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汇总8篇)

2023年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汇总8篇)

ID:4831769

时间:2023-10-17 13:11:29

上传者:雅蕊 2023年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汇总8篇)

即兴可以打破规矩和束缚,展现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即兴写作时如何组织好文章结构和掌握时间节奏?以下是几个提高写作水平的指导意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以下是一些即兴表演的技巧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一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 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围绕问题学习)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1,自转时间相似;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11,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1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二

一、认识四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什么。

四、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一课时

了解银河系、太阳系等方面的知识。

1、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讨论: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学生阅读理解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3、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有无生命的情况及结论。

1)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对火星进行探索的?

2)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人们的猜测是怎样被推翻的?

4、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1)从课文中能不能找出答案?

2)我们该怎样知道答案?

“宇宙的奥秘”资料展。

宇宙生命之谜

提出问题生命条件探索火星解决奥秘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三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此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查找搜集有关宇宙和地外生命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查找搜集有关宇宙和地外生命的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自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而后在老师的点拨下,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坚持自己的观点开个辩论会。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根据课前的了解及自己的兴趣,针对宇宙中有没有生命存在,阐明自己的观点。

2、形成辩论双方,创设辩论气氛。我们这节课要围绕宇宙到底有没有生命,开一个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宇宙中除地球外还有生命”,反方的观点是“宇宙中除地球外没有生命”,我们通过辩论,看哪一方能获胜。

3、概括生命存在的条件。在辩论之前,我们先认真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概括一下有生命存在天体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3、适当成分的大气。

4、足够的光和热。

三、准备辩论。

1、个人自读。

(1)认真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默读,在文中勾画批注,为辩论会准备材料。

2、组内交流。

(1)正方和反方在各自组内充分交流,可以列好发言提纲,准备好辩手出场顺序。

(2)根据课前的了解,讨论完善发言提纲。

四、展开辩论。

在辩论过程中,要让学生以课文和课前了解的资料为依据,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来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加入到读书能力稍低、课外积累不够丰富的一方,适时参与辩论,使辩论不脱离主题,不断加深。

五、教师总结,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1、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吗?……宇宙中有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2、同学们若感到这场辩论意犹未尽,还可以课下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和《宇宙的奥秘》,找到依据,继续找到你的对手展开辩论。

作业设计:

收集关于宇宙和地外生命的资料,开个展示会。

板书设计:

10、宇宙生命之谜

天体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

科学家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情况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四

作者:洪濑中心小学 苏春燕

《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第十一册语文教材新选的课文,这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意在通过阅读理解,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

这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文章,文中的科学术语也比较多,学生要学起来是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本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揭题:

2、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其中29位学生说有,13位说没有)

3、当学生发生争论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答案。

二、设疑: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

2、学生交流生命存在的条件:(1)、适合的温度,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2)、必要的水分。(3)适当成分的大气。(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2、师按离太阳的远近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的示意图: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3、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4、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交流: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5、师问: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呢?

三、探索:

1、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找出科学依据。

2、学生交流。

3、引导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弄清科学家对火星探索的历程,然后再理解科学家经过观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四、辩论:

1、抛出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存在?

2、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小组后,个人充分自读课文,积极为辩论准备材料。

3、在组内充分交流。

4、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

五、拓展: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五

《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从而让学生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在学习本课时,我觉得以下学习效果明显:

1、因为本课是一篇科普文章,文章旨在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所以,在上课之前,我根据小学生喜欢看介绍宇宙秘密的科幻小说、电视、电影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课前搜寻一些有关宇宙生命方面的知识、资料。

2、课程进行时,我争取详略得当,把握重点。本课课文内容主要放在了两大板块上:一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二是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我在教授中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后,把握住这两个重点,使学生在心中构建出整个文章的中心框架。

3、带领学生进行宇宙是否有生命的辩论。在讲到课文火星是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星球,那么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同意的同学和不同意的同学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了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反方的观点是: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存在,形成辩论双方,使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再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是一篇科普文,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展开辩论,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各方学生论据充足,辩驳有力。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小主人。在辩论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活跃了思维,拓展了知识,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科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中,虽然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各方学生论据充足,辩驳有力,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小主人。但是因为自己缺乏对这种辩论式课堂的掌控经验,所以,在辩论中有些收放不自如,学生们也讨论积极,但是有个别学生趁机起哄,扰乱课堂,使得课堂秩序维持不稳。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课堂的设计不光注重那些好学生,也要对准那些中差生,认真地分析每一个同学,为每一个同学都分配到适合他的问题和任务,使得这种放手的课堂也能收放自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收获。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六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揭、陨”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互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围绕问题学习)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1、自转时间相似;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11、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1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宇宙生命之谜(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七

佚名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2——9自然段。

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5、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

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6、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7、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8、学生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围绕问题学习)

9、组内进行交流。

10、小组间进行汇报。

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

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

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

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

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

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

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

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1、自转时间相似;2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1、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

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

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

11、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畅所欲言。)

1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反思优点与不足篇八

《宇宙生命之谜》一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生命的科普文章,意在通过阅读理解,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学生对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的理解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难点。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因此课前三天,我和学生都去了解搜集银河系、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随着了解的拓展,越来越觉得这篇教材过于“陈旧”——它选入教材只有几年时间,但在这几年中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已取得很多进展,欧洲于2003年6月2日发射“猎兔犬2号”于2003年12月25日登陆,日本发射“希望号”中途失踪,美国“漫游者a”飞船运载火星车“勇气号”在太空航行7个月于2004年1月3日在火星登陆,截止目前,已发回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图片,供科学家分析。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阐述)我想采取全新的教学策略。课前,我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上课伊始,导入后我把“在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写在了黑板上,请同学们进行辩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正方的观点是: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反方的观点是: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存在,形成辩论双方。请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再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辩论中,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课内外结合,讨论争辩,迸发出探索求知的火花,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远远超越了文本。本文的教学意图是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我发现,通过这节课,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出来。课下,那辩论声还时常出现,因为他们时刻关注着各方面对宇宙探索的报道。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本节课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宇宙中除地球外是否还有生命存在”展开辩论,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各方学生论据充足,辩驳有力。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小主人。在辩论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活跃了思维,拓展了知识,做到了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科学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上课学生不是自己的学生,该班学生对于抓词、句来理解课文的方法掌握得不是很灵活。加上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引导上没有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按照预先的设计,一环一环地牵着学生的鼻子往下进行,因而课堂效果不是太理想。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前段时间,对天文爱好者来说发生了一件喜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对,“火星大冲”现象,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人们为什么对火星如此关注呢?接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看看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抓住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讲。)最后探究扩展: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