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 捉迷藏小班语言教案(模板10篇)

2023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 捉迷藏小班语言教案(模板10篇)

ID:4826391

时间:2023-10-17 11:22:30

上传者:琉璃 2023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 捉迷藏小班语言教案(模板10篇)

高三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教案范文中的评估方式丰富多样,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一

1、引导幼儿能正确运用方位词:上下、里外说完整话。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应答。

3、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愉快情感。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物质准备:课件、人手一份小动物的图片、兔子小盒子。

已学过游戏开火车。

一、游戏开火车,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巩固幼儿已知方位词上下。

师:我们开着火车去旅行吧!

二、出示幻灯,掌握方位词,学说完整句"xx在……上面"。

1、出示幻灯一、二页。以小兔形象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并点数.

师:这是谁的家啊?好漂亮!原来是小兔的家,快跟小兔问声好吧!

提问:看看有几只小动物来到小兔子家?

2、出示幻灯第三页,第四页引导幼儿运用方位词学说完整话。

师:小动物们真淘气,他们在去哪了?

三、找一找师:小动物都来到小一班啦!我们快来找找吧!

要求:要记住在哪里找到的什么小动物。

四、游戏:捉迷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捉迷藏吗?

孩子藏,老师找。引导幼儿学说完整话。我藏在xx在……后面……

五、到室外玩"捉迷藏"的游戏。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二

1.欣赏散文诗歌,感受优美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认识各种颜色,以及自然界中与之对应的物体。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理解诗中“静悄悄”的意思,并学会“静悄悄”躲藏。

4.尝试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5.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1.欣赏诗歌,感受优美的语言和美丽的意境。

2.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理解诗中“静悄悄”的意思,并学会“静悄悄”躲藏。

尝试用已有的经验,扩展散文诗的内容。

1.教师准备

(1)活动课件。

(2)红、黄、蓝、白、绿标记多个。

(3)环境创设:用不同颜色的栅栏布置“红、黄、蓝、白、绿”五个区域。

2.幼儿准备

让家长提前带幼儿郊游一次。郊游的时候,提醒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颜色。

(一)静听朗诵,进入情境

教师配乐有感情轻轻朗诵诗歌,幼儿安静倾听。

(二)初步欣赏,理解内容

1.教师有感情朗诵,幼儿安静地听。

2.提问:太阳和谁在捉迷藏?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说)

3.师再次有感情朗诵,幼儿安静听。

4.说说你觉得最感兴趣的地方。

5.配合课件逐句欣赏、理解。(重点理解:颜色都躲到哪里了。)

6.师幼合作,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诵。

(三)再次欣赏,理解“静悄悄”

1.师配乐朗诵,幼儿欣赏。

2.提问:颜色们怎么躲的?(静悄悄)

3.提问:什么时候“静悄悄”?(幼儿说)

4.幼儿活动:学学颜色们“静悄悄”地躲起来。(要求一点声音也没有。)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升

1.红色除了躲在枫叶里,还会躲在哪里?蓝色除了躲在天空里,还会躲在哪里?……(幼儿自由大胆说。)

2.集体跟诵,可尝试仿编造句。

(五)游戏活动,提高应用

组织游戏“捉迷藏”。

1.说规则。(师扮演太阳,幼扮演颜色。)

(1)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标记,并说说自己是什么颜色?将颜色的标记挂在胸前。

(2)静悄悄躲到相应的颜色区域。

(3)老师问时,要回答“我是**色,我躲在**里”。

2.开始游戏。

3.师边配乐朗诵,边找颜色。

4.躲好后,师问:“**宝宝,你在哪里呀?”幼答:“我在**里。”

(六)活动延伸

用你的小巧手,画出藏在不同东西里面的颜色宝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三

1.观察绘本画面,尝试用“小黑藏在xx”的句式讲述自己的发现。

2.能在不同色彩、不同情境的图片画面中快速地找到小黑的位置。

3.在游戏中快乐地去寻找,感受发现的乐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掌握简单的空间方位词汇;会玩“捉迷藏”的游戏。

2.物质材料准备:《小黑捉迷藏》课件;“小黑”若干;盒子一个。

一、游戏“找小黑”,引发兴趣,了解小黑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请它出来好吗

2.出示小黑:看看它长什么样?(圆圆的,黑黑的)它的名字就叫小黑。

3.小黑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它现在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你们把它找出来,找到的孩子就回到座位上。

4.你在哪里找到的小黑?(幼儿讲述)

二、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寻找小黑,感受猜想和发现小黑的乐趣。

1.p1(盒子)小黑的家住在一个方方的'盒子里,它要出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2.p2(草丛、瓢虫)小黑开始捉迷藏了,它藏在哪里?幼儿一起说“小黑藏在了瓢虫的小壳里。”

3.p3(蜻蜓)“看看这是哪儿?”“小黑会藏在哪里呢?”“小黑藏在……”

4.p4(乌云、小鸟)这次小黑又会藏在哪里呢?为什么要藏在这朵云里?颜色一样吗?一起说说“小黑藏在……”

5.p5(汽车)如果你是小黑,你还会躲到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小黑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6.p6(西瓜)这次可以藏在哪里?为什么?一起说说“小黑藏在哪里?

7.p7(盒子,有很多小黑)幼儿自由结伴猜猜、说说“小黑说每次都被小朋友找到了,这次它要找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想想小黑会藏在哪里?”

三、完整讲述故事,熟悉故事的主要内容

1.师幼一起讲述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黑都躲到了哪些地方?”

2.讨论:“故事里的小黑藏在了那么多的地方,它藏在了哪里?”“如果你是小黑,还会躲到哪儿呢?”

四、游戏“藏小黑,再找找别人的小黑。”

1.请把你的小黑藏在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然后再去找找别人的小黑。

2.说说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小黑?

绘本《小黑捉迷藏》语言活泼、形式新颖,从文本到绘图都非常具有趣味性,是一本让孩子们翻开第一页就会迫不及待地往下翻到最后一页的图书。绘本中的小黑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什么都想看一看?玩一玩?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很像,他们天真可爱、活泼好动,喜欢新鲜有趣又神秘的事物,活动中的“捉迷藏”就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幼儿对此充满着兴趣。

活动开始的“找小黑”游戏,不仅让幼儿对神秘的小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也能在找小黑的过程中了解到小黑躲在和他一样颜色的地方不容易找到,为后面的观察、讲述环节做好铺垫。活动结束前的“藏小黑”又是对幼儿知识的一种巩固和衔接。整个活动也都是引导幼儿在和小黑玩捉迷藏的游戏中,快乐寻找、快乐发现和快乐学习,整个活动轻松、愉悦和有趣,体现出“在玩中学”的旨意。

活动中的课件设计和运用十分巧妙和有效,不仅符合了活动内容中一个“藏”的特点,而且操作性强。教师和幼儿可以通过拖动小黑到相应的地方,进行观察、比较,判断出最合适的位置,感知到物体与环境的关系,对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画面,让幼儿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运用已有经验问问小朋友小黑往哪里藏,说说小黑藏在了什么地方的短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四

1、观察绘本画面,尝试用“小黑藏在……”的句式讲述自己的发现。

2、能在不同色彩、不同情境的图片画面中快速地找到小黑的位置。

3、在游戏中快乐地去寻找,感受发现的乐趣。

知识经验:初步掌握简单的空间方位词汇;会玩“捉迷藏”的游戏。

物质材料:《小黑捉迷藏》课件;“小黑”若干;盒子一个。

一、游戏“找小黑”,引发兴趣,了解小黑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请它出来好吗?

2、出示小黑:看看它长什么样?(圆圆的,黑黑的)它的名字就叫小黑。

3、小黑最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它现在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你们把它找出来,找到的孩子就回到座位上。

4、你在哪里找到的小黑?(幼儿讲述)

二、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寻找小黑,感受猜想和发现小黑的乐趣。

1、p1(盒子)小黑的家住在一个方方的盒子里,它要出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2、p2(草丛、瓢虫)小黑开始捉迷藏了,它藏在哪里?幼儿一起说“小黑藏在了瓢虫的小壳里。”

3、p3(蜻蜓)“看看这是哪儿?”“小黑会藏在哪里呢?”“小黑藏在……”

4、p4(乌云、小鸟)这次小黑又会藏在哪里呢?为什么要藏在这朵云里?颜色一样吗?一起说说“小黑藏在……”

5、p5(汽车)如果你是小黑,你还会躲到哪里呢?我们来看看小黑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6、p6(西瓜)这次可以藏在哪里?为什么?一起说说“小黑藏在哪里?

7、p7(盒子,有很多小黑)幼儿自由结伴猜猜、说说“小黑说每次都被小朋友找到了,这次它要找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想想小黑会藏在哪里?”

三、完整讲述故事,熟悉故事的主要内容。

1、师幼一起讲述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黑都躲到了哪些地方?”

2、讨论:“故事里的小黑藏在了那么多的地方,它藏在了哪里?”“如果你是小黑,还会躲到哪儿呢?”

四、游戏“藏小黑,再找找别人的小黑。”

1、请把你的小黑藏在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然后再去找找别人的小黑。

2、说说你是在哪里找到的小黑?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五

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戏性、趣味性、活动性。游戏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我们班孩子又特别喜欢在桌子下,椅背后,甚至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玩躲猫猫。根据孩子们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捉迷藏》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学说句式并感受诗歌的有趣意境。

1、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2、学会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的有趣意境。

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学会运用句式仿编诗歌。

1、ppt:诗歌《捉迷藏》

2、大图片:小草、菊花、白云、蓝天、玫瑰

3、学具:魔术箱、各种新鲜的水果

4、头饰:颜色宝宝

一、复习诗歌《捉迷藏》。

1、情景表演“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ppt图片提问,完整复习诗歌《捉迷藏》。

二、引导幼儿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学习仿编诗歌。

1、利用水果实物玩游戏学说句式“xx躲在xx里”。

2、完整朗诵诗歌。

三、有感情地朗读仿编诗歌并离场。

让孩子去寻找、发现不同颜色的物品并用所学的句式“xx躲在xx里”进行诗歌的仿编。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六

1、理解歌词,萌发爱护小金鱼的情感。

2、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了解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音乐、课件、小金鱼图片。

一、入室。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进场。

二、谈话导入。

――(出示金鱼图片)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小金鱼长什么样子的?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师:小金鱼真漂亮,花肚皮,红衣裳。今天,两条小金鱼出来玩了。它们玩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一、学习歌曲。

1、播放音乐课件,请幼儿欣赏。

2、学习歌词。

――师:小金鱼出来玩什么?(练游泳、捉迷藏)

――师:它们练游泳、捉迷藏时的心情怎么样?(高高兴兴练游泳,欢欢喜喜捉迷藏)

3、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教师请幼儿边拍手边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边拍手边演唱歌曲。

――教师跟幼儿一起唱歌曲,同时教师做动作。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二、开心游戏:“小金鱼捉迷藏”。

――教师将呼啦圈以任意形式摆放在地上。

――教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小金鱼捉迷藏》,歌曲唱完后,幼儿迅速跳进呼啦圈内,没有进入呼啦圈的幼儿被淘汰,游戏继续。

开心游戏也可以不用呼啦圈,捉迷藏时改为躲在椅子后面。

美术活动:用彩色塑料袋包住纸球然后用绳子帮助做成金鱼身体,然后贴上眼睛,制作成金鱼。

表演区:为幼儿提供小金鱼头饰,鼓励幼儿戴头饰表演儿歌。

科学区:饲养小金鱼,供幼儿观察。

用幼儿制作的小金鱼作为吊饰装饰活动室。

1、鼓励幼儿大胆在家人和亲戚面前表演歌曲,提高自信心。

2、请家长跟幼儿玩捉迷藏的'小游戏,增加亲子互动。

3、家里有养金鱼的幼儿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小金鱼的特征。

日常引导幼儿定时喂养小金鱼,激发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七

1.通过观察,让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藏在x x地方,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讲述,学习方位词,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学习与人合作、交往。

4.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培养自信心。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物质准备:制作一幅动物图片,画面内容为:大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长长的鼻子;鸭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小兔子藏在草里,露出长长的耳朵;大公鸡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红红的鸡冠;长颈鹿藏在大树后面,露出长长的脖子。

环境准备:教师事先将各种立体小动物布置在活动室的各个地方。

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动物特征。

2.玩捉迷藏游戏,体会不同的方位。

1.教师扮成花仙子,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花仙子。今天,我约了几个小动物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小动物们早就到了,小朋友快来和我一起找找小动物藏在哪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依次找出5种动物,说出:x x小动物藏在x x地方,如:大象藏在小山后面,并简单说出理由。(说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4.幼儿讲述正确后,教师操作图片,让动物从隐蔽处走出来。

5.游戏:还有许多小动物藏在课室里的其他地方,请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花仙子”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

6.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们跳舞,活动结束。

科学:认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艺术:通过练声和律动,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生活中渗透:生活中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环境中渗透:环境中布置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玩耍。

家庭中渗透:

1.希望家长利用假日带幼儿去动物园认识各种动物。

2.平时要求幼儿用完整语句表达意愿。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当今时代,孩子们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更需要我们教师要善于创造新颖、独特的方法,选择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留给幼儿充足的想象空间,激发创作欲望,我们要通过手、眼、口、脑并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更好地培养出二十一世纪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新型人才!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八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有一定的判断和模仿能力

3.懂得一起游戏时不碰撞、不拥挤。

小兔、小鸭、小猫、小鸡头饰若干,优美的音乐。

1、导入活动

“宝宝们,今天老师邀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看,都来了谁呀?”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请幼儿说动物名称及动物怎么叫的、怎么走路的.?

(2)跟随老师四散地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走、跑、跳。

2、游戏

(1)幼儿分成二组,一组幼儿做找动物的人,另一组幼儿带上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

(2)游戏开始,老师说:“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小动物去藏起来”,这时扮演小动物的孩子迅速将自己藏到场地上有物体遮挡的地方。然后老师说:“小动物藏好了,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幼儿每人找一个小动物,找到后和小动物一起模仿其的小动物的走路动作回到老师的身旁,并能用语言讲述出,在什么地方找到了xx小动物。

(3)两组幼儿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4)小结:表扬藏、找守纪律及模仿动作做得好的孩子。

3、放松活动

小动物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非常高兴,大家一起跟随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一起跳舞吧。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九

1、理解歌词,萌发爱护小金鱼的情感。

2、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了解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音乐、课件、小金鱼图片。

一、入室。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进场。

二、谈话导入。

——(出示金鱼图片)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小金鱼长什么样子的?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师:小金鱼真漂亮,花肚皮,红衣裳。今天,两条小金鱼出来玩了。它们玩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一、学习歌曲。

1、播放音乐课件,请幼儿欣赏。

2、学习歌词。

——师:小金鱼出来玩什么?(练游泳、捉迷藏)

——师:它们练游泳、捉迷藏时的心情怎么样?(高高兴兴练游泳,欢欢喜喜捉迷藏)

3、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教师请幼儿边拍手边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边拍手边演唱歌曲。

——教师跟幼儿一起唱歌曲,同时教师做动作。

——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二、开心游戏:“小金鱼捉迷藏”。

——教师将呼啦圈以任意形式摆放在地上。

——教师和幼儿一起唱儿歌《小金鱼捉迷藏》,歌曲唱完后,幼儿迅速跳进呼啦圈内,没有进入呼啦圈的幼儿被淘汰,游戏继续。

开心游戏也可以不用呼啦圈,捉迷藏时改为躲在椅子后面。

美术活动:用彩色塑料袋包住纸球然后用绳子帮助做成金鱼身体,然后贴上眼睛,制作成金鱼。

表演区:为幼儿提供小金鱼头饰,鼓励幼儿戴头饰表演儿歌。

科学区:饲养小金鱼,供幼儿观察。

用幼儿制作的小金鱼作为吊饰装饰活动室。

1、鼓励幼儿大胆在家人和亲戚面前表演歌曲,提高自信心。

2、请家长跟幼儿玩捉迷藏的小游戏,增加亲子互动。

3、家里有养金鱼的'幼儿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小金鱼的特征。

日常引导幼儿定时喂养小金鱼,激发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幼儿园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反思篇十

在情景中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的讲述春天的变化,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一、导入

1、春天来了,花园里变了特别的漂亮,让我们去花园里走一走,看一看。(组织幼儿进入场景)

2、幼儿讲述花园的美景

二、多媒体观看

1、听,花园里有什么声音?(呼噜声)会是谁在打呼噜呢?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叫醒小动物

4、寻找小动物,感受方位词

三、游戏《捉迷藏》

1、小动物都藏在了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也来学学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看谁藏的最好。

2、游戏:捉迷藏3组织幼儿进入教室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