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案(精选7篇)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案(精选7篇)

ID:4138054

时间:2023-10-03 19:44:28

上传者:碧墨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 数学五年级第二单元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篇一

《质数和合数》这一课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结合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教学,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节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学生往往把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的概念弄混,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辨析这些概念。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判断质数与合数,能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发展过程,进一步完善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含义,能正确快速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难点:能运用一定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判断、感悟质数合数。

一、导入新课。找出1~20各数的因数。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1只有1个因数,其余的数都有2个以上因数;2,3,5,7,11,13,17,19这些数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有关。

二、新授

探究一:认识质数和合数

师:请同学们按照因数的个数,将这些数分分类。

(学生可能回答:将1,2,3,5,7,11,13,17,19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数分为一类;将1,4,9,16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奇数个,其余的分为一类,它们的因数个数都是偶数个;……)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4页,请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学生可能回答:2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2;3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质数,它们的因数都只有1和它们本身;……。)

师:1是质数吗?

(学生回答:1是质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质数,1的因数只有1个,质数有2个因数;……。)

(学生可能回答:4是合数,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数;6是合数,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数还有2和3;……。)

师:1是合数吗?

(学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数,它只有1个因数1。)

小结: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师:你还能找出其他的质数和合数吗?

(学生举例并说明理由)

探究二: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课本p14例1。)

(媒体出示图表)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先把偶数去掉,它们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还有因数2(教师提示2是质数,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个位是5,0的数先去掉;……。)

(学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数,51的2倍是102,超过100了。)

(学生制作100以内的质数表。)

三、练习

(课本p16∕练习四第一、二题。)

四、小结: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或素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

3、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五、作业

p16第三、四、五题。

附板书设计:

质数与合数

因数个数

11个

自然数质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个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2个以上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结合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感情。

3、以李白的思乡之情作为主题进行归类积累。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板书设计:

客中作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客中作》。

2、板书课题,齐读。

3、释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

4、过度: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诗人的另一种感受。究竟是一种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歌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全诗,师生共同正音。

三、精读品味,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1、生反馈:你读懂了哪句,还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

2、四人小组合作互学。

3、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1)“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着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香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2)“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说在人意中,因为它符合前面描写和感情发展的自然趋向;说出人意外,是因为“客中作”这样一个似乎是暗示要写客愁的题目,在李白笔下,完全是另一种表现。这样诗就显得特别耐人寻味。诗人并非没有意识到是在他乡,当然也并非丝毫不想念故乡。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一种流连忘返的情绪,甚至乐于在客中、乐于在朋友面前尽情欢醉的情绪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发展到乐而不觉其为他乡,正是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羁旅之作的地方。

4、回归整体(生自读全诗-----指名赛读-----指导背诵: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

四、总结全诗:

李白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这首诗作于东鲁的兰陵,而以兰陵为“客中”,显然应为开元年间亦即入京前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是无处不美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

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2、将这首诗改编成一个生动的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篇三

第二单元

构思和创新

一训练目的

构思是文章孕育过程的思维活动。构思是贯穿写作全过程的。构

思包括材料的选择、主旨的确立、框架的构建等。构思指导的一项重要

工作是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

认识的反映。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形成印象,态

度、情感,思路的形成就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思路体现在文章中就是

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旨的表达。

如何进行构思呢?

1 结构上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元・乔梦符)

古代学者陶宗仪对这六个字的解释是“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

结尾响亮。”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尾

要像“豹尾”:飞扬、有力。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

2.行文上要有“钢筋铁骨”,也就是文章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要

有巧妙的伏笔和照应。如现代建筑在水泥浇注中必须内含一定粗细规

格的钢筋,才能使建筑物坚固。

3.段落间要有“桥梁”“针线”。也就是要有恰当的过渡。许多文

章之所以出现松散、隔断、硬接、硬转的毛病,与疏于过渡有很大关系。

构思要注意:

1 要反复斟酌材料跟中心意思之间的切合。

2.要用心感受材料,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

3.要养成锻炼思路的习惯。

总之,构思要做到‘有物”、‘有序“、‘有情”,文章才能做到有血有

肉。

创新就是指在作文中有自己新的构思、新的材料。新的立意、新的

表达。

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内容新,有两点意思:往大处说,要写社会

生活中的新事物,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事物,要使人感到生活的

美好和社会的进步;往小处说,要写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自己经历。体

验、感受中那些富于个性特征的东西,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打

动读者的。1)角度要新。能从一个特定侧面拍一次全班讨论会、一

张班报、一天午间休息时的活动、一场球赛等)来反映全班同学的精神

风貌,效果也许更好。角度新,同样可以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写

法要新。要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如运用对比

手法、误会一发现手法、悬念手法、一波三折手法等等。二要不断的

总结、积累自己的经验,凡写过的文章都要认真思考,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兴趣,不妨尝试着换一种写法,

再作比较。这就是创新的起点。

二、作文题目

1.在新的起点上

2.春雨

3.尝试

4.读 有感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在新的起点上

提示:从审题来看,本文的题眼是“起点”,起点是相对走过道路,随

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相对某个阶段,也都是一个新

的起点。每个人是这样,每个集体,每个家庭,每个国家都如此。从构

思来看,新的起点不是对过去的总结,而是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规

划以及为实现这规划而付诸的努力。从创新角度上,要有符合自己实

际情况的规划,不要人云亦云。从文体来看没有限制,也可以根据所选

材料立一个副题,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作文题目:春雨

提示:此题有虚、实两重意义:实指春季的雨;虚指春雨的象征意

义,如造福人类的精神(及时雨*亲切的教诲的风范(润物细无声人题

目比较空灵,可以自由驰骋想象和联想。文体不限,可以写成写景文

章,也可以把春雨做好背景,写春雨中所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如春雨一

般的人,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写父母师长的亲切教诲…当

然也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性文章。

[例文]

良 师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

僻,没人愿意做我的朋友。每次排座位,老师总让我坐在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大都是些差生,我跟他们无话可说。想看看黑板,

抄抄笔记,又无能为力。谁叫我从小喜欢课外读物,又不注意看书姿

势,成了近视眼呢!所以每节课只能呆呆地看着黑板,愣愣地看着书,

或搞小动作。

临毕业的那个学期,原来的班主任“跳槽”了,来了一位新班主任。

她年纪轻轻,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齐耳短发;一笑,两个酒窝就露了出

来,模样甜甜的。

“我叫xxx,我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会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她

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看了她一眼: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

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在最后一排吗?她

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真的注意到了我。那是一次语文自习课,大家

都做着作业 ,我也摊开作业 本,假装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篇四

第二单元

构思和创新

一训练目的

构思是文章孕育过程的思维活动。构思是贯穿.写作全过程的。构

思包括材料的选择、主旨的确立、框架的构建等。构思指导的一项重要

工作是指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思路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

认识的反映。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经过分析、综合、加工,形成印象,态

度、情感,思路的形成就是使之条理化的过程。思路体现在文章中就是

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直接影响到文章主旨的表达。

如何进行构思呢?

1 结构上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元・乔梦符)

古代学者陶宗仪对这六个字的解释是“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

结尾响亮。”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体干要像“猪肚”:饱满、充实;尾

要像“豹尾”:飞扬、有力。这是对一般文章的要求。

2.行文上要有“钢筋铁骨”,也就是文章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要

有巧妙的伏笔和照应。如现代建筑在水泥浇注中必须内含一定粗细规

格的钢筋,才能使建筑物坚固。

3.段落间要有“桥梁”“针线”。也就是要有恰当的过渡。许多文

章之所以出现松散、隔断、硬接、硬转的毛病,与疏于过渡有很大关系。

构思要注意:

1 要反复斟酌材料跟中心意思之间的切合。

2.要用心感受材料,对材料作细致的分析。

3.要养成锻炼思路的习惯。

总之,构思要做到‘有物”、‘有序“、‘有情”,文章才能做到有血有

肉。

创新就是指在作文中有自己新的构思、新的材料。新的立意、新的

表达。

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内容新,有两点意思:往大处说,要写社会

生活中的新事物,特别是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事物,要使人感到生活的

美好和社会的进步;往小处说,要写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自己经历。体

验、感受中那些富于个性特征的东西,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能够打

动读者的。1)角度要新。能从一个特定侧面拍一次全班讨论会、一

张班报、一天午间休息时的活动、一场球赛等)来反映全班同学的精神

风貌,效果也许更好。角度新,同样可以使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写

法要新。要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学习别人的.写作手法。如运用对比

手法、误会一发现手法、悬念手法、一波三折手法等等。二要不断的

.总结、积累自己的经验,凡写过的文章都要认真思考,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写得不好,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兴趣,不妨尝试着换一种写法,

再作比较。这就是创新的起点。

二、作文题目

1.在新的起点上

2.春雨

3.尝试

4.读 有感

三、作文提示

1作文题目:在新的起点上

提示:从审题来看,本文的题眼是“起点”,起点是相对走过道路,随

着时间的推移,每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相对某个阶段,也都是一个新

的起点。每个人是这样,每个集体,每个家庭,每个国家都如此。从构

思来看,新的起点不是对过去的.总结,而是对未来的展望,对未来的规

划以及为实现这规划而付诸的努力。从创新角度上,要有符合自己实

际情况的规划,不要人云亦云。从文体来看没有限制,也可以根据所选

材料立一个副题,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作文题目:春雨

提示:此题有虚、实两重意义:实指春季的雨;虚指春雨的象征意

义,如造福人类的精神(及时雨*亲切的教诲的风范(润物细无声人题

目比较空灵,可以自由驰骋想象和联想。文体不限,可以写成写景文

章,也可以把春雨做好背景,写春雨中所发生的事,也可以写如春雨一

般的人,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也可以写父母师长的亲切教诲…当

然也可以写成说明文或议论性文章。

[例文]

良 师

上小学时,我一直是个自卑的人。因为笨,因为脾气倔强,性格孤

僻,没人愿意做我的朋友。每次排座位,老师总让我坐在最后一排。

坐在最后一排的大都是些差生,我跟他们无话可说。想看看黑板,

抄抄笔记,又无能为力。谁叫我从小喜欢课外读物,又不注意看书姿

势,成了近视眼呢!所以每节课只能呆呆地看着黑板,愣愣地看着书,

或搞小动作。

临毕业的那个学期,原来的班主任“跳槽”了,来了一位新班主任。

她年纪轻轻,穿着一身洁白的衣服,齐耳短发;一笑,两个酒窝就露了出

来,模样甜甜的。

“我叫xxx,我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会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她

微笑着自我介绍。

我不屑地看了她一眼:她真有那么大神通?她会知道我是近视眼

吗?她会知道我不想坐最后一排,却又倔着性子坐在最后一排吗?她

会知道……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真的注意到了我。那是一次语文自习课,大家

都做着作业,我也摊开作业本,假装做起来。其实,除了造句一可以

让我自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我根本不做。

突然,她走到我身边问:“你在做什么了’说着拿起了我的作业本。

从未受过如此“礼遇”的我,心头不禁一暖,但仍趴在桌上,等待着早已

习惯的雷霆暴怒。不料她却微笑着问:“这些都是你做的吗个’

“嗯”

“真不错,花骨朵们在树枝上倾听着春天,多有灵气啊!可你为

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厂’

“有时候春天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轻风来的/’第一次受

到如此嘉奖,我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

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走到讲台前,讲起了造句一以我的作业为

范本。我只记得,那半小时是我最难忘的。

后来,我在一次语文测验中得了第一。她把第一排的三个同学叫

起来*着中间一个座位对我说:“以后你就坐在这里/’

人。

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

一晃三年过去了,我即将初中毕业,其间许多人和事,我都已忘却

了,但对这位老师印象却刻骨铭心。我知道,我永远忘不了她一一个

改变了我的人生的 良师。

【简评】

这是一篇情真意切、文质并茂的佳作。作者以简洁、准确的语言,

动情地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故事,生动地描写出一位美

丽、善良、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帮助学生的良师形象。

因为先取了能够使“我的热泪顿时夺眶而出”的一段亲身经历,因

而在选材上避开了平庸与重复,显示出独到的慧眼:老师注意发现“差

生”的一点闪光的火花,从而激起“我”上进的信心,“我”在一次语文测

验中得了第一,终于走出了“差生”的行列。这位老师不就是“润物细无

声”的春雨吗?

-- #endeditable --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二单元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篇五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的异同,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三)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探究、交流、引导。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理解算理。

5、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集体订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96、6÷4255、8÷31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钱?

11、5÷5=2、3(元)12、6÷6=2、1(元)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篇六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一、活动引入,认识数对

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

(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

生可能出现:

a第3排第4个

b第4组第3个

(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引导生按列报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引导生按行报数。

(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

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

2.抽象座位表,认识数对

如果用下面这样的图表示同学们的`座位,你能找到课代表的位置吗?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教案篇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记忆创造

2.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3.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

4.掌握基本画法

5.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

6.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录象回忆我家

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这里面有你的家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房屋的录象资料。观赏录象完后从中找出与自己的家相象的房屋,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回忆、比较,找出自己的家的特征。

自主表现

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

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

教师巡回辅导协助。

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记忆创造能力。

集体活动

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的大纸上。

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的房子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小朋友再由自己的家门口造一条通向大路的小路。

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体验合作的快乐,训练学生的方位记忆能力。

游戏活动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学生进行走路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