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节散文名篇(大全10篇)

2023年端午节散文名篇(大全10篇)

ID:4218418

时间:2023-10-05 21:20:06

上传者:文锋 2023年端午节散文名篇(大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一

在中国众多的节日里面,我最欣赏的便是端午节了。每当端午节来临,不仅家家户户会包粽子,有些小区或者单位还会会组织大伙儿进行包粽子比赛,很多水乡城市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起先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渐渐的人们就把这一天当成了一个节日。爸爸告诉我,屈原是生活在距今20xx多年的楚国,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爱国者,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为了老百姓能过上幸福日子,他敢于指出楚王做得不对的地方,因此老百姓都很爱戴他。可是当新国王上台后,他昏庸无度,不听屈原的建议与主张,从而输掉了与秦国的一场重要战役,楚国的国都都被秦国占领,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的老百姓怕江中的鱼儿吃掉屈原的遗体,所以向江中投放粽子等食物。当地传说屈原死后,乘着龙舟去了天上。所以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上,包粽子、划龙舟就成了重要活动。

在中国,人们十分喜欢过端午节。现在城市里面的人由于工作繁忙,没法自己包粽子过节,就纷纷到各大超市去购买。超市里粽子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白米粽子,咸肉粽子,蜜枣粽子等等,花样挺多的。把粽子放在锅里煮熟以后,打开锅盖闻上一闻,满屋子都飘着粽叶的清香,尝上一口,满嘴里都是糯米的香甜,不由得食欲大开,非吃个饱不可。除了吃粽子,人们还可以去观看龙舟比赛。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

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更喜欢它的历史内涵,每次过端午节,我总是能想起屈原,想起他峨冠博带、身背长剑,口中吟诵着《离骚》,行走在江湖之间的样子,他的忠诚、坚贞,他的文采,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如果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比作一段贴着宝石的丝绸,那么,端午节就是丝绸上面一颗璀璨的夜明珠。

每到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是我们奉化人必不可少的习俗。我知道我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为什么要插艾草呢?大人们都说艾草是用来祛瘟辟邪的,而我也知道艾草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驱蚊虫,还能令人保持神清气爽。我不想停留于表面,越是搞不懂我越想知道。我是个爱刨根的孩子,知道艾草的由来,于是我便去问爷爷,爷爷把艾草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的一清二楚。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位老神仙来到人间打探民风,因为那时候人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老神仙来到了人间,变成了一个衣衫破烂、可怜巴巴的老乞丐。他右手拄着木棒,左手拿着一个破碗,来到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门前。家中有位大嫂正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皮,而是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把破碗伸了过去,在农妇眼前晃了晃,哀求道:“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你施舍点东西给我吃吃吧!”大嫂瞪了老神仙一眼,说:“去去去,臭乞丐,给你吃还不如给猪吃!猪吃了还长肉呢!”老神仙哀求道:“仁慈的大嫂,不给饭吃,给一点水喝喝吧!”大嫂听了,顺手将墙上挂的被虫蛀掉的破木勺拿了下来,扔给老神仙,凶巴巴地说:“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这东西怎么能舀水呢?老神仙生气了,用袖子往墙上一拂,墙上立刻出现了十个又大又显眼的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内死光。化作一缕青烟,升到空中,那女人吓得脸色白里透青,好久才反应过来,知道自己闯下了滔天大祸。

第二天,老神仙驾着云朵,手中拿着瘟药,正要向村里撒瘟药,忽然看见一个妇女一只手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大儿子,另一只手里搀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儿子在匆忙赶路。老神仙感到困惑,怎么大的抱,小的牵!于是又变成了一个老头,倒在路发出一声声的呻吟,女人的看见了忙问,“老人家,你怎么啦?”“我脚被树枝戳了一个洞。”那女的一看,老头脚上到处是血,把手中的孩子一放,随手在路旁的草丛中摘了摘了几片艾草叶,放到老人的伤口上,没过多久,血就止住了。老人问了:“你走得这么急,上哪儿去呀?”那妇女说:“我村里有个大嫂,脾气不好,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生气了,说三日之内,让我们全村人染上瘟病死光,我们急着去逃命。”她边说边把老人搀扶起来,说:“老人家,你也同我们一起去逃命吧!”“那你为何不抱小的走呢?”“老人家,不瞒您说,这大儿子是我丈夫和他前妻生的。现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命根子留下来,好好照看才是。”“噢!”老神仙听了一愣,心想,自己差一点儿就办错了事!天下还是好人占多数,坏人毕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说:“你们大可不必担心,也不用逃命了,这艾草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顶上,就不会得瘟病死去了。”说完,便跳上云朵,用拂尘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里。一到村子,女人就到处找艾草,又把这消息传遍了全村。后来,老神仙虽然在天上投了瘟药,但因人间处处都有艾草,所以也就都没事了。

从此,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今天是五月初五,中国人特有的节日——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这个节日,全国各地的风俗亦同。

听爷爷说,相传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一生才华横溢而投报无门,他痛恨朝廷腐败无能,愤然投江自尽。人们怀念这位才子,惧怕他的尸体被鱼虫啄噬,遂投喷香的肉粽疏散鱼群的注意力。故事就是这样,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今年的端午节,我跟爷爷一起过,因为爸爸妈妈太忙,不能回来团聚。奶奶离开我们有很多年了。这些年来,爷爷和我相依为命,我们家并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却有滋有味。爷爷也因为有我这么个听话的孙子而自豪,逢人便讲。可是只要讲到我学习上的忙,他就无能为力了,还好爷爷的建议,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爷爷给我找了家教老师,以弥补我学习上的缺陷。

今天爷爷早早地买来了粽子、还准备了我根本就没有见过的东西——雄黄、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东说说,西问问,好像当年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好奇。爷爷没有因为我“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边整理这些东西,一边跟我说话。

只见爷爷用棉花棒从雄黄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额头、手臂和脚背上,说是可以防蚊虫叮咬的;接着又讲雄黄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说是可以防止和驱逐蜈蚣、昆虫和蛇之类的害虫“入侵”。

听爷爷说起,端午节还是天气变化的分界岭,有古话说得好,“吃过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说,过了端午。天气会慢慢转暖,不再有冷空气空袭了,人们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学着爷爷的样子,把细线慢慢解开,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将早就不听话的鼻子往前凑了凑,好歹也先让鼻子“享受”下这天下无双的美味吧。一缕缕粽子的香味随即飘逸过来,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闭上眼睛,慢慢品位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记了旁边还有一位爷爷。

“快吃吧,亮亮!”我被爷爷的话语打断,这才睁开双眼,用筷子夹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来。“嘉兴肉粽,飘香万家”,一点不假,我吃的就是嘉兴肉粽。

“小娃儿穿绿衣,系上一根绿丝条。味道有咸也有甜,每年端午都要吃。”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呀?我想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特产粽子了!粽子可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的好东西呀!让我来说一说它的由来吧!

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被别人陷害跳入江中,村民为了大鱼不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扔粽子下去给大鱼吃。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并且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了吧!

我的外婆是一个包粽子能手,她会包许多种粽子,有猪肉粽,豆沙粽,番薯粽,蜜枣粽等等一些各种各样的粽子。每到端午或者春节的时候,她就会包好多好多好吃的粽子送给亲朋好友,祝大家健康平安。今天我就要去外婆家把这门手艺学到手。

我刚来到外婆家,就看见外婆把包粽子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了,有泡好的糯米,腌好的猪肉,已经煮过的粽叶。开始包粽子了外婆先拿出一张粽叶,把它折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里放上一层白白的糯米,然后再把手抖一抖,我问外婆为什么要抖一抖呢?外婆说:“这样能使粽子煮熟后不散开。最后用粽绳紧紧的系上,就这样,一只肉粽子就包好了。

我也学着开始包了,看着外婆轻轻松松地包了许多个,可是我总是笨手笨脚的怎么也包不好,不是把粽叶给包碎了,就是把米给漏出来了,好不容易包好一个,可是跟外婆包好的一比较,简直是天差地别!外婆劝我别灰心,她说只要认真去学一定会包好的。果然,我包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快。我想我一直坚持下去一定会和外婆包的一样好!

今天我学会了包粽子,虽然包的不怎么好,但是我相信自己会越包越好的,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相传,五月初五那天,楚国的屈原大夫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后代在五月初五那天,都会自发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大夫。

今年的端午节,妈妈也买来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很多种,有蛋黄味、有肉味……应有尽有。我挑了一个红枣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纯糯米做的,形状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个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绑在粽子外层的线,然后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叶一层一层剥掉。一个金黄色的粽子就呈现在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软软的,带有竹叶的清香,吃上一口,令人回味无穷。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大夫投江自尽,老百姓全力打捞他的尸体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一只粽子就被我消灭了。

我吃完后想:粽子这么好吃,希望在遥远的未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会失传。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每当端午节来临,我都会迫不及待地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端午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风俗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参与传统活动、品尝美食、了解节日背后的寓意,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首先,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让我体验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等。我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参加过家乡的龙舟比赛,整个河面上都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看到队伍们在竞技中拼尽全力,我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另外,挂艾草、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这些活动寓意着消灾驱邪,保佑平安,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祈求。通过参与这些传统活动,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永恒的力量。

其次,端午节的美食让我瞬间回到了童年的味道。端午节最有名的美食当属粽子。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亲手包粽子。包粽子是一项细致而有趣的活动,我会和妈妈一起将糯米、红枣、豆沙等馅料包进粽叶里,然后细心地缠绕成粽子的形状。每当捧起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撕开那层粽叶,闻着香气,咬下一口,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此外,还有蛋黄酥、艾叶饭等端午节特色美食,它们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让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与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美好时光。

再次,端午节的寓意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寓意,端午节也不例外。我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爱国诗人,同时也代表着对他的缅怀和追思。屈原为了国家的命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牺牲。这让我明白了忠诚和奉献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端午节的寓意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触动,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奉献。

最后,端午节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端午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会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制作粽子,参加各种传统活动。在家人的陪伴下,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而每年的端午节也成为我们一家人共同回忆和传承的重要场合。我深刻地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也明白了家庭团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通过参与传统活动、品尝美食、了解节日背后的寓意以及与家人的团聚,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独特的魅力。在这个节日里,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亲人的陪伴。端午节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对生活的热爱。我希望将来的每个端午节,我都能和家人一起度过,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今年,我有幸亲身参与了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深深感受到了这一节日的独特魅力。以下是我对于端午节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端午节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节日。在庆祝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例如,我们了解到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并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来表示对他的怀念和缅怀。了解这些传统习俗,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端午节是一个重视家庭的节日。在端午节这一天,家人会一起包粽子、赛龙舟,共同度过一个快乐的时光。我和家人一起包粽子,虽然笨手笨脚的,但是大家都很开心。而赛龙舟更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团结协作的运动。我们全家人一起划龙舟,配合默契,最终成功地划过终点线。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圆的力量。

再次,端午节是一个充满美食的节日。毋庸置疑,粽子是端午节最经典的食物之一。在庆祝活动中,我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从咸肉粽到豆沙粽,每一种都有独特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此外,还有糯米饭、艾叶鸡等丰富的食物,让我大饱口福。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食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独特风味。

另外,端午节是一个重视体育与健康的节日。在庆祝活动中,各种体育竞赛如赛龙舟、包粽子比赛等层出不穷。参与这些比赛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更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些运动不仅让人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最后,端午节是一个重视友情的节日。在这一天,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共度欢乐时光。我们一起包粽子、赛龙舟,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和力量。无论在竞赛中还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友情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主题。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家庭、美食、体育和友情的节日。我在今年的庆祝活动中体会到了这些方面的魅力,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以后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传统与习俗,将端午节这一独特的节日传承下去。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四

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到了。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把门上插上艾条,小朋友们的手臂上会扎上五彩丝,脖子上戴上香包来辟邪并带来一年的好运,最重要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纪念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醒,为我扎上了漂亮的五彩丝。和爸爸妈妈来到姥姥家一起包粽子。我看到姥姥早已做好了包粽子的准备,盆里泡着墨绿色的粽叶,一粒粒白白的糯米像喝饱了水的小珍珠,这些都让我感觉到非常新鲜。只见姥姥搭好几片粽叶,再放上糯米,折来折去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拿起来就要放到锅里去煮,姥姥笑呵呵的说:“先等一下,它还有一个伴儿呢!”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粽子是一对儿呢,姥姥又包了一个,用草绳把它们绑在一起,一个粽子才算真正包好了。就这样,我们全家人齐心协力很快就包了一大锅胖乎乎的粽子。

终于要煮粽子了,姥姥点上旺旺的火,倒上满满的水,火在锅底舞蹈,水在锅里歌唱,木柴烧的噼里啪啦,水被烧的吱吱呀呀,我在一旁焦急的等啊等啊,粽子的香味飘出来了,我贪婪的吸吸鼻子,呀!好香啊!

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谈论着中国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有趣的.风俗,这个端午节过的真开心。

我喜欢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喜欢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五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端午节的`初中作文:我最喜欢端午节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就是端午节。

这端午节颗是我国传统节日啊。在那的时候天,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妈妈一大早就去买包粽子的材料。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妈妈都买了2个小时才买到。材料买好了,我们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们开始包粽子了,连年纪很老的奶奶也来帮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们拿粽子去煮。过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们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还有赛龙舟。一大早妈妈就煮起了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和妈妈要去参加龙舟大赛。我们吃完早饭,就去比赛场地了。比赛开始了,我和妈妈划呀划终于超过了1号。我们划了差不多1个小时。终于到了终点,我和妈妈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赢了。奖品是大粽子。我们把大粽子抱回家给奶奶吃,奶奶说“我很喜欢”。

这就是我最喜欢端午节的原因了。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六

本文将介绍我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将会描述端午节的历史和流传的传说;第二段将会讲述我个人在这个节日中的习俗和食品体验;第三段将会谈谈我在端午节中的社交和亲情体验;第四段将会介绍我对端午节文化的思考和领悟;最后一段将会总结我对端午节的一些个人心得和感悟。

第一段:端午节的历史与民间传说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据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坚持为国家而战,但最终被贵族流放至湖南岳阳。在他离开后,岳阳百姓们把粽子投入汨罗江,以保佑他平安归来。而至今,我们每年端午节都会吃粽子和赛龙舟,以纪念屈原和岳阳百姓们的这个故事。

第二段:端午节的习俗和食品

在这个节日中,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吸引人的就是粽子和赛龙舟。我喜欢吃咸肉鲜粽和红枣甜粽,口感丰富,味道美妙。除此之外,我还喜欢吃端午节期间的糯米饭、五香豆、鸭蛋等传统美食;而赛龙舟也是这个节日中非常受欢迎的活动之一。龙舟竞赛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可以加强身体和心灵。当我们一起赛龙舟时,相互配合,充满团结和竞争精神,感觉非常好。

第三段:端午节的社交和亲情

我和我的家人、亲戚、朋友一起度过端午节是非常愉快的经历。我们通常会在这个时候聚在一起,吃美食、聊天、唱歌、看电影或是赛龙舟。我感谢端午节这样的机会,让我能够与家人、亲戚和朋友们相聚,感受到家庭和社交的温暖和快乐。

第四段:端午节的文化思考和领悟

在这个节日中,我们不仅仅要享受美食和乐趣,还要思考并传承端午节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给下一代传递和保留这一节日的美好,让它成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个目标做出一些贡献,比如宣扬端午节文化、组织赛龙舟比赛、举办端午节文化展等等。

第五段:个人心得和感悟

总的来说,我觉得端午节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节日。除了有美食和乐趣,它还传承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团结、和谐和亲情。我希望在以后的端午节中,我能够和我的家人、亲戚、朋友们一起度过这个节日,继续感受到端午节的快乐和美好。同时,我也愿意为传承和发扬端午节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七

姐妹们、朋友们都纷纷回家了,因为明天端午节。

刚刚送走了橘子,一个人回到工作室。

一连几个晚上都将一个人度过。

她们三个都在的时候,吵着闹着还总有烦着的时候,只是在这个时候,会格外的想念。

这样的感觉我得习惯,再不到一个月,我们就真的要离开,她们各自去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只有我,习惯似的,一个人留在这里。

看完了《绝望主妇》第四季的完结篇,最后旁白是这样说的:我的朋友们每周还会坚持见面聊天,这样的小小聚会与扑克和八卦无关,只是每七天她们都要聊聊彼此生活中的故事,她们在经历苦难和幸福之后,发现了人类的天性,那就是没有什么比友谊的长存更重要,尤其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 我相信!

我也渴望有那么一小撮朋友,每七天,或者每个月,哪怕每一年可以坐下来聊聊心声。

好久没写东西了,不是没有的写,在汶川地震后真的有太多感触要写,只是觉得任何文字都无法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任何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都不如冲到第一线去抢回同胞的生命来得实在!!!

只是我没有那么做,或许是没有机会,或许是没有勇气,或许是没有资本,总之我还过着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的生活!一样吃饭、一样学习、一样出外业、一样写文章。

我们的确应该理智面对这场灾难,死者安息、生者前行!

明天又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却有那么多那么多同胞再也无法与亲人团聚,无辜的生命竟脆弱到来不及半点思考就匆匆、永远地离去!

活着真好,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就改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经历了5.12汶川地震后,全国人民都应该振作起来,永远都不能忘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离开我们的同胞,同时也要珍惜自己还活着,珍惜这次让我们为他人做更多有意义的事的机会!!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八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深受中国人民的热爱和欢迎。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这些活动传统而充满乐趣。在我国的不同地方,人们庆祝端午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与中国历史、文化、传说有关联。下面,我将分享我们班级在这个端午节所取得的心得体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个美好传统。

第一段:制作粽子,传承美食文化

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制作粽子的传统。在这个端午节,我们班级也学会了如何制作粽子,这让我们更有机会体验端午节的传统。制作粽子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配合的过程,需要一起分工合作,协作完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制作粽子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会更珍惜班级团结的力量。

第二段:欢度端午节,传承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其历史、文化、传说,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我们班级也一起挂起了艾叶,又进行了龙舟比赛等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活动,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欢度端午节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到了许多民族文化的知识。这种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形式,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更能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段:品尝粽子,传承独特美食

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粽子已经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因为它历史悠久,食材丰富,口味美味而倍受喜爱,所以在端午节我们班级也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南北风味不同,因地制宜,班级里有的同学偏爱咸粽,有些同学喜欢吃甜粽等等。这样的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的风土民情,也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美食,保护民族的美食文化。

第四段:策划活动,传承团队精神

作为一个班级,我们不但是一个学习的团体,更是一个互帮互助的集体。在端午节的筹备中,我们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身体力行策划了各种有趣的活动。我们分工合作,从制作粽子到舞龙舟,每个同学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这样的协作助力,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

第五段:总结回顾,传承优秀传统

细数这个端午节,班级从制作粽子到舞龙舟,从挂艾叶到品尝美食,每一件事都令我赞叹不已。在活动中,我们充分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收获了深入的文化体验。在不断探索、体验中,我们更加珍惜和喜爱自己的文化,意识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希望我们能够记住端午节所给我们的印象,珍惜并发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九

端午节每年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为我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体验和感触。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并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端午节期间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传统文化

在端午节庆祝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我们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在哪一天,以及为什么会吃粽子、赛龙舟。我们还学到了爱国诗人屈原遭受国难而投江自尽的故事,以及习惯了解皮毛的我们可能会不知道的多种节日传统。这让我更加了解了我自己的文化,并深入了解为什么象征性与味蕾是如此重要。

第二段:参加活动

除了了解传统文化,我们还参加了各种端午节庆祝活动。这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斗鹿蛋、贴“艾叶”、喝雄黄酒等等。这些活动让我感受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欢乐。我们有机会与家人朋友一起迎接国家比赛和稍有烟火气的庆祝日,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根和民族凝聚力。

第三段:传统手工艺品制作

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粽子是端午节庆祝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在端午节期间,我们与家人和朋友共同制作了粽子,这是一个充满乐趣的经历。制作粽子需要仔细的技巧和配合,这也让我们更加欣赏这种美食的背后的复杂程度。与此同时,制作粽子也是一种了解食物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恢复我们生活的细节。

第四段:与世代相连

端午节期间,我们会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参加庆祝活动。从小孩儿到老人,我们看到了代际的传承和相互支援。在这种跨越各个年龄段的聚会中,我们收获了彼此的关爱和地道的美味食物。这使我们认识到中华文化通过代际传承而不断更新,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联系。

第五段:感恩

最后,在体验了端午节之后,我们应该感谢历史和传承,感激这个节日背后的文化和价值。我们要感谢祖先们创造和传承了端午节,感谢我们的文化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与世界分享中华文化。我们还应该记住爱国诗人屈原遭受的故事,感激他为中华文明做出的贡献。端午节是我们的文化符号,我们应该珍惜它并继续传承下去。

总之,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更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它让我们了解我们的身份和民族精神,并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经历和经验。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参加庆祝活动、传统手工艺品制作、与世代相连和感恩,在端午节期间,我们所有人都有机会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的魅力。

端午节散文名篇篇十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