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两会工作报告(通用5篇)

解读两会工作报告(通用5篇)

ID:4304766

时间:2023-10-07 12:19:09

上传者:笔尘 解读两会工作报告(通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解读两会工作报告篇一

委员点评:邱立成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谈到物价,没有回避去年调控任务没完成的问题。今年提出调控物价要减税、扶持、让利、规范等多措并举,操作性较强,强调降低中间成本的部署也十分及时。

提高两个“比重” 改革“攻坚克难”

民意期待:“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分别位居新华网和人民网两会调查关注度“榜首”,公众期待改革向纵深推进。

报告回应: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强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

代表点评:朱丽萍代表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着墨较多,多策并举直指难题,收入分配“调高”“提低”“扩中”,社会保障“扩面”“提标”,这一系列安排显示政府有决心攻坚克难,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投入给出“硬指标” 敢于作出新承诺

民意期待:教育、医疗、就业——“老三难”关乎千家万户,一直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点民生领域。

报告回应: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代表点评:王荣华代表认为教育经费占gdp的4%,医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这些数字鼓舞人心!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问题给出了“硬指标”“硬杠杠”,是向老百姓作出的庄严承诺。民生大于天,不仅要加以保障,更要持续改善。

突出“监管能力” 把好“入口关”

民意期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热议,如何把好“入口关”,成为重大民生关切。

报告回应: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委员点评:冯幸耘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食品安全的部署虽然言简意赅,但直中要害。食品安全问题是个老大难,关键是要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制度,协调联动,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首次写入政府报告 强调避免短期行为

民意期待:去年多起重大校车事故让校车安全成为民生新热点。舆论普遍关注,如何建立投入和监管的长效体系,避免短期行为。

报告回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

代表点评:张凤宝代表认为,报告为校车安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而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支撑”,令人鼓舞。

强调推进“政务诚信” 构建社会征信系统

民意期待:3月5日是第50个“学雷锋日”。新时期应如何弘扬雷锋精神,如何加强道德诚信建设,值得每个人深思。

解读两会工作报告篇二

2022年3月,全国两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议中,李克强总理作出的报告指出:“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从他的讲话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创新、以及改革和生态文明方面的成就有着巨大的提升。首先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一带一路”稳步推进。生态文明方面也有着持续推进的趋势,除此之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是我们日常可以感受的到的。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疫情的缘故,我们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但我国的疫情防控成果也在持续不断地巩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中国人,我们也感到无比骄傲。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敢拼敢闯的魄力,主动担当作为。用青春守护信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为建设美好新中国贡献力量。

解读两会工作报告篇三

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储朝晖认为,要保证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的4%目标,具体几方面对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即地方政府应该做些什么。目前而言,中央政府已经开始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确保教育经费4%的实现,“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加强薄弱环节的推动,使钱的使用提高至最高效益。”

“教育经费占gdp的4%,我觉得与教育思想、教育指导思想体制这些方面来比,当前的经费并不是主要问题,我们的经费是怎么合理使用的问题。有些学校的经费,浪费惊人,有些学校需要经费的又确实没有钱。”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也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担忧的是,虽然我国教育在教育投入增长的背景下有大发展,却没有大变化。教育和人才在规模上快速发展,却缺乏质量。

他表示,《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考试升学制度改革,都直指当下的教育问题要害,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些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阻力较大,进展缓慢。

4页,当前第41234

解读两会工作报告篇四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我认真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受鼓舞,为过去一年来我国取得的全方位、开放性的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感到振奋、骄傲和自豪,对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有了深刻的领悟。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大家只有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砥砺前行,才能把人民关注、关心、期盼的事变成现实。

解读两会工作报告篇五

今年部分重点工作将在财政,政府投资,减税,就业,政务服务,消费,创新,乡村振兴,开放,环保,教育,医保,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同时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会议指出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

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要做到铭记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肩负起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希望。其次我们要坚信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

作为自小生活在新疆的维吾尔族的新青年,新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发展的

事迹

,给我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将永远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带来的一切。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作为当代新青年我坚定国家富强、民族

振兴

、人民幸福的志向,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想。立志的同时我会做到脚踏实地,将理念付诸于行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