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性学心得(热门21篇)

李银河性学心得(热门21篇)

ID:7961418

时间:2023-12-27 02:41:38

上传者:碧墨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回顾和分析自己在某个过程中的成长和不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通过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体会和心得,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在阅读这些范文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将这些经验和观点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而让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

李银河性学心得

银河:

你好哇,李银河。我今天又想起过去的事情。你知道我过去和你交往时最害怕的是什么?我最害怕你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笑(如果这样的形容使你愤怒我立刻就收回)。我甚至怀疑这是一把印第安战斧,不知什么时候就要来砍掉我的脑袋。因为我知道我们的思想颇有差距。我们的信仰是基本一致的,但是不是一个教派?过去天主教徒也杀东正教徒,虽然他们都信基督。这件事情使我一直觉得不妙。比方说我就不以为“留痕迹”是个毕生目标,我曾经相信只要不虚度光阴,把命运赐给我的全部智力发挥到顶点,做成一件无愧于人类智慧的事情就对得起自己,并且也是对未来的贡献。这曾经是我的信仰,和你的大不一致吧?那时候我们只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要把生命贡献给人类的事业,决不作生活的奴隶。

总而言之,我现在决定,从现在开始,只要有一点益处的事情我都干,决不面壁苦思了。现在就从眼前做起,和你一样。我发现我以前爱唱高调偷懒,现在很惭愧。

祝你今天愉快。

――王小波。

李银河性学心得

李银河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2年

职业:学者社会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匹兹堡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婚姻法修改论争》;《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

李银河性学心得

所谓教育在中国和在西方根本不是一回事:人家是学点知识,咱们是玩命。

没有人还会从单纯增加知识的角度看学习,也没有人能感到学习的快乐。人们感受到的只有竞争的压力,只有苦不堪言,没有轻松愉快,没有兴趣盎然,没有纯粹从了解新事物而来的欣喜。

们的社会现在全都是按照资本的规律在运行,所谓社会主义不过是二次分配上做得好一点,多一点。

要想把收入用税收做二次分配以控制贫富分化,一定要有庞大的税收机构。

社会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静观其变了。

我们只能呼吁社会良知和健全的制度。

同性恋成因可能有先天因素。他说同性恋是犯罪,就像说左撇子是犯罪、身为犹太人是犯罪一样。

我们应当把尊重同性恋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反对孙海英这样愚昧无知残忍和破坏社会和谐的言论。

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烦恼,小计划,但是如果生命还剩最后几天,事情就会变得很不同。

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对生命敏感和刺激的.感觉,使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件美好的艺术品。

人生如果不去追求任何形式的成就是不是就没有动力了呢?这些世俗的所谓成就一方面是肤浅的,另一方面,它也是没有止境的。

如果一个人此生的目的就是追求那些用各种各样的世俗标准来衡量的成就,譬如名望、金钱、地位,那他就永远不能停歇,永远没有时间享受此生的快乐。

克里希那穆提为我们提供的人生方案就是:并不与他人竞争;并不追求世俗的成就;只是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拥有快乐的人生。

我们想成为有名的作家、诗人、画家、政治家、歌唱家……为什么?因为我们实在不爱自己所做的事。假如你爱唱歌、画画、写诗,如果你真的爱做这些事,你不会在乎自己是否有名。

对某件事真正的爱好是做好它的前提,也是得到名望的前提。

对某件事有真正的爱好,才能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才能从中得到快乐。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灌输竞争之心。随后的一生一直在与假想的竞争者比赛。

在人生的比赛场上,我已经是跑在前面的人了。

为什么让孩子那么小就去受魔鬼训练?去人生的竞技场?如果跟别人竞争不过,还可能出心理问题,变成一个不快乐的孩子。

希望自己也能保持内心的朴素,爱自己已有的一切,从人生的竞技场上退下来,做一个朴素的享受者和旁观者。

我猜这些人喜欢王小波对智慧的热爱。他在许多场合抨击愚昧,赞美智慧。

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看家本事是创造美。对于他创造出来的美,有些人看得出来,有些人看不出来。而那些看出来的人就把它当成了一个接头暗号,以此来辨认审美上的同道。

在一个无趣化倾向四处弥漫、铺天盖地的时代,王小波以他独特的幽默感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郁积起来的烦闷得到了一个痛快淋漓的宣泄。

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嘴无遮拦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又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的名字当成了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

李银河性学心得

银河:

你好哇,李银河。你走了以后我每天都感到很闷,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每天想念托波索的达辛尼亚。请你千万不要以为我拿达辛尼亚来打什么比方。我要是开你的玩笑天理不容。我只是说我自己现在好像那一位害了相思病的愁容骑士。你记得塞万提斯是怎么描写那位老先生在黑山里吃苦吧?那你就知道我现在有多么可笑了。

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每三二天就要找你说几句不想对别人说的话。当然还有更多的话没有说出口来,但是只要我把它带到了你面前,我走开时自己就满意了,这些念头就不再折磨我了。这是很难理解的是吧?把自己都把握不定的想法说给别人是折磨人,可是不说我又非常闷。

我想,我现在应该前进了。将来某一个时候我要来试试创造一点美好的东西。我要把所有的道路全试遍,直到你说“算了吧王先生,你不成”为止。我自觉很有希望,因为认识了你,我太应该有一点长进了。

我发觉我是一个坏小子,你爸爸说的一点也不错。可是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真的。

你劝我的话我记住了。我将来一定把我的本心拿给你看。为什么是将来呢?啊,将来的我比现在好,这一点我已经有了把握。你不要逼我把我的坏处告诉你。请你原谅了这一点男子汉的虚荣心吧。我会在暗地里把坏处去掉,我要自我完善起来。为了你我要成为完人。

――王小波。

李银河性学心得感想

我去年买了李银河的《李银河性学心得》,她的书,我已经买了好几本。看完这本书,就有以下的心得。

一、性权力、性自由的找寻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性观念和性知识的基础上。当今世界艾滋病大行其道是中国性革命生不逢时的外在弊病,而中国人自身性知识的缺乏则是这场畸形的革命的内在弊病。

二、李老师的性的萝卜白菜论符合了人们价值观的多元性、主体性的特点,其主旨是科学的。但是她对此阐述在逻辑上并不完整。最起码我们要做到依法性爱,而不是想怎么爱就怎么爱。或者可以说是,在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想怎么性就怎么性。也就是说,追求合法化是性观念科学合理的必要条件,而且合法化也是其作为拥有自主性、自由性、权力性的内在要求。

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此种性观念的一些特性,用“何者为独具”和“何者为必须”来达到阐释“何者的本质”的目的。因此,李老师在这里已经提出了相对合理的性观念。进一步要做的就是,探讨此种性观念的特有属性和必然状态,如它至少应遵循何种法律原则、何种道德原则和自主原则等。

三、我们在进行同性恋婚姻提案时,一定要基于充分的社会调查,而且还要注意调查方法,如何才能使调查做到公正、真实、充足,有说服力。

四、关于虐恋:

有些性行为不能单纯地与快乐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在一种无知的状态选择了一种相对“不良”的性行为时,而且因为这种无知的选择与放纵的结合导致了这个人身心的损害,那么这是可悲的。

只有在科学的性观念的指导下,性行为的自由权才为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而一味地强调自由,盲目地尝试各种性行为,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和伦理秩序的退化或缺失的表现。

中国人在性行为上的选择上之所以表现出退缩,一是由于当代伦理秩序还不成熟,再就是没有科学的性观念,没有充足的性知识积累。总之,性是一种需求,性行为是对性需求的满足。我们不能把这一过程简单地归结为追求快乐的过程。它的内涵远远不止快乐。退一步讲,纵使可把追求快乐作为性行为的内涵,但它绝不能构成性行为的外延。

五、性的价值立场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这也决定了其多元性特征。我们不能把自身的性价值观强加与他人,甚至不能对他人的性价值观做过多的评判。因为每个价值生活主体的价值观均是正当的、合理的。基于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主体性,理解多元性,坚持自身,宽容他人。这也是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性关系和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

李银河性学心得感想

今天才读完李银河博士的《性学心得》,在此之前因为专业的原因对李博士已有耳闻但不甚了解。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在性观念上过于超前的社会学家,她的某些观念已经因为触犯了长久以来的道德底线而难以被接受。所以,我承认,作为一个性知识极度匮乏的社会学专业学生,在阅读这本书之初我感到好奇,惊讶,困惑,而最后,有所领悟。

李银河博士在书中阐述了一种观点,即性只要是在在私秘,自愿,成年的条件下,无论其对象(同性或异性),方式(虐恋,肛交或其他)等,都可以被视为个人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不应当从法律角度加以限制,更没有从道德角度进行衡量的的必要。增加对性的控制与限制并不会使某些行为减少,仅仅是使其从地上转到地下而已。

现在看来,西方的性观念似乎比我们开放许多,中国人似乎一直是保守而含蓄的。高中时候讲到外来文化,老师也常常将西方性解放当。

作文。

化糟粕来批判,在广大人眼中,所谓性解放就是指烂交,一夜情,是道德的沦丧。这些都是我们认识上的误区,是知识匮乏的表现。

从古代来讲,西方的性观念是相当保守乃至压抑的,这与西方文化的宗教传统有关,受到禁欲思想的巨大影响。而在古代中国,性被视为一种极其自然的东西,是值得被享受并允许从中取乐的,这也许与中国人中庸的态度也有关系。而中国人对所谓西方性解放的普遍理解实际上是有失公正的。我个人认为,性解放其实该称为性革命才更为合适,它并不是简单地对不负责任的性享乐的宣扬,而是与女权运动,人权问题紧密相连的;是把西方从被宗教妖魔化的性观念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人类尤其是女性追求合理幸福的内容之一的巨大变革。

我不敢说完全理解的李银河博士的意图,但是我想她所提倡的是科学,而既然我们无法避免道德评价,那么就应当树立一种科学化的性道德。科学化的性道德是与卫道者的传统道德相区别的,它提倡从以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做出理性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幸福的,符合社会伦理及人权的道德价值判断。

简单地说,这种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健康和人权。首先,我们在评价性行为时应当提倡安全健康的性行为,反对危险的性关系。如果我们批判多边恋或卖淫,那是因为它不健康,容易传播疾病,而不是因为传统的道德观念上对性的严格限制。而手淫行为是应当提倡还是应当制止,则要从身心健康的角度通过科学的证明,不能只凭主观看法,觉得其不是正常的性行为。而所谓健康,也包括快感的获得,这就和女性权利密切相关,所以要说到人权。在性生活中,人们有权利选择各自的性生活方式,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当然,我们只提倡健康的)。性生活的权利与吃饭穿衣一样,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权利。所以,人们有权利选择性对象,同性恋也应当被允许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人们有权利选择一夜情,婚外恋(但是不提倡,因为没有健康保证,有损于家庭和睦);女性有权利在性行为中获取主动,得到快感,而不仅仅是男性性行为的工具。

应当说,在评价性关系的时候,健康和人权才是最基本的标准,是最符合人性的,是最应当被关注的。比如说:两个成年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私人空间内发生自愿的性关系,即使他们素昧平生,即使他们并不相爱,即使他们是同性,即使他们是虐恋,那又怎么样呢?在他们的关系中,人权和健康都有所保障,他们双方没有受到伤害,也没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两人之间的,是私秘的。再设想另一种情况,有一对法律上的夫妻,如果其中一方痪有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却坚持与另一方在不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这种性行为就是难以被接受的,因为它不健康不安全,损害了另一方身体健康的权利。所以说,在当今社会中,性早已不是一元的了,它正在往多元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不可能被逆转的趋势。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准也不能停留在原始单一的道德层面了。我们提倡多元的性道德,从基本的方面上说就是科学,即健康和人权;从更高的层面上说,我们希望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这也是不提倡换偶,婚外情等的原因之一。应当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用最高标准去否定基本标准,后者是一个理想状态,只可能无限趋近而不可能到达,而前者才上一我们应当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和提倡的。这样的性道德方可谓科学的性道德,是我们应当遵守并为之努力的,是最有利于个人幸福与社会健康发展的。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不能仅凭道德观念行事,所以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科学化的性道德应该是法制化的性。因此对于一些敏感的性问题,法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人的性权利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让卖淫合法化,要让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要让法律允许出版淫秽制品?从目前的中国国情来说要实现这些还相当困难,至少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几个问题:卖淫,淫秽制品的问题是不是用法律加以禁止就绝迹了?显然不是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本身是不是以逃避法律为前提,同时混乱不堪?如果法律不对其实行禁止而是加以控制管理,是否能使其得以规范?用法律取代行业潜规则能否更大程度上地保护从业者利益,使其摆脱黑社会的控制并控制此类产品服务的流向,将其限制在成年人消费范围之内?答案基本是相当明确的。这也就说明,在对待这些状况时,法律的禁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法律的控制管理则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法律只是规定道德的底线,并不能将某些问题的合法化当作道德的沦丧,法律允许做的并不是社会提倡做的,究竟做还是不做,关键还在于受众个人。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仍然需要社会学家与立法者的进一步沟通交流,需要全社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更为理智的认识。

而同性恋婚姻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因为它与道德无关,任何人都有自由选择婚姻伴侣的权利。但是由于有违正统观念,这个问题近些年来一直被中国人忽略了。很多人仍然以为同性恋只在《蓝宇》《春光乍泄》的电影里才会有,却没有意识到在我们周围有3%的人生来就是同性恋,这是生理决定的,是自然的产物,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后天在社会影响下形成的。在同性恋的问题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对于少数人权利的保障,还有全社会的善良与宽容,更必须有基本知识的普及。我在这里想简述两个问题。

第一,同性恋是不是违反了自然或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二,同性恋婚姻是否应当合法化?关于第一个问题,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将人的性别划分为基因性别,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心理性别。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身上的这几种性别是统一的,当不统一时就产生了性别的错位。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是男性,而社会性别是女性,或反之,他(她)可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它不是疾病,并不可怕,它和异性恋一样正常。天生的同性恋难道不是自然的选择么?有一个例子,在太平洋的某些岛国上,同性恋占据社会的大多数。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他们原始落后没有文明,但那不恰好说明他们更接近自然的天性么?有人反对同性恋是因为同性性行为不能生殖,所以对社会来说是不正常的。但是在如今人们采取避孕手段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异性性行为也没有导致生殖,这凭什么就是正常的呢?恩格斯认为,婚姻家庭的产生是经济作用的结果,因为人需要通过此来产生后代,继承财产,婚姻带来生殖,这是经济活动的要求。而在如今,避孕技术,人工受精的发展,婚姻,性行为,生殖逐渐分离开来,生殖不再仅仅依靠于婚姻中的性行为,那么按照恩格斯的理论,同性性行为和同性婚姻就不需要为了经济活动而是仅仅为了爱和乐趣而合理地存在了。

关于同性之恋,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普及一种宽容的道德标准,就象少数民族一样,同性恋只是一群在性取向上做出了与大多数人不同选择的少数人而已,大家都爱吃青菜,但偏偏有那么几个人喜欢胡萝卜,这有什么不对么?一个母亲不会希望看到自己同性恋的儿子被歧视被侮辱被火刑处死,我们也不可能回到那样一个蒙昧的时代。所以在这个社会的性道德中应当有所理解,有所宽容。关于第二个问题,李银河博士已经向全国人大提交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提案,为此她给出了几点理由:“一,据现行法律,同性恋不违反中国法律,同性恋者是具有各项权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结婚的要求……与他们作为公民的权利没有冲突……得到承认;而鉴于同性恋属于少数族群许多国家已设立反歧视的保护性法律;三,由于同性恋者的关系没有婚姻形式加以束缚和保障,容易造成一部分同性恋者交友随意,增加性病传播的可能性……建立和保持长期关系……减少性病传播的可能性;四,从历史和跨文化的研究看,凡是人口增长压力较大的国家,对同性恋一般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而人口稀少的国家则对同性恋比较严厉;五,我国有保护少数组群和弱势群体利益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免于……同性恋不断示威游行……与中国文化中崇尚和平和谐的精神合拍。”所以说,同性恋婚姻有其合法化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在对于科学化性道德的理解上,个人观念的更迭要求以保护健康和尊重人权为新道德的基础,社会观念的进步要从社会立法(“避免立法上的道德清高主义”),社会宽容(是合法的,理性的,不等于纵容),社会理性(摆脱陈旧道德观念束缚,反对固执刻板)以及社会性知识的普及(普及青少年性教育,纠正对于某些问题的一元理解)等多个方面入手。无论从那个方面来来说,这都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这也不仅仅是一场性革命,而是一种科学观念的更新,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思想观念的革命与进步。

科学化性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在这种价值体系之内我们尊重他人拥有多元性生活的权利,我们的评价标准更为宽容和人性,但是我们虽倡导这种科学的价值观,却并不等同于倡导这种价值体系范围之内所允许的性生活方式。所以那些道德沦丧之类的批判声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依然倡导香草型的关系(西方人创造的与虐恋对立的词,指一般的,寻常的性关系)而不是虐恋,倡导不换偶而不是换偶,倡导夫妻关系而不是一夜情,倡导长期关系而不是短期关系,倡导一对一关系而不是一对多关系,倡导双边恋而不是多边恋,倡导性交而不是自慰,倡导现实性交而不是虚拟性爱,倡导两人在家里做而不是多人在聚会上做……但是不倡导不等于反对,我们无权反对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有权利倡导,同时也有义务尊重。

如今的社会变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性革命正是这种变革之一。在变革的浪潮当中,仅仅顺应是不够的,我们会在潮流中变得盲目,以至于迷失。所以,我们的政府需要有所行动,在这场革命中为社会中的众人引路。首先,要加强性方面的立法,保障性工作者,同性恋作为公民的合法权利。其次,要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普及性教育,增强性知识教育,促进新一代健康成长(这尤其要依靠社会工作者来解决),促进社会的文明开化。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性观念一直相当文明开放(不一定完全科学),而近几十年来性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以至于产生一种社会性的变态。而如今,政治有了更为开放的发展,外来文化涌入,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受到多元观念的影响,旧的性道德已不适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甚至与人权,自由等观念向违背,所以新的科学化的性道德应当即时得到提倡,否则社会便会进入一种失范状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冲击。而变革的同时,女权运动以及反对声音也会在各方面响起,性学更将在生活中更为广泛地影响着我们。

言难尽,意亦无穷,而我在李银河博士的书中得到了最为简单的启示:在这场性革命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一片更为开放的天空中经历风雨,认清方向,只有这样,小的幸福,大的和谐才会长久地存在。

2

页,当前第。

2

1

2

李银河性学心得

1、如果你与别人之间没有隔阂,对于相识的人你只观察而不批判;如果你只单纯看着帆船在河上驶过并欣赏它的美,爱就在你心中升起了。

2、当人知道自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之后,会觉得非常痛苦。

3、不要那么认真地看待自己,没有人会这样看待你的。

4、生命本身虽无意义,但有些事对生命有意义。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充满。

5、人应活得抽象还是具象?前者轻松后者沉重;前者空灵后者实落;前者愉悦后者烦恼。我还是倾向于活得抽象一些。人再有钱,再有权,再有名,还是一日三餐,生老病死,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人大同小异相差无几。索性不在意这些具象事物,活得抽象一些,想些抽象的事情,反而会愉悦一些。

6、一个喜悦的、真正快乐的人,是不费力气生活的人。

7、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与人竞争,总要与别人比高低,别人比自己强时,就难免嫉妒,这就使我们的内心不得安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我们更有才华,更有权力,更有名望,更富有,更美丽,如果不安于自己所拥有的,内心就永远没有快乐。除了和别人比,我们还同期望中的自己比,期望中的自己也总是比真实的自己更有才华,更有权力,更有名望,更富有,更美丽。而这样就必须不断地奋斗。而克里希那穆提说:“我想就是这种费力的态度毁了我们,使我们几乎每分每秒都在奋斗中。”

8、不要那么认真地看待自己,没有人会这样看待你的。——每个人都容易犯自我中心的错误,其实自己没那么重要,跟自己有关的一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9、与其使美好、高尚的道德架空,还不如让它不太美好、不太高尚一些。

10、要有定力凭的是两个功夫:一个是自信,一个是超脱。自信是相信自己没有做错什么,所言所行都是出于真实自我,既不拔高自己,也不妄自菲薄。超脱是能够站在地球之外俯瞰世事,能够站在当下之外回看时事。有了这样超脱的时间和空间视角,人自然能够超脱。

11、我相信,根据概率,一个社会中最容易存在的是曾经存在过的东西,最不容易存在的是不曾存在过的东西。

12、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性欲特别充沛满溢的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有升华到音乐美术文学创作之中,从而创造出璀璨的精神之美。

13、“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幸福;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丰富;做一个懂礼貌的人,这样你的人生才能优雅。”

14、社会的发展有它自我的规律,咱们能做的也许只是静观其变了。

17、一座天空充满了地狱之火的天堂——但仍是一座天堂。——《虐恋亚文化》。

18、·小波有次说,我们这代人跟前后两代最不一样的经历就是,我们体验过绝望的感觉。当时中国没有大学可上,也没有地方可去,我们都曾经当真想过做一辈子农民,在农村终老。而农村除了种地劳作,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就连去打仗死掉也不显得那么可怕了。

19、风格几乎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风格就是他灵魂的样子,他的文字也就是他灵魂无意识的表达。学是学不来的,改也改不了。

20、我相信,根据概率,一个社会中最容易存在的是曾经存在过的东西,最不容易存在的是不曾存在过的东西。

21、爱情的美好感觉是因宗教教条对人的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贬低所做出的剧烈的反弹。对于古人和未来人,都没有爱情这回事,爱情原来是欲望被魔鬼化,被压抑,被禁忌所引起的反弹,是一种夸张的热情。在压抑接触之后,反弹就没有必要,夸张也就变得可笑了。原来,爱神也就是一个中常人,可是年深日久的妖魔化,神秘化和刻意的遮遮掩掩把她变成了一个美人,由大量的想象和可望不可即塑造而成的超级美人。在我们的后人看来,完全是不可理喻的。我们可以清醒了吧。虽然清醒了会比较痛苦:我们丧失了一个神圣而美好的东西。

22、人生在世,不得不平庸,不得不琐碎,不得不常态,因为所有的人都这样活着,你凭什么不这样活着?但是有些人不安于平庸所思,不安于常态,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变态的才是美的,或者说只有被世俗视为变态的才是美的。这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判断,而且是他们的生活宗旨。

23、要有定力凭的是两个功夫:一个是自信,一个是超脱。自信是相信自己没有做错什么,所言所行都是出于真实自我,既不拔高自己,也不妄自菲薄。超脱是能够站在地球之外俯瞰世事,能够站在当下之外回看时事。有了这样超脱的时间和空间视角,人自然能够超脱。

24、库利的浪漫理想主义犯了与一切宗教相似的一个错误:把善良的愿望当做了社会的事实。完全不计利害的首属群体之间的感情绝难扩大到全社会中去。

25、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原欲受阻会升华成艺术,如文学、美术、音乐。

26、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性欲特别充沛满溢的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有升华到音乐美术文学创作之中,从而创造出璀璨的精神之美。

27、我希望中国人活得稍微快乐一点,自尊一点,自由一点,不要把自己当成天生的囚犯,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付苦药,不要成天愁眉不展,恨妈妈给自己生了一个性器官,甚至恨妈妈把自己生到这个世界上来。

28、我倒觉得这样的秩序比过去那种只许一边说话要好。

29、中国人有一种享受上的无能。

30、一个文明的社会不应当有这样野蛮的法律。

31、宪法中的集会自由条文如果得到认真的执行,不但不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反倒是会促进社会稳定的。

32、食色之外的生活内容(审美)所占的比重越大,则人越远离动物。

33、现在,不看重感情因素的婚姻已经逐渐褪去,当代中国人的婚姻中感情因素也越来越被看重。

34、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并不会伤害多数人的利益,而是增进多数人的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36、所谓享受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的和精神的。

37、我的幸福太多了一些,心中的郁结太少了一些,这对文学很不利。——李银河。

39、中国人现在最紧迫最困难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一个温饱问题,其他问题谈起来未免太精英,太前卫,太奢侈。

40、法律的出发点不是惩罚人,而是保护人。

41、仇恨和嫉妒是两种强烈的情绪。

43、中国人踢不好足球跟我们的民族性格有关。

44、在中国谁能有不可侵犯的个人尊严?

45、真正能够给人带来喜悦的是什么呢?还是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46、如果设立了某种法律又不严格执行,那是法制的不健全。——李银河。

47、还有一类人还有欲望,但是觉得它见不得人,所以有人要肯定这个欲望,说它是自然的正常的没什么了不起的,他们就要发歇斯底里。我更可怜你们。

48、与其说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是科学,不如说它是文学或者哲学。

49、所谓教育在中国和在西方根本不是一回事人家是学点知识,咱们是玩命。——李银河。

李银河性学心得感想

今天才读完李银河博士的《性学心得》,在此之前因为专业的原因对李博士已有耳闻但不甚了解。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在性观念上过于超前的社会学家,她的某些观念已经因为触犯了长久以来的道德底线而难以被接受。所以,我承认,作为一个性知识极度匮乏的社会学专业学生,在阅读这本书之初我感到好奇,惊讶,困惑,而最后,有所领悟。

李银河博士在书中阐述了一种观点,即性只要是在在私秘,自愿,成年的条件下,无论其对象(同性或异性),方式(虐恋,肛交或其他)等,都可以被视为个人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不应当从法律角度加以限制,更没有从道德角度进行衡量的的必要。增加对性的控制与限制并不会使某些行为减少,仅仅是使其从地上转到地下而已。

现在看来,西方的性观念似乎比我们开放许多,中国人似乎一直是保守而含蓄的。高中时候讲到外来文化,老师也常常将西方性解放当作文化糟粕来批判,在广大人眼中,所谓性解放就是指烂交,一夜情,是道德的沦丧。这些都是我们认识上的误区,是知识匮乏的表现。

从古代来讲,西方的性观念是相当保守乃至压抑的,这与西方文化的宗教传统有关,受到禁欲思想的巨大影响。而在古代中国,性被视为一种极其自然的东西,是值得被享受并允许从中取乐的,这也许与中国人中庸的态度也有关系。而中国人对所谓西方性解放的普遍理解实际上是有失公正的。我个人认为,性解放其实该称为性革命才更为合适,它并不是简单地对不负责任的性享乐的宣扬,而是与女权运动,人权问题紧密相连的;是把西方从被宗教妖魔化的性观念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人类尤其是女性追求合理幸福的内容之一的巨大变革。

我不敢说完全理解的李银河博士的意图,但是我想她所提倡的是科学,而既然我们无法避免道德评价,那么就应当树立一种科学化的性道德。科学化的性道德是与卫道者的传统道德相区别的,它提倡从以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做出理性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幸福的,符合社会伦理及人权的道德价值判断。

简单地说,这种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健康和人权。首先,我们在评价性行为时应当提倡安全健康的性行为,反对危险的性关系。如果我们批判多边恋或卖淫,那是因为它不健康,容易传播疾病,而不是因为传统的道德观念上对性的严格限制。而手淫行为是应当提倡还是应当制止,则要从身心健康的角度通过科学的证明,不能只凭主观看法,觉得其不是正常的性行为。而所谓健康,也包括快感的获得,这就和女性权利密切相关,所以要说到人权。在性生活中,人们有权利选择各自的性生活方式,无论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当然,我们只提倡健康的)。性生活的权利与吃饭穿衣一样,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权利。所以,人们有权利选择性对象,同性恋也应当被允许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人们有权利选择一夜情,婚外恋(但是不提倡,因为没有健康保证,有损于家庭和睦);女性有权利在性行为中获取主动,得到快感,而不仅仅是男性性行为的工具。

应当说,在评价性关系的时候,健康和人权才是最基本的标准,是最符合人性的,是最应当被关注的。比如说:两个成年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私人空间内发生自愿的性关系,即使他们素昧平生,即使他们并不相爱,即使他们是同性,即使他们是虐恋,那又怎么样呢?在他们的关系中,人权和健康都有所保障,他们双方没有受到伤害,也没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两人之间的,是私秘的。再设想另一种情况,有一对法律上的夫妻,如果其中一方痪有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却坚持与另一方在不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这种性行为就是难以被接受的,因为它不健康不安全,损害了另一方身体健康的权利。所以说,在当今社会中,性早已不是一元的了,它正在往多元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不可能被逆转的趋势。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准也不能停留在原始单一的道德层面了。我们提倡多元的性道德,从基本的方面上说就是科学,即健康和人权;从更高的层面上说,我们希望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这也是不提倡换偶,婚外情等的原因之一。应当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用最高标准去否定基本标准,后者是一个理想状态,只可能无限趋近而不可能到达,而前者才上一我们应当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和提倡的。这样的性道德方可谓科学的性道德,是我们应当遵守并为之努力的,是最有利于个人幸福与社会健康发展的。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不能仅凭道德观念行事,所以说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科学化的性道德应该是法制化的性。因此对于一些敏感的性问题,法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人的性权利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让卖淫合法化,要让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要让法律允许出版淫秽制品?从目前的中国国情来说要实现这些还相当困难,至少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几个问题:卖淫,淫秽制品的问题是不是用法律加以禁止就绝迹了?显然不是的情况下,这些行业本身是不是以逃避法律为前提,同时混乱不堪?如果法律不对其实行禁止而是加以控制管理,是否能使其得以规范?用法律取代行业潜规则能否更大程度上地保护从业者利益,使其摆脱黑社会的控制并控制此类产品服务的流向,将其限制在成年人消费范围之内?答案基本是相当明确的。这也就说明,在对待这些状况时,法律的禁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法律的控制管理则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法律只是规定道德的底线,并不能将某些问题的合法化当作道德的沦丧,法律允许做的并不是社会提倡做的,究竟做还是不做,关键还在于受众个人。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执行上,仍然需要社会学家与立法者的进一步沟通交流,需要全社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更为理智的认识。

而同性恋婚姻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因为它与道德无关,任何人都有自由选择婚姻伴侣的权利。但是由于有违正统观念,这个问题近些年来一直被中国人忽略了。很多人仍然以为同性恋只在《蓝宇》《春光乍泄》的电影里才会有,却没有意识到在我们周围有3%的人生来就是同性恋,这是生理决定的,是自然的产物,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后天在社会影响下形成的。在同性恋的问题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对于少数人权利的保障,还有全社会的善良与宽容,更必须有基本知识的普及。我在这里想简述两个问题。

第一,同性恋是不是违反了自然或社会的发展规律?第二,同性恋婚姻是否应当合法化?关于第一个问题,在社会学研究领域,将人的性别划分为基因性别,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心理性别。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身上的这几种性别是统一的,当不统一时就产生了性别的错位。一个人的生理性别是男性,而社会性别是女性,或反之,他(她)可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同性恋。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它不是疾病,并不可怕,它和异性恋一样正常。天生的同性恋难道不是自然的选择么?有一个例子,在太平洋的某些岛国上,同性恋占据社会的大多数。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他们原始落后没有文明,但那不恰好说明他们更接近自然的天性么?有人反对同性恋是因为同性性行为不能生殖,所以对社会来说是不正常的。但是在如今人们采取避孕手段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异性性行为也没有导致生殖,这凭什么就是正常的呢?恩格斯认为,婚姻家庭的产生是经济作用的结果,因为人需要通过此来产生后代,继承财产,婚姻带来生殖,这是经济活动的要求。而在如今,避孕技术,人工受精的发展,婚姻,性行为,生殖逐渐分离开来,生殖不再仅仅依靠于婚姻中的性行为,那么按照恩格斯的理论,同性性行为和同性婚姻就不需要为了经济活动而是仅仅为了爱和乐趣而合理地存在了。

关于同性之恋,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普及一种宽容的道德标准,就象少数民族一样,同性恋只是一群在性取向上做出了与大多数人不同选择的少数人而已,大家都爱吃青菜,但偏偏有那么几个人喜欢胡萝卜,这有什么不对么?一个母亲不会希望看到自己同性恋的儿子被歧视被侮辱被火刑处死,我们也不可能回到那样一个蒙昧的时代。所以在这个社会的性道德中应当有所理解,有所宽容。关于第二个问题,李银河博士已经向全国人大提交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提案,为此她给出了几点理由:“一,据现行法律,同性恋不违反中国法律,同性恋者是具有各项权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结婚的要求……与他们作为公民的权利没有冲突……得到承认;而鉴于同性恋属于少数族群许多国家已设立反歧视的保护性法律;三,由于同性恋者的关系没有婚姻形式加以束缚和保障,容易造成一部分同性恋者交友随意,增加性病传播的可能性……建立和保持长期关系……减少性病传播的可能性;四,从历史和跨文化的研究看,凡是人口增长压力较大的国家,对同性恋一般都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而人口稀少的国家则对同性恋比较严厉;五,我国有保护少数组群和弱势群体利益方面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国家形象和社会稳定,免于……同性恋不断示威游行……与中国文化中崇尚和平和谐的精神合拍。”所以说,同性恋婚姻有其合法化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在对于科学化性道德的理解上,个人观念的更迭要求以保护健康和尊重人权为新道德的基础,社会观念的进步要从社会立法(“避免立法上的道德清高主义”),社会宽容(是合法的,理性的,不等于纵容),社会理性(摆脱陈旧道德观念束缚,反对固执刻板)以及社会性知识的普及(普及青少年性教育,纠正对于某些问题的一元理解)等多个方面入手。无论从那个方面来来说,这都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这也不仅仅是一场性革命,而是一种科学观念的更新,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思想观念的革命与进步。

科学化性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在这种价值体系之内我们尊重他人拥有多元性生活的权利,我们的评价标准更为宽容和人性,但是我们虽倡导这种科学的价值观,却并不等同于倡导这种价值体系范围之内所允许的性生活方式。所以那些道德沦丧之类的批判声是没有道理的。我们依然倡导香草型的关系(西方人创造的与虐恋对立的词,指一般的,寻常的性关系)而不是虐恋,倡导不换偶而不是换偶,倡导夫妻关系而不是一夜情,倡导长期关系而不是短期关系,倡导一对一关系而不是一对多关系,倡导双边恋而不是多边恋,倡导性交而不是自慰,倡导现实性交而不是虚拟性爱,倡导两人在家里做而不是多人在聚会上做……但是不倡导不等于反对,我们无权反对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有权利倡导,同时也有义务尊重。

如今的社会变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性革命正是这种变革之一。在变革的浪潮当中,仅仅顺应是不够的,我们会在潮流中变得盲目,以至于迷失。所以,我们的政府需要有所行动,在这场革命中为社会中的众人引路。首先,要加强性方面的立法,保障性工作者,同性恋作为公民的合法权利。其次,要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普及性教育,增强性知识教育,促进新一代健康成长(这尤其要依靠社会工作者来解决),促进社会的文明开化。

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的性观念一直相当文明开放(不一定完全科学),而近几十年来性受到了严重的压抑以至于产生一种社会性的变态。而如今,政治有了更为开放的发展,外来文化涌入,人们的意识形态也受到多元观念的影响,旧的性道德已不适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甚至与人权,自由等观念向违背,所以新的科学化的性道德应当即时得到提倡,否则社会便会进入一种失范状态,正常的社会秩序就会受到冲击。而变革的同时,女权运动以及反对声音也会在各方面响起,性学更将在生活中更为广泛地影响着我们。

言难尽,意亦无穷,而我在李银河博士的书中得到了最为简单的启示:在这场性革命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一片更为开放的天空中经历风雨,认清方向,只有这样,小的幸福,大的和谐才会长久地存在。

李银河性学心得

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生亦是如此。没有一个切合实际,切合自身的计划方案。有何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李银河,我的心路历程。读罢他的文章,我对这样的计划方案,才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原来人生可以这样设计,无须勉强做作,亦无须随波逐流。只是随着心中自己的理想,自己想要知道的为什么去出发,去奋进,疲劳也可以变作兴趣泛起的泡沫,人生的曲折反而折射出异样精彩的光芒。结合“应星我不想做空洞的激进派”里的主角应星,更让自己心理的路程更为自我,正应了那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无数次在文章里看到这句话,但只有愈发的成长才愈发的明白这句话的不易。人言可畏,多少可期的成功倒在了路途上,多少伟人的心血败给了涛涛流言。岳飞,屈原…数不胜数的英雄豪杰或客观或主观的倒在了这条路上。而从这两篇的文章,我仿佛汲取到了什么,明白了怎样去更好的,更自我的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

而对于《美国大学的经济教育》,与《经济学科在美国》我明白的更是我们在思维和价值取向上的迥异,说迥异,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差距。它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论述思维的迥异。国内是先从本质出发,然后再到现象阐述,是自上而下。国外却恰好相反,从平常出来,先由基本思想,再到本质之论,由下而上注重量化图表的浅显化,走发散式思维之路。二、价值取向上的的迥异,国内除了有马哲思想外,还融合了西方有益的经济思想又了多元化趋势,但经常在原理论述中莫名其妙地对一些现象政治意识形态化,对经济现象像政治家一样思考;西方的教育把经济理论和体系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和手段,主张对经济现象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叙述上趋于客观中立的立场。三、教育方式的迥异,国内的教育方式和体制让国内的学生的生涯更受到局限。美国主要依赖市场竞争的机制,论文是为了找工作,由市场检验。在中国,由于没有经济学家出来批评自己的“市场”。就会出现一个人本科,四代甚至五代“同堂”,这样不能造就大市场,没有市场就会出现弊端,难以有效的通过市场来检验学生的水平。

“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这一文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感触,他更多是引起了我的反思,我们来大学时学什么?学的一些知识,通过答辩,再懂的一些分辨能力懂得一些规则,写出完美的论文,获得我们的学士学位?不,那并不是我们最想要得到的',大学成人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我更想明白和得到的是怎样成人。一个有着专业知识能力突出的毕业生,却没有明白如何成人,那更多的只是成为了一些企业的工具,社会的工具。人生并没有多出更有价值的意义。人不同于动物的原因就在于他会思考,会创造。当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拘于一个定式的时候,那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大动物园里的一只。年轻,就应该热血,就应该如应星那样立志,就应该如同李银河那样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人生安排。在大学里,我们更多的应该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在进入大社会之前,在我们这个小社会里充分的预热自己,有想法,就如李开复所说的,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不应该深陷在定式的泥潭当中,即便会困苦,会头破血流,可那终究是自己做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事,一个好的工作或许是对父母的答卷。一份梦想的完成,却是对自己价值的实现,是一种自由的表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银河性学心得

所谓教育在中国和在西方根本不是一回事:人家是学点知识,咱们是玩命。

没有人还会从单纯增加知识的角度看学习,也没有人能感到学习的快乐。人们感受到的只有竞争的压力,只有苦不堪言,没有轻松愉快,没有兴趣盎然,没有纯粹从了解新事物而来的欣喜。

们的社会现在全都是按照资本的规律在运行,所谓社会主义不过是二次分配上做得好一点,多一点。

要想把收入用税收做二次分配以控制贫富分化,一定要有庞大的税收机构。

社会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静观其变了。

我们只能呼吁社会良知和健全的制度。

同性恋成因可能有先天因素。他说同性恋是犯罪,就像说左撇子是犯罪、身为犹太人是犯罪一样。

我们应当把尊重同性恋提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反对孙海英这样愚昧无知残忍和破坏社会和谐的言论。

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烦恼,小计划,但是如果生命还剩最后几天,事情就会变得很不同。

我希望自己能保持对生命敏感和刺激的.感觉,使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件美好的艺术品。

人生如果不去追求任何形式的成就是不是就没有动力了呢?这些世俗的所谓成就一方面是肤浅的,另一方面,它也是没有止境的。

如果一个人此生的目的就是追求那些用各种各样的世俗标准来衡量的成就,譬如名望、金钱、地位,那他就永远不能停歇,永远没有时间享受此生的快乐。

克里希那穆提为我们提供的人生方案就是:并不与他人竞争;并不追求世俗的成就;只是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拥有快乐的人生。

我们想成为有名的作家、诗人、画家、政治家、歌唱家……为什么?因为我们实在不爱自己所做的事。假如你爱唱歌、画画、写诗,如果你真的爱做这些事,你不会在乎自己是否有名。

对某件事真正的爱好是做好它的前提,也是得到名望的前提。

对某件事有真正的爱好,才能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才能从中得到快乐。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被灌输竞争之心。随后的一生一直在与假想的竞争者比赛。

在人生的比赛场上,我已经是跑在前面的人了。

为什么让孩子那么小就去受魔鬼训练?去人生的竞技场?如果跟别人竞争不过,还可能出心理问题,变成一个不快乐的孩子。

希望自己也能保持内心的朴素,爱自己已有的一切,从人生的竞技场上退下来,做一个朴素的享受者和旁观者。

我猜这些人喜欢王小波对智慧的热爱。他在许多场合抨击愚昧,赞美智慧。

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看家本事是创造美。对于他创造出来的美,有些人看得出来,有些人看不出来。而那些看出来的人就把它当成了一个接头暗号,以此来辨认审美上的同道。

在一个无趣化倾向四处弥漫、铺天盖地的时代,王小波以他独特的幽默感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郁积起来的烦闷得到了一个痛快淋漓的宣泄。

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嘴无遮拦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又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的名字当成了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

文档为doc格式。

李银河性学心得

李银河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2年

职业:学者社会学家。

毕业院校:美国匹兹堡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婚姻法修改论争》;《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

李银河性学心得感想

近来闲暇,读知名性学专家李银河博士的著作《性学心得》,感慨颇多。这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胆在国人面前公开谈论性心理学、为国人性权利奔走呼号的专家,因率先在国内提出“同性恋非罪化”、“卖淫非罪化”、“性产业非罪化”、“憧憬多边恋”、“为一夜情正名”等非主流话题而身处舆论风口浪尖。她毫无疑问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细读李博士《性学心得》一书,我在感慨之余,有以下不成熟观点罗列如下:

一:作为一名知名社会学家,出于本身的社会责任,多年来致力于国人性学方面的调查和研究,为我们揭开“性”的神秘面纱,让多少蒙昧中的人们开始真实面对“性”这个话题,从羞于谈性,到开诚布公地谈论性需求和性苦闷,实在是一个进步。她竭心尽力地维护与性、与幸福、与正当的权利、与抑制和反抑制相关的观念,并为之争取权利,为之辩护,实属难能可贵。我们不应当把众多垢弊涂抹于她身,毫无疑问,她是一个敢于同世俗一争高下的勇者,是当之无愧的先驱。无味的褒贬是对一个有良知的社会学家的最大的亵渎。就她的这种学术方面的孜孜以求、探索不止的精神,我们应该热忱欢迎并关注。

二:处于国情,我们虽不可能如西方开放地大力提倡“性解放”,但婚姻中关于性方面出现的诸多不和谐问题我们不能小觑,正确地面对并利用合情合理的方式解决它,迫在眉睫。性压抑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摧残——“生命是多么短暂,我想让自由和美丽把它填满!”李博士的这种观点我赞成。

三:李博士的性权利观点,主要讲的是只要符合自愿、私密、成人之间这三个条件,是不可以被制裁、被剥夺的。这个观点我持中立态度。众所周知的原因,婚外情大多符合这三条,这对于和谐美满的婚姻是最大的威胁,有纵容之嫌,每个人在寻求自己的快乐的过程中,都应该以不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而这种观点无疑是对婚内配偶最大的伤害,故不予支持。

四:李博士关于“多边恋”、“一夜情”、“乱伦”等观点,多是道德问题,和法律存在明显冲突,依她所言,只要不影响他人利益,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可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性问题涉及道德和法律,社会的健康发展很多的公序良俗也是靠法律来保证的,比如时下流行的“一夜情”,不能简单以个人行为来妄加论断,作为每一个社会人,都承担着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如是泛滥成灾,必然成为社会公害。

五:关于“同性婚姻”、“卖淫嫖娼非罪”、“聚众淫乱罪过时”等诸多观点属于争议话题,这里不多赘述。但这些问题的公开化,应该引起社会共同关注。

“性学家可能是最不道貌岸然的、最接近诚实的人类,李银河说,获取诚实办法之一,是彻底的、诚实地问问自己和宽容别人。”——无论如何,让我们为这样一位勇敢的学界泰斗致敬!

研究性学习心得

调查报告成功地完成并在全年级交流,我感到无比欣慰。个性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对这次调查的过程,更多让我体会到成功的秘诀。

调查过程中,许多事都不能如愿。找到了目标,却总是不见人,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就耽误了时间,因此失去了机会。得到教训后,我们开始努力工作,确定目标后,大家开始收集材料,整理数据,时时想着要抓住机会,要抓住时机大干一场。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便进行采访,采访了学校的领导,从他们那里了解到具体资料,然后记好,整理成资料备用,逐渐的',我们的调查报告就撰写出来了,这让我们很高兴,于是把这些全部收好,开始修改、整理,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就呈此刻我们眼前,之后我们就开始打印了,然后交给老师,提出修改意见,我们的任务也总算完成了。御下重担以后,迎接我们的又是“心得体会”,认真仔细地回顾整个调查过程,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好处。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这个组的成员互相帮忙,互相鼓励,从来不伤和气,这使得我们进步。我觉得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受益匪浅,这么多人合作起来做一件事是多么地不容易呀。

这次活动不仅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懂得做事的重要途径――重在实践,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自己付出努力才能得到回报,才能得到收获。只有自己勤动脑勤动手,才能真正感到成功之喜悦,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灰心,因为有失败才会有成功,有奋斗才会有结果。但是最重要的是精诚团结,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其他人来帮忙、支持、鼓励,所以说团结是成功的保证!

“坚持就会胜利!”我们凭着团队精神做到了这点。

物性学心得体会

物性学作为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特性,对于开发新材料、改进现有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物性学,我对材料的结构、性质和性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材料科学的兴趣,而且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物性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材料以其各自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得以区分。通过学习物性学的各项实验和测试,我逐渐了解到,同样是一种材料,不同的制备工艺和处理方式会导致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差异巨大。例如,在金属中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显著改变其力学性能;在聚合物中引入不同的聚合度和分子量,可以影响其热稳定性和电学性能。这些复杂而多变的因素使得材料科学的研究变得非常有挑战性。

其次,物性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物性学的实验和测试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验证手段。只有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我们才能从中提取出材料的关键特性和规律。而实验和测试则是对理论的检验和实践应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我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物性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许多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这些将在我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再次,物性学的学习让我意识到了材料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材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基础和支撑,它们的性能和特性直接影响到各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通过学习物性学,我对未来材料科学的应用前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例如,研究高性能材料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研究智能材料可以实现智能感应和自适应功能;研究生物材料可以促进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这些应用前景激发了我的研究热情,也让我对物性学的学习更加有动力和动力。

最后,物性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魅力。物性学的研究需要我们不断地寻求挑战并解决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调整和优化实验和测试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向前辈学习和交流经验。只有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我们才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同时,物性学的学习也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乐趣。无论是研究的喜悦还是实验的令人兴奋,都让我感受到了科学无限的魅力和魅力。

综上所述,物性学的学习经历让我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材料的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科学研究的艰辛和魅力。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和研究热情,而且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指导。我相信,在物性学的指导下,我将能够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

研究性学习心得

这次我们小组以“对于乐于助人的看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的方式进行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在问卷调查当中,大多数人认为“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值得去提倡。但在进行随机采访时,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当陌生人需要帮助时,即使自己能够帮上忙也不会去伸出援手。剩下的受访者大部分表示会视情况而定,仅仅有那么一小部分受访者表示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最后我们通过两种调查方式所得到的结果是:问卷调查当中,大多数人们表示支持“乐于助人”的行为。但在随机采访中,受访者普遍表现不会随便对陌生人提供帮助,并且害怕因为自己的好心而引来麻烦。在现实生活当中发生过好心去帮助别人到头来却因为热心肠反而被咬一口的事件。因此很多受访者表示宁愿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去看待这个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特殊事例而抹灭我们那颗乐于助人的心。人性是光辉的,大部分的人都懂得感恩。因此我相信“乐于助人”不仅仅只停留在人们的称赞声当中,它一定会被不断地学习、效仿。

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使我和小组中的同学们关系更加融洽,还使我们在工作当中更加默契,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这次的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我的机会,谢谢我们小组的同学以及我们小组的指导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女性学心得体会

第一段:导论(200字)。

女性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探讨了女性身份、性别角色和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影响。通过学习女性学,我深刻理解到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女性学学习中得到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女性权益与平等(200字)。

在学习女性学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女性的权益和平等是至关重要的。女性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性别歧视、暴力和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只有通过争取平等的机会和权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另外,女性的自由和独立也是女性权益和平等的重要方面。女性应该被赋予自主权,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事业发展的机会。

第三段:女性身份与自我认同(200字)。

女性学还带给我一个深刻的认识,那就是女性身份与自我认同的关联。我了解到女性的身份不仅是生理性别的表现,还包括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女性身份。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份的选择,并避免对他人施加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第四段:女性团结与支持(200字)。

女性学还教会了我女性团结和互相支持的重要性。女性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相似的,我们应该打破彼此之间的竞争和对立,而是互相支持和激励。当我们团结起来,我们可以帮助改变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同时,女性支持女性也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激励我们追求我们的梦想。

第五段:未来展望(200字)。

通过女性学的学习,我对未来有了新的展望。我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为推动性别平等做出贡献。无论是通过工作还是志愿活动,我都将努力争取女性的权益和平等,为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而努力。同时,我也会继续与其他女性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和激励,共同追求我们的梦想。

总结(100字)。

女性学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女性权益与平等的重要性,了解女性身份与自我认同的复杂性,以及女性团结和支持的力量。在未来,我将积极投身于促进女性平等和权益的事业中,并与其他女性共同努力实现我们的梦想。女性学的学习不仅使我个人受益,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一份贡献。

研究性学习心得

活动对我们整个人类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是一个团体的共同行动。而我们这次调查活动,终于在今日完毕了,回顾从接受任务到执行任务,以及在调查中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感到这次活动锻炼了我,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

然而,团队精神以及协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调查中,我们也有过分歧,但我们经过调解与协商后,我们又重新鼓足了勇气,继续我们的调查工作,调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在调查中最难的还是研究成果的写作问题,当我们第一次接到这个课题时就感到束手无策。我们只有靠自己动脑以及请教老师解决写作问题,从中也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特别是在采访的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胆量。

还有一位同学,做事总是风风火火,性情急躁,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在即将完成调查任务时,他却因为自己的性格缺点问题,将调查资料弄掉了,哎!我们又只能重做了,经过这次教训后,他变得谨慎多了。

这次调查活动给我们的锻炼不胜枚举,总而言之,这次调查活动给我们奠定了走向成功的基础。

先进性学习心得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做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始终是冲锋在前,这当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如: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抗日战争时期的刘胡兰等。

全国解放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更饱满的激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同样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孔繁森,二次赴藏,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他有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共产党员更应该勇立潮头,勤于思索,敢于实践,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而不能成为观望者和懦夫。在当前的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两种价值观、人生观一碰撞,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因素,这时候就更要求我们的党员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冲锋陷阵,吃苦在前,处处起表率作用。

物性学心得体会

物性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行为的科学,它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在本学期的物性学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知识。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物性学的重要性,并领悟到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

首先,物性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材料的性质是由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而物性学就是研究这些组成和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在物性学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材料的硬度、弹性、导电性等基本性质。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我们可以用具体的数据和模型来描述和解释这些性质,从而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本质。

其次,物性学的研究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材料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通过物性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优点和局限性,并根据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材料。例如,根据物性学的知识,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制造耐磨性强的工具,或选择高导电性材料来制造高效的电子设备。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再次,物性学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在物性学的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的实验,通过实践来探究和验证物理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我们能够亲身感受物质的性质和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我们锻炼了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掌握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的方法,为我们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物性学的学习让我意识到物质世界的无穷奥秘和美妙。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现象,例如超导、磁性和光电效应等。这些现象发人深省,令人惊叹。它们揭示了物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对科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种对物质奥秘的探索和理解让我更加热爱科学,并愿意投身于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之中。

总之,通过本学期的物性学学习,我深刻体会到物性学的重要性和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学习物性学不仅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物性学的学习也提升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让我们更加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最重要的是,物性学的学习让我对物质世界的无穷奥秘和美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探索,物性学将会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李银河新书心得体会

李银河是中国著名作家、学者和性别问题专家,她的新书《同志心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李银河对性别与性取向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同志心事》的阐释和体会,以展示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认同。

首先,我要说的是李银河在《同志心事》中对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的关爱和包容。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呼吁社会摒弃对性别与性取向的歧视和偏见。她通过描写同性恋者的内心世界和亲身经历,让读者深入了解同性恋者的困境和心理压力。她还提倡平等和尊重,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我深深被她对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的真挚关爱所打动,也对社会有着更深刻的思考。

其次,李银河在《同志心事》中对与父母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剖析。她深情地描述了同性恋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她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为同性恋者与其父母之间搭建了一座友好的沟通桥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对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我相信,通过读这本书,更多人能重新审视家庭与爱的关系,并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多付出一份努力。

另外,我也被李银河在《同志心事》中对婚姻和家庭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所震撼。她坦言传统的一夫一妻制度在现代社会已经面临挑战,呼吁社会改变对家庭和婚姻的固有观念。她提倡多样化的婚姻形式和家庭模式,认为每个个体都有权利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婚姻和家庭。这种观点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我认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婚姻和家庭的平台,并引导我们接受不同的家庭形态。

最后,我要说的是李银河在《同志心事》中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她坚定地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的选择,而性别与性取向不应该成为社会对个体进行歧视和剥夺基本权益的借口。她提出了建设一个真正平等和包容的社会的愿景,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道路。我对她对社会的热忱和追求充满了敬意,也被她的观点所启发。通过阅读这本书,我重新思考了自己对性别与性取向问题的态度,并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建设一个平等和包容的社会而努力。

总而言之,李银河的《同志心事》给我带来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她对同性恋和双性恋者的关爱和支持让我深感温暖,对家庭和婚姻制度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传统观念,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让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通过这本书,我希望更多人能够认识到性别与性取向问题的重要性,摒弃歧视和偏见,为建设一个平等和包容的社会而努力。

李银河新书心得体会

李银河是中国著名的性学家,被誉为中国“性解放先行者”。近期,她的新书《恋爱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这本书以“恋爱”为主题,探讨了当代青年在感情与性爱方面的诸多问题。阅读后,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李银河在书中提出的“性伴侣是演习体验的对象”这一观点令我深思。她指出,性伴侣既是一个人的母体,也是一个人的试验场。只有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索,才能为自己找到心灵与肉体上的最佳契合。这样的观点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性伴侣的束缚与期望,为人们在恋爱关系中寻找到更多的自由空间,也为性爱的探索与分享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我被书中关于性教育的观点深深触动。李银河认为,性教育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的基本教育,它既不仅关乎生理健康,更关乎心理健康、人格培养以及性别平等。她强调,青年人应该在恋爱与性爱之前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性别之间的差异、了解同意与边界的重要性等等。这种观点使我意识到,性教育在培养健康性爱观念和性别平等观念方面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正确认识性,我们才能追求健康的性关系,避免性伴侣关系中出现的伤害和误解。

第三,李银河在书中还对婚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她坦率地指出,婚姻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选择的生活方式,更不应该成为“奔向人生巅峰”的唯一途径。她鼓励人们在恋爱关系中保持相对独立的个体,同时呼吁社会为非婚姻关系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尊重。这一观点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使我们能够更加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恋爱道路,摆脱传统观念所带来的束缚,更加关注个体的幸福与成长。

第四,李银河在《恋爱课》中还探讨了同性恋的问题。她提出,同性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应当得到社会的宽容和尊重。她鼓励同性恋者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身份,同时呼吁社会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变得更加包容与尊重。这样的呼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和尊重同性恋者的需求和权益,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最后,书中对于性别与性别角色的思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李银河认为,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多元的、灵活的概念。男性与女性没有固定的行为模式,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自由选择自己性别表达和角色扮演的权利。这样的论述不仅强调了个体的多样性与平等,也对我们从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束缚中解放出来,体验更自由的恋爱关系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总的来说,李银河的《恋爱课》以其独特的视角与观点带给我们全新的思考与启示。她以自己丰富的学术研究和丰富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揭示了当代青年在感情与性爱方面面临的挑战与困惑。阅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恋爱是一门需要认真思考和学习的课程,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更应该勇敢地追求自由、平等与尊重。只有通过理解与爱的力量,我们才能够拥有更健康、更美满的恋爱关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