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热门16篇)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热门16篇)

ID:7059757

时间:2023-12-06 09:56:39

上传者:文锋

教案模板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步骤等要素,以帮助教师有序地进行教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案模板范文,适用于不同年级和学科。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老师在讲“顶峰歼敌”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砸敌人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像五壮士一样进入了“阵地”,学生深深被五壮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通过“顶峰敌”的影片回顾又让学生品读好词段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三、自主释疑,合作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老师多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如运用学法合作探究英勇跳崖部分,老师先让学生初读并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在学完本段后,再讨论:同学们,看到五壮士应英勇地跳崖后,你们想对五壮士说些心里吗?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四、整合资源,课堂延伸,情感升华。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直观形象。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六、作业布置大胆创新,体现个性。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阅读答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进犯”、“奉命”、“居高临下”、“相继”、“斩钉截铁”等词语的意思,能辨析“掩护”和“保护”、“打击”和“痛击”、“屹立”和“站立”的不同含义。

3、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五段,理解几个比喻句的作用。

教学关键:教师精心设计好问题,凭借课文(文字、插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为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了解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是怎样突出重点的。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了解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指导读懂学习提示。

教学重、难点揭题时通过抓住“壮士”引入课文。

课前准备中国地图小黑板录音投影。

环节。

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一)。

创设悬念激发兴趣。

2、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这个问题的讨论要充分一些,如壮的含义、什么样的人叫做壮士?)。

3、初读课文,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看地图。

带着问题思考。

激发兴趣。

通过“战士”与“壮士”的对比,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初步感受五战士的英雄气概。

(二)。

抓“壮”读文,领悟大意。

1、字词反馈:指名认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后鼻音(奉、绷)、翘舌音(撤、振);多音字(着、磨)。

2、默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壮”字的`段落。

3、引导自学重点段,用表解法比较五壮士的神态、动作、语言。

出示投影。

表解法。

比较详略。

检查落实。

帮助学生掌握多音字。

抓住文中体现“壮”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认真研读,深刻认识战士的光辉形象。

(三)。

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突破重点,明确文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不惜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课前准备中国地图小黑板录音投影。

环节。

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一)。

突破重点,明确文题。

1、读文,说说课题为什么要用“五壮士”而不用“五战士”?

3、通过学习、体会,你不想为我们的五壮士发出由衷的赞叹吗?

抓字解题。

调动心底深处。

有感而发。

这是在学生基本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五壮士“壮”的内涵。

(二)。

学习提示,理清脉络。

1、说说作者安排了那些材料,运用了什么方法。

2、反馈: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了这些材料: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3、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自然段),第三段(第3自然段),第四段(第4-6自然段),第五段(第7-10自然段)。

分步板书。

小标题。

自由分段。

充分讨论。

从揣度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上去理解课文,读写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三)。

指导朗读。

1、找出你最感动的地方自由读,想想该用什么语气?

2、同桌交流、互赏、评价。

3、指名朗读,推荐高手做示范。朗读。

欣赏。

评价。

促进。

在读中受感染和教育,加深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四)。

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1、巩固字词,听写词语。

2、品评朗读,.总结全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第五段,理解几个比喻句的作用。

课前准备中国地图小黑板录音投影。

环节。

教学过程方法与手段完成目标(或)设计意图。

(一)。

巩固字词。

1、听写词语:

昂首挺胸气壮山河斩钉截铁粉身碎骨。

横七竖八热血沸腾全神贯注坠落。

2、反馈:

小黑板出示词语,同桌互批,全班小结。

可报词语、词语意思、同(近)义词、反义词……。

通过这个环节来巩固字词。

(二)。

学习比喻句。

1、找出第五段中描写战士们的几个比喻句,并用笔划下来。同桌交流,找出本体和喻体。

2、小黑板(或投影)出示比喻句,师讲解具体情况。读、划、交流。

讲解、出示范例。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三)。

品评.总结。

1、采用多种方法朗读课文,深刻地来感受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

通过品评朗读,让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展现出来。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情感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还采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

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老师在讲“顶峰歼敌”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砸敌人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像五壮士一样进入了“阵地”,学生深深被五壮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以情促读,总结读法,运用学法,读中感悟。

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通过“顶峰敌”的影片回顾又让学生品读好词段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三、自主释疑,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四、整合资源,课堂延伸,情感升华。

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五、板书设计直观形象。

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六、作业布置大胆创新,体现个性。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文档为doc格式。

《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包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本组的第二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本文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要把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勇于献身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在阅读中揣摩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的表达方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和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及生字所在的三组词语。

2、初读课文,能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按要求把课文的表达顺序补充完整。。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重点:学会运用串联主要情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痛击敌人”一部分的人物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

难点:概括小标题。

四、学情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发生时间距离现在很久远,而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新时期,生活条件较好,受苦较少,他们很难想象到战争时代的苦难和当时危急的情况,很难理解壮士们的做法,这样就不利于激发起他们真正的感情,所以要善于引导,通过故事背景的介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朗读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

五、教法学法。

1、引导学生学会结合资料了解时代背景,阅读文本,体会情感的方法。

2、学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

六、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七、教学过程。

(一)、借助资料,走进时代。

1、在2011年,日本发生了9.0级地大地震,同学们知道吗?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让你我们一齐来回顾一段历史。

(出示日本侵华罪证)。

2、抗战期间进行了很多次战斗,其中有一场战斗,给当时的中国人和现在的中国人以深深的震撼。但是,这场战斗的主角只有五个人,(出示五个人的名字)。让我们认认真真的读出五个人的`名字。(生齐读)这五个人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壮士呢?(为正义的事业敢于牺牲的人。)。

师:每当提到壮士这个词时老师都会想起这样一句话(出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知道这里的壮士指的是谁吗?(师结合学生回答简述“荆柯刺秦”的壮举。)。

师:古代的壮士慷慨悲壮,狼牙山五壮士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朗读是走进五壮士的最好方法。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出示第一组词: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滚落深谷。

师:这些词是写谁的?读后,敌人在你心中留下什么印象。

出示第二组词:斩钉截铁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居高临下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师:这些是写谁的。五壮士给你心中呈现的是什么形象?

(三)理清文脉、概括内容。

1、概括小标题。

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哪个自然段讲的是“接受任务”?(板书:接受任务)(指读第一自然段)我们可以抓住这一自然段的哪些语句浓缩成这个小标题。

从哪到哪写的是“跳下悬崖”。(板书:跳下悬崖)(5-9自然段)哪些语句给了你提示。

小组合作来完成中间三个小标题。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把中间的部分概括成三个小标题。并随机板书“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2、理清文脉。读小标题,说说发现什么?体会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3、把握全文。把这五个情节联系起来,用简练的语言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4、小结:要把握这样一篇的主要内容就得抓主要情节。

(四)提取重点,走进人物内心。

师:课文哪部分是详细写的。(三、四、五部分)这节课我们先走进第二部分,走进五壮士的内心。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你了解了谁的内心,从哪了解的,画出相关的语句,再细细品味,写出你的体会。

(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预设。

1、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指名读,读出你的理解和想象。

3、教师范读,学生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问: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画面)。

4、学生默读。勾画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把感受简单的写下来。

(出示词语:沉着地狠狠地打大吼一声把胳臂抡一个圈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

读读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5、把词语放回到句子中,再读体会,他们在想什么?

6、齐读,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

7、小结:我们通过读文,眼前展现出鲜活的画面,通过抓住画面中的细节描写,我们一次次走进人物内心,通过走进人物内心,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

(五)、设置悬念、形成包袱。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到这里,作者所用称呼的都是五位战士,那么由”战士”到”壮士”是怎么形成的?在什么地方这种提法才进行了改变?同学们课下可以再细细的品读课文,下节课我们再继续交流。

语文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的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本组课文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老师通过激昂感人的语言和逼真的课文演示,将学生带入了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体会革命先烈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作业布置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的培养。

3、情感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小组交流,朗读体会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还采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朗读体会,阅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运用电教,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明理。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为了调动学生学可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老师巧妙播放狼牙山势险峻的片段,学生如身临其境,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课的学习。

小学生情感易受感染。在课文重点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内容,老师在讲“顶峰歼敌”时,演示五壮士在顶峰用石头砸敌人的壮烈场面,使学生像五壮士一样进入了“阵地”,学生深深被五壮顽强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所感染。

明理是阅读的重要阶段。为了突破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这个难点,特别是五壮士当时的心情及内心感受,老师出示了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使学生理解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对祖国无限依恋,对人民无限热爱之情,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老师先指名朗读:初读想象五壮士的形象。接着通过“顶峰敌”的影片回顾又让学生品读好词段句,体会五壮士与敌人作战到底的目的,是为了部队和人民,更加为了祖国,所以,学生对五壮士无比崇高敬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及时总结:品读体会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法,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英勇跳崖”部份,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体现了从扶到放的教学特色。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生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室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

语文资源十分丰富,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我们在学习顶峰歼敌的片段中,让学生用成语汇报脑海中出现的五壮士形象,丰富学生语汇。在学完课文后,老师提供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使学生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这节课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课稿

首先我说说教材.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起抗争的百年沧桑,字里行间都包含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战斗,坚贞不屈,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体会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他们爱护群众,英勇杀敌,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重点难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法学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读而思,思而疑,在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的综合语文素养。在这堂课中,我还充分利用了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

五、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利用阅读反思等,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获主动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节课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六、教学过程。

《狼牙山五壮士》全文突出了一个“壮”字。因此,新课一开始,我就扣住“壮”字进行设疑:

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里呢?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急于读课文,去寻求答案。

接下来,我紧扣“壮”字这个疑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针对这四个问题,抓住文中能体现“壮”的语句,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分析探讨。

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引导的逐层品味,步步深入,学生体会到了五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壮志”;感受到了他们诱敌上山,英勇杀敌的“壮行”;领悟到了五壮士面对生与死两条道路抉择时的“壮举”以及宁死不屈、英勇跳崖的“壮烈”。这样,学生对五壮士“壮”的光辉形象便有了一个较深刻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情感升华。例如,我在教学“顶峰歼敌”一段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当时的电影。看完后,我请他们在课文中找找描绘这个内容的片断,用xxx标出来。找到后,自由的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石头砸”写详细的?哪些词句令你感动?”读完后,学生们开始讨论交流,找到了许多答案。(课件出示)每当学生读出相关语句时,我便指导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感情。比如,读到第二句时,我让他们找一找:重音是哪个?孩子们经过一番比较,认为重音是“砸”,我就让他站起来读,接着全班齐声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学生入境了,动情了,才会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五壮士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才会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会为“猛地举起”石头的动作而感动;会从“喜悦”、“昂首挺胸”、“像冲锋”、“砸碎”等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五壮士壮丽的内心世界,英勇豪迈的壮士气概。他们知道“石头像雹子一样……”写出了“五壮士的仇恨和决心,写得具体生动,读起来也很有劲”;知道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向敌人头上砸去”一句中,“砸去”要读重音。重点句群的朗读才训练到位,才读得出英雄们壮烈豪迈、气壮山河的精神。

此时,雄壮的音乐声响起,我及时引导:“是呀,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让我们全体起立,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孩子们神情庄重的举起了右手。我让他们捧起书本,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都融入饱含激情的诵读中!(课件演示读书声)。

充分整合课内外资源,以点带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水平。在学课文前,我提供了几个网址,让学生浏览抗日战争的资料,了解英雄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学完课文后,我让他们交流资料,使爱英雄、学英雄的感情得到升华。

七、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既形象又条理清楚,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发展脉络,中心突出。

八、作业布置。

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我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浓厚的学生兴趣,又体现了个性思想,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九、设计思路。

整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悟情;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努力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互涵共振。

《狼牙山五壮士》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陈老师执教的《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整节课教者都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陈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顶峰歼敌”这一部分,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第五段。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的特色。教者在教学一开始,就利用课件,通过放映录象,把学生带进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诱发学生追踪故事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例如:在学习“顶峰歼敌”这部分时,教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象画面整体感知,再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光辉形象,然后自由读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去品读体味。其中一个教学片段是这样的: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班长马宝玉受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师:追问你为什么选这句读?你朗读的成功经验如何?

最后,让学生归纳学习方法,有感情朗读。通过读学生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为什么马宝玉要夺过他的手榴弹?为什么要用石头砸?……还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选一个镜头配上动作边读边演。整段的教学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动和乐趣。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陈老师这节课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如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一句时,陈老师注重了学生自读自悟,摈弃另外传统了解析方法,通过品读,让学生体会出这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上,陈老师更是下了功夫,如在指导朗读“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砸去。”这句时,陈老师注意把学生调入情景中,一边播放录象一边说:同学们,你们瞧,无恶不作的敌人正爬上来,现在你就是五壮士,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该怎么读?这样一点拨,学生的内心就能与当时的情景相通,读的劲头更高了,真正从读中领悟感情。

小学语文改革方向“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陈老师这一节课在最后安排了背诵第五段,至于怎样背才能记得牢:一是抓住重点词、二是通过想象画面。这体现了注重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记得住。让学生用成语概括五壮士的英雄形象,还安排了学生对五壮士说心里话这一环节,无疑是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注重了学生的表达迁移。教语文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动地把课文的规范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过程。学生内化语言的过程就要靠读悟积累的'。

学完了这篇课文,陈老师让学生给自己布置作业,这也是自主学习的一个体现。不但给学生留一个学习的空间,更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如果能将这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高中下生的发展更有帮助。

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几点建议:

1、这节课读的形式比够多,但读的分量和深度还不够。如品读第四段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五壮士的形象,应抓住关键句子“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砸去”和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去品读,通过品读去体会情感。这样扎实抓好这个段落的导,再过度到第五段的放,就自然得多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个环节还不够扎实。如读完一个部分可否让学生说说这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尤其是中下生有机会给他们多点学习的机会,检查他们课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比课后补课更好吗。

3、讨论是否要抓扎实,应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讨论有关的内容,这样收到的效果也许会更大。(我的评课到此结束,评得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阅读答案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请用“___”画出描写马宝玉跳崖时奋不顾身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描写战士们跳崖时奋不顾身的句子。

2、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

a、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

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c、日本帝国主义的可恨。

3、这段文字通过描写战土们的群体形象和马宝玉的个体形象,再现了五位壮土英勇跳崖的场面。在场面描写中,可以采用在整体表现的基础上重点刻画一个人物的方法,这就是“点面结合”。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写写大扫除或运动会的场面,也可自选内容。

参考答案:

1、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2、a。

3、示例:大扫除开始了,全班同学热精高涨,扫的扫,拖的拖,干得不亦乐乎。小明负责擦玻璃,看,他先用湿抹布擦一遍,再用废报纸精加工,最后用干抹布擦一遍。一会儿工夫,窗户被他擦得干干净净。他看着洁净的玻璃,露出了满意的笑。半节课工夫,教室里窗明几净,大家虽然汗流浃背,但脸上都洋溢着笑。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阅读答案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表现了班长马宝玉的什么品质?

(2)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五壮士怎样选择?

(3)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壮士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______________的决心和______________的精神。朗读这两句话时要读得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表现了班长马宝玉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的品质。

(2)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五壮士向棋盘陀走去。

(3)坚定不移;不畏牺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语“斩钉截铁”、“壮士”、“屹立”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能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上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从英雄的壮举和感人的话语中,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3、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合作学习机会,通过自读、自悟,以读促情,以情带读,分享学习快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的情感由此而产生一次精神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由此而深深地扎根在全体学生思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重难点分析: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2、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领悟文中写人记事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提高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揭示课题: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三)由课题“士”展开,“士”在古代是对男子的一种美称,能得到“士”这个称呼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1、学生用“士”组词,教师板书有价值的词语。

2、这些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预设:

“战士”就是指部队里的士兵,他们都参加作战的。

“勇士”就是指非常勇敢的人。

“烈士”就是指在跟敌人作战中英勇牺牲的战士。

“壮士”就是指很壮烈很勇敢的战士。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一)(出示课文朗读课件)思考:

1、听录音注意自己读不准的字词。

2、这篇课文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自读课文,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轮流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己预习所得,探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重点检查部分词语(出示课件)。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出示课件)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第五部分(6—9)壮烈跳崖。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五名战士无愧于“壮士”这一称号?用横线标出来.

(二)把自己画出来的内容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概括的词语标注在书上.

(三)小组内交流自读自悟的收获。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一读战斗英雄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精品细读,内化情感。

(一)接受任务(出示课件)。

1、说说五位战士接受了什么任务?

2、哪些词语突出了日寇的猖狂?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壮士的壮志:敌人的人数非常多,六班只有五个人,对比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勇敢歼敌,不怕牺牲。)。

(二)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连天的1941年秋,走近狼牙山看看五位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

预设一:他们是怎样诱敌上山的?(出示课件)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大声读一读。

预设二:同学们自由读(出示课件)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场面吧!

1、战士们怎样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的。

2、指明读说说壮士是怎样对敌的,五壮士的描写中那个词运用的好?(出示课件)。

3、面对这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你想说什么吗?

预设三:正因为他们的不屈不挠,正因为他们的奋不顾身,所以敌人——引读。“横七竖八地躺着敌人的尸体。”(引导学生五位壮士与许多、横七竖八对比,体会壮士壮举)。

(三)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令你感动的词语划下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设一:壮士们把敌人引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出示课件)。

预设二: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预设三:交流感动的词语:(出示课件)。

2、指导学生“走!”朗读,从读中感悟壮士的决心。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3、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一致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他们一个个都是不怕死的铁铮铮的汉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几个句子。(齐读)。

(四)顶峰歼敌。

在顶峰歼敌之中,写得最详细,最令你感动的举动是什么?请找出句子同桌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一:(出示课件)。

1、下面这段话的哪几个动作表现了马宝玉英勇无畏的精神?

2、砸,你能换个词吗?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其他字,而要用砸?(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加以体会人物情感)。

3、用心地读这几个句子。

预设二:还有哪些句子打动了你?(出示课件)。

五壮士猛地举起石头,狠很地砸向敌人。深入体会体会决心、仇恨。

1、1937年泸沟桥事变之后,可恶的日寇在我们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在长达8年的战争中,烧了我们的房子,杀了我们的亲人,犯下了许许多多的滔天大罪。

学生说一说电影中看到的日寇的罪行吗?(结合在《中国兄弟连》中就有这么一个场景,一个村庄在一夜之间全村的人都被日寇杀光。《狼毒花》中的日寇更是残忍,不过不招供,就割去一个耳朵,再不说就挖去一双眼睛,他们就是这样的折磨、残害我们的中国人。当时,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到了2100万人。同学们,这一个个死去的可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亲人啊。)。

2、引读:此时此刻,相信你们对五壮士的决心,仇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决心和仇恨在你们心中燃起,同样在五壮士的心中熊熊燃烧。他们就用石头向敌人讨回血债,与敌人血战到底。让我们带着这份坚定的决心,满腔的仇恨再读这段话。

3、说说“像包子”这个词的理解。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预设三:

又一批敌人上来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这句话中动作描写还在哪里?

(五)壮烈跳崖。

(播放视频二)一同感受壮士的英雄气概。

1、(出示课件)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壮士们想什么?

2、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_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你怎样读这豪言壮语?(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3、读到这里你会用怎样词语赞颂这些壮士?

二、回顾全文,提炼升华。

1、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3、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或者为纪念碑写碑文。

三、总结写作方法。

1、提炼本文的写作手法通过人物的动作、动作表现主人公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2、本文详略得当(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详略,人物描写的详略)。

四、拓展练习。

读有关英雄的书籍,搜集有关资料,办一期“看英雄、学英雄”的手抄报。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时,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抓住文中描写五壮士神态、语言和动作的句子谈体会,再跟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同学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先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给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引入式教学方法,没有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而花了不少时间。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只要用一句话过渡就好了,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时,我还是放得不够,我应该从第二自然段的扶到第四、五自然段的放,扶放结合,提高教学效果,节约时间。朗读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应该变换读的方法,如引读法、比较式朗读法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居于主体地位。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阅读答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宁死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题目为什么把五战士称为五壮士?战士和壮士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战士只是一般的士兵,壮士是英勇、豪迈、勇敢的人。

2、课文除“英勇跳崖”外,还有哪些内容也能说明他介是壮士?

生: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二、学习第四大段。

生:读、思、悟、反馈。

(1)“同志们!用石头砸!”

生:个人读――评读――自愿读。

师引:“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到:‘……’”

生:边做动作边读:“同志们!用石头砸!”

师:我已经听出了你们对敌人的仇恨,还有哪儿令你感动?

(2)读“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向敌人头上砸去。”

生:“雹子”要加重,突出战士们对敌人的恨。“雹子”形容密而多,战士们那么累还砸得那么猛,充充分体现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

“带着……带着……”第二个短句比第一短句声要高,因为战士们带着的是中国人民的仇恨,他们带着的是一颗满腔愤怒的心去砸的,把石头都写活了。

师出示课件显示: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生:发散思维,然后反馈。

师:谁能把这种决心这种仇恨读出来?

生:个别读――评读――齐读(师引读)。

三、学习第五大段。

生:读、思、悟、反馈。(先读再讲理由)。

1、“把枪砸碎了。”“砸碎”要重读,因为枪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不能再让敌人得到,不仅要砸还要砸碎,体现了壮士对敌人恨之如骨。

2、“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冲锋”重读并且声音拉长,说明战士们把死当成是继续战斗,视死如归。“第一个”要重读,体现了班长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带头作用。“纵身”要重读,说明战士对待死无所畏惧,坚决果断。

3、“昂首挺胸”“相继”加重,说明战士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相信抗战一定能够胜利。

师:课件显示,对本段内容进行全面反馈。

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

生:发散思维,小组交流,集体反馈。

(胜利的喜悦,对祖国的眷恋,对人民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敌人的仇恨……)。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有感情地读。

师:过渡:五壮士用自己的壮举,向侵略者证明了什么呢?

生:中国人民是坚强不屈的。

师:所以课文的结尾说什么?

生齐读结尾。这声音惊天动地,使山河更加壮丽多彩,让我们踏着烈士的足迹,再次高喊一声那壮烈豪迈的口号吧!

生:齐读口号(加动作)。

师: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五壮士跳崖时那悲壮的一幕?(课件展示)。

师:五壮士豪迈的壮举感天动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曲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赞歌,让我们把他们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眷恋,对敌人的仇恨通过读来表达吧。

师、生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

师:历史是不会忘记英雄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一幕,奋发努力,做个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吧。

语文《狼牙山五壮士》阅读答案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二篇课文。本组的专题是“勿忘国耻”。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铭记受尽屈辱的历史,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要从课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任务、仇恨、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应放在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本课将继续训练这一方法的运用。另外,由于本课所涉及的历史背景距今有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所以教师要注意设置情景,将学生带进特定时间、特定背景下去理解文章、体会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主要采用朗读体会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感悟精神,在读中受到教育。另外,利用创设情境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再辅之自主合作,小组交流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的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板书课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并通过开火车读词,分自然段读课文的方式检查字音是否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2)全班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3)思考:“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围绕“壮”字去感知课文。

第三步、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壮士”是哪五个人。把具体的时间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感知,利于学生体会五壮士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可问分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什么意思,以小标题的形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课文的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地脉络。

第四步、精读课文,体会伟大精神。

出示自学要求:莫读课文,划出描写五壮士英勇奋斗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当时的背景,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再有感情的读一读。

学生按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机点拨。

(1)“痛击敌人”部分。

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让我们带上对敌人的满腔的仇恨来读读这一部分,体会一下五壮士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

(2)“引上绝路”部分。

讨论回答: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出示相应的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确准备转移时,面对一条生路,一条死路,五壮士选择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而班长的.一个“走”字,铿锵有力,体现出班长的坚定与果断。这里没有写其他四个战士的语言,止泻他们内心“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饱满者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3)“顶峰歼敌”部分。

朗读课文,说一说在顶峰歼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使学生感受到一方面五壮士英勇奋战,另一方面敌人惨败,抓住“叽里呱啦”的喊叫声,“纷纷滚落山谷”等语句,形象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场。

请学生找出五壮士英勇歼敌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来的非常米,非常迅速,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并在有感情朗读中进一步升华情感。

(4)“英勇跳崖”部分。

“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引导学生感受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他们牺牲前,脸上胜利的笑容,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画出五壮士跳崖的语句,指导学生从五壮士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他们跳崖的居心,以及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教师适机播放国际歌,并引读:“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到达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同学们,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谁能说说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教师总结:狼牙上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在,与山河同在。

第五部、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阅读其他抗日英雄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默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明理”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1、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2、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3、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图片。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

教学中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到位,如:第二段可以老师泛读,让学生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五壮士对敌人的恨以及英勇做战的机精神。“抡”字的读音没给学生纠正,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求过多,小组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分工没有细化。

总之,上了这节课自己收获挺多,在课堂中不断成长自己,锻炼自己,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狼牙山五壮士》语文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本课从文体知识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的基本规律的,但并非只注重文章的表现形式,因为“无论结构、语言还是写作方法,都要服务于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因注意正确处理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关系,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理清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从语言入手,理解内容,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如讲《狼牙山五壮士》第三段时,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出哪几句是直接描写五壮士的?(学生回答有两句话:一句写班长,一句写另四个战士)老师提问: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

这个“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体会到班长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态度果断、毫不犹豫,决心牺牲自己,掩护人民)再问:那四个战士怎么不一个一个写啊?(学生回答:因为他们与班长的想法一致,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接着问:从哪儿可以看出四个战士与班长想法一致?(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最后老师又问:为什么不用“跟”,而用“紧跟”?(同学回答:这说明他们心里想的`和班长想的完全一样,决心为人民献身)这时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只用了一个“走”,一个“紧跟”就把五壮士那种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展现出来,可见一字一词的运用都是经过作者认真思考才写上去的。

这样,不仅做到了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还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从读学写,把读和写紧密结合起来。

“从文体知识结构入手,教学生布局谋篇基本规律”的尝试,有利于把握规律,提高自学能力;有利于减轻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在比较中鉴别,帮学生加深理解;有利于从读学写,读写紧密结合。

小学六年级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要介绍背景。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顺序。

三、学习课文第一、第二部分。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指名读第一、第二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二、深入学习第三到第五部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

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6、提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

9、讨论。

(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

(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

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1、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2、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第三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顶峰歼敌。

引上绝路。

诱敌上山。

接受任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