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考的论文(优质5篇)

居住区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考的论文(优质5篇)

ID:4106448

时间:2023-10-03 12:23:26

上传者:薇儿 居住区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思考的论文(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居住区设计说明篇一

晋中银海心悦居住区(见封三彩图1)是一个规模中等、高低层建筑兼有的普通住宅楼盘,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开发区迎宾西路,东侧紧邻市政府。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28769m2,绿地率35%,容积率2.5;居住总户数2094户。其中,一期建设用地面积约44100m2,8栋6层板式住宅,2栋配套公建,景观设计面积约2.4万m2,用地现状近于一个水平面。建筑外立面是后现代简洁设计,全景式落地窗将周边景观尽收眼底,为当今房地产市场建筑的主流产品。项目开始阶段,甲方一再强调除房子本身品质外,景观是最大卖点。

3.2主题的确定

本项目的景观设计主题分为总的设计主题(即整体环境宣传思路)与各个空间的`分主题。

(1)总体景观主题的确立。银海心悦项目的市场销售理念是“自然、生态、健康”,也是总体景观设计的主题。“自然”是指要接近阳光、土地、风、水、植物;“生态”是指人与周围环境要和谐共存;“健康”是指设计师提倡居民要有健康意识,注重生活状态与生存环境,引导居民要有好的生活习惯。

(2)中心区景观主题的确立。建筑与景观空间的布局特点是中心区景观的确立依据。如封三彩图2所示,建筑的平面布局有以下特点:沿入口南北轴线,8栋住宅建筑,酒店与会所沿轴线左右对称;小区主入口对景是完全开敞的大面积空地,向北延伸中轴空间变小;楼间距相对较大(平均约25m),自然采光通风条件好;建筑入户各走东西两侧,中轴空间不走机动车;建筑为6层板式低层住宅。从建筑布局特点可以看出,中心区景观空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且南入口区“肚子大”,向北延伸逐渐变窄;景观形式的基本走向一般是“随形就势”,随着建筑留出的“形”景观来“就势”,这样景观空间的布局会有一个初步的形式。再结合关键点与中心空间分析,人们所注意的视觉交点位置正是要重点处理的景观节点。这样,中心区从南到北就出现了一个景观序列,形成社区独立的景观轴。另外,从居民对绿地的使用功能进行分析,居民每天有晨练、呼吸新鲜空气、散步、休憩、观赏、静坐、游戏等多种需求,因此,有独立的“跑道”是大家梦寐以求的,而且成人健身场地与儿童游戏场地需单独分开,同时可以有安静的下棋空间、静坐的聊天交流空间等。本项目景观空间的整体布局。从以上景观空间的布局特点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心区景观的设计主题与“琴”有关。从楼盘的整体形象以及目前的时代背景出发,给中心区的景观设计赋予充满时尚、富有韵律的主题——“琴韵”,因各个关键点都有水景,故名“水畔琴韵”。水音淙淙,树影婆娑,和谐的乐章在这里奏响。当然,针对同一种形式,不同的设计师会有不同的主题名称,取决于设计师个人的偏好以及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思路等。然而,由建筑布局特点决定景观布局形式,进而推理出景观设计主题的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项目,要视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景观设计主题指导景观布局,反之,景观空间布局也影响景观主题的确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达。

(3)楼间绿地景观主题的确立。晋中地区的“大院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当地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也是多年来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思想的积累。其中,精美的雕刻艺术图案如喜上眉梢图、富贵长春图、榴开百子图、一路荣华图等,以物喻人,利用自然界动植物的谐音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项目楼间景观主题的确立,选取6种(牡丹、玉兰、海棠、石榴、木槿、紫薇)吉祥植物,同时引入“花庭”的概念作为各楼间的景观主题,即“牡丹花庭”、“玉兰花庭”、“海棠花庭”、“石榴花庭”、“木槿花庭”与“紫薇花庭”。一方面,将传统的地域文化在新型社区中得以延伸,使新社区有“根”可循;另一方面,这种常见植物表达的吉祥寓意大家乐意接受,使整体设计风格统一的同时,又突出了各楼间的主题特色。

4结论

没有依据的设计主题让人感到突兀,也影响项目的对外宣传与市场影响力。所以,无论从哪个层面出发,都应选择贴切响亮的设计主题来指导设计细节、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提升项目的居住品质。更重要的是,在主题指导下设计出的作品要满足“经济、适用、美观”的居住区基本设计原则,同时,又要具有明显的项目特点和市场影响力。银海心悦一期景观设计主题得到了开发商和营销策划方的高度认可,市场反响很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楼盘的居住品质和销售价格。一个项目最后是否宜居、是否为人津津乐道、能否成为大家所推崇的对象,决定因素还有很多,如前期的策划、设计细节的表达、后期的施工质量、维护管理等。但有贴切的设计主题作为指导思想,也就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居住区设计说明篇二

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体量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技术、美学、文化等魅力,对城市形态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人们倍加关注高层建筑的发展。高层建筑风格的转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焦点,其中西萨。佩里和阿达。路易斯。赫克斯泰布针对高层建筑风格演进的特点,提出四个“摩天楼时期”,清晰地概括了百余年高层建筑美学发展历程,是有关高层建筑风格演进的极有价值的论著。笔者认为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是引起高层建筑风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样的设计理念也可以促进不同风格的高层建筑的出现,这一倾向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层建筑发展中体现得最为显著。因此,探讨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与高层建筑设计风格变化的相互关系,将有利于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高层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有两种: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和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以适应大工生产为基本出发点,讲究建筑功能,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是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补充与完善,建筑形体在强调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的同时,也重视建筑的语义表达;不单单关注建筑本身的纯粹形式或理想的秩序,更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和城市文脉的整合。

从1853年到20世纪30年代,是高层建筑设计的曲折探索阶段,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虽处于支流地位,但对后来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最大。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风格的高层建筑风靡全球,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得到了完美诠释。从19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工业主义建筑设计人文化设计理念处于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深入人心,它丰富了高层建筑创作手段和方法,极大地促进了高层建筑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

从1853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高层建筑刚刚出现,人们对高层建筑的理解和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入和完善,设计上也缺乏经验,因此,借鉴历史传统和美学理论成为当时时尚,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复古主义占上风。但是,欧洲和美国的少数建筑师,坚决反对抄袭历史形式,坚信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认为一幢新建筑应符合新功能、新材料、新社会制度和新技术的要求,并对高层建筑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奠定了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现代主义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形式基础。如由伯姆和鲁特设计的瑞莱斯大厦,其水平带几乎全是玻璃,强调围护结构的轻质透明,表达框架结构的美学特点,建筑的美学特色有别于官邸式三段式建筑的沉重感,影响了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格罗皮乌斯和伊里尔。沙利宁参加1922年举行的芝加哥《论坛报》大厦设计竞赛的设计方案对后来的高层建筑设计影响最大。格罗皮乌斯的设计方案形式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充分展现框架结构的美学品位,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是杰出的,极其适合办公楼要求,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流行的高层办公楼形式的早期萌芽。伊里尔。沙利宁的方案强调建筑建垂直上升的表现,顶部收缩、跌落,但形式同样地简洁和反对繁琐装饰,是体现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的成功作品。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高层建筑最完美地体现了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这一时期的建筑所关心的问题聚焦在如何开发材料、结构的表现力,如何单纯的抽象表达使用功能、表达空间组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湖滨路公寓、西格拉姆大厦都充分展现了钢框架结构和围护墙体玻璃材料的表现力;汉考克大厦着力挖掘了结构构件x型支撑的美学特色;利华大厦开创了灵活空间的模式;贝聿铭设计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的艺术重点则转向追求由镜面玻璃反射所引起的感官愉悦。

从1909年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是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设计,由于建筑师们认识到高层建筑将成为城市天际线的主宰因素,而十分重视高层建筑冠部设计的标志性,如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这是建筑与城市文脉整合的早期表现。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高层建筑设计中。20世纪6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对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反思,并意识到工业主义建筑设计理念以适应大工业生产为目标,强化“以物为中心”,缺乏对人性的关怀,因此,许多设计也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如密斯式的方盒子建筑在世界范围流行,地方特色受到严重冲击;世界贸易中心大而失度的形体,导致曼哈顿繁华区的空间尺度失去平衡等等。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为“人”服务。20世纪60年代以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发生了巨大转变,建筑形体在强调对材料和结构的率真表达的同时,也重视建筑的语义表达;同时注重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和与城市文脉的整合,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开始深入人心。高技派、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生态建筑、可持续性建筑等各种建筑流派和思潮,都是工业主义建筑人文化设计理念某些观念的具体体现。

如菲利浦约翰逊设计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矶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与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大厦都十分重视建筑的语义表达,但建筑风格迥异,实现的手段也不同。电话电报公司总部、日本筑波中心都是借用历史符号,而香港中国银行“芝麻开花节节高”的隐寓则是通过有意识地强化结构支撑构件而实现的。o.m.翁格尔斯设计的德国托豪斯大厦隐寓的“大门”形象,同样没有借鉴历史符号,而是通过建筑的`虚实对比实现的。

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表现了“材料—结构—设备”的高技风格,同时,采用悬挂结构体系实现大楼底层完全敞开,与楼前的皇后广场连成一片,充分体现了建筑与城市文脉的整合意识。

理查德迈耶设计的美国步里奇波特中心,极力追寻建筑的尺度与形态同城市的整体结构相适应。为表示对相邻的巴纳姆博物馆的尊重,其体量打散处理,形成一个轮廓线丰富、由低矮和中等高度体量组成的连续体。这与世界贸易中心大而失度的体量形成鲜明的对比,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是设计理念的差异所致。

诺曼福斯特事务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又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

高层建筑已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其风格是不断变化的,任何风格的建立和兴起,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和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和负面效果。探究高层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到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更新是推动建筑风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对高层建筑设计理念的探讨,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是推动高层建筑设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居住区设计说明篇三

摘要: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是传统园林艺术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息场所和文化娱乐场所,提高市民的审美鉴赏能力。园林艺术属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在设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理念,合理规划绿地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发挥园林的环保作用。本文将分析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论述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路。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理念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并不只是单一的建筑工程设计,需要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打造清新美丽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艺术性是运用植物造景和建筑造景来提高园林的视觉效果,创新园林文化艺术,自然美是让园林景观呈现出天然效果,让市民在欣赏园林风景的过程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本文将简单介绍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分析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的存在问题,并从合理规划绿地面积,创新园林设计,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和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等四个方面来探索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

1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现代化建设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以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创造清新优美的现代文明城市为主旨,主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园林景观的艺术性要求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以提高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视觉美。注重园林景观的自然美则需要构建生态园林,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引用活水修建小池塘,并饲养适量的动物来提高园林的天然效果。

2当前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

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绿地面积需要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仔细查地形,然后根据地形条件和交通环境,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来设计图纸,但是,大多数园林工程管理人员不认真查看地形,甚至没有进行实地考察就直接绘制图纸,图纸上的比例大小不合理必然严重影响绿地规划设计质量。

2.2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

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倡创新园林建设,在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但是,大多数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缺乏创新,部分园林绿地面积过大,植物过于单一,园林建筑样式陈旧,缺乏灵动性。其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文化艺术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充分利用中华文化资源和现代技术,园林的道路设计不是特别合理,园林点、线、面的搭配不协调。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园林工程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3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思路

3.1合理规划绿地面积

园林工程师在规划绿地面积时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商贸圈和交通环境来核算绿地面积大小,采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技术绘制图纸,并在图纸上标注准确的比例,确保绿地面积规划的合理性。

3.2创新园林景观设计

创新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借鉴传统园林的优秀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和先进技术,可以学习苏州园林独辟蹊径的设计方法,科学搭配花草树木与楼台建筑和假山、池沼,不过分追求对称,修建池塘时应引用清澈的活水,在水中放置小巧玲珑的雨花石和鹅卵石,饲养各种美丽的金鱼和鸳鸯、沙鸥、白鹭等水鸟,这样可以赋予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的灵动性。此外,可以选用适量的彩灯来装饰园林建筑,雕塑象征现代文明的雕像,使园林景观既有古色古香的美感,又凝聚了现代文化。另一方面,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规划园林道路时应注意设计不同的道路,可以根据园林景观的具体位置分别设计平坦开阔的大路和鹅卵小径,在假山上布局有规律的山路。而且,园林工程师应注意处理好园林点、线、面的关系,采用依水造景和依绿设景的方针使园林植物、建筑、假山、池塘和喷泉能够形成一幅完美的立体画面。

3.3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

园林工程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注重园林的文化艺术美,在风景园林中融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河南开封市的园林一般都能够成功再现北宋汴梁城的风貌,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在设计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意境,例如牡丹园的美景可以体现“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和“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的诗情画意,水边的轩榭楼台可以重现柳永所赞叹的“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的唯美意境。成都的居住区园林不仅可以呈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且设计了现代喷泉、花厅和玻璃幕墙的建筑,有效推动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4灵活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

运用植物造景首先要遵循自然性、科学性、生活性与艺术性等四项原则,根据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种植不同颜色和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色彩美、韵律美、意境美和层次感等艺术效果。其次,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栽培不同的植物,使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灵动性,例如种植迎春、牡丹、芍药、玉兰、银杏、玫瑰、绣球花、丁香、海棠、玉簪、菊花、水仙和梅花等季节性花卉,让市民在一年四季可以欣赏不同的美景。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营造梨花伴月、杨柳细雨、映日荷花、寒菊傲霜和腊梅报春等独特景点。此外,园林工程师可以利用植物来设计主题景观,像桃花园、葡萄园、芰荷园、玫瑰园、杜鹃园和桂花园等。另一方面,运用植物造景时应该考虑园林景观的灵动性,协调搭配各种元素,使花草树木与道路和假山、池塘、人工湖达到完美结合,创造出林荫路、花径、樱花大道、合欢路、枇杷湖等特色景观。如果道路比较长,可以配置多种不同的植物,并突显出主要景观,例如在草坪中种植一株红玫瑰,创造出“万绿从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与山石相结合的时候,要让花草树木与岩石参差交错,互相衬托,加强景观的色彩美与立体感。在山石上宜的地方应该采用少量的平伸与悬垂植物,以显示山石的优美线条,并且,要注重让植物的体形枝干与山石的纹理形成对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融入创新理念和现代文明,体现出生态性、艺术性和自然美。目前,在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还普遍存在绿地面积规划不合理和园林景观建设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园林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规划绿地面积,灵活运用3dsmax、cad和photoshop等现代绘图方法认真设计图纸,借鉴传统园林的经验,创新园林设计方案,注重提升园林的文化艺术美,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让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体现出时代风貌,这样方能全面提高现代城市居住区风景园林景观的审美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3]李星宁.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南方农业,(21).

[4]张文英.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园林,2011(02)

居住区设计说明篇四

主题的基本词义有:(1)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2)狭义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的基本观点。(3)广义指题材概念,是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如改革主题、战争主题等。(4)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题包含以上(1)、(2)、(4)点内容。在居住区用地中,应用自然、人文与艺术等科学原理,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问题进行科学理性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的中心思想。

居住区设计说明篇五

道路绿化如同绿色的网络,将居住区各类绿化联系起来,是居民上班工作,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地,对居住区的绿化面貌有着极大的影响,有利于居住区的通风,改善小气候,减少交通噪音的影响。保护路面,以及美化街景,以少量的用地,增加居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道路绿化布置的方式,要结合道路横断面,所处位置,地上地下管线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居住区道路不仅是交通、职工上下班的通道,往往也是居民散步的场所。主要道路应绿树成荫,树木配植的方式,树种的选择应不同于城市街道,形成不同于市区街道的气氛,使乔木、灌木、绿篱、草地、花卉相结合,显得更为生动活泼。

(一)主干道旁的绿化

居住区主干道是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路,除了人行外,车辆交通比较频繁,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交通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素绿化,保证行车安全。主干道路面宽阔,选用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使主干道绿树成荫,在人行道和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起到防止尘埃和隔音的作用,行道树以馒头柳、桧柏和紫薇为主,以贴梗海棠,玫瑰、月季相辅。绿带内以开花繁密,花期长的半支莲为地被,在道路拓宽处可布置些花台、山石小品,使街景花团锦簇,层次分明,富于变化。

(二)次干道旁的绿化

居住小区道路,是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是组织和联系小区各项绿地的纽带,对居住小区的绿化面貌有很大作用。这里以人行为主,也常是居民散步之地,树木配置要活泼多样,根据居住建筑的布置、道路走向以及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加以考虑。树种选择上可以多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特别是一些开花繁密的树种,叶色变化的树种,如合欢、樱花、五角枫、红叶李、乌桕、栾树等。每条道路又选择不同树种,不同断面种植形式,使每条路各有个性,在一条路上以某一二种花木为主体,形成合欢路。樱花路、紫薇路、丁香路等。如北京古城居住区的古城路,以小叶杨作行道树,以丁香为主栽树种,春季丁香盛开,一路丁香一路香,紫白相间一路彩,给古城路增景添彩,也成为古城居民欣赏丁香的美好去处。

(三)住宅小路的绿化

住宅小路是联系各住宅的道路,宽2m左右,供人行走,绿化布置时要适当后退0.5-1m,以便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驶近住宅。小路交叉口有时可适当放宽,与休息场地结合布置,也显得灵活多样,丰富道路景观。行列式住宅各条小路,从树种选择到配置方式采取多样化,形成不同景观,也便于识别家门。如北京南沙沟居住小区,形式相同的住宅建筑间小路,在平行的十一条宅间小路上,分别栽植馒头柳、银杏、柿、元宝枫、核桃、油松、泡桐、香椿等树种,既有助于识别住宅,又丰富了住宅绿化的艺术面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