活呢?低碳环保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节能减排生活方式。

勿庸置疑,“低碳环保生活”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环保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那怎样才算低碳环保生活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小事说起吧!

一、节约一张纸

在场的同学,我相信大家都离不开纸,而且很多同学的草稿纸应该堆成小山头了!知道吗,我国每生产1吨纸就要耗费20棵大树、100立方米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54000棵大树将化为乌有。因此,节约用纸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树木,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在此,我提倡大家积极回收废纸、不撕作业本,尽量使用双面草稿纸,努力减少纸张消耗。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林!

二、节约一度电

同学们,家中的电器应该不少吧!而且很多电器随时都处于待机状态吧!电器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耗电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10%左右,家里的电视、空调、音响、电脑、微波炉、饮水机、电热水器等的待机能耗加在一起,相当于开一只30至50瓦的长明灯,照此推算,一户普通人家一年因待机而消耗的能源折合人民币近60元,成都市100多万户居民家庭每年要为待机能耗支付约1亿元。反之,从我做起,取缔无谓的浪费,节约一度电,惠及千万人。

三、节约一升油

同学们,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当一股股蓝色的烟气从一辆辆机动车尾部喷出时;当一阵阵气味怪异,令人头昏、恶心的尾气向我们袭来时,你是否以为躲在自家车子里捏着鼻子就能幸免,就能身体健康?告诉你,生活在城市里,谁也无法全身而退!英国的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

节约一升油,减少我们对机动车的依赖,减少我们对空气的污染,近距离出行尽可能使用自行车或者步行,让我们人人都来做公交族,个个争当自行车骑手!节约一升油,净化一片天!

四、分类一袋垃圾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又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是,我们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来战胜垃圾公害。我们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一袋垃圾,如不分类处理,或浪费资源或“遗臭万年”;反之,分类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就能创造一个无垃圾的社会,一个使资源循环再生的社会。分类一袋垃圾,创造再生传奇。

同学们,低碳环保生活并不是我们多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我们真正的从实际生活中去改善,去实践;让我们共同携手,从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升油,分类一袋垃圾做起;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做起,为保护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班团感悟保护环境心得体会篇五

20_年末,我参加了由市及区环保局举办的.两场关于新《环保法》的培训讲座,感受颇多,受益匪浅。新《环保法》历经多次大范围的“修正”依然难产,继而转为“伤筋动骨”的“修订”,终成史上最严的《环保法》。新法的诞生,体现了国内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迫切性及严峻性;体现了国家向环境污染宣战、履行国际公约的决心与责任性,也体现了社会团体及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

“史上最严”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处罚的严厉,一方面采用双罚制,对出现环境污染事故,既要对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问责,还要直接处罚企业负责人与直接负责人,所谓环境问题“一损俱损”,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另一方面是“按日计罚,上不封顶”,对于拒不改正的污染企业,将采用按原处罚数额按日计算的方式累加,逼着企业要么整改,要么倒闭。

二是监督的严厉,一方面,监督主体的增加使监督更加全面,新法强调了政府、公众、媒体等十项主体的监督权利,相当于使企业“裸露”在公众视野,使环境违法行为几乎无处藏匿;另一方面,监督手段的创新使监督更加到位,新增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企业必须自查自清,只要有隐瞒或者公开的信息有“污点”,恐怕难逃社会公众的眼球,因此企业想刻意隐瞒或者弄虚作假,无异于“玩火自焚”。

三是执法的严厉,表现在环保部门的执法权限与力度加大,环保部门可以直接采用“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直到关厂停业等执法手段,以纠正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新法强调了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改以往“经济发展优先”的常态,因此为了经济而牺牲环境的行为将在未来不复存在。

作为公司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之一,对新法的颁布感到鼓舞,因为新法对促进企业规范环境保护行为起到很大作用;同时对此也倍感压力,新增公众监督、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使套在企业的紧箍咒更加收紧,需要更加谨慎、认真、负责对待环保工作。我们一直强调,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一切,时至今日,还要加上一句,环保就是企业的高压线——一触即死。曾看过多个因环保事故而受处罚的企业,一旦被环保部挂牌督办,其过往取得的成绩都可能受到质疑,直接的后果是企业信用遭到质疑,信用等级下降,款难贷;执法部门时常“光顾”,监督检查,脸难看;申报材料受质疑,有弄虚作假嫌疑,奖难申。一个环境问题而引发的不利影响,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才能消除,故因环境问题因小失大,实在不值得。

企业一贯坚持的“绿色”理念,公司上下的守法意识,面对环保问题可突破预算的财务管理以及目前较为完善的环保设施,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新法的要求,但是企业要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必须正面它带的挑战,提前改变自身、规范自身,以适应新的变化与发展,而不是被动、被迫改变。目前,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废水实现“零排放”,各项废气排放指标也较好地实现排放浓度与总量双达标,但是废气排放能进一步净化与减排,仍然可是未来进步的方向。减少排污,善待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责任,也是促进我们技术创新、优化管理的一股动力。

此外,在当今环保成高压常态下,我们应当严格制定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与适当的时机下,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甚至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严格执行制度,制度乃企业管理的基础,倘若不严格执行,则形同虚设,对遵守法律也无从谈起;严格处理违规,这是对严格执行制度的保障,前面说过“环保是企业的高压线”,对内严格处罚,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为了避免更大的错误,提前将违规行为消灭在内部,才能阻止违法行为出现在外部。

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只有抓住时机,抓紧时间,赶在前面,提前做好满足法规的需要,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更顺利、更健康,而不至于因“法律准绳的变更”而绊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