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油茶(模板13篇)

家乡的油茶(模板13篇)

ID:7963542

时间:2023-12-27 03:15:30

上传者:书香墨

优秀作文是展现个人思维和创造力的窗口,也是提升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作文,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家乡习俗吃油茶作文

很早,他就和她同厂,他是三班倒的工作,她也是,一个月里,只有几天能轮在一个时间段上休息。刚结婚,厂里没房,住的是集体宿舍极小的房子,卫生间、厨房都是公用的。

他早上8点半下班,她8点已经去上班,回到家,桌子上有一张便条:馒头在锅里,趁热吃,抓紧时间休息。下面落的是她的大名。揭开锅盖,馒头还热着。

下午6点半,她下班,他已经走了,桌子上的老地方又有一张便条:晚餐是大饼和粥,还有一碟腐乳,一定要吃完,我去菜市场买菜了。后面是他的姓名。一个钟头后,他回来了,手里拎着蔫蔫的蔬菜。“很便宜”。他说完,急匆匆穿上那件靛蓝色的劳动工作服上班去了。这一天,见面只有两分钟。

添了三个孩子,终于分到一套带厨房的一室一厅,卫生间和洗涮的水龙头仍是公用的,很满足了。仍是三班倒的工作,孩子是大的带小的,她早上8点半下班,他怕孩子们把便条拿来折纸飞机,于是把便条留在碗柜顶上:锅里有煮好的甜酒粑,吃了就休息。我已给大娃说好,让他带弟弟妹妹出去玩。大娃是他们的大孩子。

下午6点半,他下班,饭桌上只有二娃、三娃在等他。他知道,她一定是趁菜市收摊去买廉价的菜。果真,一会儿大娃抱着一堆蔬菜,还有几只小鸡回来,说妈妈上班去了,大娃拿出妈妈用一张报纸边匆匆写就的便条:这是几只母鸡娃,养大后,就可以少买鸡蛋了。落款仍是她的大名。

秋冬之季,他去菜市场时发脑溢血而逝,非常突然。一辈子,他走哪里都要留张便条,这一次,他却没有先告诉她一声。四天四夜,她都想不通,第5天,家里人来喊她吃饭,却发现,她睡在床上已仙逝了。

在他们老式的衣柜里,满满一大袋的便条,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形状都有,淡淡的,都是些琐事,一张张看完,让人泪流满面。

家乡的油茶作文【精选】

我的家乡是武陟。武陟虽然不大,但我依然爱它。武陟的特产是什么呢?对啦!就是大名鼎鼎的武陟油茶!

记得我第一次吃油茶是在7岁时,那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们一家准备出去吃饭。我们在街上四处看看,发现了一家油茶店,生意十分的火爆,里面几乎坐满了人,外面也有人在排队,我们认为这么多人吃,口碑肯定不错!就挤了进去。

爸爸要了一份麻辣的,姐姐和妈妈都要了一份香菜的,我要了一份芝麻的。不一会的功夫,端了上来,我以为从未吃过油茶,所以迫不及待的开吃了!“啊——呜!”我吃了一口,便迷了“心智”,“走火入魔”!天哪!太好吃了!里面不仅有酥脆的花生,还有诱人的核桃仁!嗯——还有一股麻麻的、辣辣的味道呢?我下意识看了一眼爸爸:他正一脸疑惑的看着“自己的”芝麻口味的油茶,他一抬头,我俩四目相对,“哈!哈!”地笑了起来。虽然是一场乌龙,但是——麻辣味比芝麻味的好吃啊!味道鲜美,浓而不腻,还夹杂着一丝丝辣味,就像巧克力中夹杂着跳跳糖,真是人间一大美味啊!

我无意中抬头看见还有许多人在排队买油茶,店里的伙计忙得不可开交,我十分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即使排队也要买呢?我左思右想,抓耳挠腮,终于想出了原因:之所以这么多人慕名而来,不仅是因为好吃美味,香飘千里,还十分的实惠,一碗才2、3块钱,最多5块钱,这可真便宜啊!但是,油茶也没有因为便宜的价格而成本降低、缺斤少两;各种原料多的就像农业展览会。

妈妈看我对油茶十分的好奇,便微笑对我说:“瑞瑞,你知道吗?相传啊——楚汉之争时,汉高祖刘邦受伤,向西迁至武陟,吃了我们这的油茶,伤口好了,身体也更棒了!后来,就把油茶封为宫廷御膳。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吃了油茶后,曾为武陟油茶赋“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我听了妈妈妈的话后,感觉知识一下子丰富了起来。我瞪大了眼睛问妈妈:“为什么你知道的这么多呢?”妈妈笑了,对我说:“我是武陟人,武陟是我的家乡,武陟的一切就是我的骄傲!”

武陟油茶色香味美而且实惠;我为我是武陟人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家乡的油茶作文

我所在的小山村,该是油茶花开最早的地方了。落霜的日子,是家乡油茶花盛开的时候,那山岗、平畈、村前、屋后、田角、地头不知何时披上了一层白雪。走近,才知道那是盛开的油茶花。

油茶花香气淡雅,花色纯白。洁白的花瓣,金黄色的花心,美丽至极。特别是花儿被露水清洗后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会显得更加亮洁。每年这个时候,花满枝头的油茶林,自然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在树林里奔跑,在花丛中陶醉。尽管他们平时能吃到很多的美食,但吮吸花蜜才是最惬意的享受。

他们用一根硬杆茅草抽去草蕊,做成吸管,插入花蕊一吸,又甜又涩的花蜜便被吸入口中,甭提有多快活!他们在油茶花花蜜的滋润和甜蜜里,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待村庄里的屋顶上升腾着密密麻麻的炊烟,村口响起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呼喊,他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我爱家乡的油茶花,是它装点了家乡的秀色,是它让我对家乡生出更多的依恋,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那素雅的油茶花。

家乡的油茶作文

今天傍晚,我来到美丽的三江县城,在一家油茶体验馆体验侗族打油茶。

身着侗族服饰的漂亮小姐姐招呼我们坐在火堂旁体验打油茶。她首先介绍侗家打油茶所需的炒米、花生、姜、葱、猪血、绿豆、糯米和茶油。接着往一个厚厚的小铁锅撒下一把糯米,小火炒至糯米发黄,快速放入一抓茶叶,不停翻炒,随后倒入一壶满满的热水,水烧开后,一勺接一勺舀进一个小船似的竹筛子过滤,装满一罐之后,就分到一个个小碗递给我们。

小姐姐给我们的第一碗油茶,啥都没有,就是一碗又苦又涩的茶水,我喝了一口眉毛都竖起来,真是比药还苦。她看着我邹巴巴的脸笑眯眯的说,侗族油茶讲究“一空、二圆、三方、四甜。”寓意是第一杯希望客人清空所有的杂念,第二杯祝愿团团圆圆,喝了第三杯要方方正正做人,第四杯祝福今后的生活甜甜蜜蜜。按着这个讲法,小姐姐在我们后面几杯的油茶分别加入圆不溜秋的小汤圆、切得四四方方的猪血块以及甜丝丝的红糖。相比之下,侗族油茶既豪华又有仪式感。

喝完油茶,小姐姐告诉我们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父母早逝的侗族姑娘在姑妈家生活,每天纺纱织布,其乐融融。一天,她到邻村参加活动,在那里学会唱侗族大歌,还学会油茶的制作工艺。回家后,她一天三餐教周围的妇女打油茶。一天一天,她越来越出名,人们感叹她长得漂亮,心底善良,心灵手巧,活到99岁的她在方圆百里受人尊敬,有侗家女神的称号。直到现在,每逢初一十五,那里的人们还以香火敬之,油茶祭之。

听了这个故事,我对侗家的民族文化又多了一些认识。美丽的三江,你也想来吗?

家乡的油茶作文【】

我故乡湖北恩施土家族的`一道美味——油茶汤,它的一股独特的香味让人馋涎欲滴,浅抿一口味道如珍馐美馔般让人余味无穷。

油茶汤的来历有许多,但我们最常听的还是土家族人在明代时经常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人骚扰,围攻,到大年三十的时候只有粗茶叶、猪油、干玉米、蒜苗了,只好用这些食物熬煮成一锅油茶汤来过年。从此,就一直延续至今。

每次煮油茶汤的时候,闻风而至的总是我们小孩子。兰薰桂馥的油茶汤上有一层厚薄适宜的猪油,游润的水汽在底下好似要喷薄欲出,金黄色的汤面上漂浮着一颗颗的阴米与粗茶。迫不及待地浅尝一口,那松脆的阴米与那淡淡的茶香和着油而不腻的汤汁真是其味无穷。一大锅油茶汤没几分钟就会被我们小孩瓜分完毕,大人只好笑着摇摇头再去煮一锅油茶汤。有时候大人不给小孩煮了,大家就私自地偷偷摸摸从家里带一些食材与炊具,在树林里面捡一些枯树枝点燃架锅熬煮油茶汤。虽然有时候会被大人发现骂一顿,但骂完之后他们居然会跑过来笑眯眯问我们还有没有油茶汤喝?大家也大方地给大人们品尝。

喝汤有个小讲究,可不能用汤勺喝,得转着圈喝,把油茶汤里面的食物都喝完,这样做还得有小技巧,土家族人就说“舌头上要长钩钩”把汤里面的食物都“钩”上来;玩汤有个小玩法,用嘴靠近碗边、不碰碗,然后吸气把汤给隔空吸过来,很是个颇有趣味的一个小技巧;做汤有个小要求,油茶汤的味道是原汁原味的,不能放味精来调味,不然原汁是有了原味可就散了。

秀色可餐、色味俱佳的油茶汤品味之后不禁让人拍案叫绝,那味道在唇齿之间依然弥漫着,这就是我们土家族人的美味——油茶汤!

家乡的油茶作文【精选】

尝过沁人心碑的普洱茶,品过耐人寻味的铁观音,喝过清爽怡人的龙井茶……可在这众多茶中,最让我难忘,最令我回味无穷的,定是老家陕西那热乎乎的油茶。

它朴实,它香浓,那令我难忘的味道,就像家乡的亲人一样让我眷恋不已。

今年暑假回到家乡,刚走到村口,就听到那熟悉的叫卖声“卖油茶哩!”这声音是多么亲切,我便不由地坐到小摊旁。品味着酥香可口的油茶,望着对面空无一人的凳子,往事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那时的秋冬季节,奶奶总喜欢牵着我的小手到集市上去喝碗油茶,油茶摊上总有祖孙俩欢快地笑声。

儿时,每逢村上赶集,我就拉着奶奶高兴得又碰又跳。奶奶胖胖的身躯,被我拽得一摇一晃。离老远我就闻到了油茶的香味,高兴的喊道:奶奶,油茶!油茶!奶奶笑了,忙说:好,好,我们走!”话音刚落,我便甩开了奶奶的手,乐颠颠奔向那家油茶摊。吸引我的永远是那油茶里的花生碎和那焦焦的芝麻。

“给咱来碗油茶!”奶奶用纯熟的老陕话叫了碗油茶。“要得!马上给您上!”只见老板端起一只海碗,麻利地舀上几勺炒熟的面粉,再来上一勺花生芝麻碎,另一手舀起一瓢热水,快速地浇到上面,紧接着匀速地搅拌一下,再抓起一撮葡萄干,洒入里面,一碗热乎乎的油茶便呈现在我眼前。

我小口地喝着油茶,感到全身舒坦,浑身发热,但接着,就满嘴余香了,我喝了几口,便将油茶推给奶奶,说:“奶奶,油茶这么香,你为什么不喝几口呢?”

“因为奶奶想让你快快长大啊!”奶奶答非所问,随即,又一脸宠爱地看着我:“你长大想干什么啊?”“我想当宇航员!”我自豪地说。“好好,当宇航员好啊!”奶奶脸上洋溢着满足,微笑的目光里似乎已出现一个宇航员。

长大后我才明白,当时家里经济紧张,奶奶不肯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她的爱是那样朴实真切。回想起来,我的心如油茶般,热热的,眼里却酸酸的。

“打烊咯!”老板的喊声,使我如梦初醒,怱怱付了钱,离开了摊子。奶奶的陪伴犹如这碗热乎乎的油茶,深入心田,永难忘记。

家乡的油茶作文

我的家乡在广西省恭城县,这里的小吃特别的多,有糍粑,粽子,水晶粑,油茶,糖粑……而我们这里卖得最火的是油茶,糖粑,水晶粑,艾叶粑,这四种中卖得最火的是油茶,它是排在首位的,每个恭城人都喝过油茶,没喝过的就不是恭城人,我们每天早上都会打上一锅美味可口的油茶,据说是玉皇大帝喝的汤,那我就给你说说它是什么制作的吧!

你要先准备“7”字型的木锤,特质的锅,茶叶阁,花生,姜,提前浸泡好的茶叶,油,开水,准备这些就可以了。

首先把锅给烧开,再放油,就把姜拍扁,然后把茶叶,姜,花生一起放入锅中,一起锤打,大约打到茶叶粘锅,闻见一股香味后,就说明打好了,然后用开水一冲,在用锥子搅一搅,在把茶叶阁放在碗的头上,把油茶倒入茶叶阁里,再用锥子挤一挤,一锅油茶就出锅了,喝了一口油茶下去身子非常的舒服。

来旅游的人说了,来到恭城没有喝油茶就不代表来了油茶,有些人说:小孩子喝一碗油茶可以变聪明,青年人喝一碗油茶变得精神抖擞,老年人喝一碗油茶可以长命百岁。

我们恭城还有油茶节呢!快点来参加吧!

我爱家乡的油茶树作文

我的家乡那是一鲜为人知的地方。没有高耸大厦;没有美丽的花园;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我还是很爱自己的家乡——上畔。春天,我家后山桃园里的桃花开了。真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似乎在说:“欢迎来到这儿,欢迎来到这儿。”小草们还懒洋洋的,只吐出一点嫩芽儿;害羞的花姑娘似乎还舍不得把自己的美丽让人欣赏,怕别人嘲笑自己似的;柳树姐姐甩着长长的秀发,抽出绿绿的芽儿;来,让我想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

一晃到了秋天。邻居家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五颜六色的果子,挂在碧绿的果树上,多美啊!金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菊黄色的桔子。不管是谁来到了他们的果园,都会迫不及待地去摘果子。

家乡真美啊!如此美丽的家乡,我能不喜爱吗?

点评:这是一篇描写家乡的文章,对家乡一年四季的美景都各有特点的生动描写,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语言生动形象且内容丰富,比喻贴切,用词生动,语言充满童趣,行文流畅自如。

家乡的油茶作文

“天津麻花,卖天津麻花喽”路上传来一阵吆喝声。是啊,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美食特点,无论是县城还是城市。我们钟山也有自己的美食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油茶。今天一大清早,我们一家人就来到了名叫瑶乡人家的油茶馆,一品油茶的独特口味。

进到油茶馆,浓浓的油茶味扑鼻而来,一位亭亭玉立的油茶姐姐走了过来,热情地招待我们。

一切安排好之后,油茶姐姐开始打油茶了。打油茶的水必须是纯净的山泉水,茶叶也是有讲究的,油最好是鸡油,就连打油茶的工具也有讲究,都是要用铁锅和木槌来打。首先把泡好的茶叶放到锅里炒干水,然后放点老姜和蒜米,用力捶碎之后,放些鸡油下去爆炒一下茶叶和老姜,之后一股浓浓的香味就出来了,再倒些纯净的山泉水,香喷喷的油茶就出锅了。

当然,要想喝到一碗正宗的油茶,还需要有配料呢。有葱花、炒米、花生、香菜、油果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配置哦。盛好之后,这碗油茶可真是色香味俱全啊。油茶中有些淡淡的绿色,又掺杂些浅黄色;凑近一闻,姜味里带着些油味,配料浮在上面,看了让人垂涎三尺;细细品尝一口,更是了不得,喝到胃里暖暖的。

看着油茶姐姐打油茶是那么的轻松,我也忍不住体验一下。我接过油茶姐姐打油茶的木槌,炒茶叶。我用力搅拌着茶叶,使茶叶均匀地分布在铁锅上,用力一摁,发出了“吱吱吱”的声音,这就是水分从茶叶里蒸发出来的声音。不一会儿,我的手就累得不行了,几乎把全部的力气都放在了上面,手软绵绵的,再也抬不动了,只好“下岗”,可不能毁了这一锅油茶啊。

看来,打油茶并不容易,需要有耐力和力气,还有娴熟的技艺,才能打出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油茶出来。

这一次的体验,让我品味到了独特的油茶,也让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需要有耐力,才能成功!

我爱家乡的油茶树作文

我的家乡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郸城是千年古县,底蕴深厚;郸城历史悠久,战国后期属楚,汉置“郸”县,距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我的家乡不仅有美丽的人民公园,而且有许多美味的土特产。

我喜欢家乡的人民公园。那里每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是郸城人的欢乐之地。受郸城人们的喜爱。其中我最喜欢蹦蹦床,一跳,就会飞向蓝天,使自己非常感到刺激,让人流连忘返。我还最喜欢人民公园的湖。虽然我还不知道湖的名字,但到了这儿就喜欢坐在湖边,湖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鱼,妈妈经常带我去喂它,看到一条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我的心里可高兴了。

我喜欢家乡的土特产,如:宁平麻花、吴台莲藕、五香变蛋、天豫粉条、芝麻叶……宁平麻花香而不腻、酥脆可口、食后无渣、久放色香味不变。老少皆宜,多吃可健脾开胃;天豫粉条它白如雪,细若丝,韧性好,便于储藏,烧煮简便,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

家乡的油茶作文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邵阳县,是赫赫有名的“茶油之都”。这里风景优美,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油茶树,我爱家乡的油茶树。

春天,油茶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在春雨的滋润下,嫩芽慢慢长大,变成了翠绿色。有些油茶树还会长出圆圆的茶“泡”和像叶片一样的“茶耳”。过不了几天,它们就脱掉了绿外衣,露出了白色的果肉,小朋友上山来采茶“泡”吃起来又脆又甜,它成了我们小朋友最爱的野果。

夏天,油茶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一阵风吹过,茶林发出阵阵“沙沙沙”的响声,远远望去,油茶林犹如绿浪在翻滚。那景象多么壮观而又迷人。那些绿绿的油茶果,像一个个可爱又顽皮的小孩,躲在了绿叶丛中,跳跃着、欢笑着。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油茶树上的油茶果成熟了。每年的寒露时节,或青或红或紫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大的像鸡蛋,小的像荔枝,静静地迎接着人们的到来。清晨,大人们领着孩子、挑着箩筐、带上带钩的竹杆来到油茶林采摘油茶果。顿时,茶林热闹起来,老人的呼喊声、姑娘小伙的歌声、孩子们的欢笑声连成一曲丰收的赞歌。油茶果采摘后,要在家里放几天,才放到太阳下晒,等油茶果都裂开了嘴,用手轻轻一掰,黑黝黝的茶籽儿就蹦了出来,黑亮黑的。晒干后它们被送进了榨油房,过不了多久,一桶桶清亮清亮的茶油满载着乡亲们的希望,装上车送往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吃上我们邵阳县产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茶油。

油茶果采摘后的一段时间,油茶林开满了雪白的茶花,芳香扑鼻。妈妈告诉我:“油茶树一年四季都在孕育着茶果,刚摘完,就开花、坐果,经过风雪的洗礼,第二年茶果才长得更茁壮。”

冬天,翠绿翠绿的油茶树仍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寒风吹不倒它,积雪压不弯它,它傲然挺立着,迎接来年的春天。

家乡的油茶作文

逛商场时,不经意发现了一种东西——油茶。看到“油茶”这两个字,我不由得眼前一亮,思绪瞬间回到了几十年前。上世纪物资匮乏的年代,无论是什么“好吃的”都会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

一天,到了开饭的时间,我以为,还像平常一样,妈妈肯定还是做“搅团”或者是“驴蹄子”(用玉米面做的一种面食)。这两种饭天天吃、顿顿吃,早已经感到腻歪,早就想妈妈换换口味。可是,那个生活困窘的年代里,日常的生活,吃的大部分都是粗粮,而小麦等细粮很少。由于食物短缺,妈妈也没有办法,只能做一些粗粮饭菜给家人吃。

“吃饭了,快来看,妈妈今天给你们做啥好吃的了!”

听到妈妈的喊声,我和哥哥们凑了过来。只见妈妈给大家端上了一碗碗糊糊状的东西。

“妈妈,这是啥呀,是糊糊吗?”我不解地问道。

妈妈摇摇头,笑着说:“不,这不是糊糊,它叫‘油茶’。”

“妈妈,什么油茶,这里面放了些什么东西,好喝吗?”

妈妈看着我和哥哥,便高兴地介绍了起来。油茶,它是北方人,尤其是陕西人特殊的一种饮食,它是将盐巴、香料等调料和花生、核桃仁、羊油等一起熬制而成。凉却后它就会结成块状。食用时,用刀子将它一块一块削下来,在开水中煎熬,熬制到其成为糊状即可。

闻闻“油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实在是太香了!妈妈介绍着,我和哥哥们早已经垂涎三尺了。一口下肚,一股浓浓的香醇顿时沁人心脾,我觉得,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喝的`东西!

为了做这顿饭,不知道妈妈在哪里弄来了羊油、花生和核桃仁这些食材,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这些东西可是紧缺的“好东西”!为了让家人吃好,真是让妈妈费心了。

不知不觉,几十年瞬时而过。如今,再次看到“油茶”,不由有一种亲切感,我开始思念母亲,追忆起那令人难以忘却的香醇。

带油茶回家,我迫不及待地熬制了一碗品尝了起来。尽管包装袋上写着“天然的味道”、“来自大草原的奉献”,“一种令你难以忘怀的感受”,将其吹嘘得天花乱坠,可是,我始终没有体味到当年那顿油茶的香味,没有感受到来自于妈妈的香甜。

家乡的油茶作文

油茶汤是恩施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饮食之一,是土家人非常钟爱的美食。它与藏族酥油茶、蒙古族奶茶,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饮”。

土家油茶汤香、脆、滑、鲜,味美可口,提神解渴,养胃充饥。土家人一日三餐,几乎餐餐离不开油茶汤。因此,土家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只要有碗油茶汤,满桌酒肉也不香。”

油茶汤,土家语称“色斯泽沙”,甚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据清代的《来凤县志》记载:“土人以油炸黄豆、包谷、米花、绿焦诸物,取水和油,酥茶叶和汤泡之,饷客致敬,名曰‘油茶’”。

油茶汤制作简单,食用方便。制作油茶汤时,先用食油分别将土家人特制的阴包谷、阴米、豆腐干、花生米和核桃仁等炸酥备用,然后做汤。做汤时,在锅内放入猪油,待刚冒青烟时放适量的茶叶和生姜末,并迅速翻炒,待茶叶焦黄时倒入一小瓢山泉水,用锅铲挤压锅中茶叶姜末,使茶汁、姜汁充分融合,等水开后加入大蒜叶子、食盐。把做好的汤舀入碗里,再放入炸好的阴包谷、阴米、豆腐干、花生米和核桃仁等,一碗香气怡人的油茶汤就做好了。

饮食油茶汤也很有讲究,一般不用筷子或汤匙。对于土家人来说,一碗滚烫的油茶汤端在手,一边吹,一边喝,一边转碗,其动作之娴熟令人咋舌,像变魔术一样,眨眼功夫,碗就空得颗粒不剩,干干净净。要是有贵客登门,常用油茶汤招待,而客人看着面前香气扑鼻、色泽诱人的油茶汤却不知所措,这时主人常笑而不语、忍俊不禁,那情景真让人铭心刻骨。

如今,这传统美食走出“深闺”,声名远播。1992年,来凤县土家族油茶汤茶艺团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节,博得“来凤名茶传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誉。土家油茶汤还曾在日本国际表演中荣获国际金奖。

我爱土家油茶汤。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家乡的味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