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通用8篇)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通用8篇)

ID:4643062

时间:2023-10-14 08:06:32

上传者:BW笔侠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通用8篇)

高一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美术教案示例:《绘画小达人——素描静物》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一

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

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

(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

6、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板书)

二、听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词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有心去欣赏这首诗。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再来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读诗。初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画面。

1、自由读诗。注意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进一步的感受画面。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二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一、温习导入: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

二、解题,知作者:

(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吟:吟诗)

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

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

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

3、教师范读。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四、明确背景,体会情感:

(同学们读得真好,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俗话说:诗言志。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

五、品读探究,深入理解:

1、画景物: 听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唐代,与诗人一起欣赏江边美景。下面我们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这江边的美景图一一描绘出来。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 各写了哪些景物? 找出来, 用笔画出来。(画景物——汇报)( 板书:残阳、江、露、月)

你觉得诗人笔下的太阳是怎样的?(火红的、摇摇欲坠的、疲惫的、金光闪闪的) 同学们口中的夕阳真美啊,你们真是白居易的知己啊!

在这两句中有一个动词,你能找出来吗?“铺”。

“铺”字多用在何处?(引导“铺”字组词:铺床、铺路)

“铺”——(简图)(夜晚妈妈帮你铺床,盖被子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得出:温

在夕阳的映照下,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这里的瑟瑟是什么意思?“瑟瑟”指碧绿色的玉石, 诗中形容江水没有被夕阳照到时所呈现的青绿色。)(删除,课堂不讲)

这里写到“半江瑟瑟半江红”,在你的想象中, 江水红得像什么? 绿得像什么?

(生:红得像一块红绸子。似乎有人把红墨汁倒进了江中。江水另一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让生尽情说,答不到也没关系)

夕照下的江水半绿半红,这是多么美丽的奇观啊,那么,江面为什么会呈现出半绿半红的景象呢?(引导、简图)(教师边演示课件边小结——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很善于使用色彩的对比,他多像一个大画家, 用他手中的彩笔, 描绘出我们祖国自然风光的色彩美。以上两句, 不由得使老师想起了白居易的另一首著名的词 《忆江南》。这首词中也运用了色彩对比的写法,同学们想想是那两句呢?(生答)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与“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在写法上多么相似呀! 一个写了秋天、夕阳下的江水; 一个写了春天、朝阳下的江水。都描绘了奇特的美景,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啊!

带着刚才的理解,想象着画面,再将这种神奇的美读出来。

有一个词尽显了白居易当时的心情?——可怜。为何说“可怜”?是不是很可怜的意思呢?(拆开组词:可以怜惜。)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什么可爱? 哪些景物让你觉得很可爱? 怎样的露珠、月亮让你觉得很可爱?

你能将这种可爱读出来吗?(个读、齐读)

()似()()似()

(露:宝珠、玛瑙、水晶 月:像金钩。像小船。像眉毛。像镰刀。)从颜色、形状方面进行点拨。江似明镜月似船。

同学说得多传神呀, 多贴切呀!你们将天上的月与地上的露珠完全融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图。面对这样美的景色, 诗人情不自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齐读)

六、感情朗读:

在白居易的眼里, 远处的残阳美, 近处的江水美,脚下的露水美, 天上的新月美, 这无不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前面讲到诗人是离开朝廷到外地任职,离开了朝廷因为着不能追求功名利禄了,但他却没有丝毫失落感,转而流连于幽美壮丽的自然风光中,这是多么乐观、豁达的个性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带着诗人这种轻松、闲适的心情,再次漫步江边。(配乐齐背诵)

七、读写结合,加深理解:

多么美丽的江景图啊!这种美景不描绘下来实在可惜了,让我们拿起笔,发挥想象,将这幅幽美的江景图描绘出来吧。

题: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ppt

八、拓展延伸:

学完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种景色最美丽?你还能背背写这种景的古诗来吗?(学法)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三

1、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词句,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古筝音乐、《暮江吟》课件

一、课文学习

1、知诗人,解课题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大约是公元822年白居易赴任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地地吟咏,一笑一吟地流露,真实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反映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

(1)“暮”是什么意思?(傍晚,日落西山)

(2)“暮”和“江”在这儿各交代了什么?(时间和地点)

(3)吟:作吟咏讲。

(4)释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诗人在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范读全诗,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音乐]

(2)借助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然后自由说说诗句的意思。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

铺:照射

瑟瑟:碧绿的颜色

诗意:夕阳从地平线上照射水中,江水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课件]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3、想意境,悟诗情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它呈现给读者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里不仅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而且还给人们亲切安闲的感觉。尤其是“铺”的运用。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4、诵佳句,背诗文

(1)朗诵这首诗时,注意下面的节拍。[课件]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

“瑟”“红”要拉长语调;

“可怜九月初三夜,”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二、朗读欣赏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代诗人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2、辨字组词。

暮()残()瑟()铺()

慕()浅()碧()哺()

3、说说下列诗句意思,注意粗斜体字词。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暮江吟》诗句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会有感情地吟诵《暮江吟》,会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吟诗心情,进一步提高吟诗的兴趣。

3.能将古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进一步感受汉字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由一学生组织全班集体齐诵已学古诗)

一、感知导入。

1.“从刚才同学们的吟诵看的出,我们四(1)的同学在校本课程中古诗文的积累做的很好!今天这节校本课,唐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风景录象!(播放课件)

2.怎么样?看了录象后有什么感受?

3.我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看到这美丽的江边景色时,他陶醉了。随即吟诗一首——暮江吟(板书)(播放配乐朗诵)

二、学习古诗。

1.吟得多好的诗啊!请同学们拿出古诗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你们觉得他的音读准了吗?那你来试试看?

3.同学们的音都读准了。请你们对照注释再读读诗句,并试着在四人学习小组内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懂的?。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谁能将这意思表达的更流畅些吗?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机问:铺在水中的到底是什么?从“铺”字你可以感受到什么?(照的面广,平射过来,非常柔美)有感情地吟诵一、二行。

5.说到夕阳,说到日落,让我想起白居易的一句描写日出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啊!日出时(?),而日落时呢?(??)。

当白居易看着这醉人的夕阳美景时,不知不觉,黄昏已经来到,这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悄悄隐去,这时白居易低头一看,只见江边小花小草上挂满了——(露珠),抬头一看,看见了(弯弯的月牙)。不由得感叹到:这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的(可爱)啊!请同学们带着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试者配上合适的动作,和着这优美的音乐来吟吟这首诗吧。全体起立!(音乐起)

三、写一写,出示书写注意事项。

1.作品展评。

2.配乐齐诵古诗。

四、拓展练习。(10分钟)

诗人是触景生情,吟咏此诗。那我们又怎样来表达我们自己的读诗心情呢?我这准备了一些拓展练习,每个四人学习小组可以合作任意选做其中一题。

(1)为自己书写的《暮江吟》配画。

(2)将《暮江吟》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散文。

(3)向你的好伙伴推荐一首描写美好景物的古诗。

(4)将自己心中的夕阳,用创编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五、课堂总结。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五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六

今天我说课的课文是《暮江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等6个方面入手进行说课。

《暮江吟》语文e鄂版第11册第4单元的诗词诵读,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单元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本课设计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为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解诗题、读诗、品诗、悟诗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绘,在绘中悟,层层递进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步步深入地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白居易)当学生说出白居易后,我紧接着追问,请问你们对白居易都有了解吗?当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介绍诗人。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的一首风景诗(这时我板书《暮江吟》。)

在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诗题: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诗题的?“吟”又是什么意思呢?(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是古代的一种诗体。)谁在黄昏时分在江边吟诗?进一步追问学生,加深学生的记忆。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在这里我设下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读诗,了解诗意。

在语文教学中,应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感,在读中悟,因此在诗句的讲解方面,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对古诗的独特体会,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去描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分为2步:

第一步,让学生自由朗读,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的读音,停顿。

残阳铺水中露似珍珠

傍晚之景夜晚之景

江瑟瑟红月似弓

在学生对古诗有了初步了解后,让学生再读古诗,这时或许古诗所描绘的傍晚之景和夜晚之景自然而然的就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在这里我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文,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绘。

(三)品诗文,升华情感。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在品诗文、体意境这个教学环节里,我主要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感悟。问题设计如下:

(1)齐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通过抓关键词“铺”、“瑟瑟”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古诗的意境。如:“铺”字可不可以用“照”、“射”等词替换,为什么?不说“照”,却说“铺”,“射”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铺”写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瑟瑟”、“红”写出了残阳铺水的结果。)

(2)齐读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真珠月似弓”,明显地是在写“夜晚”。按《辞海》里的解释:“露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面对这样的夜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用诗中哪个词可以概括?(通过抓关键词“可怜”、“似”等,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喜爱之情!)

如果说傍晚江边夕阳如火,那么夜晚江边新月当空,一片银白,这静谧的夜景令作者作美丽的遐思。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比较下与前面你所看到的有什么新发现。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关键字词对古诗进行品析,层层递进的去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假设意境,发挥想象,感诗人之所感。

这时,我就介绍古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去想象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而去领悟诗人当时的心情。

这首写景诗约作于唐长庆二年(822)。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而这首诗是这年七月白居易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经襄阳、汉口,于十月一日抵达,在赴杭的江行途中所作。

假如你是诗人,得以如愿的离开你自己所不乐意待的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引导学生说出)——轻松愉快。

这时我进行小结:不错,这首诗在描写那绝妙景色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途经所见,随口吟成,格调清新,自然可喜,读后给人以美的享受。

现在,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课文,体会下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

设计意图: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通过假设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的站在诗人的角度去品诗,去感悟诗中诗人所蕴含的情感。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脉络。

残阳铺水中露似珍珠

傍晚之景夜晚之景

江瑟瑟红月似弓

热爱自然轻松愉悦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七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古诗,还记得吗?谁能背一背给同学们听听?

学生背。(略)

师:学过的诗都记住了,很好。我国古代出了许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诗,这些诗有很美的意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新诗。(板题)

二、理解诗意

1.读正确、流利。

师: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只有一个生字,请同学们学会这个生字后,再试着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生自由读,指名读,直到读流利。

2.理解诗句。

师:自由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有哪些地方读不懂。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吟、铺、残阳、瑟瑟、可怜等。

师:谁会解释这些词?动动脑筋,看看课本中的插图,试着理解前两句意思。

学生根据图,理解了残阳(夕阳〕,铺(照),瑟瑟(碧绿色)。师画图,让学生标出瑟瑟和红。

师:后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吗?谁能把它的意思画出来?

师:看看这景色美不美呀,你们猜一猜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猜可能是可爱的意思。

师:正确。知道了可怜是可爱的意思,谁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生说诗意,师相机指导理解半,半在这里,不是确指。

三、想象悟情

师: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要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感情。(范读)

师:你们听后能不能理解诗人的感情?能否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吟这首诗的?

生:在江边,傍晚到夜里在江边吟的。

师:说得好。(师勾勒诗人立于江边的简笔画,边画边叙述)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来到江边(投影:

诗中景色图),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看图,想想看。

师:随着音乐提示,诗人站在江岸上,只见夕阳江水这些美丽的.图画你想象到了吗?(自由说,指名说)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诗人,把看到的美景说一说。

(指名读,师相机指导)

师:景色这么美,你看到后会说什么?

生:

(用简笔画把学生带入当时当地的氛围中,同时用音乐渲染情境。此时,教师用语言加以描述,帮助学生再现当时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也可以用表演进一步体会情境。这样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感情朗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生自由读背,指名背)

五、练习巩固

1.默写这首诗。

2.以《暮江美景》为题展开想象,写下诗中美丽的景色。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篇八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