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理论课研究(热门14篇)

思想政治课理论课研究(热门14篇)

ID:8824437

时间:2024-01-10 00:00:23

上传者:影墨

思想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的能力,它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思想观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深入思考和提升认知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课参与型的教学研究论文

学术界对高校思政课参与教学研究的重视,既源于传统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又源于参与型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效果,两者共同推动了高校思政课参与教学研究。高校传统的思政课堂不是“填鸭式”的一言堂,就是“诱导式”的进食。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先天不足:学生被看作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不足、教学内容“抽象性强”;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重课堂讲授,轻实践锻炼”。在学生参与方面,学生参与的消极情感体验较强,积极情感体验较弱;学生的认知参与不够深入,认知策略较浅显;学生参与的条件不足、机会不多、空间有限。传统的教育体制僵化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权威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校考试指挥棒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参与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方向,是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必然选择。参与型教学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时代精神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相一致,可以克服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不足。从学生角度来讲,参与型教学有助于践行教学民主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素养;能够充分展示自我,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师生关系来讲,参与型教学强调让师生“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和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主体”作用,利于营造一种以关心互助、尊重宽容、平等沟通、和谐融洽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从教学理念来讲,参与型教学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也就是将内容融入到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双向活动过程。从教学效果来讲,参与型教学强调实践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改变课堂与社会脱节现象,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参与型教学改革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选择,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校内主导、校外辅助的双重育人体系,对培育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明确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的实质,是有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推进思政课参与型教学发展的基础,学术界对参与型教学的实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参与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这也是最典型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参与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识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参与型教学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参与教学整个过程,通过教学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调动学生学习愿望、唤起学生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特征,让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另一种认为参与型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高校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投入,既包括学生的个体“神入”活动,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者们虽然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给出了不同定义,但这些定义存在共同之处:参与环境强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主体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参与为主;教学过程强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目的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科的实效性。参与本质上指“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与型教学包含着深刻的教学理念,但它在根本上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教学理念回归现实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形式指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与途径。不同的教学内容会采取不同的参与型教学形式。人们基于不同的立足点,形成了有差别的'观点。张阳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力争使学生坐得住、用心听、学得好、能会用。朱宗友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出了以下具体形式:课堂谈论、辩论赛、学生“主讲”,论述了每种形式的运用步骤与特点,并结合思政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举例说明,条理清楚、借鉴性强。李晓潇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特点的不同,将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划分为问题型参与式教学、研究型参与式教学、体验型参与式教学、合作型参与式教学和案例参与式教学等。陈华将参与式教学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以学生和内容为中心,主张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梳理参与型教学形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参与型教学形式的观点基本相同,只是侧重点、表述方法略有不同,都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然而,由于对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由于对不同内容应采取的形式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途径与方法仍然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结合实际来具体实践。

回顾十余年来学术界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的研究,我们为取得的成果兴奋不已,但更敬佩学者们孜孜以求的精神,为追求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与前行。然而,当前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的认识,仍未提升到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战略高度,使得当前的研究成果不足。第一,思政课参与型教学模式研究,未提升到思政理论课整体改革高度。思政课并非马原课、毛中特、纲要课和思修课四门具体课程的简单相加,从思政课整体高度把握四门课程,改变目前零散化的具体课程教学模式,并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学界始终未能突破。第二,思政课参与型教学模式研究,没有真正关注差异化的学生主体。本科、专科、自考等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情感体验、价值目标,适合于他们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自然也不能完全相同。参与型思政课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差异,但该模式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上并未形成,并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差异进行创造性运用。第三,当前参与型教学理论性探究较多,应用性探究较少。目前已有的探讨,大多集中在参与教学的宏观研究方面,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参与型教学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标准,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足以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界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研究的创新性不足,重复研究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参与教学的效果评估、监督、反馈与完善等内容研究较少。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研究,需要增强两个方面的认知:一是对其本性的认知,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知,参与型教学的本性是教学民主,是人民民主在教学中的体现和实现,因而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对其本质的认知,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知,思政课的本质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塑造,是大学生在参与中对自身的改造,因而是每位教师不容推卸的义务。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需要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尤其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躬身践行,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策略研究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这也正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最好表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有效合理的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可以使学生有更高的热情来学习枯燥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创新,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提问是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对教师的新要求,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方法之一。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引下,对奇妙的数学世界进行探索。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在当前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时刻关注,时刻反省。

1.教师提问时一味追求数量,忽略所提问题的质量因素。在现实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过多的一问一答,会造成一种假象,看似课堂活跃,其实此时的学生缺少一定的思维空间,实际上是处于较低的思维水平及认知能力。

2.学生等候回答问题的时间太短。每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都需要一些思考及酝酿的时间,尤其是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导致思维活动不能进入到正常的思考状态。

3.数学课堂上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不能针对全体学生。个别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习好的学生直接抢答教师所提问题,学生抢答正确后,教师会误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知识点。这样就会忽略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影响整个班的数学学习氛围及学习成绩。

4.教师通常会完全控制所提问题的答案。教师对于所提问题的答案了然于胸很正常,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即便让学生回答问题,也会习惯性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时不时地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论,左右了学生个人的思维,使学生个人想法无法表达出来。

5.实际教学中,教师不注意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的回答去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讲课,还要会在课堂上提问题,更高境界则是倾听学生对于所提问题的回答,而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捕捉有效的、能提高学生能力的生成性资源,否则对学生提问所要达到的目的就会大打折扣。

6.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很少甚至不用情境式教学方法。数学知识比较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充分运用情境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燃起学生在数学上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质疑猜想等,从而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1.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问题贵在少而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所提问题的数量,这只会让课堂看起来比较活跃,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课本上的重点、难点,又要顾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考虑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对学生提问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思考、如何解决学习遇到的困难、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所提问题应该面向班上全体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刁钻,要结合班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水平进行提问,并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每个学生都想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在同学中凸显自己,都想得到教师的充分信任和肯定。要充分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就要在提问上狠下功夫,行之有效的教学提问方能显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假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利用两个向量的坐标来求解数量积?首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根据数学教学经验,对于求解数量积,这个知识点不但是难点,也是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而且教学课本上对这个知识点的推导也不是很好理解。讲解这一知识点时,要让学生先熟悉这个知识点,然后找出困惑的地方,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当然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出便于同学理解的求解办法。

3.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课堂上利用学生的回答去生成资源。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因而教师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时,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教师不但要会问,更要会听,在学生的回答中寻找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设计好重要知识点的相关问题,设计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很有可能生成的一些问题,并且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师生能否一起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又发现新的问题。

4.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问题。数学知识虽然源于生活,但比较枯燥,这对于数学教师是一个挑战,教学时必须设计有趣味性的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从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可适当运用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是指,为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动而具体的场景,让学生有很好的体验,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以提高。可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一些场景,这样就能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当然,对于同一个问题,通过不同的场景设计,学生对于该问题的体验也会有所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提问时要运用一定策略。这样既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提高整体的数学成绩,又能积极响应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呼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式方法,能够融会贯通,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2]奚圣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读与写杂志,,11(3).

[3]王春泉.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探讨[j].教学手记,2014,(1).

(编辑:易继斌)。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政治教师应重视的学习方法指导,我们做下面的讲解。

首先,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我校“三主和谐”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与表现。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与过程,学生是这一活动与过程的主体,因此能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学习方法,只被动地听老师的讲授,其主体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的效果就不会理想。

其次,教师应明确教学方法本身就包括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

曾经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也一样,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从无知的此岸到有知的彼岸,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更要指导学生其学习的方法。当然,我们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并不是忽视或忽略教法,实际上好的教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示范,好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教法与学法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在教学实践中教法与学法应同步进行,这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再次,应明确教师教给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学习的方法。

世上的知识浩如烟海,没有穷尽,特别在这个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更是如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是永远教不完的,学生也学不完。教师最好的办法和最重要的责任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应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教给学生”,而不是满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学习方法予以指导,教师应把学习方法的指导当作自己光荣的义务和责任。

通过上面老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进行学习,把学习政治当成自己的兴趣,相信一定会学好的。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时应该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即必须以学生的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

(一)评价标准失衡,重群体轻个体。教学评价应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效果的价值评判与估价。但现行的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把教育评价的价值定位在甄别的功能上,一般着重采用效果评价,从评价对象完成各种命题任务的效果角度来确定评价标准,没有真正把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放在关注每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成长过程上。

(二)评价主体失衡,重教师轻学生。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特征即学校评和教师评,其中主要是教师评,使学生始终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这种评价主体的单一,忽视了被评价者的需要及情感体验,使教育评价活动处于一种消极的活动状态。教师依赖单一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简单地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评价创新失衡,重形式轻开发。新课改要求必须要体现创新。但在何处体现创新呢?在教学实践中最明显的就是教学形式的创新。因此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时则片强调形式的新颖。而教学的创新应着重评价教师是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学生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四)评价内容失衡,重记忆轻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知行统一,教学评价应着重对学生实践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但目前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把思想政治课当作一门纯智育学科对待,评价内容以知识记忆为主,只要学生能记忆、主观能理解就可以取得高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如何、是否言行一致在评价中没有体现,说明这种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五)评价功能失衡,重视监督轻促进。在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中强调教学评价应发挥诊断、激励和促进教学发展的功能,但在评价教学活动时往往强化了评价对教学的监督功能。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应试教育有功利色彩的评价指标必然会阻碍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施。

教学评价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即构建发展性、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以生为本是评价的根源,更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教育评价改革中,无论是评价目标、内容和主体的确定,还是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选择,我们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去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

1.在评价维度上下功夫,从单维评价走向多维评价。教学评价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出具体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内容应改变过去偏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单维评价,应强调对学生基础政治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多维评价。

2.在评价主体上下功夫,从单独评价走向对多元评价。新的教学评价应改变单独教师评学生的状况,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即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种多元化评价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自评、生生互评,有利于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增加自我意识、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认同评价结果,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家长参与评价有利于家长走近教学,改变观念,可增进对子女了解,也形成家校的教育合力。?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三者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能够比较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其他情况,有利于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懂得感恩和承担责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在评价标准上下功夫,从统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以往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是活生生的充满个性色彩的动态过程,可以说很多所谓的“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教学评价标准应采用多层化,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例如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应以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去要求他,当他达到高层次标准时就要即时鼓励表扬。

4.在评价方式上下功夫,从唯一评价走向多样评价。注重评价方式上多样化,新的教学评价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手段,要加强对形成性评价、非测试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应用,改进量化和等级方法,重视质性评价。例如:在学习评价中要加大对实践活动的考查力度。因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能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能揭示出学生的态度、责任心、合作精神等。

5.在评价对象上下功夫,从单一评价走向双向评价。在评价教学中,我们应该调整评价视点,重视学生对教学评价的参与。过去评价教学的视点聚焦于教师,评教师怎么教;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把视点还要聚焦于学生,评学生怎么学。看学生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看学生学习是探究式还是被动式;看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整合程度和迁移程度;看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感受,以及对教学的认可程度、愉悦的程度。

6.在评价差异上下功夫,从普遍评价走向差异评价。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让学生多样化发展。新课程主张教学评价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个性差异,存在着不同发展水平。在实践中,我们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要看教师教学中是否对尚未达标的学生实施个别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教学,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平。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设计的基本方法甘肃省基础教育平台。

[2]向阳。育人为本德为首——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研究。大象出版社,.04。

[3]李燕。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中学思想政治课为例。教育教学论坛,,(30)。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析的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把国家规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的过程。课堂理论课教学负担着以上知识传输的任务,是一种强化认知过程。受教育者要对教师传递的教学内容加以反映并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研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在国家的不断推动和教育界的不懈努力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最早的课堂实践性学习活动,如简单的课内讨论、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了多种多样的课外教学形式,如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参观实践基地、“三下乡”、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校内部门,如团委、学生处、各系部等加入到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来。

内容、形式和管理上的不断总结创新,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教学载体,而是在独立特征的基础上更加接近于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我们有必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分析,澄清认识,掌握规律,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发展。

和理论教学是统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从最初提出到今天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平行存在,越来越表现出独立性,自成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我们应看到,作为共同提出的一对范畴,二者首先是统一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的学科,严谨认真、具有逻辑性的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必须要以理论教学为指导,在目标、内容、环节设置上保证不脱离整体大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实践教学的水平和发展,是实践教学的理论载体。

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实现和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用来印证理论教学的正确性并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把居于被动受众地位的学生转变为活动主体,将理论思考加以深化和升华,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时,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活动反过来可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者在育人功能上相互配合,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大量案例都是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和社会实际出发,以主题形式开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得比较好的案例,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研究、资料搜集、数据调查、结果分析、提出对策、实施、效果考核的程序作为项目开展起来,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虽然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为依托,但从某些方面看,它已超越了一般理论知识体系,实现了与其他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在教学目的、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变化。

(一)教学目的方面的不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教学目的上又存在不同。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提出不仅仅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而且是从整个高等教育的角度。因此,不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教学目的直接迁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活动,其教学目的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学实践本身即是教学目的,具体的教学目的仅仅是过程的外化表现。在对不同的院校进行调查中,我们发现,各高校均制定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不一而同,但总体来说,是院校综合社会相关情况制定出来的,体现了过程和目的的一致性。

(二)教学规律方面的不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强调对既定知识的正确反映,在教学中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内在逻辑结构,要求以科学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坚定信仰、加强修养、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包含多个层次的立体教学,一般课上和课下实践活动简单、普遍、易行,能够经常性开展,通过一些特殊案例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对周围生活世界的问题、现象或事件等进行探索,对热点时事形成正确认识;校外项目实施过程往往真实、复杂,强调过程研究和知识的分析应用,学生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与修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主要强调间接经验的获得,步骤简单直接,而实践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存在着更多的环节和因素,已明显具有了不同的教学实施规律。

(三)教学内容的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在内容上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主要是进行国家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虽然在教学中也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但多是用作支持理论、辅助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实施过程更具体,环境更真实,各类影响因素更多,使得其覆盖的学科范围也更加广泛,延伸到诸如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学习过程。虽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其他科目知识的学习没有列在教学目的中,但究其实施过程来看却是必需的,没有这些科目知识和能力的支撑,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实践教学项目。这也就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自发地扩大,而不仅仅是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复制。

(四)教学方法的差异。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学习。为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要在学生意识领域镌刻上理论知识内容,虽然是间接知识的掌握,但要求越直接、越迅捷越好,其内容也要求越正确越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过程性教学,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目的,这就使得实践教学项目不是直达目的的,而是要通过摸索、探究,要在很多的偶然、不可控因素中发展。过程不确定,结果多元化,学生在实践项目中既要研究归纳,又要进行演绎,是一种研究型学习,同时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能够推动和开放学生的思维。即便是在最简单的课上讨论实践中,为了强化过程学习,也可以故意制造弯路来加强其过程性,实现能力训练的目标,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五)评价的区别。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多以试卷问答作为成绩考核形式和学生水平评定依据。在考核中,不仅仅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会通过时事问题、材料分析题目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水平。但是,这些题目的滞后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更多反映的是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对社会的了解,而不是学生的分析能力。由于题目没有真实环境,也难以体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的非确定性、答案的多元性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偶然、变化、分歧或错误的发生,使得考核能够更准确地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但这种考核也变得更加艰难,更多的主观判断会直接影响到客观公正性,对教师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内在地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人”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面向真实社会的教学。在不断的创新与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越来越展现出不同于理论教学的独立性特征,在研究这些新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不足:脱离社会实际、内容大量重复,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必须整合与优化现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针对现实中高校思政课的无力、低效等问题,如何激活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与优化现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无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摆在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

教学内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信息纽带,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信息实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精当直接关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1]当前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脱离社会实际。当前思政课程内容不够“活”,把理论当成了现成的结论、枯燥的条文,多概括少案例,重抽象轻形象,臃肿繁琐而不够简练,宏大高远又无感染力,给学生的印象是“假、大、空、死”,因而缺乏吸引力,更没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不够“近”,重理论轻实践,原理相对滞后于实际生活,不够贴近学生的个人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等社会问题,不能紧密联系生动活泼的改革建设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忽视了变革中的新情况和新现象。这样的教学内容如“隔山打枪,难辨虚实”,生活气息当然无存,自然难以对学生产生亲和力和针对性,无法使学生感同身受,取得实效。

2、内容大量重复。现行思政课教学内容不够新,重复较多。从纵向上看,与中学政治课内容重复,相当部分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学习过,缺少新鲜感。如“概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内容,学生已经比较熟悉,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从横向上看,各门课程之间有交叉和重叠。比如,“概论”中的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与“基础”中的相关内容重复;“原理”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与“概论”中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一定的交叉;“纲要”中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概论”中的部分内容则近乎完全重复。如此大量的重复,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基础、学科专业、对教学内容不做任何取舍,难免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抵触的情绪,最终导致教育失效。

二、高校想政课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的必要性。

1、增强大学生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需要。大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社会影响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成败。十六大以来,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全国各项工作都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调整,高等教育战线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教育、锻炼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其理论修养,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的特殊的使命,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就更为重要。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质量优劣对能否培养符合和谐社会构建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大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培养大学生对和谐社会构建的认同感和自觉为之奋斗的决心、信心。

2、大学生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已不再是象牙塔,思维活跃的大学生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另类群体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与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关注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要适应这种社会变化,根据这一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3、大学生就业多样化的现实给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出新的.挑战。我国高校扩招,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了“大众教育”的阶段。在“精英教育”年代,高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干部,大学生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再加上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多层次性,大学生毕业后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于是出现了就业多样化的现实状况。这给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简单地按照传统的统一内容、统一模式的教学已不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必须把理想的人才目标模式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教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样化,以适应新时代对各类人才的新需求。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的路径选择。

1、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一是以理论为线索进行整合。在全盘考虑的基础上,精简提炼出学生最应掌握的理论、方法,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最欠缺的方面,以理论为主线展开,理论联系实际。这种方式保持了各门课程的基本框架,理论条理清晰,对于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二是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整合,针对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所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各方面各层次甚至各学科展开分析和阐述,这对学生的帮助是最直接、最大的。在此过程中,不只局限于一门课程,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具有一般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当然这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及教师之间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的首要的根本的原则。思政课是我国大学特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科学知识传授之中的特殊的教育形式,大学生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但其精神支柱却应该是同一的。因此,思政课体现了政治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确保知识准确无误,科学真实才有说服力。如果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就无法用真理的力量去感召学生确立坚定的信仰,教育效果就等于零,甚至还会产生副作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是思政课教学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的教学内容,则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也就无法实现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高校的培养任务。教师应避免一味散布低俗、庸俗的内容,或是大谈特谈社会的消极面和阴暗面,以此来吸引学生,这是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的,对学生及社会都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第二,贴近学生的实际。从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内容抽象、空洞,理论说教多,距离自己的实际生活遥远,不易理解和把握。因此,思政课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要求、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2]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从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解答的各种现实问题入手,正视学生的认知冲突,下大力气研究学生的需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论证某一理论问题时,尽量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将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帮其所需、解其所惑、排其所难,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启发和教育,认识到思政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学有所用的,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二是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有机结合。思政课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必须调整相应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案例性的内容,切忌以不变应万变、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三是教学内容要结合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多层次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不同,如应用型高校是着重为了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相应地,思政课教学中应更多地注重实践性教学,整合与优化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内容,突出实用性。

第三,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的又一原则,也是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实效性是教学内容整合的原则和最终目的,也是衡量和检验教学内容整合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教学内容整合的成败与否,最终要看实际效果怎样。实效性的衡量标准主要是看“是否进脑袋、是否得心、是否应手”。“是否进脑袋”是指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考量学生是否熟知、理解和掌握思政课的基本理论;“是否得心”是指从认同的角度看学生内心是否接受、赞同和拥护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理论修养是否得到提高;“是否应手”则从践行的角度看学生是否学以致用、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指导实践。只有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教学内容的整合才能逐步取得更高的实效,才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无穷的力量。

3、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的具体措施。

其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协同分工,加强交流与互动,具备整体意识。目前在实施“05方案”的过程中,各高校使用的都是全国统编的教材。统编教材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体现了普遍性要求,但很少兼顾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特殊需求。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框架下,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配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能简单照搬它的内容体系,学会从“教教材”转变到“用教材教”。首先,教师要统一思想认识,具有全局观念。除了自己所讲授的一两门课程外,也要熟悉和研究其它几门课程的教材内容。其次,教师之间应该互相沟通、研讨,加强不同教研室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考虑各门课程的衔接问题和交叉重复问题,确定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承接、讲授角度和教学方法,明确每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再次,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召开每门课程主讲教师备课会,讨论和研究本门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授方法。最后,在教辅音像资料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既要做到关联性和共享性,又要注意衔接性与协同性,以免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与浪费,优化整体使用效果。

概论、纲要、基础。“原理”课的切入角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

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概论”课的切入角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充分反映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纲要”课的切入角度是历史史料和历史知识,旨在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历史教育,帮助大学生理解我国选择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及其必然性。“基础”课的切入角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旨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见,这四门课程之间蕴含着一种紧密的内在逻辑演绎关系,形成了空间上的并存与序列。即: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理论运用。[3]由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和内容的系统性,4门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横向交叉与重叠。对于四门课程逻辑关系的准确把握,有利于提炼教学内容,避免四门课程在某些知识点上的重复。如“纲要”可以着重讲述前80年的历史(19以前),“概论”则侧重阐述后80年(1919年之后)的发展,“原理”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略讲。只有每门课程选择了各自的讲授重点、授课角度和方法,学生听起来才不会有重复厌倦的感觉,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4]王晓梅.优化教学内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层次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年第2期。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研究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定对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深刻的了解,从而也便有了优、中、差等生的分类。相对应的教学中也要采取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方法。一是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奔头。二是课堂提问由浅入深,富有层次,难度大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难度小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并尽可能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三是作为分层练习,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尽情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始终要摆在首位,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时刻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析的论文

[论文摘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内在需求。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准确把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化。

高等学校的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根本的是要实现思政课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彻底转变。

1.教学模式的内涵。1972年,美国著名师范教育家乔伊斯()和威尔()最早提出了教学模式的概念,他们合著的《教学模式》一书是最早提出并系统探讨教学模式的著作。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进程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它具体规定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活动、实施教学的程序,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成为指导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指南,它把比较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程序和过程,有利于指导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2.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奠定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发现学习模式”认为,教学的目的首先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认知发展学说”强调,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的简单累积,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和完善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被称为是教学型教学模式,它是以教师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为主要手段,以继承前人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熟练程度为主要评价标准。而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基于强调科学原理的形成过程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展示科学原理和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主体上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体现了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教学基本原理稳定与教学内容开放,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的统一,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3.实现思政课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思政课是高校公共必修课程,它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变化、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思政课的教学必须实现思政课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研究型教学实现在于全部教学环节中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和学习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以利于实现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二、努力实现“三个转化”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中心环节。

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开展专题教学是思政课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基础。

1.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转化教学切入点,由传统教学模式的结论先行转化为研究型教学的凸显“问题意识”,以实践或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导入课堂教学。其次,转化教学重心,由传统教学模式的强调知识掌握数量和熟练程度转化为研究型教学的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和理论思维能力训练。第三,转化教材语言,课堂教学语言要实现由书面语言到教学口语的转化,体现情感、语境和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专题,以教学专题落实研究型教学,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方针。专题教学的内容设计和教学必须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在内容设置上,必须注意选择好学科体系中的最基本的理论和观点,将知识性的内容与思想性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价值观教育的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要求;在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方面,要选择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或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上,要联系学生中存在的主要思想认识问题,做到解疑释惑,体现教育实效性。最后,将教学中的基本理论观点与现实性、针对性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教材体系向课堂教学体系有效转化。

2.实现由教师单一主体向教师学生双主体的转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以真理的持有者和当然的教育者自居,学生在学习中由于缺乏自主探索的学习动力,成为单纯的知识存储器,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确立。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模式,师生双方处于平等的主客体关系中,学生不仅以教育过程的客体身份参与教育过程,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教育过程。教师必须在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需要以及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实际成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人文气氛,缩小教师与学生的人际距离,扮演与学生相近或相同的角色。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精髓,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现由单纯课堂讲授向多种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一,开设大课堂主题讨论课。结合思政课各门课程的理论重点、难点和热点,围绕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社会政治课题以及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组织主题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第二,增设“师生对话研讨”教学环节。“师生对话研讨”是指以学生自然班为单位,在教师的主持下对理论问题、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师生对话、研讨,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推动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长,提升教师形象和人格魅力等。第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运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量,还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教育来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和增强课堂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思想理论热点问题教学时可以借用电化手段,通过立体方式,高强度地集中探讨某一问题,使研究型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渗透力。

三、完善各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系统教学环境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条件。

1.完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两个课堂”相结合的育人环境。所谓“两个课堂”相结合是指学校教学小课堂和社会实践、社会教育大课堂相结合。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做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能及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只有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相结合,才能显示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力量。小课堂教学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大课堂相结合,必然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及其真理性形成深刻的认识。组织好社会实践,落实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政课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思政课教师要积极组织和参与学生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校组织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并积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帮助和引导。这包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理论课教师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思想教育工作、理论课教师紧密结合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教学、开设关于现实重大问题的专题讲座、完成校党委交给的其他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等。

2.改革考试方法,形成以着重考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考试方式。传统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不利于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思政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围绕研究型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拓展他们研究和思考的空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千人一卷”“期末一卷”的考试方式,考核要体现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日常行为规范、上课出勤及表现等四个部分,并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突出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理论考核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检验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分析和归纳能力;实践教学考核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具体形式包括撰写调查报告或课程小论文等。日常行为表现综合测评由学生管理工作者根据学生日常行为和遵纪守法情况进行评定。学生平时出勤及上课表现,由任课老师和班委会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及课堂参与讨论发言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试方式改革,将思政课的考试功能由简单的测评工具变为促进和强化学生学习、思考、研究的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方式的改革还可以推动整个教学环节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转换,促进思政课的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3.建设一支具有相当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最重要因素。研究型教学能否真正能落到实处,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研究能力、学术水平的强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科研水平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关键。作为一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理论研究能力和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能力;准确、清晰、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专多通的知识结构和驾驭知识阐发观点的能力;敏锐的把握学生认知活动的状态和实现灵活应变的教学能力;具有端庄、儒雅的气质和高度亲和力的人格魅力等。只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开展才有切实保障。

研究型教学改变了思政课以往“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知识教育为依托,着力培养学生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体现了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和求知特点,必将促进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析的论文

二、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使实践教学环节避免流于形式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我校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进度、组织形式、考核办法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25%,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和课表。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为25%,使得学生明白进行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每门课程的每一章基本上都有对应的实践主题和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必须对自己的社会实践过程留有记录,填写专门设计的社会实践考核表,指导教师根据该表反映出来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广度与深度评定该生的社会实践成绩,并将成绩反馈给学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对那些没有认真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教师指导、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计入教学工作量,但具体工作量在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依实际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频度而定,从而确保教师能以较强的责任心踏实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三、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

四、以学生为本,多部门协作、采取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形式。

教师带队的集体社会实践无疑是比较理想的社会实践形式,一年来我校组织的集体社会实践达700人次。组织集体社会实践活动时采取班级全覆盖、班内抽取部分学生、平时认真上课的学生优先的挑选原则,对实践进行全程录像,活动结束后制作成光盘,分发到班,让那些没能参与集体实践的学生也能有部分的临场感受,激发他们自己在方便的时候自行前去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学生的每学期都多达数千人(我校级新生近7000人),考虑到经费、安全、实践单位的接待能力等限制因素,大部分的学生还只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进行社会实践。这就要求有相应的激励措施促使未能参与集体社会实践的学生主动去进行社会实践。在明确社会实践的课时和成绩所占的比例高达25%之外,还需要有其他措施的配合。鉴于学生自己进行社会实践需要有合适的地方和时间,我校与共建单位达成协议,我校学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凭学生证自行到我校的任一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考虑到深入的社会实践可能需要较长的连贯时间和比较熟悉的素材,我校推荐学生利用学期中的国庆、五一长假、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在每次放假前,任课教师都向学生推荐一些实践主题并指明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在假期结束后上交社会实践考核表,教师批阅后评定社会实践成绩,然后再评定课程最终成绩,载入学籍档案。

社会实践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参与评奖凭优。这样确实增加了教学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但给学生确实去进行实践提供了很多便利。思政部还和校团委合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和结合起来,拟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并给予必要的实践指导,学生在暑假进行该主题的社会实践,开学后上交实践报告,思政部组织批阅实践报告,评定成绩,该成绩作为评定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年级学生为基础课或概论课,二三年级的学生为形势与政策课)的社会实践成绩的重要依据,优秀的实践报告还将进行表彰,结集印刷成书。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笔者就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教学困境和对策做出以下总结和探讨:

新课改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加强师生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从而突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因此,有的老师就尽量在课堂教学中少讲,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来衡量自己所上的这堂课的质量,更有老师认为在教学中不讲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但目前还是有不少学生希望教师采用新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它要求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师生的教学互动。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堂课中教学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是活动—讨论—发言这种模式的循环。其实质就是用几个小品或者案例构成一节课,完全流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和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最终导致了课堂活动的泛滥。

课堂提问除了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深化学生对书本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对该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但是不少教师却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提问的多少来衡量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课堂上教师就不停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让学生加强记忆。

政治课堂提倡教师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自我创新意识,但绝对不是为了追求片面的课堂华丽形式而忽视课堂本身实际的内容需求。但是不少政治教师却误解了新课改这一精神,过分地追求新颖的形式及过分强调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哗众取宠、活泛失度”的后果。

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领会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的实质。其次,围绕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如:新课型、新教法观摩研讨;组织骨干教师到新课改成果较好的实验区观摩学习,并将学习心得通过讲示范课、交流研讨会等形式传播下去;听有关课程改革的专家专题报告等,在活动中逐渐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最后,在学习新课改实验区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思想政治课堂评价细则,以便更好地指导、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其不断改进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

针对我国以思想政治课为主的道德教育的现状,作者认为:首先,德育为首的地位不能变,但在德育过程中要讲求实效,制定切实有效的、持久的、具体的措施,将德育切实落实到位;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体系,调动社会、家庭的积极性,共同承担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要将德育的地位从单纯口号上“首要”切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一方面,对那些对新课改持抵触情绪的教师,进行思想上的积极开导,安排这些教师多参加优质课教学活动,使其亲身体会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及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标准及相关要求,并将精神贯彻到实际教学中,研究各种教学方式,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如对启发式教学,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相结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同时还要融洽师生关系,为启发式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新课改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开设选修课,不仅是对必修课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而且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达到获得良好教育的目的。可以说,选修课将成为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选修课不仅要开还要开好。

课程资源的开发应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学校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途径,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以利用;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经验、教学设施、教学时间、社区教育场所及学校附近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等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途径和目标。

总之,要做好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教学素质的修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密切配合,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才能到达思想政治课教学胜利的彼岸。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析的论文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高质量地上好这门课,对于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至关重要。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及教师自身特点,恰当地引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对话方式、兴趣导向、主体间性等观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表达方式、教学导向、师生关系等发生转变,以至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论文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对话理解式主体间性兴趣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现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向学生讲授一种现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其观点,但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和接受却无法予以保证。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发现“交往行为理论”是一个可以借鉴的理论支点。“交往行为理论”是由当代德国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该理论以语言为媒介,以主体间的平等对话为形式,旨在通过无任何强制性的对话达成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协调,以实现彼此问的自觉接受的行为。将哈贝马斯的“往行为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可以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转变,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教学话语表达方式――由“劝导说教式”向“对话理解式”转变。

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普遍语用学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普遍语用学的宗旨是:通过对话建立共识,为开放的、自由的、自主的、互动的、主体间的非强制性交往和共识奠定基础,以求进入一个共同的语境。哈贝马斯认为,在共同的语境中,交往合理性是不同主体间通过交谈、论证、说服等过程最终达成一定共识。交往主体间不仅是相互平等的,而且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

在这种理论观点的启发下,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表达方式应由“劝导说教式”向“对话理解式”转变,让学生真正明白所讲授理论的内涵,从而使其发自内心地接受其理论。

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它应具有哪些特性?现今许多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一方面要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体现可领会性、真实性和真诚性的特性。哈贝马斯通过对普遍语用学的分析,认为交往行动的主要媒介是语言,要保证语言的有效性必须满足可领会性、真实性和真诚性的要求。哈贝马斯指出,将“上述要求展开就是: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有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能信任他);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将哈贝马斯的语言有效性的要求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不仅会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且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话语具有以下特性:(1)话语的可理解性。思想政治理论是我国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通俗易懂、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表达语言,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更易接受。(2)陈述事实的真实性。长期以来,由于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的方法存在不足,使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假、大、空”,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语言过于理想化而不符合实际,“以致出现‘5+2=0’的道德失范现象,即五天的学校德育和两天的社会环境熏陶,其德育效果趋向于零。’’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求教师讲授理论举例时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达到以理服人。(3)内心表达的真诚性。真诚的表达是沟通者彼此信任的桥梁。教师要让学生接受、相信所传授的理论,首先自己要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但在实践中,部分教师不能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把工作仅仅当作维持生活的手段,把理论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达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精通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新信息和动态,用真诚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去引导学生,使其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价值。

清楚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基本内容及其特性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但只掌握其“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形式”的帮助。因为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因此我们在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同时,对教学话语的表达方式也应随之调整,即实现“劝导说教式”向“对话理解式”的转变。现在高校的学生大多年龄在18~22岁,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思想活跃、开放,追求新奇和独立,注重实际和个性发展,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主张课堂教学的“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和被动的客体,以劝告、教导的口吻说出理论内容,以期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样做的结果会导致学生屈服于教师的权威、学识、身份等种种压力而暂时地表面服从,但真正的理解与共识并没有达成,或者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种“劝导说教式”的教学话语。教师主宰话语霸权,学生的话语权被剥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平等的对话。应积极倡导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自由、平等的情境,运用“对话理解式”的教学话语,即教师与学生采取自愿、自由的方式展开对话,并且这种对话是开放式的,双方都能敞开各自心扉进行真诚交流,相互之间达成真正的理解与共识。但是教师的生活阅历与知识储备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交往中起主导作用,此时不能把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解释权和教育中的话语权加以绝对化,而应采取平等、自由的开放式对话,使双方既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又能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意见,站在对方的立场展开换位式思考和沟通。只有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能真正成为连结学生与教师的桥梁,教师才能从一个控制者、支配者转变为一个真诚的对话者,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需求,自觉接受对方的观点,形成共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化,而非暂时表面服从和被动地去接受。

二、教学导入――由“问题导向”向“兴趣导向转变。

哈贝马斯提出了以兴趣为导向的观点。哈贝马斯认为,兴趣就是主体问通过对话而达成的具有普遍认同性的价值取向,并不等于个人的心理偏好和主观欲望。他具体解释说,一种“兴趣”如果在不同语境中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赞同,它就可以说是“价值取向”。兴趣以主体间的沟通和理解为目的,它人类社会生活的理性指导原则,它是同人的劳动和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由此哈贝马斯确立了兴趣在作为社会理论的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将该理论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是一个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授某一问题时,先给出这个问题的定义、原理内容,然后再进行解释。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学进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现在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采用问题导入法,即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与讲授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最后演绎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这种讲授方法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理解知识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可促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轻松而愉快的状态。但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选择问题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教师选择的问题,既不是当下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不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那么这种问题导入法也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基于上述事实,在哈贝马斯以兴趣为导向的观点启发下,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导入应由“问题导向”向“兴趣导向”转变。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之所以这样,一方面原因在于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学生的兴趣,就会导致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身在曹营心在汉,结果丝毫知识也学不到。如果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讲授,并让学生参与、共同探讨,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这样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学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活动,该课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难免会对各种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困惑或好奇,对此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关注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才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对理论知识的信任度,才会主动地去学习理论知识,取得学习的实效性。

三、师生关系――由“主客体间”关系向“主体间性”关系转变。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它主要强调人与人,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平等的交往关系。在主体间性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不仅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而且理解或者寻求理解对方行为的意义。交往双方可以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他人的观点,而是交往双方都尽力站在对方的立场和位置上理解对方,最大限度地接受对方的意见和行为。具体地说,当其中一方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对方有差异,就会反省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思想等强加于对方如果对方的观点比自己的优越时就会接受对方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这一思想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就是将教师和学生均视为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融人,形成主体间性。

在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被认为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以期让学生接受其观点,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相反,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无论哪一种活动都是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主客体间关系,结果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在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师生交往模式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容易以教材为中心,把学生当作改造的对象,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客体的师生交往模式中,容易以学生为中心,忽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看作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从而使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丧失,这种模式也是目前许多高校提出“以学生成才为本”遭到许多教师质疑的一个体现。总之,无论是哪种主客体交往模式,总有一方失去了作为人的主体性,教学都只发挥了一方的积极性,而另一方的积极性则受到压制。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需恰当地引入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使师生关系由“主客体间”关系转向“主体间性”关系。

主体间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表现为主体间的共识,即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一致性。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主”体现在激励引导、把握方向,学生的“主”体现在自主学习、不断探索,通过主体间的交往和对话,找到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内心世界“自主建构”的结合点,在和谐共存中促进彼此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问的互识,即教师和学生交往中的差异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媒介,由于生长时代不同、知识储备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接受信息渠道的不同,导致在交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对问题看法的不一致。根据主体间性的关系,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交往、对话与和谐共处,共享成果、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主体体现出自身的生存价值,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标。

四、教学内容――由“抽象理论”向“生活世界”转变。

哈贝马斯认为,普遍语用学的功能是通过建立“言语情境”为交往行为理论提供理论基础,确定所有交往行为必须遵循的一般性规范。然而,交往的实际实施,不仅要遵循言语的有效性要求,并且要在现实的世界中展开,因而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哈贝马斯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他认为,“生活世界”包括三大结构成分:即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世界是个体生存和主体间交往行为合理展开的现实基础,交往行为者正是在生活世界中形成意见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群体的归属和认同感,形成个体同一性,并加强社会整合。概括地说,哈贝马斯认为人与人之问的交往是在“生活世界”中发生的,生活世界始终是现实的。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与学生交往中,不能只讲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生活世界,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c]5号)所指出的那样,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由抽象理论向生活世界转变。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理论与实践不能够有效结合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论内容,缺乏现实性和生动性,存在过度理想化倾向。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为了说明理论内容,通常选用的事例是高大完美的榜样形象,试图把少数先进优秀分子的高标准普遍化为全体学生的行为准则。尽管选用的事例无比正确,但由于它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而让学生难以企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我行我素。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有的教师还有意规避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存在过度封闭化的倾向。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只注重讲道理,而忽视对现今发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思考,导致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是一种抽象理论,是纸上谈兵,不能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即使在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但在社会生活中当他们面对价值冲突问题时仍无所适从,从而引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质疑。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时,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选择容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的事例。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括文化、社会、个人三大结构成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也应从偏重社会政治生活转向与经济、文化生活和个人生活并重,从而建立与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才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统一编写的,教材内容不能随意改动,但并不等于要教师上传下达、照本宣科。因而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把握原则和紧扣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还必须走近现实,紧跟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充实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充实教学内容,全面反映社会生活。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目前大学生拥有的信息量非常大,因此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地将教材上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注意将新成果、新发现及时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去,将现实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话题置于双方视野,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中学会思考、判断、比较和选择。另外,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动态化,即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具体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关注现实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既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欲望,把理论知识变为学生的智慧、能力,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与内化提供情感动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要采用合作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逻辑顺序进行展开,最常见的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并且教师提问时层次都只限于为“讲解”服务,为“灌输”铺垫。因而,许多提问都常常采用即问即答的方式。由于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更无法进行有效的讨论,往往难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样的设计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教材每一个框题编排顺序的把握,却很难培养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只会生搬硬套地记忆,解决教师所讲或板书中的问题,很难把握所学的知识点与本课、本单元或整体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回答综合性比较强的主观题时,由于学生能力欠缺,失分较多,课堂教学往往事倍功半。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创设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解决问题,理解、运用知识。这种形式借助学生群体与教师以不同角度探讨,整合同一问题,整合有密切逻辑联系的概念和原理,使学生从自己的认知需求出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会学习。

二、改进后的模式――合作教学模式。

现对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采用合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多年来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僵化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这种教学改变了原来一“讲”一“听”的简单教学过程,而让教学过程变得复杂而灵动,活泼、和谐,充满生机。例如,在高二哲学生活中的“价值与价值观”教学中,充分利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然后,我提出四个探究问题,探究活动一:郭明义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探究活动二:(1)能否以索取来衡量人生价值?为什么?(2)普通人的人生有无价值?为什么?探究活动三: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试着对上述材料中的三种观点作评价。探究活动四:播放视频《杨善州,我为百姓造绿洲》,思考:杨善州退休以后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回到大山植树造林,造福人民,说明价值观还有怎样的导向作用?问题提出后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讨论评价。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探究学习,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归纳总结,课堂效果较好。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要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通过实践认识到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轻松、活泼、和谐,充满生机,学生主动学习,学习中自主质疑、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升了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主要的作用。在实践中,看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高了,提出问题多了,和以前被动的学习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且调动每一个学生以及学习小组的激情和热情。只是在授课中,平行班比重点班的效果差些,所以,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发生变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之,从传统式授课到现在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我们不断地实践着,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我们教学向前发展。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和形式的创新,探索适合时代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高级中学华。

中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教育部在2008年9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并明确提出:“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发展,成为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紧迫任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政策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研修、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而高校思政课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证大学生日后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在2006年实施思政课新方案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的取得不少成果,但是它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在新课程设置方案实施中,强化实践性教学是时代的呼唤、理论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第一,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原则就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理论产生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离开了实践,人们的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反复以至无穷。大学生思想品德认识的提高与进步,必须依靠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缺少的认识环节。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机制,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让学生从课堂走出来,走进社会,发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从而更深入地思考。现代教育理论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教育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传统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讲授空洞、内容单一的问题,学生学习没兴趣,认为跟现实生活联系不多,甚至对思政课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导致思政课课堂出勤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能够促使思政课教师改变教学思路,加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在课堂讲授中,不断创新思维,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在教学中只有超越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扩展,才能真正做到发挥学生能动性,促使大学生将自己所学向生活经验的转化。

第四,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在思政理论教学中,要把学生引向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用辩证思维去审视社会,帮助他们澄清在认识上的错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高辨别是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思维水平。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政课新方案实施以来,尽管在教学中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却存在着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学习之外,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遵照思政课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对国情民意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意志,坚定信仰,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但在多数人眼里,实践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多数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积极性不高。有些学校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简单等同于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自由调研,草草的以一篇实践报告结束,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第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教学要求。目前所有的高校都开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但多数学校对思政课理论实践教学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标准。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学时、实践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经费划拨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是很规范。有的'学校领导很重视,把思政实践课纳入了教学计划,而有的则没有。有的学校占的学时多,有的学校占的学时少,这都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三,缺乏经费支持和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需要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外进行实践活动,从事这些实践教学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虽然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各高校每年都要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但还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并没有把这项活动经费划拨到位。有些学校虽然有,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但由于学校社会对此项工作认识不足,难以为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基地,多数学校在开辟实践基地时都遇到各种困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度。

第四,模式上缺乏创新。长期以来,一些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理念落后,没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学生的发展特性出发,常年不变、形式陈旧,缺乏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手段和形式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式和需要。还有些高校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有意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可有可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一,增强使命感,统一思想认识。首先从观念上重视思想政课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是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程度的高度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课是基础,实践教学又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其本质是借助实践手段将理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论体系,转化成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第二,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统一的教学要求。各个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政策,这些政策应该包括:规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最低课时量,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列入思政课的教学计划,确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经费数目、经费来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严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等。高校应该严格执行中央文件精神,确实落实教学经费,严格实施教学任务。在评价体系上,改变传统的只注重书本内容的考试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考察,笔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避免单一死板。

第三,创新实践教学方法。从实践角度看,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也可以在校园内、课堂中进行。思政课教学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在讲课内容中应尽量弱化系统的理论知识,少一些死板的说教内容,代之以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培养批判和诘问意识。基本思路应弱化教材,以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实践问题为中心,注意授课应当对学生有切实的职业指导的作用,整合相关内容。就思政课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而言:课内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辩论)、观看教学录像、案例教学、读原著等;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参观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去孤儿院、敬老院做卫生打扫,为贫困地区儿童募捐书包、字典、衣服等。到社会生活中接受锻炼,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体会民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到实践基地接受社会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社会实践环节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细化量化各项指标,纳入考核成绩和学分评定。

第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学生数量大量增加,思政课担负着全校的公共课,教学资源显得相对缺乏,经常是大班上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思政课教师工作量大,上课时间多批改试卷量大,科研时间减少。而且,思政课教师长期以来地位低下,填鸭式教学、学生对此课的轻视,很多老师竟然无法坦然承认自己的职业,针对这种现象,清华大学的做法值得学习。这个做法就是“加法”和“减法”共用。“加法”是指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增加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增强思政课老师的科研能力等。“减法”是指:首先减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负担,营造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清华大学,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任组长,教师享受专门的课时津贴和奖励,且逐年增加,等等。“减法“做到位,“加法”跟得上,思政课教师的学时识魅力自然会增加。

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认清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历史重任,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是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平台为目标,探索如何把合作学习引入思想政治课课堂的教与学的行为与策略的研究,是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xx年秋季起,在我县的一中、五中、六中、八中、三班中学、龙门滩中学、盖德中学、阳山中学,我们进行了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