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街心广场(精选17篇)

游街心广场(精选17篇)

ID:6978745

时间:2023-11-30 06:58:04

上传者:翰墨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活动,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技巧进行创作。以下是小编精选的一些优秀作文片段,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街心广场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教程:

一、复习铺垫。

(出示)口算。

0.37105.6108100。

0.6810351070100。

师:请同学们直接在练习本上写出结果。(学生口算)。

师:我们一起开火车订正答案。

生1:3710=3.7(其它学生判断对错)。

生2:5.610=56。

师:请你说说70100=0.7,你是怎样想的?

生:70除以100也就是把70缩小到它原来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所以等于0.7。

师:计算这6道题,我们是利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呢?

利用了前一课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情境导入。

生2:我还知道了它们的长和宽.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花坛长3米、宽2米;地砖长0.3米、宽0.2米。

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师板书问题)。

生2:街心广场的面积是多少?地砖的'面积是多少?

三、学习新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计算一下:街心广场的占地面积、花坛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并计算)。

生1:街心广场是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3020=600(米2)。

生2:花坛也是长方形所以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32=6(米2)。

师:地板砖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快速地列出算式,不计算。

生:0.30.2。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与前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算式与前两个相比,它是小数乘法。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会计算小数乘法吗?(会)请你们利用我们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想办法计算出0.30.2的积。

学生动笔计算,师巡视。

2、交流计算方法。

生1:我把0.3米变成3分米,0.2米变成2分米,32=6(分米2)。

6分米2=0.06米2所以:0.30.2=0.06(米2)。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3、三个长方形长之间、宽之间、面积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前两个算式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师边说边指算式)。

生1:3与30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2与20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6与600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后两个算式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师边说边指算式)。

生2:0.3与3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2与2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06与6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师:通过两组长方形的长之间的比较,宽之间的比较,面积之间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1:长缩小到原来的1/10,宽缩小到原来的1/10,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再来验证一下。(指着两个算式进行验证)。

师:两个乘数分别缩小到原来的1/10,那么它们的积将缩小到原来的1/100。

4、感知规律。

(出示小黑板)师:请你利用刚才找到的规律,完成课本p43的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汇报计算结果。

生1:43=1240.3=1.20.40.3=0.12。

师:0.40.3=0.12你是怎样想的?

生1:43=12,0.4与4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3与3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12。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第二组。

生2:132=260.132=0.260.130.2=0.026。

师:0.130.2=0.026你是怎样想得?

生2:132=26,0.13与13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0,0.2与2比较,缩小到原来的1/10,所以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0.026。

师:通过计算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请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师巡视)。

生1:我们小组发现,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乘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指着第一组算式,学生说)。

生2:我们小组还发现,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另一个乘数也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0。

(师指着第二组算式,学生说)。

师:你们还有其它发现吗?

生3:我还发现,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加起来,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通过填表一起来验证看一看。

5、得出结论。

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再全班交流表格中的内容。

生1:我发现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加第二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就等于积的小数位数。0+1=1。

师:是不是?(是)。

学生全体都说:1+1=22+0=22+1=3。

师:那你们的意思就是说,(并板书)。

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四、巩固运用。

师:那你们能利用这个规律来做题吗?

做课本p43的练一练第1题。

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师:3.62.4的积需要计算吗?

生:不需要,我们可以用第一栏的积,再数两个乘数共有两位小数,从右向左点数两位点上小数点。

后面3栏就很快写出结果。

师:同学们,在街心广场这一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生:学到了小数乘法。

师:学到小数乘法的什么呢?

生:怎样点积小数点。

师:积的小数点与什么有关呢?(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有关。)。

生:学习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板书课题:《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师:利用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请你帮助淘气解决一个问题吗?完成p43练一练的第2题。

五、全课总结。

街心广场作文

是谁,又站在这个小城的街心。

那棵万年青树旁的石墩。

我知道是你深爱着的情人。

下班了,人人都忙着朝家回去。

而你,是在等谁,总是把眼光定格在拐角的远方。

这个城市的街灯亮起。

那风尘仆仆的男人,总把你的裙底揉碎。

你那蠕动着的嘴唇,在寒风呼啸的夜深。

远远地看去,是那么的荒凉无比。

披着大衣走过你身旁的路人,看到了你穿着丝袜的大腿。

不是红润诱人,而是冷得在发青发紫。

我在怀疑,是不是明日你要急着去见医院的病人。

我知道的故事,是那在念大学的幺妹,在等着和你一样的'人归去。

这个城市的灯火确实很辉煌。

可是在我的心理,你比这个城市还要美丽动人。

高级大饭店里浓浓的酒味。

我知道那些男人的身旁还有美人相随。

ktv里卷起的一圈圈烟圈。

那是在糟蹋别人的血汗钱。

而你。

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去不了那些地方挪用从不偿还的财产。

只能用自己的胴体换取养家糊口的救命钱。

我把双手插在衣兜。

在万家灯火的夜晚走过你的面前。

我看见了你那饱满的胸围。

我想要是你是我最爱的女人。

你那纤细的小腰刚够我的双手合围。

而你,只是这个街心等着别人晚归女人。

而我,也只是这个城市的一个浪子。

在这个被冷空气凝固的夜里。

我只是不小心看了你那绯红色的裙子。

那一瞬间过后,我大步向前。

匆忙地消失在这个繁华的都市。

街心广场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情境图,提供了广场、花坛、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广场、花坛的面积,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从而引起学生对广场、花坛、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索0.3×0.2的结果。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

2、汇报探索过程。

3、小结: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

三、试一试:

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四、填一填:

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五、作业。

完成练一练。

游街心广场五年级作文

佳街心广场位于联通大厦对面。

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街心广场看音乐喷泉,

音乐喷泉旁,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喷泉前面,到了7点半左右,音乐喷泉才开始,音乐一响,中间的水柱直往上冲,耳边听到有人说水喷射得多高呀!我抬头一看,水柱冲得有4、5米高,一阵微风吹来,无意中几滴水滴到了我的嘴里,一直流到了我的心田,使我感到无比清甜。音乐慢慢地弱了下来,中间的水柱小了下来,旁边的小水柱美丽极了!“真像一群漂亮的芭蕾舞演员!”我赞叹道。

在音乐喷泉和人工瀑布之间是一座巨大的雕塑称“生命这树”,它下面是一只大手,中间是一群大人用有力的双手举着小孩,象征着用双手托起新的生命,让希望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街心广场真美!我爱街心广场!

街心广场作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的关系。

2、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

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花坛:长3米宽2米。

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2、教师板书出3个算式:街心广场:(1)30×20=600平方米。

花坛:(2)3×2=6平方米。

地板砖:(3)0.3×0.2=?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礼堂面积和屏幕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2、总结:长与宽都扩大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100倍。缩小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3、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屏幕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了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了100倍。它的积也会缩小100倍。结果是―0.06。

5、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6、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确定积的大小。

三、尝试练习,再探规律。

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第一位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4、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30×20=600(平方米)。

3×2=6(平方米)。

0.3×0.2=0.06(平方米)。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结构比较合理。从整数乘法中找出规律再应用这规律去推算小数乘法的结果。再用直观的方法验证比较好。这一节课的内容同学们都能掌握,但在数小数位数的时候还有错,主要原因有的学生不会数位数。

游街心广场五年级作文

游明珠广场。

游明珠广场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二(3)班吕怿文星期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柯桥明珠广场游玩。广场上的灯光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在花坛中,鲜艳的彩旗迎风飘扬,把广场打扮得十分美丽。广场中央传来优美的音乐,我们沿着台阶往上走,远远望去,有一片水柱冲天而上,和着音乐的节拍忽停忽上,十分壮观!听妈妈说这就是音乐喷泉。看着飞溅的水珠像小精灵般随着音乐欢快的舞动,我也忍不住想跳起舞来。音乐喷泉让热闹的明珠广场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一家人坐在喷泉下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夜景,真是个美好的夜晚啊!

游明珠广场。

《作文:游明珠广场》星期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柯桥明珠广场游玩。广场上的灯光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在花坛中,鲜艳的彩旗迎风飘扬,把广场打扮得十分美丽。广场中央传来优美的音乐,我们沿着台阶往上走,远远望去,有一片水柱冲天而上,和着音乐的节拍忽停忽上,十分壮观!听妈妈说这就是音乐喷泉。看着飞溅的水珠像小精灵般随着音乐欢快的舞动,我也忍不住想跳起舞来。音乐喷泉让热闹的明珠广场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一家人坐在喷泉下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夜景,真是个美好的夜晚啊!《游明珠广场》这篇优秀的“二年级作文”由作文网收集,来源于互联网和会员投稿,仅供参考和学习,请注明出处。

游明珠广场。

星期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去柯桥明珠广场游玩。广场上的灯光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在花坛中,鲜艳的彩旗迎风飘扬,把广场打扮得十分美丽。广场中央传来优美的音乐,我们沿着台阶往上走,远远望去,有一片水柱冲天而上,和着音乐的节拍忽停忽上,十分壮观!听妈妈说这就是音乐喷泉。看着飞溅的水珠像小精灵般随着音乐欢快的舞动,我也忍不住想跳起舞来。音乐喷泉让热闹的明珠广场更加绚丽多彩。我们一家人坐在喷泉下尽情地欣赏这美丽的夜景,真是个美好的夜晚啊!

美丽的明珠广场。

我家在凌海市,那是一个引人注目、令人神往美丽的地方。

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更让人流连往返的地方明珠广场。每逢节日或假日,广场里总是人山人海,游人不断、一片欢声笑语。

今天晚上,我和家人相约,重游明珠广场,一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柔软、轻软、翠绿的草地,顺路前行,大约5分钟的路程,便来到喷泉,垂直的水柱直冲天空,落下的水花被风一吹,如烟、如雾、如尘。有人一边看喷泉、一边说说笑笑、一边议论纷纷、一片欢声笑语。

在不远处,有一颗用柱子顶着的大明珠,它是凌海明珠广场的标志。这里的花五颜六色!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红的像火,一片生机勃勃。

我爱明珠广场!

游天地广场。

游天地广场星期六,爷爷带我去游天地广场。天地广场位于开发区的中心点,分为天广场和地广场。我们从南向北走,首先看见许多灯,有的像一串红,有的像迎春花,还有的像白丁香。有一种灯像两片叶子托着一颗璀璨明珠。草坪上还有一种球形灯,晚上会不断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我们来到了地广场,广场四周有环行台阶,地广场形似碗底,四周有十二根柱子,上面刻着《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大于治水》,《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广场中间有个平台。平台中间是个太极图。四周有许多石球。太极图像天地混沌一片,石球像许多星球,环绕在四周。平台后面是水帘门。地广场四周还有几根柱形的灯和剪成球形的冬青和松树。我们来到天广场,广场四周是草坪,有放射形的小路。小路边上有些长椅,供人们歇息。天广场中央耸立着开发区区标。区标下面有风帆一样的立体造型,代表开发区像大船一样扬帆破浪,胜利出行。天地广场真美,开发区真美。我们要保护蓝天绿水,保持空气清洁。使人们生活更美好,开发区的明天更美丽。

游天地广场。

palign=center游天地广场星期六,爷爷带我去游天地广场。天地广场位于开发区的中心点,分为天广场和地广场。我们从南向北走,首先看见许多灯,有的像一串红,有的像迎春花,还有的像白丁香。有一种灯像两片叶子托着一颗璀璨明珠。草坪上还有一种球形灯,晚上会不断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我们来到了地广场,广场四周有环行台阶,地广场形似碗底,四周有十二根柱子,上面刻着《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大于治水》,《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广场中间有个平台。平台中间是个太极图。四周有许多石球。太极图像天地混沌一片,石球像许多星球,环绕在四周。平台后面是水帘门。地广场四周还有几根柱形的灯和剪成球形的冬青和松树。我们来到天广场,广场四周是草坪,有放射形的小路。小路边上有些长椅,供人们歇息。天广场中央耸立着开发区区标。区标下面有风帆一样的立体造型,代表开发区像大船一样扬帆破浪,胜利出行。天地广场真美,开发区真美。我们要保护蓝天绿水,保持空气清洁。使人们生活更美好,开发区的明天更美丽。

游绍兴博物馆。

《作文:游绍兴博物馆》“你们不要大叫哦,今天我们去参观博物馆!”倪老师风趣地说.“哇!”但班上还是有人大叫起来。顿时我们班就象炸开了锅,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

终于挨到了半上午,大家做好准备一起出发了,外面虽然骄阳似火,但被我们的勇气给抵挡住了,心也早就飞到明珠广场了。

进入博物馆,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雕塑品,大家一下子就围了上去,这只凤凰雕塑品展开着翅膀,两只眼睛注视着前方,好像要腾空飞翔,真的想上去摸一下。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古代的陶瓷,有战国时期的锅盖,清朝时候的碗,虽然这些陶瓷看上去比较粗糙,但却是古代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结晶。博物馆里还收藏着古代的银票,银票看上去已经发黄,年代较为久远,可古代人们就是用这种银票进行着商品交易。博物馆里还珍藏着许多宝贵的东西,看得我们都眼花潦乱。

游东方明珠塔。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了著名的上海。8月20日,我们决定去美丽的东方明珠塔。东方明珠塔坐落在浦东,我们坐着小汽车穿越隧道,隧道就是在江底开辟的一条过江隧道,水在头顶流,车在水下走。汽车两分钟就穿过了宽阔的黄浦江,来到浦东。因为晚上在塔上能俯视全上海的夜景,所以趁白天,我们去了世纪公园和上海科技馆。傍晚,我们就乘地铁来到了东方明珠塔下。

东方明珠塔的全称是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坐落在浦东的陆家嘴,靠近黄浦江,旁边是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上海国际新闻中心,夏日的夕阳,给东方明珠塔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薄纱,广场上的喷泉、绿地、花坛也更加美丽。站在塔下仰望塔顶,要是戴上帽子,连帽子也会掉下来。

走进一层大厅,导游小姐热情地引导我们进了登塔电梯,她用中英文介绍说:“东方明珠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直觉一会儿功夫,每秒7米的高速电梯,就将我们送上了二百六十三高的上球体观光层。我沿窗外向下眺望,五光十色的夜景呈现在眼前,我向浦东望去,灯光不是很多,而向浦西望去,有许多外国人建的古城,是古典的洋式建筑,叫万国建筑群。尤其是钟楼,十分显眼。附近是金茂大厦,这里灯光非常多,好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呢!透过玻璃窗可以鸟瞰夜色中的上海,满眼的灯光说明了上海的繁华,五彩的霓虹闪烁着,将外滩映照得波光闪闪,夜航的游轮像一个小玩具房子,街道上的汽车像成群的蚂蚁在爬行。灯河似的南京路,灯海一片的人民广场,呈现在眼前,我真的太激动了,我沿着环形大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夜上海,大厅里挤满了游客,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又来自全国各省的,上海本市的,还有外国朋友,男女老少,兴致勃勃,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时间不早,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下了塔,我们又坐上渡船去游黄浦江,黄浦江的水拍打着我们的我们的船,激起一层层水波,真好看!到了外滩,回头隔江眺望,东方明珠塔直插云霄,塔身上两个巨大球体,如红宝石闪亮耀眼,真是一个奇特的建筑。我沉醉在友人的夜景中,久久不忍离去。

游街心广场作文

街心广场位于联通大厦对面。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街心广场看音乐喷泉,音乐喷泉旁,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挤到了喷泉前面,到了7点半左右,音乐喷泉才开始,音乐一响,中间的水柱直往上冲,耳边听到有人说水喷射得多高呀!我抬头一看,水柱冲得有4、5米高,一阵微风吹来,无意中几滴水滴到了我的嘴里,一直流到了我的心田,使我感到无比清甜。音乐慢慢地弱了下来,中间的水柱小了下来,旁边的小水柱美丽极了!“真像一群漂亮的芭蕾舞演员!”我赞叹道。在广场的尽头是一帘由五彩灯点缀的人工瀑布,像一块水晶做成的布,又像老寿星那白花花的大胡子,又像一条无比宽大的雨帘……人工瀑布上有几只仙鹤的塑像,“仙鹤”上涂上了五颜六色的颜色,栩栩如生。它们有的像在展翅欲飞;有的昂着头好像在观赏这美丽的星空;有的在下面好像在捕捉食物……在音乐喷泉和人工瀑布之间是一座巨大的雕塑称“生命这树”,它下面是一只大手,中间是一群大人用有力的双手举着小孩,象征着用双手托起新的生命,让希望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街心广场真美!我爱街心广场!

-->。

游街心广场五年级作文

阳光柔和、微风吹拂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人民广场。那里虽然风景迷人,但是更让我入迷的还是那翠绿的柳条,在微风的吹拂下像新疆小姑娘的辫子让湖水为“她洗头”。我拿着新买的照相机对着那优美的风景给妈妈来了个景与人的图片。

蝴蝶又不甘示弱了,在我身边飞来飞去表示“她”也十分迷人。那蝴蝶停到柳叶上,摆了个造型让我拍,“咔嚓”一声,我还真把“她”拍了下来。

我又来到了喇叭花从边给喇叭花也照了一张风景图……。

照了这么多相我还真不知道再照写什么了。突然,一阵微风吹过,里面夹杂着淡淡的.清香,我不由自主的嗅着这股清香来到了一棵树前,睁眼一看,是桂花呀!那清香纯净疏淡,而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十分让人喜爱。

接着,我们又去了固城湖。只见那湖水通向天边,好似与天相连,一艘艘船停在岸边让我目不暇接。我们最后从其他地方伴随着微风回家了。

秋游街心公园作文

十月五日,我们作文班的同学在杜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杏林路的街心公园。在这里,我们观赏了美丽的秋景,我还认识了很多树。

一进入街心公园,我们就看到了杏树和丁香树。和丁香树相比,杏树显得较为高大。杏树有主干,它的叶子有的已经变黄了,还有一部分叶子黄中带红,看上去非常美丽。虽然杏树已经有几片叶子落了,但落得不多,它还是显得很茂盛。丁香树是从根部分枝的,所以比杏树矮得多。它的叶子是心形的,顶部的叶子有些发红,有的甚至已经变成了紫色,看上去很鲜艳。

看过杏树,我们沿着地砖铺成的.小路向西走,又看到了榆叶梅和松树。记得在春天时,榆叶梅开花了,淡粉色的花缀满枝头,非常漂亮。那时我只知道赏花,还真没有仔细观察过它的整体形状。今天细细看来,才发现榆叶梅并没有主干,它是从根部开始分枝的。小道两边还有一些松树,它的叶子是针形的。松树不怕严寒,现在依然是绿色。到了冬天,它也不会落叶,而且不会改变颜色。

看过松树,我们又向前走,便看到了杨树和柳树。杨树和柳树都很高大,老师说它们能长到二三十米呢!它们的树干都很粗,直径可达五六十厘米。不一样的是,杨树枝是像上生长的,叶子介于卵形和心形之间,叶长九厘米左右,宽约六厘米左右。而柳树的长枝伸向四周,短枝极其纤细柔软,低垂与地面。它的叶子狭长,长约十厘米左右,宽约一厘米,而且叶的边缘有细密的锯齿。

这次秋游,我既观赏了秋景,又认识了很多树,真是一举两得。我觉得街心公园的秋天非常美丽,我喜欢街心公园的秋天!

游街心广场五年级作文

-->

南昌的夏天真热啊!我们每天都呆在空调房间里不敢出去,真是郁闷。有天傍晚,舅舅突然对我说,如果我能在7点钟前完成地理作业,他就带我去秋水广场看音乐喷泉。我一听高兴极了,赶在7点前做完了作业。

秋水广场离舅舅家有点远,我们打了个的士过去。

今晚喷泉的第一曲音乐是《走向新时代》。泉水像一群刚刚出浴的仙女,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那可真是壮观啊!到了歌声的最高潮,只见一个高高的水柱直扑云霄,就像孙悟空变长的金箍棒一样。水柱保持了数十秒才猛地跌下,溅起的水花竞有数米高。我们朝喷泉拍了很多照片,然后骑一辆可以坐4个人的单车在附近溜达。后来,我们发现一个可以看喷泉的好位置,只是会打湿衣服――泉水像淘气的小孩,时不时地跳到我们身上来。很多游客的.衣服都被打湿了,可是没有一个人退却,似乎都在享受泉水带来的清凉。在《青藏高原》那一曲时,泉水随着激昂的音乐蹦到了最高点,大概有三十层楼那么高。水柱上投映着彩色的灯光,仿佛一排排巨大的荧光棒,非常壮观。

我觉得这次游玩很愉快,而且收获真不少。

(指导老师:杨海燕)。

编辑絮语:

写游记,一般要把“路线”以及“景观”写清楚,让读者有陪着你一起在游览的感觉――换句话说,就是要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由于本文重点只写了音乐喷泉与文化长廊两个点,并不复杂,因而“路线”比较清晰,那么“景观”是否也给人一目了然之感呢?先看音乐喷泉部分,作者显然并没有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喷泉图,只有一些零散的“点”。而文化长廊这部分,作者虽然交待了很多事物,却也没有形成画面感,这是因为作者的描述是粗线条的,显得笼统。本文的文字相当简洁,叙述也颇有条理,如果观察能再全面、细致一点,就更好了。

街心广场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小数的面积模型,探索简单的小数的乘法计算方法,理解算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探索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

明确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学情简析与常见问题:

学生在学习“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之前,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算理,这为学习该内容奠定了基础.但小数乘小数,学生也能理解其算理,但计算出结果后,小数点的位数应放在哪个位置上合适,是学生常拿不准的问题,也是该课应该重点关注的.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目标课件页码。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

0.86×10。

3.5÷100。

你会计算上面的算式吗?能说说理由吗?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小数的乘法.学生回顾知识后回答.

0.86×10就是把0.8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3.5÷100就是把3.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习激活原有认知,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

1、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情境图.通过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由已知信息,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根据以上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吗?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你能告诉我求面积需要注意什么吗?

请分别求出图中各部分的面积.

2、汇报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30×20=600。

3×2=6。

0.3×0.2=0.06。

师生总结积和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观察思考后回答: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中心花坛长3米,宽2米。

广场上的地砖长0.3米,宽0.2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顾反思.

学生独立计算.

首先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再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全班同学分享.

观察乘数和积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厘清小数乘小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离不开小数乘法.

三、课末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总结回顾形成知识体系.巩固教学重点.

板书设计:

30×20=600。

3×2=6。

0.3×0.2=0.06。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数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另一个数也扩大1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积就扩大100倍(或缩小到原来的1/100)。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练一练的第1————4题。

选做:练一练的第5题。

小数乘法《街心广场》教学反思

开学已经将近2个星期,转眼小数乘法已落实完毕。对于这个内容在往年的教学中学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错误,如列竖式时由于受小数加减法的影响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小数点,同时也就造成了积里的小数点位置的混乱。我们习惯把学生的错误归因于“粗心”,或者说学生没有理解“按照整数的乘法进行计算”,因此课后苦口婆心地解释“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结果收效甚微。

有了前车之鉴,这学期的教学特别关注这一点,(但也没想出什么号招)出乎意料的是学生的作业中几乎没有出现往年的各种错误现象。仔细想来主要在于:首先从开始教师就比较注重让学生说计算的过程,说出“先把它看成积乘几得几,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要使积不变,小数点要‘回移’几位”,将整数乘得的积一并说出。其次在例题教学完整演示完毕,教师明确指出,右边板书的是计算的思考过程,如果每道题都这样写出来既费时又费纸,可以将思考过程融合在小数的乘法竖式中,“这时我们对待小数点是‘视而不见’”,同时及时板书,再次在学生练习、板演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细节的评价――不仅让学生说出“先看成几乘积得几-------”,同时特意指出学生点小数点的时机。如积石23.4,有的学生是先写4再小数点,接着3和2,有的学生先写出整数的积234,然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让学生观察比较两者的不同,并讨论正确的书写顺序。最后,还有一点事教师不像往年急于归纳计算方法,而是根据学生的表达“缩小了多少倍――扩大多少倍”逐步向“小数点移动多少位”过渡,开始大部分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小数点的移动确定积里的小数点位置,到练习一时教师才提出“有没有更快的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方法”,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很容易发现因数的小树位数与积得小数位数的关系。

看来有效和无效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大的教学环节,而源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处理。

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小组活动:探索0。3×0。2的结果。

2、汇报探索过程。

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

三、试一试:

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四、填一填:

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五、作业。

完成练一练。

小数乘法《街心广场》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前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但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状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状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

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

把小数看成整数乘法计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竖式下直接写出得数(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应对这种学生作业状况,我对我的课堂教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1、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状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能够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齐,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状况下,就应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就应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握好学生计算关打好基础,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潜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4、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状况,但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加强学生口算潜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间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加强学生口算的速度,对提高学生计算的潜力必须会帮忙。

2、重视学生的作业习惯培养。我把学生在明白算理后出现的错误,都简单的归罪于“马虎”,其实加强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习惯不但能一改学生“马虎”的毛病,它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忙。它体此刻我们平日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中,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励。

3、指导错题改正。学生在计算出错后,我往往让学生立刻去订正。其实可不用急于一时,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忙找出错误,也可透过学生自查来发现错误。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还觉得自己思想不够解放,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影响着新课标、新理念的实施。相信此次反思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有所帮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小数乘法中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了解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教材是通过计算三种大小不同的面积,以如何计算地板砖面积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在比较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中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过程,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又因为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只对于小部分学生来说,会有一些难度,因此,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先通过小数点搬家情境感知并进行猜想,再通过操作验证,从故事中提取数学问题,自己总结归纳出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力求做到“先学后教,强化训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一堂课下来,反思教学,有成功的收获,也有遗憾的思索。

成功之处:

第一、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在学生计算0.3×0.2时,我并没有简单的直接告诉学生的计算方法,而是不断提示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否用以前所学过的方法来试算这个算式。可以通过单位换算,将米化成分米,小数就变成整数,再用整数乘法来计算得出面积是6平方分米,合计是0.06平方米。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二、是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启发学生质疑“当乘数发生变化时,相应的算式的积会有什么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当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另一个乘数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时,他们的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然后再运用此规律,进一步得出0.3×0.2的积是多少。在这一过程中,我注重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而此时的我也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身份参与其中,不断地去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时,我也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先让其自己尝试去做,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从中规范其语言,然后,再给学生一组题目,让其以前一组题目为基础,放手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做法,最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整体汇报,真正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教、扶、放”的过程。

遗憾与不足:

第一、在请学生动笔算一算广场、花坛的面积时,广场面积30×20和花坛面积3×2不必动笔算,直接口算就可以,由此引出地砖的面积0.3×0.2与以前所学算式有什么不同时直接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效果会更好。而我去紧抓着学生不放,带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我即定的目标,浪费了许多时间。

第二、学生通过填一填,总结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不独立出现,而借助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即上一题的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规律,并提炼出来。

第三、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不够妥当。当孩子提出与本课相关的质疑时,我有意识去解决处理,但因为年轻经验少,所以,对问题本质的把握并不到位,所以,帮学生分析时未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第四、导语指向性不明确。在二次教研课中,我在引导学生对提炼出来的规律进行巩固练习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刚才我们运用了转化、推理等方法解决了小数乘小数的问题,现在,我们就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道问题”,其实,我的问题只是针对上面经推理发现的规律进行运用,因为指向性不明确,所以,导致孩子讲题的思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改进措施:

第一、针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牵着学生走的行为进行调整,学生有能力完成的题,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代替他们或带着他们去完成,而应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在调整学案后,我将求广场面积、花坛面积这部分内容放给孩子独立完成,再整体汇报,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效果很好。

第二、在遵循教材的同时,要学会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我引导学生填表格,是想清晰地显示积与乘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为让更多的孩子能清晰地得出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方法。而调整学案后,让孩子在充分做试一试的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进行观察,不但能扎实地完成上面内容,而且学生也能容易的发现方法。

第三、要充分挖掘教材、研读教参。把本课所学内容和相关涉及内容准备充分,也只有这样,孩子在课堂中无论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也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从容应对。

第四、教师的语言规范。可以说,教师的导语、过渡语、小结语都对孩子的学习起着导向性作用,所以,教师课堂中没说出的一句话都要是经过锤炼的,而不能信口开河,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走到即定的目标。

我的困惑:

预习:学生预先自学要讲授的功课要到什么份上。

总之,在教学中,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的,我会努力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如果有一定的困难,我就创造条件让他们合作探索。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

《街心广场》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情景设计时,让学生们观察背景图。根据图上所给的数学信息,很顺利地提出了问题,并且较为轻松地算出了街心广场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花坛的面积(3×2=6平方米)。这是对以前的整数乘法进行知识整理。而面对算每块瓷砖的面积0.3×0.2=?时,却遇到了认知冲突。然后让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且提示着:是不是可以把新知转化成就知来推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活动中,通过巡视我可喜的看到孩子们讨论的场面。有的小组先进行单位换算;有的小组先把小数扩大,按照整数去算,然后再把得数缩小相应的倍数;还有的竖式计算等等。最后在课堂汇报过程中,进行引导归纳总结,孩子们能很快的整理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0.3×0.2也用二三得六,然后第一个乘数一位小数,第二个乘数一位小数,积应该是两位小数,所以应该是0.06。经过讲解与练习,学生可以说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几组这样的练习后,孩子们就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街心广场教学方案

本节课是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我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

在情景设计时,让学生们观察背景图。根据图上所给的数学信息,很顺利地提出了问题,并且较为轻松地算出了街心广场的面积(30×20=600平方米)、花坛的面积(3×2=6平方米)。这是对以前的整数乘法进行知识整理。而面对算每块瓷砖的面积0.3×0.2=?时,却遇到了认知冲突。然后让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且提示着:是不是可以把新知转化成就知来推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小组讨论活动中,通过巡视我可喜的看到孩子们讨论的场面。有的小组先进行单位换算;有的小组先把小数扩大,按照整数去算,然后再把得数缩小相应的倍数;还有的竖式计算等等。最后在课堂汇报过程中,进行引导归纳总结,孩子们能很快的整理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0.3×0.2也用二三得六,然后第一个乘数一位小数,第二个乘数一位小数,积应该是两位小数,所以应该是0.06。经过讲解与练习,学生可以说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几组这样的练习后,孩子们就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