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质16篇)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质16篇)

ID:9094121

时间:2024-01-13 06:43:39

上传者:QJ墨客

优秀作文要有独特的角度和深入的分析,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这里有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给你一些灵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显得非常重要。7·5事件之后,三个离不开成了这里的发展之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代,在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23岁的王燕娜姐姐,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

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用40年时间写下了1000多篇日记,记载了解放军与当地村民之间拥军爱民的故事。这位老人说,我的眼睛不行了,但要把写日记的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一定会一代代写下去。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共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后,比花岗岩还坚硬。我们要团结,不要分裂,让我们民汉一家亲,永远这样相亲相爱吧,如果我们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我们走向灭亡,如果我们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么,就算有再强大的敌人,我们也不会害怕!我们中华民族必将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演讲稿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敬长、知礼、诚实守信,那么怎样演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演讲稿。

供你阅读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爱国精神,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卖国求荣的夜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要以祖国的利益为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求我们要立志奋发,一个人、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奋发图强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民族。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好问是分不开的,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都说明勤学的道理,读书还要善疑好问,不学不问怎能有所提高?不耻下问、大胆质疑、多思考,才能有所超越,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勤俭廉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为金钱和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政美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敬长、知礼、诚实守信,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胡惊涛主席的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八荣八耻,为我们带来了民族的希望。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和长辈们彬彬有礼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利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传统美德和弘扬民族精神吗!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家园而自豪,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

热爱读书同学们!

在祖国和平的蓝天下,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我们比先辈拥有了更优越的学习条件,能心无旁骛,日以继夜地遨游学海,向书山攀登。我们成了新一代读书人,志存高远,只争朝夕,我们要在学好课本知识后,博览群书,在书中读李白的潇洒,读苏轼的豪放,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感味冰心的意切情长。历经苦难的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

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离去,书却是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让我们永葆青春!不仅如此,读书使我们逐步建立起和古今中外伟大作家之间的交流,依他们的指引,历史的大门为我们洞开,未来为我们展现理想的蓝图。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所以,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亲灸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精华,让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

名言。

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有这样一个故事,俄-国的罗蒙诺索夫小的时候,最希望得到一本书,他是渔民的儿子白天,他跟父亲打鱼,晚上,躲在板棚里看书。

有一天,罗蒙诺索夫和父亲在海上打鱼,忽然,一阵狂风,大海掀起了巨浪,船上的帆篷被吹落了,情况十分紧急。他不顾一切,沿着摇晃的桅杆爬上去,很快把吹落的帆篷扎结实了,渔船恢复了平稳。狂风过去后,父亲把他拉到身边,笑眯眯地说:“孩子,我要奖赏你的勇敢,给你买件鹿皮上衣,好吗?”罗蒙诺索夫摇摇头。“那你要什么呢?”“我要买一本书,爸爸,其它我什么都不要。”“难道一件鹿皮上衣还比不上一本书?”“爸爸,我想要一本好书,什么知识都有的书。比方,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黑夜过去就是黎明……”,父亲和水手们听了,都惊奇得睁圆了眼睛。长大后,罗蒙诺索夫成了俄-国着名的科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科学研究范围很广,涉及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他又进行文学创造和语言学、历史学研究,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价值的作品。

听了这一个故事,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定会从中有所感悟、有所启迪吧。在新的世纪中,愿同学们都来与好书作伴:文学的、艺术的、知识的、科技的、思想的、生活的……只要是好书,就开卷有益;只有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知识渊博;只有与书作伴,思想才不贫穷、不孤独,身心才能得到陶冶,生活才能充满情趣。“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学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21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对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时间飞逝,几千年如白驹过隙,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了数千年整个世界的沧桑巨变之后,依然高高矗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巅,俯瞰着人间冷暖。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豁达,一种气量,一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广胸怀。

有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这位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妇人笑着说:"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虽然身处异地,可她依然坚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她将宽容带出了国门,带到了世界。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是一种美。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加以指点。过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也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这场音乐会完美落幕。

生活需要宽容。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请别忘了: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会带着你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当看到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和负荆请罪的廉颇相拥而泣,誓言共保赵国的时候;当看到蒋琬用宽容之心对待无礼的杨戏而得到世人称赞的时候,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宽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钥匙吗?仁义胡同的故事家喻户晓,董笃行的一句: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发人深省。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一个人只要遇事多为他人想一想,多为集体、社会想一想,多往大处、远处想一想,就不会被暂时的烦恼所困扰,就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生机勃勃地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

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瀚无垠;。

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一宽一容笑天下。

年年花开,拉开了“宽容”的华美与绚丽;。

岁岁雁来,捎来了“人情”的梦想与天堂;。

花开雁来,宽容谨记,人情莫忘。

同学门,我们有缘而相识,相聚,相知,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和谐不愉快的事情,面对小小的过失,如果能报以一个淡淡的微笑,说上一句轻轻的歉语。能让我们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帮别人开始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美德这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在学校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于同学团结友善,学习生活上勤俭节约,在社会中,多为他人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我们只要想做,一定会做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本身就要有一正确的观念,从子身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

现在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德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鬓繁的国际交往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要丢起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我国国情不符合的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美德。

当前我们这样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中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急需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名利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因此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的社会美德。让我们一起奔向现代化吧!

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体系中传承至今的最基本的合理内核。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为基础,第一个构建了完整的道德体系;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母德,将其扩展为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的“五伦十教”;此后儒者,有“四维”、“六行”、“八德”、“三纲五常”之说等等。除儒家一系列完备的道德体系而外,道家的贵生、法家的理性、墨家的节用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内容,形成了中华道德伦理的丰富多样和博大精深。在此,本文旨在浅议与今天道德建设密切相关的五大传统美德。

一、仁爱。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认为仁者应该同情、关心、爱护、尊重、帮助他人,时时处处以己推人,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主张由亲爱亲人进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推,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孟子·梁惠王上》)的境界。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他们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过程之中。在先秦时期,孟子曾大力提倡“仁政”,提出了一整套仁政的方案。《礼记·礼运篇》中更设计了一个洋溢着仁爱精神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是一幅人与人相亲相爱、和睦融洽的美妙图景,也成了古往今来人们孜孜追求、无限向往的社会理想。“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体现了仁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宋初名儒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传统儒家仁爱精神的升华。

二、诚信守义。

在道德体系构建上,中国古代各派学者都对信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视。人们往往把信与忠、诚合称为忠信、诚信。其中儒家对“信”最为推崇。在儒家看来,信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以子思、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更把诚、信的伦理原则上升为天道,认为天道是真实无妄的,人道作为天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也同样应该是真实无妄的,“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孟子·离娄上》)。作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信的基本要求是真诚相待、诚实不欺,讲究信誉,信守诺言等。孔子有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则人任焉”(《论语·阳货》)。如果不以诚挚之心待人,言行不一,翻云覆雨,则会产生信任危机,导致人际关系的恶化。儒家重视、提倡信,要求人们能够言行一致,但并不是把言行一致作为绝对的行为戒律,僵化地套用于人际交往之中,讲信必须要以义为标准去衡量。《中庸》说:“义者,宜也。”这里的“宜”大致取适宜、合理的意思。孔子曾提出“见得思义”的主张,即在利益面前,要首先考虑是否应该、合理的`问题。这一思想并不否定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但是要以义作为衡量其行为的标准,此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讲信有违大义,则宁愿食言。儒家讲信,注重的不是其形式,而是其精神实质。如果离开道德的标准,片面地强调信,很容易导致对道德责任的否定,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修己慎独。

中国有“正人先正己”的古训,强调人人从我做起。“正己”不仅是修养自身,也是对社会负责。儒家尤其注重自我道德修养,把个人的“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点。儒家直接开启了“修身为本”的观念,使道德主体自觉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在中国传统社会诸多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中,“慎独”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也是独具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中庸》:“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大意为,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不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慎独是高度自觉的道德操守,“诚于中,形于外”,“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礼记·大学》)。“慎独”把道德规范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使思想信念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了。

四、精忠爱国。

中华民族素有一种对国家、民族、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家国同构,国家社会与家庭自我本为一体,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没有国家社会,便没有家庭和自我。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一种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崇高民族气节。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历来被视为“大节”。在封建社会它往往与“忠君”相连,“忠君”背后是深层的国家意识,因为君是国家的代表。这种精忠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每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之际,人民都要起来保家卫国,反抗侵略,不惜以身殉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没有消亡,与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密切相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蔺相如“先国家而后私仇”,“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临终“示儿”,辛弃疾“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他们身上都闪耀着精忠爱国传统美德的光辉。

五、谦和好礼。

谦和好礼是古代中国人立身处世的一种美德,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作为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根源于人的恭敬、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准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它和仁德相互联系,内容相当丰富。作为社会制度有“礼治”,作为伦理秩序有“礼教”,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有“礼节”、“礼仪”,作为个人修养涵养有“礼貌”,处理与他人关系有“礼让”,作为个人修养实践,它表现为“谦”、“和”二德。谦者,谦虚、谦让也。集中体现在荣誉、利益面前谦让不争,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和”作为君子的重要品德,体现在待人接物中表现为“和气”;体现在人际关系中被称为“和睦”;体现为价值取向是“和谐”。由和睦家庭、和谐邻里开始,终致协和万邦。中国历史上许多故事,如“将相和”、“三顾茅庐”等都体现了谦和之德。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丰富,是现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源流,对于我们今天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维护社会秩序、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这些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应尽职责,也是我们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

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讲诚信,都要有责任感。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每个人从小讲诚信最起码的标准。

一个人只要讲诚信,别人才会赞赏他,尊重他,亲近他,在有困难时才会帮助他。否则,人们将不会信任他。

北宋词人晏殊,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诚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以诚实的珍贵品质取得人们的信任。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说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都难追上,所以我们说话要算数。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这就证明了讲诚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每人都讲诚信,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好上加好,美好风尚。

不慕荣华,不求富贵,

中华美德啊闪闪发光。

尊老爱幼,勤劳敬业,

精益求精,精品至上。

头顶烈日,披星带月,

弘扬美德啊无限荣光。

华夏子孙,龙的传人,

继往开来,德才领航。

让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中华文明在全球唱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大力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认同和祖国统一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随着历史演变,“仁”的涵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由“亲人”发展到了“爱人”。老子说:“与,善仁”。意思是与人交往要友爱、真诚、无私。孔子曾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仁”已成为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为了维护“仁”,可以“杀身”,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这一道德理念。由此可见,在“仁”的情感范围由家族扩展到社会的同时,“仁”的道德内涵和道德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素。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的原义是指人的仪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亲密友谊、对美好善良的追求。《说文解字》曾这样解释,“义(义),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意思说,“义”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我们崇尚羊的形象和涵养,要像羊一样温和、善良、美好。这里讲的“义”,主要是指一种美好、善良的情感和气节。羊在我们生活中,从古至今都是六畜之首,是最美的食品。中国人非常崇尚羊,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把“羊”都用在最美好的事物上面。比如,羊与鱼构成了“鲜”,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羊和鱼都是最鲜美的食品,最好吃的食品。中国人最美好的字眼“美”、“善”上面都有一个“羊”字,都是用“羊”作主要部首来构造的,这反映了人们对羊所具备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并把这种境界作为国人应该追求的品行,作为应该提倡的道德。《说文解字》把“义”同“美”和“善”联系起来解释,“美”和“善”是“羊”字头,“义”的繁体字“义”也是羊字头。所以,义、美、善是同义的。古人强调“义气”,就是指这样一种美好善良的境界和正直正义的气节。孔子极为推崇“仁”德,提倡“杀身成仁”。而孟子非常推崇“义”德,说要“舍生取义”。“杀身”和“舍生”是相同的意思、相同的境界,说明孟子是把“义”和“仁”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认识的。我们讲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大要素,通常也简化成“仁义道德”,可见,在这五大要素里最重要的是“仁”和“义”两德,是最核心、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古人云:“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说明中国传统道德的荣辱观也是以是否做到“仁”和“义”作为主要标准的。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一种习俗和仪式。《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指的就是一种仪式、一种习俗,当时还没有把“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加以明确和倡导。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关于“礼”的认识和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礼记·表记》中说“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说的是殷人尊神,而周人事鬼敬神而远之,开始远离它,并且“制礼作乐”,逐步把这些礼仪规范起来,对在哪种情况下实行什么样的礼节、举行什么样的礼仪、讲究什么样的礼貌进行了具体规范,提倡以“礼乐”治天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的内容又有了创造性的变化,开始将“礼”作为道德准则加以提倡。我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的诗句,意思就是说:看那老鼠还有一张脸皮,做人岂能无礼仪;如果一个人没有礼仪,不去死还干什么?孔子也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的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这说明“礼”在道德领域已经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尊重、加以规范、加以倡导。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更提出了“礼仪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理念,把“礼”放在道德规范之首,表明“礼”已经由原来的一种习俗和仪式逐步地规范为一种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升华为治国的四大要素之首。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由此可见,“礼”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同样有着重要位置。

“智”,是指辨是非、明善恶和知己识人这样的能力,即“智谋之力”。“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很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里。孔子常说:“君子道有三:仁者不忧,智者不虑,勇者不惧。”《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大德”。大家熟悉的《论语》中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讲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是智慧之举。这里讲的“是知也”就是指“这才是智慧、这才是聪明、这才是智者”。孔子、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唐尧、禹舜、商汤等关于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是非、认识善恶这样的聪颖、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智”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新的道德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2相互信赖的关系。缺乏坚定可靠和相互信赖这样一种基础,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也难以实现诚实和守信。关于“信”,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历代贤人圣哲关于“信”的强调不绝于书,甚至包括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一些古典文学名著里面,也都强调“信”的道德理念,都有关于“信”的人性诠释和故事描绘。《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意思是说统治者有“信”,是立国的根本,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基础。老子说:“言,善信”。意即说话要恪守信用。孔子也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还把“言必信,行必果”、“敬事而信”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看作做人立世的基点。孟子则把诚信看作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他所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的阐述,即是其证。《贞观政要》中唐代名相魏征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把“信”作为治国之大纲来加以强调。《旧唐书》里说“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尚书》写道:“信用昭明于天下”。《诗经》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成语叫“信誓旦旦”。像这样一种对“信”的认识、对“信”的提倡、对“信”的崇拜,从古至今像一棵常青树一样存活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世代繁衍的思想文化沃土中,说明“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并归纳的五个最重要的道德要求,从文字记载看,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从口头传播来看,还要早得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演变和文明的推进,逐渐得到明确、规范、升华、丰富和发展。

首先,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道德要素。管子对这四个要素非常看重,称“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这四大道德要素如果能够弘扬,君主的政令就能够畅通,反之国家就要灭亡,从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了这四大道德要素之重要。何谓“四维”?管子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春秋末的老子提出人要“上善若水”。意思是最善的人要像水一样,具体地说,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显然老子倡导“仁”、“信”等道德操守。随后,战国思想家孟子在此基础上把“仁、义、礼、智”这四个要素整理归纳出来,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孟子•告子》篇写道“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的意思是说,“仁、义、礼、智”这四个方面是我自身独有的,并不是外界给我的,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本质和品德。孟子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总结归纳为“仁、义、礼、智”,并把它们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

把“仁、义、礼、智、信”五大道德要素整合在一起加以全面阐述和规范的,是汉代的董仲舒。他说“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要在世间推行,以此教育民众,改变民间陋习,形成良好的民风。文中的“谊”即“义”。《汉书•董仲舒传》写道“夫仁谊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王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仁义礼智信”这个“五常之道”,即五大道德要素。官方把“仁义礼智信”明确为整个国家要提倡和遵循的道德纲领,是在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观会议以后。当时西汉政权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集会白虎观,讨论五经同异,会后汉章帝命班固把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典籍公布,影响深远。《白虎通义》中写道“五常者何?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不仅将“五常”3正式确定下来,而且进行了明确具体的内容界定,这是历史上官方文书关于“仁、义、礼、智、信”的最早记载。

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到魏晋之后,官方、民间出现了道德认识的不同观点、不同主张,对“仁、义、礼、智、信”也进行了多种阐述,进行了新的创造和新的规范。尽管如此,“仁、义、礼、智、信”作为传统道德之主要架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其间,特别是作为宋明理学的“顶梁”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等思想家在这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二程将“仁、义、礼、智、信”发展为“五常全体四支”说,即“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体;四者,四支。”意思是说,如果把“仁”看作是整个身体,“义礼智信”则是身体的四肢。朱熹则提出“仁包四德”的著名论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至今对我们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1945年,毛泽东同志为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挖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就曾引用了和炎帝故事有关的《愚公移山》的寓言。他认为,只要我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一定会“挖掉这两座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并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及其理论指导下,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战胜建设过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弘扬中华民族自炎黄以来的一切传统美德,更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华美德颂”的演讲活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小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童年,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同学们,美德处处可见,这些美德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其实,美德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等等,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做每一件点滴的小事做起,争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更有美德的好学生。

最后,祝本次演讲活动圆满成功;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茁壮成长!祝太安小学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十六班的xx。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汲取母语精华,传承中华文化”。

2月21日是第23届国际母语日,该节日的设立旨在促进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建设。但我认为汲取母语精华,不仅在国际母语日,更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央视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了不少努力。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都为提高全民族道德文化素质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而近期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诗词大会》。小至7岁小童,大至72岁老人,他们都怀着一颗滚热的爱诗之心参与其中,共同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董卿更是一度凭借《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的身份圈粉无数。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使得她在节目中仪态端庄,风趣温尔。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完美体现。她“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是以诗词为心。”因而“诗词之心”是无数美背后的依托,也是无数美得与众不同的原因。这个世界需要这种美,我们都应该拥有这样的“诗词之心”。

“诗词之心”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来源于对母语的热爱。诗词,是千百年来传递的`心意相通,也是每个人生命中的草灰蛇线,伏脉千里。秋霜冬雪,庙堂江湖,诗歌把四季更迭融于意象,将岁月变迁蕴于音律。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国诗词,爱上中国诗词。让我们一起汲取母语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不懈奋斗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道德感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从全体。道德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融入旁人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当良心、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你的心灵中永远扎下根来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个性。

两个朋友在沙漠旅行,途中他们为了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独自走到帐篷外,一言不发地在沙子上写下了一句话:“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然后,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朋友救起他。上岸后,那个人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了一句话:“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的命。”

朋友看到后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有刻在石头上呢?”

那个人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来我家玩儿,因为英语班那些芝麻大点的小事要绝交,两个人都哭了,妈妈说要拿皮腰带打我,我连忙跑到姥姥那屋,锁上门,有哇哇大哭了起来。我的那个朋友说,你妈拿的是布的腰带,不是皮的,妈妈说:“你看你们俩,又站到统一战线上了吧!”这时,我们同时笑了起来。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华大地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后世所传颂和赞扬。美德不需要潜心雕琢就可以酝酿,她是内心深处自然流露的文明与高尚是最原始最本真的一种纯洁的节操,是的,美德是一种人生态度与境界,美德是与陌路之人擦肩而过时的一抹淡淡的微笑,美德,是一个眼神,是一个手势,是一句安慰;美德,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包容,是一种信任。美德,是用真诚和爱看待世界,坦然和从容面对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美德无处不在。同学们,当你们走在校园里看到一片片纸屑,一堆堆果皮的时候,你是否主动去将它们捡起你有没有想到你捡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尊严,传播的是美德;当你在拥挤的公交车内,主动为他人让座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到美德已经在彼此间交汇。

你可曾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于物力维艰。”那萦绕心头而又深入骨髓的古训。

你可曾记得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那掷地有声而又振聋发聩的教导。是的,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发展的动力,今天,我们的国家富强了,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是,有许多的人在积极的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就是在有“大学生摇篮”之称高中校园浪费现象也比比皆是。餐厅里,餐桌上经常可以看见只咬了几口就被扔掉的馒头和烧饼,还有垃圾桶里那不计其数的一次性餐具。教室里,虽然只有几个同学在上自习但是全部的日光灯却经常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宿舍里没有人使用的水龙头在哗哗的淌着水。比浪费现象更让人痛心的是对浪费观念的淡漠。

有些同学没有接受过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总是给自己的浪费行为列出种种理由。有的同学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剩饭剩菜可以理解。”有的同学说:“我们这算什么,跟电视上报纸上登的差远了。”有些家长也在助长这种不良风气,大把大把的给孩子零花钱,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有些家长直言不讳的表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成,浪费点东西没啥,反正有钱了。”

从表面上看浪费只是个人的消费方式,但从本质上讲它却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颇与瑕疵。消费者没有注意到无谓的消费是一种不尊重自然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耻行为。当你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你是否想到你的父母也许正在为全家人的一顿饭而辛苦奔波?当教室里、宿舍里的日光灯正在毫无意义工作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贫困山区的孩子也许正在点着蜡烛在教室里上课?当孤独的水龙头大声抗议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其实我们也是在浪费一种希望,一种蓝天碧水和绿地永存的希望。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德,使我们的校园更加靓丽多彩。用美德去灌溉每一棵枯萎的树苗,让她在我们的心中茁壮成长。

我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演讲稿

xx:

妈妈从小就告诉我:“长大要做中国的栋梁,必须先从中华美德。”

不过大家都知道,中华美德不是人人都有的,就是有些人随地吐痰,爱打架,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品德。

而我理想中国人呢,是一个不撒谎,不破坏绿化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车回家,有一位老爷爷上来,他走到两位年轻人面前,可那两个年轻人理都不理老人,后来,有一位姐姐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坐位让给老爷爷。可见,这位姐姐很讲究中华美德。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心地善良,也有很多人心胸狭窄,如果我们每人献上一点爱心,那整个世界就会成为中华美德的海洋!

感恩,一个充满着温暖的字眼,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感恩的幸福。

首先感激抚养我的人,因为他们使我不断成长。十几年来,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爱比山高,比海深,他们会无怨无悔地为我付出,而我也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去积少成多,报答父母。其实,“报答”不一定是什么伟大的事,在我的生活中,父母累了,给他们捶捶背,敲敲腿;父母渴了,倒杯热开水;父母生日,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最精致的贺卡……这些,都能让父母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

其次感激教育我的人,因为他们开化我的蒙昧。从自己学习生涯开始,我就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获取知识,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记得刚入学的我十分胆小,上课时,总是无法融入课堂热烈的氛围,老师多次鼓舞,我却始终难以鼓起勇气,直到一次在老师的直接点名下吞吞吐吐地回答了问题,老师带头响起起响彻耳扉的掌声。那掌声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从此,我渐渐的胆大了,课堂上、活动中开始有了我的身影。如今,当年那个懵懂的女孩已慢慢长大。我忘不了老师为我的付出。

有一首歌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在学校组织的每次捐款活动中我都踊跃参加,一次不落。记得汶川大地震,拆散了多少骨肉同胞,夺取了多少无辜的生命,看到那一幕幕残忍的画面,我不禁流泪了。在学校组织的捐款活动中,我毅然决然拿出自己平时舍不得花的压岁钱,希望能给远方的灾区小伙伴带去一点帮助,也希望能带给他们信心,在这个地球上,多一个人在牵挂他们。

就这样,在我付出的同时,我得到了许多朋友,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

作为一个学生,我更明白自己的任务——学习。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刻苦,刻苦,再刻苦。我不仅在课堂上如饥似渴地吸收老师的知识,还注重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经过自己的努力,我多次在学校阅读、发展题、硬笔书法等比赛中获奖,每学期也获得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荣誉。

记得四年级时,通过学校的选拔,我将代表学校参加武进区作文比赛。这时老师指导我练习写作,反复修改,我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比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的成绩。紧接着,我又代表武进区参加常州市比赛,再次获得了一等奖。我终于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从此,我对习作有了兴趣,后又在世界华人杯作文大赛中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不仅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注重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钢琴、葫芦丝、游泳等都是我的爱好,尤其是钢琴,经过5年的学习,我已顺利取得十级证书,可我还在坚持学习。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扛负着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学生,我也承担着自己各种角色的责任。

我的值日工作是人人都瞧不起的卫生角,那里常常垃圾满地,扫把横七竖八。曾经,我也很讨厌那个地方,但是,自从领了这个任务之后,我做得有条有理,每天扫把秩序尽然地排放,垃圾及时倒掉;地上的黑痕污渍也被我擦得一干二净,而且督促每个同学把垃圾扔进纸篓,老师都夸我是“卫生小标兵”。我也深深觉得把班级卫生搞好是每个同学的责任。

作为班里的小干部,我也总是负责好自己的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工作。

在承担起一份份沉甸甸责任的同时,我感觉到自己在慢慢成长。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份神圣的责任,我将从点滴小事做起,小流终究汇成江海,争做一名美德少年。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

文明美德仅仅是个别人应该做的吗?不,不是!肉体可泯,精神却难灭,不能让传统精神奄奄一息。

题记。

何为“美”?何为“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不仅爱美丽的形象,而且要爱美好的品德。

到底怎么做才是美德?在我看来,美德无处不在,有人摔倒了,你可上前把他扶起;为贫困山区捐款,尽自己所能献出一份力;在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当别人对你说“谢谢”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在生活中处处都留下美德,我们的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临近终点,上来了一位年近六十的婆婆,佝偻着身躯,还领着一位三岁左右的小女孩,恰巧站在我的前面。往常,我通通是假装睡着或看书。那时,却不知怎么了,仿佛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我向她们走去记忆中至今还留存着那句欣慰的“谢谢”。

还有一次,那是我所见到的情景。在风雪覆盖下,一对父女走在路上,寒风刺骨,路面结了冰,他们对面来了一位老人,那位老人突然摔倒了,可能是路太滑,那小女孩刚要去扶他,他爸爸却冷酷地说:“不要过去扶他,可能是骗我们的,万一讹我们钱怎么办?”“不,我要去,他还是个老人啊,每个人都该被这世界温柔以待,他既然摔倒了,我们就不能视若无睹。”

我感受到她善良的心,她那不计后果只想伸出援手的决心,令人敬佩!

美德是一条纽带,拉近人与人之间“触手可及”的距离,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吧,将美德传承到底!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

我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天真烂漫的少年,文明美德始终围绕着我。文明美德像一泓泓甘泉,滋润我心田,哺育我成长。

微笑镌刻脸上。

校园里,不免有些打打闹闹,我时常和同学发生激烈冲突。老师让我与同学和解,握手言和时的微笑,让同学之间的矛盾烟消云散,化成了美好的友谊。慢慢地,我学会了微笑,微笑时常溢于我脸上,对老师灿然一笑,对同学宽容一笑,对困难淡然一笑。微笑就像春水,荡涤冬寒,愉悦我心。

孝心留在心中。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对长辈的辛苦付出,我总是见惯不惊。爸爸妈妈让我看《感悟父爱,感悟母爱》,教我领会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含义,教育我要有一颗孝心,要孝敬长辈。慢慢地,我懂得了孝敬,为父母提一点东西,与父母分享美食,给婆婆倒一次洗脚水,小小报答虽不足挂齿,但孝心总在心中一点一滴地汇集。

勤俭印在脑海。

我喜欢的东西,不论有多贵,总是缠着爸妈买。大手大脚地花钱,不懂得珍惜。爸爸妈妈教育我要节约,反复给我讲童年苦难史,讲敝帚自珍的道理。慢慢地,我知道了要勤俭,买东西不再吵着要最贵最好的,牙膏总要挤到最后,懂得将钱一分一分地攒起来。勤俭让我更朴素自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在古代人们堂堂正正的传统,而现在的人们却没有正当,残酷的显示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丰富而深刻。它有“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爱国精神;它有“默默奉献,不可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万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它有“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尚的家庭伦理准则。黄香,东汉人,自幼丧母,便把对母亲的爱全倾注到了父亲身上。长大后,他任职的地方闹饥荒,黄香拿出自己的钱和粮食来救济这些灾民,人们都称他为“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孝经》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一次读报纸,看到了“小月月事件”,当时小月月在一条宽敞的大路上玩,忽然来了一辆大货车,向小月月扑面而来,将小月月撞倒在地,当时小月月身边有许多人,但他们都视而不见,至于肇事者,也没有停车,猛踩油门扬长而去。这时,有一个人要去将小月月抱起来,谁知有人说:“当心被赖着!”这人一想也是,便马上离开了。半小时后的小月月已经奄奄一息。有一位妇女奋不顾身的去救小月月。到了医院后,小月月半路已死,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哪里?现在,人们已经把这件事清抛之脑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随时间的流逝而流失!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

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美德,也是人类尊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多少个春秋,多少个冬夏,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汉唐盛世,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记得孟子说过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我国民间,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说的`是黄香九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家里非常贫寒,他对母亲十分怀念。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的坟前盖一草庐,他白天帮父亲劳作,夜晚在草庐里一边守墓,一边挑灯夜读。这一守就是三年。不仅如此,他对父亲也十分孝顺。夏日炎炎,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到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捂热后,再请父亲入睡,生怕父亲着凉。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了一场特大的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听了这个故事,我感悟很深,并且深深地感受到了尊老爱幼的真正含义。我们应该继续把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发展并弘扬下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文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国”。《孝经》上说:“爱亲这,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正所谓“老吾老及人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不辱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颜真唧,“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抢救朝鲜落水儿童的罗盛教,凌危不惧舍身拦惊马的刘英俊,勇斗歹徒的徐洪刚......他们把正义,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有好多好多,诚实守信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诚实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守则。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信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把中华民族等等的这些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文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校园里,文明礼貌无处不在。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放在我们美丽,温馨,绿色的校园里。但是,在这美好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现象,需要我们改进和升华的。

作为一名小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神圣的使命。如果我们每个人之间都那和睦相处,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那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别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处处文明礼仪而感到幸福!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文

孝是什么?孝,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孝,是鸦雀的反哺之义,孝,是羊的跪乳之恩。

在中华的历史里,古人的百善孝为先,小黄香替父温席,孟宗寒冬哭竹,陈毅为母洗脚,这些都是历史上一段段孝的佳话。

说到孝,母亲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的母亲最然平凡,但在她身上体现着中华的传统美德——孝。

一次,外公在干农活时,不小心把自己的'脚给扭伤了。原本就瘦小的脚瞬间肿胀得跟小馒头般大。母亲知道后,急忙送外公去了医院。

在简单的包扎后,母亲搀扶着外公回家,在路上母亲责备外公:“叫你不要去干活了,在家玩玩看电视就好了啊。”母亲表面上虽是责备,但搀扶的动作更是小心。

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外公,每天的换药、换纱布母亲都不会忘记。

就这样过了好几天,外公脚上的肿似乎没怎么散去。母弟给外公换纱布时,看着还没有消肿的脚,皱起眉,轻柔地摸着外公的脚低声说:“怎么还没有消肿啊,怎么办啊。”母亲一脸地不放心,害怕出什么事,多次带外公去看医生,医生每次都说没关系。可母亲就是不放心,也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偏方,说把螃蟹碾碎糊在脚上就能够治好。

母亲真的弄来几只螃蟹养在了水桶里,又从哪儿借来了捣螃蟹的工具,准备给外公试试,母亲先把螃蟹煮熟了,再拿出工具,把螃蟹放在里面,开始捣碎。可哪有那么容易,尽管是已经煮熟,可还是很硬。母亲用力捣着螃蟹,额头布满细汗,手中的动作不停歇,汗顺着脸颊滴入螃蟹中。好不容易把螃蟹捣碎,母亲将它轻轻地抹在外公的脚上,母亲看着外公的脚,虽然肿未消去,但还是看得出这双脚饱含沧桑,羞涩的展现在母亲眼前,母亲抿着嘴,脸上露出一些自责,希望这个方法对外公真的有用。

母亲一直为外公捣螃蟹,在她换纱布时看见外公的脚肿一点点消去后,母亲为外公捣螃蟹捣的更卖力了,之后,她听外公说感觉好多了,不痛了时,她脸上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每当别人说到母亲时,外公总是说:“我女儿可孝顺了。”然后骄傲地抬起头。

现在我懂得了孝是什么,是母亲对外公的款款情深,我相信我也会像母亲一样,传承这份美德,并为中华的传统美德孝,感到骄傲。

文档为doc格式。

关闭