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精选6篇)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精选6篇)

ID:4680637

时间:2023-10-14 20:35:57

上传者:笔砚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精选6篇)

安全教案是指针对某个特定安全问题或情景所编制的一份教学计划,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篇一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老师写说课稿也要变得新颖一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教室》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室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

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1、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自己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全班同学交流。

1、想一想,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

2、说一说,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1、出示火车站的挂图。

2、学生用箭头画一画去火车站的路线。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用上前后、左右、上下。

1、书上63页第3题,看图回答问题

2、完成随堂练习。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篇二

知识目标:通过实景和游戏等活动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会用“_____在____的____面”来叙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思想品德目标:教育学生要有爱心,爱帮助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放课件:小鸟说话:小朋友们,你们好!认识你们真高兴!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我还带来了我的两个小伙伴,你们看是谁?(课件)你能说说小兔和小鸟的位置吗?(复习前后))。

你们真行!会用“前后”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来说小鸟和小兔的位置;淘气的小鸟飞来飞去,又落在了树爷爷的头发上了!你能说说现在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吗?(学生自由说)说得都对,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一对表示方位的词“上下”,板书:上下。刚才有位小朋友说得很好,他用——在——的——面来说小鸟和小兔的位置,你能用这样的句子再说一说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吗?(同桌互相说,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贴小动物,板书:上下)

说得真好!连小公鸡都忍不住要夸我们了!

二、学习新课,认识上下的相对性。

(放课件:公鸡说:你们真了不起!可我的好朋友小松鼠有点不相信,想让你们说说它在哪里,看!它来了!(课件)

师:小松鼠不相信,我们就一定要让它相信我们是最能干的!,有信心吗?好!请你用——在——的——面和同桌说说松鼠的位置,开始!(同桌互相说,根据学生所说板贴、板书:上下)我们来看,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小鸟又在松鼠的上面,说明小鸟在最上面;那小兔呢?(在最下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松鼠在小鸟的下面,小兔又在松鼠的下面,所以小兔在最下面。)

师(指着板贴问):松鼠怎么一会儿在上面,一会儿又在下面?是松鼠跳来跳去在动吗?(不是)那是为什么?(同桌讨论,说理由,引导说出:松鼠在下面是因为它和小鸟在比,松鼠在小鸟的下面;松鼠在上面是因为它和小兔在比,松鼠在小兔的下面。)看来,咱们在说位置的时候还真得看清是和谁在比。小松鼠没有考住我们,这场比赛我们赢了!听听小公鸡怎么说?(放课件,公鸡说:你们太聪明了!听了你们的介绍,让我也懂得了不少知识。原来,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它的位置相对也不一样。行了!让我们轻松一下,和我一起到森林里看看森林合唱团的演出吧!)

三、练习。

情境一:森林合唱团

师:(放课件)看,谁先表演的'?(2、3)接着谁又表演了?(1)你能说说2号的上面有哪些动物?1号的下面有哪些动物?看,谁又来表演了?(4、5、6)他们的上面有哪些动物?(1、2、3)

它们唱得真好听!你觉得哪个动物唱得最好?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位置(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情境二:分房子

师:天渐渐黑下来了,有4只小动物因为家太远了回不去,急得都快哭了!怎么办哪!这时候,小公鸡说(放课件:我知道森林里有一所房子,我带你们去吧!)

房子到了,可小动物该住哪间好呢?请你帮它们分一分吧!拿出你的作业纸,让小动物住在房间里,然后说一说小动物的具体位置,开始!(学生操作,说,汇报)

谁住在1层,它的上面是谁

情境三:猜奖品。

(放课件:公鸡说:你们真了不起!我就喜欢和做事认真爱学习的孩子交朋友!我要送给你们一些奖品,不过,猜中了才有奖哦!)放课件。

师:想得到这些奖品吗?那就根据小公鸡给的条件快和同桌商量商量吧!(同桌讨论、汇报、说明理由、发奖)

四、小结、思考。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上----下”,还用“_____在____的____

面”说了物体的具体位置,看来你们掌握得不错!我还想再考考你们

(放课件)根据这两个条件,让你们动手摆一摆,你会摆吗?

出示思考题,学生动手摆。

1、橡皮在铅笔的上面,铅笔在书的上面。

2、尺子在铅笔的下面,铅笔在铅笔盒的下面。

五、下课。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篇三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

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点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前后概念

1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教室前面有什么?

2请同学们说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二观察讨论,进一步理解前面和后

1出示小动物赛跑图

小鹿、小松鼠、小白兔、小乌龟、小蜗牛参加赛跑,你们看到了什么?

2观察图:小鹿和小松鼠比较,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3同学们,能不能防照老师这样提问题?学生提问题,请各别学生解答。

4如果5个小动物继续赛跑,他们的前后顺序可能有什么变化?

三体验相对性并加深理解

1出示赛车图。

2仔细观察这幅图,通过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观察图,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3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几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几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大家随意说一说,任意选择两辆车都行。

四找“前后”的活动

1老师请3名同学上台。(面朝北)

问: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向后转)3名学生排队,按要求变化方向,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描述。

3质疑:为什么2号一会儿在前面。一会儿在后面?

4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在前面还是后面就要看他和谁比,和不同的人物比,前后位置就不同。

五巩固练习

1书上57页第2题儿童乐园买票

2书上57页乘车

六数学故事,龟兔赛跑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篇四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面及整时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生可能说:闹钟,师引导说:钟表(板书:钟表)

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到钟表王国去看一看吧!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

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

3、板书课题。

师:这些表别看他很常见,很普通,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的组成。

师:观察这些钟表,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说自己观察到的。)

生可能说:

(1)形状是圆形的、方形的等

(2)有2根针,一根又细又长,一根又短又粗。

(3)有12个数字,让生把12个数字宝宝送回家。讲解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部分,12个大格。

(贴图:钟表),并小结: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

师板书:时针、分针。

问:那大家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是静止不动的吗?(生说:不是。)

师:对。时针和分针要有规律地转动起来才可以帮我们记录时间。那他是怎样转动的呢?咱们一起来用手比划一下,这样转动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两圈)。

(二)教学整时(学习中文表示法)

过渡:听,谁家的钟表响了?

1、(课件出示情景图)原来是小红家的钟表响了呀,妈妈正对小红说:起床的时间到啦!小红打了个哈欠说:我不认识钟,你骗我吧,我还要再睡会。

师:小朋友们,你能教教小红怎么看时间吗?

生:是7点(7点钟)

师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师:你是怎么看的呢?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生说: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就是7时。

师: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好孩子。

指生说,全班说。

师: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生说略)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小练习:(我会看)8时、3时、6时,并请生板演中文表示法。

2、你们真聪明!已经会看时间了。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桌讨论。

学生观察,同桌互相找一找,说一说。

3、小结方法:

师: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可能说(1)这几个都是整时(2)分针都指向12

生试说:略

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向12的时刻都是整时。(板书:整时)到底是几时呢?我们还要接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4、观察6时的钟面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5、出示12时的钟面让生观察。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拨钟表游戏

1、师拨钟表生说时间

2、师说时间生拨钟表

3、同位互相拨

4、师:刚才的11时小朋友都会拨了,那再过1小时的时间你会拨吗?

汇报,展示,评价。

师:再过2小时呢?

四、学习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电子表示法

五、学习动手写时间—《小明的一天》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明一天过得怎么样,他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呢?帮他完成他的作息时间表。

(1)生写,师巡视指导2种写法。

(2)指名反馈,7时起床;9时上课;10时课间活动。

(大屏幕演示)12时吃午饭,6时看动画片,9时睡觉。

(3)师:这几个时间我怎么觉得这么特殊啊?你们知道它们特殊在哪里吗?生说。

生: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过渡: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条啊!相信同学们也会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六、做找朋友的游戏

七、展示这节课的收获,课件出示练习题。

八、小结:

小朋友,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利用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九、布置作业:

把今天学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与爸爸妈妈商量,一起设计一个“愉快的周末”。

板书

认识钟表

时针(粗、短)

分针(长、细)

7时8时3时6时

7:008:003:006:00

(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篇五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的上下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运用“上下”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上下的位置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上下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出示松树动物图

1图中有哪些动物?谁能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和顺序。引导学生说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2换一换其中一个动物的位置,让学生再说臆说

找一找,说一说、

1找教室里的物体说说它们的上下关系

2找自己房间里的物体说它们的上下关系。

摆一摆,说一说

听老师的口令,摆摆课桌上的书、本子、铅笔盒的上下位置关系。并请同学说臆说。

三练习

巩固练习

1书上58页第1题填一填,说一说。

2书上59页第2题。

展开练习

1书上59页第3题说说

2书上59页第4题请你分房子

深化练习

书上59页第5题。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位置与顺序教案幼儿园篇六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的。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比赛、排队的次序、汽车站牌、动物在树上的位置、左右手的作用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受“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难点是体会位置的相对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前、后”、“上、下”、“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方位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不同情境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本单元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位置活动,从中感悟位置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从而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习惯,及学生对左右位置与顺序的确定。

教法与学法:

1、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对于“前、后”、“上、下”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要引导学生从自身为中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

2、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自己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左、右”的相对性仅供学生了解,不作教学要求。对“位置”的教学,让学生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不要求用数来描述。

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前后、上下、左右。

2、结合观察、操作和游戏等活动,逐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知识技能评价要点: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样题1)

2、体验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样题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