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的散文(模板8篇)

诚信的散文(模板8篇)

ID:4717066

时间:2023-10-15 14:17:30

上传者:雨中梧 诚信的散文(模板8篇)

爱国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创作爱国标语需要注意平衡情感的张力和文字的简练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爱国标语,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些字里行间流淌的爱国情怀。

诚信的散文篇一

不要以为孩子受到的伤害比你要小,也不要以为孩子面对失信时的承受力比你要大,更不要忘记孩子有样学样,将来他所做的事有可能就是你的翻版。因此,虽然承诺是每个人都常做的事,可是对孩子,如果自问不能言必行,行必果,就不要轻易承诺。

“没这么严重吧?孩子哪会记得这些?”很多父母对此不以为然。那么,心理学家的调查会让你很震惊: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包括电视节目、书本、玩具以及父母的郊游承诺,孩子起码可以牢记半年以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北京、上海等六省市进行了一个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小学生和43.6%的中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数。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安抚孩子一时的情绪,随口许下诺言事后却抛到脑后的家长更是比比皆是。也许你并不是存心,可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时,父母在他们心中就会变成“狼来了”,不仅不再信任父母了,父母对他的教育,恐怕他也无法再接受。

一位心理学家曾对记者说过,许多家长对孩子哪怕很小的错误都不能容忍,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很多错误、缺点都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比如乱穿马路、爱慕虚荣、说话不算数等等,看似事小,可孩子都记在了心里。在某些方面,身教比言传更重要。

另外,父母固然要学会不随便给孩子承诺,即使承诺也应该量力而为。当孩子提出的要求令自己感到为难时,不可轻易答应,家长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要把握一个度。千万不要为了解除一时的危机,而随口答应给孩子摘一颗星星,或者抓一只恐龙回来,那样,最后伤脑筋的可是你自己。

诚信的散文篇二

上帝看到来天堂的人都面带忧郁,于是给人间投下七个锦囊——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诚信,作为送给人类的礼物。

过了许多年,来天堂的人仍是面带忧郁。上帝想起锦囊,他问人们:“你们没有一个人捡到诚信?”“没有”众人回答。

又过了几年,来天堂的人仍然只有忧郁,上帝决定到人间看个究竟,于是他变成一个凡人来到人间。

上帝看到一个擦皮鞋的,那人主动要给上帝擦皮鞋。上帝问:“多少钱?”“一块钱。”对方答到。擦完鞋后上帝给他五元钱,对方只找他三元钱。上帝奇怪:“怎么收两元钱?”那人回答:“我说的是擦一只鞋一元钱。”说完诡秘地一笑。

第二天,上帝又见到一个擦皮鞋的,还是主动热情地给他擦皮鞋。这次上帝问清楚了,是擦一双鞋一块钱。正擦着,那人问:“要不要上油?”“当然上油。”上帝觉得问话有点多余。到擦完鞋付钱时,上帝给了一块钱。那人说:“再给一块。擦鞋一块,上油一块,一共两块钱。”上帝无奈,又掏出一块钱。

第三天,上帝又遇到一个擦鞋匠。他决定不再搭理对方,但是那人是女的,上帝想试探她有无诚信,便让她擦鞋。那女人说:“我擦鞋不要钱,义务服务。”上帝想,这个人一定捡到诚信了。擦完鞋正准备走,那女人说:“你先别走。擦鞋是义务,但这高级鞋油的成本费你要出。”上帝激动了,大声说:“你要多少钱?”“不多,就十块钱。”上帝愤怒极了,对她喊道:“上帝抛给人类的诚信都到哪里去了?”女人指了指身边卧着的一只狗说:“我们没用处,就给了狗。”

上帝流下了眼泪,是红色的。他没有想到人性是如此自私,竟然为了一己之欲而丢掉了为人最珍贵的东西——诚信。从此,天堂里没有了上帝,人们再也没有得到上帝的礼物。

听完这个寓言,你也许会觉得好笑,也许会觉得那上帝很傻,你也许会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实就是如此,没人会选择诚信。但我要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一定要选择诚信。同学们,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都不诚信,这个世界将会怎样,我们将会怎样:互相猜疑、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口是心非,社会没有安全感,我们惶惶不可终日,试问,我们还能做什么?选择诚信吧,没人会说我们二百五。我们有必要把诚信高高举起,让人人都能看见,并被她的温暖光芒吸引。

选择诚信吧。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

选择诚信吧。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色更受观众欢迎。

选择诚信吧。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亮丽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选择诚信吧。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这样说过:“美如果有真来添加光辉,那就会显得更美、更美多少倍!”如果用诚信来装点我们,我们将会更美。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用“诚信”造就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让诚信取代伪饰,有序取代无序,简单取代复杂,温情取代冷漠,让人人都沐浴在诚信的晨晖中。

行动起来吧,朋友们!

诚信的散文篇三

诚,真实无妄之谓。为商之道,诚信是金。明清时期,徽商以诚实不欺树立信誉,赢得了卓著声誉和滚滚财源,足履遍及神州,以至有“无徽不成镇”之说,而今华人首富李嘉诚,当人问起他的营商之道时,亦云;“无他、信尔”。足见诚信是金。信与诚的含义是相通的,信的本意是诚实不欺,恪守信用。信用是立国之本,《左传》以信为“国之宝”。孔子亦云:“民无信而不立”。而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制,打造“诚信中国”方是国家强盛的长远之道。

诚信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人把谦恭、宽容守信做为待人处事必须遵守的“三德”。真诚和信誉是连在一起的,真诚是滋润万物的一江春水;信誉是固守春水沸腾澎湃的千里长堤。春水和长堤日夜奔流蜿蜒,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辽阔的大海。

君子所谓:授之金、不善;授之刑、不仁;授之情、小得;授之信、大获。由此可见,诚信是立身处事的准则,是人格的体现,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它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一个人的诚信反映的是他的自身,一个社会的诚信反映的确是民族的精神素质。

坚守诚信,它可以使你灵魂升华,事业亨通,财源茂盛;丧失诚信,它会使你人格贬值、远离亲朋,孤独一生。坚守诚信,它可以让你拥有泰山之重,风吹不垮、雷打不动;丧失诚信,它会让你变得比鸿毛还轻,摔的很惨,伤的很重。坚守诚信,它可以使你胸怀坦荡,汇纳百川,永为先锋;丧失诚信,它会让你变得胸怀狭隘,举步为艰,再难翻身。

诚信既是市场游戏的基础也是当下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出发点及归宿。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没有诚信就没有市场,没有诚信就不会有行业规范、健康、永续的发展。一种好的主观动机,再辅之以好的表现形式,你就可以收获一个好的果实。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置身于社会,和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当我们放弃诚信“轻装”前行的时候,前面的路越来越窄,四周的环境会变的很恶劣;“万丈高楼平地起”这句古谚何不做如此新解呢?每个人都有他来的地方,这是他的基础。如果他不珍惜这个基础,放弃了诚信,相反的他会被这个基础抛弃的。那么他所走的路就不会宽敞也不可能攀的更高。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不失为千古真言,以“智”铺路的人,路也许近在咫尺;以“德”铺路的人,路可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道德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道德中的核心即诚信。无论古今,诚信都具有超越时空的,广泛适用性和强大的凝聚力,人以诚为本,民无信不立,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的散文篇四

社会呼唤诚信。民族复兴呼唤诚信,诚信需要教师来传承。

我的同事中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曹老师,曾有过这样一段难于忘怀的经历:

实习时,小曹的指导老师是一位温柔美丽的女性,是一位几十年对学生坚守诚信的典范,姓吴,还有半年就退休了。

吴老师对小曹特别放心,为了让她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所有的作业都交给她批改。学生的作业当天改当天发,便于学生及时改错,吴老师把这一作法传给了小曹。可是有一天早上刚把作业收上来还没来得及批改,小曹就被学校叫回去整理毕业论文。中午,吴老师打来电话:小曹,你把学生的作业放哪儿了?小曹猛然想起自己的失误,忙说:作业放在办公桌左下第三个格子里,我还没改,真对不起,我马上回来。没事,你忙你的,作业我来改。吴老师和蔼地说。

全班有63本作业,每次都要改1个多小时......想到这里,小曹决定回去。走进办公室,看到吴老师将作业本拿得老远,艰难而又认真地看着。左手边一堆作业本高高的堆放着,与右手边几本已改的作业形成鲜明对比。看到小曹来了,吴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上了年纪,眼睛也不太好使了。小曹赶忙工作起来,分了一多半改起来,边改边和吴老师聊天:这么多作业,怎么不明天再发给学生呢?您这样每天改这么多作业,多累啊!已经习惯了,从我年轻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和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改,当天发。只要是答应了学生的,我都要求自己做到。孩子们记性特别好,你答应了他们的事却办不到,他们会一直记得的,后来再说什么、做什么,他们就不会相信了。再说,我们当老师的,教学生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我们自己也要这样做才行啊,不然学生心里会有意见的。听到这里小曹特别感动,因为到了这个年纪,对自己放松一下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吴老师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诚信的教师自然受到学生的喜爱。

孩子们特别喜欢吴老师,因为吴老师从不骗他们;孩子们也很怕吴老师,因为他们的吴老师说到做到。上课时,大部分孩子都能跟随吴老师的节奏学习、思考;下课后,孩子们有时会围着吴老师说些悄悄话。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人特别羡慕。

做一个终生诚信的教师,说来容易做来难。值得欣慰的是:吴老师做到了,小曹也将做到。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既然话说出了口,就一定要做到,欺骗和胡言乱语是不能干的。尤其是为人师表的人,要特别注意诚信的示范效应,因为有很多双纯洁的眼睛在看着,有很多个脑袋在模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连诚信都难以做到,其它的价值观必然难以践行。

诚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而教师是一本诚信教科书,是一本活教材。

我为吴老师骄傲,我为小曹自豪,因为我看到了师徒二人放射出的璀璨的光芒......

诚信的散文篇五

中国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法国巴尔扎克说:“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显然,诚信是为人之本。它可以让人相信你,成为立身之由。诚信如金子一般珍贵,散发着岁月的光泽。在历史长河里,诚信流淌着时光的故事,如同真理一样,到处闪光,为生活抹上一层亮丽的色彩,亮在人们生活的空中,也亮在人们的心中。

苏联高尔基说:“走正直诚实的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虽然现实本身就已存在黑暗、丑陋、阴影和困难等等,但是,无论你是谁,位居高官,权力熏天,只有你拥有诚信,人民才会信赖你,才会把你当成百姓的代言人,才是人民的父母官。无论你有多富有,是个富翁,钱多得数不来,但是,诚信是你的信誉的保证。只有你有了诚信,才会拥有更多的生意伙伴,才会有更多的合作途径,才会通往无往不利的方向。

一个人正直,就无愧于天地,以君子坦荡荡的气魄,立足于民众之林里。以宽广的胸怀“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冯玉祥对诚信作了妥当的阐述,透彻的了解,真是一语中的。诚信的言语重似千斤,重于泰山,重于一切。

美国富兰克林说:“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在生活中,不要失信。许许多多人不时答应着一件件事。许多人都会尽力兑现诺言,笑对家庭,笑对单位,笑对同事;不失信,他们也会笑对昨天,自信于今天,自豪于明天。

也许,正因为一件件小事的实现,正是因为一个个承诺的实施,生活宛如阳光般灿烂,日子如诗般芬芳,光阴散发着花香。把说出的话做到,把工作做好。官不负于民,富不负于工人,家长不自毁对孩子的诺言,那么,世界将阳光普照,一片光明。你可以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沿着目标招呼的方向,更坚定地向理想冲刺。

无论何人,大多想真真实实过一生,风风光光走一回。在待人处事上,以诚信为基础,立足于现实,言语如生命之重,让人可以信赖,而不是“此人的话不可相信”。英国莎士比亚说:“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若非如此,你将会失去为人处事的幸福,虽然你侃侃而言,言语多如九牛之毛,却将无人理睬。

虽然知识如汪洋一般深不可测;知识如大地宽不可量;知识如高山一般难凌绝顶……但是,你要坚守“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国康德相信诚信更好于智谋。智谋存在于各个角落,威名赫赫。拥有了诚信,拥有了知识,你也许就会成为一位智者。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智者远比愚者更容易成功。而康德认为诚实更比智慧好。因此,诚信更令人觉得它的重要性。

英国哈伯特说:“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对于一些人,诚实守信甚至比失去生命更为有地位。重温历史的许多往事,诸多传奇,诚信,诚实守信,也是以前部落与部落和睦相处的桥梁,也是国与国之间建立友好关系的前提。没有诚信,就是没有亲密的往来,是没有保证的交往,是没有依靠的浮萍……它将随波逐流,难以经受得住岁月风雨的考验,也顶不住炎炎烈日的烘烤,它无土壤的滋养,难以守护一方水土,一切只能“死”了,不能存在于生命的土里。

美国罗斯福说:“守信用胜过有名气。”对于罗斯福而言,他的地位是崇高的。毫不夸张地说,他的脚一踩,美国都会为之颤抖,世界都会受到影响,但是,他认为守信用比名气位置更高一些。显然,坚守诚信至关重要。“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如是说。一旦失去信用,不再诚信,教师将在学生之中不再有威信;医生将缺少病人医治;“大家”的艺术作品将可能大大贬值。

生活过程是检验诚信的客观标准。在每一个简单的日子里,因为诚信而变得不再简单。“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言语,并不都是好话。”但是,只有人人都有诚信,生命将会更精彩。美好将感化凶恶;清净将代替污染;宽容将代替争斗,和谐将会成为人心交往的主流。

若有诚信,你会发现,你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坚守诚信的人,将会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人说:“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你不诚信,也许你将失去自我,将会茫然随波逐流,在命运中失去更多,损失更多。朋友们,不要狂妄,不要自卑,静下心来,坚守自己的诚信,不论小事,不论大事,拥有诚信,也就拥有了人生的许许多多。

诚信的散文篇六

诚信的含意是诚实守信,关于诚信在我们古代就有很多的例子,譬如:“徒木为信,一诺千金等。”

诚信是检验我们个人品质的唯一标准,有的人,自己说得妙语连珠却做不到,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亦就是所谓的信口开河了。诚信是架起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点缀完美人生的鲜花;是通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更是走上人生巅峰的阶梯。

诚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拥有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社会诚信意识,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这不仅仅是个人一种良好素质的一种体现,且对维护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而且它还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加快进程,人们友好往来更加和谐。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经验,此期间,我们不能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这种思想,应该时刻谨记“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以后实践的机会还有很多,所以我们现在就该培养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我们身边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无论对待什么人或是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做到诚实守信。诚信不仅是我们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少有的,所以,诚信是我们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物质。但是,也有少部分人愿把自己的诚信拿来当作牟取暴利的工具,但像这种人他是不可能屡次都能得逞的,终会凶相毕露的。然而,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丢失了自己的诚信,践踏了自己的诚信,这种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所以,我们要杜绝自己被这种坏习惯传染,提前做好防御,远离这种坏习惯。

在生活中,我们更须做到“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即使是一件小事,我们也应该要说到做到,有句古话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至此,我们在生活中莫勿失信于人,在许诺于他人的时候应该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想一下凭自己的实力能不能做到,倘若我们轻易地与他人许下承诺,而自己却又做不到,那么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因为诚信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我们更应该对他人讲信用,守信用。

懂诚信,讲诚信,守诚信,继续传承弘扬吾中华之美德。

诚信的散文篇七

在小柳再三邀请下,只好厚着脸皮请假了。

在29日,继续赶往新街。

第一天,似乎有点起色,也有几位来报名的,但,我感觉,还是长路漫漫。

天黑了,回到市区,还要去与一位家长面谈……

转了几个马路,通了几次电话,家长来了,她把我们带进她开的服装精品店。

一位小学生低头做作业,还很认真的,我们去了,她也不抬头,仍然干着自己的活。

是暑假作业也,还没放假,她已经做到第十五页了。

“小美女,叫什么名字?读几年级了?”小柳搭讪着,孩子还没回答,家长在旁边笑着,帮忙。

“叫xx,成绩吗?还是可以的,都在90多分吧……”

家长详细地介绍了孩子情况以及父母的.态度。

“她爸爸与我的看法不一样,他认为加不加班无所谓的。我一个人在市区,接送不方便,所以,想在新街附近找一个辅导班,就是,放学时,要过马路……”

“哦,那放心,我们会安排老师送她过去,另外,吃饭是自己带还是在学校吃?”

“那好呀,学校有就在学校吃吧,我家离你们辅导点不远,要不,他爸爸下班直接去接她……”

“那更好,我们大家都放心,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与家长谈得很投机,当我们起身准备告辞时,家长说:“那,我是不是可以报名?我7月2号才有空……”

“可以呀,如果担心没位子,先交50元报名费吧。”

“好的,给,我没伍拾的,就一百吧。”对方递给我一百元。

“不用找的。”家长还强调了一句。

“要找的,我们说五十就只能收五十。”

找给家长五十元,告辞回家。

小柳对我竖起大拇指。

“老师,这举动令我佩服。”

“佩服?很正常呀。”

“是的,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诚信!”

诚信的散文篇八

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每天都会买一摞报纸,在小区里摆一个摊,也不看着,只是在旁边放一个小桶。行人来来往往,大多数人在拿了报纸后,默默地把钱放进小桶里面,找零也是从小桶里拿出相应的钱。尽管有时候钱的数目不对账,丈夫也会说:“可能是行人忘了放钱了吧。”妻子也没有什么怨言,支持着丈夫。

那么,诚信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什么呢?

有人说:“诚信是金,品质纯正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藏在心灵的最深处。”

有人说:“诚信是树,需要灌溉、培土、剪枝,直至成长为挺拔苍茂的岑天乔木。”

有人说:“诚信是泉,澄澈透明,涓涓不息,荡涤污渍,滋润心田。”

有人说:“诚信是火种,需要我们悉心守护,不但要把它播散开来,成就燎原之势,而且要星火相传,让每一代都能感到它的光明和温暖。”

有人说:“诚信是一枚古老的种子,它播撒在每颗善良淳朴的心里,它植根于每一个踏实真诚的足迹里!”

也有人说,诚信不过是一种习惯而已。的确,它属于一个人的个人习惯,但它也是一种责任感,一种道义,一种准则,一种对向外的声誉。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可见,就算诚信对个人作用不大,影响不大,但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还是很需要诚信的。

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学校也是祖国的缩影,可以说这是一个小型的中国社会。那么,当代中学生对待诚信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有人做过一个调查问卷,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提出了几个问题: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是残疾人在路边乞讨,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会的站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帮他(她)付车费,你会不会帮他(她)?结果会的人占15%,认为不会的人占85%。

(4)如果你走在街上,看到名目繁多的招工广告、购物广告等,你对它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在70%——-100%的占14%,70%以下的占86%。

(5)如果你在摊位上购物,与店主讨价还价时,店主说你所购买的商品进价太高,没有钱赚,实在不能便宜了,你会不会相信?结果会的人占3%,认为不会的人占97%。

等等一系列的调查后发现,中学生对调查中的对象诚信度普遍较低,而且是生活中最有可能遇见的事。换而言之,就是学生对社会的诚信度评价不高。这就能说明我们的社会现状:缺失诚信。举几个例子:摔倒老人无人搀扶,原因竟是怕被讹人;广东佛山小悦悦被车碾压两次,7分钟内经过的18人竟无一人施救等等。

我们常说:“需要是因为缺失。”既然现状是“诚信的缺失”,那么,我们就需要建设社会的诚信,提高所有人民对社会的诚信度。

正如前面所说,:“诚信是火种,需要我们悉心守护,不但要把它播撒开来,成就燎原之势,而且要星火相传,让每一代人都能感到她的光明和温暖。”诚信,就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传,继承的一种存在方式。若人人做到诚信,传递诚信,那么就会像一条链一样的传递着,且会一直传递下去的一种好的品行。

愿诚信传递与你我之间,他他(她她)之间,用诚信的荧光点亮这个社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