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

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

ID:404843

时间:2023-06-24 18:20:56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篇一

周恩来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全部传统美德的精髓,涵盖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部道德内容,一代伟人的千秋风范为广大干部群众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应该把周恩来精神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应该使之熔铸在机关工作作风之中。

第一,修身律己、慎独自省。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名言,就是周恩来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逐步培养起注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认为"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力相拢。"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对自己的要求:"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等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没有人不肯善始,但能够持之以恒,做到善终的人却不多。而周恩来同志却能够毕其一生来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克己奉公,以他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既给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丰碑,真正达到了思想道德修养中一个很高的境界-慎独自省。

第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70年代初,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群众不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宋平同志汇报了灾情。周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周的敢于担当,不仅仅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提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大事面前敢于承担的胸襟,也体现了一个大国的伟人风范。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更要敢担责任。大事难事看担当。在现实工作中,风险、责任无处不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都会有责任和风险,都会有困难和艰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谈不上"担当"的。责任心、事业感必不可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往前赶。

第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周恩来一生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世人公认的楷模、典范。周恩来的少年因家道败落,经济一直非常窘迫,常要靠亲戚、好友、学校的接济才能得以维持。但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更加勤勉,坚持努力地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忧,报答接济自己的亲朋和同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竟过着"废止朝食,日食两餐,不食荤食"的生活。他曾说: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还是要勤俭节约,总不能铺张浪费地建设共产主义吧!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习惯,一直影响着他的一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就能够不断克服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第四,崇尚节操,浩然正气。周恩来身居一国的高位,从不谋私。他平时外出开会或到基层视察工作,喝茶、吃饭、洗衣都是自己付钱。周恩来是党内透明度很高的领导人,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他多次讲过自己亲属中有劳改分子,这是指与他一同长大,小时候交情很深的一位堂兄。抗战时此人帮助我们建过电台,解放后仍留在铁路系统工作。1953年因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被判刑劳改。这个堂兄的孩子因家庭关系,入党后一直没能转正,1958年来找周恩来。周恩来帮助他正确认识家庭问题,鼓励他接受党组织考验,说"不能因为你是的亲属就去干涉"你的转正问题。这个堂兄的孩子后来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转为正式党员。正气,指的是一个群体、社会所形成的正派作风和良好风气。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群体、一个党、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是正气浩然,还是邪气猖獗,往往是走向进步和兴旺,还是走向衰落和腐败的重要标志。浩然正气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和节操。新世纪新阶段的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做廉洁从政的模范。廉洁从政,必须弘扬浩然正气。

"周恩来精神"是镜子,是旗帜,更是修身养性的榜样,弘扬周恩来博大精深、感人至深的崇高品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他蕴涵的这些精神都是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如何做人、提升人格境界的重要内容。

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篇二

周恩来同志两袖清风,一尘不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高风亮节,全世界景仰。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周恩来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周恩来同志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其高风亮节,全世界景仰。其制定的十条家规: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是周恩来高尚人格的写照,也展示了共产党人处理家国关系的崇高境界。它不仅是周恩来的家规,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面镜子。

周恩来同志的家规不仅定的严,而且身体力行,严格遵守,丝毫不松动。他曾说过:“只要我当一天,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1974年筹组四届人大领导班子时,毛泽东曾批准提名邓颖超任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被周恩来压下来。直到他去世后,邓颖超在1977年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时,才得知此事。1968年,周恩来的侄儿周秉和与侄女周秉建先后赴延安和内蒙古插队,由于表现好,经当地群众推荐,二人按照正常手续,分别应征参军。当周秉建穿着军装到北京看望伯父伯母时,周恩来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那么多人,专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一点也不能搞。”周恩来还专门向总政和有关军区的负责同志提出:“你们再不把孩子退回去,我就下命令了。”周秉建最终脱下军装,返回内蒙古草原插队劳动。临行时,周恩来说:“我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这条路。”在延安插队的周秉和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后来他也办了离队手续,从新疆回到延安插队劳动。

周恩来是国家的,管理着一个“大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事做起,决不让亲属之事影响“大家”,决不让亲属沾自己的光。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抚今追昔,周恩来的十条家规,不仅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现阶段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极好教材。它像一面镜子,告诫领导干部怎样掌好权、用好权,怎样过好权力关、亲情关、金钱关。

学习周恩来甘当公仆的精神,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党的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我们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周恩来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永远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当经常问问自己,是否像周恩来那样,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对群众的疾苦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组织部长担负着建设和管理党员干部队伍的神圣使命,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要拜人民为师,学习人民群众的优良品质,将维护人民的利益放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幸福不幸福作为指引和检验工作开展情况的标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温暖民心,拉近党群干群距离。要指导基层党组织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来抓,使其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要知人善用,听取民意,同时加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评分比重,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选拔和考核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准。要注重民生,将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党员干部队伍的重要目标,为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周恩来求真务实的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法宝。党的以后,经常、反复告诫全党,要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并部署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上的深刻变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更要学习周恩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作为组织部门,一定要站稳群众立场谋划组织工作。要深入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赢得民心。要真正把群众拥护和支持作为谋划组织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作为创新组织工作的着力点,把群众的满意和赞扬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落脚点,使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对接、深度融合、深度渗透,以务实的工作举措促进全区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实现新提升。

学习周恩来无私无我的精神,践行公道正派要求。指出“组工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长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以实际行动让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上的公道、公平、公正”。周恩来待人宽厚真诚,正派公道,广泛团结各方面的同志、朋友,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努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他所体现的无私无畏、公道正派的品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作为组织部长一定要坚持新时期好干部“20字”标准,把公道正派作为“第一操守”,内化于心、外用于行,在为人处事上体现公道正派,在选人用人上彰显公道正派。要坚持公道正派的党性原则。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定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需要选人用人,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要提高公道正派的能力素质。

坚持识辨干部看主流、看发展、看潜力,坚持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看干部,全面掌握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防止偏听偏信,看人失真;坚持实事求是,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机制,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要展现公道正派的决心勇气。邓小平说:“管干部的干部,要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作为组织部长,要弘扬正气,敢抓善管,要挺起腰杆,硬起手腕,敢为事业用人才,敢为干部说公道话,不做“老好人”,不当“和事佬”。

学习周恩来严于律己的精神,践行廉洁自律准则。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作为组工干部一定要学习周恩来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精神,做清正廉洁的好干部。要强党性,永葆思想纯洁。作为组织部长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身必须有最纯洁的党性,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不动摇,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要守规矩,永葆工作纯洁。组织部长处在选人用人的关键岗位,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严格遵守组织工作纪律,牢固树立严格按程序办事的意识,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把为党的事业选贤任能作为最高追求,不断提高知人善任水平,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发展。要正人品,永葆作风纯洁。“公生廉,廉生威”,要严以律已,守住做人为官的底线,管住自己的小节,近君子,远小人,以善而交,择贤而处。自觉接受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关于作风转变和廉政建设方面的各项规定。坚持“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凡是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利所惑,不为誉所喜,不为利所驱”,自觉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洁身自好,一身正气,树立组织部长坚持原则、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周恩来一向注意修身齐家,为了堵住后门,他为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详尽又细致,即: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十条家规”既是周恩来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周恩来虽无子女,却有不少视如己出的侄子、侄女,而他从不利用职权为这些晚辈谋取私利,有时甚至合理的照顾也不接受。他的一个侄子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员,因两地分居,组织将其爱人从淮安调到北京。周恩来知道后,耐心地劝他们说:“我是负责城市人口精简工作的,这个政策不能带头违反,为什么不调回淮安,而要调到北京呢?”经过一番开导,侄子和侄媳收回已办好的手续,又一起调回了淮安。

1968年,周最疼爱的侄女周秉建到内蒙古插队。临走时,周亲切地握着侄女的手说:“你到内蒙古牧区去,一定要和蒙古族的同志搞好团结,虚心向他们学习,做贫下中牧的好儿女。”到草原后,秉建牢记伯伯的教导,吃苦耐劳,很快得到了群众的信任。1970年冬天,她报名应征入伍,得到了批准。1971年元旦那天,秉建穿着军装高高兴兴地去见伯伯和伯母。不料,一进门,周恩来就冲着她说:“你能不能脱下军装回到内蒙古草原上去,你不是说内蒙古天地广阔吗?”他见孩子有些想不通,又亲切而严肃地说:“你参军虽然符合手续,但内蒙古这么多人里面挑上了你,还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特殊……”秉建想通后,经部队领导同意,重新回到了草原。后来她又被推荐上了大学,周恩来坚持让她学蒙文,毕业后继续回草原为牧民服务,长期在那里扎根。

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篇三

此次培训,局领导从培训时间、内容、教材、教师、地点以及后勤服务工作上,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做了周密、细致、精心的考虑和安排。从开班到结业,局党组书记罗方贵,常务副局长曾艳,教研室主任陈道学,教育股长廖兴学等领导亲临指导和督促,并介绍他们多年丰富的一线教学、管理经验,以及平时检查、督促学校工作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领导们还对我们这些新上任的小学校长给予了高度的关怀、鼓励与支持,还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这些让我深受鼓舞,因为领导的高度重视,因为领导的“传经送宝”,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更加坚定了信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此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与评价;

2、校园安全事故与预防;

3、校长怎样抓队伍建设;

4、校长怎样抓制度建设;

5、校长怎样抓教学工作;

6、校长怎样抓好德育工作。

培训的内容包括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走上学校管理岗位的校长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因为这些正是我们困惑已久却始终得不到解答的问题。

除此以外,此次培训还安排了培训笔试、拟写心得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考试起到了督促我们学习的作用,拟写心得更是让我们经历“洗脑”后的一个及时的总结,以免出现以往所谓的“晚上千条路,早上回原路”的现象。通过考试和拟写心得还可以让我们受训学员回顾培训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梳理,并通过本期学校工作计划的初步拟写,及时将所学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使此次培训取得实效。

此次承担培训任务的老师主要有: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陈道学,教育股长廖兴学,铁石中学校长罗永龙,xx一小校长谢玉英。他们都是我们县非常优秀,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学校管理经验的老师和校长,是我们自己的“名师”。因为是地方人,他们懂得我们的困惑,和我们感同身受,所以,传递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实用的方法和经验的总结,让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具有实效性。

此次培训中还有一位“牛”人,他就是牛贵军老师。他是大方县人士,是咱毕节的骄傲!他有很多头衔,比如:贵州省委政法委干部,贵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生课外导师,中国演讲协会副秘书长,贵州省演讲协会执行会长,全国演讲大赛一等奖,中国当代演讲教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演讲大赛评委等等。但是,再多的头衔也没有他那股浓浓的故乡情结让人感慨,让人敬佩!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心包装的语言,牛老师的演讲却发自肺腑,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因为,那是心底深处最真的言语,无需词藻的修饰,无需精心的打造,一切娓娓道来,水到渠成。牛老师关于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九字教育”的演讲,不仅告诉了我们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着眼点,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对于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来说,这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洗礼”。

通过此次学习,让我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校长应当具备的几种意识:

1、学习意识

社会的发展依托于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看学校,而学校的发展还得看校长。俗话说,什么样的校长决定什么样的学校。要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勤于学习,唯有学习,才能进步。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要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和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刻苦学习的典范,才能做到工作有思路、有创新。

2、服务意识

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阵地”,正确处理好和自己团队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团队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教育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校长工作的核心是务必抓好教育质量。关注教学成绩,也关注育人功能。一所学校是否有竞争力,就必须看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增强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

4、创新意识

校长要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在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教育可以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作为农村校长必须心系农村,立足实际,在自己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汲取名校长的理论指导,形成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使学校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我们的办学目标。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知道了一个好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清楚地意识到了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把此次学习所获、所悟、所感,应用并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改革与创新,寻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篇四

1、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来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他东渡日本、远赴欧洲考察,在彷徨中决意另辟“新思想”,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良方。从此,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我们作为一名安监人,要努力做到敢为人先,努力进取,拿出干事业的胆气,真抓实干,敢作敢为,敢于动真碰硬,不空谈,讲求实效,要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不屈不挠。

2、善于学习的精神。

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无论是革命战备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哪怕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也是手不释卷。其次,是善学。周恩来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他远涉重洋,赴欧洲勤工俭学时,除在学校读书外,还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周恩来世界观的确立,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第三,是学以致用。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精神对我们安监干部有巨大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3、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人民群众置于国家主人之地位,是他乐于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他想到的是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给的,没有捞取个人财富的权利,只有给人民做勤务员的义务。他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虔诚地向群众学习,真诚地为群众服务,最典型地表现了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主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永远赢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义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时刻警示着自己。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安监人,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经过我们的努力工作,达到生产安全平稳,职工安全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安监人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社会对我们最大的回报,这就是我们安监工作最大的成功!为此,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用我们辛勤的汗水,换来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换来生产的平稳运行,换来企业的经济效益,换来社会的和谐。

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篇五

周恩来精神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应该使之熔铸在机关工作作风之中。

第一,修身律己、慎独自省。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名言,就是周恩来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逐步培养起注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认为"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力相拢。"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对自己的要求:"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等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没有人不肯善始,但能够持之以恒,做到善终的人却不多。而周恩来同志却能够毕其一生来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克己奉公,以他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既给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丰碑,真正达到了思想道德修养中一个很高的境界-慎独自省。

第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70年代初,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群众不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宋平同志汇报了灾情。周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周的敢于担当,不仅仅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提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大事面前敢于承担的胸襟,也体现了一个大国的伟人风范。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更要敢担责任。大事难事看担当。在现实工作中,风险、责任无处不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都会有责任和风险,都会有困难和艰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谈不上"担当"的。责任心、事业感必不可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往前赶。

第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周恩来一生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世人公认的楷模、典范。周恩来的少年因家道败落,经济一直非常窘迫,常要靠亲戚、好友、学校的接济才能得以维持。但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更加勤勉,坚持努力地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忧,报答接济自己的亲朋和同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竟过着"废止朝食,日食两餐,不食荤食"的生活。他曾说: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还是要勤俭节约,总不能铺张浪费地建设共产主义吧!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习惯,一直影响着他的一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就能够不断克服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第四,崇尚节操,浩然正气。周恩来身居一国的高位,从不谋私。他平时外出开会或到基层视察工作,喝茶、吃饭、洗衣都是自己付钱。周恩来是党内透明度很高的领导人,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他多次讲过自己亲属中有劳改分子,这是指与他一同长大,小时候交情很深的一位堂兄。抗战时此人帮助我们建过电台,解放后仍留在铁路系统工作。20xx年因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被判刑劳改。这个堂兄的孩子因家庭关系,入党后一直没能转正,20xx年来找周恩来。周恩来帮助他正确认识家庭问题,鼓励他接受党组织考验,说"不能因为你是的亲属就去干涉"你的转正问题。这个堂兄的孩子后来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转为正式党员。正气,指的是一个群体、社会所形成的正派作风和良好风气。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群体、一个党、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是正气浩然,还是邪气猖獗,往往是走向进步和兴旺,还是走向衰落和腐败的重要标志。浩然正气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和节操。新世纪新阶段的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做廉洁从政的模范。廉洁从政,必须弘扬浩然正气。

"周恩来精神"是镜子,是旗帜,更是修身养性的榜样,弘扬周恩来博大精深、感人至深的崇高品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他蕴涵的这些精神都是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如何做人、提升人格境界的重要内容。

最新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免费优秀篇六

周恩来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全部传统美德的精髓,涵盖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部道德内容。接下来就跟本站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关于学习周恩来精神心得吧!

很感谢学校能够给我一次上党课的机会,回顾来路,发现我在激情与向往的海洋里,经历了太多太多,记忆犹新的是最后一次党课,即王家云老师对周恩来精神的阐述。

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到王家云老师,他步履毅然地走到讲台上,浓浓的眉毛,很有一种人文气息,顿时给人一种可亲可敬的感觉,就像周一样,是个可爱的人。开始上课时,王老师就提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一是,周恩来精神的概念;二是,周恩来精神的提出;三是,周恩来精神的内涵;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即周恩来精神的核心。随后,王老师开始讲述周恩来精神,他大手一挥,拿着粉笔,非常大气的在黑板上写下了周恩来的人格风范,看着王老师的字,遒劲自然,笔锋到位,笔势矫若惊龙,所谓字如其人,不禁联想到王老师年轻的时候也是位让人敬佩的翩翩君子,如同让人敬爱的周一样。

王老师对周恩来精神的研究很到位,很深刻,从他的教述中,让我看到周身上凝聚的思想,美德,品格,情操很精神,具有崇高的人格风范。同时也看到了王老师一直在沿着周恩来精神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努力。王老师概括了周恩来精神: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甘当公仆,团结协作,唯物辩证,严于律己,宽厚平等,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严真务实。其中,甘当公仆是核心,这种精神让我想到了我校精神——坚守朴实,追求崇高。淮师精神是周恩来精神的延续,我们在坚守我校精神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周恩来精神。周恩来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融入“为中华之崛起”的理想和实践中。他没有自己的荣辱得失,连同他的骨灰都撒进了祖国的大地江河,他一生抚养了无数个孩子,但没有一处是他自己的亲身儿女,他的品格是至高无上的,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美德的集合,智慧的结晶。周恩来精神,是道德情操和中国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对于大学生良好情操的培养是有这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巴金说:“一个人的生命是容易毁灭的,群体的生命就会永生,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在群体的生命上,换句话说,把个人的生命联系在全民族(再进一步则是人类)的生命上面,民族一日存在,个人也不会灭亡。”而民族的存在更重要的是靠着民族精神的支撑。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应该在这忽然之间好好学习周恩来精神,坚守淮师精神,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郁郁葱葱,油油翠翠,十三亿同胞繁花似锦的人生就能集聚成一个繁星闪烁的民族,熠熠生辉。

周恩来精神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应该使之熔铸在机关工作作风之中。

第一,修身律己、慎独自省。周恩来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改造,自我批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一名言,就是周恩来修身自律的真实写照。从学生时代起,他就逐步培养起注重实际、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他认为"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力相拢。"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对自己的要求:"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等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说,没有人不肯善始,但能够持之以恒,做到善终的人却不多。而周恩来同志却能够毕其一生来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克己奉公,以他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既给党的各级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也在人民心中立起了不朽丰碑,真正达到了思想道德修养中一个很高的境界-慎独自省。

第二,敢于负责勇于担当。70年代初,连续20多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群众不缺衣少食,连饮水都十分困难。在中央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来自宋平同志汇报了灾情。周听完汇报,神色十分严峻。他说,"解放20多年了,那里的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作为国务院,工作是失职的,对不起那里的人民。"周的敢于担当,不仅仅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提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在大事面前敢于承担的胸襟,也体现了一个大国的伟人风范。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更要敢担责任。大事难事看担当。在现实工作中,风险、责任无处不在,任何地方、任何部门、任何岗位、任何时候,都会有责任和风险,都会有困难和艰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谈不上"担当"的。责任心、事业感必不可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往前赶。

第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周恩来一生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世人公认的楷模、典范。周恩来的少年因家道败落,经济一直非常窘迫,常要靠亲戚、好友、学校的接济才能得以维持。但少年周恩来,志存高远,更加勤勉,坚持努力地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忧,报答接济自己的亲朋和同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竟过着"废止朝食,日食两餐,不食荤食"的生活。他曾说: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还是要勤俭节约,总不能铺张浪费地建设共产主义吧!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生活习惯,一直影响着他的一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在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我们就能够不断克服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第四,崇尚节操,浩然正气。周恩来身居一国的高位,从不谋私。他平时外出开会或到基层视察工作,喝茶、吃饭、洗衣都是自己付钱。周恩来是党内透明度很高的领导人,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他多次讲过自己亲属中有劳改分子,这是指与他一同长大,小时候交情很深的一位堂兄。抗战时此人帮助我们建过电台,解放后仍留在铁路系统工作。20xx年因历史问题和经济问题被判刑劳改。这个堂兄的孩子因家庭关系,入党后一直没能转正,20xx年来找周恩来。周恩来帮助他正确认识家庭问题,鼓励他接受党组织考验,说"不能因为你是的亲属就去干涉"你的转正问题。这个堂兄的孩子后来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转为正式党员。正气,指的是一个群体、社会所形成的正派作风和良好风气。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群体、一个党、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是正气浩然,还是邪气猖獗,往往是走向进步和兴旺,还是走向衰落和腐败的重要标志。浩然正气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和节操。新世纪新阶段的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做廉洁从政的模范。廉洁从政,必须弘扬浩然正气。

"周恩来精神"是镜子,是旗帜,更是修身养性的榜样,弘扬周恩来博大精深、感人至深的崇高品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他蕴涵的这些精神都是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如何做人、提升人格境界的重要内容。

1、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不断进取的一生。首先,是追求真理,崇尚理想。周恩来少小求真之心极盛,目睹患难之中国,年仅13岁的他就庄重地确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为了追求真理,虽几经反复,但毫不气馁。他东渡日本、远赴欧洲考察,在彷徨中决意另辟“新思想”,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良方。从此,对共产主义坚信不疑。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周恩来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站在斗争的最前列。我们作为一名安监人,要努力做到敢为人先,努力进取,拿出干事业的胆气,真抓实干,敢作敢为,敢于动真碰硬,不空谈,讲求实效,要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不屈不挠。

2、善于学习的精神。

周恩来一生酷爱学习,且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不断丰富自己,改造自己,进而改造社会。首先,是好学。周恩来自幼酷爱读书。投身革命后虽肩负重任,但一刻也不放松学习,无论是革命战备的戎马岁月,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繁忙时期,他都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哪怕是在飞机上、火车上,也是手不释卷。其次,是善学。周恩来读书学习不仅善思好问,善推求比较,还善于向社会学习。他远涉重洋,赴欧洲勤工俭学时,除在学校读书外,还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考察。周恩来世界观的确立,乃至革命建设中诸多重大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他博览群书、涉猎各种知识外,还得益于他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的求知方法。第三,是学以致用。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诗句,集中地表现了他对学习与运用、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和一生践履。年轻的周恩来即深刻地认识到,求学并非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腾飞。学以致用,成为周恩来一生的思维“定势”,不仅为他提供了学习的方法,而且为他提供了孜孜以求的动力,激励着他活到老、学到老。这种精神对我们安监干部有巨大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3、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视自己为人民的公仆,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毕生的追求。首先,视人民为国家的主人,自己为人民的公仆。把人民群众置于国家主人之地位,是他乐于做人民公仆的思想基础。他想到的是衣食住行都是人民给的,没有捞取个人财富的权利,只有给人民做勤务员的义务。他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形象出现在人民面前,虔诚地向群众学习,真诚地为群众服务,最典型地表现了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主仆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永远赢得人民爱戴的重要原因。其次,是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他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视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义务,把“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佩戴在胸前,时刻警示着自己。他的一生就是忘我地、不知疲倦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楷模。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安监人,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经过我们的努力工作,达到生产安全平稳,职工安全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安监人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社会对我们最大的回报,这就是我们安监工作最大的成功!为此,我们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用我们辛勤的汗水,换来千万个家庭的幸福,换来生产的平稳运行,换来企业的经济效益,换来社会的和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