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实用8篇)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实用8篇)

ID:4698155

时间:2023-10-15 03:24:28

上传者:影墨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实用8篇)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设置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接下来是一些优秀教案模板范文的分享,希望能给您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一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力求能正确地算出得数。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学具。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做练习一第1题。

(1)分别出示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从中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伴交流算法。

2、做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题有什么特点,并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3、做练习六第3题。

游戏“跳树桩”:同桌间合作口算。抽几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4、做练习六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答案。

5、做练习六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交流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做练习六的第6题。

游戏:小青蛙过河。让学生看图说说题意,然后指导书写格式,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并在全班交流答案。

7、做练习六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时说说题目所表示的意思。

8、做练习六的第8题。

第1题,教师指导看图理解题目意思,然后让学生完成在书上,再集体读一读。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想一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十几减9你会算了吗?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的内容。

1. 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想像力。

3. 使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小朋友,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到积木世界里观看精彩的表演。(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四种几何形体滑滑台比赛、叠罗汉表演等)

你们看了觉得有趣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

1. 开展摸一摸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刚才给我们做精彩表演的小演员已来到我们教室。(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 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3) 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2. 开展滚一滚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开展谁滚得快的比赛。先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的顶端,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同时注意观察这四个物体是怎样往下滚或滑的。

(2) 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

(3) 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种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

3. 开展堆一堆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我们再来开展看谁堆得高的比赛。请同一组的4个同学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 小组开展堆一堆活动。

4. 开展搭一搭活动。

(1) 活动导入: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各种形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如动物呀,交通工具呀,房子呀等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

(2) 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

(3) 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5. 开展数一数活动。

(2) 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三

让学生体会花篱笆带给人的亲切感,使学生受到健康、美好情操的陶冶。

卡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围墙吗?你见到的围墙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大家见到的围墙好多都是高高的大墙,从里面看不到外面,今天我们来学习《花篱笆》欣赏一下这特别的围墙。(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感知阶段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课文。(记住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认生字情况。

3.检查生字。(用摘苹果比赛的形式)

精读感悟阶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同学们,今天学得真棒,现在读课文,你一定会读得很通顺!快来试一试吧。

2.师提出问题:你喜欢花篱笆吗?把你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说一说为什么?

(1)讲第二段时,教师自绘两幅图,结合图指导朗读。

(2)讲第四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理解画一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画上的内

容,评一评是否画出

花篱笆那种浓浓的乡情。

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可分行读,分男女读,指名读,以读代讲,使学生体会出花篱笆带给人的是浓浓的亲情与温馨。

3.美丽的花篱笆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它,让我们带一种喜欢的心情再美美地读一遍课文。

四、指导生字书写

1.用生字卡片巩固学生认字。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怎样记住要求会写的这些字。(随机点拨)

3.让学生练习组词。

4.练习书写。

课后向生活延伸:如果你是花篱笆,你想对我们说点啥?试着说说。写在小本本上吧。

读《童年书架》。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说出花篱笆是乡村独好的风景。

引导学生理解2、3、4自然段,学生说到哪段就讲哪段。

使学生体会出花篱笆带给我们的亲近感。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四

1.了解脚背正面颠球的练习方法。

2.能试做单脚或左右脚颠球动作,熟悉球性。

3.练习中能态度认真、遵守纪律、乐于相互帮助。

单脚、左右脚颠球的动作技巧。

1.脚背迎球,触球一刹那脚尖上稍给一些力,使球有一向内的旋转。 2.坚持,坚持,在坚持!

一、集合、常规

二、游戏

三、脚背正面颠球

(1)示范、讲解脚背正面颠球的动作方法,重点提示脚背迎球,触球一刹那脚尖上稍给一些力,使球有一个向内的旋转。

(2)组织原地无球脚背正面颠球的模仿练习,然后持球自抛单脚自颠练习。

(3)分析颠球练习中存在的颠球部位不正确、用力过轻或过猛、动作不协调等共性问题,请做得好的学生出列演示,教师点评。

四、组织教学分析颠球练习中存在的颠球部位不正确、用力过轻或过猛、动作不协调等共性练习,请做的好的学生出列演示,教师点评。

(1)集中注意力,认真进行队列队型练习。

(2)虚心学习知道各节准备活动的方法和意义。

(3)积极进行游戏活动,

意义:从游戏中能够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五、强化练习

(1)观察教师示范,了解脚背颠球时触球的部位和颠球用力应适中的要领。

(2)分散原地无球模仿脚背颠球的动作练习,体会动作的协调性。两人一球(如条件有限,可多人一球)自抛单脚自颠练习时,相互观察、相互指正,体验颠球用力适中的感觉。

(3)通过教师对问题的分析,观察练得好的同学,相互评议,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六、总结

(1)基础颠球时必须全身放松,千万不要让脚僵硬。要击球的底部中央,用正脚背垂直向上并稍微向身体倾斜,然后踢球的正下方。

(2)不要太大力,当然也不要太小力,脚腕相对放松,颠球时脚要有意识的轻轻往回勾一些,这样球就不容易飞。

(3)在练习过程中,尽量两只脚都练习,左右脚轮换颠球,不要只用一只脚。尽量让球回旋,向你的身体方向。

(4)基础颠球的时候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用力要适当。最后要记住的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每天半小时,大概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比较熟练的基础颠球了。

作业布置

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时间进行颠球练习。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五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本次教学活动以情景教学法―举例说明―法发现法等教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一年级的学生特点,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同学们都说有1个同学在拉手风琴,那么,除了1个同学,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3的后面是几还有可能是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力,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一理念。

(五)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数画圈,看图写数等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与形的联系,更好的理解和认识1――5各数。

2、最后设计了一些用1表示1个整体的题目,如:1盘香蕉,1串葡萄,1双袜子等,渗透单位"1"的概念。

这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最成功的是什么?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学生参与面广,学得愉快,学习效果好。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六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得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

1、培养学生得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得八分音符得节奏。

钢琴、课件等

一、情景导入: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瞧瞧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

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得区别、

c、传说中得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得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得生活。驴得优点之一就是勤恳。驴得优点之二就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得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得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

扳书: 3 3 3 3 3 3︱2 2 3 2︱1—︱

咕噜噜噜噜我摔了一身泥

学生用自然得声音轻巧得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得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

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得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

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得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得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

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

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得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与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

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就是让您们来开农场,您会养什么动物。

师:您们可以为您自己养得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

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她们得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得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得小毛驴得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得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得美好。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七

教材第28~29例2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会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组简单的图形。

2、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能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算式卡片、手巾、信封、生字卡片、日历、钉子板、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具。

【教学过程】

出示第21页的单元主题图。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行道的地砖是正方形的,人行横道是长方形的,吊牌也是长方形的,岗亭的顶上是圆形的,还有玻璃窗也是长方形的。

师:这些图形在我们生活中都用得非常普遍。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就在你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图形。

板书课题:

黑板上贴出例1的图形。

学生可能有多种分法。比如按大小分、按颜色分、按形状分等。分完后让学生在上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类的,并把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预设一:学生可能说出这边分出来的是长方形,这边分出来的是正方形。这时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它是正方形呢?”使学生说出这面的图形要长一些,这面的图形要方一些的感觉。

预设二:学生可能说这样分的依据是这边的图形要方一些,这面的图形没有这样方。

学生操作后说自己的发现,四边都是一样长的'。

师:用算式卡片斜角对折,它们的边是一样长的吗?

学生:不一样长。

师:对了,方方的图形四边都是一样长的,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这边的图形也有四条边,但它的边不是一样长的,所以这种图形不是正方形,这种图形是什么图形呢?对了,同学们叫它长方形。

师边讲边把正方形类的和长方形类的分别用椭圆圈起来(如图)。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个正方形,有的大,有的小,为什么它们都叫正方形呢?

让学生回答出这两个图形都是方方的,它的每条边都一样长。

师:还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都是直直的,还有四个尖尖,师给学生纠正说这尖尖的是角,正方形的面是平平的。

师:看看这些长方形的东西呢?它们哪些地方和正方形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直直的边,都有四个角,都有平平的面;不同的是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给人正正方方的感觉;而长方形有的边不一样长。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图形的花外衣去掉,小朋友还能认出它们吗?

把以上的物体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图形让学生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师把上面没有颜色的图形移一个下来,在下面标上长方形的字样;再移一个正方形下来,在下面标上正方形的字样。

师:我们在上学期学过哪些物体?哪些物体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引导学生说出上学期学过的物体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估计学生要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与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

师:既然有关,就把它们请到桌面上来吧。学生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看看这些物体,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讨论后发言。学生可能说出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时师拿出一个两边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问学生“这个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话纠正为“长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师:既然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你能用正方体来画正方形吗?画一个试一试。抽一个学生先到黑板上来做示范,把正方体“印”在黑板上画正方形;然后学生独立在本子上用正方体的学具画正方形。

师:小朋友可以用正方形的学具画正方形,你还能用长方体的学具画长方形吗?试一试。

学生画长方形后,抽几个学生的作业在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出示下图。

师:这时应该圈哪个图形呢?为什么要圈这个图形?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回答时强调是物体的面。

(1)指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转好后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围的正方形的每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并指一指围成图形的4个角。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2题、第4题和第6题。其中第4,6题都只要求学生完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就行了。

(3)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的第1小题。

(4)指导学生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图,看能拼出哪些有趣的图形。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怎样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回答略。

小学一年级部编版教案篇八

知识与能力: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识字感知课文;图文结合并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读中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并适度扩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1.板书:心愿

2.出示题目《月亮的心愿》

齐读课题,读准“亮”,轻声,指导书写,给它做谜语: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一点一横勾,几字在下方。

3.学生质疑。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4.生字出示

窗帘背包装着照顾生病太累医生悄悄离开

(轻声)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

5.抽读——评议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交流自己的疑问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动脑及对课文的探求意识

通过评议比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好胜心。

二合作交流

1.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问问月亮姐姐吧!自由读课文,请拼音朋友帮忙,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完一遍后站起来读第二遍,读得好了,月亮姐姐也会露出笑容了。

2.用自读自评,指名分段读、大家评的方式读课文。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己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培养朗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1.一天,月亮姐姐在空中散步,她来到一个小女孩家的窗户前,看到了什么呢?

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说

2.此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呢?

指出月亮说的话。指名读

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理解词语“自言自语”。

3.思考:月亮为什么要跟太阳商量,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

(二)角色表演,理解体验。

1.可是,当月亮来到另一家窗前时,又改变了主意,想让明天下雨,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2.引导看图:月亮看到了什么?妈妈和珍珍在说什么呢?

3.小组合作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

4.学生表演读

5.如果你是珍珍,会怎么样决定?

6.你觉得珍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用一句话夸夸她。

7.月亮看到这一切,听到这一切,她是怎么想的呢?

齐读月亮的想法。

8.月亮为什么又希望明天下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