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实用8篇)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实用8篇)

ID:4614547

时间:2023-10-13 21:07:47

上传者:文轩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实用8篇)

奋斗是每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奋斗就没有进步。如何通过奋斗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做到自我突破和突破?下面是一些关于奋斗的名人名言,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和励志吧。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一

5.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文集》

7.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选集》

8.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0.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

11.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佚名

12.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

13.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1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1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二

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5、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6、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7、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8、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0、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1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1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16、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7、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0、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2、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2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4、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2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6、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2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8、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29、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3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32、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33、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34、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35、吾善养浩然之气。

36、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37、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3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0、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2、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4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4、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4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4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8、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49、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三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四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孔子

见得思义。———孔子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孔子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子

三思而后行。———孔子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敬鬼神而远之。———孔子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五

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论语》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5.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7.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10.“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11.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13.“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14.民无信不立。——孔丘

15.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论语》

19.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2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2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2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5.不学礼,无以立。

2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小不忍则乱大谋。

33.匹夫不可夺志也。

34.道不同,不相为谋。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3.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4.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8.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9.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0.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53.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5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6.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5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9.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1.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4.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六

3、 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孔子 《论语·雍也》

6、 “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孔子 《论语》

7、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论语》

10、 民无信不立。 ——孔丘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七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论语》

5、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孔子《论语》

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论语》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丘

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论语》

9、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论语》

10、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论语》

孔子名言句子经典摘抄篇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5、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2、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14、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