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拍摄策划书(模板13篇)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模板13篇)

ID:8642106

时间:2024-01-07 18:48:17

上传者:梦幻泡

策划书包含项目的背景介绍、目标设定、资源分配等内容,可以为项目团队提供明确的方向。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编写和修改的策划书范文,相信对您的写作会有所帮助。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

沿着西昌顺城街东行,一座古铜色琉璃瓦覆盖的大屋顶中式阁楼,在秋意十足的榕树叶的掩映下跃入眼帘,它就是大通楼了。

这里没有闪烁的霓虹灯,没有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那具有悠远历史的古城墙。老式的红色漆染木门,将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墙藏在这五百多平方米的城楼里。

“八百里河山风风雨雨依还看蓝天白云,两千年往事是是非非试问这红墙绿瓦。”大通门历经历史沧桑变迁,是西昌六百年历史的见证,大通楼由正厅、耳房、楼厅、檐廓、阳台等部分组成,为重檐歇山式仿明建筑。城楼上的对联、匾额、石刻、木雕、彩绘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土红的墙体,朱红的楹柱,灰白的石刻,以及青灰的城垛,使这座古楼显得格外庄重古朴。迂回在走廊楹柱之间,仿佛回到了过去。

举目环顾,似乎在翻阅一页页积满尘土的史籍。墙上的诗文,柱上的楹联琳琅满目,无不诉说着西昌的历史,倾注着文人的一腔情怀。书者虽是今人,仍不乏名家大师。中国书协副主席何应辉便是其中的代表。隶书、魏碑、楷书、行草各领风骚,尽显书家的艺术才华。

大通楼高22米,重檐歇山式大屋顶中式建筑,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楹联诗词,石刻斗都拱,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作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西昌大通门成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大通门上的大通楼更是西昌历史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象征着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和高超的艺术品味。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

诗人a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便表现出与常人迥然不同的性格,一直生活在“斗争”当中。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痴”。他痴迷于自我内心世界的斗争,痴迷于与世俗观念的斗争,也痴迷于同这个外在世界的斗争。

为什么要和自己斗?因为他爱所有人,但拒绝把它贡献给一个人独享。他发誓会孑然一身,不是因为他找不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红粉知己,实际上是儿时父母长时间的斗争给他内心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他怀疑自己根本没有爱的能力。

为什么要和世俗观念斗?a的亲兄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且对方多次邀请弟弟共谋共享成功,但均遭到a的拒绝,因为他相信那不是他最需要的。对他来说,一个安静的屋子和满屋子的书就够了。为了逃避家人的说服,他离家出走,寻找李白、杜甫的足迹来到了成都。

为什么要同这个世界斗争?因为他爱这个世界。

a用来斗争的武器是电影和诗。一开始他在电影中找到了存在的价值,但电影之路太艰辛,北京三年的地下室生活彻底摧毁了他的武器。他沉沦两年终于找到新的存在途径——诗人。

诗,意味着有情趣的生活,一个想要有情趣的活着的人却四处碰壁。影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一个斗士的塑造,呼吁“慢”生活。

《少年游》

参横斗转 波拍云怒 河海胸中走

虚空寥廓 孤光自冷 弦挥广陵手

忧愤来 疏狂未肯 亦未付与酒

雪里挥弦 寒风几度 吹折冰池柳

《蝉》

怎能只求宁静 如果有那么多不平 ?

怎能久住黑暗 就不呼唤光明 ?

怎能因露重难飞 声音微小 就不为自由放声?

纵然 有秋冷 有寒冬

来夏还是要呐喊声声 !

《夏日的忧郁是那么漫长》

夏日的忧郁是那么漫长

午睡醒来天还未黑

在梦里我是个漂泊者

醒来,也不外如是

蝉噪着

鸟雀叫喳喳

风,熏蒸着大地

黄昏、不必来临

夜晚、不必来临

《我是宇宙里的王者》

巍峨的高山匍匐在我的.脚下

高翔的雄鹰盘桓蓝天只为将我亲近

太阳和月亮争做我王冠上的饰品

奔腾的江河因我的咳嗽而屏息凝神

春天朝拜时打扮的花枝招展

夏季娇媚的舞弄风情

秋天以沉甸甸的果实向我进贡,

还有因我的震怒而战栗的寒冬

啊 ,我是宇宙里的王者

却是你最忠诚的仆从

(一)纪录片名称:《诗人的抉择》

(二)纪录片片长:15分钟

(三)纪录片主题:像一个斗士一样去生活,并在生活中寻找诗意。

(四)纪录片的主要人物:a

(五)影片基调:本片不会像诗人一般针砭时弊,而是通过对一个追梦人的跟踪记录,找回人们生活的激情和浪漫。

(七)一个人:a是一个绝对的怪咖,他像一个逆生长的人一样,生下来就老了,而越长越爱斗争。

(八)一双手:这是一双诗意的手,也是一双追求梦想的手。

(九)一件事:影片着重跟踪记录的是a接下来如何生存的事。

(十)一种精神:a可以成为一个富一代,但他却选择了自我放逐。他不是傻子,他之所以选择这么活着,是为了他的追求。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模板

电视纪录片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程,但在今天,我们仍然无法对电视纪录片作出确切的定义。就电视纪录片而言,无论是电视纪录片的内涵、电视纪录片的内容,还是电视纪录片的意义,我们都没有办法用言语进行陈述和概括。虽然我们不能明确地表达出电视纪录片的确切概念,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电视纪录片涵盖的内容之多,覆盖范围之广,以及电视纪录片的影响之深。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灵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以现实生活为根基产生的灵感,电视纪录片的拍摄以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为主要方式,同时,这也是电视纪录片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随着电视的大范围、深层次普及,电视纪录片也随之产生,至今为止,电视纪录片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光景。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以来,电视纪录片找到了发展的契机,收视率居高不下,并在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回家》《春节》《藏北人家》等,以及近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舌尖上的中国》《动物世界》等,这些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与好评。

(二)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

民生新闻是电视新闻的一种,电视新闻的发展经历过一段低潮时期,民生新闻的出现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带动了电视新闻的再次发展。例如,诞生于1995年的民生新闻《点点工作室》,打破了当时电视新闻发展的僵局,自此,其他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相继产生,如《直播生活》《说实在的》等。与高大上的政治、经济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深受百姓的喜爱和支持。较为典型的《说实在的》就是以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小事为主要题材,如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社区生活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民生新闻不断地调整和改革,新兴的民生新闻节目更具时代特色,向群众传递了正确的道德观念,起到了价值引导的作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模板

本文分析了电视纪录片和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对两者之间的渗透进行了重点分析。在众多新闻类型中,民生新闻受到的关注度较高,群众基础最广泛。民生新闻的制作方式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风格具有相似性,究其根本,这是由于两者的本质相近,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事件的反映,两者对真实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若将民生新闻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风格相互渗透,则可以促进民生新闻的发展,也可以增加电视纪录片的生活性,一举两得。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座城墙已经或多或少地融进了一些现代因素,它不再具有军事防御作用,作为一种历史遗迹,它更具有一种休闲旅游的特色!在大通楼上,你可以要一杯清茶,坐在自己喜欢的位置,观赏四周,也可以与亲朋好友打打牌下下棋。不论是娱乐,喝茶聊天还是赏花观月,悼古念今,大通门都换上了休闲的外套,不再有战争中弥漫的硝烟!

大通门之饮食文化。

随着大通楼成为一个休闲之所,大通门周围的饮食文化也成为它的一道亮点。这里除了有出名了名的许锅魁、还有名震西南的城门洞牛肉米粉店,据说,城门洞牛肉米粉这个店名是因为城门洞牛肉名气很大,所以老板决定再利用这个名气开了一家米粉店。虽说名称来历如此,这家粉店的味道却也名不虚传,因为它用的汤是正宗的牛肉熬制而成。而许锅魁则是汉源名小吃,老板到这个地方已经经营了也有七八年了。

大通门之彝族文化元素。

民以食为天,除了好吃的东西,大通门作为西昌的老城区一部分,还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精美的彝族服饰,巧夺天工的漆器制品和彝族特色的手工制品在这里随处可见。就连那古老的打磨银制品也能在街头看到。彝族人以黑色黄色和红色作为主色,勤劳的彝家女孩在衣料上绣上自己崇拜的颜色的花纹,然而,如今的彝族服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已经走出了传统的手工制作,位于城门下的彝族服饰加工点,已经将现代电脑技术运用到彝族服饰花纹的绣制上。(镜头)。

大通楼不是一座普通的楼,它是一处具有品味的建筑文化。人们乐登斯楼,大都为着怀古而来,为着感受文化艺术而来。它所蕴涵的历史文韵必将流芳千古。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

大一新生即将入学,刚开始来的学生可能会由于大学的生活比较自由,会放纵他们任性,不会约束自己,放松自己的学习。为了避免他们走入歧途,军训会锻炼他们,使他们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从而能够使他们能够在大学的生活里。既能学到东西,又能学会做出色的大学生。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宣传机电系的学生的精神,还记录着他们的足迹。除此之外,还能帮助下一届新生了解军训的实况。另外,对学生会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也是一种培养,增加他们对学生会的认识。

军训还能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的努力学习。

纪录片的拍摄脚本范文

甲方:女士、(身份证号码:)。

先生、(身份证号码:)。

地址:联系电话:

乙方:雪莉工作室。

经甲乙双方平等友好协商,甲方委托乙方拍摄婚纱艺术照,就该次拍摄达成如下协议条款,甲、乙双方共同遵守:

一、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甲乙双方一旦确认拍摄时间,乙方将向甲方收取的定金,如果甲方违约,定金不退。如果乙方违约,则双倍赔偿甲方定金。

10、乙方在此合同生效后按双方协议日期向甲方提供承诺服务项目,详见《附件》;

二、,

三、费用结算:(甲方在拍摄之前付清全部拍摄余款以及相关费用)。

1、前期拍摄总金额为2900元(rmb)x天=元。

2、定金元;

3、拍摄当天甲方向乙方交付余款元;

4、为了使拍摄过程愉快并顺利,乙方建议拍摄当天出行的相关费用由甲方交由乙方摄影组临时保管,拍摄结束后按照票据进行多退少补。

本协议一式两份,具有同等效力,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甲方付定金日起生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签约时间:

纪录片拍摄心得

(二)拍摄主题:以一个外来参观者的视角真实再现老年人别样的“青春”,用镜头真实再现21世纪的城市老年人们有别于传统的生活,他们虽在暮年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三)拍摄目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意志消沉,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过着没有理想的生活,纪录片《夕望》用镜头真实再现老年的爷爷奶奶们“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以此激励年轻人积极进取。

(四)拍摄对象:自贡市老年大学的一群特别的学生们。

(五)拍摄内容:选取个别典型的老人,以此为点辐射成面,多方位的展现老大学生们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六)拍摄要领:切实把握在“雾中行走”的纪录片创作,以客观的视角真实地记录这群老年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七)拍摄准备:提前征求校方的同意,搜集我们所要拍摄的人物的联系方式背景资料,拍摄器材,拍摄的策划书。

(八)拍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要尽量地切合主题不用盲目地乱。

拍,同时注意设备安全,财产安全以及人生安全问题,尽量少干预拍摄画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真实,具体操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九)拍摄方法:仰拍,平拍,俯拍,不同的场景用不同的角度,对。

景物的选择要尽量灵活调整,并且灵活选择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

(十)设备准备:摄像机、三脚架、话筒、单反、挡光板。

(十一)片长:约27——30分钟。

(十二)职务安排:

导演:龚静摄影师:张启明。

场务:杨静文字编辑:叶科萍。

配音:刘俐汝剪辑:张启明李鑫美工:周明滔。

(十三)后期制作。

录音:后期的解说词在录音室完成。

剪辑:aeprpsau等软件进行编辑制作,并在网上搜集相关的图片与背景音乐。

拍摄提纲。

(一)拍摄思路以及纪录片大致情节发展:

清晨张奶奶迈着矫健的步伐步入大学校门,进入英语学习班,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学习,与老师互动,下课后他们与同学们话家常,探讨学习,中间可以插入我们的采访,采访他们现在的奋斗目标,以及现阶段的梦想,紧接着镜头随着张奶奶的身影进入到一楼的舞蹈室,一群翩翩起舞的身影让观众很难想象这是一群70,80岁的老人的舞姿。随着时间的推移,夕阳西下了,一群老伙伴们有说有笑出了校门踏上回家的路。

(二)大致分镜头:

镜头三:张奶奶的手,推至张奶奶前排的一位老人埋头写字的背影(中景),再推至讲台展现老师正面和学生背景的全景。

镜头四:全景展现张奶奶等下课时互相交流的情景,镜头五:穿插记者在教师采访的老人们的镜头(关于为什么想学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如何解读中国梦?)。

镜头六:张奶奶与英语班的同学道别,步入舞蹈班(跟拍)。

镜头七:张奶奶与舞蹈班的老师互相打招呼(体现和谐友爱的气氛)镜头八:张奶奶进入队伍与大家一起跳舞(全景,脚步特写,收录同期声)。

镜头九:额头汗水特写,脸上笑容特写。

镜头十:夕阳西下同学们在校门口道别,(全景,中景)脸上的笑容(特写),挥动的双手(中景——近景)。

镜头十一:红色的夕阳渐渐西下。

解说词:正在准备中。

策划人:龚静,策划时间:2014/3/10。

纪录片拍摄心得

本学期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是我第一次触手纪录片,而且还是团队合作的,所以在制作这个纪录片的过程中学习和分享到了很多东西,对团队合作和纪录片的制作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们组的选题是在我的大学的背景下,以20xx级体科院的排球专业班为拍摄对象进行选材和拍摄的纪录片。选题是大家在进行拍摄纪录片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因为大家都想在选题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希望摆脱俗套,所以最初在开小组会讨论的时候,大家都给出了自己想到的题材然后再讨论,由于意见不一而且没有人的题材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所以但是选材就讨论数次,最后考虑到拍摄的可行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把题材定在了学校的服务人员身上,想透过他们反映出来他们在这个大学的工作和生活,同时把排球班的题材作为备选题材。

题材定下来之后我们又讨论分工进行前期工作,组内七个人分开分头去小绿师傅、餐厅人员、校工等身上挖掘信息,但是接触之后发现这个群体的人除了在学校的工作外,平时时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现在他们身上挖掘不到有深度的信息,于是再次讨论后决定把题材定在排球班上,鉴于时间,并且决定不论怎样都要克服困难,把这个题材进行到底。

定下排球班后我们开始行动了,因为排球班上有一个和慧玲认识,所以以他为突破口开始接触排专的同学,在最开始的接触阶段主要是我们组的女生,开始拍摄之后,因为大家缺乏团队合作的经验,我们在最初并没有明确的分工,拍摄每次都是全部出动,都去拍,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大家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排球场内到处都是我们自己人,拍摄的镜头穿帮出现自己拍摄人员的几率很高,回来后讨论决定分工合作,讨论的结果是我和王浩主要负责后期剪辑,女生负责拍摄,但是分工不一定,可以相互协助。之间,我也和同组的黄煜去找过排专班的同学,和他们聊过天,为的是更好的融入他们。

分工确定下来后,鉴于纪录片的计划时前后分别采取三人为线和群体融合,我和王浩定下来我们两人分别剪辑纪录片的前后段,但是后来在剪辑的时候发现两人有截然不同的.剪辑风格,担心剪出来的片子前后拼接过于明显,风格过于冲突,于是两人讨论他主剪,我辅助他。在剪片的时候,我帮助挑选素材,辅助剪辑等。剪辑的时候我们也不断的给组里的人提供反馈,大家也给出了宝贵的意见,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整。

通过本次合作纪录片,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首先不会出现思想进入死胡同的尴尬局面,大家集思广益有利于工作的进展。其次,相互间的鼓励和信任不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然后,合作的时候有利于弥补各自的缺陷,我是一个细节把握不好的人,如果单独工作的话,可能出现很多细节问题,但是团队里的女生心细。最后,看到队友努力,自己会更加努力。

尽管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但是最后大家还是一起度过了,得到了最后的纪录片。在整个过程中,感觉自己做的工作不是很多,组里的负责摄像的同学可能担负着更多的负担,因为他们和排专班的接触更多,他们拍摄的时候更累,我们负责后期的,而且我后来定位到辅助后期上,做的工作比较琐碎,自己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再这次合作中看到了团队的力量,以后会更加适应这种学习和工作方式,同时会在以后的团队中发挥自己更大的能量,帮助团队取得更大的成果。

纪录片拍摄心得

熊梅芳。

在我看来,拍摄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

未雨绸缪在摄像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场战争,若没有充分准备,十有八九便是要输的。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摄像中,若没有事先充足的准备,一切都免谈,而这些准备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中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让一部好的作品频频“难产”,甚至“胎死腹中”。

这都是我的教训。

一、资料准备。

在我们小组确定要拍以吉庆街为主题的宣传纪录片之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既有新闻报道也有杂志专栏,随笔与游记以及齐追航拍摄过的与吉庆街有关的纪录片《江湖三姐胡幕萍》、《吉庆街四大天王》和齐追航为吉庆街的草根艺人录制的唱片等,在对吉庆街由一定了解之后,便敲定了这个选题,但因为时间紧促,所以这样的准备也不算十分充分,所以陈静雯便先写了拍摄方案,暂定下了分镜头脚本,后期主要是我在修改--按照王老师的提议,要充分体现出吉庆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会根据具体的拍摄进行修改。

其实,若是当时能预先到吉庆街进行实地走访,那么后面的那些突发状况也会少了许多,对于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进度也能有序把握,减少一些无用功。

在第一次实地走访了吉庆街之后,我们先与当地的老板—园园大排档老板胡幕萍的弟弟胡先生进行了闲谈,观察了吉庆街的游客与艺人,并与他们进行了交谈,对吉庆街的了解也不止于资料之上。在这次实地了解之后,我们对吉庆街的汉味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原先的拍摄方案与脚步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动,不断完善。

每一次拍摄之后,我都会对拍摄方案与脚本进行修改,解说词也改了无数遍,力求精简,富有文化内涵。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事先准备时间极其充分,导演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做了十万字的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了几个月的拍摄,最终剪辑出了这部精致且受欢迎的纪录片,相比之下我们的准备便显得十分粗糙了。

在确定拍摄方案之后,我们先在园园大排档(园园大排档在吉庆街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一家老字号大排档)品尝了吉庆街的几样特色美食,并拍摄了部分美食镜头。因为胡幕萍出差,所以我们便选择了胡幕萍的弟弟胡先生作为采访对象。因为我们在店消费,加上那天天气较冷,客人较少,所以胡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按照我事先了解的关于吉庆街的历史,我设计了采访提纲并选取了部分问题,主要涉及到吉庆街的历史发展问题,吉庆街与艺人的关系,艺人的管理问题等。

胡先生很配合地进行了回答,但在采访中遇到了语言障碍,我们听不太懂武汉话,所以由些时候不能根据他的回答进行下一步提问,基本上就是按照采访提纲来问的,显得有一些呆板,感觉没有问出吉庆街的历史韵味的问题。不过,因为这次与胡先生的沟通,他答应下一次还会接受采访。

后来,一行三人的艺人组合来到我们的餐桌旁进行演出,我们附加条件是他们要接受我们的采访,后来我们点了一首歌,但他们却演出了三首,而且按照一首二十元的标准来,关于费用问题我们产生了一些争议,最终和平解决,他们按照点两首送一首的标准进行收费。

他们唱完之后(其实他们唱的不怎么样,主要还是热闹),我进行了采访,但他们却回答地很敷衍,还没有说几句就走了,我们有些无可奈何。这一次吉庆街艺人给我们的印象并不好,我们在下面的采访中会提到艺人们收费管理问题。

那天因为天气冷,游客和艺人都十分稀少,各个大排档也很是冷清,对于我们想要的那些热闹的镜头,那天的场景并不适合表现,于是我们便结束了第一次拍摄,而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吉庆街。

在第三次来的时候,天气很暖和,又是星期五的晚上,游客极多,老板四处拉客,艺人们也到处都是,吹拉弹唱,吉庆街十分热闹,很适合拍摄。于是我们先拍摄了一部分远景与全景,以表现吉庆街的热闹,这一部分主要由单反进行拍摄,因为考虑到了夜景的效果用单反进行拍摄会更好。当时的拍摄主要由谭福洁与陈静雯为主,我则在吉庆街进行观察,看看哪些镜头比较适合拍摄,另外,我在还寻找采访对象,主要是游客,与他们进行沟通,看他们是否愿意接受采访,因为当时只有一台单反,所以在这方面的协调并不太好,因而那一次的拍摄主要以吉庆街的夜景全景、艺人与客人的全景,艺人表演的中景、近景还有特写为主,那一天的采访很少。

在采访艺人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很有故事的艺人,也就是我们在片子里提到的李文瀚,只是当时他忙着去演出,所以我们并没有采访到很多信息,我请他留下联系方式,但他却不太愿意,于是只能先多问了几个问题,后来我们一直没有怎么看到他。至于其他的艺人却是不接受采访,或者是采访的内容不合格(内容比较敷衍)。我们在拍摄艺人的时候,几位年轻的女艺人阻止我们拍摄她们,而我们就只能偷偷地拍摄了几个镜头,而且还不是特写镜头,而是一个全景。

第五次来到吉庆街主要是想采访老板,因为第一次采访素材丢失,后来胡先生以及其他老板又不接受采访,所以我们只能再来,这一次我们联系的是我们采访了园园大排档对面金满酒楼(同属于园园大排档)的大堂经理陈先生,他的武汉话还比较好懂,所以采访也还算顺利,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一直受到另一人的干扰,他一直催促我们离开,甚至动手动脚很不礼貌,采访拍摄几次都中断,造成比较大的困扰。

听陈先生的语气,那个人似乎是精神有点不正常,我们在之前拍摄吉庆街艺人以及街景的时候,他也曾数次干扰,甚至还要求我们去拍他。

在最后一次来吉庆街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以游客采访为主,前几次都是在天黑之后吉庆街热闹的时候来到吉庆街,但要采访的时候我们都是在四五点的时候来到吉庆街,事先跟老板进行沟通,然后去和正在用餐的游客沟通,只是由于准备不充分、还有就是选取的采访对象不太合适的缘故,加之我又没有正确使用好录音笔,所以那次的采访也不太成功,多采了几个游客,选取比较合适的采访素材进行剪辑—当时录音设备出了些问题,单反又隔得太远(我与谭福洁事先没有沟通好),所以做了很多无用功。

后来我们去了吉庆街艺人管理中心(具体名称太长,这个在片子中会展现)采访,恰逢负责人出差,不知何时才能归来,而有工作人员才刚入职不太了解情况,所以也无法进行采访,这方面的采访也只能作罢。

吉庆街采访的随机性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做足准备,包括与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以及分散采访对象,涵盖到各个年龄层的游客,还有各个年龄层以及不同性别的艺人,大排档的老板或者经理要需要具有充分代表性。

三、技术准备。

在拍摄过程之中出现了很多意外,第一次拍摄回来之后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拍摄素材丢失。

因为单反拍摄时间最长只能是十五分钟,而那一段采访拍摄近半个小时,从单反储存卡读不出那一段采访拍摄内容—显示格式错误,后来百度方法却把内容格式化,采访内容以及另一部分素材丢失。原先想过素材恢复,但技术难度大且成本高成功率低,于是只能作罢,那一次我们的努力就打水漂了,我们也不太好再次去采访胡先生,而后来胡先生一直因为有事而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换过采访对象。

在进行游客采访拍摄时,由于单反距离拍摄对象太远,单反录音设备不及摄像机,所以采访游客的那一部分因为现场太过嘈杂,所以声音不太清楚,因而那段采访只能作废。后来我们在吉庆街采访时,都会准备好录音笔,较好保留声音信息。

在第三次去吉庆街的时候,我们采访了园园大排档对面金满酒楼(同属于园园大排档)的大堂经理陈先生,但当时的单反却没有调回格式,原先我们一直用的是高清的拍摄模式,但那一次却用到的是标清模式,而这个问题在我们进行后期编辑的时候才发现,对于画面的匹配与挑战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我在我编辑的那一段关于吉庆街历史的那一部分,用到的齐追航的素材是标清格式,陈先生采访的那一段主要是讲述吉庆街的发展历史,所以二者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作为历史部分的衔接也还是说的过去的,片子的其他部分都是高清模式,所以二者之间也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在后期剪辑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主要还是我们对剪辑等不太熟练所致,还有就是各自的时间调配问题,所以剪辑方面的配合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整个片子大概有八九分钟,我负责的主要是中间部分的五六分钟包括吉庆街的历史,吉庆街现在所保留的汉味文化等,因为整个设计方案大多数是我改动的,有些部分我把握会比较好,加上我时间较多,所以负责的部分也较多,谭福洁主要负责开头部分的两段,陈静雯则负责片头的ai(下载了相关的模板)设计还有结尾部分,配音初步拟定为孙敦平。

在技术部分,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单反所以造成了很多失误,也有很多是因为准备不充分以及缺少经验等缘故,而随着拍摄的进行,我们的失误也逐渐减少,每个人都在积累着拍摄经验,对于拍摄也逐渐有了自己的领会。

至于拍摄的话,因为主要用的是单反(大多数时候是谭福洁在拍摄),所以我拍摄的机会和时间并不多,更多时候我都是在准备资料,进行采访,以及修改方案,有时候就在机房剪辑素材,实际的拍摄时间还是很少的。在后期剪辑的时候其实也发现很多都没有按照拍摄方案来进行,有很多重复的素材和无用的,似乎做了很多无用功。总体来说,我不是很喜欢这次的选题,对拍摄也很不满意,对于这部作品很不满意,但希望经过这次教训之后,自己能在下次可以做成更好的作品。

如果说拍摄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的话,那其实我们的这场“预谋”糟糕透了,我们的准备更是差到极点,所以战争的失败是在预料之中的,作品的满意度也是极低的。这次权当是一次练手,是一场演习,这之后每一次拍摄,都是一场正式战争。

纪录片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记录世界,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记录。

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包括怎样适应险恶环境,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使他信任你,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乃至忽略这种存在,忘记这种存在。

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拍摄现场常常是纷乱的、复杂的。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

由于我们常常是单机拍摄,因而采访者的问话和倾听表情需要再一次拍摄。除单独录制采访者的反应镜头外,还可以采取拍摄采访者与被采者同处于画面内的镜头;拍摄一些同一空间中的其他物件,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既提供了环境中的细部信息,又调节了视听节奏;插入与谈话有关的其它画面。

现实不可能因为拍摄去搬演、假造而发生变化。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拍摄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因为拍摄而刻意装扮。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15到20分钟,而我们拍了大量的素材,对于第一次创作纪录片的我们来说,的确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从大量的素材中我们最后剪出了半个小时的视频。把他们送给采访的那几个同学作为纪念。青春的影像记录,在多少年后,是多么的珍贵,虽然没人记录我,但是我却记录下了别人的一段时光。这样的经历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伤感,因为,时间的流逝,在机器的运作中,仿佛眨眼之间。

纪录片拍摄方案

电视纪录片同学录。

(原暂定名:一届毕业生)。

导演的话。

还是在今年的五月,我在卫生间洗衣服的时候,无意间看到楼下花园里海天学院的同学在三三两两的拍着照片,那是他们毕业的季节,我能清楚的听到他们的笑声,也能听到他们隐藏的伤感和不舍,自然而然的也就想到了不久后自己也会迎来这一天。就在走神的这一小会儿,水溢出了盆,我慌忙的把水龙头关掉,继续洗我的衣服,思绪却再也没有办法平静。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最初,我想拍一组电视散文,就像中央台给中戏,电影学院和广院拍的《毕业了》一样,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为什么他们可以有,我们就不能拍?我们的大学生活与他们不同,暑假里,我把《毕业了》全部下载了下来,反复看了几遍,也写了几个文字的大纲。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有许多让我难忘,比如,大学第一个元旦在教室里包饺子;比如,第二个元旦时在章丘的聚餐和在ktv的声嘶力竭;比如,我们一个小组一台机器一个三角架来拍作业,并在这种条件下异常顽强的坚持努力着;比如,男生宿舍里为了获得wlan好的网速,所有人蹲坐在宿舍门口上网的壮观景象等等,当然,女生宿舍的生活,我是不知道的。这些场景时常出现在我脑海里,在这所学校所有的不顺心顷刻间化为乌有,我坚信这些场景将在我未来岁月里不时呈现,因为我会怀念。我相信,大家也都一样。

跟老师碰剧本的时候,老师不同意拍电视散文,晚上上网的时候跟老师提起想拍一个纪念的东西,老师没有反对。我们与其他人的大学生活不一样,我们是山东传媒学院的第一届大学生也是第一届毕业生,而且,作为大专院校的学生,周围陆续有同学离开去实习,再见面,谁也说不好是什么时候,我们毕业的季节或许就在冬天,这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因为我们与这所学校共同成长,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即将离开的时候都有很多话要说,有不满,有肯定,但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两年多时间里,我们成长着,我们努力着,我们比在其他艺术类院校的同学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不只是知识,我们学会了坚持和顽强。

有天下午,辅导员让我去3219教室找她,我去了之后看到老师在上课,就在走廊里等着下课后再进去。不远处楼道里两个清洁工大妈在聊天,我听不清楚她们在聊什么,转头望着窗外,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只麻雀,在走廊里飞来飞去,撞到玻璃上再飞回来,我试着打开窗户让它飞走,但它没有,这个时候,我听到了天花板夹缝处那个看不见得地方传来小鸟的叫声,我想我是多此一举了。这却让我想到了《待业青年》的开端,也是一群鸟在飞翔。而我眼前这只偶尔站在玻璃后面看着外面蓝天的麻雀,也像极了我们现在的状态。

在这个片子的拍摄上,我想主体多以《待业青年》的模式来,多场景的跟组采访拍摄,拍片现场或者宿舍或者餐厅或者体育场或者我们想不到但其他同学想去的地方,当然,如果我们的毕业聚餐能够在这段时间内举行,那是再好不过的开场和结尾。与同学交流的问题不要千篇一律,我们能聊的无非是大学生活的点滴,难忘的记忆,毕业后的打算以及个人情感问题的处理,而这些正式最能客观反映出我们毕业生真实状况的写照。

定少不了。拍摄过程中以近景与全景为主,近景占大部分,要一种赤裸裸说给你听的感觉,素材采集过程中有意思的镜头尽量多带一些,自私一点的想法,如果纪录片完成以后还能用现有素材剪几个电视散文出来,那就没有遗憾了。

最后说几句话,我们组之前拍摄了很多东西,但是交流不多,摹拍作业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感觉很值得珍惜,所以我强烈要求要拍一张剧组的合影,我并不是没事儿拍张照片来玩。这个纪录片和下一个或几个故事片将是我们这个实训组最后合作的作品,以后或许会有,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我希望我们能同心协力的做好。纪录片不是我擅长的部分,希望大家多给意见,我也一直坚信,影像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团队合作,需要并肩作战。

写这段话的时候,伤感的情绪就有了,话说得就多了一些,不管怎么说,别人是为了做作业,我们是在做一个事情,一个影像的同学录,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不管别人领不领情。要毕业了,舍不得大家,最后的不多的时间里,大家一起加油,再加油!

杨磊。

需要注意的几个场景。

一、车上的情景拍摄,之所以选择大巴车是因为火车不太容易实现,作为连接家和学校的交通工具,大巴车也应该是情感的一部分。二、七路车站牌,我一直觉得站牌是一个最明显的记忆特征。

三、毕业照是最能显示毕业氛围的物品。

四、电影院的画面。

五、格瓦拉。

一、带入情绪的片头部分,抒情画面采集,车上画面的采集,人物特写,车载电视以及车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

校门口拖着箱子走出去的同学(摆拍)。

3219教室以及走廊外的鸟(如果它还健在的话)。

这是将观众带入设定情境的部分,多为空镜头拍摄。餐厅,校园,行政楼前,宿舍。(后期特效降格效果)。

os:大巴车,车载电视,以及车窗外一直变化的着的风景,2008年,周围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还很陌生的一切,2年多的时间以后,熟记于心。2008年,我们作为山东传媒学院第一届大学生来到这里,校园里还在建设的楼体和道路两旁的黄土杂草让我们不无失望,我们的大学生活注定与他人不同,时间匆匆,2010年,校园里的人越来越多,而不久后,我们将离开这里,去不知会在何处的地方实习,别人毕业多在栀子花开的季节,而我们,大概会在雪花盛开的冬季。

我们,是这所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

出片名,同学录电视纪录片《同学录》。

二、采访信息采集部分,也就是跟《待业青年》模式相同的部分,如果毕业聚餐举行的话,以毕业聚餐为开端最好,如果没有,可以以同学们自发的聚餐餐桌上开始。然后是宿舍,拍片现场以及其他场景的拍摄,务必让同学们把发自内心的话说出来,切忌摆拍,怎么说的什么状态我们就以最真实最客观的纪录下来,在摄像机电力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不关机拍摄。

三、毕业留言的部分,这个在第二部分拍摄时就要拍上,避免重复劳动。也就在那个时候,人表现出来的情感是最真切的。

四、结尾,结尾部分不与片头呼应,在情感最够的时候结束,避免落入俗套,也避免彻底做成专题片。

纪录片

委托方(甲方):《xx》杂志(公司名称)受托方(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关系,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如下:

一、委托项目。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服务工作,根据甲方经营需求,乙方可向甲方提供相应专业化单项服务。

为确保项目工作效果质量稳定,甲乙双方以项目方式合作,乙方将设立专案项目组,以确保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项目内容。

根据甲、乙双方沟通,确定合作有效时间为年月日至年月日;工作内容如下:

2、专业修图师对图片进行后期处理,整理优质图片。

3、电子文件提供:看图文件一套,jpg格式;制作文件一套,tiff格式,可用于甲方系列产品各项相关宣传的图像信息和高品质素材使用。

4、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本项目执行过程中,需遵循如下条款:(1)、为了圆满完成项目计划,乙方将自行成立摄影师团队(包含后期处理师)。构建的项目组团队,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依实际情况调整、增强团队实力为甲方提供专业的项目服务。

(2)、乙方在合作期间,在甲方每次提出拍摄主题和拍摄要求后,于____个工作日提供照片供甲方审核;乙方在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道具准备费用和差旅费用等由甲乙双方协商后共同承担。

(3)、合作期间,拍摄主题必须按照甲方要求进行,如有异议,需通过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后进行确定。

四、乙方可获得权益乙方权益:合同签订后。

1:乙方可享受甲方《xx》杂志内页不少于3p的摄影作品宣传页面(具体为1p硬广及2p软文推广)。

2:乙方可获得甲方以《xx》为名义的部分策划活动的协办单位资格。(具体情况须经甲乙双方协商后确定)。

3:乙方可获得甲方摄影摄像合作单位名誉资格。

五、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甲方权利与义务:

1、根据甲方具体要求乙方组织服务组开始工作,甲方对乙方工作给予信任,并积极配合。

2、甲方应向乙方提供项目的相关资料,并明确工作要求。

3、甲方有权对乙方提供的拍摄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在合作有效时间内,乙方需根据甲方意见进行修改调整,拍摄作品的最终是否使用权利归属甲方。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应保证其所作的标准摄影和专业照片处理专利权和版权方面不产生任何纠纷。如果发生侵权纠纷,由乙方承担因此引起的全部责任。

2、乙方遵守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保护甲方品牌价值及连带的所有知识产权价值。乙方不能有损害甲方品牌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的行为。

3、乙方在拍摄工作中由于乙方工作失误所产生的任何纠纷赔偿均由乙方进行负责。

4、乙方若要提出拍摄创意方案,在经过甲乙双方协商后,甲方授权方能执行。

六、保密条款。

1、乙方有义务和责任保密甲方的客户信息、销售数据及市场发展状况。乙方未经甲方授权不得向其它单位和个人泄露,公开信息除外。

2、甲乙双方确定后的拍摄方案在未公开的情况下,不允许乙方向外界泄露。

七、知识产权。

甲方享有乙方所拍摄的所有工作成果的所有权和知识产权。未经甲方的书面许可,乙方不以使用、授权他人使用、转让等任何方式使用该工作成果。

八、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友好协商的原则来解决,并以合同附件或专项合同形式补充完善,如协商不成,双方可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九、本合同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具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立即生效。(以下无正文)。

委托方(甲方):受托方(乙方):地址:地址:电话:电话:

授权代表签字(章)处:授权代表签字(章)处:

签订时间:签订时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