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 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优质8篇)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 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优质8篇)

ID:4057454

时间:2023-10-02 10:32:22

上传者:梦幻泡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 新青岛版二年级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优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整十数的口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具准备;情景图、小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个星期天,我们的手拉手学校的同学来到了青岛,你们看看,他们都参观了咱们城市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

请学生找出信息,并读出信息.

(学生可能有些数读不出来)

师适时小结:看来这里有很多新的数,我们还不能很准确地读出来,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和学习“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究、建立数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块(10块)

谈话:你能估计一下这里有多少个方块吗?请你数一数。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提问:我们是怎样数的?(学生可能回答:一个一个地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一]

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怎么数?(学生可能回答: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

教师对学生多种数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

(2)出示一堆方块(100)

谈话:你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块吗?

(学生进行估计,可能回答50块或80块)

课件演示:一排10个方块,共10排。

提问: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并板书[十]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

谈话: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再次进行估计)。

课件演示:一板100个方块,共10板。

提问:现在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你为什么也能一下子说出是1000个方块呢?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能更方便地数数。板书[百]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100、200、300……900、1000

(4)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学生根据数的过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1000。)

引导学生开火车数数:

一百一百地数,从100数到1000

一百一百地数,再从1000数回100

2、认识计数器上的“千”。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吗?

(学生自己尝试拨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让学生在回忆前面所学计数器上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继续提问:你知道从右边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吗?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认识千位)

3、活动体验。一千到底有多少呢?

(1)[出示一本笔记本]

谈话:请同学们看,这本笔记本有100张纸,1000张纸有这样的几本?

请学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势,比划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签]

提问:这袋牙签有200根,多少袋牙签是1000根呢?

学生能够估计出大约5袋牙签是1000根。

教师呈现1000根的牙签,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000这个数。

(3)[出示一本书]

学生从估计简单的文字数量到估计稍多一点的文字数量,逐步感知千以内的数。

(4)生活中感知:

提问:

我们的阶梯教室能坐500人,几个这样多的人是1000人?

我们班同学40个,多少个班的同学大约有1000人?

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举出你身边的例子呢?

4、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

(1)从195数到204。

(2)从407数到414。

(4)从989数到1000。

5、学习写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写125。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

练习写数。

谈话: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样写呢?(学生自己试写)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谈话: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数。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

1、谈话: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

2、出示: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请学生自己先读,并且在小组中交流。

3、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你们也搜集了不少吧,请你们相互交流,汇报在生活中搜集到的数。

4、猜数游戏。(以“幸运52中猜价格”为形式)

(1)吸尘器150元。

(提示语以“少了”或“多了”为标准,如:生说100,师说少了,生说200,师说多了等,直到猜中为止。)

(2)羽绒服789元。

(方法如上。)

(3)消毒柜999元。

(改题提示为:它的价格是一个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相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1000非常接近,请学生以此为例进行猜测。)

5、拓展游戏活动:

谈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一个转盘游戏,我们来看看:转盘转到了3、6、9,这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们把它们写出来。

学生交流结果(369、396、639、693、936、963。)

四、全课总结,不断升华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二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三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诗中词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能默写一、三首古诗。

3、培养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和观察、大胆想象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弄懂每个词的含义,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图片启发想象,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教学图片、词语卡片。

1、你喜欢哪首古诗?谁来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学三首古诗。这三首想象独特,你们一定会喜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首《独坐敬山亭》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

1、出示自学提示:

(1) 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 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3) 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1) 齐读全诗。

(2) 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尽:没有了。完了。孤云:孤单的云。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的意思:后两句意思怎么说才通顺呢?

一群群的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山亭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写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2、齐读全诗。

3、背诵全诗。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摘抄在摘抄本上。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要求我们和学上一首诗一样,借助注释,利用字典,自己理解古诗内容,并在议论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范读全诗。

2、指名读全诗。

3、指导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 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 诗句没有注释的还可以理解。

(3) 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4) 提出疑难。

1、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

移舟:划船靠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因为作者此时身在异乡,不免会引起一种思乡之愁。

野旷:野外。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图片。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想之情油然而生。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丝慰籍。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些什么呢。

1、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要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停顿,表达情感。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首古诗。哪位同学会背了?今天我们学习第三首古诗。(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1、解释提问。

舟:船。舟夜:夜间在船上。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

诗题的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从题目你能想到诗句的内容吗?

2、作者简介:清代诗人慎行。浙江海宁人。

1、朗读两遍,读准字音。

2、逐句读。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结合看图想象诗句意思。

3、同桌相互讲讲对诗句的理解。

1、指名朗读。

2、出示诗句,引导学生试着讲解字词句的意思。

1、教师朗读诗句,出示图片。

2、这首诗的前两行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后两行写了什么景色?(前两行写了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一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后两行写了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出“散作满天星”的情景。)

3、启发想象。

(1) 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这没有月亮的晚上,诗人做在船上看到一只小渔船,那盏渔灯闪烁着一点萤火虫似的光亮,多么美妙啊!这时,一阵微风吹来,风儿簇拥着波浪,灯火在浪中聚集、荡漾、散开,一点光亮变成许多光亮,就像许多闪烁的星星,多么神奇啊!

(2) 朗读全诗。

4、教师小结。

诗人观察仔细,运用了“一点萤”、“满河星”这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把他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了出来,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也要象诗人那样,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17 古诗三首

独坐敬山亭

鸟飞尽

云独闲 孤独寂寞

山相对

宿建德江

日暮 愁

野旷 天低 孤独寂寞、思念家乡

月近人

舟夜书所见

渔灯——一点萤 美妙

风簇浪——满和星 神奇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四

一、字

1、会认的字(49个)

2、会写的字(46个)

3、笔顺易错字:甜 及

4、形近字辨析

轮(车轮) 棋(下棋) 现(现在)弟(弟弟)当(当然)植(植物)

论(议论) 期(星期) 观(观看)第(第一)灵(百灵)直(直线)

令(命令) 礼(礼物) 坏(坏人)京(北京)课(课本)住(住宿)

今(今天) 扎(扎风筝)怀(怀念)景(景色)棵(一棵)注(注意)

清(清水) 旁(旁边) 椅(椅子) 彩(彩色) 挑(挑水)

睛(眼睛) 傍(傍晚) 奇(奇怪) 采(采用) 桃(桃子)

5、多音字

吐、扎、削、背、教、漂、折、挑、当、重 、漂、教 、吐 、削 、背、干、处

6、知道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钅”和金属有关,“衤”和衣服有关,“疒”和生病有关。

二、词

1、固定短语

—了—(闻了闻)

一—比一—(一次比一次好)

—极了(神气极了)

—来—去(荡来荡去)

立刻—(立刻喊起来)

2、数量词

一只( )一个( )一把( )一块( )一条( )一盘( )

三、句子

1、——吗?(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2、——吧。(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四、课内阅读

本单元的主题是“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本单元课文包括《识字五》、《18 称赞》、《19 蓝色的树叶》、《20 纸船和风筝》、《21 从现在开始》和语文园地六。

《识字 5》

“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会背诵、默写这些谚语,懂得谚语的意思。

《18 称赞》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表演课本剧。

《19 蓝色的树叶》

课文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李丽,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20 纸船和风筝》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21 从现在开始》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五、积累

会背诵《识字五》和《走山路》(语文园地五中的“读读背背”)。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五

我班共有56人,参加考试55人,一人生病请假。考试成绩:a级42人,b级12人,c级1人,成绩客观,符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属于正常发挥。本次检测卷考查的是学生对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该套试题题量偏大,内容丰富,题型灵活多变,难度稍大,涵盖了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点,同时又测查了学生对句子、短文的理解、应用情况。试卷还有对学生古诗的课外积累做了适当的测查,对某些学生来说做起来有些难度。

1.前三道题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第一道题学生能较规范地、正确地书写词语,但“吞”第一笔误写成撇,“祝福”的偏旁误写成衣字旁。第三题填量词,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全部做对,多数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错误。2.第四题是新题型,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导致选择错误。3.第五题的2、3题出错较多,因为低年级学生对句子的成分还掌握不好。4.第八题排列句子,学生不会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排列,第三、四句给排颠倒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学生仅找对了一句。5.第九题为阅读题。第1小题在短文中能找到答案,所以正确率很高,而第三小题有两问,不少学生只回答第二问,而且原因写得比较简单。6.第十题是写话。同学们都能写出自己喜欢哪种动物,但由于他们积累的语言较少,平时观察也不细致,所以描写动物部分不够生动具体,特点不突出,有几位学生只写了与动物发生的小故事而忽略了描写,给人造成避重就轻的感觉。第十一题是经典回顾。虽然这些诗句学生能熟练背诵,但对作者及描写的哪个季节的景色不能准确辨析,导致不少学生出错失分。

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训练,为今后语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教会学生一定的答题技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经常练笔,养成仔细观察,勤于动脑,乐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4、在班级内营造读书氛围,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主动积累语言素材,在写作中能学以致用。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六

考试情况及分析:

一、考试成绩:

参考30人,及格30人,优秀24人,高分11人。80分以下的就有6人,考的很不理想。

二、试卷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本张试卷共有十一个大题,考查的内容很全面,不是很难,但学生理解的不好,不细心的现象很严重,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有很多知识都是模棱两可。

第一题为看拼音写汉字。以往这样的题只有个别的同学会丢分,可这次丢分的同学很多,追其原因是原来每天晨读都会给他们听写,现在晨读安排了古诗诵读,所以,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来督促他们,很多同学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所以对会认的生字掌握的不扎实,以后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题为选择正确的读音。这道题会做对的只有一人,大部分都错在“多”和“吐”的读音上,“多”大部分同学与口语里的发音有了混淆,“吐”字的两个音用法上的区分还不明确。

第三题为找朋友用线连起来。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会认生字的掌握情况,答的不错,没有失分现象。

第四题为比一比组词。学生在形近字的区分上掌握的还可以,但有的同学在组词时写了错别字。

第五题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道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一题,主要原因是本单元的课文都不要求背诵,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严格,导致有的同学对所出的课文内容不会背,也就答不上了。

第六题为组词再用所组的词说句话。学生在说话的句子里还有错别字现象。

第七题为按要求填空。考查的是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通过答题来看,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步骤已经掌握,但是在数笔画上还有粗心的现象,对特殊的部首记忆不扎实。

第八题为选择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因为所给的三组字在区分上都比较简单,所以,此题丢分的学生很少。

第九题为看图写话。有些学生写的太简短,还有的里面错别字太多。第十题为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通顺的话。两道小题都不难,但学生答的不好,可以看出他们的做题态度还是不好。

第十一题为阅读题。其中第3小题失分太多,主要原因是学生读的遍数少,理解的不透彻。

三、提高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特别是生字的书写和课文的背诵,要及时检查,及时督促,锻炼学生主动复习巩固的能力。

2、平时注意学生书写中的错别字,及时纠正,帮助他们区分形近字在用法上的不同,对易错的字要重点提示。

3、还要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纠正。

4、加强学生阅读训练,掌握做阅读题的基本方法,做到多读,多想,理解好了再做题。

5、训练学生写话的能力,做到表达通顺,句子完整,杜绝错别字。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七

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超越别人,就要在别人还玩耍的时候,自己静静的学习。做好超越别人的准备了吗?为大家分享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字1、会认的字(49个)2、会写的字(46个)3、笔顺易错字:甜及4、形近字辨析轮(车轮) 棋(下棋) 现(现在)弟(弟弟)当(当然)植(植物)论(议论) 期(星期) 观(观看)第(第一)灵(百灵)直(直线)令(命令) 礼(礼物) 坏(坏人)京(北京)课(课本)住(住宿)今(今天) 扎(扎风筝)怀(怀念)景(景色)棵(一棵)注(注意)清(清水) 旁(旁边) 椅(椅子) 彩(彩色) 挑(挑水)睛(眼睛) 傍(傍晚) 奇(奇怪) 采(采用) 桃(桃子)5、多音字吐、扎、削、背、教、漂、折、挑、当、重、漂、教、吐、削、背干、处6、知道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钅”和金属有关,“衤”和衣服有关,“疒”和生病有关。

二、词1、固定短语—了—(闻了闻)一—比一—(一次比一次好)—极了(神气极了)—来—去(荡来荡去)立刻—(立刻喊起来)2、数量词一只( )一个( )一把( )一块( )一条( )一盘( )

三、句子1、——吗?(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2、——吧。(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四、课内阅读本单元的主题是“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本单元课文包括《识字五》、《18称赞》、《19蓝色的.树叶》、《20纸船和风筝》、《21从现在开始》和语文园地六。《识字5》“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会背诵、默写这些谚语,懂得谚语的意思。《18称赞》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表演课本剧。《19蓝色的树叶》课文中的林园园,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李丽,说明她在帮助别人方面做得不够好,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20纸船和风筝》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21从现在开始》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五、积累会背诵《识字五》和《走山路》(语文园地五中的“读读背背”)。

以上是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意图篇八

1、 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根据自学提纲,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五、小结

教学反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