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学生 大学生春天散文(优秀8篇)

散文大学生 大学生春天散文(优秀8篇)

ID:4554810

时间:2023-10-12 13:09:05

上传者:念青松 散文大学生 大学生春天散文(优秀8篇)

岗位职责的明确可以有效地分配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以下范文是一份标准岗位职责的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散文大学生篇一

春天必然曾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颗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无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然后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虫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的手所猛然感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不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织。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散文大学生篇二

散文一:

大学新的学期又开学了。

班会以后,看着满满的课表,我都能感觉到从头到脚的窒息,因为我确实是一个讨厌上课的人。课表给我的感觉是:我又要被关在教室这个“牢笼”里。

周一的课还算轻松,只是下午的英语课是我最不喜欢的课,不能说不喜欢英语,而是老师。懵懵懂懂的上她的课,她那夹杂着浓烈西北方言的英语发音以及普通话,即使是上过她一年的课的我,依旧不太能听懂。我还记得她有一次发桌子“table”的音是“太波”,我反应了几分钟才明白。所以我很多时候庆幸她不是在我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教我,把我带上“歧途”。每次上完英语课,我就觉得这个星期又快乐了许多。

晚上依旧上课进行时,院内选修课,老师讲的是新闻写作,可是他说的话题却与之无关,一节课的时间让我彻彻底底的了解了老师的爱好,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赞美甘肃,赞美兰州,作为南方的孩子,我们热爱的必然是南方,虽然那些文章把甘肃写得真的很美,可是同宿舍的几个南方小女生还是在座位上“批斗”着这个老师偏心。

周二周三是大学所谓的满课,也就是一天每节课都上。这天,我们将见到新的现代文学课老师。教室里正吵吵闹闹,这时有一个人推门进来,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到门口。我承认我被惊呆了,一个留着肩以上的微长,烫成波浪卷的头发,如果是个女老师,我肯定没有任何惊讶成分,可是他是个男老师,我突然觉得电影中所出现的麻辣教师出现在我们班级里,他穿着一件牛仔衣,一条棕色的裤子,那头卷卷的头发尤为个性,给人感觉很年轻。虽然他上课也会夹杂西北方言,可是有个性的老师总是让人喜欢。细细地看了看他,岁月还是毫不留情地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可是他依旧这么有活力。现在想想,二十岁的我能遇见这么一个个性老师,感受不一样的课堂,真的很幸运。

周四早上的课,依旧是个性老师的现代文学,很多同学为了能离他近一些,早早到教室占座。其实在大学,衡量一个老师受欢迎的程度,就是看他所教的学生早早去占座,是为了占前面还是占后面。

这天晚上依旧是院内选修课,课名为老庄,一个年纪较老的非常严格的老师,严格程度可以和小学一年级老师让你上课把手背在背上相比甚至可能比这个更严。一上课就给我们说了很多要求,听得我直把手机往包里藏,他总爱叫我们“小朋友”,可是小朋友这么一个亲切的昵称被他叫得我后背直发凉,也许他不适合这样叫我们。

周五似乎注定是一个周末来临的前兆,我总会显得异常兴奋,体育课破天荒的我没有偷懒。跑步,做准备运动,和同学一起练习排球,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充实。因为我知道我即将可以休息两天。

大学就是这样的,有担忧,有兴奋。我的`一生注定只有一次大学经历,其实我喜欢这个包容的环境,即使我会时不时地抱怨。

现在的我会珍惜这一种大学生活,一种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的生活。

散文二:

我的大学生活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分之三时间的“北区”生活加上四分之一时间的“南区”生活。

母校座落于祖国东北一个美丽的省会城市,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因为院系多,楼舍分布占据了诸多街和路,大概因了范围极广的缘故,也有“马路大学”的俗称流传。南区新校舍建起之后,所有这些老校舍就自然地被冠名北区加以区分。那时北区是十二人一间宿舍,拥挤但却温暖,一位同寝室姐妹在毕业留言册上一语中的地总结了大学宿舍生活“一个房间,一群人,假以时日,便滋生出家的感觉,生活便是如此奇特,而我因此感谢它”。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屋的女孩来说,上大学实现了我的这个梦想,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套被褥、一个行李箱,这就形成了小小的一方天地,构成了我的小小世界。现在回想起来,北区、八舍、文科楼,这些字眼依旧那样亲切,这些字眼留给我的画面依旧那样清晰。是的,大学的前三年中,我就在八舍的某个房间里生活,就在文科楼的许多间教室里学习。从八舍到文科楼走路只需两三分钟,途中有一家小小的烧烤店,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至今忘不了夏夜里,或与同学或与男友在这家烧烤店享受一盘肉串、一杯啤酒的惬意。作学生时是节俭的,但偶尔也会因为得了奖学金、赚了家教费而奢侈一回。那儿的肉串肉块特小,鲜一嫩可口,价钱又低,完全不象现在吃的肉串,肉块大而难嚼。遗憾的是,毕业以后就再也没吃到那种特色的肉串了。

大四那年,我们系有幸作为第一批动迁院系迁到南区。那是一片崭新的天地,且不说四人一间的环境,宏伟的教学楼、气派的图书馆、漂亮的校园、真正的公寓化学生宿舍,让我们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更加享受到了大学时代的惬意。吃过晚饭,一栋宿舍楼里远远飘来“我的爱****裸”,循着歌声边走边聊,走了一段才发现竞然走错了宿舍楼,不禁暗自发笑。

校车每天固定时间往返于南区、北区,让我们这些大四的学生除了上课、应试、准备毕业论文,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回忆北区,去感受现代都市的喧闹;而南区是处于尚待开发的新区中先成长起来的一个“事物”,除了校园对面的一个可以买到日用品的小商场、一个小邮政所、偶尔可遇的水果车,比之北区,有一种桃源的宁静,看到的只是刚刚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楼或正在“成长”中的建筑、更多的学生宿舍楼、体育馆。

毕业三个月后再回北区,八舍和附近的七舍已经完全变了主人和气氛,找不回我们就读时的感觉,居住的是在职的、电大的学生。毕业七八年后,因公出差,再回南区,却发现南区也早已不是我们在时的南区,所有的文科院系全都搬入,校园的“大”令我自豪,不比原来的北区逊色,校园内自助银行、投币电话、磁卡电话、公共汽车、邮局,一切现代的服务场所和设施随处可见,而每座宿舍楼门前那排排的自行车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比之当年的北区更繁华、更喧闹。

我的大学从北区开始,在南区结束,北区、南区各有各的风格,共同构成了我色彩斑斓、丰富多姿的大学生活,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散文大学生篇三

毕业季,在我的课堂,谈论最多的也是就业。很多人问我,又到毕业季了,剩余的二分之一大学生活有什么规划,毕业后打算从事什么?我不知道,每次想到2016年的夏季我就害怕,我舍不得离开校园,舍不得大学四年历经的故事,担忧自己能否实现大学期间的目标,能否优秀地毕业,或像云姐和星哥他们暂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了无遗憾我的青春,我的大学。

又是一年毕业季,难说再见。但愿毕业季,能是我们下一场华丽的开幕。

大学毕业散文随笔【第二篇】:流金岁月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它今天的样子,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再看一看吧……

那赫然相对的男生楼,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还曾经硝烟四起;

窗外的晾衣绳,飘荡着不知哪个宿舍落下来的白衬衫;

路旁的女生楼,对男生来说,几乎成为永远的禁区;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爱情!

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出国,考研,还是工作。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包括我们的爱情,那还年轻没经历过风雨的爱情。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但那灰色里,却有记忆闪闪发亮。那些彩色的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七月,我们和去年学长毕业时一样,把行李装好了箱,一点点往外运,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记忆也同时从校园离开,收藏进内心的匣子,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宝藏。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大学毕业散文随笔【第三篇】:毕业了我的大学

毕业季马上就要到来了,即使不是处在毕业当中的人,也可以轻易感受到那种氛围,因为许多感觉是会传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还没有毕业的人来说,一看到学长学姐们就要毕业了,就会忍不住幻想以后自己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到底是胸有沉竹地奔向远方,还是灰溜溜地找不到工作。最为焦虑的,恐怕就是那种还不确定的人吧,似乎什么事情都做完了,但是却什么事情都没有一个结果。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几天不得不写了好几篇毕业感想。其实,自己没有那么多感想的,因为有时候我经常是那种无情无义的人。感觉毕业和放暑假一样,最深切的感觉就是——无处可去,带上一个无望又绝望的苍凉手势。

回家吧,其实很不想,想要逃离,逃离过于凌厉的现实空气,逃离一群人的琐碎生活。虽然,有时候,我也喜欢人群的,但是喜欢的是陌生的人群,而不是熟悉的人群。去求人收留吧,既没人愿意,自己既不好意思也不习惯。想要去流落街头吧,又怕被热死。

其实我想去很遥远的暗无天日的地方,然后生命力顽强地自生自灭。可是又不够聪明,许多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聪明一些。不是那种胡思乱想的聪明,是那种会修电灯泡的聪明。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独立,但却没有那种会修电灯泡的聪明……哎,其实就是笨啦。

我想,对许多人来说,毕业,最深切的感受会不会是,来不及?仿佛一切都来不及,还来不及走遍榕城的大街小巷,还来不及谈一场青涩朦胧的校园恋,还来不及做某些年少轻狂的举动,还不及为朋友两肋插刀一场,还来不及成为那个安定的自己,就——毕业了。可是那种来不及似乎也挺理所当然。

毕业,就是那种既恋恋不舍又迫不及待的告别仪式。那不是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因为随着岁月的更迭,青春可以不断推迟发生,就算你已经过而立之年,依然可以弹起布满灰尘的吉他神采飞扬地唱一首老男孩。那应该是——我们日渐老去的骄傲。

毕竟,青春最难得的应该就是,那种不顾一切就骄傲的姿态。

大学毕业散文随笔【第四篇】:毕业

夜晚格外的宁静,轻轻的吹拂着淡淡的秋风。闻到了一股股清香洋溢在校园里。吵扰声息已经比不过从前了。微弱的小道路灯光散发淡淡的泛红,照亮我眼前黑暗。冬天的寒风吹拂着远去笙箫,笙箫的飘离远远而去。静静的打开自己的书籍,在心情伤痛的之时,默许一片安详心田。我不会轻易间的落泪,可是脸颊渗透了我恋恋不舍的情愫。

以后,我们不会再有机会一起欢乐温暖的教室里静静的聆听老师们的话语。还有我们顿然间被某个搞怪脸,逗乐我们。会想起,那个时刻我们各个人的脸上带着的笑靥荡漾教室,弥漫在恬静的校园。

我们是一群即将踏出社会的小人物。小人物的生活,是一种最最简单生活的守候。守候,在我们的寒冷的冬日里。留下,暖意的情感火燃烧在我们肉体与心间。像,血液一样的余温。扶持着我们的神经和肉体。

社会是一个充满太多诱惑人心的地方。繁华的繁华的世界,呈现在我面前。勉强的轻轻一笑。这样的字眼行间看出了。社会,它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连环结构。

以前,往往是天真的以为一切会是这个样子或是那个样子。此时,懂得了。唯有、拥有自己的一片新的天地就是净土。在这片,净土上默默的释放自己的一点儿的能力,彰显在世界的一角。即使,自己没有任何的才华横溢去博得他人的欢喜与爱戴。但是,懂得爱惜自己,疼爱自己就足够了。可惜,唯有我们真正的踏出的社会后社会就会慢慢地告诉了我。不是,如此简单去遐想。唯有、自己目睹一切的假意与美真,靠着自己的梦想,紧紧的向着它靠拢。光阴,就好似装潢在一个翡翠的晶莹剔透的沙漏里。慢慢地泄漏,延续了我的岁月的年华。毕业前的离别,隐隐约约的让我心悸。充满了,美好憧憬般的向往。向往自己会有一个春暖花开的春天。窗台边缘,会一样的盛开很多很多芳香醉人的山茶花。看到离别时我们,身边堆放的行李占据了我们的眼界、位置。一幕幕含泪道别的场景。突然间,心里十分纠结。一股股微寒颤栗伤感的离别。触动我的眼里的泪水。秋天的潮湿是雨儿打湿我思潮。思潮里的思念是一种很沉重的悲痛。

心里默念自己,不要或是不该用哭泣送别同学们,强逼用微笑来送别她们一路走好。可,自己却是一步步的迈进了哀愁的低沉。落叶撒满的校园一股子落寞味道。

我们一样的懂得离别时的孤独。瞧瞧,每个人的眼睛里充满叹息。孤独的眼眸、深情的回眸。我的眼眸里,深情的注视着前面的背影和前面同学们行走的脸颊。我不知自己的思虑飘去了那里。踏入了阡陌里飘忽、徘徊。我很彷徨感觉到孤单是一种滋味在心头。该,让自己微微一笑。迎接着淡淡秋风中漫步的悠然。路,被我们沉重的脚步无情拉开了我们住的几年的宿舍,一起温馨度过的家。就越要远离我们了。离别是一首伤感、深情的歌。我的伤感追随不了你们。担忧,只是一时迷茫。一时迷茫,是否可以等候在清醒的时刻。

车站里,此时已经挤压在黑压压的人群里。真的走了,一切就是一个回忆中的哀痛。我一个静静的思念着。你们真诚相待对于我的友谊。是好似朝暮的春熙的柔和,又有芳香的洋溢的留香。

挥一挥手,真的没有任何能力可以带走什么。唯有在这几年我们带走令我青春里的悸动。我们的青春就曾经印记在我们的眼前这个“小世界”。青春可以倾城,倾开我们最美丽、最纯真的含羞的花城。依旧,还是带有一丝丝含羞的触动。

音和我们一起的发出的晴朗的笑声。爽朗在海浪的波折中荡漾起来,就像昨天之前的我们一样...

毕业季,毕业祭。我们留下了青春离别了朋友、只剩下一颗不得不勇敢起来的心,我期待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也期待在以后的日子可以遇见一个更好的你们。

大学毕业散文随笔【第五篇】:我眼中的大学

大学,多少高三学子向往的远方。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学子来说都想体验一番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至少当时的我就是那样,在学海中遨游,但是,大学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想象中的美好但究竟如何,我想在我心里有所定位。

在大学里,再也不会有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在也不会有每天做完的习题。也不会有每天都为分数,名次而焦急,烦恼……一切都犹如过过眼云烟,都已经过去,永不复返。在体验大学生活的两个月中,有快乐也有心酸。对我印像最深的恐怕就是军训生涯,和第一次的课堂。

思绪在飘,心也在飞。回忆军训生涯那段憔悴不堪的日子至今难以忘怀。

军训生涯结束以后就是真正的大学生活,第一次课堂上,有几个女生迟到了几分钟,按照以前的习惯报告,进教室。后来才知道迟到,早退你都不要打扰到老师就好,直接从门口出去,因需完成某种事都可以逃课等。

当我慢慢的熟悉他后,我总结出:大学是自觉性的生活,如果你无法离开老师的督促,那么你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同时有感觉大学生活是那么简单,宿舍——餐厅——教室——自办公室。

天天都周而复始的完成这几项单一的工作,但是我们需要在大学里学到真正的知识与技能,读书,就要读出我自己的见解与理念。在大学里里我们还会体验,如何与他人更好的交流,爱情小插曲等等,都是值得我们深思。

在我眼里,大学是学海,有无数的“宝藏”等待我们挖掘,更是一条人间天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才能走完这人间天路。谁说大学是最好玩,在这里我要否定你的观点,大学生活是我真正忙碌的开始,是自我人生价值的见证。

往事如过眼云烟,不堪回首,珍惜眼前,不要等到四年以后,而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大学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自由,你必须得不断提升自己的高度,这样你能够走向自己的人生巅峰。

最后,希望在四年后的星空下,那一轮圆月犹在,寒星还是那么闪亮,能够与我谈吐身心,哪是我要对她说:“四年之后的我无悔”。


散文大学生篇四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走进宿舍楼的时候会买一包连老爸都舍不得抽的烟。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成为自己情侣吃穿的保姆,回家的时候却不能给妈妈买一条最便宜的珍珠项链。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父母的手机只有电话和短信的功能,它的价值不足大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然而它最大的意义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会告诉你爸父母妈在惦记着你。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秋天到了,你会在柜台前挑上半天的化妆品,可妈妈用的最多的化妆品却是年复一年陪伴她左右的洗涤灵。

什么时候,大家忘记了自己儿时做英雄的念头,只学会了在饭店里叫嚷服务员上菜上酒。

什么时候,网络的虚拟变成生活的虚荣,让你和别人聊天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什么时候,父母不再讲他们过去的苦日子,而从腰带上挤出儿女的灯红酒绿;什么时候,大家学会中午醒来先用脚趾打开桌上的电脑,拨响楼下的饭馆的订餐电话。

父母吃尽千辛万苦送大家来这样一个可读可不读的大学,而大家却替父母享受着他们永远享受不到的幸福。

大学的魔力是让人觉得所有的虚荣都是心安理得。但我依然不知道大学应该在我的生命里赋予什么意义,只记得老爸常说:要想好好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有它的意义。

那4年,大家真的没有钱。尽管你嘴里唱的尽是社会里的花花绿绿、爱我爱你。

那4年,大家真的没有钱。当你有能力赚钱的时候便不再把无知当作个性。

那4年,就让它只是那4年,我希望大家未来会很有钱,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去补偿曾经为了向父母要钱而说过的谎言。

大家的大学之路,即承载了大家个人学习的责任,也承载了家长、老师、亲朋好友的期待。如果仅仅以一张大学的门票回报他们,未免过于轻贱。4年大学毕业时的累累硕果,才对得起这张门票,对得起捧月的“众星”,才无愧于这4年最好的青春年华!

散文大学生篇五

1、“躺倒不干的电阻”和“懒洋洋的电容”

这是70年代初期我读大学的事。那时候全国的高校都兴“开门办学”之风,号召大学生要到工厂和农村去,参加“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所以我们经常要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开门办学”。

因为那时我们的学校是师范性质的学校,我们毕业后一般要当老师的。这一点学并没有忘记,所以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系里安排我们搞“试讲”。老师指导我们如何上好课时强调说,教学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死抱前人的老一套,要创新;上课不要从书本到书本,要结合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讲课不能干巴无味,上课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老师的话我们牢记在心。但是,那时的学校,教学不正常,忽视理论教学,我们是师范性质的学校,却没有开设“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我们苦于如何创新、如何建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有一个同学特别的自信,三年来他一直认为自己有丰富的实践知识,他曾用一些偏僻古怪的问题难倒过不少的老师。他最擅长的是“装教授”,每当向老师提问时,首先怀着要难倒老师的心理。他先把脸一沉,用极极严肃的眼神和沉重的口气,微闭双目,眼珠一动不动、头一转不转、身一动不动地问老师问题。老师回答时,他却不断地说“不!”“不!”“不!应该是这样的……!”这哪里是向老师请教,分明是在考老师。老师也无可奈何于他,因为当时的老师对工农业生产实际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怎么能都了解清楚呢。最后他抛出一句令老师尴尬的.话:“老师,连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搞不清楚,那你是怎么当大学老师的?”

又有一个同学,自信很聪明很机灵,他常说,只要老师一点他就通了;只要老师说明题意,他就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解决问题。那次的毕业实习“试讲”,他可就发挥得过垅了。他对如何创新、如何建立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如何讲课才有味道的问题,有了很强的悟性,心中很有把握,跃跃欲试、迫不及待起来。

轮到他试讲了,只见他夹着厚厚的讲义夹,迈开方步,大模大样,教授般的走上讲台,然后在黑板上展开一幅电子电路挂图,操起教鞭,装着教授模样,堆起笑容,侃侃而谈了:

“这是一个放大器电路,能推动喇叭象人一样讲话;电池是一盆血,导线是动脉静脉,电流是血液,晶体管是心脏;这个电阻如果躺倒不干,相当于这根血管不通,引起血液澎胀,导致心脏血压过高,晶体管发高烧,不久就会休克而死亡,这时喇叭不响,相当于人不能开口说话了。”说到这,在台下听的同学个个用力捂嘴,满脸涨红,弯腰藏头,肚子痉脔,啯啯直响。这时那同学将教鞭“叭”打在台上,喝道:“同学们,注意课常纪律!”等同学们把笑强忍住了,他才又继续讲课。

“这个是电容,它总是懒洋洋的,不愿多干工作,血液总是不通,所以有气无力,人家工作都是热乎乎的,它却冷冰冰的好象是个冷血动物。妈的不要它看看怎么样?实验证明,有它没它问题不大,可是当它充血时,那它的作用可就大了。”说到此,忽见指导教师,一手捂嘴,一手压腹,弯着腰冲出教室到走廊大笑起来。老师突如其来的举动,立刻使所有听讲的同学悟出些什么门道来,也首一齐冲出教室狂笑不止。这堂就这样大欢而散。

过后,有同学对他说,你也不能这样发挥啊,弄得听课的人都笑死去了。他却自我解嘲道,你们是成熟了,一边听课想那个,我将来教的是中学生,他们不会联想到那个家伙的。

同学又说:“反正你这样讲课是不妥的、不成功的。”

他回答道:“怎么不成功?我能讲得你们奔出屋子外面去,这就是最大的成功,连教授都做不到这样的!”

2、文明棍与礼帽

我参加工作后,认识了一个同事,后来成了好朋友。可是,他的生活理念与我大相径庭。他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尽管你有多少内才,别人是看不到的。你要让别人知道你有才,你必须有高贵的包装,你要舍得花钱装扮自己,让外表给人以高贵的第一印象。我问他,如何才能显得高贵呢?他说,我不用说了,过几天你看我就知道了。

果然,一个星期过后,他变成另外的一个人了。当他进校门时,我刚好碰上,是他向我打招呼时我才知道是他。只见他头戴英式高帽,眼戴墨镜,手戴白手套,一身黑呢长袍,迈着方步走路。

我对他说,学校里,大家都互相认识,你这身打扮,岂不扎人眼睛,引起非议。他说这怕什么,我最主要的是要让路人看我的高贵,里面的人,一时看不惯不要紧,我坚持这样,久而久之,人们不就看惯了。再说,我也要让这里的人知道,我并不是一般人的,至少是穿得起贵衣服的人。我再劝他,不要自我孤立好不好。他说,我就这样,目前我还缺少一样东西呢。我问他是什么,他说英国的爵士走到哪都要拄一根文明棍,我正在街上寻找,看哪里有就买一根。

果然过了几天,我真的看见他拄着文明棍走路,我暗暗佩服他装贵作秀的胆量。从此他就以这副装束出入于街市之中。这在八十年代初的当时,他这个装束,俨然是归国华侨,十分惹人注目的。他当时跟我一样,二十四五岁,还没有找到对象,我估计他是要装作有钱人来吸引姑娘的。

有一天,我刚好与他一同上了公共汽车,一上车门,立刻就有一位学生给他让了座,并很有礼貌地对他说:“爷爷,您请坐。”他只好坐了。

又有一次,我跟他去大礼堂看电影,当我们要经过别人面前去找我们的座位时,一位年轻的妈妈对她的女孩说:“丽丽,你到我怀里来,让路给爷爷过去好吗?”我觉得很好笑,但又不敢笑出来。

过了好几个月,他对我说,原以为这样装束,会显得高贵,可是街上人都有管我叫爷爷,这样下去我还能找到对象吗?我说:“这叫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我劝他脱去这身伪装,恢复原来的模样。

他听了我的话。可是他卸装后,校内的人一见到他就问:“你的高帽和棍子呢,怎么又不带了呢?”

此后不久,他就自动辞职,第一个“下海”去了。直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碰见他。

我特别要说明的是,我所列举的这些故事,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观察到和听到的。八十年代之后,我工作了,我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心思留意于这些,而且见惯不怪,就没有记住有关这方面的故事了。

怀有虚荣心理的人,总是要在人前表现自己的能耐和与众不同,总是害怕别人看不到他的存在,总是害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名字,因此,他总是要在广庭大众设法出头露面,以引人注目。汉语对这种现象叫“出风头”、“耍洋相”或“作秀”,而壮话则有很多叫法,如“花草”、“假猫”、“假忠”、“另乱”、“喔呕”等等。这些名词都是贬义的,都是对虚荣的嘲笑和批评。

成熟的人、稳重的人、智慧过人的人对虚荣心重的人的表现是看不惯的;哪怕同是虚荣心重的人,由于争风的缘故,他们也是互相看不惯的。由此可见,虚荣影响人的人格;影响人的形象;影响人的威信。故说:虚荣之心不可有!

雷锋说,虚荣的人注重个人的名字,光荣的人注重祖国的事业。这是多么精辟的格言啊!

散文大学生篇六

许多人都很喜欢春天,因为那时山美、水美、天美、花更美。春天到了,万物开始复苏,尤其是那些惹人注意的小花,总有人爱过去摘上一朵,放在鼻尖上。还有的总爱嚷上几句:“春天到了,花儿香了!”

很多人喜欢春天,因为花美,因此有爱春天的赏花人,还有爱起“春花”、“春兰”的名的。有的人爱春天的花,因为它有品味,有人生做人的品格。郑板桥,他常喜欢画兰花,因为他做人不失雅气,不失格调,像兰花一样。他喜欢春天的花,春天的花能使他更具内涵。

春天的花多啊!是的,春天的花多,但花开不只在春天,春天只是给人带一种过冬后的新面貌。夏天有花,喜爱的人也很多。有爱莲花的,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虽然长在淤泥之中,但一身洁身自好。它有刺,那是为了自卫,它不容许有世俗红尘玷污它。要是有人定要摘它,只要一碰,它就掉进泥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让它自然地生长,岂不更美?花是美的,但还是有人格的,花也有自己自由的选择,莲花就爱开在夏天。

菊花,常受许多田园归隐之士的喜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竟是如此的沉迷于其中。菊花生在野外,陶渊明爱她,因为它常不受人关注,它跟隐者一样,过着田园生活。菊花它爱开在秋天。

冬日寒风凛冽,足可以吹裂皮肤,傲骨梅花并不是不畏惧,只是由于环境恶劣,刺骨的寒风已经够让它受罪了,却还要加上冰凉的雪花,日复一日,它有了在寒冷中生存的习惯。毛泽东他爱梅,特别是它那傲骨的身躯,经得起考验,经得起磨练,中国人就应该像梅花一样,开在冬天仍然飘香。“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它爱开在冬天。

花开不只在春天,只要经得起世俗的考验,无论长得如何,只要能在磨练中留一股精神,一股清气,便都值得称赞。

花开不只在春天,看爱花的人如何品味,品味花的人生百味。

我是爱花的人,特别是爱开在夏天的花。

散文大学生篇七

风霜多而风骨弥坚,历史久而青春永驻。东北大学,这座在风雨飘摇的时局中诞生的大学,用它的沧桑包容我的稚嫩,用它的底蕴支撑我的梦想,这座百年老校以它的博大深沉为投身它的莘莘学子构建了一个真正的梦想殿堂。我的大学,我的人生,将就此起航!

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很多梦想的轮廓开始日渐清晰,一点点捕捉我曾经难以成型的思绪,勾勒出一幅真正可以践行的人生蓝图。我的大学,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不论如何,在这里度过的四年光阴,一定要对得起我昔日的拼搏努力,不辜负我此时的满心期待,更能禁得住未来的细细回忆。

人生,其实说到底,是一个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实现的过程。虚度光阴也好,奋发拼搏也罢,平平淡淡也好,惊天动地亦可,全在于个人的决心与毅力,以及对理想的看重和对人生的追求。

经历了一个忙碌压抑的高中阶段,骤然放松下来的大学生活节奏,会让很多学子感到无措和茫然,甚至知道四年结束,也没有找到努力的方向。但青春却只有一次,时间的车轮一直辘辘向前不肯停下,岁月的洪流一直涛涛奔腾不肯回转,错过的就只能错过,成为人生永久的遗憾。

然而我相信,身为东大一员的我们,绝不接受荒废的青春。求学路上苦苦跋涉跻身于此,谁人没有一颗壮志雄心,又怎会让堕落吞噬梦想,让玩乐蒙蔽双眸,让自己就此碌碌无为,难成大业呢?青春年少,永不止步,让进取与拼搏成为大学生活永恒的主题,让梦想与追逐成为青春字典里不变的信念,搏出一份真正的璀璨人生,无怨无悔!

东北大学之于我,其实又不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不仅仅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更有一份白山黑水的情缘,一缕历史宿命的情愫深埋心间。

云涛日破而出,风雨飘摇而建,应时代之需,欲强我泱泱大国,乘风破浪数十载,仍旧壮丽巍峨。置身其中,便有浓浓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在胸中激荡,与自我价值的追寻巧妙的融合,碰撞出异样绚烂的火花。这是身为东大学子独有的骄傲,自强不息,知行合一,谆谆校训,常铭心间。

在我的大学,读书、努力、创造、实践,都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意义,它让我的理想和追求不在仅仅拘泥于小我,而是与东大的传统和精神相结合,真正从为社会为国家的角度出发,实现我的社会价值。它让我幼时立下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有了可以践行之途,不再是泛泛而谈的空话。它让我如此心绪难平,雄心勃勃,渴望奉献所有,实现我凌云壮志,扬我东大光荣传统,展我辽宁精神风貌,筑我华夏大国雄威!

四年光阴,但求无怨无悔,筑梦天堂,就此启航!我的大学,今日我以你而骄傲,愿他日你能因我而自豪!

散文大学生篇八

我们一直在前进中反思和观照自己,这是一种好现象。有些搞文学的人,本身已经取得了在外人看来非常好的成绩,可是他却放弃了文学,成了一名出色的记者。原因很简单,他能看清自己存在的问题,知道走不长远,于是选择了自己真正有能力做的,而不是靠一时激情拼攒起来的。也因此,我们明白了那些转行的人真正的心理。

我的一位好朋友,她的理想是开一家小商店,也因为这个理想她成了我们取笑的对象——“你的理想太小了,咱们是大学生,怎么只有这么点理想呢?”她总是笑笑,说“我觉得很适合我”。这就对了,理想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真的适合。

在做选择之前,花上一大段时间,让自己很实际地想一想:我的理想有毒吗?毕竟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理想太让人眼花缭乱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