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汇总5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汇总5篇)

ID:4039315

时间:2023-10-01 23:38:57

上传者:琉璃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篇一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 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明显, 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不相符, 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应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增强幼儿教育的科学性,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对策;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然而, 目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明显, 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不相符, 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 是指幼儿园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小学教学接近。由于学前幼儿年龄尚小, 接受能力有限, 如若教学难度过大, 既不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影响幼儿智力发育, 又会挫伤幼儿学习兴趣, 不利于幼儿健康发展。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应采取有效措施, 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增强幼儿教育的科学性,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

笔者研究发现, 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教学难度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接受的第一次系统教育, 一般难度不高, 通常接受最简单的计算、认识汉字、认识拼音等, 幼儿只需掌握100个常用汉字即可。然而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难度水平逐渐增强, 幼儿除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外, 还要掌握100以内的运算, 学习300个常用汉字, 给幼儿学习成长增添诸多负担。

(二) 教学方法小学化

幼儿园教学方法和小学教学方法差异较大。通常来说,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是学玩结合, 通过游戏来帮助幼儿认知, 幼儿更需根据教师的指导来完成任务。然而大部分幼儿课堂教学中氛围严肃, 如同小学生课堂秩序, 这对幼儿学习兴趣造成不良影响, 不利于幼儿启蒙教育的实施。

(三) 课程长度小学化

小学课堂教学通常一节课40分钟, 幼儿园每堂课则在30分钟左右。按照幼儿生理特点分析, 幼儿的注意力一般只能保持10~15分钟。而有些幼儿园对课时不断延长, 甚至在40分钟左右, 幼儿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严重挫伤了其学习兴趣。

二、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 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管理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实施的主体, 首先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管理力度, 不断规范教学制度。幼儿园应明确规定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方法、难度要求等, 使教师有据可循, 确保幼儿教学的规范进行。为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幼儿园还应明确奖惩制度, 科学评定教师的工作, 如若教师教学难度较大, 对幼儿造成一定负担, 应给予批评引导。

(二) 严格控制教学课时

合理设定课时, 确保活动时间在25~30分钟左右。由于幼儿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精力有限, 教师的活动设计要注意把握幼儿生理特点, 包括游戏活动在内, 课时设定为30分钟较科学。

(三) 转变家长错误观念

据笔者分析, 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部分原因是受家长对教育孩子的急切心理影响。许多家长认为早接触小学知识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这种错误观念对幼儿园教育造成了负面压力。对此, 教师应合理引导, 扭转家长的错误观念。通过丰富的亲子教育活动, 加强家园联系, 把科学、合理的教育意识不断渗透给家长, 使家长意识到教学内容过难、过多会对幼儿学习兴趣造成影响, 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让家长意识到智力培养的重要性, 懂得幼儿教育是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 促进幼儿教育效果的提升。

(四) 创新游戏活动, 激发幼儿参与意识

3~6岁是幼儿脑力发育的重要时期,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极大的影响, 同样,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幼儿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其认知能力有限, 缺乏明确的.是非判断能力。创新游戏活动对开发幼儿智力至关重要。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和动手能力。如益智类游戏, 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行为特点, 若发现问题及时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营造和谐宽松的游戏氛围, 着力培养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激发幼儿参与意识。

(五)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 幼儿需要在德、智、体、美、劳以及身心等方面和谐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教师给予幼儿良好的指导。幼儿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教师技能水平的要求也更高。幼儿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活动, 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 积极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 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采取针对性措施, 努力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篇二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孩子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就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幼儿期的孩童处于懵懂阶段,在学习上不能够接受系统的教育,他们的心智还处于玩乐阶段,过早的对这个阶段的孩童进行小学化教育,无疑是给他们的内心深处造成了恐慌,加上学习能力低下无法接受这样的教育内容,导致了厌学的情绪,为将来的小学教育埋下了隐患。

(2)幼儿教育本应该是注重发掘孩子潜在兴趣的阶段,但是过早的小学化教育导致了他们快乐的童年时光被剥夺,失去童年应有的特征,细想当年我们的童年也不也是在玩乐中度过的吗,我们长大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因此,给下一代开始提前的教育,这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希望跳过某一个阶段,但是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扼杀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机械的学习中度过,会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

(3)幼儿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过于强大的脑力符合会对他们的神经核机体造成损害,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会让他们的大脑得不到休息,心理压力也会增加。

视力、肢体等等都会随着长时间的学习而产生负面效应。

(4)幼儿的心理还处在完善阶段,过早的进行小学教育会对他们的内心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他们的内心健康发展。

(5)个体的发育和发展应该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不同阶段的孩童所需要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都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些不同的阶段,孩子的发展应该是遵循这样的一个发展规律,不可否认存在一些跳级的孩子,但是那都是个例,大多数的孩子都达不到那样的水平,那么我们就应该一级级的向上升,提前进行小学教育,或许在一二年级能够比其他孩子要优秀一些,但是未来的发展则不一定,幼儿教育对其将来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内心潜意识的影响。

(6)扰乱小学教学秩序,幼儿园现在就开始开展各项小学教育的课程,那么等到他们进入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问题。

一些过早接受小学教育的孩子认为这些都是学过的内容,渐渐的开始分心,如果按照高水平的学生来进行讲课,那么对没有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孩子来说又过于深奥。

这样水平差别过大的情况让小学教育的统一教学变得非常的困难,而且幼儿教育阶段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很难被纠正。

3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的遏制和预防

第一,关于如何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个问题,需要家长、社会和幼儿教育机构这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家长不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要求过于苛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定位应该更加的广泛化,而不是只限于成绩,幼儿教育机构则应该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法则进行教课内容的安排,并且多给及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是将深奥的内容让他们死记硬背,注重发掘孩子的兴趣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读书识字和算术都是小学阶段的内容,幼儿阶段是解放天性、鼓励天性的阶段,它是小学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因此,不能按小学的要求来要求他们。

第二,幼儿阶段的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是正常的,教师不能因为孩子活泼好动而扼杀了他们的天性,这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不利的。

轻松的游戏、唱歌、跳舞等等活动让学生常常的运动起来,而不是一直在小板凳上坐着,然后老师在那一个一个的教算术。

第三,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教育机构的监管工作也应该到位,对幼儿园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监管,定期对幼儿园的资质进行检查,为他们开展各类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以让幼儿园的校长和老师能够遵守幼儿教育规章制度,重点建设几个优秀幼儿园,起到榜样作用,为幼儿的生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适合他们的环境,保证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第四,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

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应该为幼儿园的办园导向开展相关工作,并负起相关责任。

借助现代各种媒体介质来对目前的幼儿园教育弊端进行揭露和批评通报,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归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

做好教师、教材等教学相关内容的监管工作,弱化各幼儿园之间比拼教学知识的竞争力,鼓励特色办园、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办园。

这些都依赖于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以扶正幼儿教育走向正途,努力将幼儿教育并入义务教育范围,让幼儿园的教师固定、教材固定,内容和编排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第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研培。

幼师是对幼儿教育起到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组建优秀的幼师队伍,对幼师定期开展各类研讨活动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体会。

先为幼儿园培养一批优秀专业的幼师队伍,让他们能够对后面的幼师提供教学帮助。

加强各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去吸收其他优秀幼儿园的办园经验,在办园内容上集思广益,开展各类丰富有特色的活动,鼓励幼师进行创新教育。

第六,走出幼小衔接的误区。

组织家长参加讲座,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消除家长和幼师幼小衔接的错误观念。

让这些大人都明白,幼儿教育有幼儿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多少知识,而是为了让其天性得到发挥,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提供发展基础。

对幼儿园的大班学生开展特殊的内容,他们是即将参加小学教育的对象,因此,带他们去参观小学,讲解小学的教育和生活模式,适当的体验小学教育环境,让他们能够起到过渡适应的作用。

幼儿教育关系我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安排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我们都应该在做之前思考一个问题,这样做能不能对幼儿身心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应该是以大人的理想和希望为目的,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才是能够让幼儿健康成长的必要基础,自由、快乐、活泼才是幼儿应该具有的个性。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篇三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家长的期望、幼儿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正日益危害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并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师

幼儿园是儿童早期成长中影响最为深刻的环境之一,它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教育“小学化”则像是一颗隐形毒瘤存在于幼儿教育中,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刻不容缓。

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其具体体现在:

一是行为规范要求上,如上课要注意听讲,坐姿端正,精神集中,不许交头接耳,对老师的话要听从,不许插嘴,不经报告不能随意上厕所、喝水,教师摆设陈列基本仿照小学模式,定期按照小学生的标准对幼儿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总之就是按照小学生规范来要求幼儿,使得幼儿少玩少动、老气横秋、缺失幼儿应有的天真活泼。

二是学习的内容上,幼儿的世界是全新的、无规则的,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培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个方面,要求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不需要额外的为幼儿添加不适应的内容,然而“小学化”的标准却是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分科教学,忽视了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规规矩矩的听课、写作业忽视了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更谓之甚的是开设幼儿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这种做法违反了《纲要》的规定。

一种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自身问题。由于现在的幼儿教育未被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政府权力下放,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许多幼儿园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切“向钱看”,为了满足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不顾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一味的增加幼儿的学习量,在幼儿所取得的成绩中获取社会的认可、增强自身在同行业的竞争力。

2、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问题。幼教是幼儿在幼儿园直接、间接都必须接触到的,幼教的素质则关乎整个幼儿园幼儿教育的成败。今年来,“虐待儿童”、幼教说弹唱跳画能力较低、幼儿园安全故障等问题层出不穷,幼教的素质提高已是刻不容缓。

其次,幼儿教师素质偏低。据了解,我市的大部分乡镇集体、私人办的幼儿园教师为小学教师或者经过简单的幼教培训而速成的幼儿教师。小学教师担任幼儿教师虽然在知识水平、教学经验、看顾孩子的责任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优势,但是小学教师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能很好地区分小学生和幼儿之间的区别。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曾近我也是一名小学教师,在上个世纪,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大部分的学校一个教室可以兼容一个高年级和一个学前班(即现在的幼儿班),完全不同年龄状况的孩子竟融于一室,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难免会多了一点老气横秋少了一点活泼开朗。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的今天,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幼儿教育也被提上良性发展的规划中,却仍是只有小部分转变为幼儿教师的小学教师得到一定的专业培训,大部分在从业幼教都只是凭借多年的中小学教育经验就进入幼教大军,所以一部分的教师说、唱、弹、跳、画等方面的能力较差。另外一部分的经过简单学习的新生的幼教队伍,年轻的一代说唱弹跳等方面的能力较好,可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导向其知识水平和教育幼儿的能力不足。

再次,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可度不高、幼教队伍组成单一化。由于社会认可度较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幼儿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导致“虐待儿童”事件、幼儿教师上班期间一心两用、高材生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愿从事幼教事业。近年来,教师队伍以女性为主,大部分学校呈现出“阴盛阳衰”的现象,特别是幼儿园,男性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男孩失去应有的“野性”、男孩倾向“女性化”。社会的正常发展需要注意男女比例,幼儿教育的发展也应重视男女比例。我曾经查阅新家坡的幼儿教育资料,尊师重教、广纳教育人才,社会认可度高相应取得的成绩也就较好。

幼儿教师素质问题的由来是复杂的,是众多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的恶性循环。

3、家长的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几千年来每个父母的期望,这本身没有什么过错,可是这些过早的期望却束缚了孩子们的天性、过早的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

从某种程度而言,家长就是幼儿教师的大boss,所以幼儿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家长分忧、为家长服务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上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期望也就越来越高,家长也渐渐陷入了一个误区,片面的认为教育内容越多越好,要求对孩子进行识字、算术以及特殊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此外,家长对孩子的特长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全然不考虑儿童自身兴趣和需要,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钢琴家”、“舞蹈家”、“画家”。于是,各幼儿园就争相开展识字教学、算术教学、奥数班等特长教学,并且家长还会以此为评价幼儿园师资的根据。就这样相互影响,“小学化”的现象日益突出。

当然,还有一种来自家长的问题就是,家长之间以孩子为媒介的攀比。在现在的一些家庭、友人、商业等聚会上,不经意间你可能就会听见张三在夸自己的孩子聪明、李四在炫耀自己的孩子又考了第一名,有时你也会看见一些家长、孩子羞赧的低下头。有调查证明,大部分的人成为父母以后,相互之间的话题就是“宝宝今天长高了没”、“宝宝会独自拼图了”“宝宝聪不聪明”之类的,父母关注孩子的成长本来是一件充满温馨和爱的事,可是当这种关注被放大了之后,却是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限制。

人们常说:“三翻、六坐、八爬叉、十个月会喊大大”。这恰好反应了每个阶段的孩子都存在着其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同样,著名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要尊重儿童天性发展。他认为幼儿的智力处于感性阶段,还没有理智,还不能形成概念,因此,对于幼儿不应当急于向儿童灌输知识。他认为儿童好动、好奇,不仅通过感觉,而且通过接触实物或事物的活动,通过做、思考与探索来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能更有效地发展自身的能力与情操。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对于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这样会将儿童本身所具备的广阔的发展空间龟缩为单一的、无活力的狭小空间。

幼儿的生长发育将会受到威胁,幼儿的保育和教育是两个至关重要又相互联系不可缺少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则忽略了对幼儿的保育,幼儿每天在教室规规矩矩的坐几个小时,容易导致幼儿的疲劳,这就会严重阻碍幼儿骨骼、视力等机能的发育,容易造成幼儿身体发育上的潜在危机。儿童的个性、社会性的形成和发展将会受到束缚,3~6岁的儿童思维个性属于未定型的、最为活跃、全新的状态,如果此时对其加以遏制,会影响幼儿个性的养成而培养出千篇一律的考试机器;幼儿园时幼儿社会学初步形成的时期,“小学化”使幼儿局限于小小的教室,严格的规定则又使幼儿无法得到正常的交流、交往,这样会导致幼儿逐渐走向孤僻、自闭的状态。儿童智力的发展将会被制约,幼儿时期思维主要靠表象来进行,于是就需要幼儿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去接触实物,获取大量的感性经验,从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然而,“小学化”制度下,幼儿局限在无趣味的算术和拼写中,逐渐的儿童对外界新奇事物的好奇就会被消磨掉,对事物的接触期望也就可能越来越低,幼儿的思维会逐步走向僵化,儿童对未来学习的兴趣也可能会因此而降低。

1、强化幼儿园的管理,加大监督和评估的力度。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对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幼儿园内部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化,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幼儿教师进行不定期的考察、培训。通过政策鼓励部分男性进入幼教大军、充溢幼教队伍、引进专业幼教师资。

2、社会给予幼儿教师相当的认可度。士为知己者死,幼教是社会的一部分,若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心理压力会相对减少、会对这个职业报以更大的热情。并且由于社会给予了幼儿教师认可度,也就是幼儿教师的使命公开化,这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利于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增强其责任心。

3、改变家长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家长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向导,大多数孩子都想做爸爸妈妈的乖孩子,都想博得爸爸妈妈的夸奖,只有家长给予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孩子来自外界的压力才会减小,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天性发展,为孩子留下一个创建童年美好回忆的机会。

4、幼儿园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设计相应的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按照《纲要》的规定,幼儿园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顶住各方压力坚持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例如,设定实物观察课程,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设定踏青活动课,让孩子们真切的体会接近大自然的美妙,而不是沉迷在网络小游戏和电视中;多举办一些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的活动,活动需率性而为,而且无输赢之分。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教育有关部门、家长和幼师的关注。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篇四

在当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社会、家长和幼儿园的自身理念出现了扭曲。一方面,一些幼儿园为了广泛招揽生源,扩大办园规模,将儿童掌握知识的难度和数量作为办园的特色和商业宣传的亮点,忽视了儿童基本成长和幼儿教育规律。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及幼儿教师急于求成,秉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重成绩、轻素养,重外在表现、轻内在心理感受,以识字、写字、背诗、背英语单词、掌握数学运算的多少和难度来衡量评价孩子是否优秀和进步。

一些家长在幼儿教学内容上为“提前准备,打好基础”,将小学的学习任务加给幼儿,造成应试教育和上学压力的前移。一些培训机构也为了迎合家长的迫切需求,积极创办幼升小的培训班。为了追求知识的多与高,逐年增加教材难度,很多小学的学习内容都以各种离奇的方法、手段,融进了当前幼儿教育之中,超越了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难度和水平。

在课程设置安排上,幼儿教师授课满堂灌,忽视了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在偏远地区,幼儿教师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无专业资质,他们本身教育经验缺乏,再加上受教学设施和条件的限制,只能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在一些城区,幼儿教师的资质和水平都很高,但有的幼儿园教育的规模巨大,幼儿教师无法开展各方面的教学工作,忽视游戏式、生活式的幼儿教育,从而产生小学化的倾向。

一些幼儿园为彰显自我实力广招生源,在行业之间展开了教育水平的激烈竞争,幼儿教育和教学难度不断加强。很多家长受思想偏见和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不对孩子的发展作整体长远考虑,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望子成龙式的超前教育需求所形成的竞争意识错位思潮,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距、城市居民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间的差距,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使幼儿教育的分布、配置、待遇等依然不平衡,特别凸显的问题是围绕城乡二元户籍体制和偏远山区乡村留守儿童众多,很多幼儿园师资匮乏,教育设施和教育水平根本无法达到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

当前,由于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家长和学校对幼儿教育的评估主要是单方面的,他们更重视获取掌握知识的难度与数量,将计算、单词、拼音、字词字义、笔顺笔画等作为全部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这种底层基础的评估体系如果不能改变,“治标又治本”就成了一句空话。

一些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论理解肤浅,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忽视幼儿教育的娱乐生活性特征,缺少教学实践的锻炼,有些教师只通过简单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从教,常以小学生的标准教育幼儿,简单粗暴地处理日常教育工作。

要大力引导家长、教师树立科学幼教观念,正确对待幼儿教育的思想和途径,打破“赢在起点”的狭隘竞争意识,明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丰富和拓展儿童的成长成才渠道,把儿童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真正重视起来。要在全社会强化科学幼教观的认知,注重从幼教的管理和教育实践中引导规范,减少教师、家长对幼儿之间的竞争性比较的错误认识。尊重和提倡适龄儿童的性格差异和个性发展,让科学促进儿童成长发育自然规律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在全社会不断推广,让科学幼教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要持续深化当前幼教体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方式向多元化方面拓展,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渠道更加丰富。要逐步消除淡化幼入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不良因素和前移影响,彻底改变和破除以应试教育和升学目的为中心的教条化、功利化的教育格局。要把幼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真正重视起来,科学构建幼儿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宣传和招生制度,杜绝以单纯的知识储备为标准和应对入学为目的的幼儿教育,避免幼儿教育机构盲目给孩子超前的知识,形成恶性竞争,从而使幼儿受到生动活泼的、以寓教于乐、游戏为主的素质教育。

各级部门要加大幼儿教育的投入,促进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开拓和繁荣幼儿教育市场,严格准入管理制度,使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要特别关注幼儿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在政策、资金、师资上对偏远、贫困、落后的地区和幼儿园给予倾斜,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支持。要积极、大力改善幼儿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配齐配全合格的师资队伍,使幼儿教育的基本条件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让适龄儿童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幼儿教育的环境里茁壮健康成长。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作为的主导,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切实关照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摘要篇五

(一)教育理念僵化扭曲。

在当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社会、家长和幼儿园的自身理念出现了扭曲。一方面,一些幼儿园为了广泛招揽生源,扩大办园规模,将儿童掌握知识的难度和数量作为办园的特色和商业宣传的亮点,忽视了儿童基本成长和幼儿教育规律。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及幼儿教师急于求成,秉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重成绩、轻素养,重外在表现、轻内在心理感受,以识字、写字、背诗、背英语单词、掌握数学运算的多少和难度来衡量评价孩子是否优秀和进步。

(二)学习内容过高过重。

一些家长在幼儿教学内容上为“提前准备,打好基础”,将小学的学习任务加给幼儿,造成应试教育和上学压力的前移。一些培训机构也为了迎合家长的迫切需求,积极创办幼升小的培训班。为了追求知识的多与高,逐年增加教材难度,很多小学的学习内容都以各种离奇的方法、手段,融进了当前幼儿教育之中,超越了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难度和水平。

(三)教育方式抽象简单。

在课程设置安排上,幼儿教师授课满堂灌,忽视了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在偏远地区,幼儿教师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无专业资质,他们本身教育经验缺乏,再加上受教学设施和条件的限制,只能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在一些城区,幼儿教师的资质和水平都很高,但有的幼儿园教育的规模巨大,幼儿教师无法开展各方面的教学工作,忽视游戏式、生活式的幼儿教育,从而产生小学化的倾向。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几个原因

(一)竞争意识错位。

一些幼儿园为彰显自我实力广招生源,在行业之间展开了教育水平的激烈竞争,幼儿教育和教学难度不断加强。很多家长受思想偏见和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不对孩子的发展作整体长远考虑,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望子成龙式的超前教育需求所形成的竞争意识错位思潮,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二)资源配置不均。

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距、城市居民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间的差距,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使幼儿教育的分布、配置、待遇等依然不平衡,特别凸显的问题是围绕城乡二元户籍体制和偏远山区乡村留守儿童众多,很多幼儿园师资匮乏,教育设施和教育水平根本无法达到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教育评价单一。

当前,由于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家长和学校对幼儿教育的评估主要是单方面的,他们更重视获取掌握知识的难度与数量,将计算、单词、拼音、字词字义、笔顺笔画等作为全部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这种底层基础的评估体系如果不能改变,“治标又治本”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队伍参差不齐。

一些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论理解肤浅,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忽视幼儿教育的娱乐生活性特征,缺少教学实践的锻炼,有些教师只通过简单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从教,常以小学生的标准教育幼儿,简单粗暴地处理日常教育工作。

三、应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几个策略

(一)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树立科学幼教观念。

要大力引导家长、教师树立科学幼教观念,正确对待幼儿教育的思想和途径,打破“赢在起点”的狭隘竞争意识,明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丰富和拓展儿童的成长成才渠道,把儿童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真正重视起来。要在全社会强化科学幼教观的认知,注重从幼教的管理和教育实践中引导规范,减少教师、家长对幼儿之间的竞争性比较的错误认识。尊重和提倡适龄儿童的性格差异和个性发展,让科学促进儿童成长发育自然规律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在全社会不断推广,让科学幼教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推进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科学构建评价体系。

要持续深化当前幼教体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方式向多元化方面拓展,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渠道更加丰富。要逐步消除淡化幼入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不良因素和前移影响,彻底改变和破除以应试教育和升学目的为中心的教条化、功利化的教育格局。要把幼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真正重视起来,科学构建幼儿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宣传和招生制度,杜绝以单纯的知识储备为标准和应对入学为目的的幼儿教育,避免幼儿教育机构盲目给孩子超前的知识,形成恶性竞争,从而使幼儿受到生动活泼的、以寓教于乐、游戏为主的素质教育。

(三)均衡投入幼儿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幼教师资的整体水平。

各级部门要加大幼儿教育的投入,促进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开拓和繁荣幼儿教育市场,严格准入管理制度,使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要特别关注幼儿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在政策、资金、师资上对偏远、贫困、落后的地区和幼儿园给予倾斜,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支持。要积极、大力改善幼儿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配齐配全合格的师资队伍,使幼儿教育的基本条件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让适龄儿童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幼儿教育的环境里茁壮健康成长。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作为的主导,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切实关照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