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记忆初三(精选12篇)

冬至的记忆初三(精选12篇)

ID:8162922

时间:2023-12-29 14:24:21

上传者:梦幻泡

优秀作文是作者用文字创造的艺术品,能够打动人心、留下深刻印象。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写作带来一些灵感。

中学生冬至的记忆作文

冬至是一年当中比较隆重的一个节日,民间称之为“过大冬”.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中学生关于冬至的记忆作文,欢迎阅读。

母亲抱着我,在冬至的阳光下走。我的头靠在她的额头上,在衣物的重重包围之下,只露出一张小脸,呆呆的看着路边慢慢向后退去的枯木。

我听得到吹过的风,也听得到不远处传来的隐约的啼鸣。路上的尘土飞扬,落叶款款飘落阳光发出惨白的色彩,我能听到母亲的呼吸,能感受到她额头的冰凉,但是我的小身躯在她有力的拥抱中,悬在半空中,徐徐的走。,那灼目的灿烂阳光,汇聚成一片金黄及苍白。我看到路边树上爬行的蚂蚁,也看得到远方天空的一朵洁白的云。那云,在跟随着我们。

我被衣物厚厚的包裹起来,我感觉不到冷,只感到近乎闷热的温暖。母亲的手不时拍过来,似乎想哄我睡去。但是,我分明的精神起来,想扭转头来,看看前面的风景,但我的头刚想动,随即被母亲的右手扭转过来,说:别动,有风,冷。妈妈给你买肉肉,包饺子吃啊!然后她伸出一只手来,把笼罩我的那一个围巾重新摁了一下,确保没有风跑进我的脖子中。

阳光苍白呵,我们就在那阳光下走,像走进阳光中,走进温暖的年关里。那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风和路旁隐隐的麦田。我只在那一个包裹着的襁褓中,被母亲抱着,行走在那样一个平静的午后。

评析:本文“关于冬至的记忆”,人物描写生动,成功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对“母亲”进行刻画,使人物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叙述讲究详略,读起来富有趣味。

记忆是思念中的一幕回首,美好便是有过,记忆是尘世中的一丝牵挂,留恋便是永远。关于记忆有太多的名词来诠释,但我相信所有的记忆都是你内心深处最真实,最难忘的曾经。

关于冬至,小时候更多的是陌生,可能是因为不太懂事,也可能是因为那时还没有冬至的概念,所以对我来说真正懂得冬至是在上了大学。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之间,今年是在二十二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不知道为什么,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感觉这些传统的节日对自己来说越来越重要的,当然说它重要不单单是因为自己一个人,还因为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挂牵,让心中的那份亲情格外温暖,让记忆中那个寒冷的节日倍感亲切。

时间就像自己的脚步,不管你行走还是休息,它都与你不离不弃。转眼,今年的冬至又到了,说实话对于这个节日,特别亲切。不说别的,至少可以放下手头的工作,一家人一道静静地享受放松和惬意。记忆中,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会为我们准备好节日的晚饭,说不上丰盛,但却美味可口。即使后来离家去读书,每次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接到母亲的电话,嘱咐我们一定要去吃一碗家乡的节食。

我不清楚其他地方在冬至这一天会吃什么节食,也许和我们一样。我的家在北方,每年这个节日,家人都会煮一锅饺子给我们吃。据说,很早以前有人打趣说冬至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如果不吃饺子会冻坏耳朵,小时候,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语,总是会把这碗尽情的吃饺子,边吃还边说,吃多了,耳朵就不会冻坏了。每年的饺子,都是母亲亲手捏的,记得我们几个第一捏饺子时,还是母亲手把手地教我们,母亲说捏饺子,一定要捏出两个角角,这样它才会像耳朵。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冬至了,以往的时候回不去总要给母亲打个电话,今年终于可以不用打电话了,走在路上就已经在想念母亲的饺子了。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今时今日,饺子馅里怕是很难再找到药食了,但是各种花样和饺子馅的增多也是对节日最好的铭记。就像除了饺子,家里还做一种冬至特有的食物,便是我们常说的扁食,也叫它“至子”。

至子,是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用手捏的,要做它非得在这个季节,换了其他的季节,都会因为天气太过温暖而失败,所以至子属于寒食节特有的食物。要做至子,首先要和好面,然后将面摊开,直到像饺子皮那么薄即可,再用菜刀将摊开的面皮裁剪成只有指甲皮那般大小的面积,紧接着再由自己手,扯住面片的两个角,然后合力将两个斜角拉在一起,再用力一挤,至子便是捏好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至子要盛在竹篮里放到屋子外面,让它接受寒冬季节的凝固,再放到冬日的阳光下等待风干。做至子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吃至子却很美味,母亲每年都会先炒好肉臊子,添上菜将其煮成汤,等到汤汁煮到沸点,再将至子放进锅里,便静候着美味。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在冬至这一天降雪了,今年的雪或许来的有点早,走在路上,提着为家人准备的物品,踩在路上的积雪,咯吱咯吱的响个不停,天色虽然有点晚了,但是接着昏暗的灯光,回家的路还是那么清晰,不远处,已经可以看清家了,虽说小时候陪母亲在家门口等父亲的记忆有点远了,但是走在这条路上,在冬至的这一天却是格外如新。

异乡的你,还是忙碌的你,亦或是走在回家路上的你,不管平日里的工作有多忙碌,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不论你是否过得如意,虚无,伤心,请相信在冬至这个节日,或是普通的每一天,总有那么一份牵挂在等着你的回音,期盼着你的归途,还有那么一锅滚烫的饺子,或是冒着热气的饭菜,那是思念,也是最好的回报方式,常回家陪陪亲人,道一声平安,送一句祝福,哪怕是一起聊聊天,吃吃饭。

我们常说欲望永无止境,但是在经历过岁月的沉浮之后,你会静候内心,也会看淡世俗,想要的也是愈发简答。

冬至的初三作文

今日是进九的第一天,今年的初冬不是很冷,虽然民间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谚语,但我却始终没有觉出今冬的冷来。

冬已过了半月。平日里,阳台的衣架上总停着些各色的鸟儿;此刻虽然还有,但似乎只剩了些麻雀。这半月里,几乎每早都有浓浓薄薄的晨雾,早上一睁眼,竟看不出是什么时辰。平日明明该是旭日东升的时候,这些天天色却显出层次不一样的黑暗。

走在路上,明灯点点,万籁俱寂,偶尔一声雀鸣划过耳际,一闪即逝。冬是何等的荒凉而又无奈!可是,今早走在学校的操场上,却突然感受到了冬那深藏不露、独具特色而又近在咫尺的美。地的霜,就是满地的雪,仿佛是飘了一夜的松散的薄雪。举目遥望,一轮朝阳姗姗来迟,一只无名之鸟飞冲天际。

突然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心灵的震撼!往日凛冽的寒风今日却显得那么轻柔,吹着光秃秃的细枝摇摆过冬至作文500字7篇作文。我不禁在心中吟道:“孤鸟高飞去,阳升地雪衰。孩童旋地走,风拂细枝徊。”我恍然大悟,往日里两三天才能写出的合乎格律的五绝为什么一瞬之间便能吟就。我用心灵去碰撞了美、感受了美啊!仅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美。

用心感受,一切都是美的。

初三的记忆作文

在每一个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日里,外公总会带我去澡堂泡澡。

这家澡堂名叫“二泉浴室”,虽是一家老式浴室,比不上那新建宽敞的浴室,但是它还是给我留下了很多记忆。

我和外公下了电瓶车,走进大门,左边一个类似小的亭子,是收费的。右边是楼梯,上楼有两个分叉,一个往男,一个往女。我们撩起男的卷帘,推开一扇门,便来到了更衣室。

有穿着澡堂衣服,一手抽着烟,一手看报纸的;也有盖上一条毯子直接睡觉的;还有手中打着电话,东张西望看着进出人们的……还有一个服务员是招呼客人的,端坐在入口处。

我们把脱下的衣服叠放好塞在柜子里,用钥匙锁好,随手拿了两双拖鞋穿上。还有一扇门,这扇门后才是真正泡澡、洗澡的地方。拿着毛巾走了进去。

很快一股极强的暖气席卷了我的全身,我定住怔了一下,于是一个圆形水堂映入眼帘。来这主要就是泡这个么。我和外公用手试了一下水温,还不是很烫,就慢慢浸入水里,等逐渐适应了温度,就一股脑下到了水里,只留头在水面上呼吸。

我顿时全身麻木了。这种感觉是在室外室内俨然冰火两重天之下产生的。没过一会儿,整个人就出汗了。当然,这代表热已经在逼走你的寒气了。

又泡了会儿,负责给人擦背的师傅走到一个机器边,在那打机器。一股股水声流入耳中,我以为他在放水,但外公说这不是放水,是在放气。老式澡堂都需要如此。

我们起身去冲淋。但冲淋与泡澡又截然不同。冲淋的水仿佛争着流到地下,而泡则是人仿佛与水相融合了。

这样的记忆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醒也罢。我愿留在澡堂的记忆永远都在。

冬至的记忆作文

倾听着xxxx年的脚步声,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昼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来到了外婆家,想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乐呵呵的迎接我们呢!

该吃晚饭了,外婆端来两碗赤豆糯米饭,笑着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我听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长大!弟弟也想早点长大,一边夸饭香,一边埋头“苦干”哩。

吃完饭,我开始听外公讲有关冬至的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还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百鬼夜行,午夜12点鬼门开,晚上记得早点回家睡觉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吓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骗你的啦!”外婆笑着说。“不过,也应该早点睡,添岁嘛!”在全家的笑声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来,是冬至节,太阳开始回来了,春天也越来越近……。

初三的记忆作文

回忆中的美丽不曾抹去,情到深处的感动不曾消失,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已成永恒。

——题记

夕阳慢慢地从地线平上消失,但还是将最后的余晖洒在大地上。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太阳的余晖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低下头,看着影子往前走,心里感到很是悲凉。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你快一点儿来带我,可是我走了很久都没有看到你的影子,我开始对你感到绝望,但是心里还是有一种个声音告诉我,你一定会来。

天渐渐地变黑了,我的心情也和天一样在慢慢地变黑。心中那仅剩的一点儿阳光已经快被黑夜吞没了。就在它被吞没的那一瞬间你将黑夜撕破,把一缕一缕阳光照进我黑暗的世界里。我那颗被冰冻住的心在慢慢地融化。

你笑着看着我,说:“走了这么长的路是不是很累,我们现在就回家,好不好?”我板着一张脸对你说:“噢”。就这样我们一路上都没有怎么说话。

到家后,我拉开门,走进房间,关上门。经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后,我便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再出去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没有去吃。可能我还在赌气中吧。晚饭后,你端着一碗粥到我的房里给我吃,我却没冲你看一眼。你出去后,我朝粥看了一眼,就继续作业了,根本没有吃一口粥。过了一会儿后,你又进了我的房间看到我没有吃,就问我:“你为什么没有吃?”我说:“不想吃。”你沉默了,我也没有说话,我们俩就一直僵持着。这时我无意中看到了你的手,我发现你的大拇指上裹着一层厚厚的纱布。我问你怎么了,你说没事。可我不信,在我再三的要求下,你告诉我是因为下午忙着去接我,推车的时候手不小心撞到了墙上,大拇指上的指甲撞掉了。听完后,我的眼睛湿润了,你对我今天的表现一定很失望吧。

对不起。

你掉的那枚指甲我一直保存在家里,它将是我记忆中的“瑰宝”。

初三的记忆作文

“人,总是在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生离死别的感觉,失去外公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最深、最深的涵义。

还记得,小学五、六年的时候,放学时间一到,外公总是会在校门口等我。我顽皮,每次都非要等外公进来校园找我,才肯乖乖坐上外公的摩托车,回家。老实说,我真的觉得外公好厉害!因为一把我送到家门口之后,他又要赶去载我的表姐、表弟。外公当然少不了跟妈妈抱怨一下,妈妈总是在三叮咛我,千万不要再让外公等,但我总是随便敷衍了事,并没有把妈妈的话听进去。

那一年的十月,外公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住进了医院,经过院方的检查后,才知道,外公--得了癌症。上天真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得知这晴天霹雳的消息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悲伤且心痛。

一天又一天,时间像流沙般逝去,外公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身躯也渐渐消瘦,而我也自觉自己和外公的相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

记得那天晚上,我在准备明天要考的科目,爸爸却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换好衣服赶快下来,我们去看外公。”我察觉到一丝丝不对劲,在车上,我主动问爸爸:“外公怎么了?”爸爸似乎是费了好大的勇气,说:“外公,可能不行了……”我没有回话,眼前的视线一片模糊,我红了眼框,我努力撑着,不想让眼泪掉下来,因为我不想让外公看到我哭。进了病房,看到外公的样子,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在我的脸颊上划过一道又一道的痕迹。在旁边的外公似乎是听到了我的哭泣声,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外公用沙哑且虚弱的声音说:“别哭、别哭。”

之后,外公还是走了。安详的,离开我们了。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那是个凉爽的下午,我回到已经毕了业的小学,坐在川堂的台阶,我望着前方,回想起外公的摩托车声、外公的背影、外公的笑容,还有之前经常要外公等到发火的那些片段……。那些,都只能是心中回忆了。良久,我站起身,走出校门,望着天空,微微的风吹过我的脸,我的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外公,我知道你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很好,而我,也会加油的。”

做冬至圆初三作文制作冬至圆作文

生命是宝贵的,一旦去世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爷爷,你在天堂过得好不好,记得在天堂不要再吸烟、喝酒了明年的中秋节,我会送给你月饼。

爷爷长得高高的,平时一见我就乐呵呵地笑。他在离我家20公里的地方上班,平时很少回泽国,一旦回来总是带回一大堆吃的东西,其中包括我爱吃的螃蟹,他说箬横的海鲜比泽国要好。爷爷一生爱吸烟、爱喝酒。由于肺里都是可恶的尼古丁,所以得了癌症,尽管我们尽力去医治,但还是不能阻挡死神的来临。爷爷偏偏在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前夕离开了我,离开了我的一家!

生命是宝贵的,一旦去世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爷爷,你在天堂过得好不好,记得在天堂不要再抽烟、喝酒了??明年的中秋节,我会送给你月饼。

记忆初三作文

我有一个家,温暖的家,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让我健康快乐的长大。外公外婆对我可好了,他们也是我最亲最亲的人。

在我印象中,爸爸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尤其是对我,他的话犹如圣旨,千万不可不当回事。“自己去盛饭,吃多少盛多少,不然就给你拔火罐。”我硬是拖拉着不吃,真的就在背上拔了个,痛得我哇哇叫。我害怕的东西可真多:拔火罐、黑夜站大门外、挨打、不给去外婆家……每当我不听话的时候爸爸总想着法子对付我。在他的“威逼利诱”下,我学会了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妈妈分担家务。

我最怕的要数奶奶了。她生起气来,我只得呆呆地立在原地,要是有不服气的神色,还会遭来一阵“痛骂”。我最恨她这一点了。可是,奶奶也有慈祥的时候,把我抱在怀里,“宝宝、宝宝”的叫,说些高帽的话给我听,小孩子都爱被夸吧。

奶奶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把人唬的一愣一愣的,我更是对她的话深信不疑,还潜移默化地照着着她的样子说话、做事。我的一些好习惯,如衣服整洁,按时吃饭睡觉,不闹脾气,好好讲话……似乎都有奶奶的功劳。

爷爷总是有着一副长辈的权威,我聪明地知道,只要我乖乖听着不做声就没事了。

妈妈很爱我,从不轻易批评打骂我。也许是因为爸爸和奶奶过于严厉的缘故吧。每当被爸爸或奶奶的惩罚或呵斥时,妈妈总会站出来为我“出头”,拉着我的手轻轻打爸爸的肩膀或奶奶的手,说些安慰我、鼓励我的话。在妈妈怀里,我撒娇,我嬉闹,像个永远长不大的三岁小孩。

虽然在家里,我是个干净、整洁、听话的“乖”孩子,但是每年寒暑假去到外婆家,一切都不同了。有着外公外婆的无限疼爱,有着大自然广阔的胸怀的接纳,有着小伙伴们的陪伴,爬树摘桃采杏,下河抓鱼摸虾,屋檐探鸟窝,菜花田间嬉戏……我是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欢乐少年,是个放荡不羁的“野”孩童。

“我有一个家,温暖的家,家里有……”哼着歌曲,我酣然进入梦乡。

做冬至圆初三作文制作冬至圆作文

冬至吃汤圆是我们家乡的习俗,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吃汤圆的,但是我依然很喜欢,因为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汤圆了。

今天,奶奶要做汤圆,我在旁边帮忙。只见奶奶先用水把糯米粉和好,接着搓成长条,再揭一小段。我取了一小段,学奶奶样先把它捏成窝型,再嵌入猪油馅,然后裹起来封好猪油馅,紧接着再把它搓圆。奶奶很快地搓出了一个个汤圆。而我左搓右搓就是搓不圆。奶奶说:“汤圆在左手掌心右手顺时针用力均匀搓。”我按奶奶说的做果然搓圆了。奶奶夸我聪明,我心里乐开了花。奶奶还教我馅一定要裹好,不然熟了馅流出来就不好了。我做了一个又一个。突然来了灵感,我想做些不一样的汤圆。奶奶见了问:“你在干什么呀?”“不告诉你!”我笑嘻嘻地说。“做好了!”我喊到,爸爸跑来一看:“这是汤圆还是饺子?”“是汤圆。”原来爸爸把我做的饺子型汤圆看成了饺子。我开始包第二个汤圆,我把面团擀平了,在上面抹上馅,对折卷起来,像一朵花,奶奶直夸我手巧,我听了可高兴了。接着又做出正方形,心形的汤圆。不一会,稀奇古怪的汤圆要下锅“游泳”了,“哗”的一声,汤圆下去了。奶奶盖上锅盖煮了起来。

啊!香喷喷的汤圆出锅了。奶奶放了些桂花糖,大家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爸爸说:“这汤圆既新奇又美味,真棒!”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奶奶也笑了。

做冬至圆初三作文制作冬至圆作文

在清明节放假期间,我们家也做青圆,外婆说要去祭拜老祖宗。

今天是星期天,我一大早就来到外婆家,因为今天外婆教我做青圆。我兴奋极了,先是看外婆揉粉,她在面粉里加了点水,还有青色像海苔一样的东西,我不解地问:“外婆,这是什么呀?”外婆一边搅拌着粉,一边说:“这是青苔,放在粉里,参合着捏在粉里,才能做出香香的青圆。”终于捏好粉了,我早就迫不及待地撩好袖子,安着外婆的`指示,尝试着自己动手做圆。我先取出一块面粉,放在手心搓呀搓,它就变成一个圆球,然后用大拇指轻轻地掐在中间,一边捏,一边转,把它变成一个坑坑,最后在里面放上拌好的肉馅,再把它慢慢的揉成圆行,哈哈哈!

大功告成了,我会做圆了,中午的圆肯定会更香更好吃!

记忆初三作文

打开时间的阀门,任记忆涌流而下,追溯时间的脚步,又想起那初三独一无二的记忆。

独一无二的记忆里,有我们大声朗读时的激的激情。

在每个天还未亮透,星辰稀疏的早晨,我们早已经背上书包,跨进校门,坐在教室里,开始了早读校园里传来了我们校园读书声,包含着我们对梦想的憧憬与希望,即使窗外飘着雪花,也抵挡不住我们的热情。我们读着马作地卢飞快,弓如霹雳玄惊在战场上与辛弃疾并肩作战;我们迎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体会着苏轼建功立业的心情,我们品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便更加自信地向前进步,拼搏着,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因为诗词点燃了我们青春岁月的激情。

我们大声朗诵的记忆,真美!

独一无二的记忆里,有我们认真实验时的模样。当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十,我们正在实验室里做着实验,每个人的脸上神情严肃,一丝不苟的做着实验,就算我们算着“滑动摩擦生阻力,勾股杠杆方程式”,只为了硫酸铜加入氢氧化钠时的那一刻,蓝色的沉淀引爆全场,我们激动地相拥在一起。

我们认真实验的记忆里,真美!

每天早晨,我们奔跑在学校的操场上,只为了体育考试,那如电般的速度。烈日当空,我们又一次在学校操场上奔跑着,绕着圆周似操场,一圈一圈,一圈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为了专场上如电般的速度,很快,我的喉咙一阵刺痛,便有些想放弃,但我又想起了自己的承诺,便问道自己:“你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加油,一定要跑完!”。于是我在自己的自我鼓励下,又提高了速度,看到周围的同学们,大家都在努力向前跑,我也不会落下,于是我们一起奔跑在操场上,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们努力奔跑的记忆,真美!

如果可以,我真想把这独一无二的记忆装进玻璃瓶里,每当阳光穿过,就会折射出七彩的光,呈现那独一无二的记忆!

冬至的初三作文

北方有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而这一习俗,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在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中,除了清明,冬至大约是最重要的节气了吧。

民间把冬至称为“过小年”。对于农民来说,冬至开始了,也就有忙不完的农活了。相传在冬至这一天耕田,就可以把草根永远地除掉,于是,这一天又叫“草王会”。

据说,那一天,拜师傅、拜尊长,讨得一年的福财、一年的安康。师傅、尊长这时也尽拣好词儿送出口,让说的听的,心里都暖融融,这叫“贺冬至”;同僚之间相互拜贺,预祝来年有个好运气,平时的勾心斗角,一切的恩怨情仇都抛开去,这叫“拜冬至”;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甚至出动全家,到野外去扫墓,仪式大约和清明差不多,这叫“上冬坟”。周围同姓的人家多了,还要举行“冬至会”,就是一大家族的人共同祭祖先。

家庭经济条件稍好一点的,就在这一天宰猪腌肉。有句俗语:“冬至不割肉,枉在世上走。”因此,有钱人家都在这一天腌腊肉、灌香肠,准备过年的年货。谁都明白:冬至这天腌的肉,不腐坏,不流油,放的时间久。

这些活儿忙完了,还要到田地里采一些桑叶,拿回家,不能晒太阳,不能用火烤,让它自然阴干,这就是“冬桑叶”。可以用做中药,有祛风的药效;或者将采回的桑叶蒸9次,再露9次,以后才能配做药引子。每到冬至,村庄早已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中了,人影悠悠,淌向各自的住房,将那一副好心情带回家去,晚上还要和一家人吃狗肉呢!这习俗听说是从汉朝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冬至吃狗肉从此就在民间传开来,不仅吃狗肉,还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品,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到后来,又狗肉就慢慢转变成了羊肉,最好是再配上祛风防寒的中药。于是,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