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 培根铸魂育新人(优秀5篇)

最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 培根铸魂育新人(优秀5篇)

ID:4188008

时间:2023-10-04 12:25:31

上传者:GZ才子 最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 培根铸魂育新人(优秀5篇)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篇一

有人说,师德就是爱,爱一切的孩子,爱孩子的一切;有人说,师德就是奉献,如春蚕,似红烛。而我认为,师德就是甘于平凡、甘于平淡,甘于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蹉跎岁月中,以不变的热诚去挑战每一个教育的高度,以不变的热情去关爱每一位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

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我向孩子们提出“老师给你们一个笑脸,你们还老师一份快乐,让我们一起幸福、快乐”。因而每次上课前我总是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我发现心态变了,看什么都顺眼,也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吧。比如:在今天的数学课上,同学们没有一点精神,阴死阳活的,要是在往常我会火冒三丈,先狠狠批评一通,然后再气呼呼的开始上课,可想而知那样的教学效果会是多糟!可今天我没有,而是笑眯眯的说:“怎么了,我们班同学平时是非常注意形象的,总是站如松,坐如钟,今天的‘钟’呢?”大家都哈哈一笑,马上挺直了身子,神采奕奕。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啊,人人都需要赞美,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啬,给予他们赞美吧!

快乐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需要,让我们在赞美中获得快乐,因为赞美是照在孩子心灵的阳光,没有这种阳光,他们就无法发育和成长,一次鼓励表扬胜过一百次甚至一千次的`批评指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她身上所有的好东西。”

教师就是一片绿叶,活着的时候衬托鲜花,枯萎了滋润大地;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应该做自己心目中的蜡烛,孩子心目中的绿叶,家长心目中的孺子牛。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艰苦的环境中,忠于职守,教书育人,心向神圣却依然平凡。不管是今天还是以后,在生与死、亲人与学生的抉择中,我都将会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师者最真实的爱,用爱为学生筑起一道永生的长城,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上最深刻的一课,从而成为众人心中真正的教师,孩子眼里的神圣英雄。

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师德,才理当彪炳千秋。

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篇二

从师,顾名思义,即为跟从老师学习。对于当今社会而言,难的不是“学”,而是弄清楚弄明白,“学什么”和“为何学”。

人们在求学之路上缺乏质疑精神,盲目从师。这是一种机械化学习下导致的必然结果———不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都只是知道自己需要不断学习,却不知道到底该向老师学习什么。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老师讲解题目,传授道理有误时,大部分人都不会选择发声,一是因为不敢,二是认为老师就是权威,最终不假思索的将对的错的都全盘接受。这显然不是我们从师的正确意义所在。即便是师长也并非圣人,他们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改进,成长。人总会有犯错之时,从师固然是好,但若是盲从则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智者在从师学习的过程中会有自我的独立思考,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要学的其实是真理和师长身上的美好品质。愚者只知学而不知其所以然,久之便形成了盲目跟从的风气,其实并未弄懂从师学习的真谛。最终,就无可避免地要出现两极分化,即韩愈笔下的“圣益圣,愚益愚”的境况了。

究其“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分界线在于知道并明了“为何而学”。也许是社会风气使然,学习变成了一件功利化,机械化的事情,我们更习惯于高强度的训练应付考试的能力,试卷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趋于一个模式化的过程,鲜少有人会仔细思考,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学习。功利化的学习就好像是工厂的流水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思维逐渐固化,丧失了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缺乏自我人格,最终导致我们难以独立思考,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流水线产品。

从师学习的中心显然不能只围绕“升学”“找好工作”转。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学习重要的是能沉下心来———不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显然不是应对考试如此浅表,这实质上是一条修身养性的道路。在摄取知识,提高思维境界的同时,我们也在被师者身上的闪光点和精神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成为更好的自己。

综上所述,在从师学习中思考,并明确自己为何要学习以避免过分功利化,才是当代社会该有的从师风尚。老师与学生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在如此良性从师的过程中,学习自然而然的会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习惯,弥补自身不足,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篇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有了梦想便有了希望的翅膀,让我们展开翅膀探索心中的奥妙。我也有一个美丽的梦想,那便是我的教育梦。

假如我的教育梦实现了,我真的真的成了一个老师。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品尝丰硕之果。

我不要像原来的教学方式一样死板,让同学们死记硬背,不会的便批评。我要让他们一个个都爱上学习,让他们在理解下去背课文。

在他们不会时,我要向母亲一样慢慢的开导他们,给他们讲解;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便要他们迎难而上,为他们讲解;在他们快乐时,我也要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和他们一起玩耍。

我除了教他们的文化知识外,还要努力地培养他们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在课堂上,对于那些聪明的学生,我会有求必应,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我会更偏爱他们,竭尽全力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因为他们也在努力取得进步,希望能早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他们也希望得到帮助的鼓励,而不是批评和责骂。

在课余时间,我绝不占课,因为同学们也休息一下,让脑子得到正常运转。

这便是我的教育梦,如果真的实现了,我要像蜡烛一样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奉献给他们。梦想是理想的翅膀,让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实现我的教育梦!

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篇四

风就像一位魔术师,它让整个世界变得神奇而美丽。

春天的风是轻柔的。它轻轻地吹拂着,河边的柳枝立刻探出无数个小脑袋,轻轻摇晃着,好奇地欣赏着岸边迷人的风光。春风轻轻地拂过大地,一阵细雨过后,小草宝宝吃得饱饱的,不停地生长着。它们望着充满生机的世界,好像在说:“你瞧,这世界多美呀!”

渐渐地,渐渐地,春风走了,夏天来到了。夏天的风是猛烈的,它呼呼地刮过,瞬间飞沙走石,暴雨倾盆,风儿借着雨势,把一棵棵参天大树连根拔起,狂风过后,地上一片狼藉。让人看着就胆战心惊。

盼望着,盼望着,凉爽的秋风终于来了。它开心地在田野上奔跑着,跳跃着,好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它跑到哪儿,就把丰收和欢笑带到哪里。秋风吹来,瓜果飘香。农民伯伯看到这一幕,脸上不禁露出喜悦的笑容。你瞧,那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鸭梨,还有那甜蜜蜜的柿子……肯定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当人们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冬爷爷不知不觉来到了。它全身穿着雪白的棉衣,对着大地猛地一吹,整个世界都穿上了一件洁白的棉袄。北风呼呼地刮着,寒风刺骨,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黑熊躲进了树洞里,鱼儿藏在了湖底,小动物们躲在地下再也不敢出来。北风“哈哈”大笑,得意地以为大家都怕它。可是小朋友们却一点也不在意,他们在雪地里快活地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在雪地上空久久回荡。

风果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让世界拥有生命,它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我爱四季的风。

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教师演讲稿篇五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参加了通化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大会后,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也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重担。

从教至今,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学习,我认为师德至少有三个层次,首先有爱,然后是德,最后是师德。

爱究竟要爱什么?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这也是新《规范》中提到的两条。不爱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难有教师特有的那种奉献精神的,而爱学生更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这次新《规范》也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又要学会宽容,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其次是德,也就是品德,换一句说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但是我觉得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易经里的两句话自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德行修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让师德之光永远温暖学生。

她很庆幸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能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她很幸福。感触也颇深。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每当把学生从天真无邪的孩童培养成为热情、有活力、进取、有知识、有素质很阳光的男孩、女孩时,她会发现自己在不断走向成熟。爱是这个世界永恒的旋律。因为有爱,所以学生才能够感受到温暖;因为有爱,所以,老师才和学生成为亲人、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王老师一直把这句话作为她的座右铭,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着自己的信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