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产调研报告(精选19篇)

生猪生产调研报告(精选19篇)

ID:6442608

时间:2023-11-09 23:12:04

上传者:书香墨 生猪生产调研报告(精选19篇)

调研报告的编写需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收集和深入的思考基础之上,用专业术语和规范的形式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调研报告的范文,以便了解写作过程和技巧。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

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一项持久性工作。近年来,同全国一样,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四区一线”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市的产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这对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彻底好转,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多种因素依然存在,保证粮食产业发展好势头的任务任非常艰巨。本文就我市粮食生产的现状及新形势下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粮食生产情况:20__年,我市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减产的局面,出现了多年来止跌回升的好势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达到19.77万亩,粮食总产量12.87万吨,其中小麦种植面积9.13万亩(冬麦1.44万亩,春麦7.69万亩),比上年增加63.2%,小麦总产量3.35万吨。同时依靠科技推广,引进良种良法,小麦单产量也有所提高,由上年的平均亩产300公斤,提高到平均亩产350公斤;玉米种植呈现恢复性增长,20__年玉米面积达到8.92万亩,比20__年增加2.85万亩;20__年玉米种植9.57万亩,比上年增加7.3%,玉米总产量8.52万吨;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比上年增加20%,产量0.9万吨。

(二)粮食消费情况:20__年,全市总人口21.5万人,根据社会粮食调查,全市平均每人每天消费口粮400克左右,全年每人消费口粮在160公斤左右,全市人口年消费小麦约近35000吨。按全市每年消费量35000吨,仍有20__吨粮食缺口。但我市处在粮食产销结合区,外来小麦制品(主要是__、__面粉)及大米(东北、江苏大米)进入我市粮食市场。预计20__年我市粮食市场将趋于平衡。

(三)粮食种植收益情况:

小麦种植效益分析:按每亩计算,翻地费:28元;切地费:16元;播种费:12元;收割费:30元;磷酸二铵:15公斤(260元/袋、每袋50公斤)计78元;尿素:20公斤(75元/袋、每袋40公斤)计37.5元;麦种:25公斤/亩(3元/公斤)计75元;水费:75元;(用高价水,水费150元/亩);“两工”款(二轮承包土地):50元(国有土地承包费为100元/亩)。按二轮土地种植小麦的投入计算,每亩总投入为401.5元。

国家对小麦种植每公斤价外补助0.2元,小麦产量按350公斤/亩计算,农民得到价外补助每亩70元,自治区对小麦种植每亩综合补贴94元,农民共得到补助164元/亩。20__年小麦单产350公斤/亩,按收购价1.6元/公斤计算,农民每亩收入在560元,加上164元/亩补助款,每亩收入724元,加上麦草收入50元/亩,实际每亩毛收入774元,减去总投入401.5元,每亩小麦纯收入372.5元。由于小麦种植管理简单,宜种宜收,风险低、省劳力,相信有国家自治区及地方优厚的补贴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逐步提高。

玉米种植效益分析:玉米种植在__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__北疆地区玉米种植的大市和高产区。我市玉米产量一般在750—1000公斤/亩,玉米价格按1.3元计算,亩毛收入在1000—1300元,去掉成本500元,亩纯收入为500—800元。从比较效益分析,近三年由于__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进入,我市玉米市场收购价格由20__年的0.75元/公斤,提高到20__年的1.36元/公斤,20__年的1.4元/公斤,预计20__年达到1.45元/公斤,平均纯收入高于棉花纯收入200—350元/亩,农民对玉米种植有很高的积极性,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目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突出表现在耕地灌溉用水紧张,这样造成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差,遇到突然的干旱天气使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据调查,全市98.8万亩耕地有三分之一处于缺水状态,每年我市因缺水造成农作物减产15%--25%。

2、粮食增产技术创新乏力。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农民受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局限,大多数自己不能解决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在粮食品种调优、病虫害防治、机械化耕作方面,步子迈得不大,限制了收益的增加。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由于经费不足及推广体制的制约,目前农村现有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方式仍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粮食增产新技术、新品种不多,能够提供的服务与农民的要求相差较远,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因此,农业科技普及程度还需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指导有待加强。

3、农资价格涨幅较大,加大种粮生产成本。近几年农资价格均呈上涨趋势。据调查,20__年,二铵(进口)、二铵(国产)、尿素的市场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5.04元/公斤、4.24元/公斤、1.95元/公斤,较20__年分别上涨了61.54%、51.43%、8.3%;棉花、玉米、小麦种子的平均市场价格分别为6.8元/公斤、5.6元/公斤、3.3元/公斤,较20__年分别上涨了30.77%、9.8%、37.5%;地膜平均市场价格为14.7元/公斤,较20__年上涨了13.16%;农用柴油销售价格为5.7元/公斤,较20__年上涨了18.75%,农资价格上涨,提高了种粮成本。

4、粮食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转化增值能力弱。全市粮食生产的品种布局不规范,一乡一村一个品种的局面比较普遍,优良品种生产基地建设还没有形成优势,粮食产品转化增值数量有限,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拉动能力不强。

5、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比较,亟待改善。目前,全市粮食储备库总仓容量为56000吨。但大部分仓库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年久失修,无法使用,现实际有效仓容量为35000吨。随着小麦和玉米面积的不断扩大,现有仓储容量远远不能满足粮食仓储的需求。

6、农民科技培训有待加强。农民接受新知识的意识不强,大多数农民还存在着凭经验种地的习惯,必须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科技素质。

(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产出率。

一是多途径筹集资金,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着力搞好田间排灌、高新节水灌溉和干支渠道防渗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消除水利隐患,提高整体抗旱保收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二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争取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以工代赈等项目进行低产田地的改造,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三是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切实加强耕地土壤养分跟踪监测,重视地力培养,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和旱地覆盖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耕地整体质量,提高农田的高产出率。

(二)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采取宣传教育、示范带动、扶持引导等多种形式,强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和高效农业。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建议国家、自治区进一步加大粮食补助力度,改变补贴方法,取消按种植面积补贴的模式,提高粮食卖给国家部分的补贴标准,增强价格杠杆作用;在种植的良种购买环节实行良种补贴,从而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增加和国家粮食收储公司的收购数量。20__年,我市粮食种植面积20.06万亩,粮食总产量为12.71万吨;到20__年,粮食种植面积预计达到31.7万亩,粮食总产量21.9万吨;20xx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4.2万亩,粮食总产量24.39万吨;20xx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3.7万亩,粮食总产量34.19万吨。

(三)做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仓储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工作。要以企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通过规划引导、重点扶持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粮食仓储设施的区域布局,建设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粮食物流中心,适应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要求。在做好新仓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旧仓的维修改造工作。旧仓改造的重点是仓房密闭改造、保温隔热改造以及其他影响粮食储存安全的改造,来不断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建设城市粮食应急成品库,保障全市居民粮食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20__年,全市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20.9万吨,需要仓储容量为7.08万吨,现有实际仓储容量为3.5万吨,要缓解我市粮食仓储紧张的现状,需新建10个3500吨的标准化库房及辅助设施设备,估算总投资为20__万元。到20xx年,预计需要新建19个3500吨的标准化库房及辅助设施设备,估算总投资3080万元。

二是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化园区的建设,借助粮油加工企业退城近郊的机会,多渠道吸引资金,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以仓储为基础,以工业加工为龙头,以物流为中心,功能配套的产业集群。建议加快建设__市粮食铁路专运延伸线项目,专运线长度3000米及站台,估算投资约7000万元;建设与铁路专用线相配套链接的装卸货场项目,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估算投资约5000万元;面粉厂扩建项目,年生产面粉7万吨生产线,估算总投资20__.86万元;万康油脂厂搬迁、扩建和技改项目,生产能力扩大到1万吨,估算投资约9000万元;玉米精粉年加工玉米5万吨项目,估算投资8000万元;搬迁和扩建粮食烘干塔项目,估算投资约5000万元。

(四)实施优质粮产业工程,提高粮食竞争力。

加快粮食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搞好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品种、实施优质粮基地建设。一是科学布局,推进粮食生产的区域化。重点抓好西大沟镇、甘河子镇、百泉镇、四棵树镇、吉尔格勒特乡等粮食主产区的工作,使之形成一个集引、繁、育、推为主的结构调整新格局,引导推动全市农业向“两高一优”(高产量,高效率,优质产品)方向发展;二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推进粮食生产的优质化。三是坚持粮食生产无害化。建立健全粮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由农业、环保、工商部门实施对农药残留检测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作物病虫鼠害综合防治,强化测报一体化,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播报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最大限度的实现减灾增收。

(五)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创新,为增产增收提供科技保障。

一是继续实施良种工程,稳步发展杂交小麦、杂交玉米,扩大优质小麦、优质玉米面积,结合市场需求引进和推广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品种;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全市农业科技力量和农技推广站的作用,加强粮食增产技术创新和推广,并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通过开展高产优质技术培训和示范,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三是通过加强标准良田、新型农机具引进、病虫害防控、粮食加工转化等的建设,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六)突出加工增值能力的提高,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是开拓市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进一步发挥现有企业规模,通过多种渠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建基地、强龙头、连农户、闯市场”的原则和“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到田间地头”的思路,快速形成棉花产业链、玉米及加工产业链、番茄及加工产业链、小麦及加工产业链、中草药及油脂、饲料、奶制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如__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玉米淀粉生产线项目,到20__年淀粉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吨,年加工玉米量达40万吨;新建__玉米精粉加工项目,建成后年加工玉米量5万吨。以上2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年消耗玉米量在45万吨以上,可辐射带动我市周边县市以及__、__、博乐等地25万户农户种植玉米,面积50万亩以上。今后,我市将成为玉米的主要消费地区和精深加工区。

生猪养殖环境调研报告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在国家不断地以各种扶持政策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勤劳朴实的农民也寻找各种方式走向致富道路。近年来,我的家乡尧头镇杨家村有一部分农民通过生猪养殖来增加收入,为了了解生猪养殖效率,在寒假期间,我和另外两位同学以随机入户访谈和书面问卷的形式,在15户养猪户和村部的支持下,以客观的形式收集准确数据,对家乡的生猪养殖效率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

经调查得知: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户有12户为小型规模,3户为中型规模,无大型规模。由此可得到小型规模养猪户占80%,中型规模养猪户占20%。他们大多数表示,每年能繁母猪年出栏肥猪距全国平均水平13头左右有不定期定的差距,从得到的数据来看,育肥期死亡率基本在3%~4%之间(不包括猪流感等疫病发生期间的死亡率)。

问题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规模化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对猪肉的需求,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比看来,我的家乡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还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造成生猪养殖效率低下,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直以来,由于基层的畜牧部门领导对疫情风险的认识不足,农户重治病,轻防病等传统养殖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农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严重缺乏等原因,导致我村生猪养殖效率不高。

解决对策。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总结。

汇报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存栏和出栏。全州2006年末生猪存栏237.3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6.1万头,肥猪出栏293.2万头,猪肉产量25.6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1.34%、8.7%、6.23%、和6.23%。2007年一季度全州生猪存栏233.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4.64万头,出栏肉猪86.94万头;同比基本持平,减3.75%,增18.6%。据鹤庆县分析2007年第一季度末生猪存栏17.14万元,其中能繁母猪2.06万元,出栏肉猪8.75万头,同比分别减0.13%、增10.12%和增14.62%,生猪产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据20户农户调查生猪存栏590头,同比减少18.2%(06年同期722头),出栏240头,同比减少65.2%(06年同期690头),其中6户还未出栏,1户不养猪。

遇,跟上养猪潮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科技措施推广情况。

9.2万窝,母猪年均产1.8胎,据12个县市11318头繁殖母猪的调查,总受胎率91.7%,情期受胎率85.7%,胎均产仔10.44头,产活仔9.02头,胎均育成8.82头,断奶日龄44天,断奶窝重98.4千克,双月窝重124.4千克。2007年一季度全州猪改良10.96万窝,其中人工授精2.06万窝,同比增11.26%,减2.4%。

目前,良种公猪率达90%左右,约长、长约和约克等母猪的良种率70%左右。

2头。2007年一季度弥渡、祥云、宾川、鹤庆良种猪扩繁场提供种公猪97头,种母猪525头。

户(年出栏50头以上)配合饲料养猪普及率达100%,散养户普及率达65%左右。

(4)配套技术推广普及情况。

综合素质得到广泛提高,养殖队伍不断壮大,为生猪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5)加工情况。

猪肉食品的加工主要以火腿、卷蹄为代表的传统食品加工,年加工量在7000多吨。目前,传统猪肉食品加工已形成千家万户参与,集体、个体一齐上的发展格局。除火腿、卷蹄外还有腊肉、里脊、吹肝、猪肝酢、香肠、腊肉、卷肚等等系列产品,据4个县不完全统计年加工量在4000多吨左右。如鹤庆县草海镇太坪村委员会已发展成为本县猪肉食品加工营销专业村。该村从事猪肉食品加工营销户达110户,年加工火腿2000吨,腊肉、香肠、里脊、吹肝、猪肝酢等1500吨,主要销往大理、保山、德宏、怒江、楚雄、版纳、攀枝花、内江、中甸、德钦等,基本占据了整个滇西、滇西南各地市场,年外销量约占全县社会加工总量的90%左右。弥渡加工企业—弥筋卷蹄厂和曹氏卷蹄厂,两个企业年生产加工能力为200吨以上,但实际年加工量仅为120多吨,年实现销售额360多万元,年创税近30万元。生产加工的产品少部分供应本县,其余外销,对促进全县生猪养殖具有一定带动作用。但全州猪肉食品加工处于粗级产品加工类型,虽然有切片真空包装、灌装、瓶装等系列产品,但缺品牌、缺大而强龙头企业,缺精深加工技术等。目前,粗级产品加工毛利火腿2元/kg左右。

(6)效益情况。

15.1%。

(7)、流通情况。

2m,配套服务设施齐备,检疫服务到位,交通便利。交易市场本着以诚为本,精心服务,竭力开拓鹤庆商品猪的外部市场,多年来,与省内的丽江、迪庆、兰坪、福贡,四川的德荣、乡城、稻城、巴塘等县,西藏的昌都、林芝地区,广东的汕头市、汕尾市、潮州市、斗门市,湖南的蓝田,广西桂林,海南的部份县市客商建立了稳定的肉猪营销合作关系,同时也吸引了丽江、永胜、剑川、保山等地的商品肉猪进入该市场集散营销,形成了猪源广、销路畅、交易量大的商品肉猪流通渠道。目前,常年在市场驻扎的当地营销队伍480多人,省内外营销商123户240人。2006年该市场交易肉猪25.0万头,交易额达2.5亿元以上,企业实现利润35.68万元。

二、产业发展主要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场、养殖小区,要视作农业用地享受有关费用减免的优惠政策。

2、加大科技示范和技术储备。在州农业局和州科技局的支持下,大理州畜牧兽医站组织实施了“瘦肉型杂交猪生产试验示范”、“洋三元杂交猪生产试验示范”、“生猪标准化生产试验示范”等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摸清5个扩繁场引进种猪的生产性能和生产商品猪的品质;外三元杂交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等一批试验示范项目,确立了以外三元杂交生产,pic配套系瘦肉猪生产模式,充分利用猪品种间杂交优势,突出生长快(700—900g)、瘦肉率高(63%以上)、饲料报酬率高(1:3.0以下)的特征,对pic、dly猪各3个样品按《无公害食品——猪肉》标准进行监测,结果为符合规定,达到无公害猪肉的要求。通过项目实施为大理州生猪产业发展作了技术储备。

37、长白。

35、约克181头),种母猪1493头,其中纯种200头(杜洛克。

15、长白。

进良种,更新良种公、母猪,实现由传统饲养向现代化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4、改善养殖基础条件。针对养殖户圈舍环境卫生条件较差,难以符合猪的生活习性和卫生防疫的需求,针对实际情况,通过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和入户指导,很多养殖户意识到养殖环境的改造对生猪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同时对自己现有的圈舍及时进行改造,2006年在专业村建设完成改圈43587㎡,安装饮水器5958套。据不完全统计在5年内12个县市92个乡镇405个村改圈农户69623户,222936间,2511650㎡。通过圈舍改造,安装自动饮水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使养殖环境符合猪的生活习惯和卫生防疫需要,减少养猪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为生猪生产的健康、安全养殖奠定了基础。

业村组织科学养猪实用技术培训58期,受训人次5410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猪业稳定发展的保险和行业发展基金,养殖户利益和生猪业的稳定发展很难得到保障。

易运销、中介服务组织各自为阵,缺乏优势,难以做强做大和拓展外部市场。

有完全发挥出来,影响了整个生猪产业的发展。

动生猪产业良种化进程,各级各部门应在资金、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5、专业化、规模化养殖程度低。生猪产业仍然停留在小规模、大群体阶段,区域化、规模化养猪发展缓慢,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也不利于产业化的形成,规模养殖的效益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击。

三、产业发展的前景定位。

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四、发展措施和建议。

1、加大政府对生猪产业的政策扶持。

良杂交组合筛选、提高母猪生产力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高生猪生产技术水平。

2、提高生猪生产者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施,年出栏肉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每户给予一次补助1万元。

3、健全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强行业预警体系建设。

殖,年出栏在2000头以上,给予5万元的扶持补助。

制度,坚决取缔劣杂公猪,把好种源关,加快瘦肉型猪改良推广步伐。

正形成以优质三元杂交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模式。

行更新完善;提高猪人工授精改良站(点)的辐射能力和品种改良的质量和覆盖面。

7、强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猪的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推广程序化防疫技术和科学化保健计划,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鉴于高致病性蓝耳病在全国部份生猪主产区流行,死亡率高,危害极大,而预防疫苗价格偏高,建议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如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病、喘气病疫苗注射补助和防治技术攻关。

产业化领域,加快重点龙头企业和生产示范场(户)的发展。

进规模化生产经营。

之忧,提高生猪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题。

1.1母猪存栏量增长,生猪生产呈现恢复性发展态势。2007年七月以来由于生猪养殖效益较好,同时我市认真落实国家能繁母猪补贴、人工授精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奖励、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等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推动了全市生猪生产的恢复性发展。2009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达到7812头,比2008年上半年增加386头(增长5.2%),生猪生产能力逐步得到恢复,预计2009年底仔猪生产可望达到供求平衡,仔猪价格趋于合理。

1.2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势头较好。近年来我市生猪规模养殖有一定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生猪规模养殖效益较好,带动了一定社会资本发展规模养猪,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得到了一定提高。2008年我市年出栏20头以上的适度规模养猪户达到16781户(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1197户、年出栏100头以上164户、年出栏500头以上35户、年出栏3000头以上3户),2008年末适度规模户存栏生猪16.74万头,同比增长132.1%;适度规模户出栏生猪18.12头,同比增长136.5%。

1.3生猪品种改良逐渐推进,优质肉猪比重增加。优质肉猪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两年来我市抓住时机指导农户和规模养殖场(户)淘汰老弱劣质母猪,选留优质二杂母猪,推广以外三元“洋三杂”为主的生猪品改,提高优质肉猪比例。至今年6月末全市存栏纯外种母猪达到1315头,良种公猪存栏63头,有人工授精站12个,全市洋二杂母猪存栏达到6908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3.16%,出栏洋三杂肉猪15.75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6.8%,洋三杂面达到25%,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个百分点,生猪品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1.4生猪产量快速上升,畜牧业产值大幅度提高。近2年来,由于国家对畜牧业的大量投入,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激励一大批有志之士投身养殖行业,从事生猪产业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生猪出栏头数逐渐增多,农民的养猪效益明显提高,畜牧产值快速增长,在短时间内缓解了供不应求、猪肉紧张的社会矛盾。

2、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猪疫病防控形势严峻,疫病风险增大。一是猪病种类多,防控难度大。近几年来,我国猪病呈高发态势,疫病种类增多,并由单一性病种感染转变成多病种混合感染,动物疫病防控已从季节性转变为常年性,防控难度加大。二是猪只交易流动性大,外疫传入风险增大。**市肉类加工企业较多,从重庆、云贵等地外购生猪量大,猪只交易流动频繁,对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形成重大威胁。三是部分规模养猪场业主防疫意识淡薄。近年来跨行业进入的新建规模猪场业主防疫意识不强,特别是2007年以来由于养猪效益高,有的规模养殖业主为了快速达到饲养规模,跨区域、长距离大量引种,给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带来隐患。四是防疫设施条件和防疫队伍素质还不适应当前防疫工作需要。近年来我市动物疫病防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检疫诊断设施设备落后,疫病防控基础脆弱,乡镇机构改革年初才刚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体系未建立起来,乡镇兽医防疫工作量多难度较大,总之,防疫设施条件和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素质还不完全适应新的疫病防控形势的需要。

2.2投资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生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一是政府投入不足。2007年以前国家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畜牧经济特别是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07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但我市属于生猪生产小县市,达不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规模,能得到国家投入的资金很少,市财政财力有限,对生猪生产投入不够。二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大。小额农贷额度偏低,贷款程序或手续复杂,同时因信贷担保与反担保机制未建立等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难以对发展生猪生产特别是发展规模养猪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养殖户自身投入不足。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目前价格又走向低潮,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本,养殖户自身积累不足,再生产性投入不多。

及工业乡镇无猪户已达75%,远郊乡镇也达到了40%左右,我市生猪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2.4生猪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引导千家万户分散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需要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生猪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的一体化,服务的社会化,不断提高养殖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由于我市生猪产业协会或农村畜牧专合组织培育发展不足,已建立的组织作用发挥有限,没有把养猪户有效的组织起来进行组织化生产,实现与市场的有效连接。对龙头加工企业的指导、监管不够,生猪加工龙头企业自身实力不强,带动力弱,未建立自身原料生产基地,与养殖户还是买卖关系,未形成紧密的利益分享与联结机制,全市生猪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差,竞争力不强。

2.5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作用发挥有限,科技贡献率不高。一是畜牧兽医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素质有待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仅有2/3的人员基本具备从业人员素质,另有1/3多属退伍安置和退休顶替人员,对畜牧兽医技术基本不了解,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有待完善,县(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存在知识老化,需要进行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基层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乡镇兽医技术人员待遇不高,工作量大,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二是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管理模式有待理顺。2009年应抓住基层体制改革的契机,把兽医体制改革完全落到实处,尽快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在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聘任工作中,要严格实行考试考核制度,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录用一批懂兽医技术的优秀人才充实基层力量,加强畜牧队伍建设。三是新形势下科技推广的机制和体制有待创新。基层站畜牧兽医人员主要从事检疫、防疫、消毒等日常管理工作,基本没有科技推广经费,科技推广工作乏力,内动力不强。四是业主科学养猪水平低。从事生猪养殖业的从业人员对良种推广使用、现代科学养猪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动物防疫技术、污染控制技术等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掌握,科学养猪技能或水平低下,效益不高。

2.6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养殖户的利益保护不力。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在生猪养殖方面投入的增加,一些生猪大县养殖场(户)受到政府扶持,得到一定利益。政府的激励发展势必导致生猪总量的急剧增长,从市场经济规律来讲,供大于求必然引起生猪价格下跌,而**由于畜禽总量偏低,没有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生猪发展只能靠自身努力,生猪市场价格下跌同样会波及到**市的养殖农户,加上饲料价格高昂,已给养殖场(户)造成了巨大亏损,养殖场(户)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加上屠宰加工环节与养殖环节脱节,屠宰环节低收高卖,牟取暴利,出现严重利益分配不均,政府对养殖场(户)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致使养殖场(户)丧失了养殖热情。

3、生猪生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以农民持续增收和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为核心,我市生猪生产要突出解决好疫病防控、规模养殖、产业化经营和科技推广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努力推进生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1大胆探索,创新动物疫病防控机制,搭建防控平台,切实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化解疫病风险。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新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并把动物防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牢固树立成败在防疫,抓防疫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抓动物防疫就是抓公共卫生的意识,加强领导,准确把握严峻的疫情形势,强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二是强化考核,加强防控。建议市政府要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奖惩兑现。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动防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毫不松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二型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既要重视突发疫情的控制,又要重视平常时期的预防;既要着力于做好季节性的集中免疫,更要着力于建设防控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免疫和疫情监测工作,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三是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市政府应落实好防控经费,做好疫苗、消毒药、防护服等动物疫病防控物资贮备、调运和分发,要加强以冷链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落实好防疫人员的劳务费,改善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四是大胆探索创新动物疫病防控机制,搭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平台。畜牧系统应具备健全的动物疫病防控网络,但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缺乏工作的内在动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限,又缺乏迅速提高能力的经费和手段;而国内一些大的饲料兽药企业为培育占领市场,组建了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开展营销,并开展以猪病防控为重点的产品售后服务,稳定生猪生产,提高养猪效益,以稳定其销售市场。这些企业管理规范、其售后服务好,队伍知识更新快,且公司的生存发展建立在生猪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养猪有钱可赚的基础上,与我们畜牧系统的工作目标具有同向性。如何将两支队伍有效的整合,在基层生产一线搭建一个工作平台,创新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很有必要进行探索和尝试。我们建议选择1—2个有实力的饲料兽药企业在两个乡镇进行探索试点,建立以乡镇畜牧兽医站为依托,以养殖大户和生猪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以基层站畜牧兽医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诊疗服务人员及饲料兽药企业营销推广人员为骨干的新型猪业专合组织,整合两个网络的优势资源,形成一种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市场化运作的集饲料兽药营销、养殖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为一体的互利双赢的新型合作模式,搭建科技推广和防疫平台,共同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和科技推广工作,推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并改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模式,由新组建的上述机构统一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和阉割、诊疗及从事饲料、兽药经营、技术服务的人员。依托畜牧系统和饲料兽药企业双方的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技能,年终对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考核确定来年的续聘或解聘,其工作补贴由政府核算拨付给合作组织再由该组织经考核后发放给村防疫员(或片区防疫员)。

3.2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着力提高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通过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尽块弥补散养户下降的生猪数量,到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要稳定在40万头左右,其中规模场出栏24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达到60%以上。一是科学规划布局。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根据土地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搞好规划布局。建议市政府安排专项经费,组织专门人员对生猪养殖小区和规模养猪场(户)做好规划布局,并作为今后发展布点的依据,从而减少布点的盲目性,达到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二是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好国家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管好用好项目资金,并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生猪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年出栏200头以上的规模生猪养殖场。积极支持鼓励饲料兽药企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和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企业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延伸产业链,推动全市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三是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养殖户贷款难问题。金融部门要简化贷款手续和程序,提高小额农贷信用额度(由现在的2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以上)。创新抵押担保方式,试行生猪保单质押、种猪活体抵押、圈舍等固定资产评估抵押等方式发放信贷。政府要尽快组建政策性担保公司,设立信贷担保专用账户,对发展规模养猪实施专项信贷担保。同时通过猪业专合组织(协会)、龙头企业等,建立以担保、反担保、联保以及风险金为主要内容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降低信用风险,加强和改进对发展生猪生产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规模养殖户贷款难问题。四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保险机制。要抓住国家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试点的良好机遇,切实加强能繁母猪养殖政策性保险工作,尽快开展育肥猪政策性保险,有效降低生猪养殖特别是生猪规模养殖场的自然和疫病风险。五是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按照统一的规划布局方案,政府要整合政策资源,配套相关项目切实抓好规模养殖用水、用电、交通、土地利用、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规模养殖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六是加强培训,提高科学养猪水平。大力开展以对规模养猪场业主为主的养殖技术培训,对年出栏2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实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驻场联系制度,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提高业主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之成为养殖和管理能手。

3.3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化经营。一是政府在产业化经营中要加大作为。要创造宽松的环境,给予专项工作经费,从项目上给予倾斜,大力扶持发展猪业协会和猪业专合组织,并积极指导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发挥协调服务和监管作用,在龙头企业的审批和管理上,从严审查和考核,实行淘汰制。要指导龙头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发展产品精深加工,创立畜产品品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带动作用。要求并帮助龙头企业建立自身加工原料基地,实行订单和受控生产,要体现优质优价,使养殖户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建立起龙头企业和养殖户、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发挥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畜牧业协会、猪业协会(专合组织)和经纪人,并发挥作用,做好生猪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市畜牧局已于2007年成立了畜牧猪业协会,该协会旨在做好行业引导、指导作用,建立猪业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对生猪生产的预测预警,及时发布市场信息,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结合基层猪业专合组织做好科技培训推广;协调组织好规模养猪场大宗饲料原料的供给;积极探索参与组建信贷担保机构,达到降低养猪风险、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各乡镇也要建立猪业协会(专合组织实体),通过专合组织实施饲料、仔畜配送、畜牧科技推广和信贷担保、反担保,促进生猪生产良性互动发展。积极扶持培育生猪业经纪能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在生猪流通中的作用,推动生猪生产的大发展。

3.4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科技贡献率。一是加强畜牧科技培训。建议市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培训经费的投入,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每年举办4—5期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特别是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通过畜牧业协会和猪业专合组织每年举办4期以上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户)业主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养殖效益。二是加快推进生猪品改。近年来我市生猪品改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但生猪品种仍然较差,特别是散养户仍以太湖、荣昌、内江猪和土二杂为主,外三元杂交面与周边地区差距较大,需要加快生猪品改步伐,建立和完善以纯外种猪场、二杂制种场和商品场或商品生产基地的“三级良繁体系”。我们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扶持华禹种猪场、晶顺种猪场和红源种猪场等多个外二杂母猪种猪场的建设,规范生产设施和条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优质外二杂母猪的制种和供种能力。对引进优质外二杂母猪的规模场给予适当引种补贴,建立一批设施良好、管理规范的存栏外二杂母猪30头以上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商品猪场,实行自繁自养,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市建立10个优质肉猪生产基地,发展户养5头以上外二杂母猪的适度规模养猪户1000户,到2010年全市出栏优质外三杂肉猪45万头,外三杂面达到60%,切实提高猪肉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养猪效益。三是加强现代养猪技术的推广。开展现代养猪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和集成推广,重点推广提高母猪繁殖能力、仔猪早期断奶与保育、猪病综合防控、规模养猪、标准化生产与环境控制与保护等综合配套技术,切实提高我市生猪生产科技水平。

3.5加强宏观调控,保护养殖者的利益。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把饲料、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行生猪最低收购保护价格,确保养殖者的利益。合理使用政府奖励资金,让真正的养殖者受益。我们应充分发挥食品加工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平抑好生猪收购和猪肉销售价格,平衡各环节的利益关系,以确保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正值重要的转型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生猪和粮食一样具有安天下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保持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市场有效供给。建议当前要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好生猪疫病防控、良种繁育、先进实用养猪技术推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生猪产业化经营等关键问题,推进我市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生猪养殖环境调研报告

我市是全省生猪养殖调出大县,但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显现,影响了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步伐。为切实掌握我市生猪养殖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7月上旬,由市小康办牵头,会同畜牧局、环保局、林业局、规划局和国土资源局等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乡镇开展实地调研,采取听情况、看现场、查资料、访农户等方式,基本掌握了全市生猪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现状、找到了症结、提出了工作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令人堪忧。

1、养殖情况。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场(户)802家,其中,年出栏50-499头的498家,500-999头的253家,1000-头的36家,头以上的15家(见附表)。基本形成了以羊楼司、儒溪、桃林、白云等乡镇为核心、规模散养户为主体,全市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全市共发展生猪121.3万头,出栏78万头。

2、污染情况。生猪养殖的污染主要由排泄物引起,冲洗场舍和用具的污水、动物的尸体、残剩饲料、有害气体等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据测算,1头猪每年所产生的污染负荷按bod5(生物耗氧量)计算相当于10~13人。以20我市出栏78万头生猪计算,粪尿排放量近100万吨,废水排放量230万吨左右,全市相当于增加了近1000万人口的污染负荷量。据环保部门统计,年全市因生猪养殖污染造成的环境投诉36件(次),与上年同比增长17%。

污染体现在:一是水体污染。如羊楼司镇横溪河两边建有16家规模养猪场,均没有上治污设施,粪污直排河中,造成河道水体变黑,鱼虾几乎绝迹。同时,龙源水库周边的10家猪场已于去年关停,但上游还有18家未整治到位,直接污染饮用水源。二是空气污染。如桃林镇东湖村上吴一、二、三、四组,有67户养猪户,占农户总数的65%,整个居民区都被猪场包围,空气质量极差。据当地群众反映,该村中年人患肺癌的比率较高。三是土壤污染。生猪粪肥中含有氮、磷、铁、铜、锌及其它微量元素,大量未经处理的养猪废水、粪便直排农田,易造成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富积,导致肥力过剩,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如羊楼司镇如雅村新屋组何家冲养殖场污水直排稻田,曾导致10多亩良田颗粒无收。四是生物污染。目前,全市绝大部分养殖户对病死猪处理大都是埋在山上,但埋的深度大多不够,有的甚至露尸荒野,臭气熏天,群众反响强烈。白云镇台上村至杨田村河港段,经常有人将病死猪抛入其中,多的时候有几十头,造成污染源扩散。

二、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目前我市生猪养殖规模不小,但发展还处于无序状态,污染治理不到位。

1、选址及布局不合理、不合法。许多养殖户未严格按照养殖管理审批规定执行,经常跳过正常的程序,未经审批就先斩后奏,擅自建设猪舍或者扩大养殖规模,导致违规建设猪舍的现象较普遍、规模猪场布局混乱。据调查,全市802家规模猪场中,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只有126家(见附件),办理了建场国土手续的仅118家,违规建设的占74.56%。不少养殖户把猪场建在城镇、居民区、河流、公路旁,以及学校附近。其中,距居民区不足500米的规模猪场有370家;与河道、水库等直线距离在500米以内的有305家;在城区内有规模猪场17家、学校养猪场3家。

2、粪污处理设施与生产规模不相匹配。据调查,全市规模猪场建有沼气池的仅387户,无任何措施直接排放的有385户。按要求,年出栏500头的猪场粪污全进沼气池,应配套建设300立方米的沼气池;如采取干清粪工艺,则只需配建沼气池120立方米。全市现有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53个,建沼气池300立方米以上的24个,仅占总数的9.5%。大部分猪场虽配备了沼气池、沼液存贮池等治污设施,但其容量与生产规模不配套,粪污处理链不完整,造成污染物处理不完全。部分沼气池存在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能正常运行;还有一些沼气池年久失修,根本无法使用,形同虚设。

3、种养结合不密切,循环经济发展滞后。由于生猪养殖场布局分散,难以开展统一治理。部分生猪存栏规模集中,土地载畜量过高,种养结合不密切,“养殖-沼气-种植”、“养殖-沼气-鱼塘”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滞后,污染物再利用途径缺乏,产生的粪污不能就地消纳利用,造成污染日益加重。调查发现,部分猪场在进行粪污处理之后产生的沼液,因量大无处消化,只能长期贮存在氧化塘中。

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环保意识不强。从乡镇政府而言,对生猪养殖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考虑农民增收因素多,考虑对环境污染影响少;从养殖户来说,往往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不愿或舍不得环保投入,缺乏足够的环保意识、长远眼光和社会责任感。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猪场污染治理都是跑到项目后才配套实施,主动自筹投入极少。近年来,我市虽然争取到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规模养殖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资金,年约600多万元,但与整个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相比还相差甚远。特别是粪污治理,去年才开始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列支185万元,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用于污染治理。

三是监管力度不够。为规范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我市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出台了《临湘市畜禽规模养殖暂行管理办法》。但是,从选址建场、企业登记、生产,到粪污处理与利用,分别涉及到畜牧、环保、国土、林业、规划等多个部门,而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部门分工及职责又未明确,责、权、利不统一,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监管不力。

四是技术服务缺乏。规模猪场基本配套了畜牧技术人员,但对环保治污技术不了解,加上专门培训不够,对粪污治理显得力不从心。一些猪场建了治污设施,但建设质量不高或配套不够;一些治污设施虽然能运转,但又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和升级改造,无法持久有效运行,等等。

三、整治——刻不容缓。

生猪产业是我市的特色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抓手。如何做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我们认为,要按照“总量控制、有序发展、规模经营、科学治理、规范管理”的应对原则,切实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生猪养殖环境调研报告

甲方: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第一条开发项目和范围。

_______________(包含生猪生产以及繁育)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甲、乙双方双方本着平等、自愿、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相互协商,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协议。

1、土地位置及出让方式。

确定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占地约亩。乙方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有偿出让方式提供给本项目。

土地使用权归双方股东共同向xxx(即乙方)买断,任何一方不得私自另作他用。买断价格为每年一千元将以现金方式在每年年底支付xxx(即乙方)。

2、地上固定资产归双方股东所有。

股份明晰后双方若有异议本着协商解决原则,甲方若需退出必须自行寻找股份认购者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认购权,乙方若要求独立经营必须主动折现认购甲方股份。认购价格以成本加当年收益之和的百分xx比为准。

第二条、合作期限。

第三条、合作方式。

本项目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股东成员对本项目债务在出资范围内,按出资和分红比例承担亏损。

由于特殊原因在本项目实际操作中甲方为乙方垫付的成本,乙方将以股份收益作为偿还,偿还结束前不得有异议。

第二条纳税、利润分配与风险承担。

本项目所得,在依法缴纳完应缴税款和提取储备基金、生产发展基金、职工福利奖励基金后,其余为红利,按股分配:

甲方:______%;

乙方:______%。

第五条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甲方:-------------。

乙方:-------------。

双方的共同义务。

1,同意自签署合同至终止合同的时间段内,本项目经营管理技术属保密。合同期内,本项目工作人员按项目需要使用其技术,在未得到对方事先同意前,不向任何第三方公开或透露此技术或商业资料。

2,精心作业,合理分配资源,正确把握市场,努力使本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第六条双方职责分工:

本项目实行股东监督下的经理负责制。各分项目分理事宜如下:

本项目甲方职权范围:

1.决定生产项目、经营方针、长远发展规模;

2.审查本项目经营管理、财务预算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

3.决定本项目中各职司的劳动报酬以及报酬核算原则。

4.审改技术改造措施,决定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方案;

5.生猪饲料的生产控制,确立销售方向以及销售时机等;

甲方应每届事务年终,以及营业损益计算书交付股东共同查核。损益应按照合伙股份比例分配负担。

本项目乙方职权范围:

1,整理日常规则并且定期交付生产管理中产生的收支账目明细与甲方。

2,负责劳动生产管理,或经双方商定另外指派。

3,负责生产中通用原料的采购运输。

4,协助销售过程中的执行事宜。

双方各司其职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拥有最终决定权,相关权益人负有协助义务。

第七条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

1.双方不得随意变更、终止或解除合同,无正当理由变更、终止或解除合同者,要按法律规定承担经济责任。由于项目股东任何一方违约,造成本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除应按出资额的____%支付违约金外,守约方有权要求中止协议,并要求违约方赔偿全部经济损失。如双方同意继续履行协议,违约方应赔偿其违约行为给本项目造成的损失。

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任何一方可按程序经仲裁部门裁定,变更、终止和解除合同:乙方违法乱纪,造成企业重大损失,损害了甲方的利益,甲方有权提出终止解除合同。

3.由于国家政策调整,或遇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确需变更或终止合同时,双方可协商修订和补充条款。

附则。

1.乙方因特殊原因暂不能履行职责时,向甲方通报后可委托他人代理,但经营责任不因委托而转移。

2.本合同及其附件自签订之日起生效,经营期满,自行终止。

3.本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如有争执由政府或法院裁决。

4.本合同经公证处公证。合同正本甲、乙双方和公证处各一份,合同副本若干份,送有关部门备查。

甲方:__(盖章)。

代表:__(签字)。

×××公证处(盖章)。

公证员(签字)。

乙方:__(盖章)。

代表:__(签字)。

__年__月__日订立。

生猪养殖环境调研报告

近年来,生猪养殖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面对我的家乡生猪养殖效率低下的问题,我有以下看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政府职能,正确指导农民进行生猪养殖;。

应定期组织专业人才对养殖专业户进行授课讲解,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指导农民选择养殖类型和饲料类型,用智慧来提高生产水平。

加大防重于治正确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的防疫意识,培养兽医给生猪注射各种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通过这次对我家乡尧头镇杨家村生猪养殖效率的调查,使我更加深入切实地了解到了生猪养殖在农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相信,随着技术的提高和资金的逐步引入,农村的生猪养殖的前景会越来越好,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肉价何以能涨到历史最高?今后肉价走势又会怎样?究竟如何才能使生猪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了解当前生猪生产、市场有关情况,准确把握后期市场价格走势,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省物价局工作安排,5月中旬,我们采取走访、问卷调研等方式对新市、永隆、曹武等乡镇的生猪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门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受猪肉销售价格的影响,人们对生猪养殖形势普遍较为乐观,养猪积极性高涨,生猪养殖得到迅速发展,养猪收益较为可观。但经调研分析显示,后期生猪销售市场将进入平稳期,价格也将稳中回落,养猪利润也将相应下降。

这次调研,我们分别抽样调研了大型、中小型、散养三种养殖类型各五户。从调研的情况来看,生猪生产情况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生猪生产发展较快。5月以来,受疫情影响等因素的影响,生猪饲养量大幅下降,出栏减少,市场上生猪供应不足。国家为了保障生猪供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生猪产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猪生产开始快速回升,市场供应呈现越来越充足的趋势。抽样调研的15家生猪养殖户,今年元至四月累计生猪存栏1767头,较上年同期增加517头,增幅41%。其中母猪存栏304头,较上年同期增加106头,增幅54%;仔猪存栏695头,较上年同期增加184头,增幅36%。元至四月累计生猪出栏1408头,较上年同期增加415头,增幅42%。元至四月累计补栏1181头,较上年同期增加219头,增幅23%;其中母猪补栏480头,较上年同期增加76头,增幅19%。

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近几年,生猪成本一直呈增长态势,目前生猪养殖成本更是高居不下。据我们调研,主要原因是饲料和仔猪成本的增加。其中饲料成本平均已达到700元/头,涨幅为31%。饲料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粮食价格上涨引起饲料价格上涨,饲料的主要原料豆粕和玉米价格20四月底分别为3.9元/公斤和1.6元/公斤,同比分别上涨1.25元/公斤和0.16元/公斤。其次因仔猪价格猛增,到今年4月份,仔猪价格达到44元/公斤,仔猪成本平均达到500元/头,已占到养猪成本近一半,涨幅达69%。其他的电费、人工费、设备等费用都在不同程度地增加,平均为100元/头,涨幅为46%。总体上来说,目前平均每头生猪总成本已达到1300元,同比上升了48%。

养猪收益可观。从这些调研户来看,今年元至四月份平均肉猪平均销售价格为19元/公斤,平均销售重量为100公斤,每头猪平均销售收入为19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00元,增长46%;以平均每头生猪成本1300元左右计算,每头肉猪饲养利润可达600元,同比增长46%。因此,虽然生猪生产成本同比上涨了48%,但养殖纯收益也以大体相同的幅度增长,养殖收益总体上说十分可观,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成为推动生猪生产的最主要动力。

虽然自去年年末生猪行情一路走高,但据养殖户们反映,也只有去年末到今年初这段时间市场行情好,根据我们的调研显示,由于仔猪短缺、疫病的困扰,养殖成本的增加,市场的不定等因素,在我们调研的生猪养殖户中有66%的认为预计后期生猪、猪肉价格走势会基本稳定,20%的认为会小幅下降,7%的认为会大幅下降,有7%的生猪养殖户认为会继续上涨;对下阶段的养猪的打算中有20%的养殖户准备扩大规模,但有80%养殖户抱着维持现状的观望态度;大部分生猪养殖户对后期市场收益情况保持谨慎态度。

当前农村的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赌博风的抬头在我调研的几个村庄,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加之,目前农村有自动麻将桌的人不少,主家收炸钱,助长了赌博风。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防止其扩散蔓延。

政府部门组织的集体活动较少,农村群众群体意识不强。

部分农民只注重挣钱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几点建议。

加强农村乡镇硬件建设。有能力建设一些公共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所。

政府机关和文化部们要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学到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必将对未来农村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贵州省一直重视粮食生产,长期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1、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使现有70%耕地用于种粮,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贵州是个喀斯特的山区省份,基本农田建设普遍薄弱,保灌面积小。而形成中低产耕地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比重大的旱地普遍是坡度大,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为此,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农业田建设,增强抗灾能力,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是构建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按“九五”全省年新增1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速度,提高到每年新增25万亩,以每亩新增粮食100公斤计,至20xx年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3、我省自1991年开展了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12年累计实施912万亩,使近50万亩坡耕地变成稻田,使1468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12年累计增产粮食160.9万吨。今后我省将继续实施坡改梯,以现在的速度,至20xx年可使粮食总产增加80万吨以上。

4、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结合进行“瘦变肥、薄变厚、坡变梯”的土地整治和推广等高带状种植、绿肥聚垅、免耕栽培、生物固埂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单产可提高近50%。按全省计划每年改造50万亩的进程,至20xx年累计可改造中低产耕地300万亩,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5、加强防治土地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贵州农业发展要根本解决长远的粮食问题,有效地增强粮食发展后劲,必须树立依靠全部土地的观点,合理开发“四荒”耕地。从现在起至20xx年,若以20个土地大县,每县垦复3万亩,40余个中等县,每县垦复1万亩,加上其它零星分散荒地与废弃地的利用,全省耕地增加100万亩左右,使粮食总产可至少增加约24万吨。

贵州虽然地处高原,但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农业部xx年《中国南方粮食结构优化研究》资料,认为贵州生态气候条件对粮食总量的近、中期理论预测,其粮食总产潜力为1468.7万吨,潜力指数为43.16%。这些都说明贵州在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条件、提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复种指数,粮食总产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64.4万吨。

1、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目前,贵州夏粮比重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约仍有500万亩冬闲田土的影响。近期除保留少数冬水田、囤水田之外,应采取大力发展耐瘠、耐旱、生育期较短,利于茬口衔接的马铃薯、大麦和多种胡豆、豌豆等,既增加夏粮产量,又利于缓解粮菜争地与人畜争粮的矛盾。若减少一半的冬闲田土用于种粮,使夏粮总产比重可提高近4个百分点,即可增产粮食约45万吨。

2、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从贵州农作物生长普遍两季有余、三季不足,或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晚秋时空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大种晚秋作物,发展秋洋芋、秋红苕、秋荞等100万亩,按亩产100公斤,即可增加粮食10万吨。

3、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至少可利用占旱地20%以上面积扩大粮面。稻田,在海拔600米以下,并有水源保证的面积,约有200万亩,采取一季中稻蓄留一季再生稻,平均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为此,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区域,加强耗作制度改革,增加粮食的潜力可达30万吨以上。

1、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针对贵州立体农业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栽培水平悬殊较大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与搭配“丰、优、抗”兼备的品种,做到品种对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进一步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贵州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

2、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近年来各地在“六普及、三提高”重点适用技术示范带动下,广泛推广的保温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叶龄摸试、半旱式栽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改制复种、分带轮作、与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调整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是贵州四大主体作物,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突出抓好四大主体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中,应把玉米和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产业化,作为粮食发展的新举措:

二是在旱地分带轮作中,无论采取何种分带种植方式,都应考虑玉米单产水平不能下降;

三是在旱地扩大间套种植方式中,应努力扩大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并在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不断扩大二季马铃薯的面积;四是要加强四大作物“种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主导作物品种培育、筛选、更新和提纯。

生产调研报告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根据粤工联办发【20xx】103号文件精神,我会由杨祥锐专职副主席负责,深入各企业开展了《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后评估调研活动。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提高。

做好这次调研,是深入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和张德江委员长,省委胡春华书记关于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讲话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建设法治梅州、法治广东、法治中国的重大举措和具体体现,对进一步发挥我市工商联的职能作用,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在要求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我市认真组织了《条例》立法后评估调研工作。根据《条例》立法目的,结合创建平安广东、“平安企业”和本地及会员企业的实际,认真开展调研,突出反映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客观反映了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建议。

二、调研的主要内容。

1、企业所属行业类别。从调查表中显示,参加这次调研的企业有63家,其中矿山企业有9家;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废弃处置企业5家;建筑施工企业9家;危险物品使用企业2家;金属冶炼企业7家;机械制造企业6家;建材企业7家;电力企业2家;交通运输企业2家;农业机械作业企业及其他企业2家;所有行业中相继经营有印制、金属餐具、农副产品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业、商业、粮食大米加工、印制品印刷、农牧业、磨具磨料、it等在内。

2、企业人员规模。50人以下企业有35家、50-100人的企业有12家、100-300人的企业有14家、300-1000的企业仅1家人、超过1000人的企业也只有1家。

3、企业是否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生产经营单位都基本具备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没发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5、企业专职或兼职安全人员情况。部分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都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也都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大部分对从业人员都有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6、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情况。调研的企业中,均为员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企业为职工购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少数企业还为职工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对广大职工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残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调研的主要方式。

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有的通过制订文件、召开会议等形式落实安全生产的有关措施。责任单位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成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责任主体虽然制订了安全生产预案,但是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单位即使制订了预案,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的宣传形式多,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行为比较普遍。

2、安全设施落后。有些建筑施工单位没有相应的资质,工地上的脚手架没有用斜拉杠进行固定,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3、部门监管滞后。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衔接不够紧密,存在脱节现象,有的部门对事故隐患的检查流于形式。

五、建议和对策。

1、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文化宣传。政府及职能部门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运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开展安全文化宣传,切实提高教育效果,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工作合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人人做到安全的氛围,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变成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责任主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加强监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各企业要制订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事故报告的办法和程序。建议行业部门要指导经营单位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3、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议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知识,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安全队伍,坚决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

xx市工商业联合会。

xx年x月x日。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crd战略规划的进一步实施,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极大的繁荣了**地区经济,但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地区的和平稳定,也关系到辖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配合**打造北京crd的战略规划,做好**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尤为重要。

(一)辖区地理位置。辖区总面积15.5平方公里,位于**中部,东至**路、地铁**站东口;南至永定河,与丰台区接壤;东南角至京原路三号桥,与衙门口村毗邻;西至庞村永定河大堤;北至苹果园铁道口、北辛安立交桥,与苹果园街道、金顶街街道为邻。辖区内既有市管大街,又有区管、自管街巷;既有“城中村”:老**村、北辛安村,又有条件较差的“厂中村”:庞村、白庙。

(二)辖区人口概况。辖区人口总数81707人,户籍人口40567人,常住流动人口41140人,20个社区居委会。有楼房170栋、高层楼11栋、平房4026户。

(三)辖区企业概况。**地区企业众多,驻有首钢总公司、首钢总公司特钢公司、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铁车辆段、星座商厦、物美超市、**电影院等规模较大的企业,****大街国际汽车贸易园区内汽车销售企业更是比比皆是。辖区内现有企业20xx个,其中重点企业98家,包括危险化学品企业6家、建筑施工单位6家、商市场10家、餐饮业14家、文化娱乐企业23家、汽车销售企业20家、宾馆酒店6家、涉及有限空间企业13家。各类重点企业所占比重如图1所示:

(四)**街道安全生产工作保障情况。

1、人员配备情况。**街道设立安全科,主抓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科配备6名工作人员(科长1人、科员2人、协管员3人)。

2、物力保障情况。20xx年**安监局与财政局共同通过了每年向每个街道拨付10万元用于生产安全工作专项资金决定,该专项资金作为各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资金。另外街道领导对于生产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确保安全生产专款专用的基础上,还在办公设备、监督管理工作所需设备上给予大力支持。**街道安全科办公条件如表一:

表一、**街道安全科办公条件一览表。

办公设备名称配备情况。

办公室3间。

办公桌6张。

电脑6台。

档案柜8个。

打印机3台。

照相机1台。

办公用品向街道行政办公室申请。

检查所需车辆向街道行政办公室申请,行政办公室及时安排。

(一)领导高度重视。**街道领导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所需物力、人力的同时,在重大节日期间以及开展重要活动时担任行动小组组长,带队检查,指导工作。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街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行业管理”、“属地管理”的原则,认真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明确社区、企业法人代表(业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与辖区重点企业签订《20xx年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责任书》98份、签订《**街道迎“十八大”安全生产责任书》86份,与社区签订责任状20份,进一步明确了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三)积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街道非常重视宣传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教育作用,积极通过横幅、专栏、展板、宣传单、温馨提示等媒介,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制造良好的安全生产舆论氛围。仅20xx年9月到10月,**街道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确保安全生产,就悬挂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横幅40余副,制作安全生产宣传专栏30处,制作展板120块、板报60块,发放各类安全生产宣传单、温馨提示450余份。

(四)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街道每周都组织工作人员逐步对辖区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隐患排查,对于发现的隐患进行现场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进行挂账,后期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整改。另外,**街道积极协调新**派出所、**工商所、**城管分队等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排查辖区各类隐患,对平时难以整改的隐患进行一次性根除,有效的保障了地区的安全稳定。

(五)加强安全生产群防群控能力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掌握辖区安全生产信息,**街道在各社区共招募了196名安全生产志愿者,向街道反映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志愿者的招募,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地区形成一道强有力的安全生产防线,有效的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企业信息变动较大。随着首钢的搬迁,很多企业逐步搬出**地区,另外老**、水泥厂、庞村、白庙等地正在进行拆迁建设,有拆迁搬走的企业,也有新建引进的企业,企业信息实时变动,这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二)安全生产监管力量不足。安全科主管辖区的消防、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作,配备的6名工作人员中,有3名主要负责消防工作、主要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只有3人,尽管遇到重要活动大家能一起工作,但消防、安全生产日常工作任务非常重,长期存在人员缺乏不够的情况,从而造成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另外,安全生产工作检查中经常会遇到专业的检查,特别是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相关器械、食品安全检查等方面,需要检查人员懂得相关技能,并需要专业的检测设备,但街道工作人员一般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及教育,也没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在检查中对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从而成为威胁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高。一般安全生产事故都与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有关,而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决定了职工安全意识的高低。大部分私营、个体中小企业企业负责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制度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相对薄弱,存在问题较多,违规操作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安全生产执法力量薄弱。街道办事处没有执法权,只能行使监督管理职责,对于有些安全生产隐患,仅靠检查督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一)完善企业台账,健全监管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工作台账,并定期进行跟踪摸底,实时更新台帐,加强对辖区企业的监督管理。

(二)加强安全监管力量建设。一是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积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验;二是进一步提高组织协调和事故隐患的查处能力;三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文化,充分发挥宣传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先导作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

(四)加快完善部门联动机制。通过积极协调派出所、城管分队、消防支队、工商所等执法部门,建立长期的联动机制,定期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各类非法生产经营单位的惩处力度,不断加强地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了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严格了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等等。但是,目前粮食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粮食部门的安全工作,除了安全目标管理的粮油保管、生产经营、机器设备、化学药品管理、防火防盗等安全责任事故管理外,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要加强xx部门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无粮不稳是历史经验证明了的客观事实。粮食经营、粮食流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的粮食产量平稳丰产。

目前,国有和国有控股粮食购销加工企业发挥着xx县粮食安全的主渠道作用,但近十多年来国家有关方面在地方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投入,省、市、县也没有相应的建设资金,导致粮油仓储设施建设落后,粮油加工逐年萎缩,批发市场散乱,现代物流发展缓慢。从现状看,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问题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影响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这一政策的落实,势必造成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再现,挫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我县的粮食安全。

从全县的粮食产量、商品粮数量和统计储备量总体看似乎是能保障粮食安全,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甚至包括各级政府更多注重的是粮食流通产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其应急功能,导致市、县级的粮油储备静态规模小,粮油库分布格局不合理,不能适应应急需求。以我县近两年的稻谷产量看,每年产量9000万公斤左右,可加工大米6000多万公斤。以全县63万人计算,人均每年可用的主要口粮大米只有100公斤左右。如果省外大米一但不能进入我县,就会使我县的主要口粮大米需求造成紧张。在自然灾害增多和国际、国内粮油价格波动频繁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应该从满足应急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粮食储备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修建。此项工作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粮食仓储设施的问题或隐患

1.由于现在的粮油库主要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规划布局的,与现在的粮食生产及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出现两类现象:一类是仓储条件较好的储备库基本能按照储备要求承担储备任务;另一类是位于乡镇的粮库,承担着收购、中转的储备任务,但多年来一直没有修缮,破旧不堪,仓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国家以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需要尽快修缮或建设,增加仓容,以保障粮食流通。

2、粮库在基础设施、保管条件、机械装备、信息系统、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上其储备条件很差。这些仓房大都处于墙体开裂、屋面漏水、门窗简陋、地面起沙,年久失修,部分瓦屋面仓库倒塌严重,已需大修不能使用。

3. 粮食仓储的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底,信息化程度不高。

4、 保粮设施配备不足。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仅占有效仓容的六分之一,影响了粮食的安全储存。

5. 多年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原粮储备,成品粮油储备库是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中的空白。

6. 粮库内的烘干设备一直是我县粮食储蓄中的空白。

(二)粮油加工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我县的菜油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还停留在“小、散、差”的层面上,建设布局、企业规模、设施装备、科技含量、技术创新、产品档次、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竞争实力仍然较低,全行业形不成整体优势,造成有效资源浪费,并存在设备老化的缺陷。

2.由于历史的原因,加工企业按行政区域重复建设,粮油加工企业集团为数不多。当年引进设备新建和进行技术改造的国有粮油加工企业转制后经营困难,效益低下,全行业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开工率较低。

3.粮油加工主食品的工业化、产业化滞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粮油加工产品的营养、快速、精细的增长需求。

4.粮油产品的深度加工和资源利用停留在浅层次、初加工阶段,产品结构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5.杂粮产量在粮食产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对杂粮的开发利用重视不够,没有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粮油批发市场的问题或隐患

1.尽管粮油批发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县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与全国粮食主产区的其它省在粮油批发交易量、手段、设施、信息等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2.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要承担中央和省、市、县地方储备粮管理,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行采购粮食、加工转化和市场销售,企业之间集约化的资产整合和规模化的经济合作还未形成。

3.各乡镇或县城对本辖区内的粮食交易数量没有科学的估测,且在批发市场的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统一的粮食批发市场,导致各地粮食市场有场无市或者是有市无场的现象为数不少,市场交易、服务、信息等设施不完善。

4.政府对粮食批发市场的投资和社会资本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四)现代粮食物流的问题或隐患

1.运输方式落后。粮食运输采用传统的包装运输方式。粮食收购、储存到中

转运输环节,包、散转换,资材耗费大、抛洒损失多、掺混杂质情况严重。

2.装卸装备水平不高。粮食装卸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散粮装卸和运输设施(备)不足,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衔接配套有待优化,物流网络有待完善,电子商务体系几乎为空白。

3.组织化程度低。粮食物流资源分散,无序流动,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销脱节,缺乏统一协调的宏观力度,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4.建设资金不足。粮食属于微利经营行业,企业很难筹集资金投入,影响企业积极性,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缓慢。

(一)政府应做出科学、合理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各级政府应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点、粮食主产区和销区分布格局等状况进行县乡级粮油收储库规划布局,设立重点收储仓库。整体布局须科学、合理,形成一个能满足应急需求和市场流通的收储布局系统。

2.粮食加工企业应该置于全县整体发展的格局下作规划,加工企业必须进一步整合、提升,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3.粮油物流中心的布局也必须置于全县整体发展格局下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或有场无市现象的发生。建议每一个乡镇在所辖范围内至少建立一个集粮油收购、批发、质量检测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且规模适当的粮油物流中心。

(二)建议政府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粮食基础设施建设

1、修缮储备设施,增加粮食储备,提高储备质量。开展仓房维修改造工程,对全县不同程度存在维修改造的粮食仓储企业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以确保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好;加强粮食收购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建设和完善库区的地坪和粮食烘干设施;加强粮食仓储企业散装、散卸、散储、散运的“四散”作业程度,提升机械、自动和信息化水平;完善保粮设施,提高微机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检化验设备等保粮设施比例,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实用的生态储粮保管技术的全面应用,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2.支持现有粮油加工业进行结构和布局调整,同时通过资源整合、优化重组,实现粮油加工业由小型、分散和低水平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变,形成企业集团,创建龙头企业和优质品牌,提升粮油加工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支持发展绿色和无公害的粮油加工主食品以及集约化生产、配送、连锁营销配套工程;支持我县特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开发杂粮加工的方便食品,全面推进粮油主食品工业化进程,满足消费趋向膳食方便化、健康营养化、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支持开发一批粮油精深加工新产品,使粮食加工向食品加工产品和相关工业产品延伸,实现粮食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后的增值目标。

3.支持粮食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粮食市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4.支持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四散”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优化设施的衔接配套,重点给予资金扶持。

(三)理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管理模式

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国有粮油企业资产闲置,经营效益低,浪费了粮食基础设施。理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与粮油购销企业之间的关系,保证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国有粮油购销企业有一定的调控权,以发挥国有粮油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国有资产入股于粮油企业,通过控股来实现调控权。建立现代股份制企业,可以盘活部分粮油企业的资产,提高粮食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践中要杜绝政企不分和放手不管的两种极端现象。

(四)探索科学、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从我县的粮食基础设施现状看,达到满足各级政府的应急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的资金缺口还很大。目前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粮库或粮油购销公司还期望政府的投入, 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还比较小,没有大包大揽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地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综合应用招商引资、企业自筹、职工参股、资产重组、资产置换等形式的投融资机制。通过资产和土地置换,盘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属资产,大多是以前的粮站、粮库。这些站、库、点分布在各个乡镇、甚至村落。对那些较边远、不具备批量收购粮食的库点,或是地处中心城镇、具备房地产开发等商业价值的库点,可以通过拍卖或资产置换的方式进行盘活,拍卖所得款项或置换得到的收益,用于重新选址,建设现代化粮食仓库,适应新时期粮食收购和保管需要。

建议政府设立粮食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资金的管理程序进行,资金使用的审批权归属于粮食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了调动粮油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各级政府的资金发放方式采取以奖代补。此外,为了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规模效益,须加强各级、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工作。

(五)探索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联合经营的共赢机制

粮库与加工厂、粮油市场的联合经营可以盘活一些固定资产,提高粮油企业的经营效益,进而减少一些粮食基础设施的建设量;原粮库与加工厂的联合,一方面能为加工厂提供原料,另一方面也便于储备粮的轮换;成品粮库与粮油市场联合经营既可以加快成品粮的轮换更新,也有利于粮油市场的粮源供应。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10月12日至18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xxx的带领下,深入到县安监局和部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进行了相关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2家(其中生产爆竹27家,生产烟花4家,生产引火线1家),具体分布6个乡镇,即:xxx乡18家、xxx乡5家、xx镇3家、xx镇4家、xx镇1家、xx镇1家。全县共有从业人员约5000人,年均产值超过2亿元。每个企业都制作了安全生产警示牌,全县共安装宣传牌32块,进厂须知32块,九严禁六杜绝32块,厂区平面图32块,操作警示牌320块,标语警示420块,工库房标识牌2730块。

(二)安全事故情况

我县烟花爆竹行业安全事故20xx年以来共死亡4人,轻伤10人。具体情况为:20xx年零伤亡;20xx年死亡1人,轻伤4人;20xx年死亡1人,轻伤2人;20xx年轻伤1人;20xx年零伤亡;20xx年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死亡1人,轻伤1人;20xx年1―10月死亡1人,伤2人。

调研组通过实地视察xx花爆公司、xx花爆公司、xx烟花公司等企业的厂区建设、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和成品仓库的安全管理并听取相关汇报后,确实体会到近几年我县烟花爆竹行业取得的规范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在安全生产上,县安监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在安全条件提升和生产技术改造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逐步改变了我县烟花爆竹的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较大地提高了我县烟花爆竹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与科技含量,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得到逐步好转。具体表现如下:

(一)现有生产企业的规模档次有所提高。烟花爆竹过去在我县主产区乡镇是千家万户,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小、安全条件差,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通过20xx年、20xx年、20xx年三次专项整顿的开展和两轮行政许可的严格把关,整合、淘汰、关闭了一大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由20xx年的105家减少到现在的32家。虽然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了,但企业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产能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有的32家企业中,生产能力在20xx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7家。产能比20xx年翻了近两翻。

(二) 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一方面,通过县安监局的专项整治和专门打击,各企业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花爆的行为得到杜绝,目前全部改用高氯酸钾生产花爆。另一方面,在行政许可整顿提升工作中,企业花了大力气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硬件设施,贯彻实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几年来,企业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厂区整改,全县累计增建工房1257间、值班室20间、职工教育室1467平方米、防护屏障1148座、围墙20990米、路面硬化100540平方米。绝大部分企业作业都提高了科技含量,上硝、封口、结编、插引等工房都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各个工房采用“四级分离”制度,工房都是按照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建设,比如我们视察的“可越烟花”企业建设的工房相互间距达到16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2米。各家企业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消防用水全部到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企业整体安全条件明显提升。

(三)“打非”工作成效显著。非法生产是造成重大事故的罪魁祸首与主要根源。通过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和产区乡镇几年来联合实施连续的严厉打击,我县现已完全杜绝了家庭作坊和合法企业下发半成品到农户家中编押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法生产这一重大隐患。

(四)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在安监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强化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较少发生,在20xx年和20xx年实现两年零伤亡。

虽然我县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但是,烟花爆竹生产领域依然存有一些安全事故隐患,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为:

(一)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投入仍然不足。安全生产设施较为陈旧落后,一部分落后的不符合烟花爆竹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和作业工房还在生产使用。目前大部分企业投入生产使用的制引机都没有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

(二)企业管理人员现代安全管理意识较为淡漠,外依性强,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不够。

(三)烟花爆竹企业从业人员成份较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安全意识淡薄;第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些新来的人员安全培训尚未到位就上岗生产,安全培训教育缺乏有力保障。

(四)作业现场监管有时不到位,“三超一改”(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改变工房用途)行为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建议如下:

(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生产企业要在每年的成本费用中安排必要的 “安全投入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和人员培训。企业应尽快淘汰无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今后必须购买使用正规的,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企业在招收职工时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安全生产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待遇,认真执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工伤保险等各项制度,真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要着力完善乡镇和企业的安全监管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第一,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并保证人员的稳定。第二,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乡镇及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领导,切实落实乡镇安全监管员的昼夜巡查制度和驻厂监管责任。第四,企业要按照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配齐合格称职的安全管理员,强化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三)要着手解决好现有企业用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现有的花爆企业的土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招拍挂形式取得,而是以前直接从村民或村委会手中购买,企业一直无法取得土地、林地的相关证件。相关部门应对花爆企业土地的土地价格核定问题及土地所有权问题予以关注与研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并给予落实,尽可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四)要狠抓作业现场监管,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一方面,各花爆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我县今年5月颁发的《安全生产指导手册―烟花爆竹类》进行规范管理和生产,要严禁“三超一改”情况发生。要贯彻落实好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员在危险工序(比如引火线的生产)生产环节的监管作用,实行不间断的“流动巡查”的作业现场监管制度。另一方面,安监部门要进一步整合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和效能;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及管理制度,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国务院、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严格按照“八个必须”要求深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1-7月份,我市共发生各类事故84起(不包括七煤公司煤矿事故),同比减少1起、同比降低1.2%;死亡人数20人,同比减少22人、同比降低52.4%;其中,地方煤矿方面发生事故7起,同比减少3起、同比降低30%;交通运输方面发生事故54起,同比减少2起、同比降低3.6%;城乡火灾方面发生事故23起,同比增加4起、同比上升21.1%。下面就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做以下汇报。

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亲自抓部署、抓重大问题的解决。春节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均是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截至目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做出安全生产工作批示9次,出席安全生产工作会议5次,深入厂矿工地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11次,促使全市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力度不断加大。二是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市八次党代会和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将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列为全市十二项重点领域改革之一,目前,改革方案已经市委扩大会议讨论两次,确定了十六项改革内容,基本涵盖了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环节,从实际出发理顺了全市安全监管工作的脉络,对重点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意见,为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加大。目前已到位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537万元(其中,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资金468万元、煤矿水患物探雷达800万元、煤矿透水事故抢排水设备269万元),拟继续投入资金630万用于采购煤化工企业燃泄爆事故抢险救援装备。四是市政府与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了各部门的安全生产任务和指标,并要求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必须有力的要求,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力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按照重要安排部署传达贯彻不过夜的原则,将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以及全省“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进会议、省政府安委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进会等精神第一时间进行了传达贯彻和跟踪督办,实现了部署、传达和执行的零延迟。市政府共组织开展“两会”、“两节”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督查行动7次,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报道。神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后,我们召开全市神华经验宣讲会,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展开学习讨论。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省级煤矿和煤化工安全生产专家到七台河现场传授安全生产经验,并组织地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到中煤龙化公司参观,学习央企先进的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帮助煤矿企业深刻领会神华精神,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二是《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xx〕40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xx〕44号)下发后,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全市各部门和重点企业广泛征求了意见,将于近期由市政府审议发布。三是对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和任务执行进行了全面督查督办,对督查中发现的2个安全生产工作滞后部门的一把手进行了约谈,用实际行动警示全市各部门必须全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必须执行的要求,切实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执行力。

一是通过安全社区试点建设,完善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屯(社区)四级安全监管体制,以突出明确区县乡镇街道一把手的领导责任和社区村屯负责人的包片责任为手段,促进各级政府属地监管责任深入落实。二是对以龙煤集团七煤分子公司为代表的中省直驻市企业开展安全监管工作,针对其特点制定了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并严格执行,促进中省直驻市企业属地监管责任深入落实。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和落实《七台河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并进行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促进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责任落实。四是严格执行《关于设立加强地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十二条“高压线”的规定》和《七台河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五是通过执法检查督促企业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和开展日常安全培训教育活动,促进职工岗位安全责任落实。通过五个方面的促进工作,不断践行责任必须落实的要求,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到岗。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公安、安监、煤管、国土、工商、交通、住建、质监、工信、监察、司法、林业和电力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切实执行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从重处罚、厉行问责的惩治措施,不断落实打击必须坚决的要求,严厉打击一批以盗采矿产资源为代表的严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煤矿方面:各部门联动开展煤矿安全执法71次,检查煤矿企业589户(次),下达整改指令597份,责令停产整改xx户,收缴罚款xxx万元,炸毁填平矿井35处,查获非法案件15起,抓获盗采人员81人,其中刑事拘留8人(已移送起诉5人,劳动教养3人),行政拘留73人;非煤矿山方面:强制停产采石场1户,切断证照过期非煤矿山企业动力电22户;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方面:查封非法柴油储罐2处,取缔无证经营化学助剂公司1家,打掉废机油提炼锅炉燃料油作坊和甲醇流动贩售摊点各1个。取缔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烟花爆竹零售店62家,集中销毁非法渠道流入市场的劣质烟花爆竹567件;交通运输方面:持续开展打击“三超一疲劳”、“涉牌涉证”和“洒驾”违法行为行动,共录入和查处各类违法行为45308例,其中,无证驾驶247例、饮酒驾车35例、醉酒驾车8例、超速行驶23534例、货运超载163例、客运超员51例,行政拘留92人;消防方面:共排查单位25522家,查出各类火灾隐患60583处,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1183处;建筑施工方面:重点对棚户区改造工程—北岸新城近500栋楼盘在安全技措、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安全排查,整治隐患突出问题40余项;特种设备方面:对电梯、燃气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违法违规使用行为实施打击,查封违法充装站点1个,发现各类隐患500余项,落实整改率100%;食品和药品方面:开展餐饮和医疗器械领域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共立案435起,经济处罚56.78万元;教育方面:取缔非法办学机构153所,责令26所安全工作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不规范、安全设施不符合要求的民办学校停业整顿。

针对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特点和突出问题,开展全面彻底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不断落实整治必须彻底的要求;道路交通方面:清查长途运输车辆、旅游包车、个体运输车辆和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运输资质和驾驶人员、押运人员的上岗资质,全部纳入户籍化管理。对煤矿职工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争道抢行、超速、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对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实施“六统一”:即统一校车标识、统一清除车膜、统一校车颜色、统一校车运输许可证、统一贴反光标志、统一纳入户籍化档案管理。对308省道茄子河大桥、大个岭与依七高速平交路口等交通隐患点段,进行了事故隐患排查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正在落实整改措施。对全市危桥继续实施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明确养护包保责任,确保危险桥梁时刻有人管、有人修。在强降雨天气在地势低洼路段安排专人测量积水水位,严防机动车辆熄火造成损失;消防方面:对商场、学校、高层建筑、建设工地和“三合一”、“多合一”场所等人员密集型场所消防设施进行了专项排查,对挤占消防通道、遮挡消防设施等行为进行重点整治;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接近尾声,全市243家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已全部达标。通过推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划分消防安全“大网格”43个、“中网格”307个、“小网格”20xx个,全面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人,落实了“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林区单位消防安全生产大排查,加大巡护和了望频率,共入山清出闲散人员2540余人次;建筑施工方面:对市容市貌改造工程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整治高空作业防护设施不到位等违规施工行为。加强对建筑深基坑、模板工程的安全管控力度,严防坠落事故。全面检查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坚决杜绝无资质或资质不足承揽工程行为;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开展一次性餐具、烧烤店、火锅底料专项整治工作,以及学校食堂及周边“小餐饮”、托幼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社会福利机构食堂、托老所食堂等专项整治。全面排查了医药和化妆品批发企业,对含有禁限用物质的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进行收缴;特种设备方面:开展燃气充装站和电梯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气瓶超期使用以及电梯不按时检查和带病运行行为;卫生方面:对幼儿园、看护站等儿童集中场所进行了全面的强制消毒,并对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控。对全市228家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和336家公共场所开展拉网式检查,排除安全隐患63处;教育方面: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饮食、饮水、交通、消防、用电、危房、治安全方位安全排查,排查出隐患50处已经全部整改完毕。将学生自救自护纳入教学内容,结合“礼让班马线”和校园安全“四个一”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在校师生自救自护能力以及应急处置能力。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以全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程为依托,不断落实隐患排查必须全面和监管必须到位的要求。我市被省安委办确定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地市,并率先启动体系建设工作。制定了《七台河市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参与体系建设的25个单位的责任分工,以安全管理基础相对较好的危险化学品行业和水泥制造行业为试点率先推进,已形成比较科学、全面的直管行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标准》和《分类分级管理办法》。目前,集隐患排查自查自报标准、行政执法检查标准于一体的移动终端正进行现场测试和改进更新,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信息系统已经投入试运行。截至目前,25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2家水泥制造企业已经通过体系信息系统上报隐患自查信息9次,上报各类安全隐患756条。下月初,全省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会将在我市召开,我市将作为典型向各兄弟地市汇报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经验。

积极开展煤矿“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为更好地开展煤矿“打非治违”工作,我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打击盗采矿产资源工作责任的意见(试行)》,将巡查发现、牵头打击、善后处理、交叉职责划分等责任进行了细化明确,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煤矿“打非治违”责任体系。以打击通过“人背井”和“简单机械”方式盗采煤炭资源活动为重点,坚决治理纠正煤矿企业19类违规违章行为,对22处存在未经验收私自生产、证照过期、私开工作面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矿井进行了处罚。

深化煤矿瓦斯治理工作。

组织开展了地方煤矿“一通三防”和“六大系统”专项检查和高瓦斯、高管矿井、瓦斯异常涌出矿井专家会诊工作;不断加大瓦斯治理示范区县和示范矿井建设工作力度,督促和指导74处矿井和2处示范区到20xx年底达到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开展了全市地方煤矿生产矿井年度瓦斯鉴定工作,目前已鉴定生产矿井135处;通过“一通三防”、瓦斯隐患排查治理和瓦斯防控现场管理等手段严格落实了“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坚决执行《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建立健全了重大瓦斯隐患分级管理和监控机制;今年1-8月份地方煤矿实际抽放瓦斯264.82万m3,完成年度计划的88.27%,全年预计可抽采瓦斯390万m3,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

强化煤矿水害防治工作。

按照煤矿水害防治“十个一律”的要求,积极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开展了全市地方煤矿雨季“三防”及水害防治工作专项检查;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严格落实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措施;开展煤矿水患摸底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矿井井田范围内和周边老窑分布情况,为煤矿防治水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开展煤矿水患物探工作。今年市政府投资800万元购置了煤矿探水雷达设备,成立了煤矿水患专业物探队伍,拟对全市地方煤矿实施免费的水患探测,目前已经完成19处生产矿井的探测工作。

推进煤矿“六大系统”工作。

按照我市制定的煤矿“六大系统”建设三年规划,20xx年建设完成除紧急避险系统外的“五大系统”;20xx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地方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目前,除紧急避险系统外,我市生产矿井全部完成了其余“五大系统”的建设工作。

推进淘汰3万吨/年矿井工作。

开展淘汰矿井摸底分类工作,按照“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全力推进3万吨矿井通过机械化改造、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等合理途径提档升级。目前我市已有8处矿井基本完成了提档升级工作;召开3万吨矿井淘汰计划专题会议,与企业法人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宣传落实国家、省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解决矛盾,通过提早布局、妥善安排,确保解决3万吨矿井淘汰问题。

开展矿井安全状况评估工作。

下发了《关于开展地方煤矿矿井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通知》,从市安全生产费用解决资金,聘请省级以上煤矿安全生产专家对已通过复产验收的各类矿井进行逐一安全程度评估,分级分类打出分数,确定矿井安全程度等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依据矿井安全程度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目前第一阶段煤矿企业自评已经结束,此项工作争取年末前完成。

“六项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月咨询日当天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共设立安全咨询台31处、彩虹门49处、各类展版120余幅,并向群众发放了17种宣传材料和宣传品累计9500多份;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安全频道》,丰富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安全社区试点建设以及“4·17”、“5·12”两次全市大型专题宣传活动;培(复)训非煤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3020名,培(复)训副矿长281人、矿长136人、四级培(复)训9000人。另外,我市组织了地方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轮训班学习,采取聘请专家和市煤管局领导亲自授课方式,作为常态化工作,每星期日免费培训,每期培训160名,共计开设六期培训班,现已开班两期。同时组织煤矿班组长、瓦检员进行培训,已培训1500人。

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煤矿方面: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矿区环境整治相结合,已有73处矿井达到3级以上标准化,124处矿井完成封闭式煤仓或防尘网建设;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方面:28户生产、储存和批发企业已全部开展了自评,并有13家企业上报评审申请材料。预计年底前能够完成全部标准化任务;非煤矿山方面:10户企业正在与标准化评价机构进行沟通,预计年底前9家企业能够达到3级标准化(1户企业因采矿证过期已被责令停产办理延续手续);工商贸方面:今年按要求我市需完成12户规模以上企业的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完成2户,其他10户企业正在进行自评;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度均超过70%。

加强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通过使用煤矿探水雷达对全市煤矿进行水患探测,依托便携式检测设备和仪器进行现场安全监管执法,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全程参与安全生产检查、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隐患整治活动,不断推动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强化专家和先进适用装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制定了《七台河市安全监管人员执法行为规范》,对安全监管人员的行为做了进一步的约束和规范;市政府安委办和法制办牵头聘请知名律师对全市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依法行政培训,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在高危行业着手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发挥保险机制的预防和保障作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被确定为首批试点地市,经过对北京、大连等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的典型地市的多次考察,综合各地平台特点制定了我市平台建设方案。平台投资总额573万元(其中省专项资金105万元,市级匹配资金468)已全部到位。目前平台建设正进行现场装修和设备安装,预计九月底前投入使用;投入254万元购置的煤矿透水事故抢排水设备已经到位并验收合格,市矿山救护中队正在熟悉装备,争取尽快形成实战能力。1-8月份,市区县政府共组织开展7次应急联合演练,其中煤矿2家、油库1家、煤化工企业4家,基本涵盖了我市存在较大事故风险的主要企业类型。

重新组建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成立了“两队一办”,即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支队、安全执法稽查支队,考核办公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安全生产巡视稽查组,建立了企业、区县、市级煤炭安全监管、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巡视稽查四级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并建立了区县安全监管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煤矿日常监管队伍建设,新启用19个编制充实市级煤矿隐患排查支队和执法稽查支队,目前,正在准备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录。通过引进高端人才活动,聘用了两名煤矿专业博士研究生和两名煤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各区县煤管局增加科级职数21名,并将长期在监管一线的63人核入编制;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均增设了职业健康科,并完成了职业健康监管职能由卫生部门向安监部门的划转。全行业职业健康情况摸底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各区县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启动,均已纳入各区县委、区县政府的议事日程。

全面部署十八大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7月13日,我市召开各部门监管人员及重点企业法人代表共计400人参加的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以“打非治违”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为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务求以高压严打态势确保十八大召开期间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二是召开煤矿打非专题工作会议,对全市打击煤炭资源盗采行为工作进行了安排,细分了各部门责任,对坚决遏制因盗采煤炭资源引发的事故进行了周密部署。三是市安委办会同安全生产巡视稽查组对全市各部门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情况进行了督查,明确要求各部门要将百日攻坚战行动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

一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还有待于加强,“三违”行为时有发生,具有共性的违规违章行为还比较突出;二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煤矿、煤化工企业开工不足,安全管理人员及经验丰富的工人流失严重,将给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较大风险。三是我市地方煤矿目前还存在77处三万吨淘汰矿井,在“十二五”期间80%将通过资源整合、机械化改造途径淘汰,由于资源整合矿井进度缓慢,造成了我市“十二五”期间后三年淘汰落实产能工作难度加大,社会矛盾和压力加大。

一是贯彻落实好省安委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进会议精神,继续深入开展以“打非治违”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定期组织全市范围内的联合执法,将多部门联动作为解决安全生产中反复发生、长期未能根治的顽症痼疾的重要手段,保持安全生产监管持续高压态势。

二是突出抓好煤矿安全。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煤炭资源、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私设工作面或隐蔽工程等违法行为;严格执行“五化一加强”、“六防”、“四个零”工作方针,继续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推进煤矿通风安全质量升级,加快推进煤矿瓦斯抽采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地方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继续落实“逢掘必探”、“先探后掘”措施,加快水患探测进度,争取年末前完成对全市已开工矿井免费探测;继续开展矿井安全状况评估工作,推动煤矿差异化管理;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推动煤矿从业人员的轮训工作常态化。

三是推进3万吨矿井淘汰工作。进行分类处理、一矿一策,通过机械化改造、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途径将3万吨矿井淘汰问题积极稳妥的解决。加快煤炭资源整合步伐,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化水平。

四是在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方面加大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切实解决一批舆论关注、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加快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为全省两个建设的推进摸索经验,全面发挥试点示范作用;继续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将安全生产工作体制和机制调整到状态,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员还应该合理运用法治思维,将其融入安全技术、生产技术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安全更“安全”。

目前,建筑行业之中,有一部分对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起到支撑与配套作用的规章制度以及法规需要修订;部分法律法规不适应建筑安全方面的监管,如,现有的立法对于安全专项监管的职责规定还不够明确,这样就无法完全的理顺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二)安全生产规范化不足。

目前,在建筑的安全生产实践之中,还存在现场的安全方案编制不详细、规范条例不规范、引用的法律法规不当,从侧面就暴露出安全生产规范化不足的问题。

运用法治思维是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的基础与前提。古人有云: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只有良法才能够善治。想要推动建筑安全生产,作为安全员,就应该抓好法律体系建设这一个契机。

第一,作为安全员,需要更新自身的立法理念。安全员需要在实际的建筑安全管理之中结合《安全生产法》与《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安全目标,不断弱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经济属性,能够体现出建筑施工人员的权益维护,促进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的统一立法。第二,做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立、改、废。进行安全生产立法顶层设计的完善,基于《安全生产法》作为核心,配套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这样就能够完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基础条件。

(二)落实法治思维,促进建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事故防范,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得以好转作为建筑施工安全员,应该落实法治思维,结合“安全生产月”的活动,持续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推进工程质量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实施监督检查,打击工程质量安全违法违规的行为,并且针对严重质量安全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追究主体责任,促进工程各方能够严格按照法规标准来开展组织施工,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条件;抓周基坑支护、脚手架、土方开挖、起重机机械安装、模板支撑等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工程排查与治理,利用安全员来开展自查自纠,抓好隐患的合理整改,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整体的安全性;落实严格执法要求,针对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必须依法查处。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依法依规来进行安全管理,强调对事故频发与多发区域的专项检查,对于监督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等问题,都需要严格的处理,避免其违反建筑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落实监督法制,对影响安全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针对施工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建设程序、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问题,安全员都应该依法按照相应的条例上报,做好相应的处罚与整改。

总而言之,作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培养自我法治思维,能够在实际的项目生产活动中利用法治思维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当然,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是每一位安全员必备的能力,但是如果能够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之中合理的融入法律法规等条例,这样就能够让项目安全管理更加完善。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 0月 2日至 8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深入到县安监局和部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

(一)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2家(其中生产爆竹27家,生产烟花4家,生产引火线 家),具体分布6个乡镇,即:***乡 8家、***乡5家、**镇3家、**镇4家、**镇 家、**镇 家。全县共有从业人员约5000人,年均产值超过2亿元。每个企业都制作了安全生产警示牌,全县共安装宣传牌32块,进厂须知32块,九严禁六杜绝32块,厂区平面图32块,操作警示牌3xx年以来共死亡4人,轻伤 0人。具体情况为:xx年零伤亡;xx年死亡 人,轻伤4人;xx年死亡 人,轻伤2人;xx年轻伤 人;xx年零伤亡;xx年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死亡 人,轻伤 人;xx年 - 0月死亡 人,伤2人。

调研组通过实地视察**花爆公司、**花爆公司、**烟花公司等企业的厂区建设、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和成品仓库的安全管理并听取相关汇报后,确实体会到近几年我县烟花爆竹行业取得的规范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在安全生产上,县安监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在安全条件提升和生产技术改造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逐步改变了我县烟花爆竹的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较大地提高了我县烟花爆竹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与科技含量,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得到逐步好转。具体表现如下:

(一)现有生产企业的规模档次有所提高。烟花爆竹过去在我县主产区乡镇是千家万户,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小、安全条件差,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通过xx年、xx年、xx年三次专项整顿的开展和两轮行政许可的严格把关,整合、淘汰、关闭了一大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由xx年的 05家减少到现在的32家。虽然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了,但企业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产能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有的32家企业中,生产能力在xx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7家。产能比xx年翻了近两翻。

(二) 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一方面,通过县安监局的专项整治和专门打击,各企业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花爆的行为得到杜绝,目前全部改用高氯酸钾生产花爆。另一方面,在行政许可整顿提升工作中,企业花了大力气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硬件设施,贯彻实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几年来,企业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厂区整改,全县累计增建工房 257间、值班室20间、职工教育室 467平方米、防护屏障 48座、围墙20990米、路面硬化 00540平方米。绝大部分企业作业都提高了科技含量,上硝、封口、结编、插引等工房都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各个工房采用“四级分离”制度,工房都是按照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建设,比如我们视察的“可越烟花”企业建设的工房相互间距达到 6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 2米。各家企业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消防用水全部到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企业整体安全条件明显提升。

(三)“打非”工作成效显著。非法生产是造成重大事故的罪魁祸首与主要根源。通过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和产区乡镇几年来联合实施连续的严厉打击,我县现已完全杜绝了家庭作坊和合法企业下发半成品到农户家中编押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法生产这一重大隐患。

(四)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在安监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强化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较少发生,在xx年和xx年实现两年零伤亡。

但是,烟花爆竹生产领域依然存有一些安全事故隐患,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为:

(一)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投入仍然不足。安全生产设施较为陈旧落后,一部分落后的不符合烟花爆竹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和作业工房还在生产使用。目前大部分企业投入生产使用的制引机都没有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

(二)企业管理人员现代安全管理意识较为淡漠,外依性强,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不够。

(三)烟花爆竹企业从业人员成份较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安全意识淡薄;第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些新来的人员安全培训尚未到位就上岗生产,安全培训教育缺乏有力保障。

(四)作业现场监管有时不到位,“三超一改”(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改变工房用途)行为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建议如下:

(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生产企业要在每年的成本费用中安排必要的 “安全投入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和人员培训。企业应尽快淘汰无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今后必须购买使用正规的,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企业在招收职工时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安全生产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待遇,认真执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工伤保险等各项制度,真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要着力完善乡镇和企业的安全监管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第一,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并保证人员的稳定。第二,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乡镇及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领导,切实落实乡镇安全监管员的昼夜巡查制度和驻厂监管责任。第四,企业要按照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配齐合格称职的安全管理员,强化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三)要着手解决好现有企业用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现有的花爆企业的土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招拍挂形式取得,而是以前直接从村民或村委会手中购买,企业一直无法取得土地、林地的相关证件。相关部门应对花爆企业土地的土地价格核定问题及土地所有权问题予以关注与研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并给予落实,尽可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四)要狠抓作业现场监管,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一方面,各花爆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我县今年5月颁发的《安全生产指导手册―烟花爆竹类》进行规范管理和生产,要严禁“三超一改”情况发生。要贯彻落实好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员在危险工序(比如引火线的生产)生产环节的监管作用,实行不间断的“流动巡查”的作业现场监管制度。另一方面,安监部门要进一步整合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和效能;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及管理制度,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乡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这个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生产要抓,安全更需要加大重视,安监办要认真履行好安全监管责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从源头和基础抓起,推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水平。完善安检工作首先必须对我乡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一个总体的了解,做好一个实际的调研。

1、我乡共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9家(烟花爆竹经营店8家,油漆经营店1家)。9家店面规模都不大,库存较少,安全管理相对容易。

2、我乡安全生产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不能摆正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对安全生产工作往往喊在口头上,不抓落实。特别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我乡就那几家小店没啥大的隐患。

(二)是安全投入有待增加。部分经营者由于经济薄弱等原因消减了安全投入,放松了安全工作。消防设施,警示标志投入不足。

1、针对各经营户特点分类管理,帮助他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烟花爆竹店、油漆店,必须根据其行业特点,落实安全操作规程,签订责任书,注意消防安全。

2、创新思路,预防第一。

安监办必须创新思路,改变以往管理的滞后性,坚持预防第一的准则,从源头上消灭安全隐患。

(一)强化宣传,重视教育。

(1)、创新方法,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开动脑筋,使安全宣传形式多样化,安全生产知识家喻户晓,使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全面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2)、全面推进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一是继续抓好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做好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的新培训和再培训,落实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大力加强安全监管人员素质建设。认真抓好业务培训,尤其是着力提高村级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职责清楚,台帐明白。

(1).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体系。

认真做好责任书的签订,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做好企业的责任签订,落实企业二级责任制,为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打好基础。同时考核要到位,要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考核,并严格兑现安全生产考核奖惩。

(2).做好台帐管理,做到有据可依。

进一步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台帐制度,及时更新企业资料,特别是特种设备和人员的信息状况,做到台帐清楚。

(三)落实检查,整改隐患。

1.安监办要认真开展日常检查工作,了解安全生产近况,要清楚本乡、本行业、本企业有多少隐患,怎样来进行整改,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隐患及时劝其整改。同时做好各大专项检查工作,保证企业生产安全。

1、贯彻落实“委办发[20xx]22号”“遂府办函[20xx]4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到职责明确,层层监管,互相监督。

2、加强网络队伍建设,建立安监办数据库。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加强乡、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员的交流,互相取经,全面提升我乡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完善乡安监办的数据库管理工作,将台帐做好,做清。特别要做好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数据管理工作,明确检测状况,做到实时监管。

3、积极做好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思考规下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今年要突出规下企业的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示范村,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不断的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5、营造安全环境。

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发展策略,做好安全生产的服务工作,从安全层面献计献策,加快我乡的新一轮发展。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始终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大快严”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切实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保持了持续稳定向好态势。

(一)加大执法力度,紧抓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根本性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我县检查各类企业*家次,排查安全隐患*条,立案处罚*起,罚款*万元。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采取闭环式隐患排查整改,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档案及相关机制,目前全县*家“精细化管理”备案企业正扎实推进“精准治安”工作。

(三)紧抓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力度,已培训企业*家次,从业人员*人次。二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采取“集中观摩、交流经验、督促指导”方式,切实督促全县*家规模及限额以上企业扎实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在组织辖区标杆企业开展示范演练基础上,带动其他企业开展演练,截至目前,已指导*家企业进行了应急演练,其他企业确保年底全部完成。在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期间,全县重点行业领域企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次,投入资金*余万元。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今年来,共向各级媒体报送信息*余条。组织各单位设置展览宣传牌*余块,悬挂横幅*条,发放宣传品*万余份,宣传安监工作亮点及创新措施。

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单位和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麻痹大意,监督管理措施落实还不到位,对工作部署存在滞后现象。特别是在执法车辆、经费上无法做到充分保障。二是还没有形成监管合力。个别单位没有认真按照要求,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还存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监管合力的问题。三是“打非治违”力度不够。因非法违法企业取缔不及时、不彻底,引发舆情,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教训深刻。四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存在安全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职工教育培训开展不扎实,应急演练流于形式,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安全风险管控有漏洞的问题。

突出抓好运输企业和客运车辆管理,坚决杜绝3人以上重大恶性交通事故。危化品领域:加快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开展好“三评级一评价”、分类施策和依法治理,实现对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的全程监管。建设工程领域:突出抓好建筑施工工地、燃气供热工程等重点领域,严防坠落、坍塌及燃气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消防领域: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着力消除重大火灾隐患,全力做好秋冬火灾防控工作。

(二)抓住重点载体不放松。在全县危险 ……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有效监管,根据县人大常委会xx年工作安排,10月12日至18日,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组织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带领下,深入到县安监局和部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

一、我县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2家(其中生产爆竹27家,生产烟花4家,生产引火线1家),具体分布6个乡镇,即:x乡18家、x乡5家、xx镇3家、xx镇4家、xx镇1家、xx镇1家。全县共有从业人员约5000人,年均产值超过2亿元。每个企业都制作了安全生产警示牌,全县共安装宣传牌32块,进厂须知32块,九严禁六杜绝32块,厂区平面图32块,操作警示牌320块,标语警示420块,工库房标识牌2730块。

我县烟花爆竹行业安全事故xx年以来共死亡4人,轻伤10人。具体情况为:xx年零伤亡;xx年死亡1人,轻伤4人;xx年死亡1人,轻伤2人;xx年轻伤1人;xx年零伤亡;xx年发生一起意外事故,死亡1人,轻伤1人;xx年1-10月死亡1人,伤2人。

二、我县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成效。

调研组通过实地视察花爆公司、花爆公司、烟花公司等企业的厂区建设、生产车间安全管理和成品仓库的安全管理并听取相关汇报后,确实体会到近几年我县烟花爆竹行业取得的规范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在安全生产上,县安监部门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在安全条件提升和生产技术改造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逐步改变了我县烟花爆竹的传统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生产工艺,较大地提高了我县烟花爆竹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与科技含量,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得到逐步好转。具体表现如下:

1、现有生产企业的规模档次有所提高。烟花爆竹过去在我县主产区乡镇是千家万户,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小、安全条件差,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通过xx年、xx年、xx年三次专项整顿的开展和两轮行政许可的严格把关,整合、淘汰、关闭了一大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由xx年的105家减少到现在的32家。虽然企业数量明显减少了,但企业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产能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现有的32家企业中,生产能力在xx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7家。产能比xx年翻了近两翻。

2、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一方面,通过县安监局的专项整治和专门打击,各企业违规使用氯酸钾生产花爆的行为得到杜绝,目前全部改用高氯酸钾生产花爆。另一方面,在行政许可整顿提升工作中,企业花了大力气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硬件设施,贯彻实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几年来,企业不断投入资金进行厂区整改,全县累计增建工房1257间、值班室20间、职工教育室1467平方米、防护屏障1148座、围墙20990米、路面硬化100540平方米。绝大部分企业作业都提高了科技含量,上硝、封口、结编、插引等工房都是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各个工房采用“四级分离”制度,工房都是按照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建设,比如我们视察的“可越烟花”企业建设的工房相互间距达到16米,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12米。各家企业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消防用水全部到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企业整体安全条件明显提升。

3、“打非”工作成效显著。非法生产是造成重大事故的罪魁祸首与主要根源。通过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和产区乡镇几年来联合实施连续的严厉打击,我县现已完全杜绝了家庭作坊和合法企业下发半成品到农户家中编押的现象,从根本上杜绝了非法生产这一重大隐患。

4、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在安监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强化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较少发生,在xx年和xx年实现两年零伤亡。

三、虽然我县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但是,烟花爆竹生产领域依然存有一些安全事故隐患,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具体表现为:

1、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投入仍然不足。安全生产设施较为陈旧落后,一部分落后的不符合烟花爆竹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和作业工房还在生产使用。目前大部分企业投入生产使用的制引机都没有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

2、企业管理人员现代安全管理意识较为淡漠,外依性强,抓安全生产的主动性不够。

3、烟花爆竹企业从业人员成份较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安全意识淡薄;第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有些新来的人员安全培训尚未到位就上岗生产,安全培训教育缺乏有力保障。

4、作业现场监管有时不到位,“三超一改”(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改变工房用途)行为时有发生。

四、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与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现建议如下:

1、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生产企业要在每年的成本费用中安排必要的“安全投入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技术、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和人员培训。企业应尽快淘汰无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今后必须购买使用正规的,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论证的生产设备。企业在招收职工时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安全生产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待遇,认真执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工伤保险等各项制度,真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要着力完善乡镇和企业的安全监管保障机制,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第一,各乡镇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乡镇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并保证人员的稳定。第二,县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第三,乡镇及安监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安全监管人员的领导,切实落实乡镇安全监管员的昼夜巡查制度和驻厂监管责任。第四,企业要按照安全规范要求配备配齐合格称职的安全管理员,强化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3、要着手解决好现有企业用地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现有的花爆企业的土地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招拍挂形式取得,而是以前直接从村民或村委会手中购买,企业一直无法取得土地、林地的相关证件。相关部门应对花爆企业土地的土地价格核定问题及土地所有权问题予以关注与研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并给予落实,尽可能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4、要狠抓作业现场监管,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一方面,各花爆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我县今年5月颁发的《安全生产指导手册—烟花爆竹类》进行规范管理和生产,要严禁“三超一改”情况发生。要贯彻落实好企业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制度,要充分发挥企业安全管理员在危险工序(比如引火线的生产)生产环节的监管作用,实行不间断的“流动巡查”的作业现场监管制度。另一方面,安监部门要进一步整合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和效能;全面深入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及管理制度,确保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一思考讨论问题一寻找答案一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员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平等对话、互动交流,通过参与、合作、分享、体验,使参与培训的学员获得并建立新的安全知识,形成新的理念,产生愉悦自信的体验。充分体现安全培训“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比如:在区队长以上的干部安全培训班上,采用主题研讨法,诸如“我是如何当好班队长的?”主题演讲活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2)问题归纳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一掌握知识一解决问题,也就是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员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

(3)典型案例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一尝试解决一设置悬念一理论学习一剖析方案一小组讨论一成果分享一总结归纳。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4)情景创设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设置问题一创设愿景一搭建平台一激活学员。这种方法将参加培训人员分为若干组,为每组队员提供一份经典管理案例,组员们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本岗位实际,总结出“责任要分解到人”、“工作要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精益求精的习惯”、“执行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等一系列观点,“执行力”的概念也潜移默化地深深印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5)多维思辨法。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一发展理论。即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所以教师要收放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3注重互动教学技术的创新。

在坚持传统的互动教学模式外,安全技术培训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互动教学的形式。

(1)积极探索网上互动培训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应该借助网络媒体,一是在企业网络系统上建立起培训学习的菜单平台,培训教师随时上传学员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解答学员的问题,二是培训教师和学员建立互动博客,每个学员可以到自己所喜欢的博客上学习,这种网上互动式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是互动教学技术的新趋势。

(2)模拟训练。模拟训i练就是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假定情景中,人为制造种种复杂疑难的情节,让学生去面对困难、矛盾和冲突,独自去处理、解决矛盾,从中观察学生应付管理突发事件的态度和解决管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可以采用现场演示评议法,跟踪拍摄回放法,分组对垒法,角色换位法等方式进行模拟训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hotseat”方式(热椅子)。即在培训者和被训者之中每天产生一名坐上“热椅子”的人员。众多个学员可以向他提问。通过“热椅子”形式,旨在给学生创造互动的条件,提供互动的机会。为了给学生示范,第一天坐上“hotseat”的应该是教师,最后发展为学员们争坐“hotseat”。自己去探索、体会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的乐趣,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矿区的重中之重,而安全技术培训又是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为此,采用新的培训技术,实施互动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我们坚持创新,勇于改革,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一定会收到实效。i(编辑/陈志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企业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既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任务,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整体规划和建设之中,坚持“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基本原则,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五项基础工作。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企业通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应急救援的范围和建立救援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而平时工作状态下发挥应急预案的预防作用,又尽可能化解会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所以在进行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及其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2)要分级编制应急预案,即上一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应急预案为基础,加以统筹和提高,做到从总公司(集团公司、总厂)到子公司、分公司直至基层相互关联,形成上下对应、互为衔接、健全完善的预案体系;(3)应急预案要充分反映各作业岗位安全评价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及安全管理网络等,确定各个生产过程或岗位的隐患或可能发生的事。故;(4)规定发生应急预案中预想事故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之我见的急救机构和相关职责、预案启动程序及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对内对外报告、联系及协调制度;(5)在事故或隐患发现的早期,确定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控制、预防和消除的手段、方法,监控危险的措施及联系汇报制度;(6)明确事故发生后,施行现场救援或急救的措施、要点,制定出防止事故扩大,尽可能减少损失的方针和措施;(7)编审过程中力求根据生产(运行)岗位的实况,突出体现预防事故或再识别隐患的目的,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充分具备现场指导性。

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应急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人员,提高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应急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图书、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文化宣传力量的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对从业人员普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的内容及案例、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应急处置知识,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切实提高企业全员救援技能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企业编制应急预案,不是为了装璜门面或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真正有用于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发挥预案“平时预防事故,险时应急抢救”的重要作用。通过预案演练,解决企业内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相互衔接事宜,提高各类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能力,保持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及各预案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发现和修正应急预案的不足与缺陷等问题,努力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要切实形成预案演练制度。通常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实战模拟演练。其它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的效果,及时进行评估、修订、总结和完善,并将评估和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或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组建和完善专职救援队伍,其它类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口文/黄亚利(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经营规模、生产工艺、物料特性、内外部危险有害因素等实际情况,组建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对应急救援队伍,要提出建设规划,并健全体制机制,确保队伍类型、水平等符合实际风险的特点。同时,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应主动对接并始终保持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随时接受应急指令,履行使命。

搞好应急物资的储备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能否成功救援的关键。企业和各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储备必要的其他应急物资和装备,努力提高应对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的能力。同时,也应始终掌握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储备动态情况,定期组织清点、维护和检查,时刻保持良好状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