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的教案数学(优秀8篇)

2023年一年级的教案数学(优秀8篇)

ID:4788051

时间:2023-10-16 19:33:28

上传者:雁落霞 2023年一年级的教案数学(优秀8篇)

六年级教案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个学科,旨在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教案范例,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一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

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一、谈话导入: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二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知道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

教具准备  主题图,磁板,小棒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

8+9   2+10  7+6   16+20

50+15  8+7  40+11  9+6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先让学生看一看主题图上画的是什么?都有几种图书?每本多少钱?

(汪汪乐园、海底世界、淘气历险记和咪咪学校)

2.看图并提出问题。

“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

要想求一共多少本?怎样列式?

3.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4.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指导竖式的写法。

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个位上8+4满十进一。(可用小棒演示帮助学习理解)

十位上2个十加进位的1个就是3个十。三、巩固练习。

1.  48页试一试。

2.  练一练的1、2、4题。

四、作业 :

49页3题

思维训练 

1. 学校要买32台电脑,先买了15台,又买了9台,两次了多少台?

3.  49页5题。

教师可画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

五、全课小结

学生练习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学解决问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28 + 4 =

全班交流

同学们说一说,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竖式。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写在本子上。

学生试做,全班交流。

学生说。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三

这部分教材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这一部分教材进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这两节课的内容整合到第一节课,集中教学计算方法,再安排练习课进行巩固复习。我比较了苏教版和北师大教材,发现用14-9作为例题最为合适,先从实际问题引入14-9,再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探索算法。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学会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具小棒等。

一、创设情境。

在寒假里,婷婷、明明和小兰三个好朋友参加了社区的游艺活动,拍了不少的照片,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中的套圈游戏)

在这幅照片上,你们收集到哪些信息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几个圈没套中”,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14-9

2、14减9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借助你手边的学具验证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讨论)

3、学生汇报,随机板书:

预设:

a、一个一个的减;

b、做减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问:为什么要用14先减4减去4后还要减几,你怎么知道的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d、10-9=1,4+1=5

提问:10是哪来的为什么要用10-9

板书:14-9=5

4101

+5

(课件演示拿走小棒的过程)

4、质疑:

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对这些方法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练一练:

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13-8,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课间休息)

三、巩固提高。

1、口算(开火车)。(课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鸟找家。(课件五)

(1)观察图画,注意房子上面的数字。

(2)你想帮哪只小鸟找家

(3)还有一只小鸟没有家,谁来想办法帮助它

(4)一间房子只能住一只小鸟,那么我们大家就来给这只小鸟添一个家,好吗

(学生齐答:15-9=6,课间添一个房子,小鸟回到了家)

(有条理的板书: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看图列式。(课件六)

详见教材p16。

4、发散练习。(课件七)

()-()=7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一、情境的创设要灵活机动。

新课程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进行计算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对计算的需要,并在教学计算的同时有机的渗透解决问题(应用题)的教学。但我认为创设情境切忌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又要照顾到知识的适用性,要灵活机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学知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教学中充分把握这一逻辑性,不必每一部分内容都大搞什么情景创设,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如何很好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学生知识体系的新的生长点上。

二、创设游戏的乐园。

蒙台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当我说接下去要做游戏,小朋友一定会坐得端端正正,因为我说过我喜欢请守纪律的小朋友来玩游戏。

在做书上的数学游戏的时候,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摆在讲台上,每一轮每组派一个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数是7的减法算式,找出得数和11-2一样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能安静的为组里的同学加油。

三、练习形式多样,及时评价跟上。

对于纯粹的计算,我通常采取开小火车或随叫随答的形式。特别是随叫随答,通过叫答能不动声色的让开小差的学生回过神来。说计算过程的时候,往往就是纪律最差的时候,很多学生不愿意听。这时候,奖励认真听的学生一颗“数学之星”并大声进行口头表扬能给其他学生榜样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不长。也就是教师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随时抓住可利用的资源。学生对站起来负责报答案很感兴趣,如果事先说“谁最认真,就请谁报答案”,学生处于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会很认真。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四

数学

小学一年级

一课时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过程:电脑出示动画(见学习资源)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2、探究释疑:

目标:让学生 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

过程:

(1)教师用电脑出示讨论题:

a、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过程:

(1)课本中的题改编:看图形,说名称。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

(4)转化: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五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通过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

100以内数的“拐弯数”。

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

一、故事导入--骄傲的青蛙

1、老师讲故事

2、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谁能从0数到20?

二、数数活动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小棒、方块、回形针、珠子)

2、数出物体的个数,思考:“怎样摆放,才容易看清楚?”

3、汇报,交流数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10,在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4、帮小猪数泡泡。

5、动手摆一摆

同桌合作要求:随意抓一把物品,数一数有多少个?

三、巩固练习

1、说明游戏玩法。

教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请学生先估一估,然后数一数,看谁估得准数得对。

2、学生同桌做游戏。

3、发展游戏。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六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略)

四、完成课外作业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七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三、教学流程设计:

1、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多少?》

如: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全班交流。

2、活动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有多少?

3、写一写

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学生再练习。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让学生说说。

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4、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先要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一数,画0,再写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第3题,学习数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本题是发射火箭倒记时的情境,可以先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五、教学反思

数文具这个环节,学生虽然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秩序教乱,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写数,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写出数,有写同学在8书写的时候,顺序不是很对!

一年级的教案数学篇八

教学目标:

1、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向意识。

2、在经历探索判断方向的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用语言描述物体方向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谁能指出我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找一小组的学生分别站在教室的四个方向。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第1题:

1、谁能说一说我们学校的大门朝哪个方向?

2、和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第2题:

学生回答,完成填空。

第6题:按规律写数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找出3组数的排列规律,并在全班交流。

11,21,,,51,(),(),(),91

20,40,(),80,()

100,95,(),85,80,()70

实际观察:

观察太阳升起的位置,指出东方。

指出太阳落下的方向即西方。

南和北分别是哪个位置?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