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 小班教育我会自己吃教案(优质5篇)

最新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 小班教育我会自己吃教案(优质5篇)

ID:4416751

时间:2023-10-09 01:53:33

上传者:GZ才子 最新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 小班教育我会自己吃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篇一

1、尝试自己吃饭、吃点心,培养独立进餐的习惯。

2、了解饭菜的营养,懂得样样菜都要吃。

3、体验自己吃饭后的成功感。

因为我班是新小班,大多数幼儿没进过托班,他们在家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在,到了幼儿园怎样才能融入到集体中来呢?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要面对的难题。入园第一天,午餐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依次进入午餐室,当他们看到香喷喷的饭菜时,有一半小朋友会自己学着拿小勺吃,但也有很多望着不肯动手,还不时地哭着喊爸爸妈妈。老师和阿姨们只能连哄带骗地喂他们吃。看到他们吃饭时的样子,我就想何不开展学吃饭的活动。我们依据生活活动的特点和小班的年龄特点,强调在做中培养,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练习,关注幼儿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积极创设相应的环境,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与环境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动手能力。同时,我们也提倡家园互动。要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对幼儿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培养的同时,要求家长让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与幼儿园一致,做到真正地互动和协调。

环境的创设

一、区角环境的创设

1、投放小娃娃、小动物,让幼儿练习喂饭。

2、提供彩泥和各种制作工具,让幼儿尝试着做小面点。

3、创设娃娃家,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自己做饭、做菜,喂小娃娃。

二、墙面环境的创设

1、在墙面上创设“我吃得真棒”的布置,当幼儿哪天饭菜都吃完时,在相应的船上贴上一个红五星,比一比看谁的小船内红五星最多。在此过程中让幼儿体验自己吃饭饿快乐和自豪。

2、在墙面上,展示幼儿需要吃进肚子的食物,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学习样样东西都要吃。

家园共育

一、运用调查卷,了解每一个孩子在家的吃饭情况,向家长传递有关我们这个活动的目标、 内容和方法等,让家长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予以支持和配合。

二、通过开家长会,交流在家如何指导孩子自己吃饭,用什么方法最好等。从而让家长在互动交流中得到启发,丰富指导的方法。

三、通过“亲子栏”向家长传递有关幼儿“我会自己吃”方面的目标、内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相关的儿歌、故事、等。让家长能充分的了解幼儿的活动,并对教师开展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

日常指导

1、在用餐前,让幼儿念儿歌,理解儿歌的含义,从而更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

2、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用餐情况,并针对个别幼儿的表现加以适时地指导。

3、对于不同的幼儿要有不同的方法,如挑食的可以让幼儿一点一点地吃,争取一天进步一点点;对于吃饭要人喂的孩子,可以运用一些小小的奖励来激起他们的兴趣等。

主要活动

(一)预设活动

1、生活活动:我爱吃的菜

2、生活活动:我不挑食

3、生活活动:自己会收拾

4、生活活动:我吃的真棒

5、生活活动:我要吃些什么

6、生活活动:开开心心就餐

(二)与其他活动的整合

1、游戏活动

(1)角区活动中,引导幼儿喂娃娃、做面条和小面点等。

(2)开设角色游戏“点心店”,引导幼儿做各种小点心。

2、学习活动

(1)儿歌——自己吃饭真正好

(2)手工——撕面条

(3)谈话——我爱吃的东西

(4)儿歌——样样东西都要吃

(5)故事——我会自己吃饭

(6)绘画——样样蔬菜都要吃

(7)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活动案例

(一)生活活动:我不挑食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

2、培养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

支持方式:

1、教师讲故事挑食的小豆豆

2、让幼儿讨论小豆豆为什么生病了,如果想不生病那该怎么办.

3、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不挑食的小朋友就会健健康康的,不会生病.

4、活动后,教师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5、延伸活动:让家长配合做一个调查报告。

(二)生活活动:我爱吃的东西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能在同伴前能大胆讲述。

2、引导幼儿了解不挑食的好处。

支持方式:

1、教师询问幼儿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

2、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的回答。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了解不挑食的好处。

4、请幼儿家长配合,填好调查问卷。

(三)生活活动:自己会收拾

活动目标:

1、进餐完毕能将饭桌收拾干净,锻炼其动手能力,

2、引导幼儿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

支持方式:

1、情景表演,请两幼儿表演吃饭后的情景,(一个小朋友把桌子弄的很脏,饭菜撒了一桌一地,另一个小朋友吃饭时把食物的渣子放到老师提供的碗里,桌子上干干净净的。)

2、幼儿与同伴交谈两幼儿的表现,请个别幼儿讲述两幼儿那个对,那个错,小朋友应怎样做。

3、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幼儿吃饭时自己动手把食物的渣子放到老师提供的碗里,保持桌面的干净。

4、轻轻的拿放餐具并将餐具归类放在指定处。

(四)生活活动:我吃得真棒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在用餐时吃得又快又干净,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支持方式:

1、教师出示小船和个别幼儿的照片,引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向幼儿询问,怎样才能做吃饭小能手。

3、教师小结,吃得又好又干净的幼儿才能做小能手,可以贴上五角星。

4、张贴每一位幼儿的小船,鼓励幼儿争做吃饭小能手。

(五)生活活动:我要吃些什么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菜的种类。

2、引导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支持方式:

1、教师展示各种蔬菜、荤菜等的图样,给幼儿观看。

2、发调查卷了解幼儿对菜的挑食情况

3、鼓励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才能让身体长得棒棒的。

(六)生活活动:开开心心就餐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各种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能安静、愉快地就餐,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支持方式:

一、情景感知:“吃饭的时间到了!”食堂的阿姨把一盆盆菜端到桌上时,可是丁丁却托着下巴,对饭菜毫无兴趣,任凭老师怎么说,丁丁就是不想吃,不肯吃,勉强吃一口,还要吐出来。

二、师生讨论:“丁丁这样好不好啊?(不好)“热乎乎香喷喷的饭菜放在桌上,你们开心吧?(开心)那你们要不要学丁丁呀?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开开心心的吃!

(七)学习活动:儿歌——自己吃饭真正好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的学习,让孩子们知道要自己吃饭的道理。

2、能引导孩子学习简单的儿歌表演。

活动准备:教具图一张、儿歌录音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教师请幼儿欣赏一首儿歌的录音,让幼儿听一听儿歌里面都讲了些什么。

2、感知儿歌的内容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2)幼儿自由地回答教师的提问。

(3)出示教具图,请幼儿看看图片中的哥哥是怎么吃饭的。

(4)教师示范朗诵儿歌,幼儿学习。

(5)请幼儿分组念儿歌。

3、幼儿学习儿歌表演请幼儿模仿吃饭的样子,并在集体面前表演。

4、延伸活动让孩子把儿歌表演给家长看,要学会自己独立地用餐。

(八)学习活动:手工——撕面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撕纸的技能。

2、通过活动,引发幼儿乐于帮助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手工纸、小篮子、布娃娃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呀?”(教师出示布娃娃,激发孩子的兴趣)

2、教师讲解示范

(1)小妹妹肚子饿极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帮她呢?

(2)教师启发幼儿想出各种办法来帮助妹妹。

(3)教师示范撕面条的方法,请幼儿仔细地看。

(4)要求幼儿把面条撕得又细又长。

3、鼓励幼儿积极地帮妹妹撕面条

(1)教师让幼儿把面条放在面前的小篮子里,不乱丢。

(2)帮妹妹做的好吃一点。

(3)教师指导胆子小的幼儿,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4、喂妹妹吃面条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预计问题:幼儿由于手指机能没有发育好,所以在撕的过程中,会出现纸条太粗的问题。

应对措施:教师在进行示范时,强调妹妹要吃细长的面条,不然,她会不高兴的。

(九)学习活动:谈话——我爱吃的东西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要样样东西都要吃的道理。

2、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说话,并学会安静地倾听他人的说话。

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师:我们来念一首新学的儿歌,好吗?

2、谈话:你最爱吃什么菜,告诉大家好吗?

(1)教师告诉幼儿自己爱吃的东西。

(2)请大胆举手的幼儿回答教师的提问。

(3)鼓励个别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讲话。

3、教师总结幼儿的谈话我们小朋友要做到样样东西都要吃,才能长得高、长得棒。

(十)学习活动:儿歌:样样东西都要吃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念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

2、通过儿歌,感染幼儿样样东西都要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1、你喜欢吃什么?

2、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吃什么吗?(白米饭、红烧肉、绿青菜、胡萝……)

二、教师示范念儿歌

1、儿歌后提问:儿歌里讲了什么?

2、学习儿歌我们小朋友是否样样东西都要吃?试着编儿歌。

(十一)学习活动:故事:我会自己吃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有自己吃饭的愿望;

2、初步学习正确使用调羹的方法。

重点:演示握调羹的正确方法;

难点:能喜欢自己吃饭。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2、老师示范吃饭

1)提示幼儿正确握调羹;

2)一口饭,一口菜;

3)身体靠近桌子;

4)饭菜全吃完。

5)检查一下,台子上、地上是否干净。

(十二)学习活动:绘画:样样蔬菜都要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画圆形;

2、引起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

重点:能左弯弯、右弯弯,连接成一个圆;

难点:指导幼儿圆圈能合拢。

活动过程:

一、演示与讨论

1、开饭罗!今天吃的是什么菜?引导幼儿从颜色上,分辨说出名称。

2、左弯弯,右弯弯,画颗青菜真好吃。(老师用绿色蜡笔在纸上画个圆)

3、啊呜啊呜!咽下肚。(画到封闭圆口时,表示咽下肚)

二、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提醒幼儿画圆圈时,要封闭;

2、“吃饭要轻声,闭着小嘴嚼饭菜“引导幼儿安静画画。

三、引导评价模拟吃饭,介绍自己画的蔬菜。

(十三)学习活动: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吃饭时不能东张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重点:演示正确的用餐方法。

难点:知道吃饭时不能东张西望。活动过程:

4、出示大公鸡头饰,引起兴趣;

5、教师讲述故事;

6、教师示范正确的用餐方法

1)提醒幼儿吃饭时要专心,不要东张西望;

2)身体靠近桌子;

3)一手扶住碗,一手拿起勺;

4)一口饭,一口菜交替着吃;

5)饭菜全吃完。

4、检查一下,桌子上、地上是否干净。

5、再听故事一遍。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吃饭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像路夏小朋友,刚开始他总是不愿自己动手的,后来,我让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帮助她,喂他吃饭,这样一来,他会觉得让别人喂很难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不要别人喂,我会自己吃。”听到他说这话,我真为他的懂事而高兴,我赶紧对他说:“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师给你一个五角星。”果然,这一次他吃得很好。为了兑现我对他的承诺,把五角星贴在了他的额头上。从此,路夏改变了吃饭的坏习惯,每次自己动手,再也不要老师和阿姨喂她了。这样有进步的孩子真不少,有些在家不肯吃饭的孩子,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开家长会,进行了有目的的教育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家长们陆续向我们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家已能自己吃饭了。看到家长们脸上逐渐绽开的笑容,我们心里也乐呵呵的。我想,孩子的行为是具有模仿性的,而且他们的求胜心很强。如果你去观察和正确地引导,没有跨不过的坎,只有默默去耕耘,才会有收获。

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篇二

1、让幼儿学习盖被子的方法。

2、学会念儿歌。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铺好的小被子若干条活动过程

(一)模拟练习:睡觉1、师:这里有几条铺好的小被子,谁愿意睡觉?(请三名幼儿睡觉--代表性,要钻进小被子)2、提问:他们谁的被子盖得最好?谁的被子盖得不够好?(幼儿和老师一起边观察边分析)提示:

(1)有的幼儿将两层被子一起盖在身上。问幼儿这样有什么不好?(身体的两边都露在外面,一翻身背部露在外面,盖不到被子,风有吹就要着凉)。

(2)有的幼儿从被口钻进去,问幼儿这样好不好?被子很绉,脚上的脏东西都在被口上,很不卫生。)(3)有的幼儿掀开被子的一边,开得太大,被子乱糟糟,而且不暖和。

(二)教幼儿盖被子的方法:

1、师:怎么才能把被子盖好,被子盖在身上又暖和又整齐好好地睡觉呢?老师今天教你们一个好方法。

2、老师念儿歌:先开一扇小门,轻轻慢慢钻进,再把小门关紧,快快闭上眼睛。

3、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

(1)先开一扇小门--把被子的一边掀起。

(2)轻轻慢慢钻进--把脚伸进去,碰到底,然后睡下。

(3)再把小门关紧--把掀起的被子盖好。

(4)快快闭上眼睛--闭好眼睛睡觉。

4、学习儿歌(老师一边示范,幼儿学念儿歌)

5、请个别幼儿学睡觉,全体幼儿念儿歌,看看他睡得好不好?

(三)幼儿练习:

幼儿进午睡室集体练习,老师念一句儿歌,幼儿做一个动作,最后检查幼儿睡得是否好,对个别做得不够好的幼儿,老师给予重点指导。

(四)提出要求:以后每天午睡时,我们就用这个方法,看看谁睡得最好。

通过这次教孩子叠被子后,我发现在教孩子一些学习技能时,不能一味的教授,而需要我们教师想一些小手段,既能让孩子接受,又能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因为遇到没有兴趣的活动后,他们就会因为遇到困难而丧失信心,反而适得其反。总而言之,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提高。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努力探索教学新思路,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篇三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鞋袜各部分名称,基本学会穿脱鞋袜。

2、培养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手眼协调性。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幼儿学习穿脱鞋袜

穿袜及穿鞋时,要把后脚跟提上来

让幼儿掌握猜谜语(鞋、袜)、节奏《小鞋子》及歌曲《郊游》,三块布,布上放小石头若干,颜料三盘,三张白纸,湿拖布三把。

一、猜谜语。

幼儿念谜面,父母猜谜底。(鞋、袜)

二、节奏《小鞋子》

三、引导幼儿认识鞋袜各部分名称,学习脱鞋袜。

1、师:“小鞋子在哪里?”,幼儿:“在这里。”引导幼儿做各种动作:摇摇鞋,踏踏脚等。

2、引导幼儿摸摸鞋尖、鞋后跟、鞋底、鞋面。(可拟人化如:给鞋尖洗脸、给鞋后跟刷牙等。)

3、师示范讲解脱鞋:手放在鞋后跟向下脱。幼儿练习脱鞋。

4、脱鞋后,引导幼儿摸摸袜尖、袜后跟、袜筒。

5、指导幼儿脱袜:手放在袜筒,向下脱。

四、游戏:“郊游”。

师生共同光着脚丫去郊游,即手拉手,边走边唱歌曲《郊游》,并体验光着脚踩石头的感觉。

五、学习穿鞋袜。

1、请幼儿谈谈光着脚丫踩石头的感受。

2、学习穿袜:先把袜子放平,手拿袜筒,套在脚尖上,向上拉。

3、学习穿鞋:手拿鞋底,脚伸在鞋中,提上后脚跟。

4、幼儿穿上鞋后,边走边唱体验穿上鞋踩石头的感受。

六、游戏:“印鞋印”。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差,在家大多数都是父母包办代替。为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穿脱衣服、穿脱鞋子等,如果不是天气转热,幼儿脱袜子,我们也没有想到要让幼儿学会穿袜子。所以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抓住切机及时解决问题。

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篇四

1、尝试用棉签画横线和竖线装饰被子。(重点)

2、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情感。(难点)

白色的被子每人一份、棉签、颜料、范例。

(一)情景导入

1、冬天到了,我们小朋友们感觉会怎么样呀?我们睡觉的时候都盖上了厚厚的小棉被。

(二)感知欣赏

1、那你们想送给小动物们一条什么样的被子呢?

3、小动物们说很喜欢这条被子,那我们送给它们每人一条这样彩色的被子好吗?

4、那你们看看这条被子是怎么样的呀?

(三)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画竖的直线宝宝的时候要上面下面手拉手,直直的。画横线宝宝的时候要左边右边手拉手,也要直直的。

2、幼儿操作,注意个别指导。

四、展示交流

1、小动物们说被子好漂亮啊,这下我们冬天睡觉就不会冷了,谢谢你们。

2、我们快点给小动物们把被子盖上吧!

我会自己做教案反思篇五

晨间活动和区域活动中,绘画区总是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那里。为了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广泛兴趣,我就从一个“玩”字入手,精心选择绘画的工具材料,创设情境,用幼儿喜爱的印章、纸卷、瓶盖、笔套及色彩亮丽的颜料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中感受色彩的美、图案的美,变“要我画”为“我要画”。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印章画--《花被子》。

1乐意参与印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学习用多种手法进行印画,感知色彩、图案的美。

红、黄、蓝、绿四种调好的水粉色。

2白纸人手若干,纸卷、笔套、印章、瓶盖各若干。

3背景音乐:《摇篮曲》

1感知色彩,巩固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1)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准备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你们认识吗?

幼:有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绿颜色。

美术教案-花被子

标签: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花被子,

(2)师:有了这些漂亮的颜色,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画画,我想用印章印……

(评析:让幼儿自由表达意愿,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师:小朋友,你们的午睡室每人都有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可是森林

里的小动物却只有白被子,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把它们的白被子变成花被

子,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2)师示范讲解

用印章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分散拍印在纸上,再用纸卷蘸上另一种颜色在纸的空隙间拍印。

要求:用你喜欢的材料、喜欢的颜色制作一条漂亮的花被子,印好后看看被子上有什么?

注意:用完的材料要放入原来颜色的盆中,手脏了在抹布上擦干净。

(3)幼儿创作(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个别辅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引导个别能力强的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或颜色创作。

(评析:此过程中,教师把幼儿活动的兴趣引向一点:为小动物们制作花被子。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图案、颜色印画,印出的都是与众不同的花被子,因此幼儿活动的兴趣非常高,都能大胆、意愿地进行创作。同时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幼儿在活动中没有压力,感到轻松自如,留下了愉快的情绪体验。

3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师:你为小动物印了哪条花被子?你用的什么材料、蘸了什么颜色印的?觉得画得怎么样?

幼a:我用飞机印章,蘸了绿颜色印的,还用纸卷蘸了黄颜色印的

幼b:我用小鸭印章蘸了红颜色印的,还用笔套蘸了蓝颜色印的,还用纸卷蘸了黄颜色印的。

幼c:我用纸卷蘸了红颜色印的,还用瓶盖蘸了绿颜色印的。

(评析:采用幼儿自己介绍的方法,既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倾听习惯。同时通过幼儿对自己作品的介绍,体验成功的喜悦。)

4小结

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这么漂亮的花被子很高兴,它们说谢谢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

(评析: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评价的部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此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一个活动使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3此活动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颜色以供选择,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发展,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原则,使幼儿更乐意参加活动。

4在绘画中的说可使幼儿得到启发和提高,加深幼儿对所画内容的认识,体验和分享绘画,说画带来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