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5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5篇)

ID:4630074

时间:2023-10-14 03:24:38

上传者:字海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5篇)

企业标语是公司品牌形象的传播器,能够帮助公司在大众中树立起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创新与差异化是企业标语撰写的关键,要与其他企业区别开来,让别人记住你。一些知名企业的标语创意非常出众,一起来看看它们的独特之处吧。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4、理解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5、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运用除法知道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一痊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顺序是:先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然后再探索被除数是0的除法;在此基础上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再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最后学习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计算。

题目节约备课人张兵

教学

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

重难点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

准备电脑课件课时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尝试探索

(1)、你能完成这项任务吗?请你试试看。

(2)、小组讨论,比一比谁完成得好。

(3)、汇报,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2、情况分析:

(1)、在计算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

(2)、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每个问题的。

二、引导归纳,提炼方法

1、提问: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不够商1怎么办?接下去的竖式该怎样写?(这是重要环节,让学生充分讨论,充分发言;教师准确引导,方向明确)

2、提炼:用被除数十位的1除以3,不够商1,就在商的十位上写0;3和0相乘得0,在1的下面写0,1减0得1,再把个位的2写下来,12除以3商4。(教师在演示的时候,每一步都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促进学生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3、介绍简便的写法。

三、独立尝试,巩固提高

1、尝试写竖式计算:522÷4在尝试解题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强调在计算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2、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买新书备课人李亚清

教学

目标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

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难点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

准备电脑课件课时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近学校图书室买来一批新书,那里可藏着很多的数学问题。走!咱们一起看看去。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谁能来说一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图书室有200本书,2个4层的书架。)

(2)根据图中的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合作探究。

看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展示交流4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200÷2÷4200÷(2×4)

=100÷4=200÷8

=25(本)=25(本)

200÷2=100(本)2×4=8(层)

100÷4=25(本)200÷8=2

师总结: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5、比较这几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和同桌说说看。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

师:(1)、(2)列的是分步算式,(3)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

6、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师:像这种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在算的时候怎样判断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3)、(4)两个算式,比较一下,看看在计算顺序上你有什么发现?

可能情况:算式不同,得到的结果相同;(从左往右算,)

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www.

乘除属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面的。

8、小结: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板书)

同时,我们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列出来的算式也不同,但最终都能把问题解决,希望同学们在以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多动些脑筋。

四、巩固知识

师:接下来可要大家一起开动脑、动口、动手哦,准备好了吗?

1、说出下列的运算顺序,不计算。

144÷3÷6420÷(3×2)556÷4×8

84×5÷4742÷(63÷9)464÷(4×2)

2、小马虎做的题对吗?

60÷(3×2)

=20×2

=40()

3、深化与拓展--游泳

小军去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4个来回,共游了2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1)引导理解”来回”什么意思?谁来走一走,在走道上走一个来回?

(2)我们知道了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个来回就是去了再回来(4)次

(3)自己独立解决这道题

(4)汇报,展示新课标第一网

4、选择

(1)一本故事书有756页,小明每天看6页,要多少周才能看完?

正确算式为:()a.756÷7÷6b.756×6÷7c.756×6×7

(2)一本红树林,淘气6分钟看了624页,那5分钟看了多少页?

正确列式为:()a.624÷6÷5b.624÷6×5c.624÷(6×5)

正确列式为()a.801÷(3×3)b.801÷3÷3c.801÷3×3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折纸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1、教具:投影仪。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

3、现在要计算两张纸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那些算式?

4、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母相同的,另一类是分母不同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二、自主探索。

1、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分母不同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请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

2、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

3、就分母不同的加法算法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们进行讨论。

4、结合折纸的涂色部分,思考、验证哪一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5、交流汇报。

(1)“与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2)“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3)“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4)“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三、练一练。

1、第1题,看图填一填。

2、第2题,估计下列那些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1,,0,再算出来。估计分数加减法的得数大小比估计整数运算的结果要困难得多,为此,在开展本题练习前,再一次复习用分数表示直观图。

3、第3、4题,独立完成。

4、第5题,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议用线段图分析题意,作草图即可。

四、总结。

板书设计:

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

与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课题:购物--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舒城县棠树乡中心小学教师黄炳年9月13日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新版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运用图片、游戏、卡通、故事、文字等多种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渗透在每一节课中。

本课重点:

1、学生对乘法口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利用教材中的“购物”情境,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具体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购物”这一活动,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数学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引导学生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列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学习列竖式计算乘法。

本节课的难点:

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思维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得每一个学生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地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通过这样的交流、比较、合作,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目的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师:今天是星期六,老师把你们集中到这里是想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些问题,我家在舒城买了新房子,现在准备装潢,需要添置一些家具,我想请你们帮我挑选一下。下面这几幅图是我在家具城里拍得照片。

出示:书柜(213元)桌子(42元)椅子(12元)电风扇(132元)台灯(43元)

师:观察上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现在请同学们帮我挑选一下家具。(学生说出方案,老师板书)

师:你们想的很周到,非常感谢你们为我出谋划策。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目的:本环节通过学生探索交流,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1、怎样计算?下面大家先独立思考自己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在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2、汇报各自的算法。

3、小结、过渡:非常感谢同学们这么热情的帮忙,我还想买两个书柜,想请大家再帮我算一算要多少钱。(解决试一试)

(三)巩固与应用

1、指名学生板演:241×2=33×2=

2、完成“我能行”。

3、完成“竖式医生”。

过渡:同学们真的很棒。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家的家具买好了,老师很爱美,想买一件大衣,可是看了半天没也不知道是多少钱,今天就借这个机会请你们帮我算一下。

师:(出示1件毛衣,标价132元,再出示1件大衣)这件大衣

学生计算。

学生说,老师出示课件。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说)

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出“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贵多少钱?”

学生计算。

(四)总结

(目的引导学生对全课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师:今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收获很大。那么,我想知道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回答。

师总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个乘数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数,相应数位对齐。

(五)布置作业

师宣布下课。

四、【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坐得端端正正,稍微纪律不好,老师就喊“一二三”,学生则喊“坐端正”。上课收效甚微,学的东西则照搬、照套、机械死板。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组织中,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孩子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了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组织了“答题比赛”这一活动,很自然地把游戏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就容易开展了。从教学过程可看出,学生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的交流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而且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我在这一环节中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抢答”,使得课堂又掀起一个高潮,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既轻松愉快,又不感到作业之苦。他们自觉地去学,主动去想,没有丝毫半点的勉强。

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法。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玩”?能否“玩”出更高的境界。

本教案配套课件下载地址:/xiao/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认识圆

(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出示圆片图形: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的外圈是用线段还是曲线围成的?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条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和半径都相等。

6、巩固练习: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五、布置作业。

书p60第1-4题。

(2)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在前面所学得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2、使学生认识到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有无数条。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以前认识对称图形。

2、观察、概括。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二、教学认识圆的对称轴

1、出示例3: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

2、学生尝试画出圆的对称轴,观察、再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1、在方格上画对称轴,并量出对称轴两边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对称轴两侧相对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从上面的图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画出来。

4、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长方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环形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1-3题。

2、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一课时):圆的周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

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圆的周长。

1、创设情境。(屏幕显示)两只米老鼠在草地上跑步,黄老鼠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蓝老鼠沿着圆形路线跑。迁移类推。

要求黄老鼠的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板书:围成)突出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

要求蓝老鼠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板书并揭示课题:圆的周长),围成圆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板书:曲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什么的长?什么叫圆的周长?(完成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实际感知。

a、教师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长?

b、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我这个圆片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第四单元圆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本节课教学中我更多的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欣赏者而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教学中我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数学美感的感受、捕捉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游戏与生活,感知对称美。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二年级的剪纸课上,就已经会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左右两边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因此,现实中一些对称的图形学生在课前早已接触过,然而何谓“对称”,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新鲜的。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并建立“对称”的概念是我这节课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我设计“玩纸飞机”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对称”概念,抓住对称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对“对称”的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为其在生活中如何判断对称现象提供方法。

二、动手创造,感受对称美。

在“剪对称图形”这一环节,我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探索与发现过程的经历,试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维得到对新知识的理解、顿悟。当出现一部分学生剪得慢,甚至剪不出来的情况时,我没有置之不理,更没有主导学生的思维,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差异资源,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探索、对话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尝试、失败、反思、再创造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并获得情感体验。尽管这里花费了一些时间,但充分体现了学生“悟”的过程。

三、欣赏图片,感悟对称美。

在学生了解了对称及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跟着图片一起欣赏各种对称物体、图形。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称及对称图形在课堂上进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数学,同时,进行了美的熏陶。

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受到,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课,它将和精彩的生活共同演绎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图形的美丽。“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她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