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读书心得范文(13篇)

百合花读书心得范文(13篇)

ID:6817936

时间:2023-11-26 05:34:31

上传者:雨中梧 百合花读书心得范文(13篇)

读书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书中的问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读书心得,共同探寻书籍的魅力和价值。

《心田上的百合花》读书心得体会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长着一株百合,百合长得和杂草一样,但是百合不沮丧,它就是要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终于有一天,百合长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很开心,而附近的杂草却讥讽丶嘲笑百合。在杂草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出内心的力量。终于有一天,百合开花了,这时候,杂草们再也不敢嘲笑它了。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们都千里迢迢地赶来欣赏百花。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不受世俗的束缚,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生命才够完满。我今后一定要学习百合花那坚持不懈丶持之以恒的精神。

心田上的百合花读书心得体会

百合长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一直受着杂草的讽刺和讥笑,但百合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的吸收水分和阳光,最终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朵。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三个排比句写出了百合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向着目标迈进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杂草的鄙夷下,百合努力的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她那洁白的颜色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这时候,杂草再也不敢嘲笑百合了。”这句话写出了在杂草的鄙夷下,百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在事实面前,杂草再也不敢嘲笑百合了,百合终于以花证明了自己的存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其实,每一个人都像一株小小的百合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百合正是拥有这样的品质:面对困难,它有坚强的意志;面对嘲笑,它有坚持的信念;面对赞赏,它有谦虚的品质。这些也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心田上的百合花》读书心得

今天,我又回看了一篇课文,叫《心田上的百合花》,让我有了深深的感受,内容是这样的:在一个山谷里,断崖边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株小百合,刚开始,百合像一株野草,它的同伴们都嘲笑它,讥讽它,百合没有理会,而是努力的吸收水分和阳光,心里还有着纯洁的念头,百合花最后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它的同伴再也不敢嘲笑百合了,百合的努力让它结下了籽,到处都开满了百合花。

我读这篇文章时,被百合花这种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高尚精神所感动,眼泪都忍不住掉下来了,百合花不但外表美,心灵更美。

一天,我在电视里突然看到了泥石流来了,大家都躲不及,被泥石流盖在了下面,经过了几天几夜,大家忍饿、忍渴、忍痛忍得知道急救人员来,我看了之后眼泪情不自禁的掉了下来。

通过这个,我懂得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持,相信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成功。

心田上的百合花读书心得体会

今天上课,学习的是《桃花心木》,作者是林清玄,这篇《桃花心木》就是的作品哦,还有呢,如《莲花开落》、《冷月钟笛》……超赞!

我很佩服这朵百合花的勇气,它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最后终于开出圣洁的花朵,我也要学习它,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心田上的百合花读书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学了《心田上的百合花》这一课,我读后,内心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我被百合花那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打动了。

这一课主要写的是一株百合花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山坡上,不顾杂草的鄙夷,依靠顽强的意志和信念,拼命地吸收太阳光和水分,不断地传播种子。最后,满山遍野都开满了百合花,人们对百合花赞叹不已,杂草也再也不敢嘲笑它。

记得有一次,我在手表上玩单词欢乐斗,当时我的记录是40多关,越往后面选择答案时间越短,因为是英语单词,所以没那么简单。但直到有一天,我内心突然燃烧了起来,因为我相信今天之内一定能过一百的,已经可以到80多关了,我玩了很多遍,眼看次数一次次消耗,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但我依然没放弃,我告诉自己,一定行的,我的英语虽然比较差,但只要肯努力,相信后面一定能过百的!我深吸了一口气,用掉了最后一次机会。过了20多关了,加油!30、40、50……100了!但是我依然还活着,没有gameover,玩到了141,我手滑了一下,结束了游戏。因为突破新纪录,奖励了2次机会,于是我又玩了2次,再次突破了记录,到了151关,我开心到快要飞了。我现在知道了,努力就是胜利,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

如果我们积极去争取,去奋斗,也许会遇到别人的讥讽和嘲笑,也许会经历多次的失败,都不要放弃,继续努力,成功就在前面,我们远大的理想就会实现,我们也将会是一株美丽的百合花!

《百合花》读书心得

一颗长在断崖边上的小小百合花,经过多少年不懈努力地开花,结籽,播种,到最后满山开满洁白的花朵,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和汗水啊!

想想我们现在年青一代的孩子们,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在生活上不能有挫折,学习上根本没有动力,总想着过一种安逸而休闲的生活,古人云: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脚踏实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被周围的一切所影响,在逆境中磨炼自己,坚信自己好比那株百合,要证明自己不同寻常人,看清自己该追寻的路,该追寻的梦,朝一个目标方向前进才能活出精彩自己,不是今天我想到了,学习很重要,我马上自己又振作起来,过两天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不管在学习上,生活上做什么事情,需要处处坚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学习百合的坚韧不拔,学习百合的洁白无暇,勇往直前,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让洁白无暇的百合花在心头永远绽放.

孩子,我相信你,你一定会做到!

《百合花》读书笔记

读了《心田上的百合花》后,我的脑海里就浮出了一片美景: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上,开出了一株美丽的百合花。

这株百合花多不容易呀!它每天都努力的吸收水分和阳光,却遭受众杂草暗地里的嘲笑,可这并没有打击百合花开花的信念,因为它知道:我不是一株杂草,我是一株百合!在它每天的努力下,终于,它开花了。后来,百合努力的开花、结籽,几十年过去了,山崖上开满了百合花。

俗话说得好,“自己的民运自己掌握”,连一株百合都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何况是我们人类呢?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终,一定会成功的!

《百合花》读书札记

刘云泉在《语言的色彩美》中说:“人们对色彩的感受,不仅是生理反映,而且是一种‘审美反射’。”对色彩的感受,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感受,有不同的理解。

俄罗斯的人们喜欢的颜色是红色,经常把红色与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白色代表纯洁、温柔,绿色代表和平、希望,粉红色是青春的象征,兰色表示忠贞、信任,黄色象征幸福与和谐,紫色代表威严与高贵,黑色是肃穆和不祥的象征。

罗马尼亚人把白色视为纯洁,把红色视为爱情,把绿色视为希望,把黄色视为谨慎,这些颜色都带有积极的情调,而把黑色视为具有消极意义的色彩。

法国人喜欢红、黄、兰色。捷克斯洛伐克人喜欢红、白、兰色。德国人喜欢金色,不喜欢紫色、绿色和咖啡色。英国人喜欢淡雅色彩,不喜欢绿色。

不同国家的人们对色彩有不同的感受的原因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明白这个问题,也许是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生理反映,有不同的“审美反射”,正如刘云泉先生所说的那样,但是这没有科学的考证。

不可能欣赏美。这要求我们不但有教深层次的文学鉴赏能力,而且要懂美学、心理学等知识。还要有实际生活经验,多读书,多看画,多研究,多总结。还要多看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眼界,增强自己的美感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美在实践中创造,美也在实践中欣赏。

《百合花》读书笔记

学习了《心田上的百合花》这篇课文,让我不禁对百合的精神深深感动。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株小小的百合刚刚长出来时跟一株杂草一模一样,而且还得到其它杂草的讽刺与讥笑,但是这株小小的百合,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努力地生长着,最终开出了美丽娇艳的百合花。

文章叙述:”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百合生长环境的恶劣与险恶。

文中还写到: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这充分体现出百合身旁的杂草对它的讽刺、嘲笑和轻视。百合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加上别人对它的讽刺,仍然默默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让我感受到了百合坚持不懈、执著的精神。我非常钦佩百合的这种精神,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我曾面临各种困难的解决方法。

只要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奋斗,就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百合花》读书札记

【书名】《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以下简称《影响》)。

【最大的感悟】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最杂的感悟】1——8。

【1】。

《影响》由五个篇目构成,分别是:教育习惯篇,教学习惯篇,学习习惯篇,生活习惯篇,行为习惯篇。看起来,这五个方面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教师的习惯。但我认为,全面应该是在一个大的思想下的全面,即“道而术之”。贯穿《影响》始终的应该是“教师习惯的重要”。一个教师真正的感悟到了习惯的重要性的话,真正的由《影响》而致力于习惯的养成的话,此书功莫大焉!

【2】。

窃以为,教师当先做人,再做事。

所以,我读《影响》,先读“学习习惯篇”、“生活习惯篇”、“行为习惯篇”,学习“做一个完善的人”,在生活中“做一个充满情趣的人”,在行为上“做一个有品位的人”。慢慢的做好了人,再教育教学,“做智慧的教育者”,“成为有魅力的教师”。并且,我以为,非德者无以为教。大德益于宇宙,小德利于家庭,无德祸害人类。

【3】。

学习习惯中的“成为名师的理想”、“让自己现代起来”、“笔耕”、“博客”、“品书品课”等,我很认同。但“嫉妒”的习惯,不得苟同。第61个习惯篇目下,所选“经典案例”中胡社生的进步与成就,不能证明是“嫉妒”的功德。进取心不等同于“嫉妒”。

【4】。

练好三字一话——。

【5】。

要有良好的心态——说得容易,做到很难。

中国人的民族性太排斥“积极的心态”。美国人说“第一次面对陌生人要尽力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要推销自我”,而中国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中国文学有太多的伤感的婉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西方文学中即使海边孤独的老人也有积极的精神。油画明丽,国画淡雅。

所以,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就要脱离旧的藩篱,从骨子里现代起来,积极起来。否则,已经多元了的世界,会让我们格格不入。我们岂不成了“遗老”?!

【6】。

学会真诚地赞美——。

真诚地赞美别人,是送给别人一个好心情。别人有机会也会送给你一个好心情。好的心情,利于健康,利于工作,利于生活。

【7】。

教育需要严格。

严格指向做人,则使人厚德载物,坚毅坚强。严格指向学问,则使人严谨精细,全面深刻。所以,古人云,严师出高徒。

【8】。

养成“问课”的习惯。

“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

有心者时时处处问,课前问教材中字词句段篇意义,课时问全体学生眼神表情,课后问师生知识情感技能。问之所到,思之所至,长此以往,思如泉涌。

【最远的感想】读书走路当老师。

老师应该是饱学之士。

饱学不可不读书。所以,做老师之前和做老师时,要读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还要拿英语证电脑证普通话证继续教育证,可谓读得多矣。

但读是读得多了,却无以成饱学之士,何哉?

陆游答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主席说: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

——那就是要走路,在自然中走而生成“念天地之悠悠”之感,在社会中走而听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声。可是,我们的老师,见到过山之巍巍海之汤汤么?体验过农民工人科学家解放军的生活么?没有。所以,我们的老师是纸上速成的老师。

《百合花》读书笔记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儿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是百合花在野草的鄙夷下说的仅仅三句话,就像一根细小的针,穿过我的外表,刺进我的心灵……“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啊!可它却是引导成功的第一步。

失败往往来源于不懂如何发现自我,于是他本有的才能与智慧也就淹没了。我们大家都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才能,相信自己才能把世界装点得更美丽。“我要开花,是要完成一株花儿的庄严使命。”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是医生,我的使命是救死扶伤;我是教师,我的职责是教育下一代,我是学生,我就要完成学习的.任务,我是……在千万种角色中,你属于哪一种,你完成了生命的职责了吗?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是一位班长,我已经完成了我的职责,不管未来的如何,我只珍惜现在,虽然常常在不理解与无耐中屡行着职责,而且在“放弃”与“坚持”的边缘中争扎。但我始终坚持下来了,不管我做的好不好,不管别人怎样地看待,我只知道这就是生命,完成我的生命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每个人在生命的起端都种下了一颗种子,开花结果是一种过程,可在千万种角色中,在茫茫人海中,你的存在代表着什么呢?我觉得个人的存在不是为了谁,只是为了自己,百合以花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可我想以与众不同来证明世上是有我这个人的存在。

百合花读书笔记

茹志鹃的小说被称为“常常是生活激流中的一朵浪花,社会主义建设大合奏里的一支插曲”。她的小说往往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成就文章主旨。她的小说《百合花》虽然是取材于战争年代,却巧妙地脱离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转身去挖掘战争背景下人物的纯至心灵。这便让她的文章少了一份粗狂不羁,多了一份温婉细腻。这样的抒情笔调便成就了她别具风格的写作手法。

在《百合花》里,我们可以看出,茹志鹃善于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小战士肩头的“破洞”表现的是他的窘迫与忸怩,让人觉得他十分可爱;给我开饭的“馒头”表现的是他面似冷情实则体贴温柔的一面;枪口上不知什么时候插着的“野菊花”或许是作者故意安排,埋下伏笔,想要预示着他的死亡吧,又或是象征着他的孤寂与渺小吧;而那印着百合花的“新被子”则是象征着小战士纯洁的心灵。除却这些典型的细节描写,加上其余的,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茹志鹃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

《百合花》中的“我”原本是一名文工团员,因为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便交给了一个腼腆与憨厚并存的通讯员。他的单纯让我对他产生了浓烈的好感与好奇心。由于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但伤员流了血,非常怕冷,所以就得向老百姓去借被子。“我”和通讯员先后向一个年轻的媳妇借被子,由于那是她唯一的嫁妆,所以最初她不愿借被子,为此事,小通讯员蒙羞两次。后来,通讯员为了掩护战友牺牲在战场上,新媳妇用自己唯一的嫁妆——一床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为小战士盖上,以表对他的敬重。

对于这篇文章,我最感兴趣的便是那位“新娘子”和那床印有百合花的“新被子”的出现。对于这点,也是很多人感到好奇的地方。而茹志鹃曾说:“我麻里木足的爱上了有一个新娘子的构思。为什么要新娘子,不要姑娘也不要大嫂子?现在的我可以坦白交代,原因是我要写一个正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来反衬这个年轻的、尚未涉足爱情的小战士。当然,我还要那一条象征爱情与纯洁的新被子,这可不是姑娘或大嫂可以拿得出来的。”

或许有的人在初读那篇文章时会误以为那位新娘子喜欢上了那个通讯员,但这不是读者的错,毕竟各种细节展示确实有着一定的模糊性。但是细细品味,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新娘子对小通讯员的情,就是单纯的对这个既害羞又别扭的通讯员的喜爱。这种感情,无关爱情,更像是一种呵护之情。而新娘子本该等待的是即将到来的幸福,却在这个期间见证了通讯员的离去,这是与幸福无关的死亡,一种疼痛。

百合花本是圣母之花,代表着纯洁,天真无邪。这便很像通讯员的灵魂与性情。而那新娘子拥有百合花则是寓意百年好合,百事如意。所以,作者的意图则再明显不过了。但是如今,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像是一场祭奠,一种对消亡的纯洁灵魂的祝福。希望他下辈子能够好好经历一场幸福的爱情,而不是那样孤零零的离去,带着没有经历过美丽爱情的灵魂而去。

的确,不管是行文构思还是作者的写作意图都令人耳目一新。一个从未经历过爱情的纯洁小战士,不是刻意去描写他死亡的悲惨,而是通过美好幸福的意象来加以衬托,这样的文章更让我们能体味个中酸涩。但毕竟少了血腥,多了一份美好,即使是死亡,也不会让我感到的全是过度的压抑。所以,我不得不说,茹志鹃的小说有着别具一格的风致。

这篇小说,虽篇幅不长,却意蕴丰富。此番再读,又是一种独特的精神感受。

《百合花》读书笔记

《百合花》主要讲述的是在文工团工作的“我”被派包扎所工作,团长派一个只有十九岁很腼腆的小通讯员给我带路。因为我是个女同志,一路上都跟我保持着距离。到来包扎所后,我被派出去接被子。我们分头行动,我借到了好几床,他却没有。我就去小通讯员没借到的那家借,后来才知道新媳妇不借的原因。因为那被子是一个新媳妇的嫁妆,被面是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绸缎。新媳妇把被子借给了我,我让小通讯员抱着被子。不小心,出门时小通讯员的衣服被门板上的钉子划破了。新媳妇还没来得及给他补好他就走了。把被子送到包扎所后他就离开了。包扎所缺少人手,新媳妇也来帮忙。战斗开始后,有很多伤员送过来。后来送来了一个伤员,是小通讯员。原来他为了保护同志,自己扑在了手榴弹上。最后,小通讯员不治而亡。新媳妇却如同他还没死一样,低着头,一针一针地缝他衣肩上的破洞,并把那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盖在了他的身上。

读完茹志娟的《百合花》,我被小说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了。虽然描写的是战争年代的故事,但是作者没有对激烈恢弘的战争场面进行描写,而只是对三个人物之间细腻的感情,人物所具有的珍贵品质加以描述。我既被通讯员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品质所震撼,也被新媳妇和“我”对通讯员真挚的情谊所感动。

为什么作者给小说取名为《百合花》?“百合花”这三个字眼在小说中仅出现两次,而且都是做为新媳妇被子上的图案而被提及,可是作者却用“百合花”做为题目。我想可能一方面是因为文章是以一床百合花被子贯穿人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没有借百合花被子这个情节的话,三个人物也许就不会相遇。另一方面,也许白色的百合花象征着纯洁而美好的感情,是小通讯员和新娘的化身,象征着他们如百合花一般纯洁质朴的品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