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 各高校下半年各高校(汇总5篇)

最新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 各高校下半年各高校(汇总5篇)

ID:4018815

时间:2023-10-01 17:04:26

上传者:HT书生 最新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 各高校下半年各高校(汇总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篇一

如果说2019年北京各高校寒假时间排行榜容易让人受“内伤”,一点都不为过,放假最长的学校比放假最短的学校多了足足19天假,如果换做其他城市还可以理解,要知道这是首都啊,仔细想想也对,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即使是差一天,觉得“不公平”的同学也是大有人在,哎呀,不管那么多了,还是看看北京各校是怎么放寒假的吧。

看起来,今年上榜的29所北京高校中,放假最长的就是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了,46天的假期并列第一,其实,46天并不是很长,然而,如果和放假最短的北京农学院比,就天差地别了,北京农学院今年仅有27的假期。

让人称奇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46天的假期,让人不得不想起2019年南京高校寒假时间排行榜中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均只有30天的假期,小编一度以为医科大学都是比较忙,没有时间放假呢,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并不成立。

2019北京各高校中最早放假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这三所大学与1月12日开始进入寒假;放假最晚的属于北京农学院了,2月28日同学们才能踏上归程,此时已经进入春节倒计时,所以,同学们要抓紧时间把票买了。

2019北京各高校开学基本上以2月24日居多,而开学最早的属于北方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学院,均在2月17日开学;开学最晚的是放假40天的北京工商大学3月2日才开学。

说到北京高校就不得不说北大和清华,今年北大1月14日放寒假2月24日开学总计放假41天,算是比较长了。

而清华1月21日放寒假也是2月24日开学,总计放假34天,比北大少放一个星期。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大家能有一个快乐的寒假才是最主要的,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寒假计划,规划好行程,让假期更充实。

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篇二

走进高校校园,我不禁被周围弥漫的学术氛围所吸引。高楼大厦,翻译图书馆和各种研究所争相展示着高校的学术实力。在我参观了数所高校后,我发现学术研究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深的学术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校的学术氛围让我憧憬未来的学术道路,也让我对高校生活充满了期待。

第二段:经历了多彩的课程,我看到了高校教育的魅力

在高校的课堂上,我感受到了高校教育的魅力。高校不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实践活动和项目考核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激发了我对未来的追求。高校教育的魅力让我深深感知到,在学术的海洋中不断破浪前行,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段:参与社团活动,我拓展了个人的交际圈子

高校生活不仅仅只有学习,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参与社团活动是我在高校中认识新的朋友、拓展个人交际圈子的一个重要途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还可以锻炼自己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领导潜力。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我感受到高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无限可能。

第四段:面对课业的压力,我学会了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

高校生活无疑给了我们许多自由和选择的权利,但也伴随着课业的沉重压力。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我深深地体会到合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分配时间和合理安排任务,我能够在面对课业压力时有序进行,提高学习效率。高校生活教会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

第五段:高校生活让我蜕变为成熟的个体

走进高校,体验高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蜕变为一名成熟的个体。在高校的磨砺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高校生活不仅仅是掌握学术知识,更是塑造个人品格和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通过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思维开阔和乐观向上的人。

总结:走进高校,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体验了多彩的课程,参与了社团活动,面对课业压力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最终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个体。高校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术和人格的培养的重要性,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相信,在高校的努力和培养下,我能够实现人生的梦想,也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篇三

高校思政,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四年大学生活中,我深深感受到了高校思政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取了很多的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对于高校思政的感悟与思考。

第一段:高校思政的价值意义

高校思政的存在不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是为了培养具备担当社会责任和建设美好家园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高校思政的价值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段:高校思政的方针与任务

高校思政的核心任务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思政的方针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第三段:高校思政的特点与方法

高校思政具有思想性强、思维性强、教育性强的特点。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高校思政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通过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风雨磨砺,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高校思政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走向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段:高校思政对我的影响

通过参与高校思政教育,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政课上,我学习到了很多优秀的思想家和领导者的思想,进一步加深了我的理论素养。同时,高校思政教育也培养了我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感,让我能够更好地关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段:高校思政的不足与展望

尽管高校思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的思政课内容过于抽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有的思政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与创新等。因此,未来高校思政应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更加贴近实际。同时,还要加强评价机制,确保思政教育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起来,高校思政在现代大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思政的实施需要高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我相信,在高校思政的引领下,我们将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引,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篇四

校属各单位:

结合工作实际,经研究决定,我校年暑假放假安排如下:

一、放假安排

(一)学生放假安排。

学生7月14日考试结束后即可离校,9月9日返校报到。9月9-10日做好校区调整、领取新书、纪律作风整顿等开学准备工作,9月11日正式上课。假期有其他任务的学生,完成任务后再放假。

(二)教职工放假安排。

7月17日上午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

7月18日至9月7日放假。9月8日(周五)教职工返校报到,各单位组织召开新学期工作会议,并于中午下班前将教职工报到情况报政治部。

9月11日正式上课。

二、放假期间的注意事项

(一)抓好假期工作,做好开学准备工作。

有改卷任务的教师,务必按照教务科研处的要求,在7月21日前完成改卷和成绩登记;有在职民警培训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服从安排,认真备课、授课;行政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本学期服务和管理收尾工作;假期有其他工作任务的人员,要合理调整休假时间,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做好下学期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全校教职工务必保证通信畅通。

(二)加强假期值班与后勤管理。

办公室要安排好假期值班,保卫科认真落实安全保卫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总务处要加强对饮食卫生、水电、物业等后勤服务管理,确保假期师生员工的正常生活。

(三)加强学生教育管理。

学生工作处和各系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与遵纪守法教育,对留校的学生要做好登记,要落实好教师做好教育管理,并安排好值班。学生于9月9日返校,19时30分各系组织学生集中点名,由学生工作处汇总后上报分管校领导。

(四)做好教职工安全守纪教育。

政治部和各单位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安全教育与遵纪守法教育,教职工离开南宁市区须按照有关请销假规定执行。

(五)严格公务车辆管理。

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审批制度,假期严禁公车私用。

广西警察学院

2017年6月15日

高校督导评估工作改进实践报告篇五

刚踏入高校校园,我被它的繁华气息深深吸引。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大楼宏伟,绿化带和花坛点缀其中,给人一种宁静和美丽的感觉。进入教学楼,我惊喜地发现里面设施齐全,干净整洁,还有近代化的教室设备。走进图书馆,漫步在书海中,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让人陶醉其中。这些初次接触的体验让我对高校校园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段:高校的学术氛围

高校里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学术氛围,充满了知识的沉淀和讨论的热情。在课堂上,我感受到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我们自主探索和实践。在课程中,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也很频繁,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高校强调的是学术的追求和创新的精神,这使我对自己未来的学习产生了更高的期望和挑战。

第三段:多元化的社交生活

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我参加了学生社团,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包括户外探险、演讲比赛、志愿者服务等,这些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高校也是一个开展艺术和体育活动的绝佳地点。我参加了合唱团,享受了和其他成员一起演唱的快乐,也参加了校园运动会,体验了团队比赛的紧张与激情。高校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和丰富人生的机会。

第四段:高校生涯的挑战和压力

随着高校生涯的进展,我开始感受到了一些挑战和压力。学业上的压力是最主要的一种,我需要面对繁重的作业和期末考试。同时,高校社交的多样性也为我带来了一些压力,需要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团队。此外,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一项重要挑战。我开始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和进行自我评估。这些挑战和压力并不可怕,相反,它们能够激发我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第五段:高校生活的收获和启示

在完整体验了高校的生活后,我对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明白了高校不仅仅是知识的聚集地,更是一个成长和锻炼自我的平台。在高校我学到了知识,获得了技能,结交了朋友,也锻炼了自己的心智和能力。高校的经历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教会我如何应对挫折和困难。我相信,在高校的校园中,我可以实现自身的梦想和目标。

总结:

走进高校,我初次感受到了它美丽的校园和丰富的学术氛围。高校生活不仅是学习,还有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然而,高校生活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压力,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和发展。但是,通过克服这些挑战,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走进高校,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喜的旅程,也是我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