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圆明园三年级 圆明园游园心得体会(模板11篇)

游圆明园三年级 圆明园游园心得体会(模板11篇)

ID:4658363

时间:2023-10-14 13:10:52

上传者:雁落霞 游圆明园三年级 圆明园游园心得体会(模板11篇)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一

第一段:游园前的准备和期待(200字)

这是一篇关于我的圆明园游园心得体会的文章。最近,我有幸去到了北京的圆明园游玩,这是我一直以来期待的旅行。在旅行前,我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了解了一些圆明园的历史与文化,以及一些必去的景点。我一直期待着这场美妙的旅程,着迷于人工湖与花园以及古老建筑的周围走廊和神秘的小道。

第二段:景点的排队和游客的拥堵(200字)

到了圆明园后,我很快被游园的人们的数量所震惊,特别是在一个又一个的景点前。排队和等待久了,我开始感到疲惫。尽管游客的拥挤使得游览变得比较困难,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一步步地去看盛开的花朵,参观各种各样精致的古代建筑,也能够从游客们的谈话中学到一些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第三段:建筑的美丽和故事(300字)

在游园的过程中,我被圆明园古代建筑的美丽所吸引,尤其是在我获悉关于每座建筑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之后。经过多年的建造,这些建筑物坚实耐久,在灾难中经历大迁徙,也躲过了战争,尽管遗址被摧毁,但是只要现在还能看到一些原始石头,则能够观察到这些建筑的神奇之处。

第四段:留下美好记忆和感悟(300字)

虽然圆明园游园的过程可能有些艰难,但在这次旅行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认识到了自己内心的一些感悟。美好的事物往往需要付出代价和耐心,除此之外,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景色中得到不同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重视我们国家和文化的历史,真正体会到各个时期的人们为了明天而努力的过程。

第五段:结束语(200字)

总体来说,圆明园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景点,这次游园也让我真正懂得了较少时间与勇气。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亲身体验到这段历史,我也期待着每年能够再去一次,欣赏不同的季节穿透我们的人心,亲人的抚摸,享受这片园林的美丽。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我想分享给每个人的体验。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二

金碧辉煌的殿堂去哪儿了呢?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又去向何方了呢?这些祖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残暴地破坏了。

那天,英法联军把抢劫一空,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证据,他们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现在的,已是一片废墟。

的悲剧在古老的旧中国何止一次?人们忘不了那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忘不了租界的告示上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忘不了英国首相巴遵说出的那句可耻的话,忘不了东亚病夫的称号。

的辉煌已经被凶狠的侵略者夺走了,昔日的美丽,也不复存在了。我们再也看不到金碧辉煌的殿堂,再也看不到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再也看不到热闹的“买卖街”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山乡村野......为了不让的悲剧重演,为了让中国屹立世界,我们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永放光彩!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三

作为一位热爱旅游的小资,圆明园一直是我的旅游心愿清单之一。近日,我终于得以实现这个愿望,来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圆明园。在我这次旅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圆明园的历史底蕴与艺术价值,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清新自然的记忆。下面,我将就我的圆明园旅游心得体会,从场馆建筑、艺术文化、游园体验等层面展开。

一、 场馆建筑

作为一个对古建筑情有独钟的人,我不得不说圆明园建筑的精美程度堪比故宫。在圆明园内,我看到了一座连通南北两座园的桥梁——万寿山主峰上建的白玉雕“排云殿”、通往海棠飞燕的美轮美奂的“碧海亭”。也有醒目而气势恢宏的“宝莲禅寺”、作为圆明园标志性建筑的山顶“大观楼”,以及託起了圆明园半壁江山的“南山长廊”、“北海春晓楼”等等。圆明园的建筑结构和设计虽然沉淀了几百年历史,但是仍然十分具有柔美的力量,在我的眼里它们仿佛活了过来。

二、 艺术文化

圆明园不仅是一个以庭园造景为中心的古典园林,更是一座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美术、音乐、文学、诗歌等多个艺术门类的宝库。我特别喜欢南部山区的山水风光与北部山区的宫殿建筑衬托下的艺术、文学、历史以及人性的完美融合。园内还有很多文物、书法、绘画等展览,还有不少高品质的艺术展演和才华横溢的文艺表演,让我对古代艺术有了更深的吸收。

三、 游园体验

游园线路精致优雅,沿途景色构成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特色的画卷。园内乘坐的小火车、划的小船、踏的脚踏车等等活动,让我完全沉浸在一个放松、愉快的氛围中。除此之外,圆明园管理完善,一手统筹规划,其中“图书馆”、大型露天音乐厅等等,让我在景点中感受到了高效的旅游服务,使我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四、 夜景游

夜幕下的圆明园,不同于白天的红尘翻滚,更具有浪漫与艺术的气息。建筑内外普遍拥有美丽的灯光设计,加上大型舞台剧、天幕投影、高科技互动展示等,更加烘托出了古老历史的艺术氛围和它所代表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是一次“打卡”文化场所外一层枷锁,更是一次淋漓尽致的心境升华。

五、 总结

我非常喜欢圆明园这个旅游胜地,完全沉浸在了它所呈现的历史、优美的自然景色、及其艺术之美中,在那里我可以得到释放自我的心灵治愈。“火来到了圆明园,便要忘记世界”,这句话对我来说完全不是虚言,这次我在圆明园中得到了重要而美好的旅游经验,回味无穷的静谧独自,必须驻足。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四

老师让我们看了《火烧》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到了愤怒与痛惜。

在1709年开始营建,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大约一个世纪。它总面积达到347公顷,浓缩了中国的全部风景名胜,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1860英法联军闯进了,他们把院内凡是能拿走的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他们为了销毁罪证,还放火烧毁了。大火整整燃烧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就这样,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了一片灰烬。现在的只剩下几根摇摇欲坠的残柱,它们似乎在对我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诉说着身上的伤痕。

这样的结果都要拜慈禧太后一人所赐,她为了满足她的私欲,和侵略者签定了《南京条约》等各种条约,割让了我们中国的许多土地。

我一闭上眼睛就仿佛看到了1860年发生的一切,仿佛听到了侵略者们在奸笑,在朝笑我们的无能。我仰首长叹,心想:为什么英国、法国、日本在那时就已经有了洋枪大炮等各种先进的武器,而我们中国却只有弓箭、刀?这都是中国的落后,国人的无能啊。侵略者们不但烧毁了,还烧毁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巨大的损失,也是让全世界人民所叹息,所遗憾的。

但是,历史毕竟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历史不再重演,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所以我们在享受今日幸福的同时,更应该铭记中国曾经受过的屈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老师曾告诉过我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少年强大了,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强大。我们更应该记住这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五

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园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周围。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今天,我们就来到了这著名的。

我们买了票,一走进正觉寺的大门,红彤彤的灯谜便映入了眼帘。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皇家庙会,所以才有了眼前的景象。我们往前走,迈过几阶楼梯,进入了一个大殿。这里正在播放的历史资料,大屏幕两侧是十二生肖的铜像,十分逼真。它们好像在笑呢!这让你不得不赞叹古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继续往前走,又有一个殿堂,这里陈列着许多关于的资料。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的遗址和那条皇家买卖街。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来到了遗址。进去之后,首先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堆石块。再仔细看,原来是一个又一个的建筑。我能想象到,这原来是多么伟大而且辉煌的建筑啊!可惜,都是那一场火,把这里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次之行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那里照了许多照片,还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国文化,我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六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一座历史悠久的廊桥式皇家园林。它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占地约350公顷,园内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广场、长廊、后花园。园内有大片修竹、荷塘、湖泊以及造型独特的石头、砖雕等景观,令人赏心悦目。近日,我有幸前往圆明园游览,这次游园不仅让我舒缓了身心,更收获了许多个人的感悟与体会。

第二段:感受自然风光

进入圆明园,我们首先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在这里,绿意盈盈,草地洁净,同时,广场还种了很多美丽的花草,雕塑和喷泉的浪漫相伴。四季更迭,景色各异,赏心悦目。在荷塘边上,我们可以看到漫步在水边的游人,拍照留念或是观赏莲花。在湖边,天空四面八方干净明亮,空气中充满着花香与湖泊的微微波浪声。在这里,我们可以远离城市喧嚣,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丽和力量。

第三段:漫步长廊

圆明园的长廊系北京古代皇城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修建的十二条廊房长达七百余米,且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廊房,廊顶遮阳好,长廊内常年不见阳光,得名“长春”。进入长廊,领略到它的规模和气势:古砖古瓦、雕梁画栋、石雕兽蟠之间,循着宽敞的长廊,前后观赏石雕,古今结合,才觉得自己身在诗画中。在长廊中,我们可以放慢自己的脚步,紧随长廊徐行,听听风吹雕栏的声音,感受古建筑的文化。

第四段:观赏石群

圆明园的石雕群是中国石雕艺术宝库的一部分,园内石头雕刻技艺精湛。它寓意深刻,富有文化内涵,风格迥异,造型独特,呈现出其千姿百态的美。园内的狮子嬉戏、龙凤张旗、精美百草图的石雕令我目不暇接。每一个石雕,都是透彻思考与审美技巧的结晶,在走近、观察和品味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美的享受,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五段:结束感言

离开圆明园,我的内心充满了喜乐与兴奋。这次游园让我胸怀感动和收获。在走过长廊,观赏石雕,沉浸在自然之中的时刻,我体验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华和文化内涵。同时,这次旅程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体会到了生命的轻盈和令人无比神往。我深深感悟到,只要我们有一颗敞开的心,去发现生活中微小又美好的事物,我们就能够活得更加精致、也更加幸福。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七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园中之王”,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瑰宝,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座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最近,我有幸有机会游览了圆明园,充分领略了这座园林的独特魅力。在这次游览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圆明园背后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也体会到了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二段:感受历史沉淀

进入圆明园的瞬间,我仿佛穿越到了两百多年前的清朝,仿佛听到了往日的宫廷歌舞声。园内的建筑与景观皆展现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氛围。站在坐落在小西山上的九龙潭畔,眺望远处的湖泊、山丘和亭台楼阁,我不禁联想起乾隆皇帝游玩此地时所体验的宁静和欢愉。在游览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十二生肖铜像,它们被毁后还原出来的铜像让我感受到了历史沉淀的重量。

第三段:品味园林艺术

圆明园以其精湛的园林艺术而闻名于世。园内的温泉池、湖泊、遗址等都展示了这座园林的特色风貌。在欣赏这些景观的同时,我深刻体会到古人智慧的独特魅力。尤其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夏之山和万园之园。夏之山是圆明园的核心景区,独具匠心的山体设计和精心布置的建筑使其犹如一幅美轮美奂的壁画。而万园之园更是展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游览其中,仿佛进入一个仙境,使我顿时忘却了尘世的喧嚣。

第四段:感慨文化盗窃

然而,在游览过程中,我也深感悲凉。不禁让我想起圆明园的惨烈遭遇。19世纪中叶,紧邻北京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宝贵的文物被洗劫一空,整个园区被纵火焚烧。这一屈辱史,让我不禁感到悲痛和愤慨。这次游览也让我深切认识到了历史的残酷和侵略的荒谬,更加珍惜我们文化的宝藏,不让历史的惨痛再次重演。

第五段:启示与反思

圆明园的游览让我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还品味了园林艺术的魅力。它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灵,使我更加热爱并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也促使我警醒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应当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圆明园的遭遇也让我深入思考文化的安全性和国家尊严的重要性,作为普通人,我们应当爱护我们的文化艺术宝藏,保护我们的国家尊严,也传承并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总结

通过这次圆明园的游览,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感受到了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游览过程中的感想和思考,让我真切体会到文化的宝贵和保护的重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更加珍惜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希望能够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八

圆明园被誉为清代皇家园林之首,以其独特的布局和精雕细琢的园林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我有幸近日也到圆明园游园一次,令我心驰神往的不仅是园中宝藏的历史文化,更是它带给人们的美好体验。

第二段:景点介绍

圆明园拥有众多景点值得游客一探究竟。例如编钟台、青芝观、石舫、十三陵、述律馆、民航园以及年画馆等等。这些景点汇聚了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游览体验,看到它们的时候,都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不停地追问着游园路线。

第三段:园中美好体验

在游园的同时,我也体验到了很多美好的事情。园中的湖水清澈见底,沿途植物葳蕤,鸟鸣声不绝于耳。特别令人惊艳的是石舫,五彩缤纷、雕刻精美,让人不禁为古人的匠心和国家的黄金时代喝彩。在园内,我还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制作了年画,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圆明园内文化底蕴丰富,数不尽的历史故事和文物让我感受到了祖先智慧和民族荣耀。

第四段:园中的思考和启示

游园之际,我不禁思考起了许多问题。园内种种物事不仅让我赞叹中华文化的辉煌与底蕴,更是让我反思当下社会的问题。我们取得了现代化的阶段性成果,但从根本上看,无论是文化、信仰,还是他人意见、尊重和爱,都需要我们不断沉淀,不断努力。

第五段:结尾

回顾圆明园游园的一场旅程,我感到非常满足和愉悦。在这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园林里,我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文化遗产,感受到了一种身和心的愉悦。同时,游园使我有返璞归真的感觉,让我明白了现代的生活需要文明素养和精神追求。这次园林游览,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见证自己、感悟人生的美好之旅。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九

今天,我们上了思品课《不能忘记的屈辱》,主要讲述了英法侵略者抢夺、焚烧,揭露侵略者残酷的行为,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愤恨,也提醒我们历史不可忘。课后,我仍愤愤不平。

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晚上,我靠在床上,窗外柔和的月光静静地照在了我的身上,让我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道亮光,映入我眼帘的是似曾熟悉的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可我万万没有想到书本上看到的那一片废墟和残骸,经过中国人的努力修复和高科技帮助,已被重建成了令人惊叹的更美的花园了。瞧!这不就是西湖的三潭印月吗?这美景让人忘记了疲劳和忧愁,顿时沉浸在一片身心愉悦之中。深深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让人感到万般舒心。中央的花坛散发出的浓郁的芳香,让人沉醉在迷人的香气中了。真是令人流连忘返,仿佛到了人间仙境。

我来到了位于中央的“万层高塔”的顶层,这眼前的一片美景尽收眼底,让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紧接着,我来到了书房。这书房像一座迷宫,一阵阵墨香扑鼻而来。一排排的书架上陈列着珍贵的书籍。最让我好奇的是挨着的博物馆,我见到了曾经被掠夺去的黄金树、玉玺、镶着宝石的钟表和一座大约2、7米左右的金塔、古铜器、珊瑚屏风、象牙雕刻等等工艺品。可有些文物、古籍不见了。

我这才想起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把历经151年,倾注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而建成的毁灭了,让我们遗失了很多的国宝------一阵清脆的零声把我从美梦中惊醒了,我坐立起身子,不禁感叹:侵略者的残酷暴行令人深恶痛绝,过去的屈辱不能磨灭。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自强自息!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十

学习了《圆明园的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到清政府的懦弱无能。更体会到英法联军的可耻下流!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也是当时世界上举世闻名的建筑。

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圆明园的噩梦来临了。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把能拿走的,统统掠走;运不走的就用牲畜搬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更可恶的是,他们为了销毁罪证,用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就这样圆明园——一座最美好,最辉煌的建筑成了一片焦土,只剩下几根残柱。

读完这课,我感到十分惋惜和对英法联军的痛恨,这可是我们的血汗,这是多少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就这样被疯狂、贪婪的“强盗”洗劫一空。而当时的清政府实在太软弱了,就这样看着他们抢啊,夺啊,烧啊。这帮可恶的强盗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屈辱历史的一段见证,它的残垣断壁,仿佛在对人们诉说它的辉煌的过去,又好像在向人们诉说英法联军的残暴行为。

前几年香港的一次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不是拍卖过金牛头和金马头吗?那就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喷水池里的牛头和马头,另外十个至今仍不知去向。这本来是中国人的东西,我们理应拿回来,现在我们却用了昂贵的代价才买回来,这都是侵略者的罪恶。

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壮丽已被侵略者掠去,想到这些,我心里就感到无限的可惜和愤怒。

游圆明园三年级篇十一

“啊,太耀眼了,这是哪儿?”

一进大门,我就被这雄伟的奇观惊呆了,座座建筑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我激动地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啊,我想起来了,这是圆明园,圆明园内就是这样富丽堂皇!这可是梦寐以求的地方啊,今天我终于可以大饱眼福了。

的确,它是世界上稀有的,独一无二的奇观,它可以同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圣母院相提并论。

雪松做的屋顶,大理石做的水柱,琉璃瓦金光闪闪,美丽的宝石无不透露着它的神奇与美丽。

这儿有美丽壮观的“大水法”, 有雄伟奇特的汉白玉……

这里的一切把我给迷住了,我竟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正当我迈步继续欣赏的时候,却被妈妈叫醒了——我这才不情愿地睁开眼睛。

想想梦中的圆明园,令我如此地向往与痴迷。

我坐在床上,不禁又联想到雨果描写的情景: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他们把能拿的拿走,不能拿的全部砸碎,他们把圆明园糟蹋得满地狼藉,为了掩盖这种罪行,他们烧毁了圆明园。

东方的这一伟大成果被英法联军烧毁了,我们后人无法亲眼目睹这座东方雄伟的建筑,只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和圆明园见面。

我梦寐以求的圆明园啊,我们只能在梦中相见了。

记住,我还会想你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