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参考(实用18篇)

大班教案参考(实用18篇)

ID:7028385

时间:2023-12-05 06:07:02

上传者:雁落霞

在编写大班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以达到教学目标。这些大班教案范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学科的教学要点和难点。

i大班教案参考

1、讨论出行安全,了解幼儿前期经验。

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出行时在安全方面应注意什么呢?

2、通过不同的方法,丰富幼儿乘车安全知识观看情景剧,找出错误的做法,初步了解乘车安全知识。

你们看看刚才的那个小朋友遇到什么危险?

谁能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观看图书《走路乘车都安全》了解,进一步加深乘车安全知识的印象。

书中告诉我们什么是你们刚才没有想到看到的?

进行情景表演,巩固已学经验。

谁想来试一试看看你们是不是文明安全小乘客?

小结:我们出门乘车的时候,遵守秩序顺序上下车、还不要在车里随意走动、公交车停稳后再下车、下车前要观看后面情况。

3、通过讨论和观看图书的方法,丰富幼儿走路安全知识。

讨论:我们步行到达时候应注意什么呢?通过路口时注意什么?黄灯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吗?

观看图书进一步了解过马路时应注意的安全知识。

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进行情景表演,巩固已学经验。

小结:一定要等车停稳后才可通过,人行横道右边更安全、过马路时要举手示意、路灯也要小心。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你们觉得有用吗?我相信爸爸妈妈也不是很清楚,回家可以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i大班教案参考

环节一:教师出示新家的蓝图,提出今天活动的要求。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此环节起到引题并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作用。)。

环节二:教师介绍装修的材料,提出装修的要求。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进行分组操作。

铺地砖:按照蓝白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围围墙:按照炮弹颜色及节数规律排序。

做彩链:根据纸条长短、宽窄、颜色的不同有规律串彩链。

种树:按照树的形状、高矮不同规律排序。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同层次的幼儿可以选择不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便于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在幼儿的自主操作、同伴间的探索交流和师生的共同小结的活动中,重点目标的第一层次得以解决。)。

环节三:出示三张递增、递减规律排序的卡片,(卡片1: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卡片2: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卡片3: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然后幼儿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操作等方法解决了重难点目标,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

环节四:欣赏黑白序列,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鼓励幼儿设计运用已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

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这一环节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设计表述等方法,使活动的重难点目标得以突破提升。

大班《花》教案参考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物体转动的经验,并引导幼儿发现转动形成圆的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好奇和探索的愿望。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i大班教案参考

在假期里,许多孩子们去了国外旅行,回来后纷纷谈论自己旅行的.见闻,并在谈论中引发了对班集体出游的向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们开展了《宝贝去哪儿》的主题活动。《纲要》的健康领域明确指出:与家庭配合,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行路时要走人行横道靠路边行走,乘车时不把头、臂伸出车窗外。根据纲要的提示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这次健康课《走路乘车都安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l的教案大班参考

1、教师敲鼓,引导幼儿探索节奏。

幼儿:小鼓。

师敲节奏:××/×××/。

师:小鼓是怎样唱歌的?

幼儿:咚咚的唱歌。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和小鼓一起唱歌。节奏:×××/×××/(师边敲边演示一遍)。

师:你们还想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小鼓一起唱歌?(教师选择两至三位幼儿的意见进行以下节奏的练习)。

××××/×××/××××/×××/;

××××/×××/××××/×××/;

×××/××/×××/××/(此部分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灵活增减)。

2、个别幼儿敲鼓,集体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谁也想来做个小鼓手,有节奏地敲出好听的歌曲?(教师请两名幼儿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来学学看!

(此环节主要运用了探索法和游戏法,通过敲鼓游戏,引导幼儿探索节奏,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鼓声的不同节奏和强弱变化,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大班教案范文参考

目标:

1.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欢乐情绪。

2.能初步根据经验选择大小不一样的碗、勺等餐具。

3.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揪泥条,以准备“饭菜”。

准备:

1.幼儿已多次欣赏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一样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

3.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

过程:

1.萌发参加活动的进取情绪。

(1)边欣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

(2)回忆自我在家和谁一齐吃饭。

开饭啦,在家里我们和谁一齐吃饭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2.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作准备。

(1)观察餐垫。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垫,今日谁和我们一齐吃饭。

(2)观察碗。

吃饭时我们用什么盛饭盛菜。

那里有这么多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碗的不一样颜色,并以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

3.自由选餐具,体验一一对应。

(1)幼儿为爸爸妈妈和宝宝选择碗。

爸爸妈妈和宝宝饿了,要吃饭了,我们为他们每人准备一只碗吧。

(教师观察幼儿选择的情景,并提示幼儿将碗对应地摆放在餐垫上。)。

(2)交流选择、摆放的经验,并作调整。

你给爸爸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妈妈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宝宝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一共选了几只碗它们一样大吗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幼儿自选勺子,并对应地摆在碗里。

吃饭时除了碗还要什么三个人吃饭需要几把勺子。

4.自主选择材料做“饭菜”。

(1)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纸片、纸条等材料做“饭菜”。

(2)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及制作情景,鼓励幼儿尝试选用不一样的材料做多种“饭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和爸爸妈妈宝宝交流,学说:“某某,我请你吃……”

5.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结束活动。

草的教案大班参考

1、师演示实验:先在瓶子里放一团雪白的棉花代表肺,然后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放进瓶子。(由于实验时间较少,可在课前先做一组实验)(1min)。

2、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幼儿猜测实验结果。(可在黑板上悬挂幼儿的猜测结果)(2mins)。

3、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师幼一起讨论吸烟的危害。(3mins)。

4、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讲讲吸烟是如何危害我们的身体的。(请幼儿到台前仔细观察实验所呈现的结果现象)(4mins)。

5、观看视频一:400支烟的危害(6mins)。

6、观看视频二:健康肺与吸烟肺的呼吸效果对比(2mins)。

7、教师总结吸烟的危害:香烟里含有很多对身体有毒的物质,比如尼古丁、焦油等。长期吸烟可能引发肺癌、口腔癌或喉癌、食道癌、膀胱癌、心脏病等严重的疾病,这些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可能引发死亡。(2mins)。

l的教案大班参考

1、热爱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体会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在活动中能友好地与同伴分工合作,并大胆地与人交往。

3、善于捕捉周围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并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大胆地表现。

4、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吆喝的特点,并能自己创编吆喝。

大班教案模板参考

1。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31页,鼓励幼儿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的故事。

2。启发幼儿仿编故事,提问:小蚂蚁想上天去旅行,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3。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蚂蚁的基本形象特征、上天的方法以及画面背景。

(1)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画蚂蚁的基本方法,提问:蚂蚁是什么样子的/蚂蚁的头上有什么?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体下面有几条腿?(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

(2)引导幼儿表现蚂蚁是借助什么材料上天的,上天后,天空中有什么?地面上有什么?

4。提出绘画要求。

(1)蚂蚁要清晰,不要画得太小。

(2)在画面下方画出地面上的事物,在画面的中间和上面要画出天空中的背景。

(3)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5。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进行简单地指导。

6。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蚂蚁飞上天》,并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说说小蚂蚁是怎样飞上天的。

7。教师对幼儿的想象画进行简单地评价,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草的教案大班参考

1、教师出示各类蔬菜的图片,向导幼儿了解蔬菜的名称。

2、教师豫备的六道菜肴,相识蔬菜的感召。

1.向导幼儿了解蔬菜名称、教师介绍制造行动措施等(可用幻灯片铺示制造入程)。

2.提问:人们为什么要吃蔬菜呢?能不能光吃荤菜不吃蔬菜?

3、分类摆放菜肴。

向导幼儿依照菜肴的制造行动措施来分类:将菜肴按凉拌菜、炒菜、汤,分类摆放在餐桌上。

4、参与咀嚼蔬菜自助餐。

1.相识一些自助餐的礼仪。如:用共用的勺子盛菜,吃几何、盛几何,不浪掷等。

2.幼儿拿好自己的餐具,自选菜肴咀嚼,在快乐的空气中入一步激起幼儿马糊蔬菜的深嗜。重要向导幼儿咀嚼更多品种的蔬菜,互相鉴赏、咀嚼同一种蔬菜的不同制造方法。

5、小结。

1.介绍自己吃了哪几样蔬菜,是什么味道的?

2.有没有同一种蔬菜有不同的做法的?

3.小结:各种蔬菜有不同的味道,同一种蔬菜还可以由不同的吃法。多吃蔬菜可以让咱们的身段更健康。

改动情由:本次活动蓝本是请每一位幼儿都自己从家中带一道菜肴来,推敲到是国庆后的第一天,一些家长或者许会忘掉,所以我以及保育员一块儿豫备了几道大略的菜肴,如:凉拌黄瓜等,这样既能铺开活动,也让幼儿活动中初步体味自助餐的爱好。

草的教案大班参考

1.蔬菜有不同的味道以及多种制造行动措施,晓得多吃蔬菜有利健康。

2.能用语言较明白较着地介绍菜肴的名称、特性。

3.体验与火伴共同分享吃蔬菜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大班说课教案参考

1、观看手影视频引入课题。

2、借助手指游戏做好铺垫。

(1)教师边朗诵边手形表演;。

(2)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变变》的手指游戏。

二、基本部分。

1、课件欣赏“手形彩绘”,引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师:森林里要举行一场动物表演会,看看都有谁来了?

小结:同一个手形可以想象、彩绘出不同的动物。

师:你能用不同的手形摆出孔雀来吗?(幼儿尝试)。

小结:原来同一种动物,我们还可以摆出不同的手形。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这些小动物是怎么用手变出来的?(请幼儿讨论绘画步骤)。

小结:手变出手形后,再添画上漂亮的颜色、花纹、眼睛,这就是漂亮的手形彩绘。

2、教师现场示范,帮助幼儿了解作画步骤。

(1)老师边彩绘孔雀,边讲解彩绘步骤。

(2)欣赏幼儿作品,丰富想象,积累经验。

3、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幼儿自主创作不同的手形彩绘,教师指导。

4、同伴相互欣赏,说说创作内容。

(1)请幼儿互相看一看别人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的作品。

(2)教师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点评1-2名幼儿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1、大胆展示自我。

动物表演会开始了,幼儿在舞台上随音乐大胆展示自己独特的手形彩绘。

2、现场发起倡议。

提问:你为什么要画孔雀?你会怎样对待小动物呢?你想对台下的老师说什么?

小结:保护动物、爱我家园。

草的教案大班参考

1.活动前幼儿在家以及父母磋议共同制造一道菜,并参与买菜、择菜、洗菜、烧菜的制造全入程。

2.每一人一套餐具:碗、筷子、共用的勺子多少好多。

3.各种常见蔬菜的图片,多媒体。

4.教师供给菜肴,有:喷鼻菇青菜,青菜粉丝汤,凉拌黄瓜等。

l的教案大班参考

1、老师出示冰糖葫芦,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老师示范简单的吆喝,让幼儿进行判断这样的吆喝好听吗?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创编吆喝,并进行个别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向客人老师吆喝冰糖葫芦。

4、请幼儿说自己吆喝冰糖葫芦的过程,让客人老师给出评价。(由一名客人老师到幼儿面前根据刚才幼儿吆喝的情况,总结幼儿吆喝的缺点,比如声音要大一点,语言要更生动,语言应更丰富,将你的东西说得更好,让别人一听就想买。)。

5、老师小结:吆喝是生意人在出售商品时,对自己的商品的一种宣传,目的是把自己的商品说得棒棒的,让自己的商品卖出去。

大班说课教案参考

1、利用手掌、手指的形态,变换出不同的手形。

2、了解手形彩绘这一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

3、运用色彩大胆尝试创意不同的手形彩绘,体验创作的乐趣。

4、懂得保护动物,爱我家园。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草的教案大班参考

吸烟对人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危害性,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可能引发肺癌、口腔癌或喉癌、食道癌、膀胱癌、心脏病等。有调查显示,吸烟家庭16岁以下的儿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烟家庭为多;5岁以下儿童,在不吸烟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状,而吸烟家庭却有44。5%患呼吸道症状。据统计,孕妇被动吸烟的婴儿致畸率明显增高。

吸烟害己害人,应该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禁烟,从娃娃抓起。

草的教案大班参考

1、使幼儿知道吸烟以及二手烟对身体和环境的危害。

2、帮助幼儿树立远离烟草、保护环境的意识,鼓励幼儿向身边的人宣传戒烟。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大班撇的教案参考

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歌曲,初步熟悉旋律和歌词内容。

教师可引导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歌曲里唱的谁?有几只猴子?他们发生了什么?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的前三段内容。

(1)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前三段的歌词内容。

教师可进行提问:三只猴子在干什么?后来怎么了?妈妈怎么了?叫他们干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边指图片边唱出这部分歌词,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歌词。

(2)看图片初步完整跟唱歌曲前三段,重点掌握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3)幼儿自己看图片歌唱(可请个别幼儿上台边指图片边演唱)。

(4)边玩游戏边唱歌,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教师和幼儿玩手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掌握歌词。

引导幼儿用左手的三个手指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拟猴子按节奏跳。念到第二小节“有一只”和“摔了”时,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中的一个手指,表示这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依次类推。

请三名幼儿扮演猴子,其他幼儿伴唱。当唱到第二小节“有一只”和“摔了”时,在其中一只“猴子”头上贴一个“包”。

3、结合图片学唱歌曲第四段内容。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现在床上怎么样了,猴子们到哪去了。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演唱歌曲第四段,幼儿跟唱2~3遍。

4、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用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内容。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分别扮演三只猴子,边唱边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2)全体幼儿扮演“猴子”与教师一起游戏。可随机把歌词唱为“一群猴子在床上跳,猴子们的头上摔了一个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