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汇总6篇)

2023年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汇总6篇)

ID:4821212

时间:2023-10-17 09:33:35

上传者:紫衣梦 2023年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汇总6篇)

通过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我的团队合作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篇一

首先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待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应该熟记;其次,拿到试卷后,应先浏览一遍,对那些试题比较简单、那些试题比较难有一个大概认识,以便心中有数;再次,在答题过程中,对那些熟悉的、容易的题目,尽可能少翻书,对那些有一定难度的和有疑问的试题,再从书上查找相关内容或进行证实。

2.结合课本灵活机动地做好时事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许多省市的历史中考试卷上出现了以“近一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为背景”来命题的现象,突出了对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考查。结果有些考生在答这类题目时,不假思索地把平时抄录在课本上的似是而非的答案进行“复制”与“粘贴”,而对具体问题一概不管,结果必定是失败的。

有效的做法是:在中考中如果出现了与平时复习中相似或相近的试题,考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申清题目,再看二者的问题、材料等是否一致或意思相近;其次,考生可以参考平时复习时所摘抄的答案,看看具体内容,切忌原文照抄;最后,认真分析,结合教材、试题、平时的素材,整理答案。

3.做完题后认真检查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篇二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

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作用:对个人(p59),对社会(p60)

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

“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6、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7、财产分为哪几类,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分类: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公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8、什么叫财产所有权?(p70)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

9、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哪些手段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p72--73)

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普遍的做法,往往通过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通过刑事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10、公民可以请求法院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第一段)

11、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p76)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作为遗产的三个必备的条件:

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12、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

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篇三

答: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链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教育对国家及个人的作用?

答: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执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3、受教育权的含义:

答: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4、义务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答: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特征:义务教育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它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

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5、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选择: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6、怎样维护受教育权?

答: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7、受教育权的机会来之不易的原因?

答:在我们这个不发达的大国办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很不容易,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也不容易。为了自己的发展,更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珍惜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8、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答: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上课是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与老师同学探究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

9、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答: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篇四

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的含义:就是做人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人身自由的内容及作用:

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法律赋予我们广泛的行动自由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类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4、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原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较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涉及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部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请求国家保护。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法律所不容,情节严重的要受到法律制裁。

(二)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1、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生命健康权(行使生命健康权的体现):

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观: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2、放弃生命健康权的恶果:

一个人如果因为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属朋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若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同情而自残,必然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都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3、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护送儿童过马路,路遇伤病者奋力抢救,为伤员献血,待死后捐献眼角膜。

4、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篇五

答: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

2、隐私包含的内容?

答:它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3、保护隐私的意义(为什么要保护隐私)?

答: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4、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护隐私的意识。如果需要,诸如手机号码、通信地址等私人信息可以告知可信赖的人。

观: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5、隐私权的含义?

答: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答: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6、隐私权的内容?

答: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观:隐私权的真谛:

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7、观: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力。

8、观: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9、观: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10、观: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11、侵害隐私的行为?

答: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12、保护隐私权的方法?

答:侵害前: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

侵害后: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该如何去做?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问: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

答: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观: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地体现。

八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简洁篇六

1.教师工作特点:教书育人

2.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p43第一段

3、为什么老师对我们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为什么要尊敬老师?p43正文

5.传统师生关系:“权威-遵从”的不对等的师生关系引发了师生交往的重重障碍。

6、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内涵:p48第二段、第三段

7、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或在与老师进行沟通时,应该注意什么?)

(1)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2)掌握沟通的有效方法

a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地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

b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c原谅老师的错误。

(3)交往礼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