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汇总5篇)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汇总5篇)

ID:4374667

时间:2023-10-08 16:29:51

上传者:JQ文豪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一

上学期的名著导读课,我选择的作品是鲁迅的《朝花夕拾》,当时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虽然我自己很投入,激情澎湃,但是暴露了我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次教学大比武,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又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选取了《名人传》这部作品。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好多媒体,扩大其它学科的修养。这次做课,音乐的使用成为了广受好评的一个亮点,也有很多学生在听后感里谈到音乐的部分令他们印象深刻,甚至有学生说因此从一贯地喜欢流行音乐开始对古典音乐有兴趣。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的重要前期工作之一就是在读《贝多芬传》的同时,把能找到的贝多芬的音乐都反复听了无数次,尤其在深夜独自聆听,有许多触动灵魂的感受,这也成为这堂课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在课堂上,音乐成为贯穿始终的线索,既是引领,又成为情感的渲染烘托,最后达到高潮。我深深地感觉到,多媒体使用的确能帮助语文课,使它更加立体,更加感人。不过,用好多媒体一定不能为用而用,而是应该建立在教师有充分的前期准备的基础上,不能为了炫耀技术,或是单纯的增添环节,而是要用得到位,“到点儿”,要少而精。

3、能及时体察到学生的阅读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指导。

4、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仍然不够淡定、稳重。如果说,这堂课有一个亮点的话,那就是学生们的精彩表现。

《名人传》这本书对学生来说,阅读有一定的困难,书中没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国人名还那么长,书中的注释又太多,再加上那让人费解的音乐专业名词,对学生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认真读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全程陪读,共同完成本书的阅读。读后,应联系实际,利用一节阅读课,交流读书心得,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勇敢、坚强。

通过这次做课,我也深刻地体悟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做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时刻注意积累,扩大见识,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艺术和科学修养,不断地增长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把课程讲美、讲活。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以《贝多芬传》片段阅读指导为例教给学生阅读《名人传》的方法。

3、从名人苦难坎坷的经历中,感知他们伟大的心灵和崇高的品格,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热爱阅读,能以苦难为生命的养分,健康坚韧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偶像,说说你心中的英雄。作家罗曼·罗兰心中的英雄又是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简介作家、作品。

1、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初,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接连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长篇小说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为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2、主要作品:《名人传》又叫《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而成,被高尔基称之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也是这部小说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三、走进名人,感悟英雄

本环节选取《贝多芬传》的若干片段,对学生作阅读指导,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走进《名人传》。(因为七年级下册同学们学过何为《音乐巨人贝多芬》,对他有一些了解。)

1、忆说贝多芬

(1)说说你心中的贝多芬。

(2)教师补充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成就。(多媒体投影)

(3)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片段,学生欣赏、感受。

2、片段赏析,走近贝多芬

指导学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感知伟人的痛苦。

(片段1贝多芬遗书节选,片段2一八二二年《菲岱里奥》预奏会的惨痛经历。)

a、学生自由阅读这两个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b、再读这两个片段,关注贝多芬的内心独白及对他的细节描写,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贝多芬心情的语句找出来,多读几遍,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全班交流。

c、学生能感受到贝多芬内心的痛苦,但由于受阅读能力和生活经历的限制,领悟可能不够深刻,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感受人物内心深沉的痛苦和绝望。

d、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并转入下一环节。

(2)阅读下面三个片段,来感受英雄的伟大并理解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片段3贝多芬一八0一年致韦格勒书节选;片段4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贝多芬在维也纳成功举行《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的相关内容;片段5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评价。)

a、学生自由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

b、教师多媒体出示《贝多芬作品列表》指出其耳聋年限,让学生直观了解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耳聋后完成的。

c、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师生点评。

d、朗读赏析“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造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深刻理解贝多芬在苦难的重压下,不断抗争所焕发出来的那种生命的激情和力量。

e、师生讨论,明确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师明确: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伟大的人,那些在患难中永不屈服,不断成长,拥有伟大心灵和伟大品格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英雄,与成败无关。

四、分析作品风格,指导后续阅读。

1、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来说说《贝多芬传》的语言风格和我们之前读过的散文、小说是否一样。

2、教师分析文体风格,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1)体察情感,关注评论。

(2)从真实的'史料中去触摸巨人的灵魂。

(3)独立又统一的结构。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完成了《贝多芬传》中若干片段的阅读,共同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也对《名人传》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苦难对“名人们”的折磨和“名人们”对苦难的抗争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精神,承担痛苦的伟大勇气,正是这种坚韧顽强才成就了英雄,正如我国先哲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希望同学们能以书中的英雄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阅读中的困难,成就伟大的自己。

六、布置作业

1、制定阅读计划,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名人传》全文,做好读书笔记,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心得。

2、推荐阅读《约翰·克里斯多夫》,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三

一、揭示课题

1、直接导入

师:通过预习谁能告诉我小牛是用什么办法找朋友的?(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2、质疑

师:通过预习,把你懂得的问题提出来考考大家。(让学生自由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有意思的问题,看谁通过读书能解决?读书要注意读准字音,不掉字、不添字,边读边想。

2、小组合作读书。

小伙伴互相帮助把句子读通。都觉得难读的句子教师帮助、指导。

3、读后释疑。

师;初读课文你懂了什么?(围绕质疑中的问题)

4、示范读

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教师范读时,提醒学生认真倾听。

三、再读课文识生字

1、学生小声读课文,边读边记生字。

2、分小组合作识字,互相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猜谜语等)

3、分小组读生字卡片,丰富词汇。(卡片上拼音带字,组多个词)

4、请小老师教读生字、词。

5、抽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三个字“张、迎、或”,分别说说它们是什么结构?部首是什么?特别注意戈字旁的讲解。

2、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说说怎样写才好看。如:哪一画应该写长点,哪一画应该舒展些,哪一画靠近竖中线等。

3、描红。

4、示范写。

5、临写。

6、练习、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情导入

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学生出示相应的卡片,看谁出得又快又准。然后再请一个孩子教读。

2、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牛想找朋友,它贴出了征友启事。(引出课题)那它贴出了几张征友启事?(两张)教师出示小牛的两张启事。

二、品读感悟

1、请孩子们先自己小声读一读这两张启事,然后指名读。请其他孩子评一评。

2、在书上用波浪线画出两张启事的不同之处,请人到黑板演示。同桌互相说说不同之处的意思。然后请人在全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孩子理解“谁能做到”和“谁能做到其中一点”,体会“或者”的意思。)再分男女生读这两张启事。

4、师:小牛没找到朋友就去找老牛,它对老牛说了些什么呢?它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名说说。讨论:你在什么时候会对别人诉苦?引导孩子体会小牛一个朋友也没找到时的"伤心、失望、难过心情。(4、5自然段的学习)

(1)同桌互读,体会小牛心情。

(2)师生齐读。

5、师:于是小牛又贴出了第二张启事。这次它找到朋友了吗?小牛和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8―13自然段的学习)

(1)让孩子们说一说在平时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高兴事,演一演当时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孩子们体会小动物们看到启事和交到朋友后高兴的心情。

(2)小组内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读。学生评价。

(4)戴着头饰表演读。

6、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师引导:为什么小牛开始一个朋友也没找到,后来就有了许多朋友?(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如果你能既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虑到别人的爱好,那么一定能交到许多好朋友。

7、师生一起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读整篇课文,再整体感悟。

三、拓展延伸

你也来写一张征友启事。(先分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动笔写)教师指导一下格式。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组词。

【篇三】小学语文《征友启事》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四

教学背景分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是在学生学习完鱼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动物基础上的一课,是给动物分类的另外一种方式,相同种类的动物可能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比如鲸鱼、蝙蝠、猎豹都是哺乳动物,运动方式却不一样;不同种类的动物也有相同的运动方式,比如龟和蜈蚣都是爬行,袋鼠和青蛙都是跳跃;通过对动物运动方式的学习,使学生发现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属于哪一类动物没关系,而是由身体结构决定的,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对动物世界建立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行走、跳跃、奔跑、飞翔、游泳几类。能根据动物的外型特征判断一种陌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初步建立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结构是相适应的观念。能够归纳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游戏导入的形式,最后归纳出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类型——飞、跑、游、走、跳。

2.借助大量的图片的分析研究,使学生逐步建立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结构是相适应的观念。

3.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资源,认识动物运动的意义,发展对动物的关爱和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观察动物的兴趣。

2.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3.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判断一种陌生动物的运动方式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结构是相适应的。

教学难点:

认识动物运动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动物的运动方式课件

记录表

图片资料:动物骨骼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1.教师让一名学生看一种动物的名字(兔子、老鹰、马),然后让这名学生通过做动作的方法让全班同学猜。

2.提问:你们为什么能猜出来呢?(学生回答)

3.小结: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

(意图:激发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归纳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类型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学生自由举例)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飞、跑、游、走、跳。

(意图:通过观察归纳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类型,发展观察和比较能力)

三、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结构的关系。

出示动物的运动方式课件中的图片:金鱼和海豚,提问:它们的运动方式属于哪一类?你认为和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关系吗?(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记录表。出示动物的运动方式课件中的图片:豹子和鸵鸟,青蛙和袋鼠,乌龟和壁虎,麻雀和鹰,它们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和身体结构有关系吗?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表。

(学生讨论、记录、汇报)

提问:你发现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结构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小结:这样的关系,我们称为“适应”。

(意图:由易到难,逐个分析,逐步建立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身体结构是相适应的观念。)

四、认识动物运动的意义

动物为什么要运动呢?(学生自由回答)出示动物的运动方式课件中的动物运动的意义:动物捕食、求偶、逃避危险。质疑:如果录像中的动物不运动,会有怎样的后果?小结:动物的运动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使自身更好地生存下去。

(意图:认识动物运动的意义,发展对动物的关爱和兴趣)

扩展延伸

出示图片:动物骨骼,请你判断这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并说明原因。

布置作业:观察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篇五

这几天,我读了《名人传》之贝多芬传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受很深!

内容大概讲的是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但是他却双耳失聪,但是这并不能阻挡他在音乐上的脚步,他创作了一首又一首轰动世界的名曲,成为了音乐史上不朽的传奇!我觉得贝多芬他能成为音乐史上的`传奇,是因为他有毅力,他虽然双耳失聪,但是他努力的用汗水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虽然他的脾气不好,但是他却有才华,他创作了许许多多的名曲,而这些名曲的来源则是贝多芬用汗水将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他的才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所以,他才能创作出一首有一首轰动世界的名曲!

贝多芬,你是音乐坛上不朽的文明,更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