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汇总8篇)

2023年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汇总8篇)

ID:4560704

时间:2023-10-12 20:46:04

上传者:XY字客 2023年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汇总8篇)

文明礼仪是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它能够锻炼和提升个人的品德和素质。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是每个人的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明礼仪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饿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访俄期间,我去斯杰潘老人做客,天鹅的故事由老人家墙上的.一枝猎枪引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配乐朗读课文2-----8自然段。

2、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二、讨论学法。

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交流。

三、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小小组讨论每一段的小标题。学生交流小标题,老师随机指导。

2、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0年前的一个初春,贝加尔湖结冰了,天鹅无法捕食。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其它天鹅齐心协力,一起破冰,最后取得了胜利,感动了打猎的老人。

四、读课文,找感动的句子,写想法。

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但读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然后小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

3、随机出现老天鹅破冰和群鹅破冰的句子。

4、多媒体演示天鹅破冰的过程。。

五、复述故事。

六、写标语。

1、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交流标语。

七:作业。

1、把你写的标语念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受到感受。

附板书: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二

《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爱鸟护鸟,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两个场景细节,一副是老天额的特写镜头,一副是鹅群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本堂课就是围绕这两处展开的。

在教学时,注意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以情导入,抓住情感的震撼点,让学生的认知情感不是停留在场景的渲染上,而是从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涵的生命之曲。一开始,就让学生说说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时什么,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调。

二.品味探究,从课文的精彩片段中领悟高尚的人物形象所迸发出来的情感。学生从重点词“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的”重体会到了老天鹅在用自己的生命与冰层较量,学生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接着学生进行了个别读、小组读,在评议的过程中,在让学生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天鹅品质的崇高与精神的伟大。又结合课文插图,围绕天鹅集体破冰的激动场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得天鹅们团结拼搏的精神深深扎根学生的心中。

三.补充空白,促进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强化自己的内心体验,升华自己的情感。当同学们为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的时候,引导学生围绕斯潘杰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进行深入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空间,语言实践得到拓展,情感升华为爱护动物的行为。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三

作者:陈梅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饿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访俄期间,我去斯杰潘老人做客,天鹅的故事由老人家墙上的一枝猎枪引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配乐朗读课文2-----8自然段。

2、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二、讨论学法。

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交流。

三、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小小组讨论每一段的小标题。学生交流小标题,老师随机指导。

2、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0年前的一个初春,贝加尔湖结冰了,天鹅无法捕食。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其它天鹅齐心协力,一起破冰,最后取得了胜利,感动了打猎的.老人。

四、读课文,找感动的句子,写想法。

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但读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然后小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

3、随机出现老天鹅破冰和群鹅破冰的句子。

4、多媒体演示天鹅破冰的过程。。

五、复述故事。

六、写标语。

1、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交流标语。

七:作业。

1、把你写的标语念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受到感受。

附板书: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四

仪征实小丁雪飞丁宏喜

一、导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

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

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

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三、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

第1小组第5小节;第2小组第6节(1~4句)第3小组第6小节(5~6句)第4小组第7小节自行准备,可加上动作。

2、指名复述。

四、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

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3、再读第8小节,提示“深情”。

4、欣赏全文。

板书: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直奔重点,以情施教

1.自学思考: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打开课本,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相机点拨。

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五、六、七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

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

“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石头似的”,真的是石头吗?(用力之重,简直是奋不顾身)

省略号表明老天鹅重复一个动作,无数次拍打。

(3)老天鹅这样做是以什么作为代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勇敢奉献)

(4)师范读,生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地放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

(5)师: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大家读。

第六自然段

(2)导读第(1~4)句。讨论:为什么说老天鹅是顽强的.“破冰勇士”??

(5)齐读,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6)讨论:每只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武器,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拼搏团结)

第七自然段

(1)第七自然段。

(2)圈出第七自然段写天鹅动作的词,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天鹅怎样的心情?

三、回环整合,深化感知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问斯杰潘老人吗?

3.讨论后归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哪个问题最重要,是核心问题?(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枪挂在肩头,而且一直挂在墙上)

4.我们就来思考这个问题,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深入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看谁思考得深刻。

5.交流

6.老师补充:斯潘杰老人从天鹅再危难时表现出来得壮举,感受到天鹅那样得鸟儿也闪现出生命得光辉、闪现出生命得美,为自己曾经伤害过它们而感到惭愧、自责,从此放弃了猎枪。

7.扣住“深情”,读好第八自然段。

四、发出倡议,延伸学习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课后我们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查阅材料,写一封爱护动物的倡议书。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六

1、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华老栓、夏瑜、康大叔等。

2、引导学生研究性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抽查三位同学,朗诵分别以《华老栓一家》《夏瑜的故事》《康大叔其人》为题改写的故事。

二、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明确:华老栓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的形象。他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本质,又有着在长期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愚昧、落后、麻木的一面。用人血馒头治病,本是一种荒唐可笑的迷信传说,然而他却信以为真,为了买到它来为儿子小栓治痨病,他便不顾深秋黎明后的寒冷,走在黑沉沉的街口“倒觉爽快”,少年似的“跨步格外高远”。当他交出了辛苦积蓄起来的几个钱,在恐惧和屈辱里得到人血馒头往家走时,竟然激动得“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由此可见,华老栓的愚昧无知达到了令人颤栗的程度。

作品中的夏瑜未露一面,作者全从侧面措笔。他出身贫寒,生活困苦,但敢于造封建统治的反,具有革命热忱和顽强斗志,即使被投入监狱,也丝毫没有丧失信心,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甚至就义前还要“劝牢头造反”。当阿义打了他,他反而说阿义“可怜”,对其愚昧深表哀痛。最后终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者在对血腥屠杀革命者的反动统治表示强烈抗议及对革命志士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表示赞扬的同时,更深刻地表达了革命者的牺牲是多么寂寞、多么可悲啊!

作品中的康大叔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是一个十足的刽子手。进茶馆时,他是突然“闯”进来的,而且进门便“嚷”,显得粗野无礼,目中无人;他的穿着打扮,是披着布衫,“散”着纽扣,腰带胡乱“捆”在腰间,流氓相十足;讲到小栓的病,他说,“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丝毫不顾及别人对“痨病”的忌讳,丑恶卑劣,毫无人性。

三、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关于小说《药》的主题

研究方法:1、阅览室查阅相关资料。2、在网上搜索查阅相关资料。

切入角度:1、从分析写作背景入手。2、从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入手。3、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研究形式:分小组讨论并形成观点,然后自由发言。

研究成果:

学生甲:小说主题表现亲子之爱和革命者的悲哀。华老栓和华大妈都将整个的心放在小栓的身上,放在小栓的病上。不惜“一包洋钱”买来“人血馒头”,并神秘地烧制,这足见出老栓夫妇爱儿子的心专到怎样程度。革命者的血也只是为群众增加了微乎其微的“福利”,他们是寂寞的,难以得到愚昧群众的理解和同情。

学生乙:小说的主题在于反映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小说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反动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不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只有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学生丙:小说的主题在于表现群众的愚昧落后,暴露国民性的弱点。

学生丁:小说的主题在于歌颂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号召人民不要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学生戊:鲁迅对友人说过:“《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为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鲁迅还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因此小说的主题可表述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了,群众却因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学生己:小说《药》直接表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主旨。这从小说的艺术结构中可以看出。小说取自生活的素材主要是:仙台学医时看到的关于许多中国人在“鉴赏”日本军人杀害同胞的幻灯片;秋瑾被杀;关于人血馒头治痨病的传统迷信。鲁迅把三者糅合在一起加以艺术概括,设计了一个“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狂人日记》)的故事。这故事本身就表现了国民的冷漠冷酷和愚昧麻木。因为作品述及的革命者是辛亥革命家,势必要以辛亥革命作为大背景。而且小说的结构,以华老栓买革命者的血为主线,并正面描写刑场上麻木不仁的人们“鉴赏”屠杀革命者的场面,无疑是为了突出主题。由此可以说,《药》从“死者的悲凉和生者的麻木”中表现人们的麻木不仁和冷漠冷酷,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

明确:甲生说的“表现亲子之爱”是错的。这是只看表面现象,没看到问题的本质。表现“革命者的悲哀”是对的。乙生的说法,可以说在客观上,“揭露革命者脱离群众的弱点”。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不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丙生说法对,但只讲了一个方面。丁生说法也对,但只讲了次要方面。戊生的说法相对客观而全面。学生己的观点很有新意,且言之有理,应当鼓励。

四、学生思考并讨论

小说以“药”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作用如下:第一,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吃药后的结果。第二,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第三,揭示主题。落后、麻木的群众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革命,不能疗救中国社会;要医治群众的痛苦,疗救中国社会,必须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小说的语言、行动及环境描写,体味其妙处。

文档为doc格式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七

学习目标:

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重难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天鹅破冰的故事已经过去整整三十年了,但亲眼目睹这一幕的斯杰潘老人,每次在讲起这个故事时,总是会深情地说,一起来读这句话。

到底是什么让老猎人有了如此深切的感受呢?到底是什么让老猎人近在咫尺,却放弃了开枪的机会?到底是什么让老猎人把上了膛的枪挂在了墙上,而且一挂就是整整三十年?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天鹅破冰的场面,也就是课文的5、6、7自然段。

二、精读领悟第5——7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5、6、7自然段,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

2、全班交流。

(一)交流第五自然段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次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引导学生扣住、“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的”“胸脯和翅膀”等词语,谈感受,(学生交流到哪个词语,教师就用笔圈画相关词语,相机组织交流、体会,充分地让学生表达)师相机点拨:

“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体会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石头似的”。(体会老天鹅用力之重,态度之坚决,简直是奋不顾身)

重点理解“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破面上”。

师:真了不起,看到了老天鹅的勇敢。大家不仅读懂了文字,而且读懂了文字背后的画面。而你们的这些理解,其实就是来自于作者对老天鹅生动细致的动作描写。现在请大家拿起课本,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动齐读这段话,再现这一震动人心的画面,“突然”一二!

b、可是,冰面尽管颤动,依然没有破裂,怎么办?(再撞第三次)把你的决心读出来;

c、老天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拼死扑打冰面,可冰面仍旧没有破裂,怎么办?(再撞第四次)请读出它的勇敢和顽强。

d、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它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冰面较量啊!请大家将你心灵的震颤读出来吧!(齐声朗读第五自然段)

据有关资料介绍:贝加尔湖冬天冰层一般有1米厚,上面可以开坦克,现在即便是早春,冰层也起码有30-40厘米厚,老天鹅要破冰何等不易啊!它是在用血肉之躯与冰面来了个硬碰硬呀!可以说,老天鹅是将生命的重量无数次扑打在坚硬的冰面上,多么可敬的老天鹅呀!现在同学们再读这段话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智慧、勇敢、顽强的老天鹅。(生齐读)

e、这已经是第五十次了,冰面仍然没有破,可是老天鹅已经伤痕累累,但是它忍者疼痛,咬紧牙关——(引读)

f、尽管伤痕累累,尽管鲜血淋漓,尽管翅膀已经折断了,但是老天鹅仍是顽强的——(引读)

g、此刻,我们情不自禁与它同呼吸,共命运。用我们的朗读为老天鹅的破冰举动加油。再一次读老天鹅破冰的这句话。

3、同学们,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老天鹅?

4、形容老天鹅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此时此刻,老师觉得任何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那么,就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此刻的感受吧!(自由读)

(二)学习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

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4)看来,同学们已经被天鹅们团结一致,齐心破冰的情景深深的打动了,接下来对子互读,看能不能打动对方。

(5)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朗读指导:

1、有几只天鹅好像累了,来,我们给他们加油:“克噜——克哩——克哩”。

2、“男天鹅们”好像累了,“女天鹅们”给他们加油“克噜——克哩——克哩”。

3、这边好像有点落后,来,引读:兄弟们那,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4、希望就在眼前,马上就有吃的了,再加把劲。女天鹅叫“克噜——克哩——克哩”。男天鹅喊:兄弟们那,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教师导读第七自然段: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的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此时的天鹅似乎在欢呼,它们在欢呼些什么呢?

生齐:克噜—克哩—克哩!

师:再来一遍。

生齐:克噜—克哩—克哩!

过渡:看来天鹅的可爱不仅变表现在它的外表,更表现在它内在的精神品质,下面请大家拿出作业本,以这样的句式写下你的理解和感悟。抓紧时间。

(3)交流。

三、深化感知,升华情感

1、同学们读了课文就已经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

2、你知道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讨论交流,(因为他被天鹅们为了生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用身体和生命为代价的精神感动了。他从心底喜欢这些生灵,不忍心杀害他们。)相机板书:感动生命。(为老天鹅而挂,是老天鹅感动了他、也为其他动物、为他自己而挂、为世人而挂、为所有的生命而挂)

对啊,老天鹅的勇敢、顽强,天鹅群的团结合作,深深地感动了老人,使他放弃了终身的狩。枪是为他自己而挂,因为他只要看到这枝枪就会为自己曾经伤害过他们而感到惭愧、自责的同时就会告诫自己不能再杀生了。这把枪是为世人所挂,让所有人懂得与世界万物为友,就是要把这个精彩故事传下去,撒播爱的种子。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美丽而可爱的。(教师擦去问号)

四、课堂总结

多么可爱的天鹅呀。其实,自然界中象天鹅一样可爱的生灵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利用星期一的阅读时间可以找《蚁国英雄》、《生命桥》、《麻雀》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16、天鹅的故事

(感动生命)

端挂

生命的壮歌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3、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财富。

重难点:

揭示文章主题,理解课题“金子”的含义。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题“金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收集劳动致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听写词语。

2、回忆段落划分,并说说大意。

教师相机用小标题的形式板书:淘金无获;培养鲜花;实现梦想。

二、精读感悟,领会题目的含义

1、指读第一段,彼得去挖金子时他的心情怎样?后来心情怎样?

(彼得跟随淘金者一起去淘金,满怀希望,一心想发财,结果“一无所获”,由“高兴到扫兴”。但彼得不甘心,买地淘金,依然一无所获,满心的希望化成深深的失望。)

2、自读第二段,彼得本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为什么?

(1)、一场大雪使彼得留了下来。

(2)理解彼得所看到的情景。

(3)抓住“若有所悟”理解彼得的一番心理活动。

(彼得本来上想通过淘金来致富的,可这里没有金子,但肥沃的土地也是一种财富,在上面种了花,不怕吃苦,同样可以致富。正是这样的美好的前景,使彼得看到了希望,而留了下来。)

(4)从“全部精力”和插图中彼得挥洒的汗水,可以看到彼得会成功的。

3、齐读第三段,体会彼得的话。

(1)“不无骄傲”就是很骄傲,很自豪。“不无”起强调作用。

(2)“真金”并不是真的金子,而是“财富”或是发财致富的方法。

(3)“唯一”:只有一个,指这是最好的办法,别无他法。也是彼得是众多淘金者中唯一留下的,唯一致富的人。

(4)彼得付出辛勤劳动后种出来的鲜花使他实现了致富的梦想。可见,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财富。

三、小结板书,总结全文

1、可让学生结合板书复述课文。

2、着重理解“真金”的含义。

3、只要勤奋耕耘,任何土地都会奉献给你所渴望的“财富”。

板书设计

22金子

淘金无获、培育鲜花、实现梦想

金子就在地里

辛勤劳动

《天鹅的故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