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优秀5篇)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优秀5篇)

ID:4164207

时间:2023-10-04 01:42:24

上传者:念青松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篇一

桃花灼灼惊蛰至,黄鹂啾啾三春来。本该生机盎然的三月,却袭来疫情的“倒春寒”,迎着春寒料峭,华溪中心小学如期开展了本学期语文“同课异构”活动。让我们一起目睹下语文老师们的风采呈现吧!

此次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指定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一课,老师们从不同的思路和侧重点进行设计,钻研教材,巧设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等都体现出教师们各自的风格,课堂成效各有特色。下面展示语文老师们的课堂:

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执教者:赵蕾老师

赵蕾老师声音甜美温柔,语气十分亲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让学生乐于亲近。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后,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注重积累、练习说话。整节课,教师与学生配合默契,目标完成良好。

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执教者:万晴雯老师

万晴雯老师教态自然,语言精练,课堂教学扎实,渗透教育学生护文具的思想。让孩子们在复习生字中进入新课,评价鼓励学生形式多样,万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来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既完成来本课的目标,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评课环节,大家在四楼会议室进行研讨交流,让执教老师从中获得丰富的个人体验的同时,也让观摩教师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激发了我校语文教研组的内部活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相信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能够更加出彩!

本次语文“同课异构”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互通的平台,在展现每位教师教学风采的同时,更是形成了多向思维的碰撞,先进教学理念的融合,促进了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篇二

同样的目标,不同的构想。12月30日上午,我校五年级语文组以《鸟的天堂》为题拉开了“同课异构”赛课活动的帷幕。四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做了解读,充分展示了教师的风采。

率先登场的是温志伟老师,她利用旧知引新课的方式导入,温故而知新。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例,紧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两个时间段,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和动态描写,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悟情。整节课,温老师教态自然,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石芙蓉老师以课文“题眼”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品词析句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和众鸟纷飞的动态美,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教学的最后环节,巧设小练笔,学以致用,真正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石老师的课扎实而灵动,教学环节清晰而又环环相扣,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

第三堂课是由王柳老师带来的。她由“天堂”导入,创设了一个自由快乐的美好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鸟的天堂之美。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同时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读写结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梁立新老师带领五(3)班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她通过播放一段优美的鸟叫声导入新课。接着,通过出示自学提示,充分利用小组的智慧,合作探究新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大家畅所欲言,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高度评价了四堂课的亮点,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与课堂智慧,并就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每一次赛课活动都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平台,相信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定会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篇三

按照学校的部署,语文教科室于周二下午在三号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同课异构专题教研活动。王红、张霞两位老师分布开设了高一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观摩课和示范课,同课异构。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张敬军老师应邀亲临现场,全程参与了听评课并对教学、教研工作给出了指导性建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市教科院张老师对这两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分别指出了两堂课值得借鉴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张凯、刘辉、解甜甜、霍慧祯等多位老师都进行了评课。大家经过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在教学设计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更加突出,学习目标应更有针对性,课堂应更注重调动学生学的兴趣,引导其主动探究。

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教科室再次完善了语文常态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强调落实。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篇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教师而言,好课是磨出来的,只有教研不止步,教育方能阔步前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密切配合下,甘竹镇中心小学于20xx年12月8日举行了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同课异构”的授课内容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由谢漫玲、吴志梦两位老师执教。活动前期,两位老师进行了备课、磨课,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过程,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两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等多方面对同一授课内容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处理,呈现出了风格各异、精彩迭出的课堂,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做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在教学中,两位教师注重师生的有效互动,更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了不一样的精彩。

谢漫玲老师的课堂,令人如沐春风。谢老师由字逐词到句的阶梯式教学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多种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为理解句意做铺垫。通过看注释、结合课文插图、难字组词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课堂小结时,谢老师引导学生看到单元导语“关注人物美好品质”,让学生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品质,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将司马光的品质以及对学生寄予的希望,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令人回味无穷。

吴志梦老师自然大方,温柔亲切的语言让孩子们和在场的老师们印象深刻。整节课轻松愉悦,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吴老师让学生背诵古诗导入,再通过出示古文自我介绍,让学生区分现代文与文言文的不同之处,激发学生学习古文言文的兴趣。“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是悟的基础,吴老师的课以“读”为主轴,利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将课堂串联。通过各种富含趣味的朗读形式,让学生走进了故事。最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由瓮的大小和形状了解当时情况危急,再对比其他孩子的表现,联系自身经验,让学生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9日下午,所有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进行评课,老师们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听课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收获良多。

饶吉羽老师说:谢老师这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教师充分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很好;吴老师很擅长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趣味朗读,让学生读中感悟人物品质。她还提出了个人的一点小建议:两位老师在教学完《司马光》文言文后,可以让学生去表演这个故事,这样能更直观的了解故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黎娜老师感悟道:这两堂课可以看出两位老师都充分备课,精心准备,“同课异构”虽目标相同,却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展示。听谢老师的课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仪态美,声音甜美,课堂评价语优美,课件制作精美,课堂互动实美;吴老师的课有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多种形式的读,有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赛读、示范读、学生边读边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邓春兰老师再次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后并提出:内容上要合理安排,目标不应过多,理解文章意思可以先逐字理解意思,再去逐句理解,做到循序渐进。对于三年级学生,教师提问不应过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回答的答案与老师预设不一样时,要慢慢进行引导。

杨姝主任总结:“同课异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风格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没有对与错,没有好与坏。我们看的是两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较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以及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使听课者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

最后,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的刘云亮校长对本次活动作了方法的指导和深入的点评。他提出《司马光》这篇课文是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之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人物品质时,要让学生多思考、多感悟。还指出了吴老师课堂上的一点不足之处:教师在发现学生解释“儿”的意思不恰当时,没有做出及时的指出与纠正,文言文的翻译应准确恰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区分古文与现代文。刘校长也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他勉励大家认真钻研,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加强研讨交流,反复磨课,精其心而穷其法,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努力拔节。

“杏坛求索度流年,突破难关靠教研。”本次活动,教师们在异构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有效促进专业化成长。教学之路,道阻且长;且行且思,砥砺前行。我们甘小教师将不忘初心,不断创新,跳出“井”,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报篇五

为了打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南戴河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三楼录播室如期进行,一堂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显示了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四年级四位教师共同执教《母鸡》一课,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同课异构的魅力所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构想,四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娴熟的教学技艺给大家展现了异彩缤纷的课堂。

刘蕊老师的课堂紧抓作者情感变化这条线索,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凸现了文章的重点,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渗透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有预设,有生成,课堂扎实而高效。王静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中,抓住老舍先生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感情经历,引导学生品读感悟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赞叹、敬重之情,由此及彼引出母爱这一永恒的话题。孟辉老师在教学中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重点感悟了母鸡的母爱后,让学生比较老舍先生写《猫》和《母鸡》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在比较欣赏后,让学生模仿《母鸡》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种动物,这一设计是本节课的亮点,让学生从感悟文本走向自己的生活体验。

李彬老师仪态自然大方,语言简洁凝练,整节课沉稳而不失灵动,孩子们非常积极活跃,李老师的课堂语言,课堂技巧,无不显示她较高的语文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

课后,四位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老师们进行评课和讨论,对四位老师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指出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也肯定了讲课教师的优点,使老师们有了很大收获。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在展现每个教师风采的同时,更形成了多向思维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从而使我们每个参与者都获益匪浅,教学能力得以提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