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通用8篇)

最新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通用8篇)

ID:4591985

时间:2023-10-13 11:12:00

上传者:碧墨 最新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通用8篇)

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步骤。在以下小学教案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方式。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五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添1或者去1的方法使两组数量一样多。

2、培养对应比较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引入,复习1“5的数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五个神秘的小客人,要来和小朋友们做游戏。但是他们说小朋友们要想和它们一起玩,必须先完成一项任务。

师:(出示五座带数字的房子)

原来任务很简单,小客人家门前没有路,它们想要小朋友们帮它们铺上一条鹅卵石的小路,数目要和房子上的数字一样多。只有全部放对了,小客人才会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2、感知相邻数

师:小朋友们都排对了,小客人愿意与你们玩游戏,你们看,它们来了(将1”5的数字娃娃对应在房子上面)

师:原来是数字娃娃,它们还给我们送来了两列小火车,想让小朋友们给火车装上货物。(出示两列对比火车)

师:上面这列火车的第一个车厢有几个苹果?下面这列呢?数字娃娃想让两个车厢的苹果一样多,有什么办法?还有什么办法?(引导幼儿使用添1或者去1的方法使苹果一样多)原来上面拿走一个苹果或者下面添上一个苹果,就一样多了。

3、游戏巩固认识

师:数字娃娃很开心,因为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完成了它们给小朋友们的任务。现在,它们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了。

师:数字娃娃送给每个小朋友一列小火车,可火车里的苹果和下面的数字不一样,所以要请很厉害的小朋友来试试看,让苹果和下面的数字一样多。

(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使用添1去1的方法)

4、结束

师:数字娃娃说,中(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它们要住在我们班了。让我们将数字娃娃贴在墙上。

活动反思:

在整个过程中,让幼儿处于主动探索状态,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但是突破难点的过程中,虽然幼儿能在之前的游戏操作中完成相关的相邻数的练习,但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要让幼儿在新授过程中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关系,还需要老师的引导。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加法+和等号=,学习列加法算式。

2、让学生体验数运算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实物玩具娃娃3个,贴绒教具梨5个,2+1=3卡片和+、-的图片、操作纸,教育挂图。

2、分组活动材料:写有5以内加法算式苹果卡片若干、树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师用实物口述应用题,引导学生理解5以内的加法含义。

2、引导认识符号+、=

师:哦,是的小朋友们真棒,是的2个玩具娃娃加上1个玩具娃娃,一共有3个玩具娃娃。(教师边说边列出2+1=3的算式。)

师小结:告诉学生:+叫加号,读作加上。+表示把东西合并起来,东西变多了。=叫等于,=是表示左边的两个数加起来是右边的这个数。引导学生正确地读算式2+1=3这个有数字和这+、=加起来的叫做算式。

二、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口述应用题列式计算。

1、教师边演示贴绒教具边口述应用题。

师:今天老师要交给小朋友一个任务,看着这个图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出来,这个任务你们能不能完成呢?(请小朋友拿出操作纸)

交流分享:说一说你列的式子。两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梨?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任务都完成了吗?小手举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你们完成任务的情况。

三、出示教育挂图《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列式你计算。

师:小朋友完成任务的情况可真好啊!老师摆好水果后,就去花园散散步,那你们看,(出示图)这里的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请学生回答)那你们能不能用这些花列一个加法算式题呢?请小朋友们开动你们的脑筋看谁最快列出算式题(请学生列算式,回答)

四、学生分组活动,巩固5以内数的加法知识。

师介绍分组材料。

(2)学生操作练习,教师观察学生列式及运算情况。

(3)师集中同学看学生挂果子情况。

(4)师:谢谢你们哟,帮了老师一个大忙了。

五、教学结束。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学习5的第二组加减。

根据实物图讲述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并正确使用“一共”和“还剩”。

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4幅实物图,2幅图上画有问号。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复习5的组成。

我做的动作和你做的动作合起来要是5,我跺3下脚,你跺2下脚。

学习5的第二组加法。

学习5的第二组减法。

看图列算式。看看图上说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号到底是几呢?

在表格中为图形勾画特征,将图形读出来以后再在适当的地方打勾。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大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加减》

活动目标

1.讲述自己的购物过程,学习用数字和符号记录。

2.学习用类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1.超市场景及贴有1—4元价格标签的商品若干。

2.幼儿人手一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购物活动,学习5以内的加减。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

每位小朋友用5元钱买一样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钱,请在旁边的篓子里按数目取出零钱,

再说说你的5元钱是怎么用的。

2.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你有几元钱,用了几元钱,还剩几元钱。

3.鼓励幼儿在购物过程中边购物边讲述。

如:我用5元钱,买了4元钱的牙膏,还剩1元钱。

(用一道算式记录,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4.请个别幼儿根据所列的算式讲述自己的购物情况。

(如:5-2=3,我用5元钱,买了2元钱的食品,还剩3元钱。)

二、带领幼儿进行购物猜测活动,学习用推类的方法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知道实物图上数字的'含义,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测:

教师:我用5元钱,买了货架图上的两样食品,你们猜猜我买的是哪样食品?

2.当幼儿说出两样食品后,教师可请大家判断对错并说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样食品,

让幼儿重新猜另一样食品。

(如:幼儿猜出的是4元钱的可乐和1元钱的糖,因为这两样食品合起来是5元钱。)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能分别用三句话讲述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将图上的事说清楚。”(山坡上有两只乌龟)教师移动磁性乌龟:“这件事还有谁也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楚。”(又爬来了一只乌龟)请小朋友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指图:“最后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谁会用三句话把图上的事说清楚: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列算式理解其含义。

“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表情?”

“这道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第一组:玩玩讲讲水果列算式。

第二组:玩玩讲讲动物列算式。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结果,尝试到了成功了,所以记得很牢。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通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

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2、今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一定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来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情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七

1、红气球3个,蓝气球2个;

2、男娃娃4个,女娃娃1个;

3、各种图片每人一张。

【教案过程】

一、老师示范。

1、老师拿出红气球3只,说:“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上有多少个气球啊?”(答:3个)

“刚刚我又买2只兰色气球,现在我一共有几个气球啊?”(答:5个)

“你们真聪明,那么现在有谁可以照着我说的样子说一遍?”(指导幼儿模仿老师的叙述,初步学习描述应用题。)

2、老师再拿出4个男娃娃说:“我这里有4个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个女娃娃,那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娃娃吗?”(请小朋友回答,表扬答的好的,鼓励答的不好的。)

“刚刚几位小朋友已经学着我的样字说了一遍,现在还有谁想试一试的?看看谁编的最有趣?”(指导鼓励幼儿编题,肯定幼儿编的好。)

提出新要求:“刚刚你们都编的很好,可是现在呀,我们编题的小朋友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有多少个娃娃,考考他们,好吗?”(老师示范一次。)

3、每个幼儿都发一张图片,让幼儿根据内容编应用题。“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图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个,想想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每人编一道加法题考考旁边的小朋友。(老师巡视,检查幼儿是否学会,纠正错误的,鼓励正确的。)

教案反思:

在活动中我采用挂图作为教具,在此过程中还进行多重游戏亦配合这次教学活动,所以幼儿很容易产生兴趣。而且整个活动都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整个活动幼儿都精神饱满,而且也充分的.体现了纲要的精神————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习自编5以内口头加法数学应用题,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以内加法应用题的自编,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体会到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活动中试着让幼儿自己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

课题四以内数的组成教案篇八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能掌握5以内加法珠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5以内珠算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在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法的同时,让学生能学会珠算5以内的加法。

3、激发学生学习珠心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一把打算盘、学生每人一把小算盘、练习题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1、拨珠训练双手同拨19

2、听数拨珠(训练直加)1+11+21+32+12+2

二、新课教学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花园去逛一逛,小朋友们想去吗?

1、出示课件(例2)

2、引出算式3+2

3、通过设疑引出计算3+2的方法。

(1)用数数的方法算出得数。

(2)从第一个加数3起,接着数4,5的方法算出得数。

(3)用数的组成算出的数(3和2组成5)。

4、指导书写:3+2=5

5、巩固练习。

三、珠算教学

(一)学习儿歌(为珠算做准备)1和9做朋友,2和8手拉手,3和7好兄弟,4和6结友谊,5和5不分离。

1、师教学生读儿歌。

2、请学生说说儿歌中那些数字是朋友。

3、巩固记忆。

(二)5以内的珠算教学

1、出示例2算式

3+2

2、师生回顾计算方法。

3、今天老师再教小朋友们一个更直观方法,想学吗?引出珠算。

4、出示算盘

5、引出珠算加法的写法:3+2

6、师教授珠算方法

(1)先不入3

(2)指导加2不够,就下2的补数8。(板书加2下8)

(3)指导学生完成2+3

(4)引出加3不够,就下3的补数7.(板书加3下7)

(5)巩固练习两个口诀。

7、完成练习题

1、口算练习。

开火车说得数。

2、珠算练习。

抽学生上台拨珠。

3、口算与珠算比试。

一半学生口算,一半学生珠算,比谁算的又对又快。

四、画珠训练

学生拿出题,师说口诀,学生看算盘画珠。

五、心算训练

+1+1+2

师读数,学生听。并把答案写在纸上。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完成数学书18页的活动1、2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