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5篇)

最新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5篇)

ID:3941065

时间:2023-09-30 04:32:43

上传者:琉璃 最新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篇一

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要从源头抓起,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治理。这里,仅说我们青少年自身如何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问题,没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主要是预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既要预防也要矫治。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基础。

美德与罪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会称为最道德的人。人不应当像走兽一般地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共中央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将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言行的标准,在日常的行为举止中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意识,进而构筑起抵御不良行为的防线。

品格能决定人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要不懈地努力,良好的品格是在战胜不良习惯,抵御各种污染、诱惑中养成的。如果“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一定要知而行之,将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场所作为自己养成良好品质的好机会、好地方,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中,检验自己每一个言行,锻炼成长。

2、增强法律意识,是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的保障。

法律和道德,从实质上来说,都是人的行为准则,但它们的产生和实行方式不一样,表现形式不一样,调整范畴不一样。许多未成年人犯罪,当他们被司法拘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刑律。有的在看守所面对提审的警官求饶地说:“警察叔叔,放了我吧,我要回去过年。”“人是我捅的,不知道会死,今后我不做了。”根本不晓得打架斗殴的危害,伤害他人生命、健康是犯罪行为。有的未成年人被成年犯罪分子利用参与贩运毒品被审判时,问他为什么贩运毒品?他说:“人家给我钱花,给我饭吃,玩得也开心,叫我送点东西,不好意思推诿,谁知道这就是贩运毒品。”

这些教训是深刻的,我们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只有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仅仅是一步之遥,如果让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实施每一个行为时,一定要冷静思考,想想是不是违法?若违法即止步。法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

法制宣传教育手抄报图片(二)

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篇二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保守国家机密;

(4)爱护公共财产;

(5)遵守劳动纪律;

(6)遵守公共秩序;

(7)尊重社会公德;

(8)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9)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10)依法服兵役;

(11)依法纳税;

(12)实行计划生育。

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篇三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享有以下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

(4)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

(5)结社自由和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6)人身自由权;

(7)人格尊严权;

(8)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9)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10)宗教信仰自由;

(11)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2)受教育的权利;

(13)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的权利;

(14)休息权;

(15)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篇四

国庆节手抄报内容摘抄(2022)

时间过去的很快,转眼间国庆节就要到了,很多同学都需要做手抄报,但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比较合适。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国庆节手抄报内容摘抄,希望大家喜欢!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么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毛泽东说“我们应作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以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1)、张灯结彩

我国每逢国庆佳节,各企事业单位都会挂起灯笼或横幅,用“欢度国庆”等标语来庆祝国庆;广场上则摆放着标语字样的盆景和氢气球,用欢乐的气氛来迎接国庆。

2)、国庆长假

每年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我国于1999年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国庆节与相邻的周六、日组合为7天的国庆长假,被称之为“国庆黄金周”,用放假的形势,让老百姓共同感受国庆的欢乐。

3)、高速公路免费

4)、国庆阅兵

我国国庆自开国以来共有14次国庆阅兵,除1949年开国大典的阅兵式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84年、1999年和20__年的这三次国庆大阅兵,通过国庆阅兵既可庆祝国庆、扬我国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强烈的自豪感。

5)、天安门升旗仪式

每逢国庆,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因此,利用国庆长假去北京游玩的人们,通常会赶早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国旗班的军人升旗,以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

6)、国庆联欢会

国庆前后,各企事业单位为了庆祝国庆,弘扬企业文化,都会组织员工开展迎国庆联欢会,用文艺表演的形式来表达国庆的喜悦。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法制宣传手抄报内容摘抄篇五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停止不前。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