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除的数教案 能被整除的数教案(优质8篇)

最新整除的数教案 能被整除的数教案(优质8篇)

ID:4711259

时间:2023-10-15 08:40:35

上传者:念青松 最新整除的数教案 能被整除的数教案(优质8篇)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编制的关于教学过程的计划,它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初二教案范文,以供参考。

整除的数教案篇一

1、使学生初步掌握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掌握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灵活运用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8267697218675625

3、反馈练习:大家检验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是不是能被5整除.

4、判断: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60、75、106、130、521

思考:哪些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呢?(60130)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总结:个位上是0的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1、下列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124、501、3170、4296、6003

2、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1)能被2整除的数:

(2)能被5整除的数:

(3)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

3、判断.

(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4、填空.

(1)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2)能被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5.选择题

(1)的数是偶数.

a.能被2除尽b.能被2整除c.个位上是0、2、4、6、8

(2)任何奇数加1后.

a.一定能被2整除b.不能被2整除c.无法判断

(3)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a.都是奇数b.都是偶数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4)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能被5.

a.整除b.除尽c.除不尽

(5)三个偶数的和.

a.一定是偶数b.可能是偶数c.可能是奇数

用5、6、8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

各有几种排法?

整除的数教案篇二

理解并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数学教案-能被2、5整除的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思维的水平。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认真细致的作风。

通过学生自己查找数据,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根据特征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资料多媒体

一)、复习导入。(出示问答题)

2、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10和215和512和314和28

3、说一说2的倍数和5的倍数。

二)、探究新知。

引入:在计算中,经常要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可以根据数的一些特征来进行判断。

这些数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你想知道吗?跟着老师一起去发现,好吗?(板书课题:能被2、5整除的数)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学生自查1—60数据表中,能被2整除的数有那一些,填在自学资料表内。

(2)自查后,同位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吗?

(3)学生归纳: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能被2、5整除的数》。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方法与上相同。

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方法与上相同。

4、知识归纳:(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5、自学54—55面这些数中还有没有特殊的名称。

(1)集体讨论;自然数中的数还有别的特殊名称?

(2)汇报讨论结果。

三)、巩固练习。(另付练习资料)

1、尝试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辅导。

(2)汇报独立完成作业情况。

2、说一说,议一议。

(1)四人一组进行讨论。

(2)通过讨论,你又知道了一些什么?

3、超级练习。

(1)先独立完成。

(2)集体讨论:先说结果,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3)通过讨论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讨论的吗?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归纳能被2、5整除的数。

板书设计:

能被2、5整除的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

个位上是2和5的数

整除的数教案篇三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八册第二单元

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2、初步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能正确辨认偶数和奇数。

3、通过观察、猜测、探索、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重点: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正确判断。

难点: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1、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学号是几。

2、准备红牌和蓝牌每生各一张。

3、投影(或课件)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40……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有:2、4、6、8、10、12、14、16……(偶数)

个位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不能被2整除的数有:1、3、5、7、9、11、13、15……(奇数)

个位是0的数,能同时被2和5整除。

一、复习引入

2、3、5、15、18、24

(指名说。如:18能被2整除,18是2的倍数,2是18的约数。)

引入:(师)今天咱们来做一个游戏,只要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不计算马上能说出能否被2或5整除。(学生报数,教师板书作答。有疑问的数据可笔算检验老师回答是否正确)

二、研究探新

1、探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1)、请学号是5的倍数的同学起立。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5、10、15、20、25、30、35、40……

(2)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学生各抒已见)

初步得出结论:个位上是0或5能被5整除

(3)刚才我们观察的都是一两位数。那么是不是任何整数,只要能被5整除,个位上一定是0或5呢?请同学们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0或5的数验证一下。

(4)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板书):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能被5整除

(5)练习第4题:〈投影〉

下面哪些数能被5整除?你是怎样想的?

2640526590105

2、自主探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谁来说一说2的倍数有哪些?(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2)看数列24681012141518

四人小组讨论:你觉得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交流得出初步结论;个位是24680的数

(3)验证:请同学们任意写几个个位上是02468的数验证一下

分工合作:第一小组验证个位上是0的数能否被2整除;

第二小组验证个位上是2的数能否被2整除;

第三小组验证个位上是4的'数能否被2整除

第四小组验证个位上是6的数能否被2整除

动作快的验证个位上是8的数能否被2整除

(4)小结板书:

个位是2、4、6、8、0的数,都能被2整除。

(5)练一练第一题:

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你是怎样想的?

28467581102450

4、学习偶数、奇数

(1)师:根据能否被2整除,我们可以把整数分成两大类,哪两类呢?

根据生答板书:能被2整除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

我们大家分别给它们起个名字好吗?

生答:偶数(双数)奇数(单数)等

(2)请学号为偶数号的同学起立,你们的学号有什么特点?

(3)请学号为奇数号的同学起立,你们的学号有什么特点?

(4)第37页第2、3题试做后反馈(投影出示)

(5)讨论:

a)在自然数中有没有既不是偶数,也不是奇数的数?

b)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和偶数各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奇数和偶数?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判断引入时写的数,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2练习:下面哪些数有约数2?哪些数有约数5,哪些数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

有约数2的数有:()

有约数5的数有:()

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的数有:()

3讨论: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的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结论:个位上是0的数,能同时被2和5整除。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机动练习:

从0———9中任意选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

是2的倍数的有()

是5的倍数的有()

是奇数的有()

是偶数的有()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有()

练习后还可说说这些数分别有什么特点。。

课后反思;

1课的设计不花俏,但学生很容易掌握本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完成顺利。

2有效应用了和学生紧密相连的学号,使数的教学不太单调

3让学生给能被2整除和不能被2整除的数取名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

4红牌和蓝牌的使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的全体参与学习。

5在设计上,如何使这部分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本课怎样学更好?是有待于我进一步思考的。

整除的数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关键:

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建议:

关于除法竖式,在三上“有余数除法”里已经学过,但练习的量不多。故本课时的竖式不是全新的知识,但又有巩固竖式的任务。教材选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作为笔算除法的开篇情境,意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出示情境图时,让学生说图意,在说的时候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从而引出例1和例2。

例1是被除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主要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写法的问题。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口算42÷2,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在此基础上引出笔算。笔算时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反馈,学生笔算的格式肯定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过程中来明确笔算除法的顺序和竖式写法。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小棒,在分小棒的过程中理解42÷2的算理。

例252÷2,因为有了例1的基础,例2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小棒理解十位余下的1个十为什么要和个位的2合并一起,再用2除。

整除的数教案篇五

(1)使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求规律的能力。

掌握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重点。

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难点。

备注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请学生分别说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如电话号码、牌照号码、人数、钱数等。教师选择其中几个板书,如:7234698、6403105、3210、734、5816、72等。

2、说说这些数中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学生回答后再问:你是怎么判断的?(根据个位上的数字判断)

3、问:如果要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请说说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学生提出看个位上的数,就马上组织讨论。如果学生不提出这个观点,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是也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

小组讨论要求:

(1)小组中每个同学自己报几个能被3整除的数,供大家观察讨论。

(2)仔细观察,探求规律。

(3)各抒已见,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或补充自己的想法。

4、全班学生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看个位上的数。

5、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板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二、动手实验,探索规律。

1、分类。

(1)请学生先在卡片“()4”中一个数字,使其成为两位数,再将这些数按能否被3整除进行分类。

能被3整除的数不能被3整除的数

235484143444647494

(2)分小组验证学生分类是否正确。

2、实验。

(1)实验(1)

a、将上面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数。

教学过程

备注

424548414344464749

b、通过观察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同桌交流)

(能被3整除的数,交换数位上的数字的位置,得到的数也能被3整除;不能被3整除的数,交换数位上的数字的位置,得到的数也不能被3整除。)

(2)实验(2)

a、将组成各组数的几个数字分别相加,看看会发现什么?

2+4=64+5=912578101113

b、学生计算后交流自己的发现。

(能被3整除的数,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也能被3整除;不能被3整除的.数,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也不能被3整除。)

思考: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吗?(初步得出结论,并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

3、验证。

先请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发现(用3根小棒摆的任意两位数、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再讨论3是这些数的什么?(实际上是这些数各位数字的和)那刚才的那句话也可以怎么说?(得出:只要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这个书就能被3整除)

(2)游戏:用6根小棒或9根小棒在一分钟内摆出几个山三位数(同桌合作,边摆边作好记录),观察记录下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用6根小棒摆出的任意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那么两位数呢?四位书呢?为什么?(得出:只要一个数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6或9,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总结: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实验和游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来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再对照课本加深记忆。

三、应用规律,巩固知识

1、基本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数能被3整除。(课本上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再交流是怎样判断的。

(2)同桌间互说三个能被3整除的数。

2、发展练习。

(1)在下面每个数中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有约数3。“()”里有几种填法?(课本上练一练第2题)

23()51()27346()58()0

教学过程

备注

(2)你能迅速判断出下面的数能否被3整除吗?

396399817263312874219

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即先把数字3、6、9划掉,再把凑成是3的倍数的数字划掉,最后把剩下的各位数加起来看能否被3整除。

(3)课本上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1、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你还想研究什么?

2、你有什么疑问?谁能帮他解决?

五、作业《作业本》

“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现实,这节课我设计这么情境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回小老师,由你们任意选一个自然数,考考老师:它能被2或3或5整除吗?看看哪位同学能考倒老师。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都难不倒老师,心里头觉得老师太了不起、太神奇了。看到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来了,这时老师一语道破:同学们,不是老师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掌握了有关数学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规律,好不好?让学生也来当一回小老师,这事很新鲜。本案例的“新”就充分体现在这里。正是这幕别出心裁的“考老师”情境,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起了学生急于想探索数学规律的强烈欲望。

整除的数教案篇六

(一)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1、新课导入:写出20以内(包括20)2的倍数

2、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并讨论)

3、引导学生明确:右边的数是左边的数的倍数,都能被2整除.

右边的数个位上是0、2、4、6、8.

(教师板书: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4、反馈练习:

(1)判断:下面这些数能否被2整除.

102、718、900、96、34

(2)学生相互举例并判断:能被2整除的数

(二)教学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1、教师提问:什么样的数不能被2整除?(个位上不是0、2、4、6、8的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什么样的数?(1、3、5、7、9)

教师总结并板书: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2、4、6、8.10……是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1、3、5、7、9……是奇数.

2、学生举例:说明奇数、偶数.

3、判断:0是不是偶数?为什么?

总结: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也是偶数.

(三)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1、求出30以内(包括30)5的倍数.

观察5的倍数(即能被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2、引导学生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板书)

3、反馈练习:大家检验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是不是能被5整除.

4、判断: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

60、75、106、130、521

思考:哪些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呢?(60130)

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总结:个位上是0的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下列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124、501、3170、4296、6003

2、按要求将下面的数分类.

47、75、96、100、135、246、369、718、900

(1)能被2整除的数:

(2)能被5整除的数:

(3)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

3、判断.

(1)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4、填空.

(1)能被2整除的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2)能被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

5.选择题

(1)()的数是偶数.

a.能被2除尽b.能被2整除c.个位上是0、2、4、6、8

(2)任何奇数加1后().

a.一定能被2整除b.不能被2整除c.无法判断

(3)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

a.都是奇数b.都是偶数c.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4)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能被5().

a.整除b.除尽c.除不尽

(5)三个偶数的和().

a.一定是偶数b.可能是偶数c.可能是奇数

五、课后作业

用5、6、8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

各有几种排法?

六、板书设计

整除的数教案篇七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探索算法

1.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提问:从这幅插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女孩说:这本书共192页。小明说:我每天看32页。问题:小明几天可以看完?)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是怎么看书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计划呢?让学生自己计划每天看的页数,为后面学习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提供数据。

提问:怎样列式解答上面的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9232)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每天看页这一条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小强要几天能够看完这一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其中最好包含需要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的。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算理。

(1)探索四舍法试商。

提问:怎样计算19232的商呢?先列出竖式。(板书竖式)

提问:19232与前面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

启发: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可以)应该把32看作多少?(可以看作30)

提问:为什么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32比较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

教师在除数32上面用红粉笔板书:30。

再问: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商6)

讲解:这个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32的商呢,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说这是试商。现在用6和除数32相乘。请大家接着往下算,把计算过程写在书上。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大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谈话: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试商得出的6就是19232的商,说明试商正确。计算完成后,为了保证计算正确,我们还应该验算一下,下面请大家独立验算。

指名完成验算,并安排学生把例题中横式和答语补充完整。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除数

32

41

53

64

看作接近的整十数

30

那么,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几十几就看作几十,老师可暂时不纠正。

(2)探索五入法试商。

利用学生提出的小强每天看39页这一条件,或教师自己提出这样的条件,让学生计算小强看这本书,需要几天才能看完。

谈话:大家独立计算,有问题可以与同桌商量。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注意帮助学困生。

反馈:你是怎样试商的?

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把39看作30来试商;把39看作40来试商。

讨论:为什么要把39看作40来试商?

师生共同填写表格(表略)。

比较:通过计算19239,我们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和19232比一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不同点:把32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来试商,把39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

3.归纳试商方法。

同桌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把商和原来的除数相乘。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谈话:书上把这几题的将除数所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用的,以后我们解题时可以把它记在心里,不要写出来。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3.完成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后,提问:每天从17:00播到17:32表示什么?

4.拓展题。

出示:2565□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题。

五、总结延伸(略)

整除的数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八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2、初步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能正确辨认偶数和奇数。

3、通过观察、猜测、探索、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正确判断。

难点: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学号是几。

2、准备红牌和蓝牌每生各一张。

3、投影(或课件)

板书设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