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 爱心项链的教学设计(大全5篇)

最新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 爱心项链的教学设计(大全5篇)

ID:4083460

时间:2023-10-03 02:58:40

上传者:雅蕊 最新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 爱心项链的教学设计(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篇一

  爱心的传递多像在编织一条美丽的项链,它会串起一个个萍水相逢的人,爱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爱心项链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师:同学们,漂亮的项链都见过吧?那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项链呢?

师:同学们见过这么多的项链,那有谁见过爱心项链吗?现在就让我们到快乐读文屋三去见识一下这用爱心穿起的项链。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爱心项链”(板书)。齐读课题。

看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师:好那就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由地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同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读课文)

1、检查词语,扫清障碍

出示( )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词)

2、了解大意,根据主要内容

师:这些词语你们都读准了,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师: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呢?

()在先后得到了()和()的帮助,懂得了()。

3、再读课文,感悟克雷斯的不同感受

师:不知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到没有,克雷斯先后两次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都听到了相同的这句话,齐读(出示句子:“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师:那他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听到这句话的?听后又有什么感受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深入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感受。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

4、师质疑,感受爱心的传递。

那这六年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六年后才有可能听到这句话?

过渡:正象同学们所说的(出示:在以后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每当人们要对他表示感谢时,他总会把那中年人要他承诺的话告诉给他们。)

在以后的日子里,许许多多的人又帮助了更多的人,每当更多的人要对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总会把这句话告诉给那些人。

师:所以再听到这句话时也就很自然了。出示句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过许许多多的人,每当人们要对他表示感谢时,他总会把那中年人要他承诺的话告诉给他们。

师:因为,在别人急需帮助的时候帮一把,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所以中年人会说——

当克雷斯再次遇到困难时,青年人伸出了援手,他也这样说——:

师: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温暖人心的话语,中年人把爱心和这句话送给了克雷斯,克雷斯又送给了许许多多的人,最后这句话又回到了克雷斯这里,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奉献着爱心,传播着这句话,才组成这串世界上最珍贵的爱心项链。这就是爱心的传递。用书上的话说——(完成板书)

出示课件,(爱心是无价的,他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印。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的爱心就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珍珠穿在一起,就成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爱心项链。)

同学们,学到这儿,我相信你们已经解决了课前的疑问,什么是爱心项链呢?仅仅有爱心行吗?仅仅只做善事行吗?那我们要怎样做呢?对了,这爱心需要你的传递,我的传递,他的传递,只有这样这串爱心项链才会越穿越长,这爱心会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

1、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个爱心故事《一杯牛奶》,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阅读材料自主阅读,看看你从中又读懂了什么?动笔画一画文中最感动你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学生自由读文后汇报)

师:同学们,杯子里装的仅仅只是牛奶吗?还装着什么?

师:姑娘当年为小男孩奉献爱心的时候,从没想过要回报,而今天却得以真情的回报,这就是爱心的传递。

2、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着许许多多的爱心故事,它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为之震憾,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讲述一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究竟有哪些人参与到了这场爱心大营救中呢?小娇是否得以转危为安?欲知详情,请同学们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如果家里没有条件上网的同学过两天可以听其它同学讲一讲。相信了解以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明白的。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而他身上只有一角钱。他饿了,于是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然而,当一位可爱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他却没了胆量。他没有要饭,只请求给他一口水喝。她明白他饿了,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他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该付多少钱?”

“你什么也不欠我的,”她回答说,“我妈妈教导我,施善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我从心底里感谢你!”当霍华德?凯利离开这户人家的时候,不仅浑身是劲儿,而且更加相信上帝和整个人类。在此之前,他都打算放弃了。

数年后,那位女子得了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送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这种罕见的疾病。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也被请来参加会诊。当他听到病人来自的那个城镇的名字时,眼里充满了一种奇怪的光。他马上起身通过医院走廊,直奔她的病房。身穿手术服的凯利医生来到病房,一眼就认出了她。回到会诊室后,他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注她的病症。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营业办公室把最后的账单送给他批准。他看了一下,便在账单的边上写了些东西。当账单送到她的病房时,她不敢打开。因为她确信,她的余生将为此而偿还。最后,她看了,账单边上的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读起了那些字:

“已付清:一杯牛奶。”

(签名)霍华德·凯利医生

当她默默地祈祷时,眼里溢出了喜悦的泪水,“谢谢你,上帝,你的爱已通过人类的心灵和双手传播了。”

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篇二

《爱心树》是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一部轰动世界文坛的经典作品。文章向我们讲述:大树给予男孩成长中所需要的一切,而自己却不图一丝一毫的回报;男孩从大树的身上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的快乐与幸福,直到风烛残年,身心俱惫,仍然可以在仅剩的老树墩上休息……作者用简单的线条和充满诗意的文字,创作了一则生活寓言——这则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情节简洁,却给我们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拥有丰富的可开掘的素材。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阅读习惯。

3、在阅读中,理解“给予”的崇高含义,感受爱与被爱,懂得感恩。

1、你喜欢看书吗?说说你在课外,都读过哪些书?

看来,同学们读的书可真不少啊,都称得上是一个小书迷了!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照亮你世界!一本好书就是一种力量,引领你成长!书,是我们成长道路中最好的伙伴。与书为友,天长地久啊!

2、出示ppt,介绍书

今天的阅读课,我们一起来阅读一本书,一本会让人会记住一辈子的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

20xx年被美国评为100本最佳图书之一;20xx年中国优秀儿童读物;20xx年全国十佳童书。

美国教育部评选的百部最受教师和孩子喜爱的书之一

作者是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

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

这本书非常令人感动,你们想读吗?

3、出示ppt 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爱心树》,读课题。

4、读书啊,就得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读着读着,想着想着,你能从文字中,画面上读出更多的东西。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思,走进这个故事。(板书: 边读边思)

(一)感受快乐

过渡:小男孩来了,他会同大树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想象回答。

2、播放ppt :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的时候,就在树荫里睡觉。小男孩爱这棵树,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小结:透过这一幅幅画面,我们走进了大树的内心,感受着在它心底流淌着的快乐。边读边思,就得这样借助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二)品味“给予”

1、播放ppt :但是,时光流逝,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孤寂。

画面上只有这孤零零的大树了,小朋友们,看看图画,说说你怎么看出大树的孤寂?

(生交流)大树的树枝交叉着下垂,那么落寞,枝条底下的树干上,分明是男孩小时候与大树最亲密时刻画的爱心,然而爱心仍在,却惟独不见男孩的踪影。

(1)男孩来了,他没有再和大树一起玩耍,他来干什么了呢?大树给予了他什么?(练习概括)

(2)可它还是很快乐,这又是为什么?

可此时,大树的心坎里还有些什么呢?(难过、失落、苦涩)

坐下吧,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完成思考题目。

(1)交流:在故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动?或许说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哪句话?评点:读书就得像你这样擦亮智慧的眼睛边读边思。

在我们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我们及时地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这就是给作品“补白”。这是我们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作文的一种方法。

拿起笔来,用一两段话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格式:

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追问:他会回忆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追问:他会在倾诉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追问,但不提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1、不过,会读书的孩子不但能把书读厚,还能把书读薄。从这本书中,你读出了什么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一说吗?(感恩、爱心、奉献---)

2、小结:读着,想着,你看,这本书薄了,变成了一个词,一句句子,深深地印在了我们心里。老师更希望这棵满载着我们大家思想智慧的爱心树能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让我们的思维活起来。

小结:或许,我们的妈妈真的就像这一棵大树,默默无闻地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温暖、快乐!

2、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的吗?

3、听着大家的交流,老师也很感动,我也做了首小诗,跟大家分享一下“有这么一棵大树,春天倚着她幻想;夏天倚着她繁茂;秋天倚着她成熟;冬天倚着她沉思;这棵树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师配乐朗读)

4、让我们一起来祝福天下的妈妈,用我们心底最最真诚的心声祝福天下所有的

妈妈都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双手精心制作一份礼物,写上自己的心里话,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人。播放《感恩的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收获了一个故事,获得了一种启迪,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那就是边读边思。我今天把这个我很喜欢的故事于大家一起分享了,那么请孩子们以后多阅读书,多增长知识。

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篇三

设计意图:

付出和给予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现在的孩子大多比较自我,因此,我选择了《爱心树》这个绘本,既能通过观察多变的画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更能通过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得到爱,给予爱都是一种快乐的传递,爱他们的人默默为他们的付出,也希望他们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讲述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故事内容体会爱与被爱,无偿付出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画面男孩每次出现大树的形态变化,感受大树对男孩的爱。

难点:教育幼儿要拥有一颗爱心,了解付出的快乐,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爱心树》绘本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师讲述:从前,有一棵树,他喜欢上一个小男孩......

问:请你看看,每次小男孩跑来的时候,大树的姿势都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大树弯下腰,张开枝叶,和男孩打招呼)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男孩每天都会来树下采集树叶,把叶子编成王冠......玩累了,男孩就在树下睡觉。

问:男孩都和大树玩了那些游戏?大树是怎样陪他的?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出(1)采集树叶(2)爬树(3)荡秋千(4)吃苹果(5)捉迷藏(在采集树叶编成王冠时,男孩很骄傲,而大树的枝叶和男孩的头一样上扬,一样威武;在爬树时,大树的枝叶撑起了一个保护的臂膀,保护着男孩;当男孩荡秋千的时候,大树的树枝紧紧缠绕着男孩,不让男孩摔倒;当男孩吃苹果时,树枝让他安静的坐着享受它丰硕的果实;当它和男孩玩捉迷藏时,树枝与他一同嬉戏,共享欢乐;玩累了,男孩在树下睡觉,大树的枝叶变成了一把遮阳挡雨的大伞,保护男孩。

师:男孩好爱这棵树,好爱,树很快乐。你从哪可以看出他们很爱对方?(他们相互拥抱在一起,男孩在树上刻上了他们的名字)

2、讲述故事后半段,提升幼儿情感,感受树的无私奉献,快乐付出,施与舍得情感

师: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好孤独。(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树下出现了四只脚,树上的名字也多了一个,男孩爱上了女孩,他不在经常到树下,大树的枝叶像手臂一样,抱在一起,给自己安慰,很孤独,失落)

师: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男孩坐下。故事完。

问:男孩都和树索要了什么?树是怎样做的?

(1)男孩和树要钱,树把所有的果实都给了男孩,让他去城里卖了换钱,这样男孩就会快乐,树也会很快乐。之后男孩好久没来,树很难过。

(2)男孩和树要房子,树把所有的树枝让男孩砍下拿去盖房子,这样男孩会快乐,大树也会快乐。之后男孩好久没来,树很难过。

(3)男孩再次出现,树很快乐,他又和大树索要一条船,大树让男孩砍下了树干造船,这样男孩会快乐,大树就会很快乐。

(4)好久以后,男孩再次回来,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了,男孩说他只想要一个安静,一个休息的地方,大树努力的挺着自己的老树墩,让男孩坐下,大树很快乐。

孩子们,我们应该对每一个爱我们的家人朋友感恩,他们无私的付出来满足我们的愿望,让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希望你们以后也能做一个像爱心树一样关心,爱护,付出的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即使无偿的付出,也会感受到生命的快乐。

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篇四

开学来给孩子们选的共读绘本都是围绕“爱”这一主题的,在一起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我们一起聊“母爱的话题”,聊“最美妈 妈”的话题,我们建起了“兔子之家”,我们还知道了“我在妈 妈肚子里是怎样长大的?”邦对妈 妈说:“你的胳膊粗也没事,你那是为了给我更好的营养才吃胖的,胖也美。”瞧,孩子们都能懂,绘本的药用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

悄悄在活动区游戏时间播放了两周的歌曲《爱心树》,今天专门拿到集体活动时间来欣赏,有的孩子马上就说:“我听过这首歌。”“在哪里听过呢?”我问,“在中班?在奶奶家?不对不对,是在这几天的区域活动时间。”由于之前都是悄悄给孩子输入的,没有告诉孩子这首歌一点的信息,所以这是全凭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回忆起来的,这说明这几天的播放孩子全都接收到了。

认真的闭上眼睛静静欣赏歌曲,和孩子们感受了歌曲那温馨甜蜜又充满了感情的风格,提前感受过就是不一样,只欣赏一遍后孩子们就能轻轻跟着哼唱了。

再聊“爱的话题”,是围绕绘本《爱心树》展开的了。

也许这本经典的绘本书蕴含的意义很深刻,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些遥远,但相信孩子还是有自己的理解的,每读一幅图孩子都会说出自己的理解,我告诉孩子这种不求回报的爱,天底下只有父母能给,但父母不求回报并不是不需要,而是源于“爱”啊,所以我们是要回报父母的爱的。

孩子还居然会说,这本书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一样,是拟人写法,树就是爸爸妈 妈,小男孩就是我。

和孩子一起读故事真的很享受,从孩子们那里会学到很多,悟到很多,最后一起找到好朋友来表演《爱心树》的歌曲,气氛又活跃了起来,大家的组合很有创意,最重要的是大家很喜欢也很享受这样去表现。

爱心树教学设计大班篇五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简短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让孩子尝试着心怀大爱、学会感恩。在当今这个物质条件相当富裕的时代,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4+1的生活模式让稚嫩的孩子一味的索取,家长无限度的满足,爱的回报在孩子心里慢慢的淡化。培养和继承中华美德,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觉得《爱心树》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我将带着孩子一起品味故事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的同时,发展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此活动主要采用倾听与表达、追问与设疑、联想与创作,通过听、想知道故事中的大树就是我们的妈妈,孩子就是逐渐长大的我们。在说与做中萌发孩子关爱他人及感谢之情,并鼓励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及身边人的爱。

1、情感目标:愿意在活动中大胆表述,萌发爱的情感。

2、知识目标: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故事的中的内容。

3、能力目标:认真倾听,能用不同的方式向身边的人表达爱。

: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与表达,读懂故事,明白大树给予了男孩所有的爱。

:在故事中理解大树的付出与男孩的索取,懂得并学会感恩。

ppt、音乐《神秘花园》《感谢》《可爱颂》、爱心卡、彩色大信封3个、红色爱心袋1个、小图片2套。

一、教师出示绘本《爱心树》,引出主题。

1。教师与幼儿谈话。

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做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最爱的人是谁吗?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本讲述爱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们从这本书的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师:它可能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为什么叫它《爱心树》呢?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1。分段落讲述并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感受大树不同的快乐。

(1)第一页到第四页

师:为什么大树很快乐呢?

师:对,因为有小男孩的陪伴。

(2)第五页

师: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孤单呢?

师:要是有小男孩陪伴该多好啊!

(3)第六页

师:猜猜看那位孩子会说什么?

师:有可能,我们一起听听男孩说了什么?

(4)第七页

师:如果你是大树会答应男孩吗?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来听听大树是怎么说的?

师:孩子,大树这次是用什么办法带给男孩快乐与满足?

师:大树用自己的果实帮助了男孩实现愿望。

(5)第八页

师:男孩说,我需要一间房子保暖,你可以给我吗?

师:孩子说说你这次的想法?大树这一次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往下听。

师:大树说我没有房子,身体就是我的房子,你砍下我的树枝拿去盖房。

师:你是小男孩你会忍心砍掉树枝吗吗?为什么?

(7)第九页

师:孩子又有很长没有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回来的时候,大树很开心,快乐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8)第十页

师:男孩的心情怎样?我猜男孩这次又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赞同吗?会是什么困难呢?

师:大家说的都有可能,我们继续往下听。

师:我年纪大了,心情也不好,不愿意玩了……我要带着家人去远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师:一条船?大树这次会满足男孩的愿望吗?

师:你是大树你会怎么做?听听故事中大树真实的想法和做法。

(9)第十一页

师: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

(10)第十二页

师:男孩最后一次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大树跟前时,大树说:“我现在只是老树墩,真是抱歉。”

师:大树为什么要抱歉呢?

师:因为大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男孩,给予男孩,带给不了男孩快乐和满足。

(10)第十三页

师: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大树很快乐。

三、游戏《爱的传递》,幼儿尝试复述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对话。

1。教师与幼儿讨论

2。音乐《可爱颂》,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传递爱心,遵守游戏规则中,大胆讲述图画内容。

四、借助图片,梳理梳理故事内容,分角色讲述故事。

师:男孩在一天天长大,由当初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位老人,大树给予了它果实、树枝、树干,最后只剩下一个老树墩。

1。分角色完成简单的表演,教师旁白。

2。感受大树给予男孩的爱

小结:大树爱男孩,男孩给予大树快乐,爱与被爱其实都很很幸福。

四、找我身然的“大树”,萌发爱的情感。

1。情感迁移

2。幼儿相互讨论并回答。

小结:今天回家向爱我们的爸爸妈妈说声“我爱你”,向爱我们的老师说声"谢谢",抱抱一下我们的好朋友。

五、播放歌曲《感谢》,幼儿制作《爱心卡》。

1。教师讲解制作要求

师:孩子们你们一定有好多感谢的话要说给爱你们人,老师这里准备了爱心卡,请把你们想说的话画在爱心上,把我们的爱心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好吗!

2。幼儿开始制作《爱心卡》,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六、请幼儿将自己制作好的《爱心卡》挂在“爱心树”上。

师:孩子们带着我们的爱心树给后面的客人老师说再见!

《爱心树》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专家之一希尔弗斯坦的作品,他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个孩子之间耐人寻问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一个温馨的故事,略带哀伤的感动,慰藉人们的心灵的故事。因为故事讲述的小男孩在不断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是大树一直在默默的帮助和支持,男孩才获得了满足愉快。故事情节离孩子生活较远,孩子较难将情节与生活进行直观的链接,因此在执教过程中,提问环节及幼儿分组进行讲述环节,幼儿的能动性稍微有些欠缺,预设和生成有细微差距。根据幼儿反应进行灵活调整,采用猜想、假设、追问、移情等方式,又一次激活幼儿的思维,尤其在唤醒爱、萌发爱、表达爱的环节孩子的思维达到了制高点。

从整节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来看,预设的三维目标幼儿情感、知识、能力相吻合。后面将一步结合本次反思进行梳理、整合,让本节课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极限,更好地为幼儿所享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