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故事的读书心得优质

地球的故事的读书心得优质

ID:820266

时间:2023-07-04 09:01:12

上传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球的故事的读书心得优质篇一

我们人类,这种高级生物,生活在地球之上。而我们对人类和地球的了解,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暑假到了,暑期作业的其中一项作业是“品味书香,诵读经典”之读后感。我接到推荐书目后,精心地挑起书来,当《地球的故事》映到我眼帘时,我毫不犹豫地在上面打了个勾,表示我要买它。

当我拿到它时,心中就十分激动,因为这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房龙著作的。 我打开一看,里面没有一张图,我便开始读了起来。

《地球的故事》一共分为二十六章,在这二十六章里,关于地球一切的事都清晰地表达出来,让我的科普知识又提高了一成,让我对地球的了解又加深了,但我对地球的印象并没有改变:地球,一个伟大而又美丽的星球,养育了多少生物,她是永不磨灭的!

在《地球的故事》里,有一章我特别喜欢:“善待地球”。在这章里,房龙是这样写的:“数百万年前,大自然已为人类潜心准备了自然财富。又花了数百万年赋予了我们煤炭和石油这些宝藏。在百万年中,这些财富长眠于地下。我们对其挥霍无度,任意开发,完全不顾后果。”我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现在的地球已经被开发的不成样子,再继续下去,无异于是人类在慢性自杀。

我们地球的命运掌握在人类手上,是继续开发还是保护?这是人类的选择。我觉得,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每一个人的未来。

地球的故事的读书心得优质篇二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运到渤海的后面去。就这样从冬到夏,他们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惊动了邻居。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跑去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头,人称智叟。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呀!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 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虽然我会死的,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孙子,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 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雍南。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愚公移山比喻依靠大家、坚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

夜郎自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杀鸡取卵

阿三家养了一只很健壮的母鸡。它到处捉虫子吃,把自己喂得饱饱的。每天中午,这只母鸡都会准时下一个大个儿的蛋。

阿三家母鸡下的蛋又大又好,远近闻名许多人都争着来买他家的鸡蛋。他就用这些鸡蛋来换大米,够他全家吃,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一天,阿三的妻子跟他嘀咕:“你说这鸡要是一天能下两个蛋多好啊,我们家的大米就会多出一倍呢。”“可不是嘛,每天能下三个蛋,不,四个,五个……能下十个蛋才好呢。”阿三说。

他说着就捉来母鸡,很快把母鸡的肚子打开了。咦?母鸡肚子里都是一些没长成的小鸡蛋黄,有的还没芝麻大呢。

阿三和妻子都傻了眼,后悔也来不及了。再也,没有母鸡下蛋换米了,他们俩对着母鸡大哭起来。

没过几天,阿三家的米缸就见了底,他们只能回忆以前的美好日子了。

盘古开天辟地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我们生活的这个美好的世界是怎样来

的呢?这里面呀,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太古时代(距今大约几万年以前),那时候的宇宙呢,还是一个象鸡蛋一样的混沌体,里面漆黑一团。小盘古就生长在这里面,过了大约一万八千年,他终于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巨人。这盘古啊,长得可奇怪了:驼峰似的头顶,大鸟样的嘴鼻,肩背上还有一对翅膀,双手双腿都老长老长。

盘古睁开眼睛,什么也看不到,就使劲揉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到。盘古可生气了,随手操起一把锋利的大斧,使出浑身的力气,向黑暗的混沌状态猛劈起来。

盘古的这一斧头可厉害了,随着轰隆隆一声天山脚地裂般的巨响,周围的雾状浑沌黑暗即刻被砍开一条缝来,从那条缝隙中射来了耀眼的光明来。

盘古大喜,但那裂开的缝隙,很快要关闭。盘古奋力用那长长的胳臂,使劲将裂缝推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面上。

裂缝越来越大,盘古也越长越高。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盘古感觉天地不可能再合拢了,他看到原来的混沌状态变成了蓝天,大地变成了黄褐色。他太高兴了,哈哈大笑起来。盘古也太累了,一口气喘不过来,倏然间倒下去,盘古死去了。

他的左眼变成了金光灿烂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光柔和的月亮,呼吸的气流变成了和煦的风、云、舞;他的吼声变成了惊雷;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草木和森林;四肢变成了高山;他的牙齿和骨骼飞散开来,变成了闪光的金属,洁白的美玉,晶莹的珍珠,美丽的玛瑙,变成了地下无穷的宝藏;他的唾液漫天飞洒,变成了滋润万物的甘霖。

从此,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世界诞生了,盘古成为了令中华民族尊重的万物之神。

女娲补天

我国古史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女神,她叫女娲。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传说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到处不宁,结果祝融打胜了,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撑支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佥欠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

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地球的故事的读书心得优质篇三

“地球”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可是我们真正了解她吗?她的安危我们关心过吗?读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和《地球的故事》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

当我通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和《地球的故事》这本书了解到我们长期居住的地球太容易破碎时,我心潮起伏,不禁浮想联翩:地球啊,你是那样伟大,却又是那样脆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眼中很少看见自由飞翔的鸟群,耳边很少听见清脆的鸟啼声,这是因为人类在大量捕杀它们。鸟儿在被捕捉、运输、贩卖的过程中,生存与死亡的比例是那般骇人听闻——1:20。也就是说,每有一只鸟上市,就要付出20只鸟死亡的代价。多可怜啊!

警钟已敲响,如果人类再执迷不悟。地球这个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也许很快就会在这群星璀璨的宇宙中消失。同学们,朋友们,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空间范围内,还未发现第二个适于人类居住的星球。倘若地球这个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消失了,那么意味着人类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和灭绝。

人类啊!你听到了吗?

地球的故事的读书心得优质篇四

在这个寒假里,我一共看了14本笑猫日记,接下来我就说一些令我记忆深刻的片段吧!

这本书最精彩的是讲一只会笑的猫------笑猫,在寻找它心爱的猫------虎皮猫的一个故事。

老老鼠今天带着一只老鼠,带它来到了笑猫的秘密山洞,说它在一个烟囱上看到了一只虎皮猫,笑猫就二话不说跟着老老鼠爬上烟囱,不料,那只虎皮猫却把笑猫一把推下去,把笑猫的腿弄骨折了,老老鼠便把笑猫送到了医院。等笑猫的脚伤好了之后它们才知道那是一只男猫。笑猫回家后便看见了那一只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可能活了已经有亿万年了吧,笑猫不久便跟它熟识了,可是它现在已经变成一只绿毛龟了,在绿毛龟的帮助下,笑猫开始又开始寻找虎皮猫了,听绿毛龟说在一个红别墅屋顶上有一只虎皮猫,于是,他们启程了,在那儿绿毛龟和笑猫遇见了一只波斯猫------雪儿,雪儿很善良,也很乐于助人,便帮助笑猫把虎皮猫请来后,笑猫才发现它并不是心中的虎皮猫。虎皮猫了非常生气,跑到屋里,到处乱抓,因为这一次虎皮猫把它的爪子染上了颜料,所以就成了一副梅花图。雪儿就特地地办了一个画展,所以使不自信的虎皮猫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

笑猫便离开了红别墅,又开始寻找起它心中的虎皮猫了。终于,在一天早晨,笑猫终于见到了它心爱的虎皮猫,正当笑猫想想向它告白的时候,虎皮猫的耳朵却听不见了。原来,虎皮猫开始站在翠湖公园的塔顶时,就是为了寻找这一座钟楼,为人民敲钟祈福,才把它的耳朵给震聋了,笑猫后来得知有一种蓝色的兔耳朵草可以治耳聋,便跋山涉水,从山蜘蛛、母狮子、公花豹、湖怪的手中逃脱,可千辛万苦采来的兔耳朵草却被兔子吃了,最后是笑猫对虎皮猫的爱打动了苍天,虎皮猫的耳朵又重新能听见了。它们举办了婚礼,虎皮猫怀孕了,才答应了和笑猫一起回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有梦想,你一定要尽力去做,而且要坚持不懈,还要懂得知难而进,而笑猫和虎皮猫都一样尽力去做了,结果都成功了,所以笑猫和虎皮猫的这种爱和精神是可贵的。

是啊,学什么本领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我们都应该要多学习笑猫和虎皮猫的这种精神。

地球的故事的读书心得优质篇五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球的故事》读书心得体会(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地球的故事》揭示了从地球开始到人类文明黎明的动人心弦的地球历史。下面为大家整理的是《地球的故事》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地球的故事》是由韩国的巨天牛写的。他写得非常深动我非常喜欢看,下面我就来讲讲吧。我读着这本书,就好像自己已经进入了这个世界,我随着主人公一起探险,一起受益,一起欢呼,一起玩耍。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了伽利略爷爷的身旁,仔细看着这位名人,只见他正仔细的打量着一块望远镜片,好像打算自己做一个。

《地球的故事》这本书里讲了许许多多个科学小故事和一个个科学小知识,有关于火山的故事,有关于世界名著的故事,有关于世界名人的故事,也有关于细菌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看得津津有味,使我看了还想看。读完这本书,我感到受益无穷,它讲了臭氧洞、火山之类的小知识,告诉了我们它们的危险性。叫我们来怎样逃离受灾区。地球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能破坏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你们将会得到惩罚。我喜欢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知识。

《地球的故事》这本书是本很好看的书,这本书是由田战省先生写的,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看完这本书。这本书说的是地球的一些故事,比如地球概况,气候和气象,地球生物圈等。地球概况讲的是地球的基本情况;气候和气象讲的是地球的天气状况;地球生物圈讲的是关于动物和生物链的事。

我以后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为地球动植物的和谐生存发展做出贡献。

书陶治了我的性情;书,丰富了我的知识;书,给予我人生的启迪;书;让我从事情当中明白一个个道理。在这个寒假我读了《地球的故事》这本书,它是美国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写的一本地理书。这本书主要讲在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眼里地球不是圆的,而是一个圆形球体。还讲了五个大洲五大洋的面积,和各各国家的土地的面积。还有每个国家大约有多少人口,国家土地的利害。

他以一个旅行眼光和感受将他自己所发现的地球的种种事情和当时人们所关心的地理问题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故事。其实我觉得作者写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爱护地球尊敬地球。

由美国房龙先生写的这本关于人的地理书详细介绍了地球上的世间万物,它的宗旨是:把所有的高山,城市,大海统统放进地图里。只告诉我们生活在那里居民的情况,告诉我们它们为什么会生活在那里,他们来自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地球的故事》主要讲了各个大洲,各个大国,甚至每个岛,还有地球的地形,再通过作者的描述下,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地球上的世间万物。在这里面,我最同情非洲人,因为白人的奴隶贩子把黑人作为交易的对象。也因为这样,我们要阻止那些奴隶贩子,给黑人一个温暖的家。因为这本书为1932年所著,那时的地球完全是另一副模样:空气比这时清新多了,臭氧层也没有空洞。但现在,人类的过度开发搞的地球乌烟瘴气。还有,我非常感谢一个预测。说中国人一时还赶不上世界的步伐,但是我相信,他们总有一天能赶上西方人,那时西方人永远竞争不过他们。

我们要同作者呼吁:要热爱地球,珍惜地球,共建人类美好家园。而不是为了“利益”无休无止的破坏地球。

你知道人们是怎样来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吗?你知道什么是地理学吗?美国的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先生用平易近人、生动流畅的文笔在1932年写的这一本《地球的故事》,将我们看起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科学常识以及里面的花草树木,都变得生动形象、有情有义。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已经不再是那难背乏味的,一个个我们看不懂式子、知识点。他在房龙先生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个贴近生活,易懂的小实验、假设,就如同鱼儿在水里游那般灵动。

我其实一直都不喜欢看科普类的书,因为我觉得看这种书会头疼,里面有三分之一的我看的懂,三分之二的看不懂,尤其是一些公式。但是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就被吸引进去,但同时也惊呆了,让我不由得惊呆了是他跟其他科普书不一样的地方,公式很少,这让我这个喜欢科学,但因公式不看科普书的人一蹦三尺高,妈妈以为我哪根神经搭错了,着实让她吓了一跳。他假设每个人都高180厘米、宽45厘米、厚30厘米,那么用一个长、宽、高各800米的大箱子就可以像装沙丁鱼罐头那样,把当时世界上生活的约20亿人全部装进去。这样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大可能,但真的计算,就会发现,这个答案是挺准确的。他假设地球的两极就是用一根织毛衣的钢针,从一个橘子或柚子中间穿过,钢针穿入和穿出的两个点就是这个球体的两极,也相当于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这样的假设还很多,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假设,将原本难背的式子融于我们的脑中。这让我的思维跟着一同转起来。再请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一定会想当然笼统地回答:地球就是个园球呀!但其实不然,地球并不是标准的圆球,而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两极稍显扁平。看到这我不禁惊叹道,原来,就是地球的形状,也有很多奥秘的,以前的我,一直以为地球地球,他就是个圆不隆冬的球体,哪里会想到,他竟然会是一个椭圆形!平常在电视上电脑上看到的卡通地球一直是圆形的。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故事,如:地球的构造;英国的地理知识以及中国:东方文明古国。无不让你惊叹地球的魅力。房龙先生在最后一章提到了珍惜并善待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大本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发展的空间。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爱护地球,与地球和谐共处。房龙先生的话令我陷入沉思。其实我觉得,不仅平常不能伤害地球,在探索研究中,也不能伤害地球。

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孤零零的悬浮在宇宙中——地球。他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并揭开她的秘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