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幼儿园音乐教案(通用16篇)

我上幼儿园音乐教案(通用16篇)

ID:9026730

时间:2024-01-12 14:04:04

上传者:翰墨

在幼儿园教案中,教师还可以进行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在这里,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些经典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幼儿园音乐教案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身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乐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1、歌曲录音磁带以及老狼的音乐磁带。

2、小鸡胸饰,母鸡头饰。

3、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园”

一、对唱游戏。

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吗?”

2、(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师:“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叽叽叽叽,在这里。”(2)学唱新歌。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吗?”

弹琴一起学唱。

二、游戏《小鸡与大灰狼》。

1、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他就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狼就找不到了。来找她的宝宝,她轻轻地唱:到妈妈身边唱歌了。

妈妈:“叽叽叽叽,在这里。”3、幼儿游戏2——3遍。

1、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2、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幼儿园音乐教案

我班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他们能按音乐的节拍和内容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模仿动作。很喜欢音乐和舞蹈,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舞蹈的兴趣,我选择了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形象生动的《玩泥巴》这首音乐作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试图能够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用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

1.在舞蹈中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性,节奏感;培养幼儿根据音乐的性质和内容创编动作的能力。

2.在活动中体验愉悦的情绪,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把握动作的多样性和活泼俏皮的特点

1.电视机,摄像机

2.录音机,磁带,鼓

(一)双圈集体舞。

(二)跟着鼓声有节奏的走,调节小朋友之间的距离,鼓声停止,幼儿席地而坐。

(三)欣赏歌曲

1.欣赏第一遍。提问:这首歌叫什么名字?你听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2.欣赏第二遍。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请幼儿根据歌词说出歌曲内容。

3.讨论小结:歌曲里唱的那个小朋友为什么不想弹琴画画?你们有什么心里话会对谁讲?

(四)师生共同创编舞蹈。

1.教师示范创编歌曲前面部分。

2.跟着音乐,师生完整表演前半部分。

3.根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创编玩泥巴的舞蹈动作。

4.观看录像互相观看模仿。

5.逐句依次请2—4名幼儿展示自己的创编动作,然后幼儿一起学动作。

6.随教师将提炼的动作完整连贯的跳一次。

(五)幼儿表演舞蹈

1.全体幼儿随音乐表演。

2.看录象,比比谁的动作最美。

(六)邀请舞

鼓励幼儿大胆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舞。

幼儿园音乐教案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

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乐趣。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小鸡小鸡在哪里》。

创编歌词,把创编的象声词按旋律演唱。

1、歌曲录音磁带及老狼的音乐磁带。

2、 小鸡胸饰,母鸡头饰。

3、 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园”

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宝到花园里去玩,好吗?”

2、

(1)学对歌词。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新歌。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弹琴一起学唱。

1、 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丛里,每次小鸡出来玩的时候,它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它们变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鸡妈妈来找它的宝宝,它轻轻的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就又回到妈妈身边唱歌了。

2、 幼儿游戏2―3遍。

1、 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

2、 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幼儿对动物的叫声都非常感兴趣,并且幼儿爱模仿的天性,也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使得整个活动非常活跃,幼儿的参与性也极高。但是在创编活动时,没能突出难点、重点,只是浮于表面。

小百科: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幼儿园音乐教案

1、愿意用毛毛虫出壳和走路的动作表现欢快的音乐。

2、表达对毛毛虫出壳的喜爱。

《毛毛虫出壳》音乐及课件准备。

教师讲述故事:春天来了,暖暖的太阳升起来了,在小树林里,有个小小的毛毛虫,躺在蛋里面,快要出壳啦!毛毛虫揉揉眼睛,动动手和脚,于是很快就爬出来了。它们爬出来会干什么呢?(找东西吃、找妈妈、跳舞等)。

师:我们一起来听音乐,毛毛虫出壳时,会在蛋里干些什么?(会扭扭屁股、伸伸手腿等)。

(2)师:你们看到我这只毛毛虫出壳时做了哪些动作?(幼儿练习)。

我在蛋壳里先做了什么动作?后做了什么动作?

我是在音乐的什么时候毛毛虫站起来了?

(音乐结束时,毛毛虫就要站起来,摆个毛毛虫钻出来的造型)。

师:谁想做毛毛虫呢!

师:他们会了,你们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毛毛虫出壳吧!

师:毛毛虫们,请你找个好朋友一起面对面的到中间树叶上来出壳吧!(播放整首音乐,和幼儿一起表演毛毛虫出壳动作,重复玩几遍)。

师小结:毛毛虫们太可爱了,它们都从蛋里快乐地爬出来了。

师:毛毛虫们,你们从蛋壳里刚出来肚子饿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吃的食物吧!(离开活动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音乐教案

6、声势(拍腿)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声势谱、慢四拍乐曲音带、打击乐器、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小瓷酒盅。

附拍腿声势谱。

教师带领学生,做各种拍腿声势节奏(每种样式要反复做几次一一至少四次)。

由学生带着做。

看声势谱视谱拍腿,(每小节的速度和次数根据学生水平掌握)。

放慢四拍速度的歌曲或乐曲,边听音乐边看谱拍腿(每小节四遍)。

每人一件打击乐,放刚才的录音,请拿双响筒的看谱敲(每小节四遍),其他乐器即兴轻声伴奏。

选一小节做固定音型,为童谣或已学过的`歌曲伴奏。

放一段蒙族歌曲(如《蒙古人》、《草原恋》、《雕花的马鞍》等)。用小瓷酒盅做道具,学蒙古盅碗午,即兴打节奏伴奏(如加简单的动作更好)。

拍腿声势加十六分音符练习。

换音条乐器(取下fb),节奏照谱(可反复数遍),音高即兴,其他同学拍腿(双响筒保留)。

分组,每组选一首童谣或儿歌编一个伴奏谱,每架音条琴选一个固定音型,节奏乐器选一个固定节奏型,。并记录下自己小组的谱子。

这种方法也可移植到键盘乐器上(同样去掉f。b音,或在黑键上)即兴,可2一3人同时弹奏,其余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提示

音乐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训练,要有操作。如何使这些内容的教学有乐趣、有创造性,并真正具有音乐性,是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课题。这个教案提供了一种可能。

幼儿园音乐教案

1、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3、要求幼儿学习倾听,能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1、每人一个串铃

2、一面大鼓

3、一个蛙鸣捅(可用其它能连续敲响的乐器代替)

1、幼儿听老师讲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着,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时,小蚊子就要躲远点,不能让大象尾巴碰着,当大象尾巴不动时,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劲跺脚时,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儿模仿练习。

2、幼儿听老师用打击乐表现故事内容,先缓缓敲大鼓,再连续刮蛙鸣筒,接着轻轻摇响串铃,最后使劲敲大鼓。这样,让幼儿知道: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鸣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气使劲跺脚。

3、幼儿每人拿一个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飞,在老师的提示下知道摇动手臂。

4、幼儿在老师敲击乐器声中和讲故事清洁的提示下做游戏。扮蚊子的幼儿练习先听着蛙鸣筒声往后退,当什么也声都没有时,就边摇串铃,边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师或高大幼儿扮演)身边,当听到重纵的敲鼓声时,"蚊子"就躺下"死掉"。

5、不用故事提示,幼儿随鼓声,蛙鸣筒声玩游戏。

幼儿园音乐教案

1、通过让幼儿欣赏,使幼儿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使用了萨克斯演奏。

2、根据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并能感受 a段音乐的起止,能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来表现。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图谱、录音机及磁带、萨克斯

师:刚才我们跳了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新疆舞的音乐很欢快,很高兴)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爸爸老师,我们掌声欢迎,爸爸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请爸爸老师告诉我们吧。(这是萨克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问爸爸老师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问问题)

(1)师:今天,爸爸老师还给我们用萨克斯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很流畅、很舒服、很优美)师:这段音乐就是由萨克斯吹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比较慢,给人的感觉就向你们说的很舒服、很优美。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画笔,我们一起来画音乐吧。(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3)师:你们画的真不错,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看,谁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它飞到我的花园里。(出示图谱)(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师:你们发现我的花园图谱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些什么呢?除了蝴蝶在飞,你还想到了别的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地说,再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4)幼儿随音乐自由地表演。(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1)组织幼儿听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师:蝴蝶来到花园里,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歇了几次呢? (a段音乐1次、停止)

(2)启发幼儿用开花的动作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当蝴蝶飞到花上歇一会的时候,我们手中的花就开一次。(a段音乐1次、停止)

(3)启发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开花的动作来表现这八个乐句外,你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自由回答,并给予幼儿肯定。)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把你想的各种动作跳出来。(a段音乐1次、暂停)

四:欣赏b段音乐,结合图谱表现b段音乐。

师:花园里除了有蝴蝶飞,还有什么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还有小蜜蜂、有云彩、有蜗牛)谁来做花?(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和花儿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乐一次)

五:欣赏最后一段音乐,幼儿随音乐表现。

师:天黑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它们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高高兴兴回家了。(a段音乐一次)

7、完整欣赏音乐。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用萨克斯演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让我们听着《茉莉花》的音乐一起去春游吧,来,坐上我们的小船,准备出发罗! (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幼儿园音乐教案

1、 在玩土豆的游戏情境中,尝试冥想,感知休息的节奏。

2、 能够用语言和动作有节奏地表达,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1、 复习儿歌《土豆》

1、 问:你们都喜欢蔬菜吗?你喜欢什么蔬菜?

2、 强调erhua

3、通过图片读儿童歌曲《土豆》。(介绍ppt)

2、 音乐游戏“土豆”

第一步:说唱“土豆”(有节奏的说唱儿童歌曲)先听音乐,然后试着用音乐说唱,最后是有节奏的说唱儿童歌曲的精神。

总结:精神说唱是伟大的!

第二步:唱土豆(边唱边打手势)

1、 演示手势ppt,讲解手势的含义。

2、 让孩子边读儿歌边做手势。

3、经过几次的音乐练习,我们正式突破了障碍。

第三关:吃丝(初步尝试冥想,感知休息的节奏)

1、 问:这张照片和前一张有什么不同?

2、 试着用冥想的方法来表达第四层次吃丝:吃电影(巩固冥想的方式,感知休息的.节奏)。试着用冥想的方法来表达电影是在第五层被吃掉的:丝绸片被吃掉(表达丝绸和电影被冥想吃掉),伴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大胆的运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在。

第六关:吃土豆(小组完成儿歌),依次完成小组表演,吃蚕丝片。

扩展活动

(独立试玩音乐角落的“土豆”游戏)展示“土豆”节奏图集,激发幼儿在音乐角落尝试新的节奏玩法。

幼儿园音乐教案

1、学习撕纸技能,巩固认识三角形。

2、练习使用粘贴材料,掌握粘贴技能。

3、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性。

有齿孔的彩纸、粘贴用具(双面胶或胶水)、画纸及彩笔、图片一张。

一、幼儿探索撕纸。

1、请小朋友看看彩纸上有什么呀?(针孔)

2、针孔把这一张纸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三角形)

3、请你们想一个办法把这两个三角形分开。(幼儿练习撕纸)

4、请能力强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撕的,并演示一下。(教师小结:先折一下,再沿针孔撕。)

5、你们互相看一看手中的三角形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

6、这些三角形能拼成什么呀?(幼儿讨论,发表见解)你们看看动画片里的三角形拼成了什么漂亮、好玩的东西来。

二、幼儿观看图片。

1、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图案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三角形、圆形)

3、如果撕不出圆形来怎么办?(用彩笔画)

4、请小朋友开始撕纸粘贴,看谁能做出和别人不同的图画来。

三、幼儿撕纸粘贴,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纸放入小盒内,注意桌面地面清洁。

1、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先摆一摆再粘贴。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造性粘贴出和老师、小朋友不同的作品,并添画相关情节,使画面更有内容。

展览讲评:幼儿互评,老师讲评,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幼儿园音乐教案

2.根据故事情境,让幼儿发挥想象,模仿各种声音,并进行情境表演。

多媒体制作的图片。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一)出示玩具小兔,告诉小朋友今天小白兔要带我们去一个地方,你们想不想去,(引起幼儿的兴趣)。

放情境一:背景(森林里,有树,有小山坡,有草坪,有池塘)。

播放小鸟的声音,之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并想象一下它在干什么。

播放马的叫声,之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并想象一下它在干什么。

播放青蛙的叫声,之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并想象一下它在干什么。

播放一头狮子,请幼儿说说它的声音。

放情境二:背景(公路上,两旁有树木,有人行道)。

播放飞机的声音,问幼儿这是什么声音。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

出示各种图片,请幼儿根据图片说说他们的声音。并问幼儿你在什么地方听到过。

(二).分段播放录音声音,请幼儿听听他们在干什么。并进行适当的情境表演。

(三)大自然里的声音还有很多,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到外面去找找看。

1、积极参与活动,能创造性地用肢体动作表现擀面皮、包饺子、煮饺子等过程中“饺子”的不同造型。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在音乐活动中的乐趣。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擀面皮、包饺子、煮饺子。

在韵律活动中合拍的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表演动作。

已有知识经验,图片,《喜洋洋》音乐,

一、图片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哇!是一盘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呀!”

你们吃过饺子吗?那有誰知道做饺子的过程是怎样的?

(擀饺子皮、包馅儿、煮饺子)。

二、播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喜洋洋》曲子。

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讲的就是做饺子的事情。

1,听听有几段,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曲子是aba的形式,第三段和哪段是一样的?

三、分别学习三段曲子的动作及创编。

1,把自己变成一个小面团,把自己身体部位和饺子一样杆的薄薄的。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幼儿集体学习。

2,饺子皮变薄了后,张开饺子要包馅儿。

(张开饺子皮,包起来)。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幼儿集体学习。

多表扬,有创意的,和别人动作不一样的小朋友。

3,饺子包好了还要。(煮)。

饺子在锅里煮的时候好像在干什么呢?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游泳的饺子,幼儿集体学习。

先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跳舞的饺子,幼儿集体学习。

如果老师倒一碗冷水进去,会怎么样?

四、播放歌曲完整表演创编的舞蹈进行游戏。

请幼儿牵手,围成一个小锅子。

不能黏在一起,饺子会破掉、(声明纪律)。

破了的饺子,老师会把它捞起来放回碗里。

五、活动延伸。

回到教室和其它好朋友一起分享,如何做饺子。

幼儿园音乐教案

1、学唱歌曲,感知歌曲的前奏、间奏和结尾以及在各段歌词处的游戏规则。

2、欣赏韵律表演,借助"大花猫"和"小老鼠"角色,帮助幼儿学习歌曲。

3、感受游戏的乐趣,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保持不动。

4、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5、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1、请两个小朋友排练情景表演:大花猫和小老鼠。

2、小老鼠、大花猫头饰各一个。

3、给扮演大花猫和小老鼠的小朋友化妆,特别是小老鼠,要按照歌词的内容进行化妆。

1、复习律动:快乐的小熊。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扮演快乐的小熊走路、小熊跳舞和小熊骑车,走进教室。

2、欣赏韵律表演:大花猫和小老鼠。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小老鼠长着什么样?他们在做什么?

3、观看"小老鼠"表演,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教师:天黑了,小老鼠偷偷地从洞里跑了出来,你们听……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跟着"小老鼠"学一学吧!

幼儿跟着"小老鼠"延长歌曲的前半段,在间奏处,带领幼儿找空地方蹲下来做"吃东西"动作。

4、观看"大花猫"表演,带领幼儿歌唱并玩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到教室中间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并在间奏出鼓励幼儿做吃东西动作。依据幼儿的兴趣程度,可带领幼儿玩游戏1-2遍。

幼儿观看"大花猫"表演,鼓励幼儿跟着"大花猫"学习表演猫叫、猫走路等动作。

讲解游戏规则:提醒幼儿听见大花猫来了,就立刻不动,这样大花猫就不会发现你们了。歌曲唱完,当你们听见大花猫说"喵呜、喵呜"的时候,花猫就去抓老鼠,老鼠结噶进跑回家坐在椅子上。

教师扮演大花猫,幼儿扮演"小老鼠",师生共同玩游戏两遍。

幼儿园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创编劳动的律动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

2、能发挥想象力创编劳动的动作,体会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ppt。

活动过程:

1、说说我的小手会干什么?

2、教师演唱幼儿小手的本领。

3、师总结:小小手本领可大啦!

重点指导:帮助孩子整理清晰歌词中的节奏话语,并尽量做到声音整齐。

1、作客。

师:一起到淘淘家作客,发现了什么?(乱糟糟,没有整理干净。)想想办法,帮助淘淘一起来整理。

2、创编劳动动作。

(1)扫地。

讨论创编动作。

听音乐做动作。

(2)擦墙壁。

徒手做动作。

跟着音乐节拍,有节奏的律动。

变化动作速度。

师:慢慢擦擦不干净怎么办?

幼:可以擦得快一点。(幼儿尝试再次创编动作)。

变换动作方位(左边、右边、上面)。

(3)拖地。

移动。

(4)洗手帕。

讨论洗手帕的步骤:浸湿手帕、涂上肥皂、搓一搓干净、晾干。

创编动作。

听音乐律动。

(5)律动“劳动真快乐”

有顺序的:例如,先洗衣服、然后擦窗户、最后拖地,让幼儿连贯地进行三种不同劳动的律动。(座位上)。

中间移动的。

3、劳动小能手。

合作劳动:一人先做动作然后另一人模仿。

幼儿园音乐教案

1、根据图谱暗示,拍出进行曲风格的节奏,并进行打击乐演奏。

2、为图谱中不同的角色,探索打击乐的配器方案。

3、根据教师的即兴指挥做出快速的反应,体验合作演奏的快乐。

1、大图谱一张,束花,乐器(小铃、圆舞板、铃鼓、哨子)若干,大鼓一个。

2、录好的音乐带、录音机或电脑。

3、幼儿座成马蹄形位置。

一、复习活动《捏面人》。

鼓励幼儿将自己最好听的歌声和最美丽的动作展示给客人老师听。

教师小结:“真不错!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曲子,听一听,这首曲子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整倾听音乐一遍)。

二、学习音乐《波基进行曲》。

教师提问:你认为这首曲子讲述的是什么事情呢?(幼儿展开想象)。

教师小结:“这首曲子说的是士兵们打胜仗回来了,来到会场。想想我们会用什么方式来欢迎他们呢?”(幼儿展开想象:拍手、绸带……)来,你们试着拍手欢迎他们!

1、播放乐曲第一段。

(1)、提问:你是用什么节奏拍的?(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出示节奏卡××|×××‖,请一幼儿示范,其他幼儿学习。

(2)、倾听第一段音乐,并出示图谱第一段。

教师:“来,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

2、倾听音乐第二段。

教师:“士兵们看到小朋友这么热烈的掌声,走得可神气了!”那,我们怎样用鲜花来欢迎他们呢?大家试一试!

(1)、倾听音乐第二段,幼儿自由舞动花束。

教师提问:你是用怎样的节奏来欢迎他们的?(幼儿示范)。

(2)、听第二段音乐,幼儿按节奏练习举花动作。

3、出示图谱后半部分。

教师提问:“她们走来的跟前面的一样吗?”(不一样,是兵丫头)。“但她们的节奏是一样的。”

(1)、听第三段音乐,幼儿拍节奏。

教师提问:“乐曲中的声音与前面的一样吗?”(不一样,是口哨声。)“我也给你们准备了哨子。”

(2)、练习第三段节奏。

教师:真棒!瞧!又有一队男士兵走来了,观众们看得都一起欢迎他们了,他们有的拿哨子,有的拿鲜花,有的拍手,我们也一起欢迎他们吧。

3、完整集体练习节奏。

4、分声部练习。

(1)、教师:“好极了!这一次,我要比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2)、集体练习一次。

(3)、教师:“记住哟!男士兵的地方有点变化哟!你们可要注意了。

(4)、集体练习第二次。

三、乐器演奏。

1、乐器演奏一次。

教师小结:结束的时候,这么多乐器的声音还不够响,我为你们准备了大鼓,什么时候加入最合适?用什么节奏?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乐器演奏第二次,并加入大鼓。

3、幼儿指挥。

4、多点乐器演奏。

5、交换乐器演奏。

幼儿园音乐教案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导根据童谣内容进行简单的肢体律动。

2、初步认识乐器——响棒。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身体运动智能:在操场上玩游戏。

活动材料:

1、小老鼠、小猫的头饰。

2、乐器:响棒

3、音乐《嘉禾舞曲》

1、带领宝宝到户外有落叶的地方,边念儿歌边鼓励宝宝观察并感受树叶飘落的到处都是的景象。

师:秋风吹,树叶飘,红叶黄叶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来,和我一起做游戏。

2、可运用优美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宝宝对大自然的热爱,加深宝宝对秋天到处都是落叶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励宝宝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对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学学小树叶飘。

4、给每位宝宝一个小筐,并带领宝宝找树叶、捡到的树叶放近筐里。

5、可请配班老师协助分组进行活动,注意观察宝宝的行动,保证宝宝在老师的视线内,注意宝宝的安全。

6、引导并鼓励宝宝在捡树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一)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景象。

难点:喜欢亲近大自然。

(二)活动形式:谈话、户外实践。

各关键能力表现突出表现较好表现一般备注语言能力

幼儿园音乐教案

通过小朋友的参与,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在制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音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使用听觉,而是要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音乐内容.激发小朋友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忍者龟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大胆演唱。

勾线笔、画纸人手一份。

1.回忆歌曲,导入创编。今天我们把《忍者龟》改编成新歌《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开心的事情编唱到新歌里。

2.编歌词。

小朋友根据旋律画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教师巡视并指导:了解绘画内容,帮小朋友按节奏规范、整理歌词。

3.集体演唱。看图完整的演唱小朋友创编的歌词。

4.小朋友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内容。

音乐小知识:

音乐名言

幼儿园音乐教案

1、熟悉歌曲《“六一”的歌》,进一步用轻松,明亮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大胆地创编歌词,发挥幼儿想象能力。

3、能大胆地领唱或积极参加演唱,并自编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钢琴。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小鸟醒来了》、《山谷回音真好听》、

2、律动练习:《春雨沙沙》、《头发肩膀膝盖脚》。

1、请幼儿跟着老师的琴声唱一遍歌曲,要求幼儿唱准十六分音符,并且要唱的欢快,有表情。(指导幼儿用轻松,明亮的声音和中速演唱歌曲。)。

2、请幼儿为歌曲配上动作,表演这首歌曲。

3、启发幼儿根据图片创编歌词,并唱一唱。

你们的表演真美,六一节除了歌儿甜,花儿香,小朋友美外还有什么很美呢?也把它编进“六一”的歌词吧!

(“六一”的太阳红红的,“六一”的草儿绿绿的,“六一”的小鸟是快乐的。)。

4、请你也当一次小音乐家,把你喜欢的词也加进来,大家一起唱好吗?

5、参与表现师:现在请同学来领唱,其他同学来拍手。可以找一个小组来领唱。其他的合唱。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六一”的歌,最后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期盼“六一”的到来吧!预祝大家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播放《“六一”的歌》,幼儿一起表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