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优质6篇)

最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优质6篇)

ID:4481999

时间:2023-10-09 22:03:28

上传者:GZ才子 最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优质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篇一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要依靠专业的思政队伍,科学完善的制度,也依赖于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代教育,文化育人的方式和效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传统、校园风气、学习风气的集中体现,它客观地造成了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优秀成熟的校园文化可以很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有正规的专业授课计划及培养方案,有一整套的育人措施。这种有形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素质形成起着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其中起着相辅相成软环境的作用。伴随着人们对校园文化构建及营造的重视,校园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式教育的重要场地。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会影响生活其中的师生,出现品性感染品性、人感染人的场景,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必然形成独特的育人氛围。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必须把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作为有效抓手。建设高水平的校园文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建设校园文化的目标上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校园的精神文化引导学生将践行高尚道德作为自己的道德理想,要通过校园的行为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社会实践观念,要通过校园的制度文化引导学生践行正确的行为规范。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还要努力打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这些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也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必须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90后”大学生处于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思想较为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快,但是生活阅历少,对社会了解程度低,动手能力弱。很多大学生从小就没有参加过生产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缺少对社会丰富性的认知,缺乏社会责任感,为人处世能力较弱。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显然是不够的,无论什么学历什么样家庭条件出身的大学生都必然要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最好的学校”。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往往比一次课堂教育、一次班会更能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鼓励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育他们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无论从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具体从事学生管理的教师都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其次,要借助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造机会。必要时教师要亲自带队,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如党团组织广泛开展的寒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思潮,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社会学习。社会是个大舞台,代表各种阶层利益的思潮充斥其间,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自己要坚定立场,同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最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这个土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将校外的知识、信息引入学校。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党的教育事业的大局。要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形势有效开展,必须提高思政队伍建设,形成选人用人的制度规范,要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三育人”工作的正确认识,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理想要求充分结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还需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思想政治建设的高度,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篇二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微文化应运而生。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微文化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微电影、微博、微信、微支付等深受广大大学生的喜爱,这些微文化也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微文化的体现十分具体。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如何高效的开展政治教育,是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分析和讨论了微文化对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分析如何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关的改进策略。

一、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人们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中,创造了微博、微信、微支付、微公益等多种微文化,微文化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满足了娱乐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1]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合理借助微文化来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下的一种必然要求。

1、微文化为高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载体

微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性都十分全面,能够为高校提供各种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比如说,高校可以建立微信公共账号,在公共账号上发表和宣传正面积极的思想教育内容,让高校的学生能够在每天的信息推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信息教育。微文化影响了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让他们可以从课本的框架中挣脱出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就可以获得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

2、微文化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教育的传播

由互联网所衍生出来的微文化,其传播性和感染力十分巨大,学生仅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了解当天发生的新闻、娱乐事件、校园活动等内容,还可以进行手机支付、手机公益等活动,通过一个手机,就可以和世界接轨。[2]微文化的产生,突破了时间、地域以及性别限制,传播力之巨大,令人无法想象。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微文化十分喜爱,借助微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快的进行教育传播。

3、微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利性

4、微文化能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接地气”

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不同种族、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流,缩小了世界的范围。[4]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借助微文化,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的感受到思想教育,让教育工作更加的接地气,受到学生的欢迎。

5、微文化让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微文化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的发展节奏十分快速,在错综复杂的互联网之中,容易对一些还没有进入过社会的大学生的三观造成冲击。微文化的传播中,也有着很多的负面信息,学生在接触微文化的时候,心智薄弱的就容易受到这些负面思想的荼毒,从而产生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

6、微文化模糊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

在互联网发展十分快速的今天,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已经逐渐丧失了其主导的地位,大学生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微文化,一时间无法很好的适应。比如说微博的热门话题中经常可以看见富二代的新闻,还有很多微博上的知名大v都经常宣扬高富帅、白富美的价值观取向,有一些大学生在接收了这些信息之后,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思想,有的人认为自己本来就不是富二代,根本不可能拼过那些有钱人,于是丧失了学习兴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负面思想的产生,对学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无法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二、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微文化

微文化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信息量以及实时性,高校的思想教育中合理的借助微文化,能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传播。但是,微文化本身具有着双面性,需要由高校来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微文化,学会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微文化的真正效果。教师和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不要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一个度,超越这个度之外,就可能会造成更多时间的浪费。比如说微博、微信的出现,让很多人都变成了手机控,整天手机不离手,有的人整天刷微博,有的人整天刷朋友圈,高校要对及时的制止这种现象,改进学生和教师的思想理念。高校要对学生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有明确的道德观念,能够有基本的明辨是非的眼光,辨别区分微文化中的信息,学会正确使用微文化。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资金投入,更新校园的硬件设备,创设良好的微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校园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感受到健康信息的传播,提高自律能力,主动抵制负面信息。

2、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被动性的去接收知识,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的运用微文化,能够更加全面展现其传播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性。高校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比如说在微信上开设公共账号,提供辅导、咨询、内容推送等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让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都进行关注。高校可以组建一个专业的公共账号管理团队,每天推送有趣又积极的内容,及时发布校园的新规和决策,便利学生的生活,还可以通过咨询服务,帮学生解决一些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定期开展“微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积极性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微文化联系起来,正确的引导微文化,从而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网络素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比如说,高校可以定期在校园中开展微文化活动,可以是每个学期举办微电影大赛,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进来;还可以开展微公益活动,阐述公益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自发性的提高做公益的意识。通过开展不同的“微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吸收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结束语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高校应该加强与微博、微信的联系,善于在微媒体上发表自身的理念和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及时的传达正确的信息,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篇三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是由各要素构成的复杂的综合系统,从静态构成要素和动态发展阶段来具体分析,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有利于更好的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助于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构成要素分析;阶段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篇四

中央财经大学从三个方面入手,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理论骨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硬件环境,通过网络“会晤”、网络聊天室“聚会”等方式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理论骨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扎实做好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梳理和修订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学生党员行为规范》等文件。成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逐步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上下紧密配合、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篇五

一、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述

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隐藏到教育对象的生活中,然后使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下得到提高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他们形成了务实的思想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使用,基本难以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拥有隐蔽性的教育特征,可以从心理上对大学生进行无意识的教育,从而使其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1]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多种形式和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受教群体的心理和认知需求,并且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此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使得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更加平等,更能促使受教育者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二、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应用

1.挖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功能

在大学期间,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乃至专业课都能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这些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充分挖掘,能有效发挥以上课程的教育渗透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本身不仅需要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同时也需要承担为学生解惑的责任。而各门课程中不仅含有专业知识,同时也含有求善、求真和求美的德育元素,所以也拥有一定的育人价值。比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讲授就可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并且可以及时将当下社会中积极的人文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

2.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将受到积极影响,所以,高校应该重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且将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当成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高校应该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要求全校师生树立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其次,高校需要组织丰富的社团活动,以便在活动中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达成育人的目的。[2]最后,高校还需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熏陶。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通过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网络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延伸。

3.通过社会实践获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想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实际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继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所以,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平台,利用这些平台获取更多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使学生通过接触这些资源增长见识和才干。

4.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人的人格号召作用

教育的开展需要人与人接触,所以教师本身就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作为“活的教科书”,教师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引导。因此,高校应该将教师当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并且形成一定的政治理论素质。同时,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道德情操的培养,要求教师秉承严谨的治学理念,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

总而言之,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高校应该采取更多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而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对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篇六

浅析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王丹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摘要:情感教育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浓重的情感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就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进而提出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几点实施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高校只有重视情感教育,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手段,才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向活动过程。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共包括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和反馈检验三个阶段。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受教育者把外在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成内在的道德认识,并由内在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带着对事业的忠诚、职业的追求和对学生的热爱投入工作中,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二)情感教育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最大程度的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受教育者在积极情感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而形成科学的思想品德价值观。

(三)感教育可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顺利进行。一个人的思想决定着行动的方式,而情感教育却影响着思想的形成、甚至人格的形成。情感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对某一教育理念从思想认识转化为理想信念、从理想信念转化为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先动之以情,才能做到晓之以理。情感教育可以使教育者把教育内容融入各种形象和美好的情境之中,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心理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最终使学生自觉的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四)情感教育要求教育者要用自己对学生的关怀和爱心去深入接触学生,把握学生的情感心理,使学生从心理上消除抵触和逆反。(教学论文)然后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共同交流,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的从内心接受教育内容,使教育者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各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模式上逐步推出“愉快教育”、“情境教学”、“知情交融”等情感模式,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感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情感教育的有力措施

目前,多数高校只重视大学生掌握德育理论性和系统性,而缺乏对感情的刺激和培养、缺乏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有力措施、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情感问题的科学指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个别教育者只顾按照高校的教学规划和自己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缺少对学生实际感受的顾及和实际的教育效果的考核。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讲的理论与现实社会根本是两回事,导致他们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最终出现“学生不能自觉、主动学习教育内容”的不良局面。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忽视大学生情感需要的现象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随着心理和生理不断的发生变化,大多数学生对情感的需求日趋越来越强烈;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但缺乏对新事物应的辨别能力。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学校从情感上加以引导和帮助。而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忽视学生的这一系列情感心理需要,致使大学生的情感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引起他们消极、失望的情感体验,影响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这样就很容易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情感教育缺乏广度和深度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虽然运用了情感教育手段,但在具体实行中无法有效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只顾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而缺少对个体的细心关爱,没能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导致个别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自己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引导,甚至导致恶劣的结果。伴随着信息的发展,更多的学生喜欢到网络中去宣泄自己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就会使一些学生走入误区,影响学业。且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出现了不少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轻视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激发和情绪体验。以致在开展活动时对于道德情感教育内容的挖掘深度不够,甚至出现了与教育初衷相反的现象。

三、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内容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丰富多彩,校园文化环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消融了学生的浮躁之心,使学生步入理性,通过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不知不觉的形成了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体验到亲情、友情、爱情,引发大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1.注意营造良好的情境。一个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促进学生朝健康方向发展。在新生入学后,举行隆重热烈的开学典礼,不仅让学生对学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学生毕业生离校时,举行激发他们爱校之情的毕业典礼,可以使学生更加怀念母校;在“五,四”青年节举行系列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对新加人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举行隆重的入党宣誓仪式,可以增强学生使命感和责任感。

2.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专业性强的主题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还能够通过主题活动唤起学生某一方面的情感,产生效应。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文艺才能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团结同学的情怀,进而促进学生热爱学习;外语文化艺术节,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使广大学生看到了学好英语的成果,从而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心理健康文化节,不仅使一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及时得到排查,还能够使个别有问题的学生心理疾病得到疏导,避免了一些隐患,使广大学生看到了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开展爱党爱国教育,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受到的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更能够坚定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促进了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开展感恩教育,父母对孩子恩重如山,但往往很多学生却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通过这个教育活动,从内心深处焕发出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进而使学生更加孝敬父母,使家长看到了学校教育成果。

(二)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的应用

1.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加强服务意识,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管理者要注意工作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方法,坚持做到因人而异的的教育原则,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沟通和交流,积极、主动、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发每一位学生积极地情感体验,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为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大学生都希望与老师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学生希望大学老师不要管得那样细致,不要忽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意识,而保留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关怀。这就要求大学老师既要充分尊重与理解学生,又要主动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多了解、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和情感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3.要用爱心和真诚去关爱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正确引导和疏通他们的思想,帮助学生克服实际困难。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把握每一名学生的情况,仔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思想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一名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尽相同,既要把握和处理好青年人的共性特点,力求保持动态平衡,更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学生的有何特长、兴趣、爱好和习惯、能力大小、个人经历、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做到知己知彼,结合实际丁作中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培育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将矛盾消灭在萌芽之中。

(三)提高教师的情感素质,促进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有效落实

情感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教育爱,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责任使命,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在管理学生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能力和榜样,给学生树立理想信念、追求目标和典范。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肩负教书育人的重担,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有独特的见解,要将自己的知识、能力全力的传授给学生,全心伞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从心里信服你、佩服你尊重你,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丁作者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还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高雅的情趣尊重、宽容和信任学生,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2.培养自身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自身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只有真心的付出,学生才能有所触动。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符合青年大学生对美的需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培养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重要工作。是教育者神圣的责任和使命,需要教育者用真心和真情,敬业和奉献来完成。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从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充分运用情感教育手段,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更加和谐,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拥有一个美丽的人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