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 数据的分段教学反思(通用7篇)

2023年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 数据的分段教学反思(通用7篇)

ID:4494649

时间:2023-10-10 17:35:32

上传者:琉璃 2023年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 数据的分段教学反思(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篇一

“数据的分段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内容。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本单元继续教学把一组数据按大小分成若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表里。本课时是初步教学分段统计数据,所以例题和习题都明确了数据以及各段的数值范围,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材通过创设学校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想请全体学生出谋划策的教学情境,引出怎样购买鼓号服这一学习任务。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开发,把购买鼓号队服改为购买校服。围绕购买校服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作统计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整理的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逐步优化,突出画“正”字的`方法,得到的数据仍然采用单式统计表描述。所以教学中应突出数据分段的必要性、分段方法以及如何分段整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这部分知识,形成相关的统计技能。为今后更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概率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第一学段中对数据统计过程已有所体验,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次经历统计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必要性,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根据小学儿童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求知欲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的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并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中我灵活采用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根据服装型号分段、用画“正“字等方法整理、绘制统计表、利用统计数据到服装厂定做校服等。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迫切完成任务和强烈的探究兴趣驱动下,对本来枯燥的统计知识产生一种新鲜感和真实感,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访问、探究尝试、合作商讨、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真实经历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特别是学会了分段整理的方法,从而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

a、重视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课的导入,给学生做校服的情境,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感受到统计表与身边的人和事是息息相关的。最后,布置学生写一份建议书,也是深有教育价值的。

b、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有数据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制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五个环节,其中分析数据是重要的环节,也是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内容。在“女生1分钟跳绳检测”一题中,我引导学生尝试分析“你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在“空气质量”一题中,我让学生说“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常州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为什么?作为一个常州的小市民,你觉得能为改善常州的环境做些什么?”学生的分析是推己及人,丰富多彩的,是符合孩子心理实际的。设计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是统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载体。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应是课堂上所讲内容的简缩,简单明了、富有条理性,使学生能够利用板书清楚地了解到本课所讲的内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篇二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的事件选择不同的调查方法,例如在选举某某同学担任某某职务,类似这样的事情,为不伤害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时,就可以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法,例如在几种物品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的时候就可以采用举手投票的方法。在这放面上孩子们表现的不错,都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在记录的方法这一块内容上由于我叫了两名同学去黑板上记录选票,一个人记录一个候选人,在做数上的例2的时候发现,有一少部分孩子,就发现了,三个孩子用的三种不同的方法,最后把三个孩子的所有的票数都加在了一起。

这就是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学生考虑,多了解这个年龄段啊的孩子的思维。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篇三

节课是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指的是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收集、整理、,计算、分析、解释、表述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与呈现数并为后面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课在教学上:

成功的地方: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发现,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据发现观念。基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考虑,我在教学时,从解决实际问题开始,引导学生首先制定好调查计划,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全过程,然后再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统计。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学校要给学生定制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同学们喜欢的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最后,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进而判断是否能解决问题。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他们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校服是熟悉的物品,与他们关系密切,因此学生兴趣浓厚,统计的过程放手交给学生,学生人人参与,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不足的地方及对策:本节课是一节统计课,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时间较长,学生兴趣浓厚,小组讨论的时间较长,以至于练习时间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效果会更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篇四

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word来编辑文档,使用excel来处理数据生成数据图表,虽然在较早版本的word中同样具有生成数据图表的功能,但是多少显得有些单薄。word2007在数据图表方面作了很大改进,只要您不是需要复杂的数据分析,word2007完全可以帮您在数据图表的装饰和美观方面进行专业级的处理。

笔者对word2007图表处理功能简单试用之后发现其提供的强大的样式库真的可以与想象完美融合,制作出美轮美奂、变化万千的精美图表。下面以一个简单的实例来说明word2007图表的制作过程,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广大读者举一反三,使用好这个功能。

word2007图表制作的顺序是:

选择图表类型—整理原始数据—图表设计—图表布局—图表格式。

所有的内容word均独立完成,不需要另外借助excel。

1.选择图表类型

首先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图表。点击“插入—图表”,弹出“创建图表”窗口。由于选择的例子是一个压力随温度变化的组数据,为了反映出变化趋势,需要选择数据类型中的xy散点图,由于是等间隔截取的数据,所以我们采用平滑的曲线段来将它们串联。

word提供了多达10种的图表类型,以下是总结的各种图表类型所适用的数据特点。

2.整理原始数据

确定图表类型后,屏幕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请耐心等待。屏幕右侧会出现根据您选择的图表类型而内置的示例数据。广大用户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生成图表与理想类型不符的问题,原因大多是在数据格式方面有了差错。所以示例数据的目的就是引导您按照格式进行数据录入。

在您改动数据的时候,左侧的图表会实时显示数据信息,这是word2007的一大特点,很是直观。这时,上方的工具区也转换为图表相关,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使用它们来修饰图表草表和数据。

实例共有两项数据:“温度”和“压力”。利用工具栏上“编辑数据源”可以调出数据编辑窗口,在这里对图表数据区域、数据切换和添加、删除等细节进行操作。直到左侧图表窗口出现我们期望的图形草图。

3.图表设计

图表设计主要是“快速布局”和“快速样式”,操作方式很简单。保持图表的选中状态,在缩略图显示的功能键上单击即可。

经过这两项处理,图表的样子就大体有眉目了,还需要在细节上再下下功夫,下面进入图表布局的设置。

4.图表布局

关键字:word2007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篇五

这种3d图表制作完成后,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更改数据系列的值,应用于不同的实际场合,所以非常实用。本例通过制作一个3d饼图,介绍3d图表绘制的具体方法与技巧。

先来看一下最终效果。

图:最终效果

下面介绍具体操作步骤。

1.按ctrl+n打开【新建文档】对话框,将名称设置为“三维图表”,其他选项自定。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

2.选择工具箱中的【饼图工具】,在画布上画出一个区域。此时会弹出数据输入窗口,输入数据,如此处输入8、5、3,如图1所示。

图1输入数据

3.输入完成单击按钮,此时在画布上出现一个饼图,如图2所示。

图2饼图

4.使用工具箱中的【直接选择工具】选择饼图的每一个数据系列,并更改为不同的颜色。例如此处分别改为黄色、蓝色和红色,如图3所示。

图3将颜色分别改为黄色、蓝色和红色

5.使用【直接选择工具】移动每个数据系列的位置,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制作完成三维效果后移动。

图4移动每个数据系列的位置

图5将其不透明度改为45%

7.按ctrl+g将所有数据系列编组,可以看到其不透明度又显示为100%,如图6所示。

图6按ctrl+g将所有数据系列编组

8.选择【效果|3d|凸出和斜角】菜单命令,打开【3d凸出和斜角选项】对话框,并按如图7所示设置各选项,在设置的同时可以选中【预览】复选框查看3d效果的变化。注意在设置【表面】下方高光点时,需要单击【新建光源】按钮建立多个光源。

图73d凸出和斜角选项

9.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可以看到3d饼图效果,如图8所示。

图83d饼图效果

10.选择【效果|风格化|投影】菜单命令,打开【投影】对话框,并按如图9所示设置投影效果。

图9设置投影效果

11.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可以得到如图10所示的投影效果,比应用投影之前要美观得多了。

图10投影效果

12.最后可以为3d图表加一个填充渐变色的矩形作为背景,并添加图表的标题、说明、百分比等,一个实用而引人注目的3d图表就制作完成了,如图11所示。

图11最终效果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篇六

20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得信息教学反思基于对教材的把握及学生学情的分析。在“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理念的指引下,教学中我创设了两个活动:读统计图和读统计表,力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建构知识。

在设计统计图表时,我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例如:喜欢收看的电视节目、最喜欢的体育活动、学生每天睡觉时数等等,这些有的是学生经历过的、有的是有所了解的、或是很想进一步了解的……通过读由这些素材提供数据形成的统计图表,学生很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发现数学信息,到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提出建议或进行预测,学生的学习逐步深入,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我在课前预测,孩子难以明确到底统计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统计同学们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有什么作用。学生往往只能看到统计表中众多的数据,而没有把最核心的数学问题找出来。通过统计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找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这个也是最有价值的。而找到其他的相关信息并不是不重要,也是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

根据自己的教学来分析,原因主要有二:

其二,虽然也进行了一些为什么进行统计的教学,但是没有把这种教学形成统计教学的习惯,即教师缺乏这种统计链的意识。

这样,本节课虽然按目标达成了对统计图的理解,但是学生却因为获得统计方面的知识的不完整性,使得学生缺乏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

这样看来,要想进行统计的教学,不仅要理解课本的设计意图,还要能够跳出课本,把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学生的突破口。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简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篇七

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认真落实小组协作和师生互动。完成本次课的教学。

成功之处:

1、前两个任务,学生能够轻松实现,反映出学生掌握的'比较好。

2、对于关键性问题:数据源、图表,教师指导到位,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

3、整节课学生配合默契,活跃,对我的教学组织帮组很大。

不足之处:

1、第一次听我课的老师,会感觉语速快,课堂有点忙。

2、对于第三个问题偏难,应该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也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很好的点拨学生,听听学生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对于第三个任务,在教师点拨之外,应该让学生多讨论,多探究。

4、时间关系,学生作品展示少点。

总体来说,本次课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达到了我的预期效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