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初中(优秀20篇)

我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初中(优秀20篇)

ID:6989290

时间:2023-11-30 09:31:09

上传者:翰墨 我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初中(优秀20篇)

作文的结尾要给人以思考和启示,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读者以满意的收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看看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魅力和观点独特性来打动读者的。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作文

我热爱作文,尽管它是对于许多小朋友来说是个苦恼的字眼。但我还是热爱作文,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作文给我带来了许多的乐趣。

我酷爱读书,是只的小书虫。我爱读书还得归功于妈妈。幼年时,每晚入睡前,母亲总为我讲几个童话故事。

渐渐地,我对这些故事有了一些体会:我时常会为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而高兴,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满了怜悯,为白雪公主有这样七个默默守护她的朋友而开心;也曾梦想着能像灰姑娘一样变成美丽高贵的公主。慢慢地,我能自己读故事书了。入学后,我认识了不少字,便不再满足于这满是图画的小人书了。现在,我已能够读名著了。像外国名著:《简。爱》、《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居里夫人传》。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史记》,还有四大名著我都已经看过了。因此我知道了很多的中外名人,也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读书的感受不发泄出来怎么行呢?所以作文就成了我最好的发泄方法。每当我看书有体会的时候就写下来,积少成多。有几篇作文还获了奖。我写作文的激情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我和父母之间的故事作文

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每天发生很多的趣事,就像你将一块巧克力放进嘴里虽然嚼化了但它那香浓可口的味道值得你细细地品味。其中有一件趣事令我记忆犹新久久不能忘怀。

暑假的'一天吃完午饭后,我的爸爸睡觉,我的妈妈出门,我在家看电视。

我看着电视觉得很无聊,于是我想出了一个有趣又好玩的游戏。

我先给爸爸上了一个14:00的闹钟,我把电视关上,把电脑打开去百度里面查脑筋急转弯。到了14:00,爸爸醒了,妈妈也回来了,我问爸爸妈妈陪我玩游戏可以吗?他们说可以我们玩什么呢,于是我提议脑筋急转弯比赛正是开始。爸爸妈妈热烈地鼓起掌。

比赛开始了,爸爸妈妈像个学生似坐在椅子上,我则像个小老师来回渡步,思考了一会儿,对妈妈说:“请听题船在哪里最安全?妈妈想了一下,我知道了,“船在沙滩上。”答对了!我向妈妈竖起了大拇指,妈妈就像打了胜仗的将军,好高兴。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作文

我每次写作文,为了找素材,都会亲身体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文写出后,再仔仔细细地修改,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出来了!

例如:有一次我为了写一篇老师布置的作文: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抓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回到家我认真观察妈妈前些天从外婆家抱来的“白雪”。

打完预防针,我就把刚发生的这些事,故事情节稍作修改,汇成了一篇作文——《猫》。而这篇真情实感的作文不仅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还在校刊上发表了,别提我心里有多开心啦!

我们写作文前一定要多思考,写出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是最好的作文。

我和父母之间的故事作文

感动,时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我们可能为英雄事迹而感动,也可能为动物的一些举动而感动。把我打动的是父母给的爱。

我自幼体弱多病。记得在小时候,我曾经多次发烧,但是没有一场能与这一场发烧相提并论,我从这场病看出了父母对我深深的爱。在我6岁的时候,在夜间时我发烧了。爸爸妈妈起床,为我泡药,为我量体温。爸爸一手摸着我的额头,一手拍打着我的背,嘴里还念着:“琳琳乖,琳琳棒,琳琳是一个乖宝宝。”第二天太阳慢慢接近我的窗户。妈妈又量了一次体温,说:“烧还没退怎么办?”爸爸说:“还能怎么办,送医院吧!”

父母的爱让我今生难望。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初中作文

说起我和书的故事,最初的记忆是幼儿园的时候,那时我还不能独立阅读只有文字没有图画的书,都是妈妈读给我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学以后,认识了许多字,自己也能看书了,我一篇篇地看,觉得书里的故事比妈妈讲得还有趣,还精彩。从此,书就像磁铁一样吸引这我,我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可不读。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说话,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读书是快乐的,让我哈哈大笑,有时让我感到悲伤。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也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书里,有些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孔融让梨》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像故事中的小孔融那样,从小就养成谦让的好习惯。《愚公移山》《铁杵磨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丑小鸭》等。他们那些顽强不屈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古人云:“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因此,我的妈妈给我也买了好多书。如:成语故事,童话和神话故事、好词好句;和一些著名的课外读物等等。同学们,读书伴着大家成长,让我们读书吧!多读书,读好书,去挖掘这座无尽的宝藏!

我和父母之间的故事作文

我们的大家庭有四口人:妈妈、爸爸、我、妹妹,我们生活得很快乐。在这个家庭里,总少不了方方面面的事情,其中最难忘的是“煎饼事件”。

事情是这样的,初一下学期,那一次学校举行义卖活动,每班都有一个展位,老师再三叮嘱我们准备好义卖的东西拿来学校买,争取拿第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的下午,我们班的同学来我家帮忙。因为材料准备不充分,我便和妹妹骑车去买。我们把东西买回了家,只见妈妈从冰箱里不紧不慢地拿出一袋面粉,还拿了一个盆子,首先把鸡蛋打碎了,放进盆里,接着就是把面粉倒进去,还烧了开水。我急急忙忙地拿着水杯,往盆里倒热水,倒到一定的程度时,妈妈赶紧说:“够了,够了。”我很纳闷,心里想:难道这倒水还讲究多少?妈妈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说:“放多了热水,面粉会稀;放少了,又有一部分不能溶解,这样就不能揉好面团,也就不能做好薄饼,更别说煎饼了。”我恍然大悟。待妈妈搅拌均匀后,从砧板上拿一把早就切好的葱碎粒,就如天女散花一般撒在面粉和鸡蛋混合的混合物上。我问:“为何要撒葱末?”这时,爸爸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站在身后说:“这样是为了让煎饼更香,味道更好啊!”我点点头说:“原来是这样。”

待妈妈搅拌完了之后,充当小二的我便打开煤气炉。妈妈先用勺子放了一些油下去,待油加热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达到一定的火候),就开始做煎饼啦。看到妈妈娴熟的动作,我心里想:做煎饼也是一门技术活,也有很多学问在里面啊。“行了!”妈妈用锅铲铲起煎饼,放到盘子里,看着那香喷喷的煎饼,我忍不住想马上就品尝,刚伸出手去抓,妈妈就拍了一下我的手,说:“急什么,再等等,还太热了,会烫着手的!”妈妈煎了一会儿,就到老爸大显身手。唉,有几个煎焦了一点。我实在等不急了,就想动手了,看着那金灿灿的煎饼,都快刺得我睁不开眼睛了,馋得我口水直流,再加上那绿油油的葱,恰似是黄花丛中一点绿。我实在忍不住就拿了一块吃了起来,哇,太好吃了!

见此情景,妹妹也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进厨房,大家都加入到吃煎饼的行列。我笑了起来,对爸爸妈妈竖起了大拇指。我的同学也对我爸妈刮目相看。这次的煎饼拿到学校后,在义卖会上一下就卖光了,老师对我们大家大加赞赏!

我和父母的那些事,一箩筐,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爱我的家,更爱我的爸妈!

我和动物之间的故事作文

动物虽然是动物,但动物和人之间也会有亲切的感情。就说我阿姨家买来的小狗吧。

阿姨家的那只小狗很漂亮,是一只母的。它身上的毛是黑色的,就像一张黑色的小地毯一样,耳边还有一根白花花的毛,就好比人戴上了耳环。

小狗很聪明,也很贪玩。记得有一天,我正和它玩的时候,在房间里的妈妈就对着我喊道:“你先准备一下,等一会儿就过去洗一个澡!“我听了,便回答:”哦,我知道了。“说完就去房间换衣服,我走到浴室时,脚边突然有些软软的,很舒服。我低头一看,原来是小狗跟着我进来了!我心想:要不然带上小狗吧,反正它又不给我捣乱。我抱起小狗,把它放在座位上,自己开始洗澡。我先打开水龙头,试了试水温,把水放到盆里。我转头看了看小狗,只见它正竖直着身体,两只眼睛呆呆的望着我。哇,小狗难道是在看我的洗澡程序?我心里想着。

洗完澡后,我走出了浴室,却没带小狗出来。过了一会,我想去浴室里看小狗在干什么。结果,我刚推开门,眼前的景象就令我大吃一惊!只见小狗正在装满水的盆子里游着它独创的”正宗狗刨“,它的身上还满是棉花似的泡沫。我走到它旁边,用手搓了一下小狗身上的泡沫,然后又用喷头给小狗冲了一下。我觉得小狗这么聪明,是应该鼓励它的,于是就关门走了。我到外面去写作业,突然,阿姨发出了叫声:”这……这小狗它怎么自己洗澡?“我马上跑了过去,小狗它仍然还是在自己游泳,身上还是泡沫。我顿时哭笑不的,心想:小狗也太贪玩了,一连快一个小时了,还在给自己乱洗澡呀!

看,这就是我和动物的故事。小狗是多么的聪明,它的贪玩也是那么的有个性。这只小狗给我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越来越喜欢这只小狗了!

我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初中作文

轻吮着日月的精华,与星相伴,浅浅地品尝着杯中的芬芳。拂过的风与酒香缠绕,与父母一同把酒问天,月色中酝酿出别样的情与味。

我总爱沉溺在葡萄酒的清甜与它被时间斟出的酒味之中,自小便情系于此。儿时的我是藏在外公酒柜里的小酒仙,如今却仅仅钟情于爸妈藏在床底下自酿的葡萄酒。一年复一年,父母对葡萄酒的酿制却从未间断过,只因我一句简单的“好喝”。

我喜欢那几个装满葡萄的淡紫色的酒罐。那几个酒罐是父母给我上的人生第一课。还记得初次酿酒时我的激动,合罐后的我更是掩不住焦急,那时母亲笑着告诉我:人生如酒,只有在漫长的酝酿之后才能流露出芳泽。在第二次酿酒时,我便多了几分耐心。而在那时,父亲又告诉我另一道理:人生如酒,只有经过精心准备与处理才能够得到充分酝酿。我在母亲沉淀的第一壶酒之下,又多加了几抹佐料,做事又多了一份沉稳,心灵又多了几缕光泽。

酒罐的颜色在几日后变得深沉,还伴着幽幽的酒香飘出,我却嗅出了其中掺杂的丝丝情味。对于我而言,正是因为这份情的渲染,才能在最后飘出甘醇的酒香。

过冬了,天气开始渐渐转寒,那时候葡萄酒也该解封拿出来品尝了。我目光灼灼地看着渐渐满上的高脚杯。酒香四溢,而我眼中唯能看到的便只有父母那含笑的眼睛中掩不住的宠溺。我仅浅尝了三口,酒杯便立刻被父亲抽去了。当我把幽怨的眼神飘送过去时,母亲一句“万物如酒,浅尝即可”便让我瞬间焉了下来。父亲尔后复又把酒杯推了过来,看着我不解的眼神,道:万事如敬酒,必分好坏。

那时候我还不能理解这两句话,偶尔还嘟着嘴在心底犯着小嘀咕,埋怨他们小气。直到后来熬过了青春期,从叛逆而又可笑的路口中走出,才知道这两句话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世界里是多么的重要。玩闹之中,这两句话在耳边回荡,使心不断变得谨慎而又理智。

漫漫岁月流转,酒罐中的酒越酿越纯,酒香越斟越浓。而我如今才真正明白,我才是父母精心酿造的那壶酒,这些年他们艰辛的哺育教导,只是一场沉淀与酝酿,只为待我启封之时,迎来生命激情的真正喷薄与迸发!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作文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人都是顺着这个阶梯不停地往上走,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物,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我也不例外。

近来,我发现了一本非常喜爱的'书,我下课看,睡觉前看,坐车也看。这书叫什么名字?它为什么这么吸引我呢?你们是不是很好奇?这本书的名字就叫《故宫里的大怪兽》。

故宫相信很多人都去过,但怪兽,你们见过吗?这本书里怪兽和神仙可多了,有行什、天马、菊花仙子……而我最喜欢书中的天马,它开了一家“天马出租车”车行,刚开始,它经营得很困难。有一次,大家合起伙来骗它,搞得车行损失惨重,但是天马没有放弃,它主动上门,挨家挨户看是否有需要出租车的。刚开始那些动物还以为是普通的地上走的马车,所以都兴趣不大,拒绝了天马的邀请。可有一个小动物,它坐了天马的出租车后感到很开心,原来这可不是一般的出租车啊,而是在天上飞的车。它感觉好神奇,于是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最后天马的生意起死回生,越来越好,坐它的出租车还要预约。从天马身上,我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

书里面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主人公李小雨和白猫梨花。李小雨是一个乐于助人、机智聪明的小女孩,在所有人都合伙欺骗天马时,只有李小雨在帮它,她让我看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而梨花呢?它是一只很八卦的猫。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它都要打听,它还自己开了个专栏,叫《故宫怪兽谈》,专门写故宫里怪兽们的各种事情,故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它都知道。

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

我的父亲就是做豆腐的,人称“豆腐匠”。

在我们家乡,起得最早的是鸡,鸡叫几遍后,太阳才慢慢地升起来,日出而作的人们才陆陆续续地离开温暖的被窝开始一天的劳作,而在我们家,起得最早的永远是我的父亲。为了赶上人们早上做菜,为了有时间白天出去叫卖,做豆腐的永远要半夜就起来,等到鸡醒了开始叫时,他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等到我们起来时,院子里已经飘满了豆腐的馨香,一些买豆腐的人已经来光顾了。

人们看到的是又干又薄的,金黄喷香的干豆腐,而从黄豆变成豆腐的复杂而辛劳的过程,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人们的梦乡中进行的。父亲的工作永远是寂寞的,陪伴他的永远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和那头围着磨道转的忠实的毛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的正常的生物钟,梦乡中的被窝对人的诱惑不次于美酒佳肴。我偶尔几次有事起早,母亲叫了好几遍,都不愿意起来,那热乎乎的火炕,温暖的被窝,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而我的父亲从二十几岁起,直到现在年近半百,每天都是半夜就起床,此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了。

能起早,对做豆腐的人是第一个考验,如果经受不住这个考验,就没有资格做豆腐匠了。其实这样还远远不够,除了起早之外,做豆腐这个活的单调、劳累也是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磨豆浆,煮豆浆,过包。所以要把这三个活算一道工序,是因为这三项是同时进行的。一边是一盘石磨,一头毛驴在不停地围着磨道跑,随着磨盘飞转,乳白色的豆浆汩汩流出。另一边一口特号的用来熬豆浆的大锅,锅旁边一口大缸,上边挂着由一个粗大的十字架吊起的用细纱布做的用来过滤出豆渣的豆腐包。这时父亲要同时照顾到三个方面,那边磨盘上的豆子少了要及时添上,磨盘下面的盛豆浆的桶满了要及时提起来倒入锅中。这边要看着那口大锅,没开时要加火,开了要即时撤火,掌握火候是很关键的,火小了,锅开的慢,浪费时间,火大了,就要糊锅,这样会影响干豆腐的味道。熬好了豆浆要一瓢瓢地舀到豆腐包上过包,豆浆滤到大缸里,渣滓多了,就要用沉重的豆腐夹子用力夹,以便把浆汁滤尽,再把渣滓舀出来留作喂猪的饲料。这时的父亲像娴熟的架子鼓的鼓手,锣、鼓、镲一起来一样,添黄豆,提浆子,熬浆子,舀浆子,过浆子,倒渣滓,演出了一出热闹的豆腐交响曲。这段交响曲要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曲终了,父亲早已经是筋疲力尽,腰酸背痛了。然后是往浆子里点卤水,把豆浆变成豆腐脑,这是个技术活,不用什么体力,父亲可以借此喘息一下。然后还有很多烦琐的活,才能做出豆腐来。

做豆腐的艰难还不止于此,豆腐坊的劳动环境的恶劣,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无论冬夏,豆腐坊总是蒸汽的世界,那口熬浆子的大锅放出滚滚的蒸汽,把不大的豆腐坊变成了桑拿浴室,爸爸就天天在那里洗桑拿了,汗水和蒸汽水混到一起,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夏天还是好的,尽管夏天的闷热潮湿让一般人受不了,但也就是热,就是大汗淋漓罢了,湿透了的单衣换起来也很容易,到了冬天,就更遭罪了。黑龙江的冬天,滴水成冰,人们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裤,但干起活来身上会出不少的汗,再加上豆腐坊里的滚滚热气熏着,爸爸的棉衣很快就湿透了,然而等煮完浆子过完包,屋里就会突然冷下来,再时而出去干点啥,衣服的外面很快就冻成一个壳,这时父亲就像穿了一身盔甲,只有身体的热量去把冰融化,可想而知,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啊。尽管父亲的工作都是在半夜三更完成的,多在我的梦乡里,但由于天长日久,我总有机会看到父亲的劳作,父亲在豆腐坊忙碌的身影至今还时时在脑海浮现,其中最难忘记的就是父亲穿着冰冻的盔甲走路的情景。那是严冬的一天,我感冒了,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了一会早早就醒了,于是我好奇地想出去看看父亲做豆腐,刚一出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袭来,是寒冷的西北风,我打了一个冷战,一轮圆月洒下清冷的光,稀疏的星星,在寒风中眨着眼睛。我刚刚走到豆腐坊门口,就看见父亲出来干什么,我就看父亲走路的样子很特别,胳膊腿都很僵硬,走路时还刷刷的响,我就赶紧上前去摸爸爸的衣服,才知道外面结了一层冰,里面都是湿的,我说这衣服这么湿外面都冻冰了,多凉啊,还不赶紧换一件啊!父亲笑了,天天这样,哪能换得过来啊,再说也没有时间换,这里离不开人,这样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凉了。他赶紧催促我,你来干啥啊,天这么冷,快回屋里去吧。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冷的打寒战,父亲穿着湿透了,外面还冻着冰的衣服该怎么样呢,我不知不觉的流出了眼泪。

这样的单调、腻烦、劳累艰苦的活计,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父亲就这样从刚结婚时二十几岁的英俊的青年坚持到现在年近半百,他几十年的美好岁月都交给了豆腐,至今乐此不疲。当然,豆腐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已经成长起来的女儿。父亲钟爱着他的豆腐,更爱他的女儿,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特别是考上大学时,父亲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我喜爱豆腐,更敬爱我的父亲,我不能像他那样做出美味的豆腐,但我要像他那样的执着、坚韧。

我和父母之间的误会作文

一会儿,原本晴朗的天空一下子把脸阴了下来,一刹那间,乌云布满了天空,雷轰动而响亮。“刷“的一声,倾盆大雨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雨水打在窗户上,在家做作业的我听到响声后,连忙跑出来,心想:糟了,妈妈忘带雨伞了,肯定会被淋成落汤鸡的。妈妈身上还带着病,万一感冒了,那就不好了。焦急之下,我鼻子一酸,眼泪像失控一样滚落下来。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门打开了。妈妈湿淋淋地站在门口,看见我哭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我:“你哭什么呀!不就是下雨吗,至于把你吓成这样吗?“我见妈妈误会了我,我连忙解释道;“我……我……不是……的……“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打断了我的话,气冲冲地说:“你还敢狡辩!下雨是常有的事,又不是没有见过,哭什么哭,瞧你那熊样。“唉!真是百口莫辩啊!一气之下,我就写了这篇作文。

几天之后,妈妈居然向我道了个歉,妈妈说:“对不起,女儿前几天,妈妈误以为你因为下雨害怕才哭的,没想到你却是因为担心妈妈感冒了,所以才……女儿,妈妈误会你了,请你原谅。“说完,泪水就如流水般涌了出来。原来,妈妈在检查我作业的时侯,无意间发现了我写的那篇作文。

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

花花绿绿的瓶子,让正在自行车上疾驰的妈妈迅速地停下脚步,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啪”的一声,所有的图案便全变得模糊不清,易拉罐在妈妈的脚下被踩成一个压缩的柿饼。妈妈弯腰喜滋滋地捡起来,满脸春风地将它扔进自行车的前货框里。

妈妈的这套动作完成得如此娴熟,让我不得不怀疑她每天练习的频率。越是这样想着,就让我越是大为恼火,不曾指望有一位在人前人后“金光闪耀”的妈妈,但我也不愿意让人指着自己的背影悄悄嘲讽我有一位“捡废品”的妈妈啊!

渐渐地不和妈妈上街,不和妈妈走在一起,住在妈妈为我搭建的安乐窝里我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易拉罐的声音永远消失在耳膜之外了。

没有想到,我会再一次与它相遇。

十八岁那年,远在另一个城市求学的我突然遭遇“麻疹”的侵袭,高达四十二度的体温让我心电图失控,口吐鲜血,两眼几乎失明。躺在病床上,死神离我仅一步之遥。我喃喃地叫着:“妈妈,妈妈,你送我去北京医治吧。”对生命的渴求,让我想要死死地拽住她的双手,不舍得松开。等坐了几天火车的妈妈匆匆赶到医院,踉跄着跃入视野的时候,我已经脱离了危险期,妈妈抓住我的双手,深深地放在怀里:“孩子,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就是砸锅卖铁,我也送你去最好的医院,治好你的病啊!”

我几乎是一个箭步冲到妈妈的面前,抓起她的口袋,狠狠地将那个“烂柿饼”掏了出来,愤恨地扔到地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捡这玩意!”

一个废旧的易拉罐送到废品收购站是五分钱一个,妈妈平均每天能捡二十个易拉罐,一个月三十元钱,那几乎是妈妈一个月的生活费。

妈妈一个人开着一个豆腐作坊,凌晨两点起来磨制豆腐,四百元钱的月收入。那个钱是不能随意花费的,四百元,那是当年的我,一个学子的普通开销。

四年学习,妈妈没有买一件新衣,不忍奢侈地多吃一餐肉,仅仅将散落在大街各个角落的易拉罐随意地捡起,卑微地生活着。

知道这一切,我已经大学毕业了……。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作文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非常赞同这一句话。是啊,人类只有多读书才会鬐步。我就是一个颇爱读书的少年,我和书之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那一天,刚好是我的生日,可我自己还不知道。早上,我去小伙伴家玩,看见伙伴有一本《水浒传》,非常好,那里面把梁山上的好汉都写得气度不凡,尤其把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人的本领更写得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回来,我就吵着让妈妈给我也买《水浒传》,可是妈妈却说:“买什么买?还没识几个字就开始炫耀自己了!”平时只要我要买书,妈妈高兴都来不及,可今天却……我感到莫名其妙。

我被妈妈拒绝后,心里很还是滋味,就独自一人去商场散步。来到商场,我一个人独自走在花园旁,走着走着,我心里就好受了点。忽然我看见了妈妈的身影,我嚦了一声,她扭过头一看,也没说什么,就匆匆地走了。我刚平静下来的心情又紧张起来,埋怨妈妈不好。这一天,我玩了很久才回家。

回到家里,晚饭已经做好了,妈妈叫我,我也没管。我来到饭桌旁,看见一个我最爱吃的巧克力蛋糕,还有一个很大的礼物盒。我沉着脸说:“今天又不是我的生日,你买蛋糕干什么?”妈妈笑着说:“笨蛋,今天不是你的生日,难道是我和你爸的?”我一算,“哎,是我的!”我尖叫了起来。这下我又是乐了,连忙打开礼物盒,看什么礼物。“哇!”我又是尖叫了一声,原来就是一本我想要的《水浒传》,还是注音版的,还有精美的插图。妈妈说:“在前一个星期,我和你爸就想在你生日那天送你什么礼物好呢。再可不能和往年一样,送你玩具了,这回要送点对你学习有用的。”“是的。”爸爸随口应和着。妈妈接着说:“直到今天,你提醒了我们,我们之所以那样回答,只是为了给你一个惊喜,没想到你误会了。”我说:“这惊喜太厉害了,我简直都要快疯了。”说完,全家爆笑,我们欢欢喜喜地吃完了晚饭。

虽然这已经是很久的事了,但我现在仍记忆犹新。虽然那本书已经旧了,但我还是要保留它,我相信它给我的知识和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简评:本文具体谈了自己和一本书之间的故事,写得太有真情实感了!你爸妈是有心人,你更是一个有心人噢!(辅导教师:雷有科)。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作文

书,从四岁开始就和我结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上幼儿园时,我就已经可以背几十首古诗、讲故事了。上了小学,我对看书的欲望越来越大,家中书柜里的书已经不能满足我了。

今年的暑假,我在书店里看到了许多好看的书,于是,我要求妈妈每天都送我到书店里看书。我手里只要捧着一本书,便会手不释卷地读起来,一看就两三个小时。我一看到书,就会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人,所有的烦恼通通抛在了脑后。一次,我真在书店里看一本冒险小说,看着看着就入了迷,大概看了1个多小时,才发觉自己的腰都酸了。伸了伸腰,正准备继续看时,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咦?妈妈,您是什么时候来的?我怎么不知道?”我满脸疑问。可妈妈却笑了笑说:“妈妈我早就来了!只是你不知道,瞧你看得那么认真,才没有发现的。”就这样,不管是什么天气,我都会到书店看书,暑假的两个月里,我都是在书的王国里度过的。

我爱看书,小说、诗歌、科普、童话我都看,看了这些书后,我的作文不断提高,真是应了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啊!我崇拜杨红樱阿姨和冰心奶奶,她们都能写出人们喜爱的书。

书,是我们的挚友,也是一位良师,它们无声地传授知识,使我们的知识增长,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

我和父母之间的误会作文

一天,妈妈要出去买菜,叫我照顾一岁的表弟,于是我一边看家,一边照顾我的表弟。

啊,我现在正在抱着我的表弟看电视呢!哗哗,他就拉了一泡尿在我的裤子上,我感到非常的恶心,我就把我的表弟放在沙发上,我去洗手间换一下裤子,换完之后,我一出来,看见家里乱糟糟的,所有东西像长了脚似的,走到了地上。我一看表第,他还在那张着口笑呢!我一想,肯定是表弟弄的,于是,我打了他一下,他就哭了,我慌了神,于是我抱起表弟,一边哄她,一边把地上的东西放回原处。

吱吱吱,一阵用钥匙开门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妈妈走了进来,二话不说,拿了个衣架追着我打,最后,妈妈还是打了我,我感到非常委屈,明明是表弟弄的,为什么要打我。

过了几天,是妈妈的生日了,我给妈妈花了张贺卡,并在上面写起了那件事,我把这张贺卡放在了妈妈的床头。我便去玩了,晚上回来了,我惊喜的发现我的床头下有一个礼物。我跑去看,原来是妈妈给我的。上面写了:“晓敏,我误会你了,这有一份礼物,你收下吧。我打开礼物盒,发现是一个包包,跟妈妈的一模一样,只是比妈妈的小了点。

顿时,我感到一股暖意在上升……。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

小学aoueom作文。

一天,我认认真真地写完了作业,就去看我的成语故事。

你猜我看了什么故事,我看的是八仙过海,下面我就给你们讲讲吧!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去赴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途径东海,只见巨浪汹涌。八位神仙分别把自己的拐杖、花篮、箫、拍板、纸驴、鼓投到海里,站在上面,披波斩浪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我看得入了迷,竟然忘了时间,妈妈到书房来催我,我一看钟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

我喜欢我的书,因为书可以送给我许许多多的知识。

指导教师崔梅茹。

小学aoueom作文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作文

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书教会我做人的道理,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一直以书为友,看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还不怎么喜欢看书,也不认识多少字,妈妈为了让我喜欢上看书每天晚上睡觉前给我讲故事,让我懂得书中的乐趣,让我喜欢上书。

上了二年级我渐渐喜欢上了书,我可以自己拿书开始阅读了,我尝试的读有着拼音的书,不会的字就拼拼音。

到了四年级的我已经是一个“读书老手”了。我看书的速度明显提高了,基本上可以一天看一本。我们班图书角上图书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去学校图书馆的次数也频繁了。假期里,我还会一头钻进大的图书馆,去借阅自己喜欢的书,我现在差不多已经拜读了海淀图书馆儿童书室一半以上的书。在图书馆里,拥有自己的一小块“领地”,坐下来,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静静地看一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上了五级,我对书及更加爱不释手了,每天的作业做完了,就以最快的速度冲进房间打开书,到睡觉的时候,妈妈叫了几遍了我还是不肯放下书,可是妈妈一走,我就开启灯继续看。

现在六年级了,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是一有时间就拿起书来看吴晨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等等让我百看不厌。

从刚开始到现在我不知道我读了多少本书,书帮我丰富了我的大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我和偶像之间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当然我也有,我和他的认识在一部电视剧,他在剧里我在剧外,他是演戏人我是看戏人,他的戏使我折服,从小到大我来没有怎么崇拜过一个人。他在剧里把他所饰演的角色的每一个表情都演得是那么的到位,演得那么的逼真,就好像剧里的那个角色就是他自己一般,他就像是与剧里的那个人重合了一般,不应该说他把剧里的那个人演得更活了更有人的感觉了,不在是一部小说或者一部电视剧里虚拟的人物了,不在那么的死板了,就好像这个人真实的活在我们身边。他的戏好像有魔力一般,总是会让人在不知道之间就把自己当成了剧里的人物一样,他是我的偶像,因为他工作的认真对待。他是我的偶像,因为他在家的慈父。他是我的偶像,因为他总是令人如沐春风。他就是他我的偶像,他没有华丽丽的外表但是他有一颗如赤子一般的心,他善良。

我和书之间的故事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记得高尔基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也是我的。

座右铭。

也正因为这句话,使我爱上了读书,使我获得了更多知识,使我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自作聪明的我利用小夜灯(由于我十分怕黑,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插小夜灯)那点微弱的灯光,来照亮我的书本……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的眼睛就像熊猫一样黑。

与父母之间的小故事

花花绿绿的瓶子,让正在自行车上疾驰的妈妈迅速地停下脚步,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啪”的一声,所有的图案便全变得模糊不清,易拉罐在妈妈的脚下被踩成一个压缩的柿饼。妈妈弯腰喜滋滋地捡起来,满脸春风地将它扔进自行车的前货框里。

妈妈的这套动作完成得如此娴熟,让我不得不怀疑她每天练习的频率。越是这样想着,就让我越是大为恼火,不曾指望有一位在人前人后“金光闪耀”的妈妈,但我也不愿意让人指着自己的背影悄悄嘲讽我有一位“捡废品”的妈妈啊!

渐渐地不和妈妈上街,不和妈妈走在一起,住在妈妈为我搭建的安乐窝里我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易拉罐的声音永远消失在耳膜之外了。

没有想到,我会再一次与它相遇。

十八岁那年,远在另一个城市求学的我突然遭遇“麻疹”的侵袭,高达四十二度的体温让我心电图失控,口吐鲜血,两眼几乎失明。躺在病床上,死神离我仅一步之遥。我喃喃地叫着:“妈妈,妈妈,你送我去北京医治吧。”对。

生命。

的渴求,让我想要死死地拽住她的双手,不舍得松开。等坐了几天火车的妈妈匆匆赶到医院,踉跄着跃入视野的时候,我已经脱离了危险期,妈妈抓住我的双手,深深地放在怀里:“孩子,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就是砸锅卖铁,我也送你去最好的医院,治好你的病啊!”

我几乎是一个箭步冲到妈妈的面前,抓起她的口袋,狠狠地将那个“烂柿饼”掏了出来,愤恨地扔到地上:“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捡这玩意!”

一个废旧的易拉罐送到废品收购站是五分钱一个,妈妈平均每天能捡二十个易拉罐,一个月三十元钱,那几乎是妈妈一个月的生活费。

妈妈一个人开着一个豆腐作坊,凌晨两点起来磨制豆腐,四百元钱的月收入。那个钱是不能随意花费的,四百元,那是当年的我,一个学子的普通开销。

四年。

学习。

妈妈没有买一件新衣不忍奢侈地多吃一餐肉仅仅将散落在大街各个角落的易拉罐随意地捡起卑微地生活着。

知道这一切,我已经大学毕业了……。

我快三十一了,刚买了房子。有了新房后,相恋六年的女友终于和我商定了婚期。说来惭愧,买房的钱绝大部分是女友家出的,她本来态度一直很强硬,说等我挣到买房的钱后才跟我结婚。前不久在她父母的资助下,我们终于成了有房一族。

婚期定好后,女友和我商量,说是要请我的母亲来参加我们的婚礼,我没吱声。

不是我不孝顺,我和母亲实在是亲热不起来。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二十九岁时才有了我。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三天两头上医院,记忆中每次母亲背着我去看病时都会跟父亲争吵,原因就是父亲将存在罐子里的钱拿去买酒喝了,母亲没钱给我看病。次数多了,两个人慢慢由争吵变成了打架,最后母亲提出离婚,父亲当场答应了。

我那时是一心想跟着母亲的,但半个月后,母亲突然不争我了,收拾了几件衣服,回外婆家去了。不久后,父亲出门打工,将我带在身边,母亲和那个小山村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在我二十岁参加工作后的第四年,父亲因为嗜酒如命,得了胃癌,我花光了所有的钱也没能留住他的命。

我原本不指望父母亲能给我留点什么,父亲走了,母亲没消息,我也不打算去打扰她的生活。可是两个月前的一天,素不相识的舅舅给我打了个电话,说他陪母亲来城里的人民医院看病,叫我无论如何都要去见见她。我来到人民医院,到了约定地点,见到了陌生的舅舅和完全没有印象的母亲,我完全张不开嘴,母亲倒是没有流露出陌生感,见到我又激动又惊讶。

她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声音非常沙哑。舅舅告诉我,母亲嗓子不好,她一直不当回事,这次严重了,才来城里看。舅舅几次张嘴还想说什么,但被母亲制止了。我猜想他是想让我这个做儿子的给点钱看病,所以也没有深问。我客客气气地请两位老人吃了一顿饭,和他们聊了会儿天,送他们回去了。从舅舅口中我知道母亲和父亲离婚后,一直待在外公外婆身边,没有再嫁。

回家后,我将这件事给女友讲了,并推说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出席我们的婚礼,可女友一声不吭,陷入了沉思。我以为她心里动摇了请母亲来的念头,赶紧趁机劝说道:“参加婚礼的客人见我突然冒出个又老又土的娘,一定很惊讶,到时候我的脸往哪里放?再说她从来没有尽过抚养我的义务,为什么我一有喜事她就出来了?”我的话刚说完,女友就生气了,拿出电话非逼我立马打给母亲,当着她的面邀请母亲来。我被逼无奈,只得打了。电话是舅舅接的,我请他转告母亲我的邀请,舅舅很激动,一口答应了,说我婚礼前一天,他会亲自把母亲送过来。

晚上我又接到了母亲的电话,她很激动,在电话那头沙哑着声音跟我说,她很高兴我能邀请她参加我的婚礼,但是她不能来了,上次来城里因为晕车,回家后很多天都不舒服。我心里暗自高兴,一口答应下来,并打算不将这个消息告诉女友。

很快,我们订好了酒店,安排好了一切。离婚期只有两天了,女友布置好了新房,并将客房也铺上了崭新的被褥,说这间屋子让婆婆住,我闷着不吭声。第二天,女友早早催我去车站接人,我这才一拍脑袋说我忘记了,母亲曾经打电话说怕晕车来不了。

女友显然对我很不满意,硬拉着我要去老家将母亲接来,我觉得女友不可理喻,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最后女友的话给了我当头一棒:“你知道咱们买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不是我妈给的,是你妈偷偷塞给我的!她不想让你知道!我不肯收,她都快跪下来哭着求我了。我当时就想了,不管你们以前有什么恩怨,你是他唯一的儿子,她老人家一辈子只有这么一件大喜事,说什么也得请她来参加!以后让她跟我们一起住,我们养她!”

我惊呆了,问这是怎么回事。女友告诉我,半年前,母亲找到我女友,亲手将一张存有二十万元钱的存折给了她,说这是做母亲应该为儿子付出的。母亲还说她知道我女友和我相恋六年了,是个可靠的女孩,怕我不要她的钱,这才找到女友,嘱咐女友先拿去买房,别让我知道。

在婚礼前一天,我和女友一起回到了多年未回去过的小山村,找到了舅舅家。舅舅很开心,赶紧拉着我俩进屋,他朝屋里喊了几声,却不见我母亲出来,舅舅说:“刚才还在呢,一定是知道你们来了就躲起来了!你们先坐吧,我去找找看!”

我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见了我要躲起来,带着疑问等了很久后,舅舅独自一人回来了。他说母亲是存了心不让我们找到,不知道躲哪里去了。我疑惑地问舅舅为什么,舅舅点燃一支烟,坐下来对我们讲了母亲的事。

母亲没文化,还有点迷信。当年她和父亲争我的时候,到街上的算命先生那里为我算了一卦。当时算命先生说,母亲是属虎的,我属羊,我跟母亲在一起,是羊入虎口,相克;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就是最好的证明。母亲这才知道自己是罪魁祸首,她便不再和父亲争我,惊恐地收拾包袱离我而去。

后来她托人千方百计地打听我的消息,得知她离开后我没病没痛,这下更相信算命先生的话了。母亲成天待在家里,因为思念我而号啕大哭,她声音清脆、嗓门儿极好,哭得外公外婆心里跟猫抓似的。外公给她介绍对象,她不理不睬只顾哭,终于激怒了外公,说她成天跟哭丧似的,人家哭丧还能挣钱,她一直哭只会给家里带来霉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母亲第二天竟然去了村里的丧葬礼仪队,做了一名职业的哭丧者。或许是母亲思念我太深,或许是觉得自己命苦,母亲每次哭丧都伤心欲绝。她的哭声感染了亡者家属,大家也跟着哭起来。慢慢地,母亲竟然成了山村里小有名气的哭丧者,她也因此有了比较丰厚的收入。在这些年里,母亲因为用嗓过度得了咽喉炎,嗓音又沙又破,舅舅就劝她别干了,说她的钱足够养老了。

上次母亲生病去医院拿不出钱,舅舅这才知道她将钱全部拿给我买房了,他约我出来,想让我知道事情的真相,但被母亲阻止了。

我想着母亲身穿丧服哭倒在别人灵前,不由得悲从中来,我想,我一定得等到我的母亲,让她参加我的婚礼。

掌灯时分,母亲悄悄回来了。一进门她就压低嗓音问舅舅我们是不是走了,我和女友从里屋出来,母亲显然吃了一惊。我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叫了声娘,哽咽着对她说:“娘啊,没有您,我到哪里去拜高堂?”

母亲慌乱地摆手,说她去会给我们带来晦气。我们左劝右劝,迷信的母亲就是不听,眼见无果,我硬着心肠说:“那好吧,你不来,我们婚也不结了,回去后就将房子卖了,把钱还给你养老。”

母亲急了,沙哑着嗓子说:“儿子,你是不是觉得那钱也晦气?那钱我是冲过喜的,哭一家所得的钱,拿到一家办喜事的人家去换,就能冲喜。为了那些钱,我这二十多年不知道跑破了多少双鞋,你可不能不要!”

母亲的话让我心如刀绞。在我和女友的。

坚持。

下,母亲终于同意连夜和我们一起回城。

第二天,婚礼如期举行。拜高堂的时候,母亲穿了件枣红的外套,脸上洋溢着。

幸福。

的笑容,我和妻子朝她三鞠躬时,她喜极而泣。我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了小时候在老家听过的一首《哭娘》:

抬头看我娘,脸已黄,发已苍。娘这一辈子,不喝辣,不吃香,不穿好衣裳,心思全在儿身上。

大喜的日子,我想忍住眼泪,却不知不觉间泪已成行。

我的父亲就是做豆腐的,人称“豆腐匠”。

在我们家乡,起得最早的是鸡,鸡叫几遍后,太阳才慢慢地升起来,日出而作的人们才陆陆续续地离开温暖的被窝开始一天的劳作,而在我们家,起得最早的永远是我的父亲。为了赶上人们早上做菜,为了有。

时间。

白天出去叫卖,做豆腐的永远要半夜就起来,等到鸡醒了开始叫时,他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等到我们起来时,院子里已经飘满了豆腐的馨香,一些买豆腐的人已经来光顾了。

人们看到的是又干又薄的,金黄喷香的干豆腐,而从黄豆变成豆腐的复杂而辛劳的过程,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人们的梦乡中进行的。父亲的工作永远是寂寞的,陪伴他的永远是天上的星星、月亮和那头围着磨道转的忠实的毛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的正常的生物钟,梦乡中的被窝对人的诱惑不次于美酒佳肴。我偶尔几次有事起早,母亲叫了好几遍,都不愿意起来,那热乎乎的火炕,温暖的被窝,好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而我的父亲从二十几岁起,直到现在年近半百,每天都是半夜就起床,此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了。

能起早,对做豆腐的人是第一个考验,如果经受不住这个考验,就没有资格做豆腐匠了。其实这样还远远不够,除了起早之外,做豆腐这个活的单调、劳累也是一般人忍受不了的。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磨豆浆,煮豆浆,过包。所以要把这三个活算一道工序,是因为这三项是同时进行的。一边是一盘石磨,一头毛驴在不停地围着磨道跑,随着磨盘飞转,乳白色的豆浆汩汩流出。另一边一口特号的用来熬豆浆的大锅,锅旁边一口大缸,上边挂着由一个粗大的十字架吊起的用细纱布做的用来过滤出豆渣的豆腐包。这时父亲要同时照顾到三个方面,那边磨盘上的豆子少了要及时添上,磨盘下面的盛豆浆的桶满了要及时提起来倒入锅中。这边要看着那口大锅,没开时要加火,开了要即时撤火,掌握火候是很关键的,火小了,锅开的慢,浪费时间,火大了,就要糊锅,这样会影响干豆腐的味道。熬好了豆浆要一瓢瓢地舀到豆腐包上过包,豆浆滤到大缸里,渣滓多了,就要用沉重的豆腐夹子用力夹,以便把浆汁滤尽,再把渣滓舀出来留作喂猪的饲料。这时的父亲像娴熟的架子鼓的鼓手,锣、鼓、镲一起来一样,添黄豆,提浆子,熬浆子,舀浆子,过浆子,倒渣滓,演出了一出热闹的豆腐交响曲。这段交响曲要持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一曲终了,父亲早已经是筋疲力尽,腰酸背痛了。然后是往浆子里点卤水,把豆浆变成豆腐脑,这是个技术活,不用什么体力,父亲可以借此喘息一下。然后还有很多烦琐的活,才能做出豆腐来。

做豆腐的艰难还不止于此,豆腐坊的劳动环境的恶劣,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无论冬夏,豆腐坊总是蒸汽的世界,那口熬浆子的大锅放出滚滚的蒸汽,把不大的豆腐坊变成了桑拿浴室,爸爸就天天在那里洗桑拿了,汗水和蒸汽水混到一起,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夏天还是好的,尽管夏天的闷热潮湿让一般人受不了,但也就是热,就是大汗淋漓罢了,湿透了的单衣换起来也很容易,到了冬天,就更遭罪了。黑龙江的冬天,滴水成冰,人们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棉裤,但干起活来身上会出不少的汗,再加上豆腐坊里的滚滚热气熏着,爸爸的棉衣很快就湿透了,然而等煮完浆子过完包,屋里就会突然冷下来,再时而出去干点啥,衣服的外面很快就冻成一个壳,这时父亲就像穿了一身盔甲,只有身体的热量去把冰融化,可想而知,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啊。尽管父亲的工作都是在半夜三更完成的,多在我的梦乡里,但由于天长日久,我总有机会看到父亲的劳作,父亲在豆腐坊忙碌的身影至今还时时在脑海浮现,其中最难忘记的就是父亲穿着冰冻的盔甲走路的情景。那是严冬的一天,我感冒了,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了一会早早就醒了,于是我好奇地想出去看看父亲做豆腐,刚一出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袭来,是寒冷的西北风,我打了一个冷战,一轮圆月洒下清冷的光,稀疏的星星,在寒风中眨着眼睛。我刚刚走到豆腐坊门口,就看见父亲出来干什么,我就看父亲走路的样子很特别,胳膊腿都很僵硬,走路时还刷刷的响,我就赶紧上前去摸爸爸的衣服,才知道外面结了一层冰,里面都是湿的,我说这衣服这么湿外面都冻冰了,多凉啊,还不赶紧换一件啊!父亲笑了,天天这样,哪能换得过来啊,再说也没有时间换,这里离不开人,这样习惯了,也就不觉得凉了。他赶紧催促我,你来干啥啊,天这么冷,快回屋里去吧。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还冷的打寒战,父亲穿着湿透了,外面还冻着冰的衣服该怎么样呢,我不知不觉的流出了眼泪。

这样的单调、腻烦、劳累艰苦的活计,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周而复始,父亲就这样从刚结婚时二十几岁的英俊的青年坚持到现在年近半百,他几十年的美好岁月都交给了豆腐,至今乐此不疲。当然,豆腐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已经成长起来的女儿。父亲钟爱着他的豆腐,更爱他的女儿,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特别是考上大学时,父亲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我喜爱豆腐,更敬爱我的父亲,我不能像他那样做出美味的豆腐,但我要像他那样的执着、坚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