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 冬至敬老院包饺子新闻稿(优秀5篇)

最新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 冬至敬老院包饺子新闻稿(优秀5篇)

ID:3949983

时间:2023-09-30 09:03:29

上传者:温柔雨 最新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 冬至敬老院包饺子新闻稿(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篇一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从古到今都有“冬大过年”的说法,随着冬至的`来临,天气也越来越冷,为了关怀孤寡老人,共度冬至节日。20xx年12月21日电子西街社区联合雁塔爱心服务中心开展“情暖冬至,关爱老人”冬至敲门活动,为社区的孤寡老人、困难老人和退役军人送去了冬日的温暖。其中慰问品由雁塔爱心服务中心提供,饺子由社区志愿者在社区亲手包制,将这份满满的真心送到这些老人们手中。

在走访慰问中,社区尤书记细心的和老人进行交谈交流,嘱咐老人要注意保养好身体,同时遇到困难要及时向社区反映,多向社区提出意见和建议。老人对此次的慰问活动非常的感激,嘴里说着”还想着我们”并连连向工作人员道谢。

关心老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社区服务的重点之一,为了使老人不再感到孤单和寂寞,我们会定期上门看望孤寡老人和困难老人,逢年过节送去节日慰问,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冬至来临之际,社区党支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了优抚对像和退役军人心坎上。心贴心答疑解惑,倾听退役军人意见,帮助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推动全社会尊崇、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篇二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来临,齐鲁师范学院资助育人的常规活动——“包饺子”也如约而至。

为了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学生资助中心每年都会组织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浓浓饺子香,暖暖师院情”包饺子活动,与辅导员老师们一起制作和品尝冬至节日美食。

今天,各学院80余名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辅导员老师们一起感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晚上6点整,一切就绪后,包饺子活动在食堂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同学们迅速分组分工,热火朝天地行动起来,大家个个撸起衣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搓面球、擀面皮、包饺子......

不一会儿,一个个身材各异的饺子陆陆续续地被包出来,圆的、扁的、胖的、瘦的。现场面粉飞扬,欢声笑语。

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大家鼓掌欢呼,师生们都盼望着品尝这来自集体的劳动成果。赶紧咬下一口,胃里满满的,心里暖暖的。在这20xx年的尾声,我们感恩相遇,期待未来,共同祝愿。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更是通过“过冬至、包饺子”这个活动,在这一天感悟时光飞逝,季节更替,面对当前暂时的困难,有信念,有信心,自强自立,迎来“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的那一天!

学生资助中心坚持将经济资助、思想引领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致力打造助学与育人相互融合的资助育人格局。用行动为家庭困难学生铸就温暖,用爱心、责任、奉献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接下来,学校将继续落实落细资助育人工作,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全员、全程、全方位推进学校依法资助、精准资助、资助育人。

文档为doc格式

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篇三

12月20日,苏州大学20xx校园美食节拉开帷幕。三个校区内的学生食堂人头攒动,同学们排起长队,兴致勃勃地使用冬至加餐券购买苏式糕点、卤菜、饺子等特色小吃。在东校区四食堂内,后勤工作人员精心布置了的大运河餐饮文化进校园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眼球。一组组精美的图片,介绍了大运河沿岸城市历史上有名的饮食文化——既有食具的介绍,也有食物的介绍,还有关于饮食的诗画介绍。“在这些图片里,我了解到非常多的新知识,我觉得我们中华文化真是非常伟大,一炊一食,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思,希望我们能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好。”东吴商学院的胡梦妍同学说。

在独墅湖校区,校研究生会组织了“文化暖冬,相约冬至”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以苏州传统手工艺为主题,学子们一起描画流光溢彩的花灯、制作热烈静美的剪纸、体验妙趣横生的字谜,同学们通过身体力行,切身感受那些跳跃在指尖上的文化艺术,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紫卿书院邀请书院学子和外国留学生一起走进书院社区,开展彩色扎染、画脸谱、体验民族乐器等传统文化活动,通过体验传统文化之美,感受辛勤劳动之乐,以美温润心灵,以劳提升素养,激发紫卿青年文化自豪感和价值认同感,引领青年学子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

传媒学院在20xx年冬至“感受传统文化传承苏州味道”文化寻味活动中,邀请制作师傅带领学子们动手制作糕点,让同学们了解苏州糕点文化,亲身参与到冬至盘糕点的'制作过程中,并将劳动成果与同学朋友分享,让同学们感受到在劳动中传承文化,在劳动中分享快乐。

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篇四

12月21日,冬至,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和吃饺子的习俗。宁强一中心四区域敬老院都开始准备包饺子迎冬至的活动。

为了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家人般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和政府的温暖,当天一大早,中心敬老院院长带领部分干部、职工来到厨房,一起为敬老院的300多名老人包饺子迎“冬至”。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和面、有的擀皮、有的调馅、有的包饺子,大家有说有笑、热热闹闹,老人们也都过来帮忙,各尽其责,忙得是不亦乐乎,让平日里安静的养老院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不一会就包了满满二十盘饺子。

我们为自愿来包饺子的老人设立了“最美饺子”奖励,包得圆润好看的、形状特别的、态度认真的,都给予面包和饼干奖励,并给老人们一个大大的赞!

经过一个中午的忙碌,下午16:00时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新鲜出锅了,大家忙为早早等在餐桌边的老人端上热乎乎的饺子,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对大家的手艺更是赞不绝口。

各区域敬老院也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迎冬至,在寒冷的节气里为老人带来温暖和“家”的味道。

院内76岁老人李荣金:“味道好得很,这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我也参与到包饺子的过程中,感到非常高兴。党的政策好,领导和工作人员也落实得好。”

在这次冬至包饺子活动中,无论是老人还是员工们,大家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整个包饺子过程,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分工协作、宛如一家人。此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还让老人们度过了愉快的民俗日,调动了老人的积极性,使老人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动手的乐趣,奉献的温暖。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中心敬老院院长表示,“今天冬至,按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来说要吃饺子,咱们的敬老院都是特困老人,无儿无女的,所以每年冬至的这一天我们全县一中心四区域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都会给大家包上一次热气腾腾的饺子,让他们吃的舒心吃的放心,让他们在这一天感受到家的温暖。”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爱与陪伴”的服务理念,用心打造“家”文化,希望能让老人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让老人感到,到了这里就是到了另外一个温暖的家。

小小饺子凝结着敬老院大家庭的冬日温暖与关怀,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包饺子的乐趣,更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冬至敬老院活动新闻稿篇五

冬至到了,俗话说“冬至大如年”,渝北区木耳敬老院和石鞋敬老院的近100位老人每人都收到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一套保暖内衣和厚实的棉服。在气温越来越低的隆冬季节,这样的新年礼物不仅让老人们身体感到温暖,心头更是暖暖和和。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助老社会风尚,让敬老院的老人们感受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入冬以来,木耳镇联合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共同开展“冬季送温暖”,全力做好孤寡老人、特困老人的生活保障工作,用暖心态度,贴心服务关心解决老人的实际问题,确保老人们不仅“鸡蛋加牛奶,天天有肉吃”,还要做到“身上暖、心头热”。

“要保障木耳镇辖区木耳敬老院、石鞋敬老院2个敬老院近100名老人的生活标准和幸福感、获得感,不仅要靠政府关心,还要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关爱。”木耳镇民政与社会事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为老人们捐赠保暖御寒衣物的就是重庆市湖北襄阳商会的爱心志愿者,他们共自发捐款2万多元,让老人们温暖过冬。

湖北襄阳商会陈群会长表示,能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尽一点善心、孝心、爱心,让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希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在这个暖冬度过一个开心、健康、幸福的新年,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在木耳镇敬老院现场还上演了温暖的一幕:爱心志愿者们一边帮老人们试新衣,一边给老人们捶背按摩,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还陪老人们唠家常,倾听他们的心事,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老人们满心欢喜,抱着新衣服爱不释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敬老院。

木耳镇副镇长田均广说:感谢爱心人士对敬老院老人的关爱和捐赠,为增进社会幸福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正能量,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我们会把这种正能量及时传递到广大群众心中,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敬老院的老人们和大家一起感受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幸福和温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