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一课读后感 一个人住的第三年读后感(实用5篇)

漫长的一课读后感 一个人住的第三年读后感(实用5篇)

ID:4324177

时间:2023-10-07 16:53:21

上传者:灵魂曲 漫长的一课读后感 一个人住的第三年读后感(实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漫长的一课读后感篇一

掏张纸片算一算,抛开中学和大学住宿舍的日子,我在外面一个人住也是第五年了。有两年半是当学生,后来是当牛马,最后当了“猪仔”,到这南洋来讨生活。

和直子到东京来追求“成为插图家”的梦想相比,我所希望的只是多赚点钱、养家糊口、交房贷、将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我这个小人物的理想。明白自己要得到什么,就会比较容易面对自己失去的东西或者眼前的窘迫。

看直子絮絮叨叨讲自己的做饭经历,我就会又同情又艳羡。我一个人住,连饭都不做,整天在外面的小贩中心吃:盒饭、鱼丸汤加饭、鱼片汤加米粉、海鲜汤加饭,这几样翻来覆去地吃。有时候吃到质量差的米饭就会嗷几声,因为肠胃消化力差,吃了太硬的饭常常要难受很久(这个,可以当作我从心底里向往吃软饭么?哈哈)。只要配点老干妈和橄榄菜,我就基本满意了。吃饭这个事情,一个人住的时候要么极简陋,要么极放肆。比如上个星期六我就一个人去吃自助火锅,因为实在是想念麻辣木耳和金针菇的味道。喝酒的情况比较少,像她那样喝啤酒喝到醉倒的情况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偶尔周末喝一点烈酒,就着从国内带过来的腊鱼腊豆干看球赛或者午夜场电影,倒是感觉很不错。这个时候最怕是看到恐怖片,甚至恐怖片的片花。我第一反应是眯上眼睛,伸手摸遥控器,转台。有时候也试过疑似鬼压床事件。要是能挣扎着爬起来就开个小灯继续睡,要是怎么都醒不了,我也练成了在梦里自我安慰“这是梦,我是在做梦”的本事。像那种看完恐怖片就洗澡的事情,我是不会干的。开玩笑,要是掉出点什么不应该掉的东西,难道让我在浴室里面晕倒吗?丢双份的面子,不行不行。

自己在异地生活,特别担心要找偏僻的地方。我的方向感有点差,就这么巴掌大的城市里都迷路好几次了。实在找不到目的地的时候,还好可以打个的,美其名曰“条条大路通罗马,还有的士就不怕”。像直子在《一个人上东京》里面写的在地铁站里面迷路的事情,我也试过。地铁站里面不能打的,但是可以问人。“路字下里面一个口”,这是我们家领导从小就教育我们的(他一早就看出了我容易迷路的特质)。在地铁站外头不选择问路,是因为路面的转弯转角太复杂,我的短期记忆不好,刚刚听人介绍完就忘记了,很不好意思。但是地铁站里面线路基本还算是明确,比较适合问路(请大家不要问我线路那么明确你怎么还迷路啊,我容易脸红)。

直子画的小人看起来就比较笨。或愁眉苦脸或欢天喜地,都看起来呆呆的。似乎是好像特别好欺负的人。像直子说她在东京街头遇到那些诡异的推销员,我就常常遇到。还有骗子啊、募捐的啊、推荐入教的啊,冷不丁冲出来在路上和我说话。我走路喜欢胡思乱想,一般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他们冲过来说什么,总是吓一跳。这种事情其实很郁闷。让我觉得我脸上写了字,“这里这里,有呆子”而且是有中文、英文、马来语、印度语的不同版本(新加坡的四大种族,外面的公共告示牌一般都要有四种语言)。我还记得我第一次遇到骗子的时候,想着“哦,原来新加坡也有骗子啊”,后来转念一想,“哼哼,我就算要破财也应该照顾祖国的骗子,不能便宜了外国的骗子”。我对公益募捐的小孩没有抵抗力,当年自己也是这样的啊,还有将来自己的小孩要是也站着募捐应该是希望有人掏钱的吧,想着我就常常掏钱包找硬币。最近捐的比较少,因为我出门老穿t恤短裤人字拖,看起来像没有钱的学生,捐款的小孩一般不会看我,我也就低头走过去。所以我前面说的同情募捐的小孩那是伪善。请大家忽略吧。

看直子画她的房间比较好玩,那么多细碎的东西,每个角落都有。我的房间也挺乱就是了。刚住进来的时候,床是床,窗台是窗台,衣柜是衣柜,现在当然有了明显的区别。最明显的是书越来越多。我的书已经占领了床底、窗台,现在开始侵蚀我的床。周日睡午觉的时候就听到轰的一声,我迷迷糊糊地想,哦,书倒了吧。然后继续睡。还有试过半夜鼻子撞到书的状况,多数是因为睡着了之后掌握不好转身的角度,容易出意外。放床头总比放脚下好,我试过蹬飞了好几本书。不过半夜爬起来改房间摆设位置的事情我可没有干过。家具太少了,没有什么好摆弄的。有时间还是翻翻书上上网好了。

最感慨的是直子的生病记。实在是太有同感了。一个人住的时候如果突然生病了,千万不能随便躺下。得先储备粮食和水,还得通知朋友让他们查勤。一般不要第一时间通知父母。要等好得七八分,有把握的时候才去赚同情。整本书我特别喜欢看生病记。单身小人物的无奈和努力,就是这样的了。

漫长的一课读后感篇二

花了5个小时,看完了这本年度开山新作,150千字,我觉得我看的也够快的了,要知道薛立大姐写了三年的啊。

先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么书。大姐说她是一个念头纷飞的人,而这本小说的是在一个黄昏时分,下班的人潮中,被她抓住的一闪念灵光。灵感来源于自己的儿子和小侄女,还有一些对生活的感悟和观察,最终写出了这本超现实主义幻想小说。

说实话,我觉得这书写的很好,薛大姐不愧是华东师大当年的高材生,将当初所学的都积蓄到现在,再加上在电视台看电视剧等的生活经验,整整磨砺三年,往出版社一投就中了,故此才有了这本感人至深的作品展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说到这里,在此我想说一下关于纸媒和网媒的区别,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某个好友总是冲我吼道,说:“你丫不是鄙视网媒么,干嘛还这么关注……”虽解释过,但没有说过纸媒和网媒的区别,下面我就说说个人观点,不到之处,敬请谅解,毕竟本人阅历有限,也不是名人,说的话代表性小。

纸媒最大的优点就是立意,它的立意都很有代表性,而且相对网媒而言更有教育意义;在用词和言语方面也很规范严谨和精练,能够给读者耳目一新,或一种犀利的感觉;在表达上更多的注重叙述,而不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白,因此显得很简洁明了。而网媒恰恰与这些相反,它可以为所欲为,肆意忘形。当然,我不否认网媒中也有很多的精品,因为没法办只能拿网上去发的作品。

《住在你的世界里》,以澄子(程澄),蒙瓜(周蒙),棍子(郑波),大眼四人组成主角,然后以miss田、美轮、美奂等配角构成,全书以澄子和蒙瓜两人的眼界,来叙述着生活中的种种艰巨考验。原本澄子是个野蛮的女孩,而蒙瓜是一个怯生生的腼腆的男孩,他们都害怕同班的“天下第一神棍”的棍子和非好好学生的大眼,但是一系列的曲折经历故事后他们成了好朋友,并且受各自的影响,向着正向的积极成长。

整本书没几件大事,但就是叙述得那么的合情合理。先是澄子登场,然后发现自己的意识在蒙瓜的身体里。蒙瓜也发觉了,刚开始吓着了,但后来他们由于共同支配着一个身体而逐渐地互补互进,不断增加了他们的友谊,也给了他们自己很多的反思,更不用说对我们读者的意义。

昨晚看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明明知道是催泪大作,可看的我一直在捧腹大笑,前面读起来确实很轻松,可今天将剩下的部分全部看完后,真的没怎么笑,因为实在是笑不起来了,偶有三处笑了,但立马会受后面情节的影响而悲沉。

全书的教育意义我就不说了,只想说一下自己觉得有几段颇有感慨的话语。

当蒙瓜妈妈告诉蒙瓜,“我和爸爸觉得要分开生活。”

蒙瓜闷声回答:“不如直接说你们离婚了,我又不是小孩子。”

“是,我们离婚了,爸爸搬出去住。”

沉默了很久后,蒙瓜妈妈依然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解释。这种大人无奈的心境,又有多少人懂得明白,更不要说小孩去理解,更何况蒙瓜的家庭是那么的好,妈妈是那么的贤妻良母,面对生活的无奈,蒙瓜妈妈也没办法。

“人们是为了快乐才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在一起不再快乐了,就应该选择离开。”

这是蒙瓜妈给蒙瓜的解释,但是却让我对现实很是感慨。也许大人觉得这对小孩子是很合理的解释,可是小孩子想要的不是解释。他们想要的只是一个家,有爸爸,有妈妈。

任凭蒙瓜妈怎么说:“爸爸妈妈在一起,已经不再快乐了。”“一家人不一定要住在一个屋檐下呀!”

蒙瓜依旧觉得:“一家人当然要住在一个屋檐下!你们的问题为什么你们不能解决,为什么非要把我扯进来?你们吵架,为什么让我哭?既然要离婚,当初为什么还要结婚?为什么要妈妈,就不能也要爸爸?”

爸爸要离开的那天,提议要和蒙瓜一起转转,可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怎么才好。小心翼翼试探,“去吃汉堡?”

然而汉堡那东西以前他们一直不让蒙瓜吃的,说是垃圾食品。所以当蒙瓜爸爸说:“也许今天可以例外。”蒙瓜很识趣的说了句不饿。

父子沉默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彼此都有想法。

“爸妈离婚的孩子都很不幸。”

“谁告诉你的?”蒙瓜爸之所以觉得惊讶是,儿子不但先开口,还说到了重点。他之所以会疑惑,还是没有从蒙瓜的角度来考虑,或者说考虑的不够彻底,不够细。没想到十岁的孩子能知道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社会。

尽管蒙瓜爸告诉蒙瓜“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你心的感受。”“妈妈跟你说过吧,爸爸还是那个关心你的爸爸,妈妈还是那个爱你的妈妈。一切都没变。”“记着,儿子,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永远是爸爸妈妈最爱的儿子。”

蒙瓜始终觉得觉得爸爸是在强词夺理,是在撒谎。因为他觉得离婚了,就是变了。因为他曾去过棍子家,见过棍子的妈妈,也在公路上见过棍子的爸爸,还有那个身边站着将一只手放在隆起的肚子上的女人。棍子是可怜的,虽然他爸爸有钱,但是不要他和妈妈。

当然,蒙瓜终究是小孩,任然要依赖爸爸妈妈。所以原谅了爸爸,没有再和他争执。

沉默了半天。问他爸爸“你会经常来看我的吧?”

爸爸说:“当然”

“会找个新妈妈吧?”

“……”爸爸没有说话。

“会比妈妈和我在一起开心吗?”

“……”

为什么蒙爸爸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社会是现实的,生活是残酷的,不是你说怎的就怎的。

但对蒙瓜而言,对小孩子而言,他可能不懂,但他懂的――放弃现拥有的,就说明你有更好的。别怪我这么问,我就是这么理解的,或许这才是蒙瓜的理解,小孩的理解。

其实,蒙瓜的家庭真的挺好的,但不知道为什么爸妈就是离婚了。薛大姐没写,我只能理解蒙家太固有化了,以至于多年来毫无所变的生活给了蒙爸压抑的生活,要知道这个社会可是一天一个样啊!蒙妈很好,但生活需要激情,需要活力,若如同死水,鱼虾也活不了,更何况如人。

值得庆幸的是,离婚后的`生活,各人都受到了影响,给彼此以反思。当蒙瓜在医院急救的那刻,蒙爸蒙妈或许醒悟了过来,他们离不开蒙瓜,也离不开这个家。最终依旧是蒙瓜所谓的一家。

当撞了澄子的肇事者被抓,蒙瓜也出院后,三个小家伙躺在草地上,那只喜鹊从藏身的树叶腾空而起消失时,澄子感叹了一句,“真想变成鸟儿啊……”看似一句很普通的话语,我却看到了孩子们的心声,那才是他们最最真实的想法。小小年纪,天天背着沉淀的书包,面对着堆起来比自己还高的作业,还有那圈养的生活,和一只鸟又有什么区别。

棍子问:“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

大眼说他只想做个好爸爸,一辈子也不喝酒,不打小孩……

蒙瓜只说了句他想到了,但是唉,还是算了的没说出口,反而问棍子。

“医生吧”棍子轻描淡写的回答。

其实,那个回答也是蒙瓜的想法,只是蒙瓜觉得自己太笨,没希望,不好意思说出口。而棍子觉得光线刺眼而用手臂挡在眼前,印证了蒙瓜的那句话“是因为澄子,想救澄子才想当医生吗?”只是他不好意思承认罢了。

澄子说她只想当个好女孩,虽然她明白她没有未来。

是的,每个人的人生只有这一世,错过了,就终究是错过了……几个小家伙的诉说着自己的将来,你会发现,倘若人能分正反面,那么大眼说的是他反面爸爸,澄子说的是反面自己,而蒙瓜和棍子,是因为想要救澄子。所以说,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教师,理想的诞生是生活环境。真心过后,我们都懂得感悟。

是的,几个月下来,澄子妈承受不起,不得不放弃治疗。她给澄子擦洗干净,给她编麻花辫,给她扎蝴蝶结,亲吻她的小手,诉说着她的无助于歉疚。

“对不起,妈妈不能帮你梳你最喜欢的马尾,那样躺着,会很不舒服吧……有句话,妈妈从来没对你说过,妈妈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啊,就是把你生下来……你是妈妈见过的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的小公主。”

“……妈妈知道自己总是不开心,但其实,妈妈因为有你,每天都开心的不得了……”

“妈妈知道你不喜欢扎什么蝴蝶结,觉得太罗嗦,太女孩气。可是,无论如何,妈妈都希望你漂漂亮亮的。”

“很早很早以前,姥姥跟妈妈说过,如果小孩子太可爱、太完美了,老天爷会嫉妒她的妈妈,把孩子从她那里带着,留在自己身边……所以,可能是老天爷太喜欢你了……妈妈想和老天爷抢的,想一直,一直和老天爷抢下去,可是……妈妈抢不过老天爷的呀……对不起,乖澄子,妈妈得放手了,妈妈得放手了,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想哭,眼泪一直在眼圈里打转,硬是忍着没让溜出来。

漫长的一课读后感篇三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觉得很亲切。封面的插图,也简直就是我的生活嘛。住了5年的小窝,寒酸简单的冷冻饭,在常去的超市里购物,借沐浴时间逃避现实,不小心看了恐怖片的夜晚,患了感冒的冬夜,笨拙的防盗法,半夜三点改变家具的位置……这些也都是一个人居住的人可以列出的条目。

一个人住,尤其是冬天,窗外的冷空气都呈压迫状地贴在玻璃上,一个人,更觉得寒冷。在十来平米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地。一张单人床,一个沙发,一张桌子,一个椅子,一台电脑,一个折叠桌,一个……,它们都安置得很好,虽然也像直子一样,突然的发神经,把东西换来换去的折腾,可是平时,它们都安置得很好。就是我自己一个,无法安置的妥帖。

直子把一个人住的种种情况画出来给我们看,看这本书的时候,也犹如看着自己的影子。她的小惊喜、小郁闷、小恐怖、小糗事、小梦想……,都是细微的琐碎的。像一个人拿着放大镜,仔细看眼前生活。

没有大悲伤。

一个人住,欢乐要自己寻找。先是布置房间的喜悦,然后侍弄花花草草的喜悦,一个人享受孤独的喜悦。

可是一个人生活久了,慢慢连倾诉的能力也缺乏了。我有好多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看了大家的评论,原来每个人的生活都相似。可是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时候,我们还是一个一个的,擦肩而过也没有什么表情。

漫长的一课读后感篇四

很久就想写一些东西。在未离开北京之时,就曾构思写一些文字告别我亲爱的北京,一直延迟到离京一月后的现在。在北京前前后后已有两年,这两年,我走过很多街道,遇到很多人,看见过很美的风景,可是现在,和以后,那些曾经由陌生到熟悉的一切都会回归于陌生。纵使夹杂着不甘与落寞,我终是决定离开。在公司呆的最后几天,很难用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心境,我不断的游逛在各个办公室之间,偶尔跑回来接个电话,大概晚节不保说的就是此种。我很庆幸,那十多页的交接资料已在年初即开始整理逐步完善,否则以当时的状态,恐怕很难做好这件善后工作。

走的时候想给老板和老板娘分别发条信息,作以简单的道别,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提携和照顾,但是由于各种事积压在一起,直到匆忙的赶到家里,也没有再做这件事。我不喜欢这种仓促的感觉,来不及回味和告别,来不及好好收拾自己就要离开和失去。

在家里呆了一月,渐渐由开始时的无忧无虑的自在,转变为后来的平静,再到现在的很重的不开心。是的,不开心,很不开心。晚上倚在床边看书,然后不知不觉中睡着,半夜时候又醒来,遂又想起还没有洗刷,于是起来去洗脸,第二天可以很明显的看见自己的黑眼圈,并不比上班时候轻。昨天去邻家院里摘樱桃,我在那棵缀满了鲜红透亮樱桃的树下呆了一个下午,心思沉静。人在很多时候都是矛盾的,在忙的时候幻想着悠然自在的慢生活,对大自然怀有浓烈的向往,非常珍惜难得的一次出外踏青,可是在拥有了这种生活的时候,却又无比想念自己充实的生活。所谓幸福,所谓自由,都是相对的。回来的时候我采了几朵含苞欲放的粉红色月季,仔细修剪之后插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放在房间,有股淡淡的馨香。这种香,是我从前不曾闻到的,因为那个时候我的心里装满了太多的事情,已经装不下这一缕。现在,在我本命年的五月里,我怀着最简单的心感受到这些美好。

或许我还要失落很久,还要这样孤独很久,还要这样待业很久,但是除了这样一直平和的走下午,还有什么办法呢?之前的很多同事,说我是一个骄傲的人。这个我得承认,在我认真的工作的时候,在我向着更高的台阶不断的努力的时候,在我激励自己利用曾经的艰辛和痛苦堆砌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我真的是骄傲的。不去过问和关注周围的.是是非非,我每天要高效率地完成我的工作,尽量按时下班,在我的办公桌旁贴着我自己写的大字:淡定,没有什么坎坷是不能越过的!下班后不停的看书或者培训资料,连晚上睡觉之前都要想一想今天还有什么工作没有做好,那个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别的事。可是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也不会永远保持着同样一种状态。突然停下来,让我觉得不适应,让我觉得无所适从,可是,我终归还是要开始新的生活。

在去年年末时候,我开始写20xx年度总结,从各个方面回顾和总结那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每当有时间,都要打开写那么几句,可是因不明原因,在一个个大篇幅的段落之后,竟剩下一个小小的结尾无从写起,至今也不愿再读。或许我是想要一个合适的心境得以衔接,或许我在开始新的工作的时候复又会拾起曾经散落的那些人生,当下的这一段,只是一个休息和过程而已。不断看到周围有人事业有成,有人幸福美满,所谓成家立业,我算是一样未成。

坐在广场旁的长廊上,看着形形色色的人走过,会感觉生命就是一个个未知,不知道人生几何,下一步走到哪里。许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变的那么模糊,曾经那么坚信的,那么执着的,一直相信着的,其实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在一段时间我喜欢一段音乐,听一段音乐我怀念一段时光,就这样一直走着,那些年华,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离别和终殇,无处诉说。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都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或许我应该感谢岁月,让我平和,也应该感谢那些走到我生命里的那些人陪过我。我相信生活终不会放弃我,而我也不会放弃我自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写在本命年里的五月,谨以自勉。

漫长的一课读后感篇五

直子的书很有知识性。因为自己也会时常的去日本出差,日本的铁路和中国的完全不一样,线路交错关键是路费不便宜埃但是直子在书中却把搭乘铁路介绍的井井有条,不仅知道了怎么坐划算不走冤枉路,还有沿线的美食美景,这次铁路沿线的温泉之旅是我的大爱。这个季节还有比泡泡温泉更惬意的事情吗?最向往的是泡油温泉,想感受那种飘着油花的感觉,洗完后皮肤变得滑嫩嫩的,真是羡慕死了!如果可以像直子这样把旅行中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有趣的,()都汇集在一本书中,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机会去日本玩,到那时能买到一本直子的书,感受直子的畅游也是一番幸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