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数乘整数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

最新小数乘整数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

ID:5067793

时间:2023-10-22 12:32:35

上传者:ZS文王 最新小数乘整数教案人教版(通用16篇)

高中教案的有效性应通过实际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来检验。接下来是一些高一教案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五上数学第三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电池及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型号电池。

2、针对5号电池。

引:现在老师手中这节电池的价钱是250,缺什么?应该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单位呢?元做单位呢?(板:2.5元)2节5号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5元)5节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12.5元)。

二、探知。

出示教材中情景图一。

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独立列式。(口答得出“每节5号电池2.5元”)。

2、尝试竖式计算(找不同计算方法板演)。

3、小组交流算法.

4、根据元角分知识引导算法。

6、同桌互说算法。

7、初步感知算理。

引:此题之所以余1后仍然可以计算是因为什么?如果抛开元角分,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我们知道数的本身也有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你可以做了吗?来试一试。

出示情景图二。

1、估算每节大约多少元。

2、尝试竖式计算。(注意出错地方)。

3、找学生说算法。(有用计数单位回答的'表扬)。

4、重点用计数单位分析算理。

5、小组内讨论交流。

6、让学生说注意问题。

三、巩固。

1、数学诊室(改错题若干)。

2、把没做完的题补充完整(教材中的做一做)。

3、选择题。(练习中的题若干)。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学反思:

人教五上数学第三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学生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利用教材情境,结合学生例l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归纳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如下题目)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2.4÷4=21.45÷15=?

2、叫两个同学上黑板做。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2。

2、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式:28÷16,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完成第一步,被除数末尾有余数12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在12的后面添上o看成120个十分之一再除。

教师提问: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该怎么办?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它的依据是小数末尾添上o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由于被除数28是整数,小数点没有写出来,因此要在商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后,再写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

3、追问:现在除完了吗?为什么?(因为还有余数,所以还没有除完。)。

引导学生利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将8的后面添上o看成80个百分之一,再除以16。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算式:

师进一步明确: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要在余数的后面添o继续除。使学生知道: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了,叫做除尽了。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出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o继续除。

(二)教学例3。

提问:观察这道算式与学习的例l、例2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

3、追问:不够商1怎么办?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总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o来占位。

引导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教师板演,完成算式(见图3):

4、验算。这道题怎样验算呢?想一想整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能不能把这种验算方法应用到小数除法上来?学生独自试一试,再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用乘法验算,即0.8×7=5.6。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1)题。并说一说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时,怎么办?(添o继续除)。

2、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2)题。通过观察算式及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只要被除数比除数小,个位上就不够商1,这样的除法得到的商都比1小。

3、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引导归纳:

(1)整数部分不够除,商o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2)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有余数,要在后面添o继续除。

引导归纳: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如果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

作业:教材第27—28页练习六第2~6题。

小数除以整数的练习课

“一个数除以小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点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的不变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理,掌握计算法则,渗透转化的数学方法来培养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材把列表、转化等方法作为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简单问题和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好,对于小数除以整数也掌握的比较好。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基本能过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尝试以及创新能力,提高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及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是由于五年级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有限,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的算理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出示。

20.4÷24。

刚才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一)学习例5。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为了庆祝教师节,美术小组的同学精心布置了学校的宣传栏。学校为他们买来一些荧光纸作装饰。(课件出示:学生装饰宣传栏的动画,接着出现对话:荧光纸0.85元一张,买荧光纸共用去7.65元。)。

学生自己做,做完后集体订正。

生发言。

生读两遍课题。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出发,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根据教学进度,结合实验情况,合理改编教材中的情景。利用庆祝教师节这一活动,既向学生渗透了尊师教育,同时又符合学生的校园活动实际。

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呢?

师板书算式。

7.65÷0.85=。

这个算式和我们刚才做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1.初步探究计算方法。

请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呢?如果能,请算一算;如果不能,请试着把它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生观察、发言。

生思考、动手做。

生观察、发言。

生1:我想,可以把7.65元和0.85元都换成用“分”作单位,这样原式就转化成了765÷85,就可以计算出得数了。

生2:我觉得也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这时只要计算765÷85就可以了。

生3:我们刚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我想就把这道题看做7.65÷85来计算,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了100倍,商就要缩小到它的,这样也可以算出7.65÷0.85的商。

先给学生提供思维方向,即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然后,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流,评议。

师:同学们通过动脑筋想到了不同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7.65÷0.85转化成765÷85,也就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3.竖式的书写格式。

师:在转化时要注意“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一转化过程如何在除法竖式中体现呢?(出示竖式)。

师:要想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要扩大到它的100倍,小数点可以向右移动两位。其实,只用划去除数中的零和小数点就可以了。(划去除数中的零和小数点)。

师:要想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用同样的道理,只用划去被除数中的小数点就可以了。(划去被除数中的零和小数点)。

师:这时,原式就转化成了765÷85。

(完成如下图所示)。

师:请同学们自己也照这样试一试,并把竖式补充完整。

生1:因为第1种方法只适合能够进行单位换算的一些数量,而第3种方法换来换去的有点麻烦。所以,我觉得第2种方法比较好。

生2:我也认为第2种方法比较方便,而且适合各种情况。

生观察、思考。

学生完成7.65÷0.85并相互评价。

为了保证竖式的完整性,教师在这里采用了“有意义的传授”这一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清清楚楚地明白了转化过程。加之后来的照样试一试,并把竖式补充完整,使学生不仅明白了转化过程,又掌握了规范的竖式书写格式。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二)练习。

(处理第22页“做一做”第1题)。

师:请大家先认真看清题意,可以同桌两人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再计算。

(三)总结归纳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要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再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然后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巩固练习。

(一)小组接力赛。

1.处理练习四第1题第一行。

2.处理练习四第2题。

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桌互说。

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展示、评价。

生谈收获。

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总结出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再加以概括。既培养了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练习先易后难,注意了反馈中的交流、展示与评价。特别在问题解决当中,注意到了生活情景与数学抽象的联系,凸显了把生活情景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数除以整数的练习课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2、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

难点: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几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计算:0.45÷912.25÷5。

b、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除法。

c、讲授新课:

例6: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成几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想的方法独立完成。(有两种可能)。

a、3.6米=36分米0.4米=4分米。

36÷4=9(段)。

b、3.6÷0.4=9(段)。

2、说一说两题的解题思路。

3、你从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中,你觉得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4、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么算?

师生小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例7:0.065÷0.05=。

1、除数是0.05,在计算中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

3、让学生说说解题过程。

4、讨论:商的小数点要和什么对齐?

d、巩固练习:

0.72÷0.40.096÷0.80.051÷0.03。

1、先说一说把每题除数转化整数的除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学生讲评,说一说错的原因。

e、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与除数是整数除法有什么不同?

f、强化练习:

1、p-32口算训练第二题,校对。

在口算过程中,因注意哪些方面?

2、p-32第三题第一排。

g、布置作业:p-32第三题余下三道。

课后小结:本课内容,我用不同的方式上了两次,第一节课我是按照教案上所写的过程上下来的。在第一个例题中用一种很强硬的方式让学生接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但对为什么不转化成整数除法,学生还不是很清楚。第二个例题就对刚才的'结论进行应用。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主动性体现的不够,教学不够开放。为此,在另一班的教学中,我进行了改动,出示第一个例题后,[内容来于淘-教_案-网]让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尝试解决,得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转化,很多学生都认为转化成整数除法,接着,教师抛出第二个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不同做法的同学板演,通过讨论分析,知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只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触发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说说转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对这种方法进行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学得也很有兴趣!

人教五上数学第三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1.使学生学会的计算方法.。

2.理解的计算法则与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口算。

0.9670.88.2412.55140.5。

9.660.716.844.843.93。

(二)板演:10836。

(四)教师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例2.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1.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11736。

2.学生分组讨论并试算.。

3.课件演示:例2。

5.练习。

25.56(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需添一个0)。

8616(计算时,被除数的末尾需添三个0)。

(二)总结计算法则.。

(三)练习。

3256106。

(四)教学例3。

例3计算1.6926。

1.学生试做。

2.集体订正。

重点提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办?

3.巩固练习。

17.92321.2628。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四、课堂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42.21186.6437.5643512。

(三)一只大象体重5.1吨,是一头黄牛体重的15倍.这只大象比这头黄牛重多少吨?

五、课后作业。

4辆汽车7天可以汽油35.28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六、板书设计。

例2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11736=3.25。

答: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3.25倍.。

人教五上数学第三单元《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0.35里面含有35个().

(2)0.63里面含有()个百分之一.

(3)0.7里面含有7个()。

(4)1.3里面含有()十分之一.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56。

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是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

二教学新课。

1、出示场景图:

2、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中传达的信息。

4、引导学生分析:由“4周跑步22.4千米”的信息列出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4÷4。

学生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这道算式被除数是小数。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学生汇报:具体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教师演示竖式算法。

问:24表示什么?

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1,所以要在5的后面点上小数点。

1、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互动。

问:你能说一下怎么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吗?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注意小数点。

9.6÷434.5÷15。

三教学新课。

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生独立列式:5.6÷7。

提问:观察这道算式与学习的例l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不够商1)。

3.追问:不够商1怎么办?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总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o来占位。

引导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教师板演,完成算式(见图3):

4.验算。这道题怎样验算呢?想一想整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能不能把这种验算方法应用到小数除法上来?学生独自试一试,再小组交流讨论。

集体汇报:用乘法验算,即0.8×7=5.6。

5.练习7.83÷9=1.96÷28=。

四巩固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2:练习六。

五课堂总结则。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强调)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位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整数小数教案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

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2.自主探究,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算式:0.72×5。

师:同学们看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还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学生汇报演示。

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根据学生的汇报,展示这两种方法。

(3)比较:(见板书设计)。

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用乘法比较简便。

(4)追问: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把乘数转化成整数的?

生:先把0.72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转化成72×5=360,得出结果后再把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3.6。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积末尾的0可以直接去掉。

指导学生归纳出:计算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要先把小数看作整数来乘,乘完以后,看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再把乘出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当积的末尾有“o”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0”去掉。

师:(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他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地算出来?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顺利地买完了风筝,那就让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吧!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同桌之间相互谈谈是怎样点小数点的。

3、指名板演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3题。

4、不用计算,你能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148×23=340414.8×23=()1.48×23=()0.148×23=()()×()=34.04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作业:教材第4页练习练习一第1、2、3题。

板书设计。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各的简便运算。

教案小数除以整数

一、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运用乘除法的关系,正确地进行验算。

二、教学重点:

难点:运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验算。

三、教学准备:

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复习知识:

a、计算:36.4÷413.76÷320.81÷9。

b、把54和102改写成两位小数。

b、讲授新课;

例5:求102除以24的商。

1、怎样列算式?102÷24把它计算好。

2、今天我们商要用小数来表示,怎样计算呢?试一试。

3、除到被除数的个位还有余数,我们可以在商的个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在余数的右边添上0,再继续除。

4、6表示什么?添上0以后60又表示什么?

5、学生复述一遍此题的计算过程。

6、我们怎样验算商是正确?学生验算。

c、巩固练习:

a:计算:162÷1281÷45434÷700。

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验算,对个别学生进行帮助。

2、被除数小于除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

b:口算训练:p-29第一题。

c:对比训练:

195÷50660÷75400÷32。

19.5÷5066÷754÷32。

1.95÷506.6÷750.4÷32。

d、根据15010÷95=1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15.01÷951501÷951.501÷95。

1、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理由。

d、课堂小结: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应该要注意哪些方面?

2、被除数缩小几倍,除数不变,商怎么办?

e、强化练习:

计算:p-29第四题。

f、布置作业:p-29第三题。

小数整数教案

1、单位换算中的2种情况(如):

2.4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4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厘米。

下面一题其实是两道题。分别考虑转换成平方米和平方厘米。

指出:要注意几个“=”。

2、除法计算。以前的除法都是大数除以小数,现在学了小数除法后就不一定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数量关系来判断。

如:32万元买了80平方米的房子。

问:

(1)每平方米多少钱?

(2)每万元可以买多大面积?

这两个问题都用除法计算,关键是要能正确的区别谁除以谁?怎么判断?

圈出问题的中的单位,指出问题1要用钱除以面积,问题2要用面积除以钱。

整数小数教案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小数乘以整数教案

课本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将课本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一、复习。

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被乘数、乘数、积)。

还可以叫什么?(因数)。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反过来比较:

第3栏与第4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2、1栏与第4栏比较呢?

说明: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地掌握。

二、新课。

教师出示例1。

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

还表示什么?(求6.5的5倍是多少。)。

讲解: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以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以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

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

板书:

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就变成了什么?(6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竖式右边写出整数乘法的竖式。

引导学生讨论:

“6.5变成65相当于小数点怎样移动?因数扩大了多少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因数扩大了10倍。)板书:

“另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没有)。

“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那么新的积与原来的积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积比原来扩大了10倍。)。

“那么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新的积怎么样?(缩小10倍)。板书:

“要把325缩小10倍,就要把小数点怎样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板书:

“所以6.5×5的积应该是多少?(32.5)。

讲解:“买5米花布要用多少元?(32.5元)。在横式上写出得数,注明单位史称,板书答案。

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先把被乘数看作整数,被乘数扩大10倍,这样乘出来的积也扩大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倍。

3.基本练习。

做教科书下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全班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

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特别要让学生比较一下这道题与例题的异同。(这道题被乘数有两位小数,都是小数乘以整数。)使学生认识到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的小数位数应该一样。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可有意识地让中差生说,并按照下面的问题顺序回答:读算式;说出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3.做练习一第3题的前两道小题。

学生独立计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可让计算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使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四、。

引导学生根据例题与练习中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的不同情况,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以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五、作业。

练习一的第3题的后四道小题,第4题。

整数小数教案

(一)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0.9x463x68.4x15。

(二)列出乘法算式,再算出来。

14个9.76的和是多少?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7倍是多少?

(三)根据填结果。

()()。

()()。

()x()。

《小数乘整数》教案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2.问:你能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水彩笔每枝0.8元。

每本笔记本2.35元。

(出示问题)。

*买3枝水彩笔应付多少元呢?可以怎么列算式?

0.8×3=。

3.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一个因数是小数)。

1.同学们,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我们还没有研究过。那么0.8×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请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练习后交流。)。

师:谁来说说看,0.8×3=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呢?

方法一:0.8+0.8+0.8=2.4(元)。

师:0.8×3是3个0.8相加,所以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出结果。

方法二:0.8元是8角。8角×3就是24角,24角用元作单位就是2.4元。

:同学们能利用小数的加法和元角分的'知识来计算出结果,采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一点做得很好。

2.我刚才发现有些同学想用竖式来计算0.8×3。(出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格式。)。

问: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位同学所写竖式的格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

是的,一个是把末尾对齐了计算的,一个是把相同数位对齐了计算的。但计算的结果确实相同的。

是怎样得到2.4的呢?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想法。(学生说)。

情况1:把十分位上的3和8相乘是24,写4进2,小数点移下来,0和4相乘得0,加进过来的2就是2.4。

情况2:三八二十四,点上小数点,就是2.4。

……。

(1)大家结合这个题想想看,同学们所说的三八二十四,脑子中想的这个8表示什么呢?(8角……)。

(2)在小数中,这个8又表示什么呢?(0.8是8个0.1,8个0.1乘3就得到24个0.1)。

(3)同学们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0.8×3时,是把0.8元看成8角和8个0.1来计算的,是整数8和3相乘得24,再通过推理得到了正确的结果。现在你想想看,这两种竖式哪一种比较合理。

3.(出示问题)买3本笔记本应付多少钱?可以怎样列式?

2.35×3=。

(1)这一题是一个两位小数乘整数,猜一猜所得的积会是几位小数呢?

(2)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一下,看看积是不是两位小数.

问:你能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的吗?

4.同学们,我们刚才练习了两道小数乘整数的题,都是把小数看成什么数来计算的?

指出: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再在所得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追问:那么积中的小数点怎么来确定呢?

这其中会不会蕴涵着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研究看。

1.探究。

出示:a组题;根据241×8=1928,猜猜这些小数乘整数。

24.1×8=2.41×8=0.241×8=。

(学生猜完后)问:你们是怎么猜的?

(2)我们可以用计算器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讨论交流)。

得出: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练习。

b组题: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0.23=1.48×23=0.148×23=。

3.通过以上的学习,想一想,小数和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讨论)。

得出: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0.18×5=46×1.3。

指名板演,交流评析,说说计算的过程。

并指出,0.90可不可以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结果是多少?

出示:两种不同的竖式,看一看,哪一种只正确的?为什么?

指出:小数乘整数,是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所以计算过程中就不点小数点了。

:如果积是小数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进行化简。

2.0.217×4=×35×0.24=。

3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略)。

4.p71.2.3.两题。

今天这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小数乘整数怎么计算?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怎么?

练习十二第1题。

小数乘整数教案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掌握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理解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判断和估算。

3、养成良好的规范书写的习惯。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与备选方案。

环节意图。

与实施要求。

1、复习小数的意义。

说说下列小数的意义:

0.50.20.1230.56。

2、出示例题。

学生列式不计算。

3、揭题:今天继续来学习小数乘法中的另一类,一个数乘小数。

1、分别说说这三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可以讨论一下。

2、揭示并板书意义。

3、请在小组中相互编题来考考同学,说说意义,之后抽一个小组汇报一下编的情况和说的情况。

4、尝试用竖式来计算一下。

5、反馈尝试情况: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格式上有什么要求?投影学生在草稿上的格式。

6、用竖式规范地计算下面各题:

35×1.235×0.9。

35×1.135×0.6。

学生板演。

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各题。

学生对第一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肯定能说,对第二个算式不一定会说,如果学生能说,则让学生说一说,当说不明白时,则建议用合理的方式来表示(线段图、画图等)。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则教师用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

让学生能顺利理解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作好铺垫。

让学生来说说意义,则是了解学生对这一部份的知识了解程度,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课本中的练习很好,应该充分利用。

整数与小数教案

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它的计算方法。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指名板演。(用竖式计算)65×5=976×14=订正时,可让学生说说整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口答。(出示投影片)。

(1)填空。5.6扩大()倍是56。9.76扩大()倍是976。

(2)去掉下面各数的小数点后,分别扩大多少倍?3.24.780.0370.06。

(3)下面各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485853450。

3.填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投影片)。

订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先从左向右观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随着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再引导学生从右向左观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随着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及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这些知识都是为今天学习新知识做准备。下面我们运用这些知识一起研究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意图:让学生充分回忆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进行迁移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让全体学生参与,动口、动手、动脑。

(二)运用迁移,学习新知。

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读题后,请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板书:

6.5+6.5+6.5+6.5+6.5。

(几个加数相同,都是小数。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提问: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想一想它的.意义是什么呢?

(6.5×5,表示5个6.5相加是多少,或6.5的5倍是多少)。

6.5×5。

出示思考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相同)。

(2)它们有什么不同?(小数乘以整数中的几个相同加数是小数,而整数乘法中的几个相同加数仅限于整数)。

(3)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呢?

讨论后概括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练一练,说出下列各题的意义。0.9×463×68.4×15(4个0.9相加的和是多少?6个63相加的和是多少?15个8.4相加的和是多少?)。

教师:我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下面继续研究它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可联系前面复习的知识,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出示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并试做。

(1)怎样把6.5×5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2)把6.5×5转化为整数乘法后,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想使积不变,应该怎么办?

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并板书学生的思考过程。

答:买5米要用32.5元。

教学意图: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的方法,通过讨论、尝试,自己探索新知。

(三)反馈调节,归纳方法。

1.反馈调节。

(1)完成“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14个9.76是多少?练习时,要注意行间巡视;订正时,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调节。

(2)计算。0.86×70.375×124(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订正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归纳方法。观察并讨论:例题和练习题每题的积的小数位数与被乘数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积的小数位数和被乘数小数位数相同)。

总结计算方法:小数乘以整数,先按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总结后,组织看课本,让学生提问题。

教学意图:在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算理,并通过学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孕伏发展。

1.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0.8×43.5×719.6×12。

5.计算。0.45×1081.056×25(可分组进行)。

订正:0.45×108=48.6,1.056×25=26.4,这两题的积的末尾是0,应先数好积的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再消去“0”。

6.小明看到远处打闪以后,经过4秒钟听到雷声,已知雷声在空气中每秒传播0.33千米,打闪的地方离小明多远?(从打闪起到看到闪电的时间略去不算)解题前,要向学生说明看见的闪电是光,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每秒传播30万千米,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因此从打闪起到看到闪电的时间可略去不记。订正:0.33×4=1.32(千米)。

7.课堂小结。小结前,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解疑后,再总结。

8.孕伏发展。

计算6.5×0.56.5×0.82。

教师:你们知道这两个算式的意义吗?应该怎样计算呢?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同学们如有兴趣,课后可以想一想。

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教案小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2.能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养成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4÷24.8÷69.09÷9。

8.24÷86÷51÷5。

2.填空,并说出为什么?

(复习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习验算做好准备)。

3.列竖式计算(生板演)。

(1)7.44÷4(2)7.44÷8。

(3)102÷24(4)4.551÷5。

四道逐渐变难。

二、探究新知。

1.在评价学生的计算结果中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你能说出小数除以整数是怎么除的吗?

学情预设:学生有的会把步骤在说一遍,有的会讲出前面“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两种特殊情况的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教师一一给与肯定。

四人小组讨论并归纳。

学情预设:生根据小数乘法经验说出转化乘整数除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然后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要添0后再除。

课件出示补充。

2.在暴露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验算。

(1)师:为了保证我们的计算正确,怎么办?——验算。

验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怎样验算黑板上面的小数除法呢?

学情预设:生根据整数除法经验能说出用乘法验算除法,或估算一下,或用被除数除以商等。

师:四人小组,一人选一道进行验算,算完在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门诊台。

课件出示。

小结:用估算能知道计算有没有错;用乘法或再除一遍的方法能保证计算正确。

三、巩固练习。

1.小马虎也做了两道题,请同学们看看他做对了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订正?

37.8÷6=637.4÷5=1.4……4。

2.计算并验算。

43.5÷2918.9÷27。

1.35÷15207÷45。

3.书第20页:7、8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